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新兴学科 > 文章正文

孟凯韬2001~2008年科研情况概要

(一)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情况:自2001年以来一直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从未间断。其中,

1)国家攀登计划特别支持项目,2000年11月立项,经费10万元;

2)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2年12月立项,经费10万元;

3)国家“973”计划独立课题,2004年10月—2009年9月,经费100万

元。

(二)开创性学术专著:

1)《哲理数学概论》(57万字),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2)《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41万字),科学出版社2007

年8月出版;

3)《哲理数学概论(修订版)》(64万字),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4)《阴阳五行数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现代化》(预计50~60万字),科学出

版社将于2008年下半年出版。

“哲理数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生在深层及在宏观上存在的联系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与传统数学根本不同的新数学。它区别于传统数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实 现了哲学思维与数学思维、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其基本理论包括基本属性论、关联偏差论、中心变量论、辩证关系论、元系统论和阴阳五行新论, 其中, 前四论是基础, 元系统论是核心,主要论及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符号系统诸种属性之本原。

《哲理数学概论》论及哲理数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医学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和国家宏观决策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医现代化及人文社会科学数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哲理数 学概论(修订版)》较原版增加了“阴阳五行新论”这一章,同时对最后一章做了补充、修正。

“阴阳五行数学”是哲理数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体系由根据从阴阳五行的特征抽象出的3个公理及由这3个公理严格推导出来的数十个定理组成。这些定理破解了中医界几千年悬而未解的理论之谜。由其中一些定理所推出的阴阳五行生理和病理公式揭示出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普遍规律。由之不仅可以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数学论证, 从而从逻辑检验的角度证明中医治疗方法的科学性或对不完善者揭示出完善的途径; 而且可以反推出中医经典处方并判断其是否完善和对不完善者揭示出完善的途径, 从而为中医的创新开辟一条道路。

《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主要论及阴阳五行数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特别是辨证论治中的应用。书中列举反推经典处方的实例100个, 涉及经典处方109则。

《阴阳五行数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现代化》主要论及以阴阳五行数学为桥梁,实现人-机结合的中医辨证论治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撑和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将由“既病”推断“未病”规范化、数学化、程式化;对中药按滋阴、助阳、祛湿、泻火(热)进行归经分类。

按照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一种新理论从提出到与实践结合有一个漫 长的过程。阴阳五行数学不仅完成了这一过程,而且将导致中医学发生一 场革命。从《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到《阴阳五行数学与 中医辨证论治现代化》标志着阴阳五行数学研究已迈出三步:第一步,与 中医基础理论相结合,可以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圆满的数学解读,从而使 中医学具有现代科学特征;第二步,与中医理、法、方、药相结合,将由 “既病”推断“未病”数学化、规范化、程式化,使得处方可以推导出来; 第三步,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得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可以借助计算机 完成,使得处方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推导。特别是,由于阴阳五行数学将 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与西方的分析思维相结合,使得中医学容易为世界所 共识,因而可以大大加快中医走向世界的步伐。

(三)论文:

1)《哲理数学的公理体系及理论框架》,2001年8月在《中国基础科学》 “科学前沿”栏目发表;

2)《哲理数学的理论基础——同一性和对立性的定量研究》,2001年9月在《中国基础科学》“科学前沿”栏目发表;

 3) 《学者队伍中的假冒伪劣》,2001年6月12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

 4) 《现行评价体制多弊端》,2001年9月18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

5)《非公平竞争产生学术腐败》,2001年10月23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

6)《根本在于科学治国》,2001年载于《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求实出版社出版);

7)《基于哲理数学的评价理念和方法》, 2002年载于《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8)《中医辨证论治的数学表达》,2003年3月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

现代化》杂志发表,翌年被收入2003年卷《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

9)《改进科技评价工作, 促进原始创新研究》,2003年4月在《中国基础科学》杂志发表;

10)《哲理与数理的融合》,2005年载于李喜先主编的《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科学出版社出版);

 11)《突破传统的哲理数学》,2004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科技周刊发表,为《新华文摘》等多家媒体所转载,并被作为当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阅读回答问题);

