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一:
生态赤子——张振中
五月的陕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个6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已是人类生息繁衍狩猎放牧的最早栖居地之一,如今,又崛起了享誉海内外的能源城榆林。这里,早已不是偏远闭塞、风沙荒凉的代名词,而是生态建设和能源开发的新概念!记者慕名来到塞北榆林,探访在这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工作了30年,现为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负责人、榆林市生态保护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生态》(榆林)杂志主编、“生态榆林网”的创办人生态专家张振中。在他十几平方米略显杂乱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专业书籍资料。身材高大、五十出头的张振中,满脸刻着褶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不少。
进行科学试验 赢得联合国专家肯定
1979年,张振中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地处米脂县的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在被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确立的综合治理科学试验区——米脂县泉家沟村,他作为一名技术骨干担起试验区建设的重任,在这典型的黄土丘陵区一呆就是八年!在条件简陋的环境中绘制泉家沟地形图,他硬是用经纬仪把方圆5.19平方公里一尺一尺量了出来。谷茬子、碎玻璃扎得他双脚血淋淋,沟谷的洪水吞下他好几个避雨棚。他所积累的原始资料,既为泉家沟治理规划了蓝图,又给学术带头人朱象三、梅福生的论证报告提供了充分依据,帮助米脂争取到价值1亿元的联合国援粮项目。在“七五”末的国家课题验收中,与1979年相比,泉家沟坡地退耕49.9%,粮食总产值增长1/3,农林牧副总产值提高4.99倍,林草覆盖率提高2.6倍,径流含沙量减少64.5%,土壤侵蚀模数降低92.4%。他们给政府提呈的“退耕还林、少种高产、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治理方略,比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早了15年。
联合国粮食计划开发署首席专家阿伦斯认为,泉家沟的试验是他们在中国100多个项目中最有成效的一个;这里的经验不但适应于中国,而且对世界同类地区也有指导意义。
1990年,所里抽调了12名技术骨干,组成农业科技推广队,由张振中负责。他以桥河岔乡为科技推广基地,按照“农林牧副综合发展”思路,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引导和扶持农民选准脱贫致富的路子。在张振中率领下,这支科技队伍在桥河岔乡分片分村展开工作。他们帮助年家沟引种良种玉米,为远志山设计庭院经济,使高家沟栽满经济林,在全乡范围内培育建立起具有发展潜力和现实指导意义的5个科技示范村和10个种、养、加工等方面的科技红花户,并以此为样板推广到“五村促全乡,辐射百朵花”的农林牧综合发展的科技示范模式,而且一大批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农村新人在桥河岔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担任科技副县长 荣获全省优秀
1993年底,根据张振中的实绩,省委组织部选派他担任米脂县科技副县长。消息在黄研所不胫而走。振中能吃苦更能吃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大家打心眼里信服他,突然要离开,谁也舍不得,都想找他聊聊,可他早就下乡去了。几十天后,浑身尘土的他刚回到家,妻子便发问:“振中,那个官不当行吗?”妻子哪知,丈夫只是匆匆回来看一眼即将临产的她!她知道,丈夫对老百姓的事,即使半夜,摩托车一骑就走了。想到这儿,刚强的妻子不忍心拖住他,只能在心中慢慢地理解丈夫所作的一切。
刚去县上报到,张振中便将一份祥尽的《1994-1998年米脂农林牧综合发展规划》摆在了县里主要领导面前。原来,他已利用一个月时间对全县15个乡镇和部分重点村、户进行了走访,绘制出一幅“以点带面,辐射推广,东引北治,以东带西”的科技振兴米脂蓝图。县委、县政府很快拍板通过。为了把目标变成现实,他组建县级农业、畜牧、流域等9个部门百余人员的科技队伍,奔赴各乡镇进行科技推广,并在远志山建立起榆林地区第一家农民科技培训中心,亲自制订一年四季的培训计划和内容。结合桥河岔乡的经验,他又提出在全县发展100个科技示范村,1000户科技示范户,1万名农民科技员网络建设思路,均被县委、县政府采纳。
“农村要致富,全靠新技术和新思路。”这是张振中常挂在嘴边的话。为给老百姓闯出致富路,他的办公室如同一间咨询部,经常摆满了良种,挤满了农民。堂堂一位副县长,开会、吃饭、讲授常在田间;动辄赤足下地,帮农民开沟、扶犁、施肥、下种,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光脚县长”!
