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经济学家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学术交流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何广文,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四川达县人,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金融学科组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年至1985年西南农学院农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农学学士。

1985年至1988年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专业,经济学硕士。

1988年7月至1996年12月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讲师。

1993年1月至1994年3德国霍恩海姆大学企业管理系进修。

1994年11月至1995年10月北京新源城市信用社(现北京银行新源支行)信贷部经理、办公室主任。

1994年11月至1997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副主任。

1994年4月至1994年8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银行与证券投资管理专业进修。

1995年至1998年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方向,农学博士。

1996年12月至2001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1997年9月至2001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1999年9月至2000年8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经济系访问教授(Guest professor)。

2001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12月至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10月至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金融学科组组长。

2008年8月至9月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访问研究员(Visiting Researcher)。

2008年至2011年世界银行中国微型金融师资培训教师组组长。

社会任职:

1.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合作金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0.11-)。

2. 《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委委员(2010.7-)。

3. 《中国农村金融》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1-)。

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09.12-)。

5. 《农村经济文稿》编委会委员(2009.1-)。

6. 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常务理事(2008.1-)。

7. 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理事(2006.11-) 。

8. 《中华合作时报》(合作金融周刊)常务理事。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生:“货币银行学”、“金融改革与发展专题”。

研究生:“农村金融专题”、“金融理论前沿专题”。

专业学位:“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专题”。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小额信贷、合作金融的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2009.11-2010,主持。

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对策研究,2009-2011,首席专家。

3. 美国CATO研究所: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2008,主持。

4. 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小额信贷行业评估,2008.6-12,主持。

5. 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问题研究,2008.5-10,主持。

6. 香港乐施会(Oxfam):农村社区发展基金—运作模式与案例,2007.7-2008.6,主持。

7.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农村金融需求调研分析,2007.3-2008.4,主持。

8. 美国福特基金会:社区合作金融组织、农户金融需求与收入,2006.5-2007.12,主持。

9.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风险度量及其管理研究,2006.1-2008.12,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利率市场化对农业信贷供求主体的影响及其政策选择,2005.1-2007.12,主持。

11. 长治城区农村信用社联社:山西长治城区农村信用社能力素质建设综合规划研究,2004.6-9,主持。

12. 中国扶贫基金会:NGO小额信贷与农信社小额信用贷款比较研究,2004.11-2005.3,主持。

1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诚信评价体系研究,2004.5-12,主要参加。

14. 德国经济合作部资助: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体制研究,2003.8-2004.9,主持。

15. 美国福特基金会: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农民收入及缓解农村贫困,2003.4-2005.12,主持。

16. 农业部软科学基金课题: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研究,2003.4-12,主持。

17. 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竞争力动态评价及其跟踪研究,2002.8-2004,主持。

18. 农业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专题: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农办政【2002】41号,2002,主持。

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金融机构经营机制转轨对农户融资的影响及政策研究,2002,主持。

20.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中国农村小额贷款,2001,主持。

21. 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现阶段农户融资中的担保行为研究,2001,主持。

22.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京郊农户融资行为实证研究,2001-2003,主持。

23. 农业部软科学课题:不同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借入资金来源结构研究,1998-1999,主持。

24. 浙江大学1997年公开招标课题:德国金融制度研究,1997-1999,主持。

25. 国家社科基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中外比较研究,1997-1998,主持。

26. 德国诺曼基金会,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农村发展所合作:德国农村信贷及德国银行对农村中小型企业的信贷管理,1995-1996,主持。

参与项目咨询

1. 泰华农民银行中国湖南、云南小额贷款试验,主持,2010-2013。

2. KfW Development Bank,China Zhaowuda Wome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CZWSDA), PR of China, Local Microfinance Expert,2010-2012.

3. 山西永济富平小额贷款公司绩效评估研究,主持,2010.4-6。

4. 中国扶贫基金会四川地震灾区小额信贷项目绩效评估,主持,2009.12-2010.2。

5.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社区发展基金项目评估,主持,2009.10。

6.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技术支持项目“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农村金融专家,2009.6-12。

7. IFAD宁夏、山西扶贫项目小额信贷年度检查,农村金融专家,2009.5-6。

8. IFAD河南大别山区农村扶贫项目最终设计,农村金融专家,2008.6-7。

9. IFAD宁夏、山西扶贫项目小额信贷中期评估,农村金融专家,2008.5-6。

10.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研究,组织贵州、广西IFAD基金项目小额信贷的调查与评价分析,财政部国际司农村金融项目专家,2007.10-2008.3。

1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案例研究”,负责调研四川广元全力小额贷款公司、江苏洪泽县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湖北邮政储蓄小额定期存单质押贷款案例。世界银行短期农村小额信贷咨询专家,2006.8-10。

12. 香港乐施会“社区发展基金发展模式及其绩效评估”,负责香港乐施会(Oxfam HK)云南禄劝、澜沧、广西大化农村综合发展项目社区发展基金评估,评审专家,2005.8-2006.1。

13.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技术援助项目TA PRC 4430“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研究——贵州铜仁案例”,组织了对贵州铜仁地区10个县30个农村信用社、1220个农户的入户调研,农村金融市场与环境分析专家、培训专家,2005.4-12。

14. 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区域性特征研究(亚洲开发银行)主持,2004.1-10。

15. “陕西国际农发基金农村金融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被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聘为农村金融专家,2004.5。

16. “重庆国际农发基金农村金融能力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被国家发改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聘为农村金融专家,2004.6。

17. 甘肃南部扶贫项目预评估,被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聘为农村金融与经济分析咨询专家,2003.8。

18. “中德合作江西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终期评估小额信贷专家,2002。

19. 世界银行第四期中国扶贫贷款项目调研专题:西部农村企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FID农村金融咨询专家,2001。

20. “促进贵州湖南农村金融系统能力建设”,农村金融咨询与财务培训专家,2001。

21. IFAD资金贷款在中国的转贷渠道和转贷效率研究,农村金融专家,1998。

对外合作

1.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中德合作江西山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终期评估小额信贷专家,2002.8-10。

2. 高科技成都项目“高科技成都投融资体系研究”、“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高科技成都发展”,成都市人民政府,2001.11-12。

3. 世界银行第四期中国扶贫贷款项目调研农村金融专家:西部农村企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世界银行/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2001.8-12。

4.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促进贵州湖南农村金融系统能力建设”项目小额信贷专家,2001.6-10。

5. 农业部国际合作司、WFP/IFAD“IFAD资金贷款在中国的转贷渠道和转贷效率研究”,主要参加,1998.7-9。

科研成果:

1. “构建社区导向型性农村建设金融服务机制”,2006年10月获2006年度湖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2. “试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2005年10月获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2005)论文二等奖。

3.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绩效、问题及对策》一文,2003年6月被评为《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2002年度最佳理论文章三等奖。

4. “从机制和制度上改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策探讨”,2002年12月获《农民日报》社、《人民日报》经济部与农业部“新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对策”联合征文一等奖(第一名)。

5.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其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一文,2002年6月被评为《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2001年度最佳理论文章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6. “不同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借入资金来源结构研究”,1999年12月获农业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主持人及第一完成人)。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0余部。

出版专著:

1. 《小额信贷运作与管理指南》(上下册),何广文、刘勇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5。

2. 《农村金融专题讲座》,何广文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

3. 《农村金融知识读本》,何广文主编,张正平、李莉莉、杨菁、赵岩青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6。

4. 《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李树生、何广文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

5. 《农村金融学》,何广文、李树生等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

6. 《中国农村改革:过去与未来》,何广文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9。

7. 《货币银行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何广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6。

