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发明公开:
[1]杨德磊,刘凌云,胡中明,潘光辉,王贺霞,任永刚,张季超,艾明星. 一种免拆保温模板网格布自动裁切机[P]. 河南省:CN114393682A,2022-04-26.
[2]杨德磊,胡中明,王中明,曹景,鄢克豪,任永刚,魏献忠,张季超. 一种滑模车以及同步多层筑墙方法[P]. 河南省:CN113137061A,2021-07-20.
[3]陈荣保,张季超,熊凯峰,李北海,陈建江,关天伟.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桩承载力计算系统[P]. 广东省:CN112925959A,2021-06-08.
[4]陈荣保,张季超,熊凯峰,李北海,陈建江,陈泽宇.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管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及系统[P]. 广东省:CN112861290A,2021-05-28.
[5]杨德磊,贺子光,商拥辉,展猛,任永刚,辛酉阳,张季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一种建筑外立面造型线条用复合软模、组合模板[P]. 河南省:CN111910918A,2020-11-10.
[6]杨卓,唐孟雄,张季超. 一种管桩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及其装置[P]. 广东省:CN110530714A,2019-12-03.
[7]王可怡,张季超,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彭超恒,胡颖男. 一种模块化单元横向连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P]. 广东:CN108678248A,2018-10-19.
[8]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刘向东,陈志河,刘济豪. 一种模块化建筑吊装系统及其吊装方法[P]. 广东:CN108518075A,2018-09-11.
[9]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刘丹,陈力,何明高. 一种装配式结构吊装控制管理系统[P]. 广东:CN108427346A,2018-08-21.
[10]张季超,王可怡,许勇,简伟通,张岩,刘丹,张业平,梁尚良. 一种模块化建筑[P]. 广东:CN108330969A,2018-07-27.
[11]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杨尚荣,刘丹,左正轩,陈乙轩.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及其施工工艺[P]. 广东:CN108316469A,2018-07-24.
[12]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吕明,陈力,潘蕾. 一种建筑支撑架[P]. 广东:CN108265999A,2018-07-10.
[13]燕志刚,段战非,张季超,刘鲜华. 关于建筑结构柱切割免支撑的一种切除方法[P]. 广东:CN108166770A,2018-06-15.
[14]燕志刚,冯河清,刘荣松,张季超. 桥梁独墩支座更换、检修顶升抱箍[P]. 广东:CN107142855A,2017-09-08.
[15]张爱军,张季超,李会超,王传智,张岩,吴俊锋. 预制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结构[P]. 广东:CN106703077A,2017-05-24.
[16]张季超,杜鹏,朱文正,殷远托,杨勇,薛江炜,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一种保留桩顶浮浆的灌注桩桩头构造[P]. 山西:CN104404955A,2015-03-11.
[17]朱文正,张季超,徐新星,蒋鑫云,唐能,薛江炜,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一种预制空心桩的桩头构造[P]. 山西:CN104234048A,2014-12-24.
实用新型:
[1]陈荣保,张季超,熊凯峰,李北海,陈建江,关天伟. 管桩承载力数据库数据收集检测设备的校准装置[P]. 广东省:CN214940470U,2021-11-30.
[2]陈荣保,张季超,熊凯峰,李北海,陈建江,陈泽宇. 基于大数据分析管桩承载力检测实验中的检测设备[P]. 广东省:CN214940471U,2021-11-30.
[3]张季超,王可怡,杨德磊,陈泽宇,张岩. 一种轻质混凝土与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结构[P]. 河南省:CN214034303U,2021-08-24.
[4]张季超,张岩,王可怡,杨德磊,陈泽宇. 一种用于土体中的隔振墙结构[P]. 河南省:CN213952310U,2021-08-13.
[5]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彭超恒,胡颖男. 一种模块化建筑单元竖向连接结构[P]. 广东省:CN208981497U,2019-06-14.