张振中规划的大棚菜、烤烟种植、笼养鸡在米脂破天荒地安家落户。为搞好示范,每个环节他都严格要求、亲自设计。几年间,农民自发建起的大棚,仅官庄村就有30多个;烤烟已成为米脂的主导产业,1996年占全县农业总税的38.6%;40万只的笼养鸡也使米脂成为远近闻名的笼养鸡基地县。
从走进黄研所到担任科技副县长,全县大部分乡村和沟梁峁岔都留下他的脚印。1986年,他作为泉家沟峁状丘陵沟壑区实验建设模式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获得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他主持的水土保持流域治理规划设计、土壤侵蚀与径流监测,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模式为黄土高原地区提供了农林牧合理配置,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建设模式。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该模式后无偿为米脂县提供了4.55万吨小麦援粮,实施“2744”援粮项目。1992年,他被评为省水土保持先进工作者。1991-1993年,由他负责和参加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研究”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1990-1996年,作为米脂科技承包集团负责人和主管全县农业科技的副县长,获省级先进集体,地区先进集体,全省优秀科技副县长诸多成果奖和工作奖励。
在米脂县18年的工作,面对国家和省上授予的20多项荣誉,张振中说:“我热爱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把工作干好这是必须也是应该的事情”。
建设生态产业园 对党忠贞不渝
随着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榆林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目光。2000年底,全国近百名院士、学者、教授在对榆林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创建“中国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的构想。这个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具有开拓创新思路的构想一经发布,立即受到时任国家领导人姜春云的高度重视,国家西部开发办公室和有关部委积极支持,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通过了专业评审论证。
2002年,为配合国家和省上的工作部署,张振中被榆林市委抽调到陕北(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筹备处主持工作。园区项目虽纳入市“十一五”计划,但一直没有启动,也没纳入财政预算。近十年来,张振中毫不气馁,锲而不舍、尽心竭力地为园区进行总体规划、项目申报、招商引资、筹资运作,把自己的工资全部用于这一项目中。看到他多年来没有报销的账务条据,记者为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所折服。曾参与该园区规划和运作的我国诸多院士、专家认为,这个生态产业园区的理念和系统理论非常超前。榆林市多家农业园区都借鉴了生态园区《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正是由于众多领导、院士专家的支持,让他坚信这个生态园区一定会得到各方面的统一认识,最终能够启动运行。
张振中的敬业精神和诚实言行感染了一大批市内外企业家,诸多家企业愿意和他合作,共同打造这个生态园。在20余个生态产业项目中,已有多倍体林种扩繁、芦笋产业化开发、优质小杂粮深加工、泥炭高效复合肥、沙柳资源循环利用多个具有高附加值的农林牧副深加工项目找到了投资商。中、东部和港澳地区10余家大中型企业以及20余家地方企业在项目的规划、筹建过程中进行了积极参与和运作。园区现与中、东部和香港6家企业签订了4.98亿元的生态产业项目投资协议书,正在落实土地和进行项目申报。
2010年,与西部控股公司和山东鲁花集团合作,决定在陕北生态园多年运作的基础上,开发以沙漠治理为主旨,由油料生产、园林花卉、蔬菜生产三大基地和湿地保育组成的农业生态产业项目,现已与投资商签订了开发1.5万亩荒沙地,投资3亿元的意向书。生态园区已被纳入榆林市“61211”科技创新工程。该园区的创建对促进榆林生态名市建设、发展生态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发展,正在探索一条全新的生态与经济融洽发展的技术路线。在国家政策允许,政府支持的前提下,生态园区定会走出一条企业发展、农民致富、荒沙地流转增值的新路子。
2010年7月14日,在西安举行的五省十市“乌金三角区战略发展研讨会”上,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握着张振中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生态是榆林发展的命脉,要坚定不移地树立生态保护的意识。
作为陕西乃至全国知名的黄土高原治理专家,张振中在工作之余撰写了大量的生态论文。他和同事们总结的榆林南北地域“林灌农牧复合经营生态农业模式”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镶嵌式生态农业模式”两大生态体系模式,被榆林市三届主要领导认可;他撰写的《陕西省红枣工程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省发改委评审,正在付诸实施;作为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他提交了多篇“三农”调研报告,供市上领导决策参考。他为榆林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直书谏言,在长篇调研文章《生态榆林的断裂带》中说:“对于榆林而言,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当,就会造成高耗开采、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这些有损国家利益、损害地方经济、愧对子孙后代的严重后果。”这篇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的文章发表后,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省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周一波对张振中的事迹非常关注,在任职榆林市委书记期间,为张振中挥毫题词:“生态赤子”。