8. 《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何广文参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9。

9. 《中国乡镇企业融资与内生民间金融组织制度创新研究》,冯兴元、何广文、杜志雄等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11。

10. 《中国金融制度创新报告》,何广文参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4。

11. 《中国金融工具创新报告》,何广文参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4。

12. 《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案例分析》,何广文、郭沛主编,李莉莉、杨菁副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1。

13. 《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何广文、李莉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1。

14.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何广文、冯兴元、郭沛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1。

15. 《农户信贷、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与农村金融市场》,何广文、冯兴元、林万龙等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1。

16. 《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何广文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

17. 《现代货币银行学》,何广文、郭沛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2。

18. 《农村信用社改革操作指南》,何广文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

19. 《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与风险管理知识读本》,何广文主编,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10。

20. 《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何广文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9。

21. 《货币银行学》,何广文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8。

22. 《国金融制度研究》,何广文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9。

23. 《财政与税收》,甘立平主编、何广文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6。

24. 《货币银行学概论》,何广文、蒋先玲、甘立平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

发表中文论文:

1 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 何广文;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中国会议】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 2004-08-22

2 构建社区导向型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机制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中国会议】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 2006-10-01

3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力的实证研究(1994—2003)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会议】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 2005-12-01

4 试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成本-收益分析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会议】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 2005-09-01

5 基于Markov区制转换VAR模型的商业银行小微贷款压力测试研究 邵一珊;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3-02-10

6 美国农村信贷供给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鞠荣华;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世界农业 2012-11-10

7 合作社农村金融服务参与模式及其创新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期刊】中国合作经济 2012-10-20

8 探讨:以创新拓宽农户贷款管理的路径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中国农村金融 2012-12-10

9 国际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绩效、经验及其启示 张正平; 何广文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11-10

10 构建农村本土金融服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可缺位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中国合作经济 2011-01-20

11 围绕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村金融 2011-05-25

12 大型商业银行的小额信贷之路——兼论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机制 何广文;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系 【期刊】农村金融研究 2011-05-15

13 我国小额信贷客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模糊评价 李雅宁;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河南社会科学 2011-09-01

14 妇女获得妇联组织小额信贷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虎锋; 王海静;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期刊】农业技术经济 2011-11-26

15 农业保险对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影响分析——基于FLIPSIM模型的模拟分析 何广文; 杨虎锋; 栾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西南金融 2011-12-15

16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有效率吗——基于42家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的分析 杨虎锋;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财经科学 2011-12-01

17 深入化解农村金融服务困境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中国农村金融 2012-02-10

18 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初衷及其绩效探讨——基于山西永济富平小额贷款公司案例的分析 何广文; 杨虎锋; 张群; 谢昊男; 宋冀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01-10

19 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能惠及三农和微小客户吗? 杨虎锋;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财贸研究 2012-02-01

20 微型金融机构社会绩效研究进展述评 张正平; 何广文; 梁毅菲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期刊】经济学动态 2012-01-18

21 小额贷款公司制度目标及其实现路径探讨 何广文; 杨虎锋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农村金融研究 2012-06-15

22 我国资本市场新股抑价及其长期表现实证研究 牛霞; 何广文; 宋俊艳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财会通讯 2012-07-25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模式探析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9-03-15

24 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困境与路径选择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01-06

25 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实证分析及运行评价 张林;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04-10

26 社区发展基金与农村信用社联结机制研究 滕昊;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 2009-04-23

27 农户信贷约束研究进展述评 张正平; 何广文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河南社会科学 2009-03-01

28 农村信用合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何广文; 曹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中国合作经济 2009-12-20

29 资金互助:合作金融又一模式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中国金融家 2009-12-15

30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模糊综合研究 陈丹;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09-10

31 三农领域类投资分析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北京农业 2010-10-15

32 土地产权边限需要重新界定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国土资源导刊 2010-12-15

33 隐性保险、市场约束与我国银行业改革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软科学 2005-12-28

34 农信社制度变异及其动因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银行家 2006-02-05

35 存款保险定价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经济评论 2006-03-15

36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投入困境及其政策选择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期刊】小城镇建设 2006-03-07

37 制度及制度变迁中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问题研究 刘进宝;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调研世界 2006-05-10

38 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体系何去何从 王建茹; 韩俊; 何广文; 冯兴元; 周立; 李金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 部长; 教授、博导、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副研究员; 教授博导 【期刊】资本市场 2006-06-05

39 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方法探析 刘进宝;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调研世界 2006-12-10

40 农村社区发展基金的运作机制及其绩效诠释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01-06

41 构建社区导向型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机制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市邮编: 【期刊】西南金融 2007-01-15

42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研究——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成本—收益分析 张正平; 何广文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河南社会科学 2007-01-01

43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及其绩效阐释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北京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04-10

44 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制及其绩效阐释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期刊】中国合作经济 2007-08-20

45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路径探讨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期刊】金融与经济 2007-08-25

46 农户联保贷款有效性问题研究 赵岩青;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金融研究 2007-07-25

47 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与供销社的机遇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博导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期刊】中国合作经济 2007-09-20

48 信用担保作用机制与政府支持农信担保的路径选择——以昆山农村合作经济投资担保公司为例 王玮; 何广文; 于丽先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期刊】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11-06

49 信用激励机制在小额信贷中的有效性研究 赵岩青; 王玮;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期刊】金融与经济 2007-12-15

50 声誉机制、信任机制与小额信贷 赵岩青;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金融论坛 2008-01-10

51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杨菁; 何广文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01-10

52 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金融交易中的效应分析——基于山西省榆社县个案的研究 杨菁; 何广文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03-10

53 六招创新农村金融体制的研究 何广文; 冯兴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 教授; 副研究员 【期刊】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08-02-20

54 中国的小额信贷需求分析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主任、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 【期刊】西南金融 2008-04-15

55 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进展述评 何广文; 张正平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期刊】河南社会科学 2008-05-01

56 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及深化改革路径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10-15

57 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 何广文; 冯兴元;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期刊】中国农村经济 2003-10-25

58 德国存款保险的制度特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何广文; 冯兴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期刊】德国研究 2003-11-30

59 没有完成的农信社改革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5-05-15

60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政金融系 【期刊】广东社会科学 2005-04-30

61 存款保险制度在全球的最新发展、运行绩效及其启示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政金融系 【期刊】国际金融研究 2005-06-12

62 改革后邮政储蓄资金流向何方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调研世界 2005-10-10

63 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空间分析 何广文;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 【期刊】银行家 2005-11-30

64 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力的实证研究(1994-2003) 张正平;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金融研究 2005-10-30

65 农村教育融资问题研究 何广文; 冯兴元;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3-09-05

66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战略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3-06-15

67 论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和路径选择 何广文 ; 冯兴元 ;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3-08-15

68 修建农村资本旱地的水渠 何广文; 冯兴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 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副研究员 【期刊】经济 2004-03-01

69 对农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 2004-03-23

70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何广文; 冯兴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 教授、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副研究员 【期刊】中国乡镇企业 2004-04-10

71 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村观察 2004-03-20

72 京郊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何广文; 张丽; 李莉莉; 杨菁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北京社会科学 2004-08-15

73 农发行出路何在? 陈武; 陈剑波; 何广文; 秦池江; 张军; 王红茹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计划部计划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 【期刊】中国经济周刊 2004-01-19

74 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 冯兴元; 何梦笔; 何广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德国维藤大学经济系、经济文化比较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 (德) 【期刊】中国农村观察 2004-09-20

