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社会任职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陈衍景,男,汉族,1962年出生,山东定陶县人,九三学社成员,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首席科学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4年7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学士。

1987年7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硕士。

1990年7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攻读博士。

1993年3月月至1995年2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矿床学专业博士后。

1995年留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导师。

2001年12月月至2002年11月访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2003年入选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年受聘为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被特聘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9月至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板块构造与成岩成矿地球化学》(贵阳地化所)、《矿床学》、《区域成矿学》、《现代成矿作用原理》。

培养研究生情况:

累计指导学士论文28篇,指导硕士生30余人,指导和协助指导博士生14人(含加拿大Queens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各1人),博士后9人。

社会任职: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科技咨询专家。

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技术顾问。

3. 美国WMG公司,独立咨询地质师(independent consulting geologist)。

4. 日本资源地质学会特别外籍会员。

5. 中国区域学会矿产资源委员会主任。

6.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组委员。

7.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成矿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8.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9.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

10.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矿床地质》、《地质与勘探》等杂志编委。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矿床学和区域成矿学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重要科研项目近30项目。

1. 杰出青年基金:秦岭造山带中生代流体与成矿,负责,2005-2008

2. 黄金部队:甘肃阳山金矿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负责,2005-2008

3. 国家973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负责,2006-2011。

4. 国家基金重点:造山型金、银、铜成矿系统对比,负责,2008-2011。

5. 百人计划项目:碰撞造山体制的流体作用和成岩、成矿、成藏效应。

6. 自然科学基金:辽河群地层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23亿年事件的效应研究。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陨击导致23亿年地质环境突变,1987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2. 河南东秦岭有色、贵金属成矿规律,198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华北与华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1989年获南京大学优秀图书一等奖。

4. 23亿年前地质环境发生突变,1989年获中国科协天地生会议优秀论文奖。

5. 豫西金矿化若干规律和成矿模式,1991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6. 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1992年获国家教委优秀著作优秀奖。

7. 中国金矿主要类型成矿模式及找矿,1993年获国家黄金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8. 华北地台周边地体构造与金成矿关系,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9. 中国金矿床研究新进展,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

10. 华北地台南缘和东缘金矿成矿规律,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1. 中国金矿成矿模式和关键技术,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2. 中国东部金矿成矿规律,2002年获教育部国家科技提名奖。

论文专著:


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10篇,国际刊物发表论文8篇,主编、参编专著7本。

出版专著:

1. 《华北与华南古板块拼合带地质和成矿》胡受奚 陈衍景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2. 《豫西金矿成矿规律》陈衍景 富士谷 地震出版社 1992

3. 《中国绿岩带型金矿床》陈衍景 地震出版社 1994

4. 《矽卡岩型金矿成因模型》陈衍景 常兆山 地质出版社 1996

5. 《华北地台金矿地质》胡受奚 陈衍景 科学出版社 1997

6. 《大陆动力学与成矿作用》陈衍景 张静 赖勇 地震出版社 2001

7. 《矿床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理想探针》陈骏 陈衍景 赖勇 李文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发表英文论文:

1. Chen YJ, Pirajno F, Qi JP, 2008. The Shanggong Gold Deposit, Eastern Qinling Orogen, China: Isotope Geochemistry and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3: 252-266 (DOI: 10.1016/j.jseaes.2007.12.002) SCI

2. Chen Y J, Chen H Y, Zaw K, Pirajno F, Zhang Z J, 2007. Geodynamic settings and tectonic model of skarn gold deposits in China: an overview. Ore Geology Reviews, 31: 139-169. SCI

3. Zhang J, Chen Y J, Zhang FX, Li C, 2006. Ore fluid geochemistry of the Jinlongshan Carlin-type gold deposit ore belt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Chinese J. Geochem., 25: 23-32. EI

4. Chen Y J, Pirajno F, Qi J P, Li J, Wang H H, 2006. Ore geology, fluid geochemistry and genesis of the Shanggong gold deposit, eastern Qinling Orogen, China. Resource Geology, 56(2): 99–116. SCI

5. Pirajno F, Chen Y J, Xiao W J, 2006. Hydrothermal ore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the collapse of orogens - key examples from eastern, central and northwestern China. Extended Abstracts of 12th Quadrennial IAGOD Symposium. Moscow, 21-24 August 2006, p 53-56

6. Chen Y J, Pirajno F, 2006. Fluid flow during collisional orogeny. ACROFI 1, Nanjing,Keynote speaker, 28-30 May 2006.

7. Chen Y J, Pirajno F, 2005. Linking the CMF model to metallogenic zoning in the east Qinling Orogen, central China. Mao J W and Bierlein F P (eds),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Springer, Berlin, 905-908. ISTP

8. Chen Y J, Pirajno F, Qi J P, 2005. Origin of gold metallogeny and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the Jiaodong province, ea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47:530-549. SCI

9. Chen Y J, Pirajno F, Sui Y H, 2005. Geology and D-O-C isotope systematics of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 Hena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 Acta Geol. Sin.,79:106-119. SCI

10. Li W B, Chen Y J, Lai Y, 2005. The Bainaimiao Cu deposit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A possible orogenic-type Cu deposit. Mao J W and Bierlein F P (eds),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Springer, Berlin, 1321-1322. ISTP

11. Pirajno F, Chen Y J, 2005. Hydrothermal ore systems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sional collapse of collision orogens. Mao J W and Bierlein F P (eds),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Springer, Berlin, 1045-1048. ISTP