张振中和市内外一大批志同道合者,对榆林的生态环境尤为关注,在他的积极努力和斡旋下,倡导成立了榆林市生态保护联合会。张振中被提名为秘书长人选,提出并经过集体讨论通过,确定了生态联合会“提升榆林生态建设与保护理论水平、宣传榆林生态市和大生态理念、推介和总结榆林境内各类生态典型、弘扬生态文明传播生态文化、积极进行专项生态课题立项、争取社会团体和企业界对生态事业的支持”的六项基本任务;为市内外生态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被国家生态学会认为是地市级群众团体协会的良好样板;由他主编的《生态》榆林杂志,获得了诸多领导、业内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赞扬。
岁月如梭。30年多年来,历练了张振中这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陕北人民献上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我们期待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造福这方广袤而神奇的土地!
文章来源:《当代陕西》2011-06-10
媒体报道二:
拯救黄土高原——访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张振中副研究员
张振中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黄土高原治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工程,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今年国家对著名黄土高原研究专家刘东生院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说明黄土高原治理在西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重大影响。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记者对长期从事黄土高原开发治理研究工作的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张振中副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记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但是,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曾经是水草丰茂的自然景观,请您介绍一下我国黄土高原的环境演变过程和它的历史地位。
张振中: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作为有生命活力可以支配自然演变进程的一个群体而生存于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在黄土高原区域开发史中,越接近现代,对植被破坏的越严重。从秦汉时期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50%以上到现在不足10%的变化趋势完全可以说是近代社会人为活动破坏的结果。
从历史演变的眼光来看,我国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华夏灿烂文化的摇篮,甚至是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栖居地域之一。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寻觅到广袤的西部地区最鼎盛时代,也是黄土高原"物阜林茂,桑麻翳野"良好生态环境景象的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大量出土的文物遗迹证明在六十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一地区已是人类繁衍生息、狩猎放牧,是"土壤肥腴,物候润泽"的人类与动物最适生存区。但是,由于人口激增和不合理的开发手段,致使黄土高原演变为"光山秃岭、满目苍痍"的自然景观,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记者:很多人对黄土高原只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它的的地理位置具体的分布范围在哪里?
张振中:黄土高原地域分布广阔,东起太行山、西至日月山、南抵秦岭、北界长城,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横跨八个纬度,北纬34°~41°,13个经度,东经102°~114°,几乎涵盖了我国陕、甘、青、宁、晋、豫、蒙七省(区)全部行政辖区。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区)的准前沿地理位置。黄土的堆积厚度从数十米到四百多米,西高东低,海拔高程在1000米以上,黄土高原除因地势相对高外,还由于这个高原是连续深厚的黄土堆积而成,因此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黄土高原。
记者:我们陕西省的黄土高原从自然生态学的角度有哪些特点?
