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资源环境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学术交流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张卫峰,男,1978年7月出生,甘肃省正宁县人,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7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1年本科毕业进入中国中化集团工作,任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

2005年到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访问学习。

2007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

2007年受邀到美国、荷兰、德国作学术交流。

200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社会任职:

1. 世界肥料工业协会农业委员会中国联络人。

2.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

3. 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4.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七届理事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5.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专家组成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植物营养学”、“资源环境科学进展”。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化肥产业发展相关的资源、产业竞争力、市场分析、农业需求及环境问题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农业部948项目“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引进与中国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2. 农业部“948”项目“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引进与创新”。

3. 商务部“中国磷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4. 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化肥战略储备”。

5. 国家交通部“中国化肥运输体系研究”。

6.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氮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7. 校内启动基金“氮肥生命循环及中国氮肥施用的资源环境代价定量化研究”。

8. IPI-CAU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主要作物钾肥施用技术验证与提炼研究”。

9. 支撑计划“配方肥料生产及配套施用技术体系研究”。

10. 973计划项目“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

11. 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农业部“肥料管制制度及肥料立法研究”。

13. 中英合作项目“低碳经济及养分管理”。

科研成果: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各种论文80余篇,其中英文SCI文章1篇,EI文章7篇,中文核心期刊18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2部。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中文论文:

2009年

1. 张卫峰,李亮科,陈新平,张福锁.我国复合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磷肥与复肥,2009,24(2):14-16

2. 孙爱文,张卫峰*,杜芬,高利伟,张福锁,陈新平.中国钾资源及钾肥发展战略.现代化工,29(9):10-14

3. 汤云川,张卫峰*,张福锁,马文奇. 户用沼气工程发展对农田养分流动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9,25(8)192-199

4. 杜芬,张卫峰.高肥价时代钾肥施用情况调查—华南水稻. 中国化肥信息,2009年19期

5. 张卫峰,杜芬,张福锁.中国钾肥施用及钾肥需求.中国钾盐,2009年第4期

6.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农业工程学报,2009,25(7):173-179

7.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 37 (23) : 11079 – 11083

8. 高利伟,马林,张卫峰,王方浩,马文奇,张福锁.黄淮海三省两市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11): 186-193

2008年

1.张福锁.张卫峰等主编.我国化肥产业及科学施肥战略研究报告.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参编)

2.Weifeng Zhang, Wenqi Ma, Yuexiu Ji, Mingsheng Fan, Oene Oenema, Fusuo Zhang. Efficiency,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phosphorus resource use and the fertilizer industryin China.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 DOI10.1007/s10705-007-9126-2 (online) [SCI]

3.张卫峰,汤云川,张四代,张福锁,江荣风,曹一平.全球粮食危机中化肥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现代化工,2008,28(7):1-7[EI]

4.马文奇,张卫峰,王利,张四代,张福锁,世界化肥发展特点和未来趋势分析,现代化工,2008(1):1-8[EI]

5.张卫峰,季玥秀,马文奇,王利,王雁峰,张福锁. 中国化肥资源供需矛盾及调控策略.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754-764(核心期刊)

6.张卫峰,马文奇,王雁峰,张福锁.中国农户小麦施肥水平和效应的评价.土壤通报,2008,39(5):1049-1054(核心期刊)

7.张卫峰,王雁峰,马文奇,马骥,张福锁.中国化肥需求预测方法浅析.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2):1-5(核心期刊)

8.张卫峰,马文奇,王雁峰,张福锁.基于CBEM模型的2010年农田化肥需求预测.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3):407-416(核心期刊)

9.张卫峰,季玥秀,马骥,王雁峰,马文奇,张福锁. 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Ⅱ种植结构.资源科学,2008, 30(1):31-36 (核心期刊)

10.张卫峰,季玥秀,马骥,王雁峰,马文奇,张福锁. 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Ⅲ人口,经济,技术,政策.资源科学.2008,30(2) :213-220(核心期刊)

11.张卫峰等.加强宏观调控 统筹解决农业发展与化肥供应问题.中国化肥信息,2008(23)

