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化学工程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江华,男,1968年8月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8年9月-1991年6月:湖北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

1991年7月-1995年8月:湖北大学化学系(工作)。

1995年9月-1998年7月:武汉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1年6月: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1年9月-2003年12月:欧洲化学与生物研究所(法国),博士后。

2004年1月-2006年9月:圣母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美国),博士后。

2006年9月-现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社会兼职:

资料更新中……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2名。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生物荧光探针。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1、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项目:具有螺旋结构的折叠式化合物的设计和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三唑寡聚物的螺旋纳米空腔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2008.1-2010.12,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信号转导过程的研究”重大研究计划:用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过渡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应用,2009.1-2011.12,项目负责人。

4、科技部973研究项目:基于生物矿化原理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研究骨干。

5、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N-烷基化低聚脲折叠分子、螺旋结构及分子识别行为,项目负责人。

6、分子科学中心创新项目:基于氢键的低聚喹啉酰胺折叠分子、螺旋结构及分子识别,2008.3-2009.2,项目负责人。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稠环芳香类酰胺寡聚物协同组装结构及其性能研究,2010.01-2012.12,项目负责人。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用于光诱导过程超分子体系的设计及超快过程研究,1998.1-2001.12,研究骨干。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

英文:

1. C. Niu, Hua Jiang and C. Wu. “Synthesis of Two New Types of N-Phenyl and N, N’-Diphenyl Azathiacrown Ether Analog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8, 9(1), 17-20.

2. C. Niu, Hua Jiang and C. Wu,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10-phenyl-1,7-dithia-4-oxa-10-aza-12-crown-4”,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1998, 14(4), 375-378.

3. Hua Jiang and H. Xu, P. Xia, Q. Zhou, “Synthesis and effect of cation binding on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1,8-anthraceno-18-crown-5”,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1999, 10(12), 1015-1018.

4. H. Xu, X. LI, Hua Jiang and Q. Zhou, “Effect of Host-guest interactions on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monocrown ether substituted phthalocyanine”,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1999, 10, 71-74.

5. Hua Jiang, H. Xu, S. Shen and Q. Zhou, Photographic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 2000,18(3), 223-228.(Chinese).

6. Hua Jiang and H. Xu, “Synthesis and cation-mediated electron transfer in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donor-acceptor podand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0, 11(9), 767-770.

7. Hua Jiang, H. Xu and J. Ye, “Synthesis and cation-mediated electron transfer in intramolecular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donor–acceptor podands: observation of Marcus inverted region in forward electron transfer reactions.”J. Chem. Soc. Perkin Trans. 2. 2000, 5, 925-930.

8. Hua Jiang, C. Niu and L. Chen.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13-Phenyl-1,10-dithia-4,7-dioxa-13-aza-15-Crown-5”Chinese J. Structural Chemistry. 2001, 20(2), 83-87.

9. Hua Jiang and H. Xu. “Intramolecular exciplex and cation-mediated charge-transfer fluorescence in a podand carrying terminal electron donor and acceptor groups.”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2. 2001, 8. 1274-1279.

10. Hua Jiang and H. Xu, Wuli Huaxue Xuebao, 2001, 17(2), 1092-1096. (Chinese)

11. Hua Jiang, J. Léger, I. Huc, “Aromatic d Peptides.”J. Am. Chem. Soc. 2003, 125, 3448-3449.

12. Hua Jiang, J. Léger, C. Dolain, P. Guionneau, and I. Huc. “Aromatic d -peptides: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studies of helical quinoline-derived oligoamide foldamers.”Tetrahedron, 2003, 59, 8365-8374.

13. Hua Jiang, C. Dolain, J. Léger, H. Gornitzka, I. Huc, “Switching of Chiral Induction in Helical Aromatic Oligoamides Using Solid State-Solution State Equilibrium.”J. Am. Chem. Soc. 2004, 126, 1034-1035.

14. Hua Jiang, V. Maurizot and I. Huc. “Double versus single helical structures of oligopyridine-dicarboxamide strands. Part 1: Effect of Oligomer Length.”Tetrahedron. 2004, 60, 10029-10038.

15. Hua Jiang, J-M Léger, P. Guionneau, and I. Huc. “Strained Aromatic Oligoamide Macrocycles as New Molecular Clips.”Org. Lett. 2004, 6, 2985.

16. R. Hanshaw, S. Hilkert, Hua Jiang, and B. D. Smith. “An Indicator Displacement System for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Phosphate Oxyanion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Tetra. Lett. 2004, 45(47), 8721-8724.

