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资源环境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社会任职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杨宇明,男,汉族,1955年出生,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中国林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云南省第一层次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育基地首席教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0年9月至1978年9月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云南师范大学生物系读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7月至1984年10月在西南林学院任教。

1984年10月至1985年9月在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工作。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西南林学院森林植物专业读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8年7月至1992年2月在西南林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92年2月至1994年6月任西南林学院林业系副主任、副教授。

1994年6月至1997年11月任西南林学院林业系主任。

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公派前往菲律宾大学林学院作访问学者。

1997年11月至2008年3月任西南林学院副院长、教授。

其中:

1999年10月至2003年5月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2年2月至2003年月在新西兰皇家科学院园艺与食品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借调到云南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

2008年3月起兼任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4月—2012年2月,兼任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长。

2010年8月,调任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竹类培育与利用”。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了30余名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竹类研究、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重要竹资源培育与经营新技术研究和示范 ,2006-2010,课题主持人。

2、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云南省林业厅,主持,在研。

3、昭通北部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云南省林业厅,第二主持,在研。

4、元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云南省林业厅,第二主持,在研。

5、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顾问,在研。

6、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演替途径及规律,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专题,主持,在研。

7、边境生物隔离带研究和示范建设,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子专题,第二主持,在研。

8、高黎贡山恢复生态学研究,哥伦比亚大学资助项目,主持,在研。

9、滇西北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研究,欧盟项目,2006-2008,主持。

10、云南优良笋用竹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研究,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3-1996,主持。

11、云南珍稀特有竹种种质园建设研究,省基金重点项目,1992-1997,主持。

12、西双版纳热带林永续利用研究,中德合作项目,1992-1997,主持。

13、云南优良竹种定向培育及竹材防护技术研究,云南“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995-2000,主持。

14、云南2010年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林业厅项目,1997,主持。

15、“世博园竹园”建设项目,云南省人民政府,1997-1999,主持。

16、云南竹种资源及主要材用竹种材性和快繁技术研究,省基金,1990-1995,参加。

17、云南竹材霉变和蛀虫危害及其综合防护技术研究,省基金,1994-1998

18、优良棕榈藤人工培育实验与示范基地建设研究,云南“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1-2005,主持。

19、云南珍稀竹种巨龙竹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省基金重点项目,1999-2004,第二主持。

20、优质高产高效丛生竹材用模式林,林业部科技示范,第二主持。

21、云南开远“东南亚珍稀竹藤园引种试验及研究”,横向合作,1999-2001,主持人 ,

22、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前期资源调查,科技部专项调研,2002-2005,主持人。

23、滇池面源水土及氮磷流失控制技术试验研究,国家科技攻关二级专题,2000-2003,专题负责人。

24、大型丛生竹集约经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2001-2005,主持。

25、高黎贡山综合科学考察,主要参加人。

26、怒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主要参加人。

27、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主持。

科研成果:

1. 云南优良竹种定向培育及竹材防护技术研究,200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1。

2.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01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1。

3. 云南竹产业总体规划,2000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1。

4. 云南竹材蛀虫和霉变危害及其防护技术研究,199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5。

5. 云南珍稀特有竹种种质园建立及研究,1998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

6. 怒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1997年度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4。

7. 云南优质笋用竹资源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1997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1。

8. 怒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1996年度云南省科技兴林二等奖,排名4。

9.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1996年度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3。

10. 云南竹种资源及主要材用竹种材性和快速繁殖方法研究,1995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3。

11. 参编《云南树木图志》,1993年中国林学会梁希奖。

12. 云南竹类资源现状与利用研究,1992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4。

13. 珍稀竹种巨龙竹生态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基础性研究 辉朝茂; 杨宇明; 段安安; 杜凡; 王文久; 张国学; 谷中明; 普晓兰; 胡冀珍; 李在留; 张云湘; 王连春; 周伟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2005-01-01

14. 大型丛生竹集约经营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杨宇明; 张国学; 辉朝茂; 杜凡; 陈宝昆; 刘祥义; 孙茂盛; 普超云; 周远; 田昆; 陈慧泉; 赵晓慧; 尹仲文; 吴旦人; 王泾; 谷中明; 董军; 薛嘉榕; 张大才; 刘清江; 张畸芬; 徐正会; 姚顺忠; 王连春; 尹五元; 杨为民; 黄文昆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林业局 2005-01-28