75 必须加强农村信用社会计控制 郭世芳; 陈宝峰;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业会计 2004-10-10

76 用系统论方法审视农村金融改革 何广文; 李莉莉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期刊】中国金融家 2004-12-15

77 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性绩效探析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村经济 1999-02-25

78 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村经济 1999-10-25

79 以金融创新促进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发展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2-02-15

80 完善金融制度安排 突破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瓶颈”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2-08-15

8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绩效、问题及对策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2-11-15

82 谈现代合作金融组织的激励机制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金融科学 1999-03-30

83 培育农业资本市场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 何广文; 赵大晖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期刊】农业经济问题 2001-11-23

84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村经济 2001-10-25

85 欧元对德国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德国研究 2001-05-30

86 德国东部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德国研究 2001-08-30

87 德国合作金融领域内的合作与联合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1-03-15

88 德国合作金融领域的合作与联合(续)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1-04-15

89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期刊】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1-09-15

90 德国联邦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与完善 何广文 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德国研究 1994-11-30

91 处于调整时期的欧共体农业政策(上) 何广文 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世界农业 1995-01-10

92 处于调整时期的欧共体农业政策(下) 何广文 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世界农业 1995-02-10

93 德国的合作金融业:体系及其发展现状 何广文 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期刊】世界农业 1995-03-10

94 独具特色的德国农业信贷市场 何广文 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德国研究 1995-05-30

95 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 何广文 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德国研究 1995-11-30

96 西方主要工业国国民储蓄、投资和债务负担比较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金融科学 1997-12-30

97 合作金融改革研究中几个理论问题的述评 何广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期刊】浙江金融 1997-06-15

学术交流:


1. 2011.8.19 ,“哈尔滨银行县域支行行长培训班”,报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业务创新——兼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

2. 2011.8.18 ,浙江温州市金融办主办“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专题培训班”,报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兼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

3. 2011.8.5,合肥.安徽省金融办、安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主办,“安徽小贷公司监管工作暨培训会议”,报告“中国小额贷款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4. 2011.6.17 中华女子学院,“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初衷及其绩效”。

5. 2011.6.14 中国扶贫基金会,“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转型与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分享会”,”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的启示”。

6. 2011.5.26-29 南京大学,江苏省农村信用社高层管理人员研修班,“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7. 2011.5.13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农村本土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兼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

8. 2011.4.22-24 北京京西宾馆,“首届中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论坛”,发言:农村资金互助最有效的本土金融服务机制。

9. 2011.03.27,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11CSBF两岸金融研讨会暨高峰论坛”,发言:构建县域本土金融服务机制是化解三农金融困境的必然选择。

10. 2010.12.29,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报告:农村本土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

11. 2010.12.24-27,云南开远,第七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议 ,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主办,报告:合作社与农村本土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

12. 2010.12.16,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海峡两岸合作社论坛”,报告: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与供销社的机遇。

13. 2010.12.15,北京.第四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报告: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政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新机遇。

14. 2010.9.18,平谷,东亚合作社发展国际论坛,发言: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15. 2010.9.16,2010 CAM Annual Conference & China Microfinance Summit,报告: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概况Overview of Chinese Microfinance Industry

16. 2010.8.31,中央财经大学,“伊拉克银行建设与管理研修班”,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及银行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支持——扶持弱势群体的中国的经验

17. 2010.8.7 黄山国际大酒店,2010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国际论坛,报告:商业导向型小额贷款公司能惠及“三农”及微小客户吗?

18. 2010.6.12-13,山西永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农村金融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发言: “小额贷款是中国信贷市场的蓝海”

19. 2010.4.25,天伦王朝大酒店,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共同主办“2010年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六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 “农村金融机构要提早创新 进一步推进多元化建设”

20. 2010.4.21,北京联合大学,报告:金融市场准入新政与新型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

21. 2010.4.21,中央财经大学,四川省什邡市金融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报告: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

22. 2010.4.16,西苑饭店,北京市金融学会和金融时报社联合主办,“2010首都金融论坛”“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金融支持”,发言:新形势下的“三农”金融需求新变化

23. 2010.3.25,呼和浩特,内蒙自治区典当行业协会年会,报告:市场开放格局下的典当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4. 2010.1.6,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省工商局小额贷款经营管理培训班”,讲座:“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金融机构的微型金融业务”

25. 2009.12.5,西南财经大学,《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发言: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逻辑

26. 2009.12.2-3,北京共济国际酒店,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香港乐施会主办“脆弱性、贫困与扶贫开发研讨会”,报告:构建信用共同体:针对脆弱性贫困群体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27. 2009.11.26,国家行政学院,“小额信贷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培训班”,讲座:小客户贷款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

28. 2009.11.16-17,中国大饭店.“Workshop for Regulating and Supervising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in China”, organized by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nd People’s Bank of China, Speech: Micro-credit in China: History and Regulatory & Supervision Policy Options

29. 2009.11.2,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论坛国际研讨会”, 报告:Credit delivery to Farm Households and SMEs without Collateral : Innovation of China’s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30. 2009.10.16,北京中煤宾馆,《金融时报》主办“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论坛”,报告: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31. 2009.9.12,世界银行中国办事处“农村金融远程视频论坛”,报告: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32. 2009.9.12,北京会议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农村发展论坛”,报告: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33. 2009.9.9,第七届长春农交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农业投资与贸易高层论坛,报告: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及其商业性机遇

34. 2009.8.7-8,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农村信用社主任研讨班,讲座:小额贷款风险分析、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

35. 2009.7.23,呼和浩特香格里拉大酒店,小额信贷国际峰会International Microfinance Summit,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的实践与创新Micro-Credit Companies: Innovation and Challenges in China,报告:“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悖论Paradox of Regulation & Supervision of Micro-Credit Companies”

36. 2009.7.4,厦门宾馆.“金融危机与典当业创新暨2009年度海峡两岸三地典当业发展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福建省典当行业协会、中国融资担保在线主办,报告:“市场开放视角下的典当行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兼谈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协调发展”

37. 2009.7.3,大连.辽宁省金融办主办“小额贷款公司从业人员培训班”, 讲座:“信用评级与风险防范管理及其案例分析”

38. 2009.6.29,北京.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主办“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研讨班”, 讲座:“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运作机制分析”

39. 2009.4.12,北京国际饭店.主办: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人民政协报社,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危机下的中国金融及世界金融新秩序”,报告:培育农村本土内生金融力量

40. 2008.11.30,北京.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主办“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及其运作模式研讨会”,报告:“农村金融创新与小额信贷市场发展”

41. 2008.11.18,人民大学,CATO 与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中国农地金融制度”

42. 2008.11.17,山东济南,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财政厅主办“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报告:“全球金融风暴、汇率变动对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43. 2008.11.16,山东临沂,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财政厅主办“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报告:“全球金融风暴、汇率变动对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44. 2008.11.08,大兴,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报告:“三农”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45. 2008.10.26,成都,西南财经大学、人民银行四川分行、《金融时报》主办“第八届中国金融论坛”,报告:农村金融创新是否利于服务“三农”?

46. 2008.10.17,福建银行业金融创新大讲堂,武夷山.报告:基于“三农”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47. 2008.10.15,梅迪亚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小额信贷网络主办“中国小额信贷论坛”,报告:“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报告”

48. 2008.9.18,日本农林中金综合研究所,报告:Innovation of Rural Finance & Microfinance Market in China.

49. 2008.9.10,日本银行,报告:Innovation of Rural Finance & Microfinance Market in China.