12.张卫峰. 全球化肥供应仍将趋紧,我们如何应对?中国化肥信息,2008(11)

13.张卫峰等.降低钾肥进口依赖度,探索有机钾替代策略.农资导报

14.张卫峰等.高价化肥带来的影响.农资导报

15.张卫峰等.中国钾肥施用情况及其需求形势分析.2008年世界钾盐大会论文集

16.张卫峰等.高价化肥带来的影响.2008年第五届中国化肥市场国际论坛论文集

17.张卫峰等.国内外氮肥供需形势及中国面临的问题. 2008年氮肥行业营销工作会议论文集.

18.张四代,王利,张卫峰,张福锁,马文奇.中国化肥产业显示竞争力评价,化肥工业,2008,35(2):14-19(核心期刊)

19.张四代,张卫峰等.西南区化肥供需特征及其调控策略.中国化肥信息

20.张四代,张卫峰,王利等,中国长江中下游化肥供需状况及其调控策略,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1):100-103(核心期刊)

21.张四代,张卫峰,王利,王激清,张福锁,马文奇.我国黄淮海地区省市化肥供需状况及其调控策略.磷肥与复肥,2008,23(2):75-78

22.王激清 ,张卫峰 ,马文奇 ,江荣风 ,张福锁,关于我国农业需求化肥品种几个问题的探讨.化肥工业,2008,35(1):15-23(核心期刊)

23.曹仑,张卫峰,高力,王利,马文奇,高祥照,张福锁.中国合成氨生产能源消耗状况及其节能潜力,化肥工业,2008,35(2):20-24(核心期刊)

24.张智峰,张卫峰.我国化肥施用现状及趋势.磷肥与复肥,2008,23(6):9-12

25.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土壤学报,2008,45(5):915-924(核心期刊)

26. 张琳,张凤荣,安萍莉,张卫峰,严良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及其变化规律比较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08-112[EI]

27. 王旭,张卫峰.生物能源发展使世界化肥需求量增加.农资导报,2008.7.2

28.张卫峰,王雁峰.化肥价格高企带来哪些影响?农资导报,2008.7.28

2007年

1.张福锁,张卫峰,马文奇等编著.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发展.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副主编)

2.张卫峰,季玥秀,马骥,王雁峰,马文奇,张福锁.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Ⅰ化肥供应.资源科学,2007,29(6):162-169(核心期刊)

3.Zhang F.S., Fan M.S., Zhang W.F. 2007. Principles, dissemin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Fertilizer 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developed in China. International Fertilizer Industry Association (IFA) proceeding (In press)

4.张卫峰,高力,马骥,马文奇,许秀成,张福锁.化肥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度分析.磷肥与复肥,2007,22(1):5-9(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5.张卫峰.“十一五”期间中国化肥产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化肥信息,2007(8):6-7

6.王利,张卫峰.国际二铵价格飙升影响巨大.中国化肥信息, 2007(9):19-20

7.王利,张卫峰,马文奇,高祥照,张福锁.中国化肥产业现状与近期走势.现代化工,2007,27(5):1-6[EI]

2006年

1.张福锁,马文奇,张卫峰,陈新平等.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参编)

2. Zhang F.S., Fan M.S., Zhao B.Q., Chen X.P., Li L., Shen J.B., Fen G, Chen Q, Jiang RF, Ma W.Q., Zhang W.F., Cui, Z.L., Fan X.L. 2006. Fertilizer use, soil fertility and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ment in China. In: Fan MS et al (eds) Improving plant nutrient management for better farmer livelihoods,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FAO.ISBN 978-974-7946-92-5. RAP publication 2006/27. pp. 188-211

3.张卫峰,曹宁,王利,陈新平,马文奇,张福锁.中国磷肥需求预测及产业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化肥工业,2006(2):1-4(中文核心)

4.王利,高祥照,马文奇,张卫峰.中国低浓度磷肥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展望.植物营养学报, 2006 ,12(5) :732-737(中文核心)

5.王利,郭兆雄,张卫峰,齐焉,马文奇,高祥照.世界硫资源供需形势分析与中国的应对策略.化肥工业, 2006(2):5-9(中文核心)

