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农林科技 > 文章正文

( 原载2007年<五峰茶叶信息>第6期)

“鄂茶7号”及五峰212、310
茶树新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业局 覃士才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茶叶产业化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之一的茶叶竞争,主要是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品种的竞争。因此,茶树品种在现代化茶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和作用。

一、“鄂茶7号”及五峰212、310茶树新品种简介

“种子工程”在农业生产上属高科技领域。“鄂茶7号”(商品名为“五峰柳叶早”,品种选育代号“五峰104”)及五峰212、310茶树新品种,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业局主持,课题组根据《茶树育种学》原理,采取单株多次淘汰、经系统选育,无性繁殖而成的茶树新品种。所制 “五峰毛尖” 茶类具有明显的“香气高、滋味醇、耐冲泡”、“色、香、味、形”俱佳的五峰茶特点。因而,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发展新茶园首推的五峰地方无性系茶树品种。

1、“鄂茶7号”茶树新品种简介

“鄂茶7号”是1979年3月我县进行第一次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时,在水尽司陈家坡老茶园中发现的一个茶树单株为育种材料培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母株现存,树龄80年左右。“鄂茶7号”经茶叶科技人员24年的选育,于2004年3月16日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为“鄂茶7号”。 “鄂茶7号”选育项目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登记,2006年获宜昌市人民政府三等奖。至此,“五峰名茶大县”有了第一个省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该品种为灌木型,中叶类,生长势较强,分枝较直立,顶端第一片叶叶长于芽。由于早生、叶片成披针型,因而商品名为“五峰柳叶早”。经省区试:“鄂茶7号”一芽一叶期有效积温为22.3℃,比福鼎大白茶43.5℃低21.2℃。一芽一叶期比福鼎大白茶早6—8天;一芽三叶百芽重115克以上,属重芽型品种,产量比对照增产12.96%,居全省区试11个品种的第三位;抗逆性与对照相当。2003年4月制样,由杭州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分析。:含水浸出物42.7%、茶多酚25.9%、咖啡碱3.6%、氨基酸6.3%。氨基酸含量高出目前公布的国家级77个茶树品种中的黄山种4.98%(在77个品种中含氨基酸4%以上的仅8个)的1.32。所制“五峰毛尖” 茶外形条索紧结有毫,色泽翠绿尚油润,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香气栗香持久,叶底嫩绿明亮。在栽培上应特别注意:移栽后需加强幼苗期的田间管理(氨基酸含量高的茶树品种可能都有这个共同特点)。

2、五峰212茶树新品种简介

五峰212(五峰大叶茶)是1994年8月我县开展第二次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时(当时调查登记茶树单株196株),在原红渔坪乡珍珠头村六组刘明魁责任田(海拔约800米左右)中发现的一个茶树单株为育种材料培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属五峰地方茶树群体品种的单株选育后代。母株现存,树龄60年左右。2003年底了参加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试(浙江中茶所、河南信阳、贵州湄潭)。

该品种无性系、灌木型、早芽种。芽叶黄绿,茸毛多, 重芽型大叶品种。 树姿半开张,分枝较稀。叶长11.63㎝、叶宽5.5㎝(叶面积44.78C㎡),叶脉11对,叶长宽比为2.11。属椭圆形叶。叶片上斜壮着生,叶面稍隆起、有光泽。叶质较厚软,一芽三叶百芽重91.15ɡ。区试产量比对照增产30.55%。育芽能力和持嫩性都较强。采一芽一叶在3月中旬。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8年4月春茶3次采摘一芽二叶制生化分析样,经杭州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检测,平均水分6.03%时,含氨基酸4.03%、茶多酚28.73%、咖啡碱3.65%、水浸出物46.03%。制绿茶外形翠绿显毫、香气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尚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尚亮,具有“香高、味醇、耐冲泡” 的特点。抗寒、抗旱性较强。扦插成活率高。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2008年3月31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果茶蚕桑药麻专业组部分委员及专家对我县选育的“五峰212”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现场考察。

3、五峰310茶树新品种简介

五峰310(五峰山幺灵)是1994年8月我县开展第二次茶树品种资源调查时(当时调查登记茶树单株196株),在采花乡原枫竹园村二组褚万军责任田(海拔350米左右)中发现的一个茶树单株为育种材料繁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属五峰地方茶树群体品种的单株选育后代。母株现存,树龄80年左右。2003年底了参加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试(浙江中茶所、河南信阳、贵州湄潭)。

