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撰写科学论文及报告60余篇,编著和参编的著作12部。
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著:
隋锡林论文、报告及著作名录
1、隋锡林等.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养殖室.刺参人工育苗的实验研究(调研报告),1978,38:1-19.
2、隋锡林,刘永襄,刘永峰等.关于提高刺参育苗成活率问题的初步探讨,1979,全国海参增养殖技术协作会议资料汇编:26-39.
3、隋锡林,刘永襄,刘永峰等.大连紫海胆人工育苗初报〔J〕.水产科技情报, 1981,2:4-6.
4、隋锡林.日本鲍的种苗生产概况〔J〕.水产科学,1982,2:50-55.
5、隋锡林,胡庆明.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初步试验〔J〕. 水产科学,1982,3:31-37.
6、隋锡林.日本海胆种苗生产及放流增值现状〔J〕. 水产科学,1983,2:31-34(转24页).
7、隋锡林.日本三疣梭子蟹人工种苗生产技术〔J〕. 水产科学,1983,4:36-39.
8、隋锡林.日本.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值现状〔J〕.国外水产,1984,2:3-5.
9、隋锡林,胡庆明,尚林宝. 刺参人工育苗研究—稚参用配合饲料的效果〔J〕. 水产科学,1984,3:18-23.
10、隋锡林,陈远,胡庆明等. 刺参人工升温促熟培育研究初报〔J〕. 水产科学,1985,3:28-31.
11、隋锡林,刘永襄,刘永峰等.刺参生殖周期的研究〔J〕.水产学报,1985,9(4):303-310.
12、隋锡林,尚林宝,胡庆明等.刺参精子浓度及卵持续时间对受精的影响〔J〕.海洋科学,1985,9(5):41-43.
13、隋锡林,胡庆明.幼参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J〕. 水产科学,1986,3:22-25.
14、隋锡林,胡庆明,陈远. .刺参稚、幼参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86,17(6):513-520.
15、隋锡林.日本鲍、海胆、海参增养殖技术现状〔J〕. 水产科学,1987,6(3):30-35.
16、隋锡林.影响刺参幼体发育与存活率的主要因子〔J〕.海洋与湖沼,1989,20(4):314-320.
17、隋锡林,王庆成.虾夷扇贝生产性育苗试验〔J〕. 水产科学,1990,2:1-5.
18、隋锡林,李文姬.辽宁沿海贝类增养殖现状及展望〔M〕.日、中、韩三国第二届黄海有用水产资源培养研究协议会论文集,1995.
19、隋锡林,林祥辉,刘兴盛等.刺参人工种苗放流实验研究〔J〕. 海洋与湖沼,1991,22(2):175-180.
20、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值现状与展望〔J〕.现代渔业信息,1996,11(6):1-4.
21、隋锡林,孙景伟,王志松等.大连浮筏养殖太平洋牡蛎死亡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 水产科学,1996,15(5):72-76.
22、隋锡林,孙景伟,王志松.浅海增养殖病害浅谈〔J〕. 水产科学,1997,16(3):33-36.
23、隋锡林,王志松,马涛等.影响太平洋牡蛎人工苗种培育的主要因子〔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7,12(4):13-17.
24、隋锡林,许伟定,王志松等. 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诱导及苗种培育技术〔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7,6(2):85-88.
25、隋锡林,孙景伟,王富贵等.大连沿海太平洋牡蛎大量死亡原因解析〔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2,17(4):272-278.
26、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值技术(连载)〔J〕. 水产科学,2003,22(5):52.
27、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值技术(二)〔J〕. 水产科学,2003,22(6):52-53.
28、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值技术(三) 〔J〕. 水产科学,2004,23(2):45-46.
29、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值技术(四)〔J〕. 水产科学,2004,23(3):44-46.
30、隋锡林,邓欢.刺参池塘养殖的病害及防治对策〔J〕. 水产科学,2004,23(6):22-23.