6.王利,杜森,王激清,高祥照,张卫峰,马文奇.中国氮肥消费状况及其发展展望.化肥工业,2006,33(4):1-6(中文核心)

7.王利,张卫峰,马文奇,高祥照,张福锁,齐焉.基于化肥生产的硫资源流动规律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6,20(6):900-908(中文核心)

8.马 骥,张卫峰.根据我国近28年磷肥产量趋势及其波动特征预测磷肥发展趋势.磷肥与复肥,2006,21,(6):6-8(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9.王雁峰,张卫峰,王利,马文奇,张福锁,高祥照,齐焉.我国粮食主产区尿素供需时空特征及市场调控思路.化肥工业.2006,33(5):1-6(中文核心)

10.张卫峰,马骥,王雁峰,马文奇,张福锁. 中国化肥消费驱动因素分析.2006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11.张卫峰,王利,高力,曹仑,王雁峰,马文奇,张福锁.化肥需求形势对中国氮肥产业竞争力的影响.2006年全国煤(气)化工,甲醇及相关产品技术,市场分析与发展高层研讨会论文集

12.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马文奇.中国养分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与对策.2006世界化肥农业大会

2005年

1.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马骥.中国磷肥产业价值链分析.现代化工.2005,(9):9-13 [EI]

2. Zhang F.S., Ma W.Q., Zhang, W.F., Fan M.S. (2005), Nutrient 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production systems to food chain, In: Li Chunjian et al. (eds) Plant Nutrition for Food Security,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Beijing, China, 13-15.

3.马骥,张卫峰.组合预测方法在磷肥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统计与决策,2005,(6):120-121(中文核心)

4.王兴仁,张福锁,刘全清,张卫峰,马文奇.试论我国复混肥料的发展方向,磷肥与复肥,2005,20(2):5-8(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5.刘全清,张卫峰,杜森,马文奇,张福锁.中国西北地区肥料使用和生产状况的分析.磷肥与复肥.2005,20(2):5-8(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6.马骥,张卫峰,马文奇.粮食主产区农户化肥信息认知途径调查分析.磷肥与复肥, 2005,20(6):71-73(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7.张卫峰,王利,马文奇.重视低浓度磷肥利用—挖掘磷矿资源潜力,农资导报2005-9-6

8.张卫峰,马文奇,刘全清.警惕中国氮肥发展过热,农资导报,2005(6):14

9.张卫峰,张福锁,马文奇.铁路运输缘何成为化肥流通瓶颈.农资导报,2005(2):13

10.张福锁,张卫峰,马文奇.保护磷矿资源刻不容缓.农资导报,2005(7):13

11.马文奇,张卫峰,张福锁.政策和社会因素影响化肥消费.农资导报,2005(3):13

12.马骥,张卫峰.中国农户化肥消费行为的基本特征.农资导报,2005(16):14

13.马骥,张卫峰.中国农户化肥消费的产品认知特点.农资导报,2005(17):14

14.马骥,张卫峰.中国农户化肥消费的品牌认知特征.农资导报,2005(18):14

15.马文奇,张卫峰,张福锁.政策和社会因素影响化肥消费.农资导报,2005(1):25

16.马文奇,张卫峰,刘全清.国内外钾肥资源利用概况.农资导报,2005(12):13

17.马文奇,张卫峰,刘全清.国内外钾肥资源利用概况.农资导报,2005(12):6

18.马文奇,张卫峰.世界磷肥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农资导报,2005(11):8

19.张福锁,江荣风,杨相东,张卫峰.缓/ 控释肥料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农资,2005,(10):51-52

20.马文奇,张福锁,张卫峰.关乎我国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产业,资源科学,2005,27(3):33-40(中文核心)

21.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高力,曹仑.中国化肥产业竞争力探究.2005年全国大中型氮肥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2.王利,马文奇,高祥照,张卫峰.中国氮肥消费状况及发展展望. 2005年全国大中型氮肥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3.王利,高祥照,马文奇,张卫峰,中国低浓度磷肥的使用现状与发展展望,2005年全国低浓度磷肥研讨会资料汇编.