[6]王可怡,张季超,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刘向东,王立权. 太阳能预制墙体及具有其的模块化建筑单元[P]. 广东省:CN208981552U,2019-06-14.
[7]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沈冬儿,左正轩. 一种剪力墙结构体系[P]. 广东省:CN208981563U,2019-06-14.
[8]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沈冬儿,王立权. 一种模块化单元横向连接结构[P]. 广东省:CN208578226U,2019-03-05.
[9]王可怡,张季超,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吕明,张亚平. 一种气凝胶复合保温模块化建筑单元[P]. 广东省:CN208441264U,2019-01-29.
[10]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杨尚荣,刘丹,左正轩.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系统[P]. 广东:CN208219844U,2018-12-11.
[11]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吕明,陈力. 一种建筑支撑架[P]. 广东:CN208056694U,2018-11-06.
[12]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沈冬儿,张业平. 一种模块化建筑[P]. 广东:CN208039246U,2018-11-02.
[13]张爱军,张季超,李会超,王传智,张岩,吴俊锋. 预制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结构[P]. 广东:CN207109851U,2018-03-16.
[14]张季超,周云,周福霖,李霆,李宏胜,陈大宾. 铅心型橡胶隔震抗风复合阻尼支座[P]. 广东:CN201033900,2008-03-12.
发明授权:
[1]陈荣保,张季超,熊凯峰,李北海,陈建江,关天伟. 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桩承载力计算系统[P]. 广东省:CN112925959B,2021-09-28.
[2]燕志刚,段战非,张季超,刘鲜华. 关于建筑结构柱切割免支撑的一种切除方法[P]. 广东省:CN108166770B,2020-12-01.
[3]张季超,王可怡,童华炜,简伟通,张岩,刘丹,陈力,何明高. 一种装配式结构吊装控制管理系统[P]. 广东省:CN108427346B,2020-04-28.
[4]张爱军,张季超,李会超,王传智,张岩,吴俊锋. 预制装配整体式地下综合管廊结构[P]. 广东省:CN106703077B,2020-02-07.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专著13部、教材21部。
出版专著:
1.《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建筑设计》,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22年。
2.《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建筑隔震减震技术》,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22年。
3.《高性能强夯装备及复杂地基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21年。
4.《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建筑施工及验收》,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21年。
5.《模块化装配整体式建筑隔震减震技术标准》T/CECS 576-2019,张季超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6.《模块化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规程》T/CECS 575-2019,张季超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7.《模块化装配整体式建筑施工与验收标准》T/CECS 577-2019,张季超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
8.《建筑结构》,张季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9.《城市综合管廊运营管理标准》T/CECS 531-2018,张季超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
10.《混凝土结构设计》,张季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1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张季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1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管理标准》CECS 401:2015,张季超等,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年。
13.《城市地下空间运营管理标准》CECS 402:2015,张季超等,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年。
14.《新编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14年。
15.《绿色低碳建设节能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14年。
16.《基础工程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12年。
17.《广东科学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11年。
18.《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管理机制及运营保障制度研究》,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 2011年。
19.《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十二五"规划教材,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
20.《新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十二五"规划教材,张季超等,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
21.《土木工程事故处理》,张季超,科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2.《地基处理新技术与工程实践》,陈一平,张季超,陈小宝,科学出版社,2010年。
23.《地基处理》,张季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4.《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研究:建筑篇》,张明,易和,张季超,科学出版社,2008年。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张季超,陈泽宇,张岩,彭海婷.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中国高新科技,2022,No.113(05):109-110.
[2]陈荣保,张季超,陈泽宇,顾美湘.基于原位测试和大数据分析的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机理研究[J].建筑科学,2022,38(01):49-60.
[3]张季超,陈泽宇,张岩,彭海婷.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建筑关键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21,No.107(23):86+107.
[4]张季超,陈泽宇,张岩,彭海婷.隔震减震技术在模块化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1,No.105(21):151-152.
[5]张季超,陈泽宇,张岩,彭海婷.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建筑简介[J].中国高新科技,2021,No.103(19):145-146.