12. Qi J P, Chen Y J, Pirajno F, 2005. Tectonic Setting of Epithermal Deposits in Mainland China. Mao J W and Bierlein F P (eds),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Springer, Berlin, 577-580. ISTP

13. Zhang J, Chen Y J, 2005. Ore Geology and Fluid-system of the Yindonggou Ag Deposit, Henan: Implication for Genetic Type. Mao J W and Bierlein F P (eds),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Springer, Berlin, 1447-1449. ISTP

14. Chen Y J, Pirajno F, Sui Y H, 2004.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 Henan, China: A case study of orogenic silver deposits and related tectonic setting. Mineralium Deposita, 39: 560-575. SCI

发表中文论文:

1 哈萨克斯坦北东天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时代及构造背景 武广; 陈毓川; 陈衍景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10-12-15

2 大陆内部浆控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其与岛弧区同类矿床的差异 陈衍景; 李诺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岩石学报 2009-10-15

3 河南省嵩县鱼池岭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诺; 陈衍景; 倪智勇; 胡海珠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岩石学报 2009-10-15

4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花岗斑岩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刘红杰; 陈衍景; 毛世东; 赵成海; 杨荣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8-05-15

5 大兴安岭北端洛古河东花岗岩的地球化学、SHRIMP锆石U-Pb年龄和岩石成因 武广; 陈衍景; 赵振华; 赵太平; 李之彤; 张哲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熏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期刊】岩石学报 2009-02-15

6 河南鱼池岭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李诺; 陈衍景; 孙亚莉; 胡海珠; 李晶; 张辉; 倪智勇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期刊】岩石学报 2009-02-15

7 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研究 王运; 陈衍景; 马宏卫; 徐友灵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地调院信阳分院 【期刊】岩石学报 2009-02-15

8 初论浅成作用和热液矿床成因分类 陈衍景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地学前缘 2010-03-15

9 陕西旬阳公馆—青铜沟汞锑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张颖; 陈衍景; 祁进平; 冷成彪; 赵成海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矿物学报 2010-03-15

10 造山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 陈衍景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地质 2006-12-15

11 从铅同位素和构造环境探讨华北地台周边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因 胡受奚; 叶瑛; 陈衍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系 【期刊】黄金科学技术 1996-11-15

12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陈衍景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地质 2010-08-15

13 小秦岭东闯金矿成矿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李强之; 陈衍景; 钟增球; 李文良; 李绍儒; 郭晓东; 金宝义 北京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学院;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期刊】地质论评 2002-05-15

14 哈密金窝子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张增杰; 陈衍景; 陈华勇; 鲍景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 北京大学地质系 【期刊】地质论评 2002-05-15

15 辽东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Lomagundi事件的指示 汤好书; 陈衍景; 武广; 杨涛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岩石学报 2009-11-15

16 河南周庵铂族-铜镍矿床的稀土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热液成矿的证据 糜梅; 陈衍景; 孙亚莉; 王焰; 江合中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河南地质调查院 【期刊】岩石学报 2009-11-15

17 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 陈衍景; 翟明国; 蒋少涌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9-11-15

18 辽宁后仙峪硼矿床氩-氩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汤好书; 陈衍景; 武广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9-11-15

19 甘肃阳山金矿床含砷黄铁矿及毒砂的XPS研究 杨荣生; 陈衍景; 谢景林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期刊】岩石学报 2009-11-15

20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郭俊华; 毛世东; 陈衍景; 秦艳; 杨福立; 李建忠; 南争路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二支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05-15

21 河南省嵩县鱼池岭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诺; 陈衍景; 倪智勇; 胡海珠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期刊】矿物学报 2009-12-15

22 小秦岭石英脉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式 陈衍景; 王亨治; 张玫玫; 丁玉影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河南省地矿厅资料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 【期刊】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3-12-27

23 地球初期壳幔演化的物理过程 王守旭; 张兴春; 陈衍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论评 2006-07-15

24 东准噶尔贝尔库都克锡矿成矿年龄测定 汤好书; 陈衍景; 刘玉林; 黄宝玲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 【期刊】矿物岩石 2006-06-25

25 济阳坳陷CO0_2气藏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林治家; 陈衍景; 黄智龙; 申宝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07-25

26 河南周庵铂族-铜镍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王建明; 陈衍景; 李胜利; 王国敏; 糜梅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河南南阳; 广东广州 【期刊】矿物岩石 2006-09-25

27 河南祁雨沟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分析 郭东升; 陈衍景; 祁进平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地质论评 2007-03-15

28 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 张静; 陈衍景; 陈华勇; 万守全; 张冠; 王建明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6-10-15

29 甘肃阳山金矿独居石Th-U-Pb化学年龄及其地质和成矿意义 杨荣生; 陈衍景; 张复新; 李志宏; 毛世东; 刘红杰; 赵成海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武警黄金部队12支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 武警黄金部队12支队 【期刊】岩石学报 2006-10-15

30 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王守旭; 张兴春; 秦朝建; 石少华; 冷成彪; 陈衍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贵州贵阳;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期刊】地球化学 2007-09-26

31 东秦岭斑岩钼矿带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构造背景 李诺; 陈衍景; 张辉; 赵太平; 邓小华; 王运; 倪智勇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 贵州贵阳; 广东广州 【期刊】地学前缘 2007-09-15