2004年

1.张卫峰,刘全清,马文奇,张福锁.西欧化肥生产与消费的现状.磷肥与复肥,2004,19(5):72-77(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2.张福锁,马文奇,张卫峰.关乎我国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产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3.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荷兰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4(1/2):10-12

4.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挪威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4(3):4-7

5.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丹麦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4(4):5-7

6.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比利时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4(6):4-7

7.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奥地利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4(8):4-6

2003年

1.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德国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3(14):4-7

2.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法国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3(15):1-4

3.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英国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3(16):1-4

4.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西班牙化肥生产与消费.磷复肥与硫酸信息,2003(17):1-3

学术交流:


会议邀请报告50余次,先后为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提供咨询报告18份,为国际机构提供咨询报告6份,为国内企业提供咨询报告10余份。先后受邀到美国、荷兰、德国、泰国等地做学术报告。

会议及邀请报告情况:

2009年

1.张卫峰.中国农业与化肥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2009.01.14,众德三农大学堂签约仪式,烟台。

2.张卫峰,张福锁,陈新平.我国化肥生产和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2009.02.05,中石化培训,北京

3.张福锁张卫峰陈新平.我国农业结构变化与发展趋势.2009.02.05,中石化培训,北京

4.陈新平,张福锁,张卫峰.化肥产品发展趋势与农业需求.2009.02.05,中石化培训,北京

5.张卫峰,张福锁,李红莉,杜芬,李显策.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及化肥需求,第十七届全国磷肥、硫酸行业年会,2009.05.20-24,杭州

6.WeifengZhang.FertilizeruseandfertilizerdemandinChina.2009年中国国际氮肥甲醇大会2009.05.26-27,上海

7.WeifengZhang,FusuoZhang,HongliLi,FenDu,XianceLi.Fertilizerusebycropsandfertilizerdemandforecast.77thAnnualConferenceofIFA,25-27May2009,SHANGHAI

8.张卫峰,杜芬,张福锁.中国钾肥施用及钾肥需求.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行业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技术交流会,2009.06.25-26.北京

9.张卫峰,张福锁,李红莉,杜芬,李显策.国内外化肥需求趋势.农业部全国肥料信息会商会议,20090702,北京

10.张卫峰,我国磷资源状况与高效利用对策,磷重大项目讨论会,20090717,青岛

11.张卫峰,全国农户调研和养分管理信息系统.高产高效“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研讨会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推广经验交流会,青岛。

12.张卫峰.中国有机资源利用现状与趋势.中国有机肥产业化标准暨中国有机肥行业协会发起签字仪式.2009.07.31,北京。

13.张卫峰.化肥与环境.第十四届全国化肥市场(“盐桥”钾肥)研讨会。2009.09.09-12,西宁

14.张卫峰,李亮科.中国复合肥发展及应用效果分析.首届全国新型肥料技术研讨会,2009.10.31-11.01,北京。

15.ZhangFS,FanMS,ZhangWF,ChenXP.21stCenturyAgricultureinChina:ChallengesandSolutions.UniversityofDelaware.USA

16.ZhangFS,FanMS,ZhangWF,ChenXP,JiangRF.Integratednutrientmanagement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inChina.michigenUniversity,2009.08.21,USA

17.ZhangFS,FanMS,ZhangWF,ChenXP,JiangRF.Integratednutrientmanagement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inChina.CornellUniversity,2009.08.23,USA

18.ZhangFS,FanMS,ZhangWF,ChenXP,JiangRF.IntegratednutrientmanagementforsustainableagricultureinChina.XVIinternationalplantnutrietioncolloquium.2009.09.25-27,Sacramento,USA

19.PanHe,WeifengZhangandFusuoZhang.GHGemissionfromnitrogenfertilizerinChina.WorkshoponFCOprojectandcasestudyoflowcarbonagricultureinJiangsuprovince,2009.09.21-22,Nanjing.