50. 2008.5.12-16,莫桑比克,“非洲开发银行年会”,评论性发言:中国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

51. 2008.7.11,人民银行河南分行.报告:农村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

52. 2008.2.27,Beijing Garden Hotel, Workshop on “Inclusive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rganized by World Microfinance Forum Geneva, CIECETE and UNDP.Presentation:“An Analysis of Microfinance Demand in China”

53. 2008.1.29,内蒙农业发展银行,报告:“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创新

54. 2007.12.8-9,北京友谊宾馆,人民银行、中央汇金公司与福特基金会主办“农村金融改革与新农村建设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ural Finance Reform & Establish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China”,报告:农村资金互助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55. 2007.12.7,北京国谊宾馆,银监会、金融时报主办“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报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机制创新路径探讨”

56. 2007.11.21,上海.财政部主办,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承办“公共财政与农村金融”处级干部研讨班,报告:“基于供需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改革”

57. 2007.11.10,沈阳.辽宁省政府、辽宁金融研究中心、辽宁省农村信用联社主办“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与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主题年会”,报告:“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探讨”

58. 2007.10.20,泰安.“中国农村金融教研联谊会”, 报告“农村金融创新及市场准入新政”

59. 2007.10.13,沈阳.“九三论坛”,“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报告“农村金融创新及市场准入新政”

60. 2007.9.30,山西临汾.中国人民大学“临汾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报告:“农村信用社的个人金融业务”

61. 2007.9.25,广东银监局、广东省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小额贷款研讨会”,报告:“农村小额贷款市场竞争性及服务多样化”

62. 2007.9.13,呼和浩特.“第四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论坛”,报告:“农村金融市场开放与供销社的机遇”。

63. 2007.6.12,北京西直门宾馆.“第三期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理(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报告:“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

64. 2007.5.31,南宁?“全国贫困地区第一期构建和谐社会专题研究班”,报告:“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

65. 2007.5.28,农业部培训中心.“农村发展官员研修班(非洲)”,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市场”

66. 2007.5.18-20,宁夏银川/盐池,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Intervention?Governance?Finance?Resource Management,报告:“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新机制与农村金融创新”

67. 2007.5.17,农业部培训中心.“农村合作经济县市长研讨班”,报告:“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发展”

68. 2007.4.21,清华大学.“江苏武进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讲座:“银行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

69. 2007.4.19-20,友谊宾馆.“农村金融与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主办:人民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评论: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

70. 2007.1.23,中共中央党校.“中国?2006-200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日报社联合主办,报告: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71. 2006.12.16-17,广西大厦. “促进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加拿大农业部,报告:农民自主金融创新的资金互助合作社案例

72. 2006.12.8,国贸饭店.“农村金融和小额信贷研讨会”,主办:PBC和世界银行。报告: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邮储小额贷款和只贷不存小额贷款机构的运作机制

73. 2006.11.22,北京金玛大厦.“2006年中日农村金融研讨会”,发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的特征分析”,主办: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

74. 2006-11-8,上海. “展望计划西部人才工程培训班”,讲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供求与金融创新

75. 2006.10.28,颐泉山庄宾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论坛”第三届年会,主办: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北京中京信合经济研究所。大会报告:“中国农村金融创新”。

76. 2006.10.25,龙爪树宾馆.“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问题”培训班,主办:中国人民银行, 报告:“只贷不存小额贷款的中国试验”。

77. 2006.10.22-23,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中国小额信贷促进网络“中国-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

78. 2006.10.17-18,社科院金融所.RCC研讨班, 报告: 农村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

79. 2006.10.15,京西宾馆.星火科技论坛,报告:“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金融支持体系探讨”,科技部主办。

80. 2006.8.27,友谊宾馆.“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组织者:中国人民银行与福特基金会。报告:“只贷不存商业小额贷款的中国试验”。

81. 2006.8.6,“社区银行大讲堂”远程研讨会,报告:社区银行的信用服务与社会资本。

82. 2006.7.12,廊坊市委党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报告:“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与金融创新”

83. 2006.7.6,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6)”,报告:“构建社区导向型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机制”。

84. 2006.6.15,北京香山饭店,参加“农村金融改革研讨会”,组织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报告:“农村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

85. 2006.6.11,武汉,参加“建设新农村政策与实务发展高层研讨会”,组织者: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报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

86. 2006.6.8,北京,参加“小额金融远程研讨培训班”,组织者:世界银行学院。报告:“农村社区发展基金”、“小额贷款的市场空间分析”。

87. 2006.5.31,成都望江宾馆,参加“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组织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四川分局、金融时报社。报告:新农村建设的金融缺位及其政策选择。

88. 2006.5.20-21,杭州金川宾馆,参加“中国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国际研讨会”,组织者: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战略经济研究中心;资助:福特基金会。报告:“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社区发展基金案例”。

89. 2006.1.12,华润饭店. 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和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农业产业化发展论坛”报告:农村金融改革与三农服务。

90. 2005.12.26,中民大厦.农业项目国家扶持政策及融资实务操作介绍会,报告:“现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渠道与运作方法”,主办: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

91. 2005.9.24,中央党校,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论坛”第二届年会, 报告: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及创新路径探讨。

92. 2005.9.23,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005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报告:农村信用体系与农村信贷风险。

93. 2005.9.3-4,北京友谊宾馆,参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组织者中国人民银行与福特基金会,报告:小额信贷市场的市场空间及其要素分析。

94. 2005.8.5-6,怀柔青龙峡宾馆,“农村信用社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CBRC主办。发言: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95. 2005.5.9,成都,《金融时报》社与四川金融学会“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发展研讨会”,报告“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路径探讨”。

96. 2004.11.16-19,香港中文大学,“第三届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和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办,提交论文:“传统农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创新”,报告:“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农村金融自治和创新”。

97. 2004.7.31-8.1,北京友谊宾馆,参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组织者中国人民银行与福特基金会,报告:“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何难以到位?”。

98. 2003.10.13-14,法国巴黎,参加中国农业部与OECD组织的“中国农村金融与信贷基础设施”国际研讨会,报告:“中国农村经济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

99. 2003.8.18-20,中国北京友谊宾馆,参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组织者中国人民银行与福特基金会,报告:“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

100. 2002.5.30-31,北京,参加中国农业部与OECD组织的“中国加入WTO后农业政策调整”国际研讨会,报告:“中国农业信贷支持政策:措施、效果及其调整”。

101. 2002.3.19-20,中国南京,参加“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农村信用社的角色”研讨会,组织者:福特基金会和南京大学。

102. 1999.5.31-6.7,台北,参加“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报告:“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

荣誉奖励:


1. 2005年6月、2007年7月、2010年7月获 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2. 2007年9月获中国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优秀教师奖。

3. 2010年1月获“辉煌60载——建国6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60人突出贡献奖”。

4. 2011年1月入选“2010中国小额信贷年度人物”。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1. 以有力的财政金融政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时报》2009-7-22

2. 小额贷款下一站未必是村镇银行 《投资家》2009年第6期

3. 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何广文教授谈如何破解农村金融困局,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 中国金融网,2009年6月

4. 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模式 《金融时报》2009-03-02

5. 为微型金融扶贫“诊脉开方” 《中华合作时报》2009-02-27

6. 小额贷款公司“东风破” 《21世纪经济报道》2009-2-9

7. 保障稳产增收三农保险探索新路径 《金融时报》2009-02-04

8. 新竞争格局下的农村信用社 《中国金融》2008(24)P78-82

9. 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七大基本经验与共识 《金融时报》2008-12-22

