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张珂,男,1957年9月出生,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精品课程项目负责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9年9月至1983年8月东华理工学院本科。

1983年9月至1985年8月东华理工学院助教。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8年9月至1996年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

1996年9月至2000年7月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00年7月至今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

2007年至今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任职:

1.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委员。

2. 广东省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

3. 中国丹霞地貌研究会理事。

4. 广东省科普报告团成员。

5. 中国第四纪委员会热带亚热带分委会副秘书长。

6. 广东省地质学会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秘书。

7. 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

8. 广核中大花岗岩型铀矿研究所副所长。

9. 美国地质学会(GSA)会员。

10. 《铀矿地质》编委。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专业基础课:《地球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地球科学概论野外实习》。

全校通识课程:《地球科学概论》。

本科专业课:《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本科专业选修课:《活动构造与地震》。

研究生主干课:《新构造学》。

研究生选修课:《地貌学的基本理论》。

培养学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新构造,构造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南沿海地壳演化的地貌响应,1998-2002年,主持。

2、上海地震局项目:浙北地区活动断裂研究,2001-2002年,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红山峡—青铜峡黄河阶地宇宙核素测年及新构造研究,2003年,主持。

4、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新构造运动与砂岩型铀矿关系研究,2003-2005年,主持。

5、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与铀矿化的关系,2006-2007年,主持。

6、广州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广州市主要断裂活动性和区域稳定性研究,2006-2009年,主要成员。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鄂尔多斯北部晚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对古环境变迁的影响,2007-2009年,主持。

主持教学研究课题:

1、《地球科学概论》网络课程建设,中山大学博学基金,2004-2006。

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2008-2009。

3、中山大学通识课程教育《地球科学概论》建设,2009。

科研成果:

1、运用原地重熔说,阐明了过去建立在岩浆侵入论之上的关于热液铀矿床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2、用原地重熔说,解释了华南地貌成因。

3、发现了大水系都有绕开花岗岩体流动的现象。

4、探讨了火山活动与盆地演化的关系。

5、提出华南地区温泉成因新认识。

6、发现了走滑断层除能引起水系错断或同步弯曲以外,还会形成不对称谷地的新现象,在此基础上,还发现了水系错断、同步弯曲以及不对称谷地等对走滑断层活动的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出版专著:

1“四个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的思路、定位和目标,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发表英文论文:

1 Asymmetrical Valleys Created by the Geomorphic Response of Rivers to Strike-slip Fault. Quaternary Research, 2004, 62(3)(第一作者).

2 Cenozo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Ordos Plateau, North China.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s, 2005(第一作者).

3 Relationship between large rivers and granite-cored anticlines in the Lower Pearl River System, Southeast China: An example of a long-lived drainage pattern. Catena 66 (2006)(第一作者).

4 Planation surfaces in China: one hundred years of investigat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08, 301(独立完成).

5 Effects of Quaternary faulting on major fluvial systems, northeast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China. 33IGC Abstract. 2008.8(第一作者).

发表中文论文:

1 下庄铀矿田构造特征及与热液铀矿化的关系 张珂; 闫亚鹏; 赖中信; 卢映新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核-中大花岗岩与铀矿资源研究所 地学前缘 2011-01-15

2 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古地理 陈国能; 张珂; 贺细坤; 陈翻身; 念红 中山大学地质系; 海口市城市建筑质量监督站; 昆明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4-02-25

3 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性研究 陈国能; 张珂; 陈华富; 贺细坤 中山大学地质系 【期刊】华南地震 1995-09-30

4 粤北地区夷平面的初步研究 张珂; 黄玉昆 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 【期刊】热带地理 1995-12-30

5 从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机制探讨水系的成因──珠江下游为例 张珂 中山大学地质系 【期刊】热带地理 1996-12-30

6 华南沿海古夷平面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反映 张珂; 黄玉昆; 王俊成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2-01-11

7 闽南粤东沿海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 黄玉昆; 张珂; 王明峰; 邹和平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2-01-11

8 桂东南地区灵山和合浦两断裂带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黄玉昆; 邓海田; 张珂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2-01-11

9 广东莲花山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黄玉昆; 张珂 中山大学地质系; 中山大学地质系 【期刊】华南地震 1990-07-02

10 珠江三角洲北部晚第四纪构造运动的新证据 张珂; 陈国能; 庄文明; 彭卓伦; 侯卫生; 杨小强; 张承博; 邱燕; 刘延勇; 张献河; 邱善森; 胡文烨; 唐煜昆; 马占武; 张冬仔 中山大学大学地球科学系; 佛山市地质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 【会议】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9-03-28