张振中:从物候生物生态理论讲,陕西黄土高原地域横跨了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干旱半湿润乔木带、半干旱灌丛草原带、干旱草原带这三大植物区划带。而按照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划分,陕西黄土高原由三大版块亚区组成。第一亚区黄土高原残塬区,是指关中以北,陕北以南的渭北旱塬区;第二亚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包括榆林大部,延安全部,铜川大部行政辖区;第三亚区黄土高原风沙草滩区,是指榆林北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这三种地貌类型构成了陕西黄土高原的基本地形地貌景观。
记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振中:许多专家认为,近代社会仅仅数百年时间,频发的战乱使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的需求,对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利用,特别是广种薄收这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地、彻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自身的生态环境条件。
剧烈侵蚀导致黄土高原"表土冲刷沟壑破碎,地力下降耕层瘠薄,无雨久旱不收,有雨泥沙俱下"的自然地理景观和现状。而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境况表象的显示,其深层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一地区植被稀少、土层疏松的自然地表状态加上人为的滥垦、滥牧、乱伐、乱采而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雪上加霜。其脆弱的生态环境,频发的自然灾害,破碎瘠薄的地貌特点是导致该地区普遍贫困的根本原因。
此外,有专家认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变迁与气候变化也有一定关系。
记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下游具体带来那些危害?
张振中: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占到全国严重土壤侵蚀区20%以上,而且每平方公里年侵蚀模数万吨以上甚至数万吨的区域全部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而土壤年侵蚀模数大于2万吨,最严重的剧烈土壤侵蚀区则全部分布在陕北地区和晋陕蒙接壤区。
黄土高原地区平均每年流失16亿吨土壤,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表层土壤年剥蚀达20毫米以上;16亿吨土壤相当于损失氮磷钾总量3000多万吨;在这16亿吨泥沙中,约4亿吨淤积在利津以上河道内,约有8亿吨淤积在利津以下河口三角洲及滨河地区,其余4亿吨冲入渤海。形成了举世著名的悬河(河道加堤1米需要十年时间,而河道十年预计抬高1米)。
土壤侵蚀不仅给当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灾害性的严重后果,而且也给黄河下游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国计民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遍布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沙尘泛起、旱灾频发这些生态性灾难的不断发生,迫使我们特别是身居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不得不严肃地面对这一严酷的现状。在反思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损害乃至饱尝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后,我们应当猛醒,并尽快寻找如何改造这种恶劣环境的有效途径。
记者:植被恢复和建设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张振中: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草灌乔植被在黄土高原治理中至少有三大效应。一是消减洪峰涵养水源的作用。草灌树冠可以对降雨起到再分配作用,特别是对暴雨动能阻滞效果显著,使地表土层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有效降雨,大面积的乔灌流域区,可以对暴雨产流时间延长3倍以上,并可涵养水源,有效调节河道径流量;二是改良土壤结构,防止侵蚀效应。良好的草灌森林土壤使土壤表层及深层毛细管孔隙增大,具有有效的入渗能力,比裸露地和农地的入渗能力提高20倍以上,可以改变表层土内径流速率,增加土壤水分贮存量,即使是次生林与人工草灌区,其拦沙效益可达到80-100%;三是改善小气候的作用。乔灌草达到一定规模面积后便能改善小气候。可以有效遏制频发的沙尘暴天气,减低燥热高温的地表温度,降低区域强度水分蒸发量,提高地面湿度,减轻早、晚霜及干旱危害。
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接壤处的风沙草滩区
记者: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比较,哪一种措施对于黄土高原治理的效果更好?
张振中:数十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在这一特殊的地域里实施种草植树、恢复植被及相配套的水土保持工程的综合措施,才能使黄土高原治理收到最佳效果,而生物措施、植被建设是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本"工程,首要的措施应当是种草固土。
从物侯与地貌分类区划的地域范畴讲,陕西黄土高原是草、灌、乔适生区。且应以草灌先行,逐步恢复植被,然后依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有选择性地扩大乔木林的覆盖率,才能遏制住土壤侵蚀、降低沙尘暴侵袭、改善过度燥热干旱的势头。
如果说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工程是生态环境建设,那么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则当属种草植树生物工程,而对于这一措施的兴起与实施,其重中之重则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可以说黄土高原的治理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一块硬骨头。只有在治理黄土高原中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建起西部生态大屏障,才能使西部大开发这一中华民族的宏伟构想得以顺利地实现。
记者:黄土高原治理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那些理论依据指导?