15. 优良竹种定向培育和竹材防护技术研究 杨宇明; 辉朝茂; 周远; 薛嘉榕; 王文久; 杜凡; 张国学; 陈慧泉; 罗明灿; 段安安; 孙茂盛; 杨伟; 张光楚; 王连春; 田昆; 付惠; 陈玉惠; 高洁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潞西市林业局; 新平县林业局; 普洱县林业局; 屏边县林业局; 双江县林业局; 龙陵县林业局; 昆明裕篁竹业有限公司 2000-12-20

16.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杨宇明; 杜凡; 刘宁; 薛嘉榕; 郭光; 周远; 杨为民; 李永杰; 王建皓; 陈永森; 陈慧泉; 赖庆奎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2002-12-16

17. 优良棕榈藤人工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杨宇明; 王糠林; 周远; 普迎冬; 孙茂盛; 杨成源; 王娟; 张国学; 和世钧; 田昆; 杜凡; 石明; 星耀武; 刘广福; 周涛; 文忠情; 尹加笔; 张友兵; 徐云召; 杨从宽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盈江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红河州金平县林业局; 德宏州林业科技推广站; 德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2005-12-01

18. 大型笋材用丛生竹丰产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广 陈宝昆; 杨宇明; 刘清江; 王泾; 赵晓惠; 王娟; 张琦芬; 张国学; 普超云; 陈慧泉; 李兴发; 张大才; 石明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新平县林业局 2006-01-01

19.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杨宇明; 杜凡; 刘宁; 陈宝昆; 张庆; 周远; 王娟; 徐正会; 杨比伦; 尹五元; 陈永森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2002-04-22

20. 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 杨宇明; 王娟; 杜凡; 王应祥; 朱华; 叶文; 和世钧; 周远; 田昆; 陈小勇; 杨晓君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007-06-12

21. 特大型工业用材竹种巨龙竹集约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 辉朝茂; 杨宇明; 杜凡; 谷中明; 张国学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2007-10-12

22. 怒江州竹亚科种质资源及竹类多样性保护研究 辉朝茂; 杨宇明; 杜凡; 谷中明; 胡冀珍; 刘蔚漪; 史正军; 李华; 杨爱芝; 郑琼兰; 申家兴 【科技成果】西南林学院; 云南环球竹藤产业研究发展中心 2008-03-30

发明专利:

1、巨大型竹材制作的工艺性产品,ZL 00 1 12684.9,发明专利,2003。

2、用于傣家竹楼的原竹结构节点,ZL 2004 2 0104503.5,实用新型专利,2004。

3、原竹防护剂及其处理技术,201110074140.X,2011。

论文专著:


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在国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刊源4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16部。

出版专著:

1、 《竹类培育与利用》,辉朝茂,杜凡,杨宇明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全国高等林业院校优秀教材,多次重印。

2、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宇明副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3、 《笋用竹资源产业化开发》,杨宇明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4、 《材用竹资源工业化利用》,杨宇明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5、 《云南省志·地理志》(云南动物地理),杨宇明编著,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6、 《中国竹林培育》(云南部分),杨宇明编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7、 《竹子培育与利用手册》,辉朝茂,杨宇明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 《云南植物志》第九卷(编写其中三个属),孙必兴,李德铢,薛纪如等编著,参编竹亚科部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 《云南红河竹类图志》,李增耀,杨宇明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宇明,杜凡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1、《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研究》,杨宇明,杜凡主编,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12、《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研究》,杨宇明,唐芳林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杨宇明,田昆,和世钧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4、《云南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保护研究》,杨宇明,王娟,王建皓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5、《中国云南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王娟,杜凡,杨宇明,田昆,王应祥等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6、《China's Bamboo》,杨宇明,辉朝茂,INBAR,2010。

17、《高原湿地保护区生态结构特征及功能分区研究与实践》,田昆,郭辉军,杨宇明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8、《云南高原湖滨常见湿地植物图鉴》,林萍,田昆,杨宇明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发表英文论文:

1. Yang Yuming,Tian Kun,Hao Jiming,and Pei Shengji. Yunnan Biodiversity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4,13: 813-826(SCI刊源).

2.Yang Yuming,Wang Kangling,Pei Shengji,and Hao Jiming. Bamboo Diversity and Traditional Uses in Yunnan,China.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4,24(2):157-165(SCI刊源).

3.Yang Yuming,Xue Jiru,A.N.Rao and Pei Shengji. A Review of Bamboo Resources in Yunnan,China. Asem Symposium on Forest Conserv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1: 116-134.

4.Yang Yuming,Xue Jiarong and Du Fan. A study on the techniques of cultiv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ympodial bamboo species. Asem Symposium on Forest Conserv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1: 154-159.

