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 > 文章正文
实验室简介 研究人员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论文专著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概况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开拓者和摇篮。

实验室重视地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在时空认知、标准规范、数据积累、软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

实验室的主要方向与目标:

(1)从事空间信息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探索人类空间认知规律,积极开展信息流调控地球上物流、能流和人流的实践,提供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科学问题的决策支持;

(2)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地球信息科学前沿,在国家层面上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积极开展国家和地方迫切需要的资源、环境、人口、安全等领域空间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3)采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研究和发展“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和软件产品,突破海量空间数据管理与高性能地学计算关键技术,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与GIS产业化做出贡献;

(4)开展空间数据的规范和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和发展国家级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平台和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推进我国地球科学数据共享。

实验室成立以来,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国际合作研究为重点,积极推进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先后承担了150余项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涉及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遥感信息定量提取、空间数据安全、时空数据挖掘、地学信息图谱、高性能地学计算、地学虚拟与可视化、大型GIS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全球变化区域模式与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海洋与海岸带遥感与GIS、全国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地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等领域;先后出版学术专著与图集100多部、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1200多篇;自行设计开发了全系列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SuperMap、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模型软件系统,以及电子地图制作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在国家版权局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80余项;建立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系统;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几十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和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一等奖等;在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研究员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0名,已经出站的博士后、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生,在国家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实验室主任

第一、 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1987-1996)

第一届实验室主任(1987-1991)

陈述彭院士 地理学家,中国遥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实验室名誉主任暨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著有《地学的探索》文集6卷;主编《地球信息科学》及《遥感信息》,先后荣获国家和部委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30余项,及美国奥•米纳地图科学金奖、香港何梁何利地球科学进步奖、陈嘉庚地球科学奖、亚洲遥感贡献特别奖、首届岩溶学会贡献奖、国际地图学协会最高荣誉奖、国际欧亚科学院首届一级院士奖。

第三、四届学术委员会主任(1996-2005)

徐冠华院士 资源遥感学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遥感学报》主编,曾研制成功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象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与系列制图技术规程,领导中国“三北”防护林遥感调查工程,在再生资源遥感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五届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

孙九林院士 资源学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曾主持完成中国资源综合开发决策信息系统、黄土高原国土资源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中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全国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系统、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等国家和中科院的科研项目;提出了我国资源信息管理体系结构、分类编码、区域开发模型体系、统计型空间信息系统模式等,为信息科学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目前从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建没。

第二届实验室主任(1991-1996)

何建邦研究员 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自动制图专家,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该院中国科学中心副秘书长、地球信息科学学部主任。主要从事地理信息共享和标准研究。参与开拓中国GIS领域研究和创建本国家重点实验室。曾任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最近十年,提出地理信息共享环境的概念、结构和内容,并主持多项地理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和地理信息共享环境的研究工作。

第三、四届实验室主任(1996-2005)

周成虎研究员 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信息科学委员会委员。研究和发展了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的技术和方法,发展了智能化遥感影像分析与离散地理系统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开拓了我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领域,完成了中国1:100万地貌图,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7项。

第五届实验室主任(2006-)

刘纪远研究员 资源环境遥感与GIS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重大应用基础研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国际陆地系统核心研究计划GLP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CC)监测、时空过程规律及驱动机制、以及LUCC对陆地表层系统宏观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多项。发表论著150余部(篇)。

实验室机构组成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由五个研究室(中心)和一个学术期刊编辑部组成。五个研究室(中心):

1) 资源环境机理与应用研究室:主要开展地球信息的机理、特征及其传输的物理过程及模型、地球空间信息认知与空间思维等方面的研究。

2) 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主要研究资源环境科学信息转化机理、数据标准、共享体系与机制,建立国家级的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库体系与数据共享平台。

3) 地图学研究室:主要研究地球时空信息的表达、分析、传输的图象与图形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应的系统开发。

4)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主要研究和探索地理信息前沿技术,发展大型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展应用示范系统的研究和建设。

5) 全球变化信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地球科学数据的不确定性与适应性,从事国际地球科学数据的引进,利用网络通讯技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

学术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编辑部:负责《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杂志的编辑和出版。

依托本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非法人单位:

1)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联合研究机构:

实验室与多所科研机构组建了联合实验室,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

1)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联合成立,促进内地与香港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合作研究。

2)环境信息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美国东密执根大学合作,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国际化教育和人才培养。

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与华东师范大学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促进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4)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技术联合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合作,促进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空间数据库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5)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联合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促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国际学术组织成员单位:

1)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委员会

2)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委员会

挂靠在本实验室的学术机构:

1)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RS/DIS工作组

2)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研究专业委员会

3)国家遥感中心地理信息系统部

4)国际地理空间开源基金会中国中心

5)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

6)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

实验室领导组织体系

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 

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负责制定实验室学术发展方向,审核各项研究计划,指导博士研究生;全面监督实验室各项工作,定期考核研究进展,评审科研成果。 

实验室主任由正副主任组成,负责实施和管理实验室各项研究活动,提出科学研究计划,促进科研合作项目的形成,推动学科交叉,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形成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