20.张卫峰.中国肥料产业发展战略.农资导报新农村建设学院培训班.2009.11.24

2008年

1.2月24-26日在哈尔滨参加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分局寒地水稻施肥技术研讨会。

2.5月11日参加了烟台《2008年化肥行业峰会》,并作了题为《全球粮食危机中我国化肥产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

3.5月27-31日参加了在石家庄举办的《国际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政策与技术研讨会》,与张福锁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养分管理的历史、现状与挑战》专题报告。

4.7月6-9日参加在上海举办的《2008首届国际钾肥研讨会》,并做了题为《中国钾肥施用情况及其需求形势分析》的特邀报告。

5.7月15日参加了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主持的《化肥需求与科学施肥研究专家座谈会》。

6.7月24-25日参加了在许昌召开的2008年第五届中国化肥市场国际论坛论,并作了题为《高位价化肥背景下中国用肥格局的变化》的特邀报告。

7.8月29-30日参加了南宁经销商培训会议,并做了专题报告。

8.9月6日曹一平、张福锁、张卫峰、陈新平等研发中心专家受邀出席烟台BB肥会议,并做了题为《高价时代我国BB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的专题报告。

9.9月16-18日参加了成都经销商培训会议,并做了题为《我国现阶段化肥施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及中国化肥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

10.9月23-24日参加了在湖南张家界由氮肥工业协会组织的2008氮肥行业营销工作会议,并做了题为《国内外氮肥供需形势及中国面临的问题》的专题报告。

11.9月24-26日参加了“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并在IPI组织的钾肥分会场做了《中国作物钾肥需求及影响因素》的专题报告。

12.10月25-27日张卫峰出席了在山东潍坊召开的磷复肥产销会,并在会上作了《中国作物钾肥需求及影响因素》专题报告。

13.11月25日出席在石家庄“云天化农资营销培训班”作了培训。

2007年

1.WeifengZhang.FertilizerdemandforecastforChina.IFAAsiafertilizerdemandforecasttrainingcourse.BangkokThailand.2007.4.3

2.张卫峰.中国测土配方施肥进展及对化肥需求的影响.2007年第四届中国化肥市场国际论坛.陕西西安.2007.7-26

3.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测土配方施肥对化肥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二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讨会.新疆乌鲁木齐.2007.8.9

4.张卫峰.中国农业生产与氮肥需求形势.2007中国氮肥营销会议.吉林长春.2007.9.16

5.张福锁,张卫峰,范明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高产、高效、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全国复合(混)肥发展研讨会.山东临沂.2007.9.26

6.张卫峰,国内外化肥资源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第十二届全国化肥市场研讨会.昆明,云南.2007.10.22

7.WeifengZhang.FertilizerproductionanduseinChina.Asiafertilizermarketforum.Shanghai,2007.11.1

8.WeifengZhang.TheFertilizerSituationandOutlookinChina.The2008FertilizerOutlookandTechnologyConference.Tampa,Florida,USA.2007.11.6

9.WeifengZhang.TheFertilizerSituationandOutlookinChina.TrainingcourseforSino-Germanyproject.Stujuatte,Germany.2007.11.13日

10.张卫峰、张四代.黄淮海区域化肥施用情况.黄淮海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北京.2007.11.21

11.张卫峰.养分资源宏观管理思路与进展.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北京.2007.11.29

2006年

1.应邀参加了哈尔滨“2006中国磷复肥产销会”,并做了题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对中国化肥产业发展的影响》的报告。

2.应邀参加了珠海第七届国际土壤钾素研讨会“soilpotassiumandpotassiumfertilizermanagement”,并做了题为《fertilizerKdemandinChina》的报告。

3.应邀参加了福州“2006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学术年会”,做了题为《中国化肥消费驱动因素实证分析》的特邀报告。

4.参加了南京“第三届中国化肥市场国际研讨会”,作了题为《中国化肥需求分析》的特邀报告。

5.参加内蒙古《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讨会》及“948项目总结会”,作了题为《中国化肥产业政策研究进展》的报告。

6.参加深圳《甲醇与煤合成气发展研讨会》,并作了题为《中国化肥需求形势及氮肥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特邀报告。