5.Study on the Techniques of Culivation of Sympodial Bamboo.  Asem Symposium on Forest Conservation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1, P13-15.

6.Bamboo resourc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China. Bamboo Conservation and taxonomy. 2000 , P9-14.

7.Bamboo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Bamboo Conservation and taxonomy.2000,P35-42.

8.“Bamboo Resource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China” 1998 Published by the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APO)(ISBN92-9043-414-7) .

9.“Bamboo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1998 Published by the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APO)(ISBN92-9043-414-7) 

10.“A Review of Bamboo Resources in Yunnan China” 1998 Published by the Regional office for Asia(APO)(ISBN92-9043-414-7). 

11.“Dipterocarp Forests and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in Yunnan,China” 1996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laysia(ISBN983-9592-53-X). 

发表中文论文: 

2012

140 和秋菊,易传辉,杨宇明,李旭,王琳,. 云南洱海水生鞘翅目昆虫区系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3).

139 谷志佳,杨汉奇,孙茂盛,杨宇明,. 巨龙竹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开花结实现象[J]. 林业科学研究,2012,(1).

138 和秋菊,易传辉,杨宇明,李旭,王琳,. 云南高原水生昆虫研究概况[J]. 西南农业学报,2012,(1).

2011

137 和秋菊,易传辉,杨宇明,李旭,王琳,. 云南洱海水生双翅目昆虫区系初步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8).

136 唐芳林,张金池,杨宇明,王梦君,. 国家公园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2010,(12).

135 李昊民,罗咏梅,王四海,杨宇明,. 替代指标在生物多样性快速评价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2011,(6).

134 和霞,杜凡,杨宇明,尹伍元,庄翠珍,岩香甩,赵明旭,.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海拔梯度格局——兼论物种密度的计算方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1,(6).

133 彭桂莎,杨宇明,孙浩,张怀璧,王娟,. 棉花竹FsMyb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1,(4).

132 石明,杨宇明,张国学,陈宝昆,马晓,石翠玉,. 龙竹发笋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经营培育中的意义[J]. 竹子研究汇刊,2011,(3).

131 陈剑,沈立新,杨宇明,孙茂盛,王庆华,梁洛辉,. 腾冲县洞坪村森林资源传统集体管理机制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1,(2).

130 李昊民,李宁云,喻庆国,杨宇明,. 天童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光合生理特性在其群落演替中的生态意义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11,(2).

129 陈剑,喻庆国,杨宇明,. 基于物种生态位与物质能量流互动机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探讨(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1).

2010

128 王四海,杨宇明,叶文,田昆,. 旅游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12).

127 李昊民,王娟,田昆,王四海,杨宇明,. 金沙江虎跳峡-旭龙河段水电建设景观多样性影响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9).

126 安琪,张国学,何承忠,王娟,杨宇明,. 省藤属11种棕榈藤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10,(6).

125 李秋洁,孙茂盛,马国强,朱勇,杨宇明,. 观赏竹类在云南绿地景观中的应用[J]. 北方园艺,2010,(6).

124 毕玮,寸韡,杨宇明,. 植物中的RB蛋白:不表现抑肿瘤功能的抑肿瘤蛋白?[J]. 生命科学,2010,(5).

123 安琪,张国学,杨宇明,王娟,樊卫东,. 版纳省藤与盈江省藤藤材特性的解剖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0,(3).

122 安曼云,杨汉奇,杨宇明,孙茂盛,. 我国黄竹天然竹林资源现状和保护策略分析[J]. 山东林业科技,2010,(4).

121 阮桢媛,杨汉奇,田波,杨宇明,孙茂盛,. 勃氏甜龙竹6个云南地理种群的ISSR多样性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2).

120 杨汉奇,阮桢媛,田波,杨宇明,孙茂盛,. 通直型巨龙竹不同地理种源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1).

119 崔丽莉,杨汉奇,杨宇明,. 版纳龙竹CONSTANS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2010,(1).

2009

118 和秋菊,易传辉,杨宇明,孙茂盛,王飞,. 云南省竹子害虫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2009,(14).

117 毕玮,石明,詹卉,林萍,杨宇明,. 园艺作物在私家庭园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 山东林业科技,2009,(6).

116 王四海,杨宇明,王娟,李昊民,.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特点[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5).

115 和秋菊,易传辉,杨宇明,孙茂盛,王飞,. 云南省竹子害虫调查(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1).

2008

114 郝佳,杨宇明,. 建立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数据库对民族植物学研究的意义[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5).

