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科技计划 > 863计划 > 文章正文

(一)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
  经过近五年来的努力,信息技术领域在一些关键技术发展方向上,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通用CPU、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和并行处理技术等取得重要进展,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取得突破。

  已取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包括:

  ——以龙芯、众志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通用CPU技术和以汉芯为代表的高端DSP芯片经历了从初步掌握到基本成熟的发展过程,初步改变了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

  ——曙光和联想超级计算机超过万亿次,11万亿次曙光4000A在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排名进入前10位,我国已成为除美国、日本以外第三个能研制生产10万亿次以上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新型的高性能服务器系统已实现产品化。

  ——高性能IPv6路由器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环境建设已取得重要进。

  ——网络计算机(NC)发展迅速,已形成多款NC机和网络访问终端机,并在教育、窗口行业、社区、企业、宾馆等多种场景得到成功示范应用。863-NC技术联盟成立,一些大型企业(联想、神州数码、浪潮等)跟进NC市场。

  ——以操作系统(中软、红旗)、数据库和中间件为核心的系统软件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桌面应用软件(永中Office)也取得重大突破。

  自主内核服务器操作系统已推出第一个正式版本。

  红旗和中软的服务器及桌面Linux操作系统、永中办公软件、金山办公软件、中间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在政府招标中中标。

  操作系统和中间件产品已广泛应用在电信、银行、教育、保险、军工等行业的核心业务中。

  ——OCR和手写汉字识别进入产业化,并占据国内主要市场份额,语音技术开始大面积进入市场。

  ——863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近日获联合国世界电信联盟“世界信息峰会”大奖(从100多个国家申报的800多个项目中仅评出40项)。

  ——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B3G)、WDM超长距离光传输、软交换、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等技术开发及产品化取得显著进展。

  ——机载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L-SAR)系统和成像光谱仪(OMIS-2)项目开始出口马来西亚,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传感器实现出口为零的突破,0.5米SAR、机载多维成像系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已开始试飞。

  ——在国家密码算法标准、基于公钥的网络信任体系和公共网络的信息安全监控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关键重大应用领域取得进展。

  “十五”期间,各主题和专项在关键技术突破,提高我国技术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1.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

  经过5年努力,在通用CPU芯片设计(一芯)、软件中间件(一件)、中文信息处理平台(一台)、新型网络服务器(一器)、网络终端机(一机)和下一代网络综合实验平台(一网)等6个方面突破了一系列我国信息化建设急需的计算机软硬件关键技术,掌握了国家相对薄弱、但战略必争的计算机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对提高我国计算机技术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积极促进所获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在网络服务器、网络终端机、软件中间件和中文与数字媒体等4个领域的产业化方面,以及数字奥运、行业与城市信息化、电脑农业和军事仿真等4个领域的示范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主题重视创新环境建设,在产业化基地建设、技术合作联盟建设和评测评估体系建设等3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2.通信技术主题

  通过努力,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对提高我国核心技术竞争力、促进通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IPv6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高性能IPv6路由器研制成功;新一代软交换系统研制成功,部分成果已推向应用;研制成功WDM超长距离(ULH)光传输系统,推向实际应用;EPON系统研制成功,推向产业应用;研制成功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重大设备;研制成功提供虚拟专网功能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实现技术(MSTP);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B3G)取得重要进展。

  3.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

  通过4年多的合力攻关,围绕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领域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在传感、处理、应用三个层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大传感器技术实现自主跨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分辨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成像分辨率达到0.3米×0.5米;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实现创新突破,技术和产业竞争力大幅度提高;3S综合集成技术支撑农、林、国土等领域的重大应用。

  “十五”期间的重大成果具体体现为:四大数据获取系统、三大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和三大应用(简称“433”框架)。

  四大数据获取系统:

  0.5米机载实用先进SAR系统

  机载干涉SAR系统

  机载高空间分辨力、高光谱分辨力多维集成遥感系统

  大面阵彩色CCD相机与集成应用系统

  三大技术与软件平台:

  SIG技术验证平台

  大型网络GIS

  遥感数据处理平台

  三大应用:

  城市空间信息应用服务

  基于SIG的地矿资源环境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

  行业遥感业务化运行

  4.信息安全技术主题

  14主题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归纳为:PKI/KMI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其成果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公钥基础设施达到实用化水平;提出一套国家密码标准草案(4个),开发出密码算法验证与测试平台,标志着我国的商用密码算法的标准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发完成国家信息关防安全监控平台;开发完成网络安全积极防御平台;建设完成国家电网调度中心安全防护示范工程;建设完成铁道部客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5.中国网络软件核心平台专项