张振中:应当说,任何一种生产实践都有一种理论指导,黄土高原治理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就生态理论研究的对象而言,自然界可以划分出诸多类别。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来说,最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生物生态与景观生态,生物生态类别包括植物生态、动物生态、昆虫生态、林业生态、草地生态等内容;景观生态是地形地貌及地质演化历史过程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若干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管理体系的建立。
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国土整治、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农牧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人工生态系统,该系统的建设、改造、运行与保护也是一种工艺流程。因为人类改善自然的能力取决于自身能够驾驭的自然力,在人为活动影响环境变迁的过程中,人类生存与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具有现实的生态经济效应和重大社会意义。
记者:那么,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何区别?
张振中:在生态学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人工生态系统的延缓性及其人工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殊性。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区别,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是经过长期的生态竞争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而人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则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培育、选择而得到的。因为黄土高原有史实可证数千年良好的"草木繁茂、峰峦耸秀,琪树繁森、鸟鸣山幽"多样性生物生态系统,是由于近代社会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无序垦植掠夺而使其毁坏贻尽的。
黄土高原治理的核心是在人为作用的影响下改造现有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恢复良好生态系统。在今天黄土高原的自然现状下,也只能进行人工生态系统的培育衍生。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观点认为,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有着绝对的依赖性、服从性和共生性,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代经济社会系统是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开放系统。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运行都是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的,人工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建立,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受深刻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强烈干扰和影响,这些因素时刻左右着生态系统的变化。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是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但就环境问题来说,还具有其广泛性、多元性的特点,因此,水土流失又是影响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最大头号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为我们黄土高原治理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大氛围,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越吹越响之际,黄土高原治理如何能够按照生态学"整体、谐调、循环、再生"的核心理论指导下进行生态重建,使这一地区社会经济活动能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运行,而使黄土高原治理找到根本的出路,是我们面临的又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记者:黄土高原治理的前景如何?
张振中:就黄土高原治理这一重大命题,新中国成立数十年来,始终是该地区政府和人民为之奋斗的主题,也是困扰当地政府官员、人民群众、科学工作者乃至国家领导人的重大自然科学课题与社会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性,党和政府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政策,如"荒山承包"、"谁栽树谁受益"以及"封山禁牧"等,对荒山荒坡植被恢复和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自1997年8月江泽民同志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以来,国家实行以粮代赈,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退耕还林种草规模宏大,进展很快。在28万平方公里的严重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解放初的2%提高到7.8%,为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植被的恢复或重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也是建立一个"山川秀美"黄土高原的基础。但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观。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是历史赋予我们身居黄土高原地区6000万人民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借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共同行动,坚持不懈,拯救养育中华民族的黄土高原。
张振中,男,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会员。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米脂县科技副县长。从事黄土高原治理生产实践与农业生态体系理论研究二十余年。曾在国家、省、地级专刊与报纸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数项部、省级科技成果奖。
新 闻 背 景
黄土高原,以其面积之大、土层之深厚、水土流失之严重令世人瞩目。剧烈的水土流失致使土地进一步陡坡化、沟壑化,不仅使当地农业生产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且每年给黄河下游输沙16亿吨,河床泥沙淤积,使母亲河--黄河成为一条悬河,严重威胁下游亿万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对此,党和国家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在国家"六五"规划中,把黄土高原开发治理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二十多年来,经众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建成了一批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实体模型,确立了"沟坡兼治,治坡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的方针。