113 赵一鹤,杨宇明,杨时宇,杜凡,马晓,. 桉树工业原料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112 阮桢媛,杨汉奇,杨宇明,孙茂盛,. 龙竹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山东林业科技,2008,(4).

111 王四海,孙卫邦,成晓,杨宇明,. 外来植物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的繁殖特性及其地理扩散[J]. 生态学报,2008,(3).

110 赵一鹤,杨宇明,杨时宇,杜凡,李娜,. 培育措施对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3).

109 陈娟娟,杜凡,杨宇明,王娟,. 珍稀树种水青树群落学特征及其保护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1).

108 李帅锋,杜凡,王娟,杨宇明,. 元江自然保护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种子植物区系特征[J]. 西部林业科学,2008,(1).

107 程小放,杨宇明,黄莹,王娟,. 云南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007

106 李帅锋,杜凡,王娟,杨宇明,. 元江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初步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7,(6).

105 黄天才,王娟,杜凡,杨宇明,.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重要性[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6).

104 刘广福,王慷林,杨宇明,. 省藤族十六种植物的花粉形态[J]. 云南植物研究,2007,(5).

103 赵一鹤,杨宇明,杨时宇,王娟,.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5).

102 张国学,裴盛基,杨宇明,. 阿佤人与巨龙竹[J]. 人与生物圈,2007,(5).

101 简光华,杨宇明,陈洁,李昊民,. 滇西北国家公园——保护与利用的和谐之地[J]. 大自然,2007,(4).

100 陈薇,杨宇明,王娟,杜凡,. 环境影响评价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探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3).

99 徐晓军,刘祥义,杨宇明,. 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的制备及其对滇池含藻水的絮凝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98 黎国强,杨宇明,肖文,. 滇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7,(2).

97 肖德荣,田昆,杨宇明,袁华,李宁云,徐守国,. 高原退化湿地纳帕海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及其驱动力[J]. 生态环境,2007,(2).

96 辉朝茂,杨宇明,杜凡,张国学,. 云南竹亚科珍稀种质资源及其开花结实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2007,(2).

95 黎国强,杨宇明,邹红波,肖文,. 滇金丝猴栖息地竹类资源及群落学特征[J]. 福建林业科技,2007,(2).

94 石明,陈宝昆,杨宇明,张国学,陈薇,苏文苹,. 云南甜龙竹发笋生物学特性初报[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

93 陈宝昆,杨宇明,张国学,孙茂盛,石明,. 云南东南部天然沙罗竹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7,(2).

92 陈宝昆,杨宇明,张国学,孙茂盛,石明,. 大型丛生竹的培育技术及其综合利用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7,(2).

91 苏文苹,杨宇明,杜凡,王娟,.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林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7,(2).

90 黄礼梅,王娟,孙鸿雁,杜凡,杨宇明,. 德钦天然侧柏群落结构与植物区系的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7,(1).

89 黎国强,杨宇明,肖文,. 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类型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7,(1).

88 苏文苹,杨宇明,郭辉军,杜凡,王娟,.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云南铁杉群落特征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1).

87 石翠玉,杜凡,王娟,杨宇明,.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Ⅰ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最小取样面积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1).

86 马晓,杨宇明,杜凡,王娟,. 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Ⅱ印度木荷、硬斗石栎林主要树种生态位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1).

2006

85 肖德荣,田昆,袁华,杨宇明,李宁云,徐守国,. 高原湿地纳帕海水生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变化[J]. 生态学报,2006,(11).

84 陈宝昆,杨宇明,刘清江,王娟,石明,. 参与式林业技术推广方法研究——以大型笋材用丛生竹丰产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广项目为例[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6).

83 黎国强,杨宇明,肖文,. 滇金丝猴生境植物群落结构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5).

82 黎国强,杨宇明,肖文,. 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类型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06,(5).

81 星耀武,王慷林,杨宇明,. 中国省藤属(棕榈科)区系地理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2006,(5).

80 杜凡,杨宇明,李俊清,尹五元,. 云南假泽兰属植物及薇甘菊的危害[J]. 云南植物研究,2006,(5).

78 黎国强,杨宇明,肖文,. 滇金丝猴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及其威胁因素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6,(4).

78 刘思慧,杨宇明,. 热带雨林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范例[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4).

77 张浩,杨宇明,. 云南生态环境对公路建设及其持续发展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2006,(4).

76 杜凡,杨宇明,. 翅萍婆属(Pterygota Schott&Endl.)云南梧桐科新记录属[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3).