[6]张季伟,彭海婷,张季超,张岩.绿色低碳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影响[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6):92-94.
[7]张季超,沈冬儿,张岩,陈泽宇,彭海婷.预制装配整体式模块化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中英文),2021,50(13):139-142.
[8]陈荣保,张季超,陈泽宇,顾美湘.预应力管桩动测承载力数值分析及参数取值研究[J].振动与冲击,2021,40(05):266-275+297.
[9]李琳,张季超,李亚东,饶珠伟,郑森.刚性-亚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20,36(03):65-72.
[10]陈荣保,张季超,熊凯峰,陈建江,胡巍,李北海.基桩动测承载力数值分析及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12):46-50.
[11]熊凯峰,陈荣保,陈建江,张季超,胡巍,李北海.泥质粉砂岩预应力管桩高应变动力测试试验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11):38-41+55.
[12]陈荣保,张季超,陈建江,胡巍,熊凯峰,李北海.基于原位测试的泥质粉砂岩预应力管桩承载机理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10):6-10.
[13]徐新星,张季超.成层地基地震响应的时频计算方法[J].建筑技术,2018,49(02):159-162.
[14]徐新星,张季超.刚性桩长变化对CM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14(01):124-130.
[15]许勇,周翠英,刘爱荣,张季超.钢管混凝土拱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18,48(02):93-97.
[16]许勇,周翠英,刘爱荣,张季超.单点水平激励下钢管混凝土拱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04):385-388.
[17]朱文正,张季超.内置加强板空间相贯节点受力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37(04):158-164.
[18]徐新星,李冠泽,张季超.井点降水联合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吹填土路基的试验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01):51-56.
[19]张季超,许勇,易和,李霆,徐天平,郭彦林,杨仕超,吴会军.大型科技场馆绿色建筑建造关键技术的创新实践[J].工程力学,2015,32(12):13-20.
[20]张季超,张婷婷,吴会军.高性能新型纤维增强气凝胶板外保温构造措施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16):60-63.
[21]张季超,李晓斌,吴会军.建筑节能的创新与实践[J].建筑,2015,No.787(11):34-35.
[22]朱文正,张季超.巨型钢结构隔震体系的数值分析与振动台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5,45(02):114-118.DOI:10.13204/j.gyjz201502024.
[23]朱文正,张季超,陈原,王可怡,李明,李火榆.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梁板节点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03):49-52+92.
[24]张季超,张焱君,朱文正,许勇,王可怡,李明,李火榆.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主次梁节点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5,44(03):53-56.
[25]段凯元,张季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22):45-47.
[26]乔军志,谢良球,张焱君,张季超.应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全方位监管[J].工程质量,2014,32(11):66-70.
[27]张季超,霍灵召,许勇,周敏玲,裴海富,张婷婷.高强经编聚酯纤维筋增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15):63-66+70.
[28]张建林,张季超,霍灵召,许勇,刘沛雨,黄孝鹏,张婷婷.高强经编聚酯纤维筋-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4,43(15):67-70.
[29]朱文正,张季超,王富庆.空间复杂节点试验装置改进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6):76-80.
[30]朱文正,张季超.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广东科学中心隔震系统实时监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47(05):40-45.
[31]张季超,霍灵召.加强危楼检测加固 预防坍塌事故[J].建筑,2014,No.761(09):24-25.
[32]李冠泽,张季超.CFG桩-网复合地基在软土层路基加固中的应用[J].华南地震,2014,34(S1):187-192.
[33]奚贤慧,张季超,郭佳兴.CM三维高强复合地基大直径搅拌桩处理技术在岩溶地区的应用[J].华南地震,2014,34(S1):193-197+203.
[34]陈兆荣,张季超,张建林,刘洋.某扩建工程层间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J].华南地震,2014,34(S1):198-203.
[35]张季超,庞永师,许勇,彭卫平,夏继君,胡芝福,范跃虹,王可怡.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设科技,2014,No.259(Z1):123.