1990年实施的《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列为国家经济开发与国土整治的重点项目,要求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与经济开发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开发促治理,以治理保开发。1997年8月5日,江泽民主席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的批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向全国人民发起"治山治沙治水、大规模改造自然、美化生态环境"总动员。
有关资料表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经过多年努力,局部成效显著,但宏观效果欠佳,从总体看尚无根本改变。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生态要先行,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在此自然和社会历史大背景下,就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记者专访了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丘陵区长期从事水土流失治理研究工作的中国生态学会会员、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张振中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2005-04-14
媒体报道三:
以生态学理论指导黄土高原治理——访中国生态学会会员、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张振中副研究员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黄土高原治理,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今年国家对著名黄土高原研究专家刘东生院士授予重大科学奖,说明黄土高原治理在西部地区,乃至在全国的重大影响。陕西省是黄土高原主要所在地区,又是黄土高原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记者对长期从事黄土高原开发治理研究工作的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张振中副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记者: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振中:许多专家认为,近代社会仅仅数百年时间,频发的战乱使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人们为了满足其自身生存的需求,对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利用,特别是广种薄收这一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直接地、彻底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自身的生态环境条件。
记者:植被恢复和建设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张振中: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草灌乔植被在黄土高原治理中至少有三大效应。一是消减洪峰涵养水源的作用。草灌树冠可以对降雨起到再分配作用,特别是对暴雨动能阻滞效果显著,使地表土层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有效降雨,大面积的乔灌流域区,可以对暴雨产流时间延长3倍以上,并可涵养水源,有效调节河道径流量;二是改良土壤结构,防止侵蚀效应。良好的草灌森林土壤使土壤表层及深层毛细管孔隙增大,具有有效的入渗能力,比裸露地和农地的入渗能力提高20倍以上,可以改变表层土内径流速率,增加土壤水分贮存量,即使是次生林与人工草灌区,其拦沙效益可达到80-100%;三是改善小气候的作用。乔灌草达到一定规模面积后便能改善小气候。可以有效遏制频发的沙尘暴天气,减低燥热高温的地表温度,降低区域强度水分蒸发量,提高地面湿度,减轻早、晚霜及干旱危害。
记者: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比较,哪一种措施对于黄土高原治理的效果更好?
张振中:数十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在这一特殊的地域里实施种草植树、恢复植被及相配套的水土保持工程的综合措施,才能使黄土高原治理收到最佳效果,而生物措施、植被建设是控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本”工程,首要的措施应当是种草固土。
记者:黄土高原治理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以何理论依据为指导?
张振中:黄土高原治理应该以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就生态理论研究的对象而言,自然界可以划分出诸多类别。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来说,最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生物生态与景观生态,生物生态类别包括植物生态、动物生态、昆虫生态、林业生态、草地生态等内容;景观生态是地形地貌及地质演化历史过程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若干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管理体系的建立。
记者:那么,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何区别?
张振中:在生态学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人工生态系统的延缓性及其人工生态系统固有的特殊性。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区别,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是经过长期的生态竞争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而人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则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化、培育、选择而得到的。因为黄土高原有史实可证数千年良好的“草木繁茂、峰峦耸秀,琪树繁森、鸟鸣山幽”的生物生态系统,是由于近代社会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无序垦植掠夺而使其毁坏贻尽的。
黄土高原治理的核心是在人为作用的影响下改造现有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恢复良好生态系统。在今天黄土高原的自然现状下,也只能进行人工生态系统的培育衍生。
记者:黄土高原治理的前景如何?
张振中: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性,党和政府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政策,如“荒山承包”、“谁栽树谁受益”以及“封山禁牧”等,对荒山荒坡植被恢复和建设起到了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作用。近年来,退耕还林种草规模宏大,进展很快。在黄土高原地区28万平方公里的严重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解放初的2%提高到7.8%,为该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植被的恢复或重建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也是建立一个“山川秀美”黄土高原的基础。目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观。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是历史赋予我们身居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借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共同行动,坚持不懈,寻找有效途径治理黄土高原。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2004-08-06
媒体报道四:
生态赤子——张振中
陕西卫视《天下有秦人》栏目用朴素的视角展示主人公张振中走基层的经历和一步步实现的生态梦想,再现黄土高原南治土北治沙的历程。网络观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2Mzk5NDE2.html
视频来源:陕西卫视2013-04-28 11:50《天下有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