75 张汉尧,王文泉,刘小珍,龚秀会,杨宇明,. 牵牛花杂交F_2代的RAPD多态性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06,(3).

74 张汉尧,刘小珍,龚秀会,杨宇明,. 竹子DNA提取方法改良及ITS-RFLP分析的初步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06,(3).

73 刘祥义,徐晓军,杨宇明,. 疏水缔合阳离子淀粉的合成研究(英文)[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

72 和菊,杜凡,王娟,杨宇明,丁涛,石明,.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6,(2).

71 丁涛,杜凡,王娟,杨宇明,和菊,石明,.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活型特征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

70 刘祥义,徐晓军,杨宇明,. 固体超强酸催化制备丙烯酸十八酯[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69 张汉尧,刘小珍,周健,龚秀会,杨宇明,. 矮牵牛组织培养及变异苗的RAPD分析[J]. 广西植物,2006,(1).

68 杨宇明,张浩,. 云南公路建设对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2006,(1).

67 张汉尧,刘小珍,杨宇明,. RFLP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1).

2005

66 王娟,马钦彦,杜凡,杨宇明. 云南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海拔梯度格局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2005,(6).

65 刘祥义,徐晓军,杨宇明.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弹性体,2005,(6).

64 张汉尧,刘小珍,杨宇明.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

63 张汉尧,刘小珍,杨宇明. 矮牵牛组培白化苗与正常苗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5,(2).

62 张汉尧,刘小珍,孙茂胜,杨宇明. 云南部分竹种形态标记数量分类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5,(2).

61 张汉尧,刘小珍,孙茂胜,杨宇明. 竹子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5,(1).

60 田昆,李宁云,杨宇明,. 高原湿地生态结构特征与湿地保护区功能分区探讨[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05,(1).

59 杨宇明,吴静波,孙茂盛,. 竹崇拜探秘[J]. 生命世界,2005,(1).

2004

58 辉朝茂,张国学,李在留,谷中明,杨宇明. 珍稀竹种巨龙竹种群特性及其保护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4(04):P6-11.

57 李鹏,杜凡,普晓兰,杨宇明. 巨龙竹种下不同变异类型的RAPD分析[J]. 云南植物研究,2004(03):P51-57.

56 杨宇明,张国学,辉朝茂,孙茂盛. 天然沙罗竹林分秆龄结构和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及应用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4(02):P18-22.

55 许彦红,杨宇明,杜凡,陆元昌,姜磊.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分直径结构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02):P17-19.

54 辉朝茂 ,杨宇明 ,杜凡 ,谷中明 ,黄文昆.云南竹林基地建设应重视竹种选择和发展区划问题.云南林业,2004(02):P26-27

53 辉朝茂,胡冀珍,张国学,杨宇明. 中国竹类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和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2004(01):P51-55.

52 杨宇明,王慷林,尹仲文,. 新型竹建筑的实践和发展[J]. 竹子研究汇刊,2004,(1).

2003

51 田昆,张国学,程小放,和世钧,杨宇明,杨永兴.木兰科濒危植物华盖木的生境脆弱性[J]..云南植物研究,2003(05):P40-45

50 杨宇明,王慷林,辉朝茂,李茂彪,尹仲文. 西双版纳竹楼的发展[J]. 竹子研究汇刊,2003(04):P75-80.

49 辉朝茂,杨宇明,郝吉明. 论竹子生态环境效益与竹产业可持续发展[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04):P25-29.

48 和世钧,杨宇明,田昆. 云南文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的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3(04):P46-50+53).

47 辉朝茂,谷中明,张云湘,杨宇明. 珍稀竹种香糯竹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发展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3(02):P21-27.

46 辉朝茂,郝吉明,杨宇明,田耀龙,赵云,孙鹤章. 竹浆产业与生态及环境影响研究[J]. 西南造纸,2003(01):P5-7.

45 辉朝茂,杨宇明.关于云南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林业科学,2003(01):P146-153

44 辉朝茂,郝吉明,杨宇明,田耀龙,赵云,孙鹤章.关于中国竹浆产业和纸浆竹林基地建设的探讨.中国造纸学报,2003(01):P157-161

2002

43 杨宇明,辉朝茂. 评竹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生态经济.2002(10):P68-70

42 刘惠民,杨宇明,罗明灿,薛嘉荣,杨伟. 龙竹天然林低产林分丰产改造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2(03):P33-35.

41 杨宇明. 竹崇拜探秘. 竹子研究汇刊, 2002(03):P75-78

40 刘惠民,罗明灿,杨宇明. 中华大节竹天然低产退化林分丰产改造模式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02):P65-68.