[36]张季超,马旭.考虑耐久性的PHC管桩抗震性能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01):38-43.
[37]张季超,陈杰峰,许勇,王可怡,庄玉海.新型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探讨[J].建筑结构,2013,43(S1):1355-1357.
[38]张季超,梁铁锚,杨永康.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关键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2,41(24):42-45.
[39]许勇,张季超,王可怡.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创新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253-255.
[40]张季超,马旭,陈原,王晖,张春梅,吴珊瑚.新编混凝土结构教材的改革与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125-127.
[41]张季超,许勇,王可怡.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混凝土结构课程建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S2):49-51.
[42]张季超,梁铁锚,马旭,周观根.巨型钢框架结构焊接残余应力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2,41(20):93-95.
[43]陈子康,周云,张季超,吴从晓.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2,34(04):1-11.
[44]张建林,张季超,陈杰峰.建筑设备新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的应用[J].建筑,2012,No.709(05):83-84.
[45]徐天平,张季超,马旭.节能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的应用[J].建筑,2012,No.708(04):81-82.
[46]张季超,李霆,范武军.隔震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E区的应用[J].建筑,2012,No.707(03):80-81.
[47]张季超,杨永康.基于性能的地基预处理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的应用[J].建筑,2012,No.706(02):82-83.
[48]易和,李霆,张季超,曹旋,姬蕾.广东科学中心建筑设计创新初探[J].建筑,2012,No.705(01):80-81.
[49]李霆,张季超,蔡健,曹旋.广东科学中心结构新技术初探[J].建筑,2011,No.703(24):61-62.
[50]张季超,杨永康,王可怡,马旭.基于性能的桩基设计概念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2):54-57.
[51]张季超,唐孟雄,马旭,王可怡,杨永康.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耐久性问题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S2):490-493.
[52]邱剑辉,张季超,吕建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端节点试验研究[J].浙江建筑,2011,28(07):21-24.
[53]易和,张季超,范吾军.性能化防火设计在广东科学中心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1,42(04):366-368.
[54]周云,任凤鸣,范华冰,张季超.钢管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02):130-137.
[55]易和,张季超,陈大宾,郭曼丽.广东科学中心灾害剧场概念设计[J].建筑技术,2011,42(03):266-268.
[56]易和,张季超,吴太成,邱志恒.广东科学中心风洞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11,42(03):272-274.
[57]张季超,刘晨,周观根,陈原.广东科学中心复杂钢构件与节点成型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1,40(04):15-17.
[58]张季超,马旭,周观根.广东科学中心大跨度悬挑钢结构安装技术[J].施工技术,2011,40(04):18-20.
[59]徐天平,易和,张季超,徐凯,陈原.广东科学中心建筑节能技术应用[J].施工技术,2011,40(04):21-23+31.
[60]张季超,杨永康,陶建强.广州科学中心饱和淤泥质砂土软弱地基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1,40(04):24-27.
[61]丁晓敏,张季超,许勇,朱超.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应用实践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S2):255-258.
[62]李鹏程,张季超,许勇.广东科学中心E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S2):294-297.
[63]许勇,周翠英,张季超.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填海地基的研究应用[J].工程力学,2010,27(S2):186-190.
[64]刘茂龙,马哲,吴超,吕超兵,张季超.广州外国语学校首期软基处理工程检测与监测[J].工程力学,2010,27(S2):231-234.
[65]张季超,刘晨,刘茂龙,许勇,林本海,郑先昌.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S2):114-123.
[66]张季超,丁晓敏,许勇.城市地下空间示范工程技术评价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06):32-37.
[67]吴珊瑚,张季超,陈原.用分层法和D值法求解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05):35-38.
[68]李霆,李宏胜,孙兆民,张季超.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隔震设计与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08):12-16+70.
[69]李霆,陈兴,钱屹,张季超,徐天平.广东科学中心复杂空间网格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0,40(08):17-21.