 12)《中医学是一门整体科学》,2006年12月在光明日报发表(该文对否定和取消中医的言论做出回应,为数十家媒体所转载);

 13)《中医学是一门既古老又超前的整体科学》,2007年2月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发表(该文对否定中医及其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的言论从理论上做出回应,并对阴阳五行数学做了简介,为中医学界所瞩目);

 14)《阴阳五行的数学原理》,2007年8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杂志》发表;

 15)《〈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简介》,2007年8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杂志》发表;

 16)《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2007年1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百家评述”栏目发表;

 17)《基于阴阳五行数学的由“既病”推断“未病”之法》,2008年3月在《亚太传统医药》杂志发表。

(四)获奖情况:

2004年10月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五)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及科技部的支持:

1)孟凯韬现在所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独立课题“基于哲理数学 的证候规范研究”由于具有原创性、前瞻性、交叉性和非共识性,因 而开始在网上初评时被否定。孟凯韬2003年7月30日就此上书胡锦 涛主席,请求国家重新对他的研究进行评审。8月11日,孟凯韬就接 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他们受科技部委托,拟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评 审的通知;8月18日就开了评审、答辩会。

2)去年5月,孟凯韬在向科技部有关方面负责人汇报他的科研情况时,被认为“是原创的,对于中医学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希望他将它与中医临床相结合和纳入教学体系,并让他组织力量申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六)学术界的反响:

上述成果已在学术界产生强烈的反响,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这表现在:

1)自2003年以来,孟凯韬一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聘任为中医药重大研究计划终审专家组成员和重大研究计划评估专家组成员,是其中唯一的数学教授。

2)自2003年以来,涉及中医的香山科学会议(系专门研讨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国家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孟凯韬曾被邀请参加过两次,并被邀请作专题报告。

3)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中西医结合医学家沈自尹教授在《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的评审意见中称:“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几千年临床实践就是其科学性的有力佐证。但由于缺乏数学化和形式化,其科学性并未直观地凸现出来,因而中医的科学性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首当其冲的,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阴阳五行学说。孟凯韬教授有鉴于此,从研究阴阳五行的数学理论发端,经过十余年研究,创立了“哲理数学”。与此同时,又将哲理数学反馈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从而建立了“阴阳五行数学”的理论体系,使之作为哲理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得以建立,同时与中医学密切结合。……‘阴阳五行数学’是一项前无古人且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重大实用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它 解决了中医界几千年悬而未解的重大理论问题,不仅使得中医的科学性充分凸现出来,使得中医学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门具有现代科学特征的科学,而且可以大大增强中医学的可读性,有助于中医学的推广普及和走向世界。”

4) 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桂起权给孟凯韬的电子邮件中称: “我确信,你的研究是对‘中医的逻辑化’的重大贡献,这在全中国是 独一无二的。正是由于你找到了‘中医的逻辑化’最合适的切入点, 问题才可能迎刃而解。古代中国的阴阳辩证法之所以能够具体化/具有 相对可操作性地应用于中医,是因为有了‘五行’作为中介。我认为, 你首先抓住了作为哲学范畴的‘五行’概念的逻辑化,从逻辑上理顺 了‘五行’内部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然后,又借助于一系列‘对应 关系’,将逻辑化的‘五行’应用于中医,从而建立了以‘五行’为逻 辑构架的中医概念关系网络,据此实现中医的逻辑化。”又说,“在《阴 阳五行数学/中医应用》这本书里,这一次,我特别关注的是,你在非 形式语义、非形式句法层次上,对于‘五行’内部相生相克的辩证关 系及其与中医相关范畴的对应关系做出了出色的再分析,既忠实地保 留中医原有思想的内核,又富有独创性。这一工作,对于从民众到科 学家真正理解和接受中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由于头脑中, 西方科学模式的先入之见,更加不容易接受中医)。”还说,“毫无疑问, 形式语义、形式句法层次上的工作,是开发中医应用软件的基本前提。 完整地说,你从中医中所应用的“五行”的朴素语义、朴素句法的再 分析,以及将它们转换成为形式语义、形式句法的四个方面都做出了 新的贡献。按照我的理解,这就是孟凯韬意义上的‘中医的逻辑化’”。