17. J. Mahoney, K. Stucker, Hua Jiang, I. Carmichael, N. R. Brinkmann, A. M. Beatty, B. C. Noll, B. D. Smith,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Trigonal Oxyanions Using a Ditopic Salt Receptor: Evidence for Anisotropic Shielding Surface around Nitrate Anion.”J. Am. Chem. Soc. 2005, 127, 2922-2928.

18. Hua Jiang, E. O’Neil, K. DiVittorio, B. Smith. “Anion-Mediated Phase Transfer of Zinc(II)-Coordinated Tyrosine Derivatives.”Org. Lett. 2005, 3013-3016.

19. C. Dolain, A. Grélard, M. Laguerre, Hua Jiang, V. Maurizot, I. Huc. Solution Structure of Quinoline- and Pyridine-Derived Oligoamide Foldamers. Chem. Eur. J. 2005, 11, 6135-6144.

20. C. Dolain, Hua Jiang, J.Léger, P. Guionneau, and I. Huc. “Chiral Induction in Quinoline-Derived Oligoamide Foldamers: Assignment of Helical Handedness and Role of Steric Effects.”J. Am. Chem. Soc. 2005, 127, 12943-12951.

21. Hua Jiang, B. D. Smith. “Dynamic molecular recognition on the surface of vesicle membrane.”Chem. Comm. 2006, 1407-1409.

22.D. Haldar, Hua Jiang, J.-M. Léger, and I. Huc . Interstrand side chain – side chain interactions in a double helical foldamer. Angew. Chem. Int. Ed. 2006, 5483-5486.

23. W. M. Leevy, S. T. Gammon, Hua. Jiang, J. R. Johnson, D. J. Maxwell, E. N. Jackson, M. Marquez, D. Piwnica-Worms, B. D. Smith. “Optical Imaging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Living Mice Using a Fluorescent Near-Infrared Molecular Probe” J. Am. Chem. Soc. 2006, 128, 16476-16477.

24. D. Haldar, Hua Jiang, J.-M. Léger, I. Huc.“Double versus single helical structures of oligopyridine-dicarboxamide strands. Part 2: the role of side-chains” Tetrahedron, 2007, 63, 6322-6330.

25. H. Wang, Q. Gan, X. Wang, L. Xue, S. Liu and Hua Jiang* “A Water-soluble, Small Molecular Fluorescent Sensor with Femtomolar Sensitivity for Zinc Ion.”Org. Lett. 2007, 9, 4995-4998.

26. Q. Gan, C. Bao, B. Kauffmann, A. Grélard, J. Xiang, S. Liu, I. Huc*, and Hua Jiang* “Quadruple and double helices of 8-fluoroquinoline oligoamides”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1715-1718. Hot paper.

27. W. M. Leevy, S. T. Gammon, J. R. Johnson, A. J. Lampkins, Hua Jiang, M. Marquez, D. Piwnica-Worms, M. A. Suckow, and B. D. Smith, “Noninvasive Optical Imaging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ial Infection in Living Mice Using a Bis-Dipicolylamine-Zinc(II) Affinity Group Conjugated to a Near-Infrared Fluorophore” Bioconj. Chem. 2008, 686-692.

28. Johnson, J. R.; Jiang, H.; Smith, B. D. “Zinc(II)-Coordinated Oligotyrosine: A New Class of Cell Penetrating Peptide” Bioconj. Chem. 2008, 19, 1033-1039. Cover paper.

29. L. Xue, H. Wang, X. Wang, and Hua Jiang*, “Modulating affinities of DPA-substituted quinoline sensors for zinc ions by varying pendant ligands”, Inorg. Chem. 2008, 47, 4310-4318.

30. C. Bao, B. Kauffmann, Q. Gan, K. Srinivas, Hua Jiang, and I. Huc, “Converting sequences of aromatic amino acid monomers into function: second generation helical capsules”,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4153-4156. Hot paper. Hightlighted by Nature Chemistry, DOI:10.1038/nchem.9.

31. X. Lin, C. Liu and H. Jiang*, A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with a large Stokes shift for imaging zinc ion in living cell, Chem. Commun. 2009, 1061 - 1063.

32. X. Lin, C. Liu and H. Jiang*, A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fluorescent sensor for distinguishing cadmium from zinc ions in aqueous media, Org. Lett. 2009, 11(7), 1655-1658.

33. F. Li, Q. Gan, L. Xue, Z.-M. Wang, and Hua Jiang*, H - bonding directed one-step synthesis of novel macrocyclic peptides from ε-aminoquinolinecarboxylic acid, Tetra. Lett., 2009,50 (20), 2367-2369.