32 中国斑岩铜矿与埃达克(质)岩关系探讨 冷成彪; 张兴春; 陈衍景; 王守旭; 苟体忠; 陈伟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贵州贵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期刊】地学前缘 2007-09-15

33 不同类型热液金矿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特征 陈衍景; 倪培; 范宏瑞; F Pirajno; 赖勇; 苏文超; 张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壳幔演化与成矿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期刊】岩石学报 2007-09-15

34 河南冷水北沟铅锌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祁进平; 陈衍景; 倪培; 赖勇; 丁俊英; 宋要武; 唐国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期刊】岩石学报 2007-09-15

35 甘肃阳山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类型 李晶; 陈衍景; 李强之; 赖勇; 杨荣生; 毛世东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 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7-09-15

36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李诺; 陈衍景; 赖勇; 李文博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7-09-15

37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流体包裹体成分、矿床成因和成矿预测 陈华勇; 陈衍景; 倪培; 张莉; 张增杰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7-09-15

38 山东玲珑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张祖青; 赖勇; 陈衍景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7-09-15

39 河南破山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张静; 杨艳; 鲁颖怀; 陈衍景; 万守全; 马宏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期刊】中国地质 2008-12-15

40 河南省洛宁县寨凹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邓小华; 陈衍景; 姚军明; 李文博; 李诺; 王运; 糜梅; 张颖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中国地质 2008-12-15

41 成矿系统:地球动力学的有效探针 陈衍景; 肖文交; 张进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期刊】中国地质 2008-12-15

42 辽北辽河群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汤好书; 陈衍景; 武广; 赖勇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8-01-15

43 甘肃阳山金矿碳氢氧同位素与成矿流体来源 李晶; 陈衍景; 李强之; 毛世东; 秦艳; 郭俊华; 南争路; 杨荣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武警黄金部队指挥部 【期刊】岩石学报 2008-04-15

44 大兴安岭北端晚侏罗世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及其地质和找矿意义 武广; 陈衍景; 孙丰月; 李景春; 李之彤; 王希今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期刊】岩石学报 2008-04-15

45 内蒙古白乃庙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背景 李文博; 陈衍景; 赖勇; 季建清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岩石学报 2008-04-15

46 大兴安岭北部小伊诺盖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武广; 陈衍景; 糜梅; 朱明田; 刘军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05-15

47 河南桐柏围山城层控金银成矿带同位素地球化学 张静; 陈衍景; 陈华勇; 张冠; 杨艳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调查队;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广东广州; 河南信阳 【期刊】地学前缘 2008-07-15

48 含硫化物脉状矿床成矿流体的中阶段δD亏损:实例与原因 陈衍景; 张莉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期刊】地球化学 2008-07-26

49 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床单矿物金浸出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李强之; 陈衍景; 徐登科; 杨理勤 北京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学院;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北京; 武警黄金指挥部; 河北廊坊 【期刊】矿床地质 2003-08-30

50 天山海西期不同类型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张增杰; 陈衍景; 陈华勇; 鲍景新; 刘玉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期刊】矿物岩石 2003-03-28

51 东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 祁进平; 陈衍景; Franco Pirajno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开放实验室; G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ustralia; 100 Plain Street; East Perth; WA6004; Australia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 【期刊】矿物岩石 2005-06-28

52 五大连池和宽甸地幔包体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特征——MORB 型地幔和交代型地幔 赖勇; 刘玉琳; 黄宝玲;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期刊】岩石学报 2005-10-30

53 CMF模式的排他性依据和造山型银矿实例:东秦岭铁炉坪银矿同位素地球化学 陈衍景; 隋颖慧; Franco PIRAJNO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流体与深部物质研究室; (现在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学位); 100 Plain Street; Perth; WA 6004 澳大利亚 【期刊】岩石学报 2003-07-30

54 西天山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系同位素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陈衍景; 刘玉琳; 鲍景新; 张增杰; 陈华勇; 蔡文俊; Herb Helmstaedt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Dept Geol Sci; Queen′s University; Queen′s University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 Kingston; Ontario; Canada; K7L3N6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3-28

55 中国陆区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以夕卡岩型金矿为例 陈衍景; 陈华勇; K.ZAW; F.PIRAJNO; 张增杰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系; 加拿大皇后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系; 塔斯马尼亚大学矿床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 Kingston; Ontario; K7L3N6Canada; PrivateBag79; Hobart; 7001; Australia; 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所; 100PlainStreet; Perth; WA6004 【期刊】地学前缘 2004-03-30

56 铜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在矿床学应用的评述和讨论 葛军; 陈衍景; 邵宏翔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期刊】地质与勘探 2004-05-30

57 东秦岭上宫金矿流体成矿作用:矿床地质和包裹体研究 陈衍景; 李晶; Franco Pirajno; 林治家; 王海华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开放实验室; G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ustralia;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 0 0 2; 1 0 0 Plain Street; East Perth; WA 6 0 0 4; Australia; 贵州贵阳  550 0 0 2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58 石牌河运动与“登封群”解体 陈衍景 ; 富士谷 ; 胡受奚 ; 陈泽铭 ; 周顺之 ; 林潜尤 ; 符光宏 【期刊】地层学杂志 1989-07-02