[70]张季超,李霆,易和,周观根,郭曼丽,李鹏程.广东科学中心E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与动力特性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08):27-30.
[71]张季超,李霆,李宏胜,陈大宾,李鹏程.新型大直径隔震支座性能检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40(08):31-33.
[72]张季超,易和,李霆,周观根,徐凯,邱志恒.巨型钢框架中加强型焊接钢板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40(08):34-37.
[73]张季超,易和,李霆,周观根,邱志恒,刘茂龙.巨型钢框架中加强型半球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40(08):38-41+70.
[74]徐天平,李庆祥,易和,张季超,丁晓敏,许勇,王可怡.广东科学中心结构风振动态响应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08):42-45.
[75]张建林,易和,邓浩,蔡健,张季超,刘晨.广东科学中心E区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模拟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08):46-48+56.
[76]张建林,张季超,刘晨,朱超.广东科学中心岩土工程问题及治理对策[J].建筑结构,2010,40(08):53-56.
[77]张季超,许勇,周云,易和,郑先昌,王可怡,徐凯.广东科学中心土建工程灾害防护新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结构,2010,40(08):1-5.
[78]李霆,李宏胜,尹优,孙兆民,张季超.广东科学中心大跨巨型钢框架结构设计[J].建筑结构,2010,40(08):6-11.
[79]李云华,张季超.不同加固方法处理吹填淤泥地基的对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S2):418-421.
[80]朱超,张季超,刘晨.真空预压处理广州南沙区软基的加固深度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S2):422-425.
[81]刘晨,张季超.基坑开挖对下方地铁隧道结构影响的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S1):1390-1392+1431.
[82]丁晓敏,张季超,庞永师,许勇,冯好涛,龚健.广州大学城共同沟建设与管理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S1):1385-1389+1469.
[83]杨永康,张季超.人工挖孔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支护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S1):1484-1487.
[84]李云华,马哲,张季超,许勇.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某吹填淤泥地基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S1):77-80.
[85]范雁,张季超,许勇.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支座监测预警指标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0,27(S1):103-107.
[86]朱超,张季超,许勇,王可怡,丁晓敏.无线监测系统在真空预压分层沉降观测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10,27(S1):141-144.
[87]丁晓敏,张季超,朱超,许勇,王可怡.基于MIDAS/Gen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2010,40(S2):21-24.
[88]李鹏程,张季超.武汉保利文化广场振动台模型设计与制作[J].建筑结构,2010,40(S2):442-444+74.
[89]李涛,邵永波,张季超.内置竖向插板加强型管节点静力强度研究[J].工程力学,2010,27(04):133-140.
[90]李涛,邵永波,张季超.肋板加强型管节点静力强度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12(01):50-54+62.
[91]王遇国,梅志荣,张季超.单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01):7-11.
[92]王遇国,张季超.单桩应力应变拟合曲线的推求与应用[J].路基工程,2009,No.147(06):67-69.
[93]许勇,张季超,朱超.分层沉降无线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09,36(12):7-8+15.
[94]张季超,丁晓敏,庞永师,李伍平,童华炜,郑先昌,许勇.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分析[J].工程力学,2009,26(S2):106-114.
[95]李于辉,张季超,丁晓敏,龚健.广州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S2):1455-1458.
[96]刘纯,周云,张季超,汪大洋.广东科学中心典型区域的风振响应及风振控制[J].振动与冲击,2009,28(09):60-64+214.
[97]李涛,邵永波,张季超.内置横向插板加强型管节点静力强度研究[J].钢结构,2009,24(08):25-29+46.
[98]许勇,刘波,张季超,陈原,杨作用,王可怡.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主次梁节点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9,39(08):114-117.
[99]许勇,张季超,陈原.广东科学中心巨型钢结构基础隔震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09,38(08):100-102.
[100]戴继,王铁宏,高广运,刘小敏,张季超.由压缩试验分析砾质花岗岩残积土的结构特性[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04):675-679.