队伍建设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只有15年历史,年长的科学家开拓了这一方向,而它的发展则是青年一代的使命。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努力加强自身队伍的建设。以期造就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高素质的研究群体。此外,通过加强研究生培养,开展再教育再培训,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高级研究与管理人员,促进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现有固定工作人员79人。其中院士2人,研究员19人,副研、助研和支撑系统人员58人。年龄超过55岁的科学家6人,占7 %,中青年研究人员53名,占67 %,3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占26%。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地理学、地图学、地质学、摄影测量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实验室内部由四大学科方向组构成。每一学科组包括若干研究项目组,并由1-2名学术带头人负责。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条)、以大型科研项目为基础(块)、条块相结合的新型研究体系。

实验室现有在室研究生173名,其中截至到05年12月31日,博士后21人、博士40人、硕士18人。另有客座研究生54名。固定人员与研究生比例超过1:2,已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核心、以研究生为主要力量的研究队伍。  

除固定工作人员和研究生外,实验室每年接受30名访问学者来室工作。

学科计划

为了有效地促进实验室运行,集中有限的人力、资金与其它资源,在有限的目标范围内,形成学科发展的优势。实验室推动和执行三项科学发展计划,包括LreisData、LreisTech和LreisFinding,旨在建设可靠的数据库、发展新技术、形成理论创新体系。

LreisData计划:LreisData计划旨在为教育和科研以及政府部门提供有关中国以及东亚地区的基础资源与环境数据库系统,促进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本项计划将由国家政府以项目方式、国际组织以交流和项目方式以及伙伴合作方式执行。 建成的数据库系统实行有偿服务,并着重支持科学研究与教育。

LreisTech计划:LreisTech计划旨在跟踪国际地理信息分析前沿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技术,形成可进入市场的技术专利与软件产品。本项计划将由国家政府以项目方式和高技术企业以股东方式共同支持发展。发展的技术产品由高技术企业开发商品,进入市场服务。

LreisFinding计划:LreisFinding计划旨在集中开展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理论,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模型的构模理论与方法,形成地球空间信息分析的理论体系与技术系统。本计划与实验室所开展的各种研究项目紧密相结合,并由实验室重点支持,优先发展一些具有创新的基础研究,为开展较大规模的研究提供前期的基础。

仪器设备

实验室机房拥有强大的软、硬件资源。主要包括:在线式UPS供电系统、服务器系统、大型数据存储系统、高速网络系统、计算机外设、大型软件系统。

1.在线式UPS供电系统: 机房的供电由两台APC SL40KH 在线式UPS提供,每台UPS挂接64块12V、100AH电池,可在外界电力中断后为整个机房提供2小时的后备电力。

2.服务器系统: 实验室的服务器系统由Unix服务器系统和微机服务器系统构成。Unix服务器系统包括1台SGI Origin2000服务器、2台Sun V880服务器、1台Sun Enterprise250服务器、1台Sun V6800服务器构成,连接8台SGI O2工作站和2台Sun Ultra60工作站构成。微机服务器系统由两台Hp6000服务器及多台DELL服务器、联想服务器构成。提供用户大型数据库和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软件的应用。

3.大型数据存储系统: 整个存储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磁盘存储系统和磁带存储系统;磁盘存储系统做为一级存储系统(在线数据);磁带存储系统作为二级存储系统(离线数据)。构成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共享文件系统。 磁盘存储系统由Hitachi(日立)公司的HDS 9200磁盘阵列和HDS 9570V磁盘阵列组成,总容量为30TB。磁盘存储系统采用RAID-5划分方式,在保证硬件系统的冗余性的情况下,提供了较高的读写性能。HDS磁盘阵列采用双控制器,提供4个光纤接口,每条通路可达到200MB/S 传输速度 。 磁带储系统存储采用了美国ADIC公司的Scalar 10K磁带库,磁带库的存储配置采用8个LTO-1驱动器,整个磁带库的存储容量是270TB(非压缩)。目前的硬件配置其存储容量可以扩展到395TB (非压缩),该磁带库最大容量可扩展到924TB (非压缩)。单台磁带机的传输速度为15MB/s或更高;单机械手平均每小时可交换磁带450次以上。 由一台Sun V880和一台Sun V6800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安装Oracle RAC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及ADIC SNMS共享文件系统和迁移管理软件和Veritas Cluster Server高可用群集管理软件等,实现大型空间数据的管理和数据迁移及备份的功能。

此外还有一台JVC DVD光盘库,由350片双面容量为9G的DVD盘片组成,可提供用户3TB左右容量的DVD光盘数据共享及存储空间。

4.高速网络系统: 实验室网络主干为千兆,支干交换机采用千兆上连到核心交换机,交换到用户桌面的速度为百兆。 核心交换机由一台Cisco 6509交换机组成,Cisco 6509交换机背板带宽达到720Gbps,而且采用双引擎和双电源,充分保证网络交换的安全。Cisco 6509交换机拥有32个千兆光纤接口和48个千兆以太网口。 二级交换机采用DLink公司的3624I交换机构成,该交换机背板带宽达到21GB,采用千兆上连到Cisco 6509核心交换机。 实验室的Cisco 6509交换机和所内Cisco 4506交换机采用双千兆通道相连,构成双机容错互备的网络结构,充分分担全所网络负载,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 实验室采用内外网隔离方式,使用联想网域2000防火墙通过Cisco 4006交换机连接Internet,充分保证用户通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采用Sun Enterprise 250作为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发布实验室网站,Sun V880作为Web Mail邮件服务器和备份域服务器。