7.参加《世界化肥农业大会》及IFA组织的《化肥需求预测培训班》,作了题为《中国化肥需求预测》的发言;

8.参加北京《商务部产业损害预警通气会》。

2005年

1.参加南宁“全国大中型氮肥生产企业技术交流会”,并作了题为《中国化肥产业竞争力探究》的特邀报告。

2.参加云南“948”项目讨论会,作了题为《化肥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的报告。

3.参加《第十五届国际植物营养大会》。

4.参加《研究促进氮肥工业健康发展问题座谈会》与《磷肥行业健康发展研讨会》。

5.参加《中化2005年度投资总结会议》、中化上市公司香港记者研讨会、《中国肥料发展战略研究》讨论会和“研发中心肥料技术研讨会”。

6.参加《中国第七届肥料双交会》和中国氮肥企业经理(厂长)会议。

2004年

1.参加“养分资源综合管理”2004年度总结会。

2.参加世界肥料工业技术大会(IFA组织)。

3.参加南京自然资源学会、南京第三届国家氮素会议、南京磷肥协会与硫酸协会年会。

4.参加大连化肥市场研讨会、云南“植物营养教学培训班”、青岛《2004年中国氮肥国际论坛》、山东寿光《全国肥料产业发展与新型肥料开发专题研讨会》。

5.参加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科技下乡活动,深入云南宣威调研。

6.参加中化化肥2004年湖北、湖南员工培训,负责讲授《化肥知识与农化服务》。

2003年

1.参加南京《中国第五届肥料双交会》。

政府决策支持报告:

1.2008年应农业部要求参与完成《2008年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和《2008年秋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2008年7月应农业部要求参与完成《关于我国磷钾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情况的报告》。

3.2008年8月应农业部要求参与完成《我国肥料产业与科学施肥研究报告》。

4.2008年8月应农业部要求参与完成《全国土肥水研究网络平台建设规划》。

5.2008年6月份应农业部要求,对国务院批件—《国家实行化肥与粮食储备联动互补农民的政策建议》参与分析并提供了参考意见。

6.2008年8月份应农业部要求,对国务院批件《全球进入高价化肥时代我国应大力发展缓控释肥》组织全国8位专家进行了论证,并提交了相关报告。

7.2008年10月应农业部要求,完成《2008年化肥施用及2009年化肥需求预测报告》。

8.2008年10月应农业部要求,完成《我国肥料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9.2008年10月应农业部要求,完成《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发展规划》。

10.2008年11月应农业部要求,完成《国内外化肥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11.2008年小麦底肥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09.02(提交农业部)。

12.关于大颗粒尿素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意见,2009.02(提交农业部)。

13.2009年上半年化肥供需形势及其下半年走势分析,2009.07(提交农业部)。

14.全国钾肥施用及供需分析,2009.07(提交农业部)。

15.关于肥料登记管理有关情况的报告,2009.08(提交农业部)。

16.WeifengZhang,FenDu,XinpingChen,FusuoZhang.Potassiumfertilizeruseondifferentcropsanddemandtrendinchina,2009.05(IPI)。

17.曲周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区参与式农民技术需求快速评估结果报告.2009.4。

国际机构咨询报告:

1.IFA《IFA-Su1.IFA《IFA-SurveyonComplexFertilizerConsumption》。

2.IFA《2005/2006世界化肥需求预测》。

3.IFA《2006/2007世界化肥需求预测》。

4.IFA《2007/2008世界化肥需求预测》。

5.IFA《fertilizerpolicyandsubsidy》。

6.IFA《fertilizerproductsinChina》。

7.IFA《2008/2009世界化肥需求预测》。

8.IFA《2009/2010世界化肥需求预测》。

荣誉奖励:


获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优秀青年论文,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一等奖,中国农业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中化科研奖励基金特等奖。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媒体采访:

1.2006年6月接受科学时报采访,发言内容被刊登在6月28日科学时报观察版上,题目为《化肥产业进退失据,政策推手难辞其咎》http://www.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66708