11 长石、石英在第四纪沉积物光释光测年中的对比 姜莲婷; 彭卓伦; 王宁生; 胡文烨; 黄卉; 张珂; 陈国能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 【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04-01

12 粤北下庄矿田斜黝帘石热释光特征及其意义 彭卓伦; 陈国能; 张珂; 黄宏坤; 邱列; 李宏卫; 姜莲婷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广核-中大花岗岩与铀矿资源研究所;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3大队 【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04-01

13 有关花岗岩成因的原地重熔模型及其地质证据 陈国能; 张珂; 李榴芬; 邵荣松; 林小明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会议】“九五”全国地质科技重要成果论文集 2000-12-01

14 丹霞山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的意义及其丹霞地貌发育特征 彭华; 吴志才; 张珂; 刘尚仁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会议】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 2004-02-01

15 广东坪石丹霞组红砂岩粒度分析、石英表面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蔡剑波; 张珂; 刘世宁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会议】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 2004-02-01

16 杭州湾晚第四纪沉积记录与环境演变研究 周洋; 王建华; 郑卓; 邓韫; 丘元禧; 杨小强; 张珂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会议】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06-01

17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和申报意义 彭华; 刘尚仁; 张珂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会议】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2005-06-30

18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叠合成矿模式 李子颖; 陈安平; 方锡珩; 欧光习; 张珂; 焦养泉; 夏毓亮; 陈法正; 周文斌; 刘忠厚; 吴仁贵; 肖新建; 孙晔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核工业208大队; 中山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会议】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2006-11-01

19 鄂尔多斯地块北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邹和平; 张珂; 刘玉亮; 李刚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02-15

20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侏罗系古河道中一种特殊的砂岩型铀矿床 李子颖; 焦养泉; 陈安平; 方锡珩; 夏毓亮; 张珂; 孙晔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核工业208大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山大学 【期刊】世界核地质科学 2010-03-15

21 断层走滑产生的不对称谷地 张珂; 马占武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华南地震 2010-10-15

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叠合成矿模式 李子颖; 方锡珩; 陈安平; 欧光习; 孙晔; 张珂; 夏毓亮; 周文斌; 陈法正; 李满根; 刘忠厚; 焦养泉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核工业208大队; 中山大学; 东华理工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期刊】铀矿地质 2009-03-10

23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西界分析 张珂; 邹和平; 刘忠厚; 马占武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核工业208大队 【期刊】地质论评 2009-11-15

24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阈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各省市平行数据的经验证据 张珂; 严丹; 傅勇 1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期刊】上海金融 2009-10-25

25 隐伏花岗岩型铀矿床定位预测理论研究进展 彭卓伦; 张珂; 陈光明; 敖文波; 卢映新; 赖中信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核-中大花岗岩与铀矿资源研究所;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期刊】矿物学报 2009-12-15

26 黄河黑山峡口最高阶地宇宙核素的初步年龄及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张珂; 蔡剑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6-01-30

27 杭州湾晚第四纪沉积与古环境演变 王建华; 周洋; 郑卓; 丘元僖; 张珂; 邓韫; 梁致荣; 杨小强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古地理学报 2006-08-30

28 地质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彭卓伦; 张珂; 陈国能; 邹和平; 张澄博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中国地质教育 2007-09-25

29 以艺术重构存在——谢林《艺术哲学》的定位和功能 张珂 中山大学中文系 【期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1-25

30 鄂尔多斯地块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杭锦旗玄武岩的Ar-Ar年代学证据 邹和平; 张珂; 李刚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08-15

31 宁夏海原园河最高基座阶地的古地磁测年 马占武; 张珂; 安燕飞; 孙媛; 古志宏; 李红中; 于海涛; 吕文超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8-06-15

32 城市职能研究述评 韩延星; 张珂; 朱竑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编制研究所;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期刊】规划师 2005-08-25

33 宁夏中卫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张珂; 刘开瑜; 吴加敏; 杨景春; 蔡剑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阿拉巴马大学地球科学系; 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阿拉巴马州35487 【期刊】沉积学报 2004-09-30

34 广东恩开断裂带新构造活动特征 张珂; 陈国能; 邓孺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 【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3-20

35 华南沿海温泉成因探讨 张珂; 马浩明; 蔡剑波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25

36 关于香港联系汇率的思考 张珂; 郭军平 中山大学经济系; 中山大学经济系 【期刊】岭南学刊 1999-09-15

37 原地重熔及其地质效应 陈国能; 张珂; 邵荣松; 李榴芬; 林小明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5-25