34.Ying Wang, Fei Li, Yumiao Han, Fuyi Wang, and Hua Jiang*, Folding and Aggregation of Cationic Oligo(aryl-triazole)s in Aqueous Solution, Chem.-A Eur. J. 2009, 15 (37), 9424-9433.

35. Chunyan Bao, Quan Gan, Brice Kauffmann, Hua Jiang,* and Ivan Huc*,A self-assembled foldamer capsule: combining single and double helical segments in one aromatic amide sequence, Chem.-A Eur. J. 2009, 15 (43), 11530-11536.

36. Ying Weng; Fang Wang; Lin Xue; Zilin Chen, Hua Jiang, High Sensitive Determination of Zinc with Novel Water-soluble Small Molecular Fluorescent Sensor,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9, 647 (2), 215-218.

37. Lin Xue, Qing Liu and Hua Jiang*, Ratiometric Zn2+ Fluorescent Sensor and New Approach for Sensing Cd2+ by Ratiometric Displacement, Org. Lett. 2009, 11(15), 3454-3457.

38. Baohua Zhang, Tianhu Yuan, Hua Jiang*, Ming Lei*,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n the stability and assembly mechanisms of quadruple and double helical aromatic amide foldamers, J. Phys. Chem. B, 2009, 113 (31), 10934- 10941.

39. Quan Gan, Fei Li, Guoping Li, Brice Kauffmann, Junfeng Xiang, Ivan Huc* and Hua Jiang*, Heteromeric double helix formation by cross-hybridization of chloro– and fluoro–substituted quinoline oligoamides, ChemComm. 2010, 46 (2), 297-299.

40. H. Wang, L. Xue, Y. Qian*, and H. Jiang*, A novel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silver ions, Org. Lett. 2010, 12(2), 292-295.

41. Huan-Huan Wang, Lin Xue, Zhang-Jian Fang, Guo-Ping Li, Hua Jiang *, A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t chemosensor for copper ions in aqueous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ving cells, New J. Chem. 2010, 34,1239-1242. Highlights in Chemical Sciences, 2010, Volume 6, 3. Top 10 most accessed articles in New J. Chem from July to Octber, 2010.

42. Ying Wang, Fusheng Bie, and Hua Jiang*, Controlling Binding Affinities for Anions by a Photoswitchable Foldamer, Org. Lett. 2010, 12(16), 3630-3633.

43. Wenpeng Zhang, Yue Wu, Ying Chen, Hua Jiang, Zilin Chen*,Simultaneous Separation of Four Metal Ions by CE Using Bis(2-Pyridylmethyl) (8-Pyridylmethyloxy-Quinoline-2-Methyl)Amine as Chelating Agent,Chromatographia, 2010, 72, 1201–1205。

44. Ying Wang, Junfeng Xiang, and Hua Jiang*, Halide-Guided Oligo(aryl-triazole-amide)s Foldamers: Receptors for Multiple Halide Ions, Chem.-A Eur. J. 2011, 17(2),613-619.

45. Quan Gan, Yann Ferrand, Chunyan Bao, Brice Kauffmann, Axelle Grélard, Hua Jiang* and Ivan Huc*, Helix-Rod Host-Guest Complexes with Shuttling Rates Much Faster than Disassembly, Science, 2011, 331, 1172-1175.(Highlighted by Science, 2011, 331,This week in Science; Nature Chemistry, 2011, 3(5), 338;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March 7, 2011, 89(10), 42.)

46. Q. Gan, Y. Wang, and H. Jiang*, Aromatic amide foldamers: A paradigm for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Curr. Org. Chem. 2011, 15, 1293-1301.

47. Ivan Huc* and Hua Jiang*, Organic Foldamers and Helices,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From Molecules to Nanomaterials, Edited by Philip A. Gale and Jonathan W. Steed, Wiley. In press.

48. Lin Xue, Guoping Li, Qing Liu, Huanhuan Wang, Chun Liu, Xunlei Ding, Shenggui He* and Hua Jiang*, A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Based on Inhibition of Resonance for Detecting Cadmium and Its Cellular Imaging, Inorg. Chem. 2011, 50, 3680-3690.

49. Lin Xue, Zhangjian Fang, Guoping Li , and Hua Jiang*, Highly sensitive fluorescent sensors for detection of zinc 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two-photon bioimaging, 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1, 156, 410-415.

50. Huan-Huan Wang, Lin Xue, Cai-Lan Yu, Yuan-Yu Qian* and Hua Jiang*, Rhodamine-based fluorescent sensor for mercury in buffer solution and living cells. Dyes and Pigments, 2011, 91, 350-355.