该品种无性系、中叶类、早生种。树姿较直立、芽叶黄绿、茸毛较多。分枝较密。叶片上斜着生。叶长11.01㎝、叶宽4.04㎝(叶面积31.1 C㎡),叶脉8对。叶长宽比为2.73,属长椭圆形叶。叶质较薄。一芽三叶百芽重47.65ɡ。区试产量比照减11.8%。育芽能力和持嫩性较强。一芽一叶盛采期3月下旬。2000年5月、2001年5月、2008年4月。春茶3次采摘一芽二叶制生化分析样,经杭州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检测,平均水分6.03%时,含氨基酸6.1%(属特异性品种)、茶多酚23.27%、咖啡碱3.57%、水浸出物43.1%。绿茶外形紧细深绿显毫,香气嫩鲜持久,滋味鲜醇尚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扦插成活率高、根系发达。2008年3月31日,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果茶蚕桑药麻专业组部分委员及专家对我县选育的“五峰310”茶树新品种进行了现场考察。在栽培上应特别注意:移栽后需加强幼苗期的管理(氨基酸含量高的茶树品种可能都有这个共同特点)。

二、鄂茶7号、五峰212、310茶树新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茶园是茶叶生产的第一车间。“大、多、重、矮、强、长、早、齐”是构成茶园优质、高产、稳产的八个综合因子。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建设好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使茶园土壤的“水、肥、气、热”及“固相、液相、气相”相互协调,为茶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是获得优质鲜叶原料,实现和达到高效目标的基础,也是创精品名牌产品的物质基础。为使五峰212、310茶树新品种能发挥优势,增加茶叶经济效益,现就该茶树新品种近几年来栽植情况,提出以下7个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供参考(即把好7关):

1、把好园地选择关。选择海拔900米以下,水源十分充足、方便的田块建园。要求土壤较深厚,PH值在4.5—6.5之间。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提倡发展以茶为主的观光旅游型茶园、立体复合型生态茶园,如茶果(柑橘等)、茶药(杜仲等)、茶林(桂花树等)、茶菌……等方式的间作,茶园路旁四周栽植金银花、月菊……等,有利于提高干茶的自然花香。

2、把好抽槽施肥关。抽槽深度不低于50公分,宽度不低于85公分。槽底施足有机肥及商品肥。底肥用量:每亩施饼肥200公斤,磷肥75公斤,家栏粪40背,或者亩施复合肥150公斤,磷肥75公斤,家栏粪40背(土杂肥50背)。家栏粪、土杂肥施在沟槽的 “ V ” 字型沟中,再施磷肥、饼肥、复合肥在沟槽的底部。然后表土回沟底,底土盖沟上面。在槽底部从中开挖宽30㎝,深20㎝的“ V ”字型沟,此法不仅可以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也有利于今后茶园蓬心土的形成。实践证明:抽槽回土后到茶苗移栽之间的相距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茶苗移栽后的成活。

回土要求:园田表土、肥土回沟底,回到沟槽中的肥土要打碎。沟底的土放在沟槽的两边,待栽茶苗、覆膜用,或以后逐年回到茶行槽沟中(茶苗栽植在沟槽中)。

3、把好种植规格关。规格以大行1.67米、小行0.6米—0.67米,株距17厘米为宜,双行单株成“ 品”字形栽植,每亩用苗5000株,以利于发挥个体优势、利于扩大采摘面和便于今后嫁接换种。

4、把好茶苗调运关。提倡每100株一扎并用黄泥浆根,再每200—300株用方便袋将根部包扎好再运输。

5、把好移栽技术关。茶苗移栽适宜时间:低山在11月20以前、半高山在10月20日以前移栽结束,则有利于茶苗定植后当年的根系恢复与生长,提高成活率。茶苗栽植时重点是浇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稻草、树叶、茅草覆盖地面,或用地膜覆盖。茶苗移栽到大田后15天左右,即可用过滤的沼液100公斤+0.2公斤尿素+0.2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菜油或用0.4%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0.2%的菜油进行一、两次叶面追肥,及时补充茶树营养。

6、把好苗期管理关。“三分栽,七分管”,加强苗期管理,防止“老苗”尤为重要。五峰310更显得突出。其管理内容包括:合理间作,中耕除草(幼苗期不能用除草剂)、追肥、抗旱、防冻、茶树病虫防治、低位多次定型修剪以及补苗、合理采摘等内容。以实现“早成园、早丰产、高效益”的目的。