39 辉朝茂,胡冀贞,杨宇明,谷中明,张国学. 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推进大型丛生竹产业化——云南省开发特色竹产业的理论与实践[J]. 竹子研究汇刊,2002(01):P21-25+40.

38 陆元昌,杨宇明,杜凡,姜垒,许彦红. 西双版纳热带林生长动态模型及可持续经营模拟[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Z1):P150-157.

2001

37 杜凡,赵晓惠,杨宇明,辉朝茂. 巨龙竹的变异类型及其引种区划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1(01):P21-28.

36 刀建红,辉朝茂,薛嘉榕,杨宇明. 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竹类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发展对策[J]. 竹子研究汇刊,2001(01):P40-46.

2000

35 杜凡,薛嘉榕,杨宇明,辉朝茂,王泾. 15年来云南竹子的开花现象及其类型研究[J]. 林业科学,2000(06),P57-68.

34 谷中明,辉朝茂,杨宇明. 云南竹笋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 林业科技开发,2000(05),P55-56.

33 杨宇明,辉朝茂. 中国竹产业开发的前景和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05),P38-42.

32 王文久,辉朝茂,陈玉惠,付惠,杨宇明. 竹材霉腐真菌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00(04),P28-37.

31 周远,杨宇明,彭友贵. 云南绿色经济初探[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0(02),P49-54.

30 辉朝茂,杨宇明. 关于云南大型丛生竹产业化开发的探讨[J]. 林业科技开发,2000(01),P7-9.

1999

30 辉朝茂,杨宇明,薛嘉榕. 以大型丛生竹为特色,走现代竹产业之路[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4),P19-25.

29 杨宇明,水稻祖先野生稻,云南林业,1999(03),P22

28 杨宇明,辉朝茂,薛嘉榕,薛纪如. 云南竹类植物地理分布区划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2),P19-28.

27 辉朝茂,杨宇明,杜凡,薛纪如. 云南竹亚科植物区系及其研究进展[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2),P29-41.

26 辉朝茂,杨宇明,周远,杨为民,张伏全,杨正基. 关于云南省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2),P42-49.

25 杨宇明,辉朝茂. 技术替代资源之路是云南竹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2),P50-54.

24 辉朝茂,杜凡,杨宇明,薛嘉榕. 关于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竹类专题园设计方案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2),P55-58.

23 杜凡,辉朝茂,薛嘉榕,尹五元,杨宇明.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竹类专题园竹种名录初报[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2),P59-66.

22 杜小红,辉朝茂,薛嘉榕,杨宇明.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类植物及其保护发展对策[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2),P67-73.

21 辉朝茂,杨宇明,杜凡,薛纪如. 中国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竹亚科新分类群[J]. 林业科学,1999(01),P45-48.

20 杨宇明,刘宁,周远,王建皓. 云南陆栖脊椎动物生态地理群及动物经济区的划分[J]. 生态经济,1999(01),P22-32+56.

19 付惠,陈玉惠,王文久,杨宇明,辉朝茂. 云南五种用材竹的致霉菌及其致霉特性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9(01),P16-22.

1998

18 周远,杨宇明. 世纪工程──天然林保护[J]. 生态经济,1998(06),P43-45+54.

17 杨宇明,辉朝茂. 筇刺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1998(03),P38-43.

16 辉朝茂,杜凡,杨宇明,薛纪如. 中国横断山区竹亚科箭竹属新分类群[J]. 木本植物研究,1998(03),P1-18.

15 陈玉惠,刘翠,王文久,辉朝茂,杨宇明. 云南12种食用竹笋营养成分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01),P28-33.

1997

14 辉朝茂,杨宇明,杜凡,薛纪如. 中国滇西地区竹亚科一珍稀新种[J]. 植物分类学报,1997(06),P84-87.

13 辉朝茂,杨宇明. 天然大节竹林群落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7(03),P37-45.

12 杨宇明. 天然沙罗竹生物学特性和个体结构规律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7(02),P8-20.

11 杨宇明,陆元昌,李立俊,杜凡,许彦红. 云南龙脑香林及其地理分布[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7(01),P2-10.

10 杨宇明,辉朝茂,陈飞恩,. 云南竹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对策[J]. 云南林业,1997,(1).

1995

9 杜凡,陆元昌,杨宇明,李立俊,许彦红. 兰花蕉属(Orchidantha N.E.Brown)──云南植物的新记录属[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5(04),P15-16.