51. Yann Ferrand, Quan Gan, Brice Kauffmann, Hua Jiang* and Ivan Huc*, Template induced screw motions within an aromatic amide foldamer double helix, Angew. Chem. Int. Ed. 2011, Accepted.

52. Huanhuan Wang, Lin Xue and Hua Jiang*,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Silver Ion and Its Resultant Complex for Iodide Anion in Aqueous Solution, Org. Lett. 2011, DOI: 10.1021/ol2013632.

中文:

1 芳香族低聚酰胺螺旋结构和功能 江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07-30

2 喹啉低聚酰胺杂合双螺旋折叠化合物 甘泉; 李国平; 江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会议】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10-10-15

3 水溶性苯基三唑折叠体 王颖; 李飞; 江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会议】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10-10-15

4 基于喹啉的锌离子荧光比率探针的研究 薛林; 江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11-01

5 基于磺酰胺锌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 薛林; 江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6 芳香族低聚酰胺结构与功能研究 江华; 甘泉; 王颖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7 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应用 江华; 薛林; 王欢欢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8 银离子荧光传感器的设计和研究 王欢欢; 江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9 折叠分子的合成及其螺旋结构 江华; 甘泉; 李飞; 王颖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分会场论文集 2008-07-01

10 阴离子协同组装折叠体 王颖; 甘泉; 江华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09-10

11 用能量转移探测萘-蒽二元分子体系的构象变化 江华; 许慧君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中心 北京 【期刊】物理化学学报 2001-12-30

荣誉奖励:


1、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科研密码:兴趣、坚持和积累——访江华研究员

江华研究员

【新闻网讯 记者夏雪 吴权 孙中亮】作为中科院研究生院2010-2011学年夏季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院所开设的《分析化学前沿与进展讲座》专题学术报告已在6月13日—26日两周内顺利完成,该系列讲座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们提供了本领域内的发展概况和前沿科研信息。为扩充讲座内容自身的知识价值和影响力度,增进研究生对科研活动及学术交流上诸多问题的了解,中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网“夏季学期精品课程报道及人物专访”走进讲座背后那些独特而鲜为人知的科研经历,与广大研究生们分享别样的学术精神。以下为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江华研究员的访谈组稿。

江华研究员的研究领域包括超分子自组装、荧光传感器及分子影像等方面,主要是以超分子化学中的分子自组装和分子识别两个基本问题为中心,以有机合成化学为起点,设计、构筑一系列新型超分子体系,研究其自组装的过程和规律,并探索其在分子识别和催化、离子通道、光诱导电子转移等方面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涉及到折叠分子(Foldamers)、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应用。在6月13日该系列讲座的首场报告《荧光探针及分子影像》中,江华正是围绕其研究方向,立足于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范围内,为研究生们做了一场精彩的高水平学术讲演。

科研的方向在于兴趣,规律的背后也许就是突破

江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某一学科的发展是在不同领域里交叉进行的,如今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科研方向的选取不必受到学科的限制,而在于自己的兴趣。“我在读研以前的几年工作经历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决定在这个方面继续深造。”

“记得在法国开展博士后研究期间,在和留法的许多中国学生聊天的时候,就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化学学科该怎么发展?化学可以与材料科学结合,也可以与生物科学结合,这样的交叉学科是比较宽广的领域。现在看来,科研现状确实如此。”

在提及研究生如何处理参与科研过程中所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结果之时,江华认为,如果实验结果屡次不理想,就要分析其原因所在,可能是忽视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他强调说:“有些东西可能有规律,有些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什么东西都有规律可循,那就没有新的发现了。有时候要有些新的发现就要突破一些新的规律。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比的是谁的效率高,谁能够更快的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有些时候,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遇到的时候自己也要重视,因为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所谓的‘新发现’很可能就在此产生。”

至于研究生选题的空间,江华补充说,“当然,我会在自己课题组有限的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尊重学生选择的自由,还是那句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兴趣里面去。”

科研首在坚持,需要合理定位;创新需要积累,没有空中楼阁

关于科研学习的过程中的体会,江华认为,科研首先需要坚持,其次在于合理定位。

“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的领域里,科研成果源于积累。”在记者注意到江华研究员不久前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自组装分子机器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江华指出,科研成果的产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科研实践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一定要坚持,另外就是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如果目标太高的话可能遇到挫折的时候你就会怀疑自己。我觉得一个很好的心态是比较重要的,科研的过程是一步步积累出来的。”