  十五期间,通过软件专项的支持,我国基础软件从无到有,研制出了银河麒麟Kylin、红旗和中标普华服务器Linux等服务器操作系统,包括红旗和中标普华桌面Linux等桌面操作系统,包括凯思昊鹏Hopen和道系统Delta等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永中Office、WPS、RedOffice和ScienceWord等办公软件,以及以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为重点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平台,配套数据库专项、计算机硬软件主题的成果,基本形成以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软件和办公软件为核心的自主的基础软件体系,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补充替代的解决方案,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起到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同时,随着国产基础软件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促使微软Windows和Office不断降价,起到打破垄断的效果。

  目前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在政府、军队、学校等重要领域已开始应用,政府支持的一些大规模移植计划为Linux增加了更多的成功案例。Linux向其它行业渗透效果明显,尤其是电信、能源、金融等行业实现较大规模增长。嵌入式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桌面操作系统的研发取得明显进步,进入国际桌面Linux的领先行列,产品正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办公软件产品质量大幅提高,正呈现出从“补充替代型”到“同台竞争型”的转变,在2004年底的省级政府采购中起到了对国外产品垄断局面的限制作用,并在应用的量上有实质性的突破。

  6.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

  专项“十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主要有:

  (1)面向网络计算的北大众志-863CPU系统芯片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最大的CPU系统芯片”,目前已成功批量生产。基于众志系列CPU系统芯片和Linux操作系统的众志网络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教育、医疗、金融、企业信息化等诸多领域。

  (2)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接收机的3颗关键系列芯片并形成系统芯片解决方案,包括具有国际首创的ADTB-T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接收解调芯片、具有国内首创的MPEG-2高清视频解码芯片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清视频格式转换处理器芯片。

  (3)研制完成自主知识产权的32位嵌入式CPU系统、SoC开发平台和集成电路开发环境,完成了数款实用化产品如机顶盒专用芯片、税控机专用芯片、多功能适用MCU芯片、信息安全专用芯片等,初步实现了C-CORE“中国芯”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4)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枚高性能路由交换核心芯片-“华夏网芯”,并已实现市场批量应用。

  (5)全面掌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芯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制卡制证工艺的适应性等关键技术,为二代证芯片的生产制造和安全可靠的应用,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6)建立面向通信的综合信息处理SoC平台(COMIPTM),打破国外少数厂家在通信SoC平台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对改变我国通信产品缺“芯”的被动局面和促进电子通信整机的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7)开发出全球第二家支持TCG规范的的计算机安全芯片(TPM1.2),申请相关专利近20项。

  (8)基于开放的个人信息处理终端SoC开发平台,开发出具有双核(DSP+CPU)结构的个人信息处理SoC芯片(汉芯DSP,Apollo),并已应用于新一代手机SmartPhone中。

  7.高性能计算机及核心软件专项

  (1)建立中国国家网格环境。中国国家网格环境在网格资源集成和共享、网格服务技术等方面得到重大突破,它将多种分布异构的高性能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软件资源集成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易于使用的共享资源空间。中国国家网格以其丰富的资源以及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能力,成为支持科学与工程研究和国家信息化应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雏形。

  (2)研制成功联想深腾6800计算机,实现峰值5.3万亿次,Linpack值4.1万亿次的性能,是当时国内公布的最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系统采用集群体系结构,列2003年11月世界TOP500的第14位,国内TOP100第一。

  (3)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实现峰值11.2万亿次,Linpack值8.06万亿次的目前国内公布的最高性能,在2004年6月的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十,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曙光4000A被评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4)研制成功CNGrid GOS 2.0网格软件,在中国国家网格环境得到部署,支持了环境的运行和网格应用的开发部署。

  (5)重要的网格应用:研制成功“资源环境应用网格”、航空制造应用网格、中国气象应用网格、科学数据网格、新药研发网格等11个重要的行业应用网格,在应用领域取得一批重要的应用成果。

  8.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专项

  首次在网络体系层面实施了自主创新战略,成功探索出新一代宽带信息网络在中国发展的道路,并开创出我国科技和产业界在未来信息网络领域与世界强国展开高层次竟争的新局面;

  全球第三个实际开通的可扩展到80X40 DWDM传输系统(支持T比特的传输);