1994

8 杨宇明,辉朝茂,杜凡,薛嘉榕. 云南材用竹资源及其工业利用[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4(04),P201-209。

1992

7 杨宇明,王建皓,. 云南竹资源和竹业经济发展方向[J]. 生态经济,1992,(4).

6 杨宇明,刘宁,王建皓,. 云南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区划[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2,(2).

5 杨宇明,刘宁,王建皓,. 云南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区划[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2,(1).

1990

4 薛纪如,杨宇明,王建皓,. 云南竹类资源及开发利用[J]. 云南林业科技,1990,(4).

3 杨宇明,薛纪如,. 云南大围山地区天然竹林的初步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1990,(1).

1989

2 薛纪如,杨宇明,. 竹笋生产应成为我省的新兴产业[J].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1989,(4).

1 杨宇明,薛纪如,. 香糯竹个体及林分结构规律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89,(4).

社会任职:


1. 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主任。

2. 西南地区森林经理研究会副会长。

3. 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院长。

4. 云南省党代会代表。

5. 云南省科协委员。

6. 云南省林业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7. 云南省协会会长。

8. 云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9. 云南省竹藤产业林经理研究会副会长。

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南省林业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区评审委员会委员。

11.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

12. 中国竹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

13. 《西部林业科学》、《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编委。

14.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副主编。

荣誉奖励:


所获荣誉:

1、1999年度第四届“刘业经教授基金奖”,刘业经教授奖励基金会 1999年 西南第区第一人获此奖励;至今仍为唯一一人,刘业经教授为台湾著名林学家。

2、2001度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云南省人民政府,2001年。

3、Parker/Gentry——环境保护杰出创新奖 美国菲尔德博物馆 2004年 亚洲第一个,世界第九个获此殊荣的自然保护工作者。

4、教育论文获奖。

5、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国家林业局,2006年。

6、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1993年。

7、林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林业部,1996年。

8、云南省第一层次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

9、第二届云南省教育功勋奖,2011年。

10、“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环保部,2012年。

所获奖励:
序号 项目名称 奖励类别 奖励机关 获奖时间 等次 排名
1 云南竹类资源现状与利用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1992年 三等奖 4
2 参编《云南树木图志》 中国林学会梁希奖 中国林学会 1993年    
3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林业部 1996年 二等奖 3
4 怒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云南省科技兴林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1996年 二等奖 4
5 怒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林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林业部 1997年 二等奖 4
6 云南优质笋用竹资源及其产业化开发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1997年 三等奖 1
7 云南珍稀特有竹种种质园建立及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1998年 二等奖 2
8 云南竹材蛀虫和霉变危害及其防护技术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1999年 三等奖 5
9 云南竹产业总体规划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0年 三等奖 1
10 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1年 三等奖 1
11 云南优良竹种定向培育及竹材防护技术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3年 三等奖 1
12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中国林学会 2005年 三等奖 1
13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 国家林业局 2005年 一等奖 2
14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 国家建设部 2005年 一等奖 2
15 大型丛生竹集约经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5年 二等奖 1
16 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5年 二等奖 1
17 大型笋材用丛生竹丰产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广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6年 二等奖 2
18 优良棕榈藤人工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6年 三等奖 1
19 珍稀竹种巨龙竹生态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基础性研究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6年 一等奖 2
20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7年 三等奖 1
21 怒江州竹亚科种质资源及竹类多样性保护研究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8年 三等奖 2
22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规划技术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0年 三等奖 3
23 云南重要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成果集成及应用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中国林学会 2011年 二等奖 1

媒体报道:


虚心自恃,自强不息——记杨宇明教授

杨宇明教授,1955年7月出生于云南昆明,1970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1978年在原林业部西南林业勘察设计总队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1982年以各科优异成绩从云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考入西南林学院师从薛纪如先生学习森林植物和竹类培育与利用,于1988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林业系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其间于1999年9月考取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环境科学家郝吉明院士学习,2003年7月毕业取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于1995年3月-1996年2月和2002年2月-2003年2月先后受云南省公派到菲律宾大学和新西兰园艺与食品研究所访问学习。

杨宇明教授现为西南林学院副院长,中国林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云南省第一层次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云南省科协委员、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员、云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林业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竹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会长、云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西南地区森林经理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林学院学报》副主编、《云南植物研究》编委、《西部林业科学》编委等职。