谈及研究生培养方式,江华认为,在他的研究领域内,应当重视一些基础学科的学习,“对于我们这一块来讲,就是一些基础的学科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其实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以我自己的学生为例,最基础的知识,比如说有机化学,就必须要学好。”

而对于创新而言,江华认为,创新是需要积累的,没有空中楼阁。把一件事情做系统,做深入也是一种创新,现在的理解可能认为作出一些标新立异的东西才是创新,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他用花和花篮打比方说:“有时候,我们单看每篇文章,发现都每一篇都是一朵漂亮的花,但是若把这些‘花’放在一个花篮里可能就不好看了。因为,它们不是一个系统,不是相互映衬的关系。”他同时强调,要让自己的积累丰富起来才可能有新的发现。

江华同时表示,合理的定位是建立在对即将从事的科研方向有所了解之上。

“但是有好多学生是没有目的性的。比如,有的学生在联系导师的时候,邮件是群发的。我一般看到这样的邮件是不会回复的。因为作为学生而言,自己在联系导师之前都没有做一些基本的了解,连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都不是很明确,就盲目地发邮件,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所以,建议学生,不管是在考研、考博,还是参加工作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的兴趣方向,要了解所报导师的研究方向。这样,在联系导师时才有针对性,让导师觉得你这封信是给他写的,真正的对其研究领域感兴趣。”

要在力所能及的空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

江华研究员从2001年开始,就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先是在法国,后来又去了美国。在记者问起这段经历给自己带来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的时候,江华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外自由的学术环境。

“我评价一个学生的成就不是看他在实验室待了多长时间,只要他做出来东西。”

“一方面接触户外的空气,思路可能会更开阔,另一方面,就是一个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你把手掌伸出来,每个手指是不一样长的,但是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功能,大拇指很重要,离开了大拇指或许连筷子都握不住,但是小拇指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就是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空间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到最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自己最满意的,这是最重要的。人家的成果出来了,也让你作出同样的成就是不现实的。”

像化学所这样的大所,对比起来不比国外差

江华研究员在2006年得到了中科院百人计划的资助,对于此,江华肯定了其帮助之大。“现在科学院的科研环境还是不错的,我是06年回国的,当时受到了百人计划的资助。”

“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帮助是很大的,这可以让刚回国的一些人在开始的几年不用考虑经费的问题,可以静下心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专心做研究。如果没有这样的自主,我们开端的时候是很难的。现在国家的科研投入多了,基础设备、硬件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了,像化学所这样的大所,其科研条件和国外相比一点也不落后。”

化学的发展,还需增进科普

今年是国际化学年。江华指出,化学的发展目标,是为民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但在这过程当中,更多的是需要像化学年这样的宣传,也就是需要增进科普知识的传播。

人类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化学与大家的日常生活极其相关,可以说,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化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不能只是一味地拒绝和恐惧某个东西,而是要去客观的认识它。

“现在可能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吧,化学领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污染之类的。所以人们谈到化学都开始有些抵触了。像科学院有一些开放日活动,我觉得非常好,就是要普通的民众了解化学工作者们在做什么,消除人们对化学的一种恐惧感,让这些人接触化学,使他们了解到化学真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研究生课程设置应该更重视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科院研究生院的课程设置,以及夏季学期的一些学科前沿讲座,江华认为,夏季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对于研究生院课程的设置,江华指出,应该更重视能力的培养。

“比如说学生动手能力,试验技巧之类的培养,如果再继续之前填鸭子式的教育,这是很不可取的。因为已经是研究生了,在离开研究生院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素质,比如说查文献、做实验、实验设计的能力,开题时应该做些什么都要有些宏观的了解。比如说,开题报告,我在美国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题目,然后经过查文献,弄清思路。可能之后的方向跟这个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样的流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院在第一年的辅导期间应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最后,江华研究员说:“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在任何时间都是可以作出成绩的。我最欣赏的是默默无闻的,而且还能作出科研成就的科学家。”

附录:

江华,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学者。

学习及科研经历

1988年9月-1991年6月:湖北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

1991年7月-1995年8月:湖北大学化学系(工作)。

1995年9月-1998年7月:武汉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8年9月-2001年6月: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1年9月-2003年12月:欧洲化学与生物研究所(法国),博士后。

2004年1月-2006年9月:圣母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美国),博士后。

2006年9月-现在: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研究方向

以超分子化学中的分子自组装和分子识别两个基本问题为中心,以有机合成化学为起点,设计、构筑一系列新型超分子体系,研究其自组装的过程和规律,并探索其在分子识别和催化、离子通道、光诱导电子转移等方面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兴趣为:折叠分子(Foldamers)、荧光探针及其生物应用。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网》2011-7-7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