7、把好茶园投产期管理技术关。具体如下:

(1)、根据茶树所需营养的连续性、多样性等特点,在深秋增施基肥对提高竖年春茶产量、增进质量将起到明显作用。早秋施基肥,时间一般在10月上、中旬进行(有利于茶树根系恢复),每亩施饼肥100公斤,或猪、牛栏粪1000公斤左右,抽槽深施,施肥后立即覆土。

(2)、实行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分次追肥,及时喷施叶面肥。 深秋施基肥。大力推广“猪(人粪尿、畜、禽粪便)—沼—茶”生态环保型茶园。茶园晚秋和早春放养鸡、鸭,羊等,以减少茶园杂草及害虫,增加茶园土壤有机质。

(3)、合理修剪,培养优质丰产的树冠。

(4)、分期分批按标准采。根据加工不同茶类对鲜叶标准的要求,采取分期分批按标准采摘,并适当留夏、秋茶新叶在茶树上。

(5)、防治病虫。做好茶树病虫防治是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茶树病虫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为原则。茶园开始采摘,严禁茶园使用剧毒农药或茶园禁用的农药。大力推广茶树病虫害的农业综合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如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合理采摘、修剪等)、生态防控技术和高新防治技术,努力降低茶叶农残,大力发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

(6)、“鄂茶7号” 、“五峰310”是含氨基酸高的两个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后,将对提高夏、秋茶品质,促进茶叶增产、增质、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在栽培上应掌握幼苗期生长势比较弱、分枝较直立、发芽比较早等特点,茶苗移栽后要加强幼苗期的田间肥培管理(不能“老苗”),采取多次低位定型修剪、早施催芽肥、合理采摘等技术,就能实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

(原载2007年<五峰茶叶信息>第6期)

主要参考文献

1、覃士才、《“鄂茶7号”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淅江《茶苑》2003年第2期)。

2、覃士才、谭望兰、杨运炎、徐坤寿《五峰212、310茶树新品种选育研究报告》,2007年《贵州茶叶》第 3期P23——27、31。

3、覃士才、《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技术总结》,安徽《茶业通报》2002年第3期。《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农业科技》P112——114。

作者简介

覃士才,男,土家族,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1949年2月生。湖北五峰苏家河村人。现任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农业局副总农艺师。l968年1 2月毕业于“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并参加工作。1987年12月“北京人文函授大学一一农经系”毕业。历任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科技副乡长,县畜牧特产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副总农艺师(党委委员),县农牧业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并兼任首届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现为县茶业局)主任,县茶业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曾当选为中共采花乡第二次、五峰县第七次、宜昌市第二次党代会代表。宜昌市第二、三届(1997—2006年共两届)政协委员,宜昌市第三、四、五届(1995—2006年共三届)优秀专家,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科技兴县十大标兵”,市科协“一大”、“二大”、省科协“五大”代表。现为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中国茶业学会会员。有多项科技成果获省、市、县奖励。发表专业论文及文章80多篇。任市政协委员期间,撰写茶叶、烟叶、交通、旅游、能源、畜牧、科技……等方面的提案20份(含联名及县政协提案一份)。直接参与制作的名优茶获国际、国家、省、市各级奖20余次(只)。主持五峰地方茶树品种选育,先后有1个品种已省审定,3个品种参加全国茶树良种区试。为全县培养茶叶栽培、加工、良种繁育和良种选育等方面的农民技术人员近万人。个人先后获省科协授予的“燎原工程”先进个人,获省科委等12家授予的“科技进步奖”、“科技服务奖”,获省农业厅授予的“八五”期间全省名优茶生产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八五”期间全省特产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全省“特级制茶能手”等荣誉称号。属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的省管茶叶专家。据悉个人生平或传略已被收入《五峰群英谱》,《中国劳模风采》、《中华茶人诗描》、《中国专家人名大典》、《中国学者》、《世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名人大典》等十几部名典、大典、辞典及以及《五峰党建网》、《三峡科技网》、《中国名人网》、《中国科技创新网》、《世界优秀专家网》等多家网站中。2001年l 2月23日至2002年元月7日应香东茶场刘万学的邀请,赴蒙古国考察茶叶市场。2006年8月11 日至2 3日我随宜昌委市组织部组织的专家组出境度假考察到了“新马泰港澳”。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