59 东秦岭上宫金矿流体成矿作用:放射成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陈衍景; 唐国军; Franco PIRA JNO; 祁进平; 林治家 北京大学地质系; G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ustralia;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1 0 0 Plain Street; East Perth; WA 6 0 0 4; Australi; 贵州贵阳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0 东秦岭上宫金矿流体成矿作用:矿物学研究 李晶; 陈衍景; 李强之; 唐国军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1 西天山艾肯达坂组火山岩系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 陈衍景; 鲍景新; 张增杰; 刘玉琳; 陈华勇; 蔡文俊; Herb Helmstaedt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加拿大皇后大学地质科学系; 加拿大皇后大学地质科学系 北京  1 0 0 87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  550 0 0 2; 北京  1 0 0 871; Kingston; Ontario; K7L 3 N6; Canada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2 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矿床成因和勘探意义 陈华勇; 陈衍景; 倪培; 张增杰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s;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tario; Canada; K7L 3 N6;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贵阳; 江苏南京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3 河南内乡县银洞沟银矿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类型 张静; 陈衍景; 李国平; 李忠烈; 王志光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探局;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河南郑州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4 华北克拉通北缘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时空分布和构造环境 祁进平; 陈衍景; 李强之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5 华北克拉通若干脉状金矿的黄铁矿标型特征与流体成矿过程 李晶; 陈衍景; 刘迎新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 贵州贵阳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6 古元古代δ~(13)Ccarb正向漂移事件:2.3Ga环境突变研究的进展 唐国军; 陈衍景; 黄宝玲; 陈从喜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7 有机碳同位素示踪古环境变化研究 唐国军;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期刊】矿物岩石 2004-09-28

68 西秦岭地区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及其成矿时间、构造背景和模式 陈衍景; 张静; 张复新; Franco PIRAJNO; 李超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西北大学地质系; 西澳地质调查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100 Plain Street; Perth; WA 6004; 澳大利亚 【期刊】地质论评 2004-04-15

69 华熊地块孔达岩系与金矿床的关系 陈衍景; 富士谷; 胡受奚; 陈泽铭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989-10-01

70 河南铁炉坪银矿床的地质和D-O-C同位素体系及成因 陈衍景; Franco PIRA JNO; 隋颖慧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贵阳; Geological Survey of Western Australia; 100Plain Street; WA 6004; Australi 【期刊】地质学报 2005-02-15

71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金、砷地球化学探讨 张复新; 马建秦; 陈衍景 西北大学地质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球化学 1999-10-26

72 碰撞造山过程内生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历史和进展 陈衍景; 陈华勇; 刘玉琳; 郭光军; 赖勇; 秦善; 黄宝玲; 张增杰; 隋颖慧; 李超; 李震; 李萍; 李欣; 王海华; 朱梅湘; 高秀丽; 魏倚英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科学通报 1999-08-23

73 23亿年地质环境突变的证据及若干问题的讨论 陈衍景 【期刊】地层学杂志 1990-10-01

74 小秦岭东闯金矿成矿作用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李强之; 陈衍景; 钟增球; 李文良; 李绍儒; 郭晓东; 金宝义 北京大学地质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河北 廊坊 【期刊】地质学报 2002-11-15

75 新疆额尔齐斯金矿带的成矿作用及其与中亚型造山作用的关系 陈华勇; 陈衍景; 刘玉琳 北京大学地质系; 长春科技大学变质动力学实验室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12-30

76 秦岭钼矿带斑岩体锶氧同位素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和类型 陈衍景; 李超; 张静; 李超; 李震; 王海华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12-30

77 金龙山-丘岭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秦岭式卡林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机制 张复新; 陈衍景; 李超; 张静; 马建秦; 李欣 西北大学地质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12-30

78 华北地台金矿成矿规律 胡受奚; 赵懿英; 周顺之; 陈衍景; 叶瑛; 季海章; 卢冰; 徐兵; 刘红樱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和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3-30

79 中国北方石墨矿床及赋矿孔达岩系碳同位素特征及有关问题讨论 陈衍景; 刘丛强; 陈华勇; 张增杰; 李超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期刊】岩石学报 2000-05-30

80 中国西北地区中亚型造山—成矿作用的研究意义和进展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期刊】高校地质学报 2000-02-29

81 中国北方孔达岩系与金矿集中区的分布关系及新金矿集中区预测 陈衍景 ; 胡受奚 ; 傅成义 ; 季海章 ; 张世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海洋科学系 【期刊】黄金地质科技 1990-04-02

82 早前寒武纪沉积物稀土型式的变化——理论推导和华北克拉通南缘的证据 陈衍景; 富士谷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 【期刊】科学通报 1990-09-28

83 河南康山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岩成矿及流体作用模式的印证 王海华; 陈衍景; 高秀丽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矿床地质 2001-05-30

84 孔达岩系及其矿产 季海章; 陈衍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地质与勘探 1990-06-15

85 “登封群”内部的底砾岩和登封花岗-绿岩地体的构造演化 陈衍景; 富士谷; 胡受奚; 陈泽铭; 周顺之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地质找矿论丛 1990-10-01

87 孔达岩系与石墨矿床 季海章; 陈衍景; 赵懿英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建材地质 1990-12-27

87 试论中国陆相油气侧向源——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拓展和运用 陈衍景; 张静; 刘丛强; 何顺东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期刊】地质论评 2001-06-15

88 西天山阿希金矿浊沸石化与古地热成矿流体系统的初步研究 鲍景新 ; 陈衍景 ; 张增杰 ; 陈华勇 ; 刘玉琳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20

89 东秦岭—大别地区中生代岩石圈拆沉的岩石学证据评述 李超;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5-20