10. 农业保险面临又一个重要发展机遇 《金融时报》2008-11-28

11. 推进农村改革 金融制度怎样跟进 《中国邮政报》2008-10-25

12. 农村金融:一汪期待动力的活水 《新京报》2008-10-29

13. 构筑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商业原则 创新思维 《上海证券报》2008-10-27

14. 宏观调控背景下的金融支农 《中国金融》2008(17)P80-81

15. 创新活力如何激发 《金融时报》2008.4.24

16. 汇丰下乡:外资银行带来了什么? 《中国金融》2007(19)P80-81

17. 关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 《中国金融》2007(11)P74-80

18. 中国农村金融机构应走多元化之路 《农村工作通讯》2007(2)P11-12

19. 准入机制的良性运转需要配套措施——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访谈 《金融时报》2007.2.15

20. 小额信贷:激活农村金融的催化剂 《辽宁日报》06-12-18

21. 关注弱势群体,深化我国小额信贷事业的发展 《金融时报》2006-10-26

22. 增加西部地区金融竞争路径——访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 《金融时报》2006-10-12

23. 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体系何去何从 《资本市场》2006-6

24. 建设新农村:“建市场”重于“建村庄” 《金融时报》2006.05.17

25. 一号文件勾画全盘远景 新农村金融投石问路 《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3月10日

26.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经济日报》2006/02/15

27. 农村金融改革 任重道远前景可期 《经济日报》2006/02/14

28. 中国农村信合改革应自下而上——专访中国农业大学何广文教授 《凤凰周刊》2005年12月25日

29.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农信社,拿什么激励你? 《金融时报》2005年12月8日

30. 民间借贷:阳光化意味着什么?民间借贷现状与启示系列报道之三 《金融时报》2005年10月20日

31. 农信社改革需要启动内在推动力——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何广文 《金融时报》2005年9月1日

32.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风险分担机制——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何广文 《金融时报》2005年3月3日

33. 农发行出路何在? 《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第3期

34. “扶贫”之惑——访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 《中华合作时报.合作金融》2003年11月4日

35. 农信社改革应探索多种模式——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的对话 《金融时报》2003年9月30日

36. 新建民营银行的困惑 《中华合作时报.合作金融》2003年8月19日

37. 农信社改革的三大模式 《中国财经报》2003年7月1日

38. 基金为农业增效铺路 《农民日报》2003年5月20日

39. 农发行的四种命运 《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月16日

媒体报道一:


如何破解农村金融困局 促进“三农”发展——访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何广文教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三农”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以农信社改制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第一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农村金融整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农村金融整体还十分薄弱。可喜的是,如今新一轮的以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改革再一次掀起高潮,各地涌现的农村金融创新引入注目。如何破解农村金融困局,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农村金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主任何广文教授,一起来听听他的观点。

[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随着以农信社改制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完成,可以说农村金融的整体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其整体实力还是非常的薄弱。可喜的是新一轮的以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建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改革再次掀起了高潮,这一次的改革是否能够破解农村金融的僵局,是否能够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在中国农业大学采访了农村金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系的主任何广文教授,一起来听听他的观点和看法。

何广文,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融系主任,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知道“三农”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而且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其实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您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咱们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何广文:“三农”问题在金融危机时期显得尤为突出,那么在这个时候,与我们前面有些问题相比,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更加突出。比较重要的就是农民收入增长比较难的问题。从农村来讲,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所谓的“三农”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它最终都落脚到投入问题。像投入问题呢,与我们的金融的投入的增长也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分析一下农村的投入,它无于乎就是农民自己的投入,或者整个社会的投入,市场的投入,以及政府的投入。那么在这三种分析的投入当中,农民自己的投入,因为他自身积累有限,那么在这个时候,他的投入是很有限的,因为在收入增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主持人:在主动投入的这块是有限的?

何广文:因为他自己的收入增长很难嘛,积累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所以他的投入是很难的。而政府的投入,它也毕竟是有限的。这么多年,我们政府一直在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但是我们现在的话,实际上从农村来讲的话,我们政府的投入,与我们需求相比差距太大,所以就需要市场投入。市场的投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来自于金融的投入,所以金融的投入占整个农村的投入,也就是以信贷的方式所实现的这种投入,那么这种投入要占整个农村投入的,可以说70%到80%。

主持人:占一大半?

何广文:占一大半,所以金融的投入是很重要的。所以“三农”问题实际上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农村信贷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三农”问题也可以叫做“四农”问题,农民、农业、农村、农贷。

主持人:农贷。所以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当中,金融其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也知道去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意见的决定》。也是认为2020年之前,中国农村改革的政策的框架已经出来了,提出了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机制,刚才您也提到了。在建立这个机制的过程当中,您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

何广文:十七届三中全会这个决定,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涉及到我国农村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划时代的文件。那么它提到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那么这个农村金融制度呢,就是我们大家都在谈的,叫做普惠新金融制度。根据我的理解,就是一个普惠新的农村金融制度。所谓普惠新的农村金融制度,就是指的那些没有享受到,或者说没有充分享受到金融服务的这些经济活动主体都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这样一种金融体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实际上我们要更关注的,要从整个社会来讲,那么我们如果要对所有的经济活动主体进行分类的话,那么哪一些经济活动主体获得金融服务比较难呢?一般从企业来讲,是中小企业,微小企业。或者说从收入这个角度来讲,是那些叫做中低收入群体,或者是低收入群体。当然有些低收入群体,或者纯粹的贫困群体,那不是我们金融服务的对象。但是我们有很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他也很难获得金融服务。主要是我们现在的供给方式不到位出现的。

那么我们要满足这些中低收入群体,或者是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它们的金融服务的话,那么就需要建立一个与这些金融需求比较接近的这样一种机制。那么这种机制呢,一个就需要有比较多的小的机构,小的金融服务提供者,这是很需要的。

主持人: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何广文:目前从我们国内的农村金融体系来讲,我们也看到,我们初步形成了一个叫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加上我们的非正规金融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金融体系,可以说一个初步的多样化局面已经形成了。但是呢,在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我们现在存在很多缺陷。

主持人:哪些缺陷?

何广文:这个缺陷主要表现在,第一,我们现在的供给方式,与我们的需求不相适应。我们现在大机构,现代的商业银行,并且我们改革有一种取向,我们要求大,现代化的,或者高标准的要求,我们的金融企业这是对的,对金融企业来讲,因为它涉及到一个整个社会的公众利益,涉及到整个社会稳定的问题。金融是经济的命脉,所以必须高标准发展。这是对的。但是呢,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考虑我们的需求,我们不能完全忽视我们的金融需求。

主持人:也就是说高标准不一定做大的,小的,或者中层的这块市场也得做?

何广文:也需要。我们对那些小的资金需求者忽视了,服务严重不足。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传统农区,我们的金融机构比较缺乏,正规金融供给严重不到位。根据银监会的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还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的金融机构网点。那么在这些地方是空白。

主持人:2800多个村镇占所有的比例是多少?

何广文:大概是10%多一点。

主持人:就是10%是空白的?

何广文:对。那么在有些地方,有些省区就不一样了,分布是不平衡的嘛。有些省区,在我们的欠发达省区,有15%,甚至20%的乡镇,有些地方恐怕都还没有金融机构。并且呢,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大家可能比较清楚。就是从9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我们的国有银行大量地撤并机构。撤的都是传统农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

主持人:为什么要撤?

何广文:它出于一个执行国际标准的考虑,要准备上市。另外就是要化解不良资产,要搞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益,从这些角度出发的。那么在我们的贫困地区呢,他们撤的都是我们贫困地区的,传统农区的。

主持人:也就是最需要资金的?