31、隋锡林.刺参的放流增殖〔J〕.齐鲁渔业,2004,21(6):16-18.
32、隋锡林. 刺参人工育苗及养值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 水产科学,2004,23(9):29-31.
33、 Sui Xilin.The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studies on articial propagation and culture of the sea cucumber,Apostichopus japonicus,Liao 〔M〕.Advances in sea cucumber aquaculture and management,2004,463:273-276.
34、隋锡林,刘学光,王军,辽宁省刺参养殖现状及对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J〕. 水产科学,2010,29(11):688-690.
35、隋锡林,陈远,李华琳.我国刺参养殖产业的发展及展望〔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61(11):54-58.
36、许澄源,刘永襄,隋锡林.用皱纹盘鲍培育珍珠的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1982,3:22-27.
37、刘永襄,刘永峰,隋锡林等.稚鲍饵料的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1983,2(2):20-23.
38、刘永峰,刘永襄,隋锡林等. 皱纹盘鲍生殖周期的研究〔J〕.水产学报,1985,9(4):311-319.
39、胡庆明,陈远,隋锡林.温度对幼参生长和摄食的影响〔J〕. 水产科学,1986,2:
40、陈远,隋锡林,胡庆明.光强度对稚参生长及变色的影响〔J〕. 水产科学,1987,6(4):16-18.
41、陈冲,隋锡林,许伟定等. 刺参海上网箱中间育成初探〔J〕. 水产科学,1990,9(4):28-30-5.
42、许伟定,胡庆明,隋锡林. 太平洋牡蛎染色体核型研究〔J〕. 水产科学,1992,11(2):14-15.
43、陈冲,隋锡林,陈远等.文蛤浮游幼虫期饵料的研究〔J〕. 水产科学,1992,11(3):1-4.
44、邓欢,隋锡林,王志松.对太平洋牡蛎弧菌病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1992,11(10):1-4.
45、胡庆明,许伟定,隋锡林等.大连紫海胆染色体制备的研究〔J〕. 水产科学,1992,12(3):11-12.
46、陈冲,陈远,隋锡林. 文蛤双重底网箱育苗试验〔J〕. 水产科学,1993,12(10):4-6.
47、王志松,隋锡林,袁付.模拟生态条件初探魁蚶致死原因〔J〕. 水产科学,1996,15(9):
48、胡庆明,王志松,隋锡林等.太平洋牡蛎三倍体的养成及其经济效益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7,6(2):128-132.
49、陈冲,陈远,隋锡林等.文蛤种贝人工促熟试验〔J〕. 水产科学,1998,17(11:)
50、陈远,刘忠颖,隋锡林等. 文蛤稚贝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的影响〔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14(2):70-73.
51、邓欢,隋锡林.刺参育苗期常见流行病〔J〕. 水产科学,2004,23(3):40-
52、邓欢,隋锡林,陈俅等.大连地区越冬期刺参一种新病症〔J〕. 水产科学,2005,24(2):
53、董颖,邓欢,隋锡林等.养殖仿刺参溃烂病因初探〔J〕. 水产科学,2005,24(3):4-6.
54、常亚青,隋锡林,李俊.刺参增养殖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J〕. 水产科学,2006,25(4):1998-201.
55、王富贵,孙景伟,隋锡林等.大小窑湾浮筏养殖水化学环境的初步调查〔J〕. 水产科学,1996,15(1):
56、王富贵,孙景伟,隋锡林等.大连市甘井子区北部沿海浮筏养殖水环境的初步观测〔J〕. 水产科学,1996,15(2):
57、王富贵,李国友,孙景伟,袁付,隋锡林等.海湾扇贝养殖筏地生态环境调查〔J〕. 水产科学,1993,12(3):17-20.