38 用原地重熔说讨论热液铀矿形成的若干问题 张珂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1-06-15

荣誉奖励:


1、《地球科学概论》1997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2006年获省级第三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张珂教授:历史上深圳没有较大地震记录

深圳地震源于深圳断裂带 断层活动可能向海外增强

羊城晚报讯 19日,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交界(北纬:22.5°,东经:113.9°)发生里氏2.8级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虽然震级不大,但长期处于“无震”状态安居乐业的广东人还是非常敏感。深圳地震会否成为大地震的前兆?广东其他地方会否出现地震?羊城晚报社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张珂教授。

张教授说,由于手头并没有详细的观测数据,因此并不好做出武断的结论。不过可以判定的是,此次地震与深圳断裂带有关,该断裂带活动性向海外增加,向内陆减弱。

地震与五华—深圳断裂带有关

记者:您认为此次深圳地震因何而起?

张珂:根据目前的报道,此次地震震中在深圳,应该与深圳断裂有关,或称为五华-深圳断裂。就这个断裂带,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做过很详细的研究。当时深圳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它的城市稳定性受到格外的关注。由于五华-深圳断层通过深圳最高的大厦—国贸大厦,因此在当时就做过很多的测量,证实断层活动不明显。此外,这一地域断层地貌也不明显,历史上这个区域也没有发生过比较大的地震,因此不需要太担心。

记者:可否谈谈五华—深圳断裂带?

张珂:五华-深圳断裂带往南延伸通过澳门,直至珠海的三灶岛,也就是目前举办珠海航展的位置,之后入海。在人类历史上,深圳并没有记录过比较大的地震。100年来,在其附近的最大一次地震是1905年澳门附近的4.75级地震,那次地震有可能与此次深圳地震处于同一个断裂带。这次深圳地震的震级是2.8级,这样的震级,在国际上很多地震台都记录不到,就连国家地震台也没有实时数据显示。而且震中距离地面有几十千米,应该说可震感不会很强,没有大家描述得那么明显。

断层活动或向海外增强,应该不会干扰电子通讯设备

记者:这次地震会扩散吗?有无活动趋向?有人说这次地震时,有些电子设备出现了短暂的中断,您认为有此可能吗?

张珂:与这次地震有关的深圳断裂带活动性有可能向海外增强,向内陆减弱。这是因为海域的地壳比较薄,更容易破碎。不过这也只是我的推测,因为需要掌握这次地震的断层错动方式、受力状况等详细数据才好说。谈到地震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我认为从道理上来说应该不会对通讯设备电子设备造成大的干扰。不过由于地震会有一些放电现象,是否会有小干扰,并不好说。不过应该不会是破坏性的影响,除非破坏了通信网络,如同汶川地震。

盘点广东省各大断裂带,南澳最强

记者:除五华—深圳断裂带外,广东省还有哪些地震断裂带?

张珂:在珠三角地区,东北-西南走向的断裂带规模最大。一般来说,断层的规模和地震的震级有很大关系。大的地震一定是大的断层产生的,小的断层不会产生大的地震。广东省比较大的断层除五华—深圳断裂带外,还有河源断裂带。这里发生的最大的地震是1962年的6.1级水库地震。然后就是广州—从化断裂带。这个断裂带经过广州,已知历史上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是4.75级,震中大概在鹤山和佛山之间。不过,目前一百年来,广州—从化断裂带都没有发生过大于4.75级的地震。再往西就是阳江断裂带,这里在1969年发生过6.4级的阳江地震,还有就是广西东部的灵山断裂带,延伸至防城、钦州一带。曾发生过1936年6.75级灵山地震。广东省最活跃的断裂带是东部的南澳断裂带。上个世纪对汕头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就发生在这个断裂带上。

广东断裂带活动性相对很弱

记者:与我国地震高发的西部地区相比,广东省各断裂带的活动性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张珂:与我国西部相比,比如汶川的龙门山断裂带等,广东省各断裂带的活动性相对很弱。可以这样说,华南沿海地区,除了南澳一带和海南岛北部附近有过很大的地震外,广东中部地区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地震。不过,珠三角人口密集,房屋较多,就算是较小的地震,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据了解,目前珠三角正在加紧建设地震活动监测网,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也很重视防灾减灾。因此,虽然一方面我们知道珠三角不会发生很大的地震,但另一方面还是要有足够的重视。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刘玮宁 2010-11-20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