何广文:有需求比较接近的。但对它们的撤并,因为他们从经营,从企业的这个角度考虑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呢,我们需要什么呢?它在撤的同时,我们要给我们需求者一个其它的机会。那么这里需要有其它的金融服务机制要跟上,要补充,要发展起来。

主持人:流出的同时,咱们要流入一些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补给这些?

何广文:对,要促进与需求比较接近的那些机构,就是我们曾经提到的,要鼓励和培育,与我们需求接近的那些内生的,或者生在本土的,从本土生长起来的那样一些金融力量。那么这样的金融力量呢,它是最接近需求的,因为它是从需求出发产生的,所以能够满足需求。比如像合作金融组织。

主持人:合作金融组织。

何广文:对,那些微小的贷款机构。或者说繁育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资金互助,这也是我们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一号文件当中也谈到的这样一些机制。或者我们在2004年以来的这几个文件都谈到了。要培育农村的微小型金融机构,是这样一个概念。

主持人:我知道前段时间,您也刚刚从调研的一线回来,是去了山西和宁夏部分地区。

何广文:山西的北部。

主持人:山西的北部和……

何广文:宁夏的南部。

主持人:宁夏的南部的部分地区进行关于农村金融方面的调研。调研出来的一个主题和结果是什么呢?

何广文:那么我们去的这些地区呢,都是一些贫困地区,那么这些地区呢,一个就是金融服务的机构是比较少的。那么有些乡镇可能有信用社,同时在改革过程当中,因为撤乡并镇,行政上区划的调整,有些地方信用社也撤掉了,邮储呢,还没有发展起来,其它金融机构没有,有些金融服务的空白也存在着。在宁夏的南部山区那一带,有很多地方,也就是说金融服务的网点的布局和它的密度严重不够,金融服务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是这样一个概念。

主持人:现在配套的政策和落实跟上去了没有?

何广文:但是也有一些作为当地的金融机构来讲,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也在改变他们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方式,让他们搞流动服务车。

主持人:流动服务车?

何广文:搞流动服务。

主持人:也是跟咱们这个车差不多的?

何广文:这种方式一样的。到一定时候,开到乡镇,或者到乡村去提供定点定时的服务,那么这种方式有。另外一个就是说,延伸金融机构的主角。在村里面搞所谓的社区性的金融服务机制,搞村级信贷联络员这种方式,或者说搞信用村镇建设,促进当地的信用环境建设。那么这个时候呢,提高农户的还款意识,我借给他,他到时候能还,作为信用社来讲,就可以搞批发式的贷款,一批一批地提供贷款。

另外呢,有些国际机构也在那些地方搞试点,推进,比如像妇联享受信贷,通过一定渠道,给妇联一定的资金,在村里通过发动妇女,组织起来搞妇女的创收小组,相互之间联保来提供贷款。

主持人:这个是不是有点复制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的形式?

何广文:有些机制是那样一些机制的借鉴,但不完全是。

主持人:不完全是。

何广文:不完全是。格莱珉银行讲究一个联保,那么这种机制呢,是有的。同时呢,它讲究中心会议,小组会议,还有大区会议,经常开会,这个开会的过程呢,实际上是一个培训的过程,相互沟通信息、了解的过程。那么在我们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当中呢,也存在,或者说我们现在一些创新性的金融服务机制当中呢,也存在这样一些形式。

主持人:我们知道其实在农村金融体系当中,不可磨灭的这样一个主力军,当然是农信社了,农信社其实在整个的发展过程当中,也是几起几落,包括其实最近关于银监会近期起草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征求意见稿》当中,实际上也是预示着开始了农信社改革的又一个步伐和又一个序幕了。并且是,明确地指定社区性农村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并且也是转换了省联社的地位,您觉得对于这个征求意见稿有什么样子的一些自己的评价?

何广文: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呢,大家知道,从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进行过多轮,首先是放权让利,下放经营权,以及后来与农业银行的脱钩,再到后来的恢复合作制,以及2003年开始试点,2004年全面启动的新一轮改革。那么这一轮改革呢,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农村信用社领域呢,由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势力增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服务的这种能力大大提升。但是这种改革呢,也有它不彻底的一些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省联社它的定位问题,它怎么定位,那么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另外就是我们的县联社,它的治理结构怎么完善。那么在我们省联社的框架下,我们的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还需要很大的提高。同时呢,在我们目前的这种框架下,县联社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的提高,也受到一些因为行政方面的一些原因,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一个方面。

第三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农村信用社的定位问题,就是征求意见稿里面提到的农村信用社,要把它定位为社区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主持人:没错。

何广文:根据我的理解,这种社区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是说这种机构要小,不要贪大求洋,在发展上不要贪大求洋。这与我们现在的需求是相对应的,是相适应的,这种策略我觉得是很正确的。

主持人:社区性,实际上把它的范围缩小了?

何广文:这个社区性,根据我的理解,不是要把它理解为我们城市里面的一种社区,好象太低的社区,不是的。主要是说我们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要服务于社区,并不是说这个机构一定建到社区里面去,真正的,很小的微小性的推进不是这样的。要建立一种服务于微小客户,服务于社区的这样一种机制,这种服务机制要跟上。

主持人:就是您刚才说的贴身服务?

何广文:要开展这种贴身服务,这是很重要的,要根据需求,量身订作,提供这样一种服务,这是很有必要的。

主持人:在采访开始的时候,您也说到关于贷款方面,其实现在农村金融领域贷款会有很多很多新的形式,但是仍然会有贷款难的问题,不管说对于现在咱们城镇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实际上在农村也是更加地明显,更加地突出,在这方面,您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给他们?

何广文:农民贷款难在我国是众所周知的,同时,我们的中小型企业,或者微小企业贷款也一直比较难。同时呢,我们的金融改革实际上也一直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在进行,怎么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怎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在这么做。那么这个做法呢,实际上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个是创新我们的金融制度,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供给制度要创新。另外一个就是金融业务的创新,从两个角度来说,那么金融制度的创新,就是要产生新的金融机构,要促进这种微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要开放市场。那么这也是我们2006年12月20号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所出台的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这样一个指导意见,它的精神。放宽农村金融市场,要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来搞村镇银行,投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允许当地的微小企业搞农村资金互助,这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金融供给制度的创新。

另外就是我们的大企业,大的金融机构,它们自己也在创新。比如像它自己建立一个叫做提供小额贷款的机制,它可以自己去搞小机构嘛,像我们大的银行,投资于贷款公司,投资于村镇银行,这也是一种办法,有它投资的这些小机构,它去放小额贷款。它也可以搞收购,兼并那些搞小额贷款的那些机构,这都是一种路子。另外就是大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服务,对那些小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增强他们开展小额贷款的能力。同时,它也可以搞批发,大机构可以搞批发嘛,对那些小机构提供批发资金,由那些小机构去提供贷款去。这是多种多样的,金融供给制度来讲,这是一种制度创新,就可以产生新的机构,或者是在我们增量改革的时候,经济结构调整,进行重组。

另外就是我们的机构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方面的创新,那么这是我们金融机构也一直在做的,它叫做客户群体下溢,我们逐渐地关注微小客户,发放小额贷款。

同时,我们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农村信用社领域,从2000年前后开始试点的,叫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那么这样一种机制,它就是对农户进行评级,然后给他一定信用贷款额度,给他发一个证,农户来讲,拿到这个证到信用社去,就可以申请贷款,简化了贷款手续。实际上这个过程是我们一个信息的预处理过程,并且是一个批处理的过程,就我整体对农户进行大面积的评级、授信,不管你目前需不需要贷款,我都整体地、大面积地的对你进行信息收集,对于农民的信用进行评估。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对所有的农户评级达到一定要求的农户,都给予一定的信用贷款额度,发一个贷款证,在需要的时候拿出这个证到信用社申请贷款。作为信用社来讲,就不需要单独再对单个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再进行信用调查。那么这个过程当中呢,它还结合像信用村镇的建设,像信用村,信用镇,这实际上是一个信用文化的建设。

主持人:信用体系和文化的建设?