  全球最早开展的基于ASON突发传输和组播技术的城域网(支持T比特级交换);

  以全新理念的大规模汇聚接入路由器(支持T比特级路由)及MB-ASON为基础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化的大规模电路和分组混合交换广域宽带信息网—3Tnet;

  国内支持网络电视业务的最大规模的FTTH试验网;

  通过大规模试验,引领国家(国际)标准,为形成信息领域重大产业奠定基础;

  网内所有用户平均享有40Mb/s以上的视在使用带宽,可以支持大规模互动IP-HDTV业务,构成目前全球最大的互动网络电视试验网,率先探索出网络电视新的运营模式。

  9.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专项

  (1)项目呈现出较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应用效果

  相关省区市十分重视西部行动项目,将课题纳入了当地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列入年度信息化的重点工作,由当地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和课题实施队伍。当地科委或业务主管单位也投入了较大力量进行组织和协调,落实课题配套经费和各项保障措施,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当地信息化建设,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教学条件,服务农民,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实在在地体现了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形成了利用国产产品、低成本的办公自动化和公共信息平台的解决方案,在实际业务中发挥了作用。

  利用国产NC的网络教育系统,整合了教学资源,改善了西部教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受到师生的欢迎。

  利用国产NC和软件平台,在电脑农业方面研制了“畜牧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种羊管理专家系统”,丰富了“中国羊网”平台的服务内容,建立了研究和培训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2)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诸多的科研成果,解决了部分国产Linux和NC产品的实际应用问题。

  (3)带动了西部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人才的成长。

  (4)为下一步推进缩小数字鸿沟行动积累了经验。初步形成了“业务主导,科技支撑,示范带动,产业推进”的发展模式。

  (二)对提高我国技术竞争力的贡献
  经过5年努力,在通用CPU/DSP芯片设计、软件中间件、中文信息处理平台、新型网络服务器及终端机、3G通信、信息安全、重大空间传感器、空间信息处理、网格及应用等多个方面突破了一系列我国信息化建设急需的信息关键技术;掌握了若干国家相对薄弱、但战略必争的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对提高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做出重要贡献。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和综合服务的技术创新体系。

  仅以IC专项为例,通过专项的有效实施已开始支撑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突破与设计产业的发展。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总数已超过400家,新增企业的大部分获得了孵化器的扶持,设计业在集成电路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集成电路设计队伍迅速发展,其中科技人员已超过15000人。专项所支持的CPU、DSP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核,正在形成一系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实用型产品;近400项专利已经递交,展示了专利战略上的初步成功;高精尖人才团队正在出现,大大加强了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已全面启动,并纳入科技部与教育部的重点工作,这对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实施人才战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取得的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在网络服务器、网络终端机、软件中间件和中文与数字媒体等4个领域的产业化方面,以及数字奥运、行业与城市信息化、电脑农业和军事仿真等4个领域的示范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SAR技术在淮河洪水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机载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和成像光谱仪出口马来西亚,标志着我国863计划支持自行研制的传感器实现出口为零的突破。通过多手段大规模综合探测,秦始皇陵园区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我国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

  多个国产大型GIS软件相继对外发布,初步形成一定的市场潜力,并在地理空间信息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改变目前我国没有大型GIS平台、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全依靠国外软件的现状。

  在农、林、国土等领域,初步形成基础研究、标准规范、关键技术攻关、应用示范与行业业务应用一体化有机链接的遥感技术研究与综合应用体系。

  信息安全产业基本上从局部的、零星的状况进入全面、全局的发展状态。国产信息安全产品在国内病毒防护、VPN、PKI、嵌入式安全操作系统、网上内容监控等方面占据绝对市场。带动国内巨大的信息安全市场,仅3个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的产值就达到近20亿元。

  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为主框架、以国家集成电路IP核促进联盟和MPW服务为支撑的国家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体系对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显著,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从1999年的5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近50亿元,2004年的近100亿元,有力地支撑了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中国国家网格的广泛采用充分发挥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了应用的成本,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淮河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应用网格在2003年淮河流域抗洪中发挥巨大作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汛抗洪减灾效益。

  (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及贡献
  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家的信息核心技术“空芯化”和国家信息安全难于保障的问题;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IT企业;有效地稳定了现有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加速了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团队培养力度;推进了我国自主标准的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和信息家电的芯片开发;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速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品更新换代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掌握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打下了良好基础。开展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创新环境建设,在产业化基地建设、技术合作联盟建设和评测评估体系建设等3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