[101]周云,张季超,唐玉果,邓雪松.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支座的优化布置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29(04):183-191.
[102]张季超,曾华健.瞬态瑞雷波法在动力排水固结加固地基检测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9,39(06):120-122.
[103]李楠,张季超,楚先锋,刘波.预制混凝土结构后浇整体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9,26(S1):41-44.
[104]张季超,许勇,王蕴.装配整体式叠合楼板足尺加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9,39(05):116-117+120.
[105]李于辉,张季超,邱剑辉.新型叠合粱一柱端节点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9,36(05):4-5+17.
[106]曹明,张季超,刘树堂.基于ansys对巨型钢结构节点焊接数值模拟[J].科技信息,2009,No.298(14):96-97.
[107]刘波,李楠,张季超,曹军伟.新型混凝土叠合楼盖梁板节点构造设计与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9,36(03):1-3.
[108]邱剑辉,张季超,窦祖融,李于辉,李楠,刘波,曹军伟.新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构造处理措施探讨[J].广州建筑,2009,37(01):14-17.
[109]张季超,楚先锋,邱剑辉,李楠,刘波,曹军伟,李于辉,许勇,杨作用.高效、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J].工程力学,2008,25(S2):123-133+138.
[110]张季超,高伟,苏小平,黄国辉,邹浩平,叶祖超.新型节能环保装配整体式住宅研究[J].建设科技,2008,No.135(22):31-33.
[111]曹军伟,张季超.新型预制装配整体式楼盖降板节点的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8,35(11):7-9+14.
[112]张季超,许勇,李伍平,朱立宏,易和,王良福.基于微结构参数的饱和软土工程性质的研究[J].建筑结构,2007,No.287(11):49-51.
[113]王阁,张季超.内置加强板空间相贯圆钢管节点在广东科学中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建筑,2007,No.407(10):93-97.
[114]许勇,张季超,李伍平.饱和软土微结构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28(S1):49-52.DOI:10.16285/j.rsm.2007.s1.083.
[115]王良福,张季超,李楠.白云堡豪苑别墅裂缝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J].建筑结构,2007,37(S1):664-666.
[116]张季超,曾华健,童华炜,许勇.广东科学中心饱和淤泥质砂土地基预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No.33(03):62-67.
[117]王阁,张季超,吴冬梅.城市地质环境灾害的信息化分析[J].山西建筑,2007(08):126-128.
[118]王慧英,张季超.碳纤维增强材料在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06):80-81.
[119]张季超,王慧英,楚先峰,刘晓东,林奉军,于文成.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效益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建筑技术,2007,No.445(01):9-11.
[120]张季超,朱立宏,周云,周孝清,童华炜,许勇,陈大宾,王阁,曾华健,郭曼丽.工程灾害防护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06(S2):200-209.
[121]焦楚杰,张季超,孙伟.钢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05(05):1-5.
[122]许勇,张季超.工科学生就业思想与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对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5届大学毕业生问卷调查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3):274-278.
[123]张季超,许勇,李伍平,朱立宏,易和,王良福.广东科学中心饱和软土微结构定量分析[J].建筑科学,2005(03):34-38.
[124]曾华健,张季超,童华炜,许勇,易和,朱立宏,王良福.强夯法处理广东科学中心软弱地基的试验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184-187.
[125]范伟文,张季超,王遇国.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裂缝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4(08):148-150.
[126]任达,周朝阳,张季超.板冲切抗力中配筋率影响度量方式的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155-159.
[127]任达,张季超.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策略的商榷[J].高等建筑教育,2004(01):75-77.
[128]张季超,童华炜,张春梅,王可怡,陈小宝.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6):584-586+590.
[129]丑昆仑,陶建强,张季超,梁延聪.某路堤挡土墙坍塌事故分析及处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3(04):29-30.
[130]吴纯,张季超.某基坑止水支护工程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2(04):12-14.