90 中国区域成矿研究的若干问题及其与陆-陆碰撞的关系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系 北京 【期刊】地学前缘 2002-12-30

91 陕西西南部秦岭梁花岗岩体的矿物成分研究和相关问题讨论 张静; 陈衍景; 舒桂明; 张复新; 李超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贵阳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02-20

92 陕西金龙山卡林型金矿带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张静; 陈衍景; 张复新; 李超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陕西西安 【期刊】矿床地质 2002-08-30

93 天山海西期不同类型花岗岩类岩石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张增杰; 陈衍景; 陈华勇; 鲍景新; 刘玉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南京大学内生矿床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期刊】矿物岩石 2002-06-28

94 地体构造对研究地台和地盾区域成矿规律的重要性 胡受奚; 赵懿英; 徐兵; 陈衍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学前缘 1994-12-30

95 煌斑岩与金矿床的关系 季海章; 赵乙英; 周顺之; 陈衍景; 卢冰 南京大学地理科学系 【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990-12-31

96 关于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新认识 陈衍景; 欧阳自远; 杨秋剑; 邓健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 【期刊】地质论评 1994-12-15

97 炭质层控型银洞坡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系 【期刊】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5-04-30

98 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及成矿作用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陈衍景; 于方; 魏绮英; 高秀丽; 常兆山; 宋新宇 北京大学地质系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1995-08-15

99 新疆北部金矿化与碰撞造山作用的耦合及金等矿床的分布规律 陈衍景; 富士谷; 吴德华; 吴锡丹; 靖军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黄金第十五支队 【期刊】黄金地质 1995-09-19

100 论砾岩层控型半宽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陈衍景; 富士谷; 金持跃; 程忠富 北京大学地质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铀矿地质 1995-11-10

101 陆内碰撞体制的流体作用模式及与成矿的关系——理论推导和东秦岭金矿床的研究结果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学前缘 1996-12-30

102 绪论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03 沉积物微量元素示踪物源区和地壳成分的方法和现状 陈衍景; 杨忠芳; 赵太平; 曲丽莉; 张发胜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矿产系; 河南地质科研所; 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北京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04 Taylor模式简介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05 Taylor模式的进展与问题 陈衍景; 常兆山 北京大学地质系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06 Condie模式的提出及其对Taylor模式的挑战:上地壳成分与演化──地表采样与页岩示踪结果的对比 赵太平; 陈衍景 河南地质科研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07 Taylor模式的错误、局限及其原因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08 环境对沉积物微量元素含量和配分型式的制约 陈衍景; 邓健; 胡桂兴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09 地球演化的重要转折──2300Ma时地质环境灾变的揭示及其意义 陈衍景; 杨秋剑; 邓健; 季海章; 富士谷; 周小平; 林清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地质地球化学 1996-06-15

110 中国夕卡岩型金矿床的勘查进展和方向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与勘探 1996-08-05

111 墨铜矿的晶体化学初步研究 秦善; 曹正民;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期刊】科学通报 1996-12-23

112 华北克拉通南缘太华麻粒岩地体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03-15

113 中国矽卡岩型金矿床地质研究和勘查的进展与问题 陈衍景; 常兆山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 1996-06-20

114 论豫西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陈衍景; 富士谷; 陈泽铭; 胡受奚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地质科技情报 1991-12-31

115 准噶尔造山带碰撞体制的成矿作用及金等矿床分布规律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学报 1996-08-15

116 中国矽卡岩型金矿的成矿时间、空间、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成矿模式 陈衍景; 秦善; 李欣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7-20

117 23亿年灾变事件的揭示对传统地质理论的挑战——关于某些重大地质问题的新认识 陈衍景; 季海章; 富士谷; 周小平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1991-05-01

118 影响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因素及其机制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学前缘 1998-12-30

119 华北克拉通花岗绿岩地体中中生代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陈衍景; 郭光军; 李欣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02-15

120 河南上宫金矿成矿流体研究及其对碰撞造山体制流体作用指示意义 陈衍景; 李欣; 秦善; 高秀丽; 张建国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 【期刊】自然科学进展 1998-02-15

121 华北地台花岗岩和地层中金含量与金成矿的关系 胡受奚; 陈衍景; 徐金方; 郭抗衡; 黎世美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省地质矿产局; 河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调队 【期刊】高校地质学报 1998-04-30

122 西准噶尔地区金矿成矿模式 陈衍景; 张程宁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1-04-02

123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地块差异性及其成矿意义 陈衍景; 富士谷; 胡受奚; 陈泽铭; 周顺之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贵阳 【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1-10-01

124 华山—熊耳山地块早前寒武纪绿岩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刘红樱; 胡受奚; 周顺之; 陈衍景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期刊】地质论评 1998-06-15

125 新疆西天山艾肯达坂地区发现重要铜多金属矿床 刘玉林; 常兆山; 陈衍景; 王庆明; 林卓斌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研究所; 乌鲁木齐 【期刊】地质论评 1998-06-15

126 西天山东段的地质研究和找矿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陈衍景; 常西临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武警黄金15支队 【期刊】地质论评 1998-06-15

127 半宽金矿的成因类型和成矿机制——矿物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的启示 陈衍景; 富士谷; 金持跃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贵阳 【期刊】矿物学报 1992-12-30

128 申家窑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陈衍景; 富士谷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贵阳 【期刊】地质与勘探 1992-03-01

129 豫西主要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 陈衍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期刊】黄金科技动态 1992-08-28