何广文:对,整个诚信体系培育的问题。

主持人:但这个诚信体系在现在我国的村镇,农村,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建设程度了?地区又是哪些比较突出?

何广文: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它涉及到一个整个社会运转的正常的经济怎么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信用发展的问题,所以它的建设是很重要的。从2000年前后开始,农村信用社领域实际上是大面积地在做,在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金融部门的参与下,和其它银行的参与下都在做。但是效果呢,就差异很大。

主持人:差异很大?

何广文:差异很大。

主持人:什么决定它们的差异很大?

何广文:一个呢,受到我们对小额信用贷款的理解问题。

主持人:理解?

何广文:对。这个机制本身是很好的。那么以前它主要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的什么问题?第一,解决的是我们农户,或者微小企业来讲,我们以前贷款难,就贷款的时候很困难,贷款成本很高,并且呢,或者说需要走关系,请客送礼,产生这样一些腐败行为。那么我们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它要解决的是什么呢?解决的是你贷款不难,你容易贷到,在你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容易贷到,很方便地得到,并且呢,是低成本地贷到。低成本低贷到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我给你低息贷款,我不要你利息。就是说在利息以外的其它成本很低,不费劲。同时呢,你如果需要讲信用,你还款了,你还能得到重复贷款,还能得到更大的贷款,在这个时候,也能够很方便地得到贷款,作为农户,作为企业来讲,能够很方便地得到贷款,并且低成本地得到贷款。并且希望在讲信用的情况下,再能得到贷款。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它都不会普通它自己的信用的。为什么呢?因为破坏信用的成本是很高的,他是以他今后再也借不到贷款为成本的。我们一般的农户,中小企业来讲,或者微小企业来讲,都不会以他今后再也借不到贷款为成本,来破坏他自己的信用的。所以我们的农户和微小企业一般情况下是很讲信用的,除非他真的还不了。在经济上真的出现绝对的困难的时候,他还不了,一般情况下都是很讲信用的。

主持人:所以建立这个信用体系实际上是很难困难的一个过程,但是破坏它可能就是非常地容易了?

何广文:对。那么这个过程当然有很多地方发展很好,信用环境建设的很好。这种情况下的话,金融机构敢放了,他放的出去,收的回来,农民也得贷款容易,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得贷款容易,在需要的时候借,还了后在需要的时候再借。这个时候整个金融机构放的出去,收的回来,金融机构也发展了,当地经济也发展了。同时呢,在这种情况下,各方面都受益。

主持人:在您这种描述下,好象农村金融小额贷款这方面发展的前景应该是看好的?

何广文:这是很好的前景。一个方面呢,随着我们信用环境的发展,金融环境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金融机构也敢放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刚才讲的信用环境的建设,它的推进,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现在的微小性金融机构,随着我们市场的开放,它会逐渐发展起来,这种新的供给机制会逐渐产生,这个时候我们也有更多的机会来获得贷款。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什么呢?我们的地方政府,我觉得地方政府不应该干预金融行为,不应该干预金融企业,这是对的。

但是,有一点我觉得需要强调的是什么呢?我们政府的金融意识要增强。那么有些地方官员金融意识不健全,在信用环境建设过程当中,实际上和金融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是不到位的。

主持人:那你觉得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何广文:政府在促进金融环境建设这方面,应该鼓励、倡导或者配合金融机构来做好工作。特别是要鼓励企业,要还款,要创造条件,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这是很好的。

主持人:这个无形的推手其实非常的重要?

何广文:对。

主持人:刚才提到小额信贷公司如果发展的这么好的话,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比如上海、广东等地发展的特别好,但是呢,他们非常希望改变这个只贷不存的这样一个局面。但是有很多人也会担心,一旦只贷不存了,那可能就会一放就乱的风险了,那你觉得这种局面我们需要改变吗?

何广文: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是我们市场开放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呢,整个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也很高。在我们很多地方,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地涌现,这是一种好的势头,第一,它增加了供给,不管它怎么样,它向谁提供贷款,对当地的市场来讲,都是一种总量的改进,这是很有必要的,它的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问题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我们小额贷款公司需不需要让它吸收存款的问题,这是大家都在讨论的。根据我的理解小额贷款公司紧紧依靠自由资本来发放贷款,它的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它的资本利润率比较低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也允许它融资,允许它吸收存款嘛,就是一个增加资金来源的问题。而根据我们现有的规则呢,也允许它向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本金的50%资金量,那么这个时候它的财务杠杆率是不高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资本利润率肯定超不过我们的银行,我们经营的比较好的银行,它的资本利润率可以达到70%,80%,甚至是100%,100%以上。

我们现在那些,我做过比较多的调研,我们的小额贷款公司,我们现在经营的比较好的,他们的资本利润率也就20%左右。就这样一种情况。所以呢,增大资金来源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增大资金来源呢,不一定只有依靠吸收存款这一条渠道,我们可以有别的渠道嘛。

主持人:比如说呢?

何广文:比如像我们建一定的投资资金,给他股权投资,或者给他债权投资,允许他进入资本市场,允许他进入货币市场,这都是一种渠道。当然,在小额贷款公司有了一定发展以后,或者说我们监管措施到位以后,允许它吸收存款,在今后也是可以的,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改变一下思维,我们从另外的,比如投资的渠道,包括资本市场这样的渠道,去支持它的融资。其实在农村金融这个体系当中,还有一部分咱们不能忽视的,除了银行或者农信社这块,另外就是保险市场了。我不知道您在调研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了解到农民对于保险意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在我们政府对政策的支持上做哪些,比如说咱们除了农民的养老保险、农业保险等等这些保险制外,除了农民自身加强保险意识,咱们在政策上应该有哪些扶持力度?

何广文:随着我们农户的经济行为,他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或者说我们现在有很多农户的社会化、市场化的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有很多农户我们生产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所以说我们农户的话,外出打工,这都是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保险意识也越来越强,保险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现在针对农户所提供的小额保险,或者说微型保险严重地不足。

主持人:严重地不足。您用了一个严重这个词。

何广文:一个是我们现在的供给,整个供给体系,保险供给体系严重地不健全,滞后,建设滞后。这是很突出的。我们从总局来讲,我们从我们国内来讲,我们保险公司好像很多,保险公司种类是很多的,但是,针对农村的,针对农户的那些保险需求特点提供的保险服务是很少的,是不多的。但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个是农户的生产或者经济活动面临的风险有他的特点。因为农业生产的话,他的风险比较大,除了面临市场风险以外,还面临着自然风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些保险公司,特别是我们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做,亏本,农业保险亏本。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介入,实际上我们现在从国内来进,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政策性保险机制是没有的。但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在试点,我们针对不同的保险需求,我们各个省区都在试点,现在有些地方做的很好,也有做的很好的地方,那么呢,针对农业保险或者农业生产保险,更需要政府的介入,需要补贴。那么这种补贴的方式呢,实际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要补贴保险公司,另外一个呢,就是补贴保费,就是针对农户的这些保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保险公司开展这些保险的话它亏损,它亏损的话,它经营上就需要一些费用,要给它补贴,这都是政府的事儿,我们有些地方已经在做,在试点,做的很好。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在哪里?就是我们在农村里面实际上需要的保险的险种,保险的种类是比较多的。其它一些保险,有些保险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做到可持续发展推进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这些保险供给机制也不存在。农村里还需要一个叫做这样一种风险分摊和转移的这样一种机制。另外就是我们的大灾,这也需要一个大灾的救助机制,这也需要的。因为大灾不是保险可以解决的。

主持人:因为近几年来,反正咱们国家的大喜也有,大灾也有,就像前段时间包括雪灾和地震这一块属于自然灾害,对于农民这块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所以这块咱们政府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应该说应该付出更多去支持这些方面的一个缺陷?