58、孙景伟,王志松,王富贵,胡庆明,张胜利,隋锡林等. 太平洋牡蛎大量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J〕. 水产科学,1997,16(3):
59、陈远,陈冲,王笑月,苏鹤声,隋锡林.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 水产科学,1998,17(6):
60、王志松,王富贵,孙景伟,隋锡林,李大成.大窑湾水环境因子对筏养太平洋牡蛎的影响〔J〕. 水产科学,1999,18(6):
61、王鉴,王志松,张胜利,胡庆明,孙景伟,隋锡林.大窑湾养殖区浮游植物分布特征〔J〕. 水产科学,1999,18(5):
62、王鉴,王志松,张胜利,胡庆明,孙景伟,隋锡林.太平洋牡蛎生理活动的季节变化〔J〕. 水产科学,2000,19(2):
63、王志松,孙景伟,刘忠颖, 李大成,王军,王笑月,隋锡林,刘璐等. 太平洋牡蛎2龄贝的生长〔J〕. 水产科学,2000,19(6):17-18.
64、王志松,周玮,孙景伟,王军,王笑月,隋锡林. 太平洋牡蛎日排泄物数量的测定〔J〕. 水产科学,2001,20(1):18-19.
本人著作
1、隋锡林编著.海参增养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288.
2、隋锡林,孙日东编写. 刺参人工育苗与增值〔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1-49.
3、隋锡林编写.刺参增养殖技术〔M〕.长海县科学技术局,2002,1-20.
4、谢忠明主编,隋锡林,高绪生编写.海参海胆增养殖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1-259.
5、隋锡林,王军,张明编著. 海参海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1-158.
6、隋锡林,陈远,李华琳,姜北编著.提高海参增养殖效益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1-213.
参编著作
1、中国水产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编.海水珍品养殖技术,隋锡林编写:二、刺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16-57.
2、李德尚主编.水产养殖手册,隋锡林编写:第二十二章、海参增养殖,第二十三章海胆增养殖〔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391-404.
3、谢忠明主编.海水增养殖技术问答,隋锡林编写:八、其他品种养殖(刺参)〔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529-538.
4、刘焕亮主编.水产养殖学概论,隋锡林编写:第八章、第二节、棘皮动物增养殖〔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492-508.
5、刘焕亮,黄樟翰主编.中国水产养殖学,隋锡林编写:第八章、第二节、棘皮动物增养殖〔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835-852.
6、大连市海洋经济研究会编著,隋锡林编写:五、大连海鲜-海珍品之王:(一)海参,(二)海胆〔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1,1-170.
媒体报道一:
隋锡林教授:著名海参增养殖专家
隋锡林,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标准化委员会海水养殖分会委员,大连市劳动模范(1985年度),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近40年来,隋教授将他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海参的增养殖技术研究上。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隋教授就开始研究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他带领的海参课题组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水产养殖研究所联合攻关,于1984年共同创建了海参规模化生产育苗工艺,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率先在国内外解决了海参人工育苗的一些重大技术关键:海参种参的人工促熟技术;折叠式多层波纹板附苗器的采用;稚、幼参高密度饲育技术;高效单胞藻及配合饲料的筛选与确立等。
他不仅在海参增养殖方面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贝类(如文蛤、太平洋牡蛎等)的人工育苗及病害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他率领的课题组先后承担了部、省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其中“文蛤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2001年度)、“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研究”(1998年度)、“太平洋牡蛎大量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2002年度)分别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
多年来他撰写科学论文及报告50余篇,编著和参编的著作10部。《海参增养殖》(20万字,1990年农业出版社)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海参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及海参育苗、增养殖技术的专著。其他还有《海参海胆增养殖技术》、《海参、海胆(海鲜养生馆)》;参编的有《中国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学概论》、《水产养殖手册》、《海水养殖技术问答》、《海水珍品养殖技术》等书中的海参和海胆部分;另外还有科普读物两本:《海参人工育苗与增殖》、《刺参增养殖技术》。