[131]李健强,张季超.浅谈桩基静载试验存在的某些技术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01(06):10-11.
[132]吴小华,张季超.人工开挖连续墙结合中心岛法在某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1(06):32-33.
[133]黄道荣,张季超.从桥梁基础钻孔桩施工谈实施监理制的重要性[J].西部探矿工程,2001(05):126-127.
[134]张季超 ,王晓惠 ,李建讯.对当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技术的评析[J].中州建筑,1996(04):52-54.
[135]陈天宇,杜思义,张季超.应力波反射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5(01):87-90.
[136]张立功 ,张季超 ,穆崇禹 ,黄光亚 ,李建风.振冲碎石桩施工技术的完善[J].施工技术(建筑技术通讯),1991(02):7-9+3.
发表中文会议论文:
[1]张季超,许勇,易和,李霆,徐天平,郭彦林,杨仕超,吴会军. 大型科技场馆绿色建筑建造关键技术的创新实践[C].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14:101-108.
[2]张季超,陈杰峰,许勇,王可怡,庄玉海. 新型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探讨[C]. 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 2013:566-568.
[3]徐凯,张季超,周春儿,舒伟清. 联合排桩式支护在沿海软土地区深基坑中的应用[C]. 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1:148-150.
[4]张季超,刘晨,刘茂龙,许勇,林本海,郑先昌. 广州珠江新城地下空间关键技术应用研究[C]. 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10:195-205.
[5]姬蕾,张季超,范雁,许勇. 广东科学中心隔震结构的健康监测及科学展示[C]. 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10:59-63.
[6]丁晓敏,张季超. 新型空心钢管混凝土楼盖结构有限元分析[C]. 第三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0:525-528.
[7]李鹏程,张季超. 武汉保利文化广场振动台模型设计与制作[C]. 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0:456-458+88.
[8]丁晓敏,张季超,朱超,许勇,王可怡. 基于MIDAS/Gen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C]. 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0:35-38.
[9]江平意,张季超,李云华,许勇. 瞬态瑞雷波法在软土地基处理检测中的应用[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9:266-269.
[10]朱超,张季超,许勇,王可怡,丁晓敏. 无线监测系统在真空预压分层沉降观测中的应用[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9:393-396.
[11]李云华,张季超,许勇.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某吹填淤泥地基试验研究[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9:297-300.
[12]许勇,张季超. 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填海地基的研究应用[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9:355-358.
[13]范雁,张季超,许勇. 广东科学中心E区隔震支座监测预警指标研究与应用[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9:45-48.
[14]李鹏程,张季超,许勇. 广东科学中心E区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9:139-143.
[15]韦莲红,张季超. 某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灌浆堵漏补强工程施工技术探讨[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9:480-483.
[16]吕超兵,刘茂龙,吴超,张季超.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9:120-123.
[17]丁晓敏,张季超,许勇,朱超. 广州大学城综合管沟应用实践研究[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9:238-241.
[18]刘茂龙,吴超,吕超兵,张季超. 广州外国语学校首期软基处理工程检测与监测[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9:308-311.
[19]张季超,丁晓敏,庞永师,林本海,童华炜,郑先昌,许勇. 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分析[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09:217-225.
[20]曹军伟,张季超. 新型装配整体式楼板的双向异性分析[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09:267-270.
[21]吴珊瑚,张季超,陈原. 联合应用分层法与D值法求解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C]. 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09:450-453.
[22]黄学龙,曹军伟,张季超,许勇. 新型装配整体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降板节点单调静力试验研究[C]. 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8:43-46.
[23]李楠,刘波,张季超,楚先锋. 预制混凝土结构后浇整体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C]. 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8:67-72.
[24]李国甫,刘波,张季超,许勇. 新型装配整体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主次梁端节点试验研究[C]. 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8:77-80.
[25]张季超,楚先锋,邱剑辉,李楠,刘波,曹军伟,李于辉,许勇,杨作用. 高效、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C]. 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08:214-225.