5)曾有诸多创造性建树、出版《医学人才学》等6本专著、获得5次科 学技术进步奖和全国医学与哲学研究“吴孟超杯成就奖”的著名医学 哲学和人才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266医院原副院长刘振华教授, 读了孟凯韬的专著后,在全国各地讲学时经常讲:“谁要问中医到底科 学不科学,看一看孟凯韬的书就知道了。”同时将我与医圣张仲景相提 并论,说“孟凯韬是第二个张仲景。”

6)《哲理数学概论》一经出版,其中与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 应用的有关内容引起中医学界的关注,并已被编入由成都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等8所中医药大学合编的“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等院 校创新教材”《中医药数学模型》一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10 月出版)。该书的前言中称“从河图、洛书、八卦的古典模型,到哲 理数学的符号模型,构成中医定性数学模型的研究内容”。在中医药 数学模型简介中称:“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孟凯韬,1991年发表 的《思维数学引论》创立思维数学,1999年发表的《哲理数学基础— 自然基合论及其应用》创立哲理数学,2002年建立阴阳五行逻辑和河 图洛书的2个公式体系及199个公式,对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定性研 究的数学模型。200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哲理数学概论》,进一 步完善了哲理数学。”(见《中医药数学模型》P.2)《哲理数学概论》 第一章及第九章与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的有关内容全 部编入该书(见《中医药数学模型》P.7~16)。此前,孟凯韬还曾应 西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 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之邀请,就“哲理数学”做了学术报告, 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得到高度评价。

7) 在《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出版前夕,孟凯韬于2007 年6月7日应上海中医药大学之邀请,就“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 上的应用”作了学术报告,产生强烈反响。与会者认为,“从逻辑检验 的角度用数学语言诠释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并应用阴阳五行数学对中医 的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数学演绎和论证,有助于理解阴阳五行等中医基本 理论,有助于推动中医学的现代化、国际化”,并认为“上海中医药大 学可以作为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应用试点”,同时建议“阴 阳五行数学理论及其数学公式作为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一种方法和工 具,在本科生教学中予以应用,亦可作为研究生的选修课程”。前不久 上海中医药大学已给孟凯韬安排了下学期研究生的选修课。 2007年6月21日孟凯韬又应北京中医药大学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负责人孟庆刚之邀请,在其项目组对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 上的应用作了介绍。他们表示,要在研究中应用我提出的方法对文献 中的医案进行理论分析,并请我给予指导。 2007年8月8日孟凯韬又应邀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中医继承与创新研讨会”上作了“阴阳五行数学及其在中医学上的 应用”专题报告,与在上海一样产生强烈的反响。有些专家(如浙江 中医药大学沈云放教授)认为,现在中医药大学上“统计学”课用不 上,应以“阴阳五行数学”取而代之。

8) 2008年1月20日,孟凯韬在研究课题所属国家“973”计划项目组 汇报时产生轰动效应,盛况空前。有些学者赞叹:“孟教授所做的,我 们连敢想都不敢想!”

(七)社会反响:

1)《科技日报》2006年以“孟凯韬再次创立新学科”为题做了报道;

2)《科学中国人》杂志2007年3月以“创立三门新学科的中国科学家” 为题做了报道;

3)《中国知识产权年鉴》2007年卷以“创立三门新学科的中国科学家——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所长孟凯韬”为题做了介绍;

4) 除了“中国科技创新网”以“中国第二位创立三门新学科的科学家——西北大学哲理数学研究所所长孟凯韬”做了重点介绍外,其他著名的网站也对孟凯韬的论著等有所涉及,仅“百度”网与孟凯韬有关的网页就有200多页。

5)《大众科技报》将在“科技风云人物”专栏重点报道孟凯韬的事迹;

6)中国画报出版社即将出版的《聚焦中国2008》以“中国第二位创立三 门新学科的科学家——孟凯韬”作了重点介绍;

7)有关方面负责人2008年6月25日电告,孟凯韬已被初评为“改革开 放三十年中国十大创新人物”。届时将在人民大会堂颁奖。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