隋教授还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他亲临第一线开办海参增养殖及病害防治学习班10余期,培养学员数百人,长期工作在基层指导生产和进行技术服务。近年,他与河北新世纪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杀灭桡足类的专用药“灭蚤灵”;专治海参溃烂病的“参肤康”1、2号等,在防治海参病害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用户的好评与赞誉。此外,他协助大连太平洋海产饵料研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海参系列配合饵料—“参得宝”,已取得良好的饲育效果,受到用户的欢迎与信赖。
隋锡林教授的海参研究硕果累累,誉满中外。在辽宁特别是在大连,提起隋教授,搞海参的人几乎无人不知。他被称作为辽宁海参增养殖技术的开创者及奠基人,当之无愧。随着海参科研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带动,海参养殖业发展迅速,生产潜力巨大,现在山东、辽宁的海参养殖已达120多万亩,产值已超过50亿元。面对迅速发展的海参养殖业,隋教授最关心的是海参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他呼吁并期着待能创建海参高效、健康养殖的新模式。
文章来源:《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年09月01日
媒体报道二:
水产学的科技人生
—记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隋锡林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1年11月(上)
隋锡林,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标准化委员会海水养殖分会委员,大连市劳动模范(1985年度),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近40年来,隋教授将他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海参的增养殖技术研究上。
隋锡林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就开始研究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他带领的海参课题组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联合攻关,于1984年共同创建了海参规模化生产育苗工艺,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对海参的繁殖生物学及海参的生态学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外解决了海参人工育苗的一些重大技术关键:探明了黄海北部海参的生殖周期及繁殖习性;海参种海的人工促熟技术;率先研制出用“折叠式多层波纹板附苗器”的参苗附着技术;稚、幼参高密度饲育技术;海参浮游幼体高效单胞藻及稚、幼参用配合饲料的筛选与确立,海参病害的防治技术及海参增养殖技术的完善与发展等。
他不仅对海参增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做出来杰出的贡献,而且在贝类(如文蛤、太平洋牡蛎等)的人工育苗及病害防治方面也有较深入的研究。他率领的课题组先后承担了部、省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多项:其中“文蛤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2001年度)、“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研究”(1998年度)、“太平洋牡蛎大量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2002年度)分别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
多年来他撰写科学论文及报告50余篇,编著和参编(海参及海胆)著作11部。他编著的《海参增养殖》(20万字,1990年农业出版社)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海参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及海参育苗、增养殖技术的专著,该书获大连市科技专著二等奖(1998年度)。其他还有《海参海胆增养殖技术》、《海参、海胆(海鲜养生馆)》、《提高海参增养殖效益技术问答》等。参编的有《中国水产养殖学》、《水产养殖学概论》、《水产养殖手册》、《海水养殖技术问答》、《海水珍品养殖技术》等书中的海参和海胆部分;另外还有科普读物《海参人工育苗与增殖》、《刺参增养殖技术》等。
隋教授还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多年来他亲临第一线,在部、省及市开办的海参增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学习班授课10余期,培养学员数百人;长期工作在基层指导生产和进行技术服务。近年,他与河北新世纪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开发的杀灭桡足类的专用药特效“灭蚤灵”及“特效灭蚤灵”;专治海参溃烂病的“参肤康”1、2号等,在防治海参病害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与赞誉。此外,他指导大连太平洋海产饵料研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海参系列配合饵料——“参得宝”,已取得良好的饲育效果,受到用户的欢迎与信赖。
隋锡林教授对海参生物学及生态学及增养殖技术的研究硕果累累,誉满中外。在辽宁特别是在大连,提起隋教授,搞海参的人几乎无人不知。他作为辽宁省海参增养殖技术的开创者及奠基人,当之无愧,是我国著名的海参增养殖专家。
随着海参增养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带动,海参养殖业发展迅速,生产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现在山东、辽宁的海参增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万亩,产值已超过200多亿元,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产值最高的产业。面对迅速发展的海参养殖业,隋教授最关心的是海参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他呼吁并期待着能创建新的高效、健康的海参养殖体系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