2.2007年11月,接受了中华供销合作时报就中国化肥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进展采访,采访文章“3年3大变国际竞争视角下的中国磷复肥产业”。http://www.zh-hz.com/html/2007-11/22832.htm

3.2007年12月,接受了科学时报就中国化肥价格、化肥出口及产业发展战略的专题采访。采访稿“争煤争气争电化肥出口呼唤急刹车”发表在科学时报上。http://www.sciencetimes.com.cn/sbhtmlnews/200712201250797197145.html?id=197145。

4.2008年2月,接受了大生月刊就中国化肥施用及养分管理的专题采访。

5.2008年8月,接受新华社通讯社经济信息编辑部采访。采访内容“我国磷肥出口动力仍较强,应采取多元化措施化解矛盾”以内参形式上报国家。

媒体报道一: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张卫峰:我国钾肥施用量已经达到高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对钾肥使用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我国钾肥种植需求在不断增加。然而,钾肥消费量和需求量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从种植角度讲,土壤养分和种植结构在发生变化,从市场角度讲,钾肥的施用受价格影响较大。我国农业种植施用钾肥的情况到底怎样?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张卫峰通过多年来积累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短期和长期钾肥需求量的走势。

生产效率影响化肥需求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做出的化肥需求调查数据,影响化肥需求的因素除去人口和食物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是农业生产体系中的生产效率。张卫峰表示:“第一,生产的农产品所需要吸收的养分及其吸收的程度跟很多因素有关;第二,农业生产体系中化肥的投入占种植投入的比重在变化,也就是说,有机肥的使用可能是影响化肥投入的另一个影响因素;第三,化肥投入到农田中有多少被吸收利用。这三个因素是决定化肥需求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过长达40年大量施用化肥的过程,最显著的效果是化肥为土壤带来大量养分,提高了土壤基础含养量。张卫峰提出:“中国60%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原因在于作物生物量的增加和化肥使用率增加,化肥的使用对作物生物量的增加有非常大的贡献。”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全国60%的土壤有机质增加后,化肥又需要多少?张卫峰通过调产数据对比分析:“对比1982-1985年和2004-2006年土壤对使用化肥的反应来看,与过去相比,现在不用化肥,产量也能增加;施用同等量的化肥,现在比过去得到的产量高;然而,随着作物生产中作物施肥量继续增加,生产单位的产量并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可见,随着产量的增加,养分的吸收量并没有继续随着化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有所下降。

我国钾肥并未严重稀缺

从中国种植品种以及生产管理方式对吸收量的影响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很多作物吸收营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随着作物生产的发展,育种技术和栽培管理技术都会对施肥产生较大影响。张卫峰表示:“现在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农田并不像过去所认为的那样,种植时用钾少,因此土壤钾大量稀缺。一切企业也曾预测钾肥需求量潜力非常大,因此给行业带来盲目过热的情况。但实际上,中国土壤钾并没有严重稀缺,有些地区略有稀缺,而一些地方根本不缺。”

另外,张卫峰分析,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钾的需求和氮磷不同,钾的需求还受价格的影响,因为中国的农户对钾的认识并没有达到像氮那么深,因此施用钾的时候会首先受到价格的影响。同样,中国钾肥70%是通过进口进入市场的,而复合肥的生产商同样重视价格,如果钾肥价格太高,他不会使用太多钾肥,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钾肥需求比较清晰:2008年钾肥的价格超过了中国农民所能接受的价格,同样也超过了复合肥生产商所能接受的价格,因此钾肥需求2008年-2009年下降了40%多。

从各个方面的影响来看,张卫峰总结:“我们根据土壤钾的形成来看,过去长达几十年中国土壤钾确实亏缺,但是近几年当钾肥投入量达到500万吨左右,转化为正平衡,因此为了保持土壤平衡,我国农业种植最多需要投入550万吨钾肥。”

化肥工业对需求影响较大

中国的化肥用量已经超过了需求量,磷钾肥已经达到高点,氮肥可能增加,但也基本达到极限。但是,短期内,受到农产品的价格、化肥的价格、政策和化肥行业本身的发展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化肥需求会有所增加。补贴政策在频繁地调整,因此价格仍然在剧烈地波动,这就对化肥市场形成难以预测的结果。中国的补贴政策具有其特殊性,但总体来讲,目的是让农民买得起肥料、用得起肥料。