何广文:从政府来讲,它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大灾救济基金,从基金这个角度来考虑,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一个规范的救济机制,这样一些。

主持人:好,今天非常感谢何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从很多很多细节的方面去为我们讲述了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也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方法,谢谢您,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网》2009-06-15

媒体报道二:


中国信合改革应自下而上 专访中国农业大学何广文教授

2003年6月,中国国务院颁布《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正式启动以明晰产权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经过1年的试点,2004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决定在除西藏、海南、港澳台外的其余21个省(市、自治区)全面推开农村信用社改革。此次信用社改革,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改革。

根据国务院要求,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被移交给省级地方政府,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成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信用社合作社。截至目前,中国已成立50多家农村合作银行、10多家农村商业银行、400多家县一级法人信用社。 29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信用联社也已成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11月中旬,世界银行一份《建言中国改革年》的报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提到:“令人忧虑的是,改革试点后的农信社,仍然缺乏商业化取向和正确的激励机制。如何把农信社和新组建的农村商业银行与合作银行建设成真正治理完善、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机构,将是未来一段时期面临的挑战。”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何广文教授,近日,就中国信合改革的热点问题,接受了《凤凰周刊》的专访。

市场主体和服务“三农”并不矛盾

《凤凰周刊》:中国信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何广文: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长远目标是,通过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产权明晰、治理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为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凤凰周刊》: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应该是为“三农”服务,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改革又要求明确市场主体,市场化的目标就是利益最大化,这仿佛是一个悖论。

何广文: 信用社目前有四种模式: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一级法人体制的信用社、县乡两级法人体制的信用社。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应该建立市场化经营模式,并使这些组织逐渐成为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和服务“三农”并不冲突。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市场,农村资金缺口逐年拉大,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经济撤出,农村信用社日益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导,这是农村信用社的天然优势。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只要用活了,农村信用社的前景就值得期待。

政府主导下的“激励弱化”

《凤凰周刊》:在中国信合制度变革的背景下,您认为北王信合案发的根源是什么?

何广文:体制的缺陷,监管的缺失,以及激励机制的错位。大部分金融案件的发生,往往是这几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凤凰周刊》:激励机制都包括哪些方面?

何广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激励;二是经济激励。就行政激励而言,尽管改革的目标是朝向商业化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但农村需要政策性金融,信用社也乐意与政府配合。信用社从中可享有并强化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收益,比如与政府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在政府难以对信用社经营性亏损或政策性亏损进行严格界定的情况下,信用社便于要求政府提供额外补贴。此外,信用社配合政府可获得中央银行的支农再贷款支持。支农再贷款利息较低,信用社将这部分钱贷给农户后可以从中获得利差,不少农信社对再贷款有较高程度的依赖。

就经济激励而言,信用社是一个金融企业,有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需求,这对他们也是一种激励。

《凤凰周刊》: 这两种激励机制,哪种更具有吸引力?

何广文:从整体上看,信用社的市场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生存压力还有限,在此情况下,经济激励难以发挥足够的作用。通常,对改革预期大的会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接受来自于行政的激励。而政府对信用社改革的微观层面参与较多,使得信用社对政府的依赖性増强,形成政府隐性担保。

信用社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激励机制逐渐确立的过程。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充当了改革启动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这也是农信社经济激励机制难以建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凤凰周刊》:中国信合系统应该建立怎样的激励机制?现行激励机制带来的恶果是什么?

何广文:随着改革深入,政府应逐渐让位于市场,更多发挥市场的作用,从经济激励出发选择改革路径。

政府的角色应当是市场的监管者,由市场决定的因素——如用人制度、金融产品定价、目标市场选择等,政府不应过多介入。现实的情况是,信用社的三权分离( 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作用发挥有限,管理者选举的流于形式,都与政府的过多参与密切相关。行政激励强化,使得在政府控制下产生的经营者,很难真正从市场的角度考虑经营策略和农信社发展。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者在面临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之间的选择时,往往更多选择行政激励(个人职位的升迁)。一些基层经营者会为了完成经营指标,甚至从个人利益出发,忽视金融风险来发展业务(譬如高息揽储、高息放贷),再加上监管不到位,就导致了风险的发生。

信用社的监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监管;二是内部控制;三是行业自律。只有这三个方面同时作用,监管才能有效。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是,行业自律弱化、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甚至在出现问题时,监管部门采取“保护性”监管。

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

《凤凰周刊》:您一直强调政府要重新审视自己在改革中的定位。事实上,从信合制度变革伊始,政府就充当了主要的推动者,改革本身就是自上而下的。

何广文: 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现有省级联社的运作来看,在“乡镇信用社——县级联社——省级联社”框架下,实际上从下而上的股权性控制,异化成从上对下的行政性控制。其运行的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但可能将长期存在的中央政府对信用社的隐性担保转移成省级政府对信用社的隐性担保,而且削弱了信用社通过明晰产权所建立起来的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二是信用社依然受到政府的过多干预,社员(股东)大会的权利被削弱甚至被剥夺,失去对管理层的监督。信用社联社改革方案不是由社员(股东)大会产生,而是由政府主导或主管部门制定的。这显然有悖于公司治理最基本的原则。

《凤凰周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何广文:这与对信用社改革目标的不明确,和对农村信用社市场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到位有关。

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机构运作的市场化,彻底摆脱政府的隐性担保,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现实的情况是,信用社管理权下放到省级政府,不但与市场化的方向不符,而且为地方政府控制信用社提供了机会。在中央政府将信用社管理权限下放给省政府后,一些省市成立金融管理办公室专司农村金融的管理,并向省联社派遣理事长就是证明。不仅如此,省市政府还通过向省联社派遣行政官员的方式,给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赋予了行政级别,打上行政化的烙印。

《凤凰周刊》:这就是说,不但没有把信用社当成市场主体,反而使基层信用社产生一种预期:改好了是政府的,改不好政府买单。

何广文:是的。我个人认为,省级联社模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省份,可以在不搞省级联社的省市,推行多县基础上或是多地市基础上的跨区域联社,或是跨区域性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

按照合作制原则,培育新的合作金融组织,特别是要发展建立在地缘、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农村信用社。有人认为,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并且认为合作经济在中国没有存在的基础。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经济在中国被异化。异化的原因不在于中国没有存在的基础,而是保障合作经济组织生存的法律法规缺失,合作经济组织难以真正按照合作原则和机制运作。

那些建立在地缘、血缘关系和村落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村信用社,社员之间的信任和信息对称是其开展资金融通的基础。农村信用社村级信用站制度的良性运转,也证明了这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最有效边界就是村落的边界,突破了村落的地缘和血缘边界,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借贷风险也会大幅增加。而这种真正的信用合作社,无论是通过新建还是改建产生,都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构建原则。

文章来源:《凤凰周刊》2006-04-13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