杨宇明教授是从基层和林区成长起来的林业专家,他作风扎实严谨、艰苦卓绝,不仅学术理论知识深厚,而且实践经验特别丰富,学术成果辉煌。从事林业调查规划、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近40年,在林业调查规划、经营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研究和实践以及相关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多年来,完成了丛生竹研究从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到集约经营和定向培育,从基础研究到资源培育到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和总结整理,为以大型丛生竹为资源特色的云南省利用丰富的竹类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发展决策支持。主持建成昆明世博园竹园,因为收集竹种最多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对云南省的优良棕榈藤从生态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和资源培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竹藤研究领域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为生产应用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云南省竹藤基础研究和资源培育水平从理论到实践都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水平。

主持了西双版纳、文山、大围山、南滚河、铜壁关等近20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和总体规划工作。其中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申报文本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申报文本范本,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范本并因为妥善处理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而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肯定。通过对近30年来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系统总结,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规划和申报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方法体系。对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成因以及保护策略、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此为基础,率先引进了“国家公园”的发展理念,在滇西北创建了我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以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在保护和发展矛盾凸显地区的和谐发展,为云南省科教兴林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成果为竹藤研究与产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持和决策参考,并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所提出的“发展林业两非产业(即非木材森林产品和资源非消耗使用价值利用)”和“发展国家公园,同时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思路已成为省内重要的发展思路。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开拓创新,倡导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社会林业、生态旅游等专业或专业方向,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多年来,在国内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刊源4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1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9项,其中,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及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各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梁希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二、三等奖各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云南省科技兴林奖1项。

杨宇明教授艰苦卓绝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让他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1992年被云南省委高校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由于在林业教育中的贡献,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评为林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获台湾著名林学家刘业经教授奖励基金,为西南地区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林业专家。2002年被云南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由于在云南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工作中的贡献,2004年5月被美国菲尔德博物馆授予“Parker-Gentry环境保护杰出创新奖”,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第九个获此殊荣的自然保护工作者。2006年9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

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研究有效保护的措施和探索公平、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云南生态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是杨宇明教授目前主攻的研究方向。

师从杨宇明教授十年以来,学习、从事竹藤和植物资源研究。先生宽厚的为人、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自强不息的精神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造就了我们做人、为学的素养。

先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宽厚待人,不但他的学生均有此感,凡与他接触过的人总会以“为人厚道”来评价他,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总是热情悉心地指导年青人,肯定年青人的合理思考,不批评年青人的认识肤浅,而是思辨地讲述他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和知识,使人在潜移默化中既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先生总鼓励年青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他对我们说:“你们将来都要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别人分享,与人交流,让别人提意见以改善研究方法。”

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但反映在对于一个学术问题的仔细研究与反复验证上,而且反映在研究思路的制定上,他常说:“好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是保证项目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的关键”,因此特别重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制定。在2007年11月上旬,在讨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棕榈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时,先生鼓励每一个项目参与人员就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意见,并就一些细节进行认真的讨论,使研究团队中每一个人都了解和认可研究思路和所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是先生的一贯作风,也成就了他博闻强记和渊博的知识。无论是在野外调查和室内开会,他手中或口袋里总有一本笔记本和一枝笔,认真倾听和记录每一个人的发言,向当地人询问有关植物的利用、管理和保护的知识,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受先生的影响,我也时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想,以备日后之用。

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刻了解,是先生渊博知识和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的体现,能够听先生讲植物知识和生物多样性是一享受。2003年在我进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民族植物学家裴盛基先生学习民族植物学之后,我与杨先生谈起我学的专业时。先生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国家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多样性作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强大动力,对于推动不同地区民族经济及社会以不同方式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我们适应全球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而两者之间具有重要相互关系,民族植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人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一门寻求解决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双重保护的最佳学科方法,学好它能更好地理解人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在博士阶段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

先生不仅是传授我专业知识的授业者,更是在我遇到人生挫折和困惑时给予我输导精神养分的传道者和解惑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人生观、价值观与生存之道,加之生活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我常怀疑、自问:“科学之树是否就是生命之树?”而先生告诉我要甘于寂寞,甘于坐冷板凳,要学会思考,思想使一个人存在,人要有“视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要向社会提供自己专业的最好服务,从而赢得社会承认,相信“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为自我境遇和作为有所怨叹时,先生向我们讲述他的人生历程,用他的奋斗经历诠释“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重要性。这些谆谆教诲对我人生发展有极大的启示。直到现在,当我心有所惑还会请教先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先生许多睿智的见解催我上进,解我所惑,令我自新。

高山景行,岂不仰止?古人言:“见贤思齐,”先生是我人生路上的标杆,他虚心自恃、自强不息。愿内省自身,遵循先生的道德人格、学术作风,在自己的研究生涯中,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为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来源:《西南林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网》2008年07月16日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