130 两种不同类型花岗绿岩地体的金矿化差异 陈衍景; 胡受奚; 富士谷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 【期刊】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2-04-01

131 评熊耳群和西洋河群形成的构造背景 陈衍景; 富士谷; 强立志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河南地质研究所 郑州 【期刊】地质论评 1992-04-30

132 论祁雨沟式金矿 陈衍景; 崔毫; 富士谷; 陈泽铭; 胡受奚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河南有色地质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贵阳 【期刊】矿产与地质 1992-04-30

133 上宫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模式 陈衍景; 邓健; 富士谷; 胡受奚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黄金地质科技 1993-12-31

134 华北克拉通南缘早前寒武纪沉积物稀土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 陈衍景; 邓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阳 【期刊】地球化学 1993-04-02

135 河南银家沟矽卡岩型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陈衍景; 郭抗衡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河南省地调一队 贵阳 【期刊】矿床地质 1993-10-01

136 豫西主要岩石建造的金丰度 陈衍景; 富士谷; 胡志宏; 陈泽铭; 严正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贵阳 【期刊】地质论评 1993-01-31

137 金矿成因类型和系列的划分 陈衍景; 富士谷; 卢冰; 季海章; 胡受奚; 胡志宏; 于昕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1992-06-29

138 新疆金窝子岩体年龄探讨 张增杰; 陈衍景; 鲍景新; 陈华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会议】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3-11-01

139 中国东部燕山期成岩成矿的构造背景研究评述 陈衍景; Franco Pirajno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会议】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12-01

140 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中段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 武广; 陈衍景; 孙丰月; 祁进平; 李之彤; 王希今; 王宏博; 李广远; 庞庆帮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会议】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 2006-11-01

141 黑龙江金厂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赖勇; 张宇; 陈衍景; 卿敏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04-01

142 桐柏-东秦岭北坡典型成矿系统对比研究及有关问题讨论 张静; 陈衍景; 尤世娜; 杨艳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04-01

143 东秦岭纸坊脉状钼矿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邓小华;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球空间与科学学院 【会议】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144 河南祁雨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 李诺; 陈衍景; 赖勇; Franco Pirajno; 郭东升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会议】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145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李诺; 陈衍景; 赖勇; 李文博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会议】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论文集 2007-11-01

荣誉奖励:


1. 1990年获南京大学首届光华一等奖。

2. 1991年获南京大学第四届新星科学奖。

3. 1993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银锤奖。

4. 1997年获北京大学欧姆龙奖。

5. 1997年获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二等奖。

6. 1998年获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7. 1998年获北京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奖。

8. 1998年获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

9. 1998年获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荣誉称号。

10. 2003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贵阳地化所)。

11. 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2. 2005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 (广州地化所)。

媒体报道:


追慕“地质之光”——访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陈衍景

青年学子心中的“地质之光”

1980年,在山东菏泽,一个刚参加完高考的青年在学校的组织下看了一场电影,并由此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个青年叫陈衍景,这部电影是《李四光》。

大多数人对于地质学的最初印象可能源于地质之子李四光教授,无论是徐迟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还是电影《李四光》,为我们勾勒的地质学都充满神奇和挑战意味。那些黑白光影在当时这个青年学子心头播下了地质学的“种子”,让他想要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于是,18岁的陈衍景在自己的高考第一志愿上毅然填上了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在他的眼中,投身这个领域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体现自身价值,而南京大学的地质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南京大学地质系是我国地学领域最早培养博士的单位之一,中国自己培养的两位最早的地学博士—浙江大学杨树峰教授和南京大学顾连兴教授,皆出自南京大学地质系。

因为这个机缘,陈衍景从此便成为一名地质人。在1980年至1990年的10年间,陈衍景就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这片沃土中一路从学士、硕士、博士读了下去。后于1990年12月至1995年3月,先后师从我国地学泰斗欧阳自远教授和涂光炽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做博士后。1995年,陈衍景留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1998年被遴选为教育部优秀跨世纪人才,2004年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被聘北京大学教授。

2001年12月至2002年11月,陈衍景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起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区域协会自然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英文版地球化学等5种杂志编委。

这条地质研究之路,陈衍景走得从未懈怠,兴味十足。

寻找地学“富矿”

1984年,陈衍景本科毕业,论文是关于福建大田地区矿床成矿原理的探讨。这个在学术方面刚刚起步的青年对学术新动向十分敏感。在论文中,他已经开始运用“地体构造”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一理论是几个月前刚刚提出的。

正是由于具备这样的学术敏感性,陈衍景潜心于地质学的研究前沿,努力开采着这片未知区域,寻找真正能够有所建树的地学“富矿”。在研究中他发现,我国秦岭地区的矿床成因从时间、空间等各个因素来考虑,只能用地体或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来解释。而在这方面,他遍查资料,国内鲜有涉及,好不容易在一篇国外的文献中发现有学者谈到大陆碰撞造山带矿床的,该作者却认为大陆碰撞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矿床。

我国陆区主体是碰撞造山带,碰撞-成矿模式(CMF模式)是找矿勘查的需求。但是,国际主流观点认为“碰撞不成矿”。陈衍景在自己的研究和调研基础上,越发认定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这让他颇为兴奋—他终于找到了地质学的“无人区”。