[26]李楠,李远辉,张季超,赵俭. “6S”施工管理技术在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中的应用[C]. 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839-1843.
[27]李楠,刘波,张季超,楚先锋. 新型节能环保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及其产业化[C]. 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1803-1807.
[28]许勇,张季超,李伍平. 饱和软土微结构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C]. 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 2007:59-62.
[29]张季超,王蕴,刘晓东,邱剑辉. 叠合结构梁板试验研究[C].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7:242-245.
[30]苏克俭,张季超,江毅,李于辉,刘波. 复合地基在南沙地基基础优化设计中的应用[C].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7:364-367.
[31]郑旻晟,陈燃,张季超. 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C].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7:394-397.
[32]易和,张季超,郭曼丽,陈大宾. 广东科学中心结构服役性能研究及展示[C]. 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7:422-425.
[33]王良福,张季超,李楠. 白云堡豪苑别墅裂缝原因分析与加固处理[C]. 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694-696.
[34]张季超,朱立宏,周云,周孝清,童华炜,许勇,陈大宾,王阁,曾华健,郭曼丽. 工程灾害防护技术在广东科学中心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C]. 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 2006:220-229.
[35]蔡北海,张季超,曾华健. 预应力管桩在某行政办公楼中的应用[C]. 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6:265-268.
[36]张季超,王阁,陈燃,许勇. 广州既有城市地下空间结构类型的调查研究[C]. 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6:402-406.
[37]秦亮,张季超,王蕴,刘晓东. 适于建筑工业化的装配式结构体系[C]. 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1541-1544.
[38]蔡北海,张季超,郭曼丽. 隔震技术在广州大学行政办公楼A栋的应用[C]. 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 2005:64-67.
[39]张季超,周云,秦亮. 巨型钢结构体系及其节点形式探讨[C]. 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 2005:194-197.
[40]蔡北海,张季超,王阁. 拉锚式钢板桩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区的应用研究[C]. 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 2005:244-247.
[41]李伍平,张季超,许勇,陶建强,杨锐,李国胜. 软土微结构的定量研究在软弱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C]. 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54-56.
[42]张季超,许勇,王遇国. 某软土地基的工程桩事故分析与处理[C]. 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138-141.
[43]许勇,张季超. 某巨型钢框架结构模型动力特性分析[C]. 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267-271.
[44]苏艳桃,许勇,张季超. 某工程钢结构节点原型试验研究[C]. 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4:370-374.
[45]蔡晶,张季超,许勇. 论粤东地区地质构造特性及软土地基处理方法[C].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4:220-224.
[46]甘耀华,张季超,许勇. 某小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C].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4:229-231.
[47]梁德聪,张季超,王遇国. 预应力管桩静压和锤击法施工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分析[C].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4:264-266.
[48]梁亦坤,张季超,王遇国. 东方金融大厦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C].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 2004:272-275.
[49]张季超,袁彬,王永海,邓维刚,张利生. 多种地基处理技术在复杂场地下的综合运用[C]. 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 1999:916-921.
[50]张季超,梁远森,刘贞安,姚守旺,高荣州. 河南某电厂复杂地基的处理[C].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1995:344-348.
[51]李宝华,张季超. 高应变动测技术在超长PHC桩上的应用[C].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4:428-431.
[52]张季超,周同和,郭院成. 部分预应力砼叠合楼盖的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C]. 预应力混凝土现况与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1992:183-189.
[53]张季超,周颂权,吴勇进. 后张预应力砼在多层大跨度框架结构中的应用[C]. 预应力混凝土现况与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1992:305-311.
[54]张季超,董克礼,祝丰年. 焦郑线500KV黄河跨越工程中索结构的应用[C]. 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1991:357-360.
[55]张季超,张立功. 双向双钢筋砼空心大楼板的试验研究与应用[C].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 1990:41-48.
[56]张季超,舒金庆. 网架在旧房改造中的应用[C]. 第五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19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