近两年,对化肥需求影响较大的另一个因素是化肥工业的发展。因为在中国,仍然没有进入买方市场,农民并不能提出需要什么产品,即使农民提出来,信息也传达不到生产商处。而是经销商和生产商根据市场发展来确定生产什么产品。但是现在化肥生产技术极为有限,虽然化肥用量增加较多,但产量增加相对较慢。所以我国化肥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新的化肥技术来提高肥料利用率、产品质量,从而对产品形态、产品结构产生影响。例如,现在我国正大力推广覆膜种植、膜下滴灌和滴灌施肥、机械化发展方式等科学技术。在科技提高的同时,我国政府正在支持农业组织提供专业化的施肥和使用农药服务,未来将形成专业的农化服务队伍。

文章来源:《中华合作时报网》2012-01-09

媒体报道二:

张卫峰: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再次见到张卫峰老师,是在他的办公室。与站在第七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讲台上不同,他一身浅色休闲装给人一种更加亲和的感觉。张老师的办公室不大,收拾得整齐利索,井然有序。

张卫峰是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担任自然资源学会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1997年、2007年先后在我校获得学士、博士学位,2007年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养分管理。2009年参加我校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获得二等奖。今年5月,代表我校参加了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谈起这次参赛的感受,张卫峰说,这次比赛让他收获很多,感悟很深。“在参赛的准备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要多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要以启发、引导学生为主,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无论你觉得自己讲得多精彩,如果学生听不明白,就达不到授课的目的。”他表示,参赛的过程其实也是向别人学习的过程,参赛的教师来自各个高校,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讲课技巧,从他们的讲课中,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启发、启迪,对自己今后的教学非常有帮助。

张卫峰这次参赛的课程是《植物营养学》,他说,讲授植物营养学较于其他学科难度相对较大,概念比较抽象,内容比较枯燥。如何才能讲好?讲透彻,让学生明白?“这是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挑战”,张卫峰说,磷的缺乏和水体富营养化都给植物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果单纯讲磷的知识,势必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怎么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呢?他改编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的一句台词:“21世纪什么最重要?磷!”以此开场,给学生设了一个悬念,随后,他结合自己在实验田和去太湖、滇池等全国各地调研时拍摄的照片,生动而形象地讲述了土壤缺磷以及湖水富营养化产生的原理以及管理的策略,“这样一方面能把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更好、更简练地讲好课,在不到10天的准备时间里,张卫峰在申建波、江荣风、张俊玲、陈新平、曹一平、李晓林、张福锁、李海港、刘庆昌、吴文良、范志红等老师的指导下,将参赛的PPT由20多张缩减到10余张,教案改动多达9次。“教案一直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每次变化都遵循着教学的科学性、严谨性,我自己对教案稍有一点不满意便会做出改动”。

课堂上的张卫峰总能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激情。“讲课时,精神饱满至关重要,要让自己感染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听课和吸收知识的效率”。不仅如此,讲课的组织方式、讲话语速也很重要,教师的举止仪态、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还把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灌输到课堂上,以此感染学生,“我也常把这种热爱寄托在学生身上,土壤、植物本身是看似很枯燥的东西,但是当你对一种东西有种使命感和责任时就会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作为我校四名参赛教师之一,张卫峰还分享了自己赛时的感受与赛后经验。他说:“参加比赛要充分体会讲课之精髓,真正了解教课的真谛是什么,同时结合比赛的特点;其次,选材要有科学性,要跟生活息息相关,20分钟的讲课过程中最好采取‘一原理一案例’形式,把内容讲透、讲活;第三,每个人的讲课风格都不同,参赛准备过程中,在广泛吸收大家的意见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第四,表现形式同样重要,明白板书、PPT和‘讲’的主次关系,应以‘讲’为主,将三者适当结合。”

文章来源:《中国农大新闻网》2011年06月02日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