1990年,陈衍景博士毕业,他的论文就是为他的“碰撞-成矿”观点建立了一套动力学模型。他的论文一发表,立即被《黄金科技信息》转载,被河南地矿局总工程师罗铭玖等在其1991年编写的《河南金矿床概论》引用,并运用于指导实际找矿工作中,这给了陈衍景以莫大的鼓舞,更加认定他所从事的这一领域是地质学的一个“富矿”,他决定要在这片领域里纵横驰骋,实现他的科研梦想。

陈氏模型

科学而实用的成矿模式是找矿的关键,也始终是矿床学研究的主题和难题。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形势日趋严峻,找矿难度加大,基于成矿模式的多元信息综合预测、评价无疑是已知最有效的找矿途径,其中,科学的成矿模式是核心。

陈衍景教授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结合我国找矿勘查的需求,持续研究“碰撞-成矿”20多年,成功建立了基于“碰撞-成矿”理论的“陈氏模型”。

根据碰撞造山带p-T-t轨迹和A型俯冲强烈的特点,通过分析A型俯冲过程中物质活化迁移规律,建立了成矿省、矿田和矿床尺度的CMF模式,填补了学科空白,为碰撞造山带找矿预测和评价提供了一整套模式。

为确保CMF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持久生命力,陈衍景教授带领100多名科研人员(含博士后、研究生)先后投入研究,从区域成矿规律、典型矿床、区域成矿条件(含地层、构造、岩浆岩)和高温高压实验等多个角度,立体式地证明了CMF模式的科学性,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1. 揭示区域成矿规律,发现成矿高峰滞后洋盆闭合50Ma(百万年)左右。

先后总结了豫西金矿省、东秦岭钼矿带等成矿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间和空间,发现这些矿田或成矿省与大陆碰撞的成因关系密切,均分布于大陆造山带内部,成矿高峰滞后于最晚的洋盆闭合时间约50Ma左右。尤其注意到,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矽卡岩型金矿最丰富,探明金储量逾1000吨。

2.解剖典型矿床,获得CMF模式的排他性证据,揭示造山型成矿系统3阶段演化规律。

先后考察矿床200多个,重点解剖了其中60余个矿床,确证这些矿床形成于碰撞或后碰撞体制,或者是先成矿床在碰撞造山作用中遭受改造、重新就位,其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演化完全吻合于CMF模式。更重要的是,在河南熊耳山、小秦岭、桐柏,甘肃阳山,新疆天格尔、额尔齐斯等成矿带,均获得了只有CMF模式才能合理解释的排他性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通过此项研究,在国际上首先认识到并确证了造山型银、铅锌、铜、钼等金属矿床的存在,揭示了造山型成矿系统3阶段演化规律,指出中阶段流体沸腾和混合作用强烈,并导致成矿物质大量、快速沉淀。

3.区域成矿条件研究,获得若干重要科学创新。

重点研究了秦岭、北疆和兴蒙造山带的重要矿集区,在辅证CMF模式的同时,获得一系列创新认识,例如:①发现三门峡-宝丰断裂是重要的地质单元边界,曾隔挡和转换了板缘地质作用,是中生代碰撞型造山作用的反向边界逆冲断裂(RBT),该断裂以南挤压堆叠构造作用强烈,中生代花岗岩类和热液矿床发育,而断裂以北恰相反;②将地体构造概念用于前寒武纪研究,发现华北克拉通基底由不同类型的花岗绿岩地体组成,根据绿岩带与花岗岩类的性质、发育顺序和构造样式,将花岗绿岩地体划为O型(始洋型)和C型(始陆型)两类,提出O型地体有利于金矿化;③采用剖面样品薄片研究与元素含量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轻微的热液蚀变可导致金含量大幅度增高,剔除蚀变样品后,确定东秦岭主要岩石建造的金丰度介于0.4~2.6ppb之间,低于4ppb的克拉克值,否定了前人的金矿集中区金丰度高的结论;提出孔达岩系沉积于古元古代及其以后的氧化环境,注意到华北克拉通的金矿集中区与孔达岩系的空间耦合性,认为孔达岩系在初始沉积、后期造山变质过程中有利于金富集成矿。④确定古亚洲洋沿索仑缝合带于250~290 Ma期间最终闭合,而非泥盆纪最终闭合,中亚造山带古生代大陆增生作用强烈,有利于斑岩铜金矿床发育。

“陈氏模型”应用实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CMF模式为我国广袤的碰撞造山带地区的找矿勘查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特别是地体尺度CMF模式,涉及宽度范围一般为15~50km,在有限的宽度范围内(相当于1/50000或1/200000图幅范围)明确了矿床成因类型、分带及其与区域性断裂和花岗岩基的空间关系,标明了脉状热液矿床带金属元素分带规律,适合于大、中比例尺的成矿预测,预测结果易于查验,可操作性强。

CMF模式用于成矿预测,直接推动了夏馆银金铅矿田、熊耳山金银铅锌钼矿田、东沟超大型钼矿的发现和勘查。CMF模式还被用于中国最大金矿(阳山)、中国最大铜矿(驱龙)以及冈底斯成矿带的找矿预测和勘查。以下是“陈氏模型”在我国找矿实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实例:

1.预测河南熊耳山南坡金银多金属矿田。

1992年指出马超营断裂是倾向北的A型俯冲带(张国伟院士等2001年证实其为“指向南的厚皮推覆带”),马超营断裂与花山花岗岩基之间的区域相当于CMF模式的D带,预测其是断控脉状金银铅锌矿床密集区,当时预测区只有2个重要金矿(上宫、康山),现有大型金、银等矿床10多个,新增资源经济价值逾1000亿元。

2.预测河南东沟超大型钼矿床。

根据CMF模式,多次强调合峪-太山庙花岗岩基北侧是寻找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钼和铅锌银金矿化的有利地带,强调了汝阳南部八亩地、靳村、付店地区的小岩体的重要性;1998年陈衍景撰文(影响碰撞造山成岩成矿模式的因素及其机制,地学前缘,增刊,109-118页,图8C)再次强调并图示八亩地的重要性。截至2006年,“八亩地”经勘探为钼储量达71.68万吨,属世界级超大型钼矿(现称东沟),经济价值约3000亿元。

3.中国最大金矿床—甘肃阳山金矿的科学勘查。

世界已有成矿理论无法解释秦岭中生代矿床的存在和成因。武警黄金部队依据碰撞-成矿理论部署了秦岭地区的找矿工作并发现了甘肃阳山等多个大型、超大型金矿床。2004年以来,本课题组根据CMF模式研究阳山金矿带的成矿富集规律,确定该矿床属于卡林型与造山型之间的过渡型,即类卡林型,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因此建议黄金部队加强深部勘探,为阳山金矿探明储量快速达到318吨(现已超过350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中国最大铜矿—驱龙铜矿和冈底斯铜矿带的勘查突破。

按照碰撞不成矿的传统观点,喜马拉雅-冈底斯地区不应存在新生代矿床,但根据CMF模式多次强调其成矿潜力,引起同行关注。现在,勘查实践证明冈底斯蕴含中国最大的铜矿带。截至2006年底,驱龙铜矿探获333+3341资源量已达789万多吨铜、50万吨钼、5340吨银,是我国最大的铜矿床。驱龙铜矿的勘查突破了始于中国地质大学郑有业教授对成矿潜力的判断,而郑有业等和西藏地勘单位对驱龙铜矿乃至冈底斯成矿带找矿潜力的分析正是按照CMF模式进行的。

此外,陈衍景教授的研究也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他所提出的“O型地体有利于金矿化”被核工业地质局时任总工黄世杰先生作为1989年国际金矿会议的6个“突出进展”之一介绍,被河南有色地勘局两任总工程师王志光、崔亳等评价为“陈衍景最早注意到华熊地块与嵩箕地块的差异”,该认识被作为创新性成矿理论广泛引用。该成果作为胡受奚教授领导的“华北地台周边地体构造及其与金等矿产区域成矿关系”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陈衍景排名第3)。关于东秦岭主要岩石建造金丰度研究结果不但否定了前人金矿集中区金丰度高的传统观点,而且被德国学者Yang和Blum作为判断其在湘西地区同类研究结果可靠与否的依据(Chemical Geology, 1999, 155: 151-169;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1999, 66: 441-448);被河南原地质调查一队总工程师郭抗衡评价为:“陈衍景根据1982年后获得的3300件高精度金分析数据,通过严格的计算处理,确定了主要岩石建造的金丰度”(豫西地质, 1991, 27-46)。该成果作为“华北地台南缘及东缘金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而最重要的是,CMF模式不但被广泛用于我国不同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地质和成矿研究、成矿预测和找矿评价,而且被Kreuzer等用于解释澳大利亚金矿床成矿规律;初步的碰撞-成矿理论框架被我国一些973项目和支撑计划项目作为立项依据和重要研究内容;2009年CMF模式被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由国际矿床学权威Pirajno编写的热液矿床教材《Hydrotherm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Systems》引用长达23页,并称为“Chen’s CMF model”(前文所说的“陈氏模型”),实现了100年来国外矿床教材无中国人所建成矿模型的突破,显示了CMF模式的成熟性及其对学科发展的重要促进和完善;而该模式在找矿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更彰显该模式的重大实践价值。

至此,陈衍景终于实现了他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写进教材的夙愿。

此外,该部分的阶段性成果曾于1993年作为涂光炽院士领导的“中国金矿主要类型、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项目的一部分,获得国家黄金管理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科学家的原动力

20多年来,在地质学领域不倦探索,寻求理论创新突破口,这个过程无疑艰辛而又漫长,支撑陈衍景一路走下来的原动力是什么?

在陈衍景眼里,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应该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科学研究要能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其次要对所从事的专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指引你找到人生的正确出路,而能够面向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才能体现科学家的真正价值。陈衍景的碰撞成矿理论是他自身的科研兴趣所在,更是我国矿产勘察实践的迫切需求—我国陆区面积的70%以上经历了大陆碰撞,碰撞造山带丰富而宏伟,地质找矿勘查工作总体实施于碰撞造山带,需要碰撞体制的成矿理论指导。

前文提到,在陈衍景之前,“碰撞-成矿”的研究基本上处于一片空白,陈衍景为什么眼光独到?首先在于他自身有着极为强烈的学科敏感,此外,名师的指点不可或缺。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陈衍景看来,个人的努力十分必要,但是首先要有学术高度,要能进入到这个“门”里,这个高度光靠修行是很难达到的。陈衍景说自己十分幸运,能够得到涂光炽、欧阳自远、胡受奚等学界泰斗的言传身教,在学术规范和品德上、在研究的方向方法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而导师的行为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己如何指导学生。

陈衍景关心时事,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对于学术腐败深感痛心。在他眼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有所创见,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本分,也是自身价值的真正体现。这种发自内心的价值感会支撑他去走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路,一条曾经照耀在他心头多年的地质学之路。

文章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本刊记者:李 慧 2010年6月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