5.计算机外设: 大型数据扫描系统由一台A0幅面的Contex Chameleon TX彩色扫描仪和一台Evolution 8黑白扫描仪组成。 大型数据输出系统由一台A0幅面的HP 5500大幅面彩色喷墨绘图仪和一台B0+幅面的Epson Pro 9000大幅面彩色喷墨绘图仪组成。 此外还有小幅面彩色扫描仪、彩色激光打印机、小幅面彩色喷墨打印机、光盘刻录机等外设。

6.大型软件系统: 实验室安装了250个License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10个License的大型遥感处理软件PCI,及大型数据库Oracle,可以提供全所科研人员在线使用。

研究人员: 

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 任:刘高焕

副主任: 庄大方 王英杰 王劲锋  

国家遥感中心地理信息系统部

主 任:陆 锋 

二、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主 任:孙九林(院任命)  

副主任:周成虎 

三、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机构及成员 

1、资源环境信息机理与应用研究室 

主 任:刘高焕

副主任:苏奋振

研究人员

陈述彭 励惠国 刘纪远 周成虎 岳天祥 朱阿兴 张百平 陆 锋 陈荣国 高志强 裴 韬 谢传节 程昌秀 万 庆 杜云艳 刘庆生 鲁学军 杨晓梅 马志鹏 许 珺 葛 咏 姚一鸣 李宝林 曾 杉 马晓熠 路晓娟 秦承志 程维明  

2、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主 任:庄大方

副主任:徐新良 江 东

研究人员 

孙九林 熊利亚 邵全琴 杨小唤 王黎明 游松财 陈沈斌 刘荣高 廖顺宝 刘红辉 邱冬生 倪建华 徐永晶 李泽辉 朱明兰 李 征 杨雅萍 胡文岩 彭中伟 王世宽 冯 卓 诸云强 

3、地图学研究室 

主 任:王英杰

研究人员

齐清文 成夕芳 张 忠 姜莉莉 严 虹 余卓渊 朱 澈 王月琴  

唐培新 刘继荣 姜丽惠 丘 山 张 燕 陈小钢

4、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心

主 任:钟耳顺 

副主任:宋关福

研究人员

梁 军 王康弘 田 雨 龙 亮

5、综合办公室 

主 任:刘高焕(兼)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和目标

实验室是一个以遥感与GIS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示范的研究单位。1987年经国家验收和首届学术委员会批准。20年来,实验室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密切结合国家攻关任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努力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兄弟部门和地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我国GIS发展起到导向、应用示范及人才培养的作用。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与目标为: 

(1)探索地球信息机理与空间认知理论,发展时空数据分析与陆地表层过程模拟方法,创建地学信息图谱与地理格网分析方法体系,力求实现时空数据分析方法的原始创新;

(2)研究和发展“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突破海量空间数据管理与高性能地学计算关键技术,贡献于我国地理信息的产业化发展;

(3)开展空间数据的规范和标准研究,建立国家级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平台和地球科学数据共享网系统,推进我国地球科学数据共享;  

(4)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国家生态与环境、公共卫生与安全等应用示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建立示范运行服务系统,服务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未来5年,实验室地球信息科学发展战略将紧密围绕建立国家资源环境信息格网,并开展网格环境下的多学科应用示范进行部署,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地学空间信息分析模型与空间知识表达创新  

重点开展地球空间信息机理与认知理论方法、地学信息图谱与时空数据挖掘、时空信息分析与陆地表层系统模拟、基于地球空间信息尺度转换的微观-宏观一体化数据融合、时空信息的自适应可视化理论与方法、多维数字地图与虚拟地图等研究,实现时空信息分析方法论与信息表达应用的原始创新;

(2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的开发、集成与信息共享  

重点研究开发国家级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人口数据库,集成中国科学院生态台站网络、对地观测专题分析、区域专题制图及特殊地理环境等各类数据并实现其时空系列化、标准化,构建国家资源环境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平台,开发网络环境下的跨平台计算,实现多用户同步处理、空间数据远程调用与网络计算,为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方法论的信息化创新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与数据支撑;  

(3)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研究“数据-软件-模型-网络”一体化的地理信息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在进一步扩大国产软件系统在国内外市场份额的同时,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发展基于网格技术的大型综合GIS软件平台,为国家资源环境信息格网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填补国产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与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国家级、省级大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空白,努力建立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发的国家级基地,树立和巩固我所在国内地理信息系统业界的领导地位,引导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良性发展;  

(4)地理信息系统与时空数据一体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国家生态与环境、公共卫生与安全等应用示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建立示范运行服务系统,服务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海岸带与近海环境变化、山地环境变化、东部三角洲、西部干旱区、绿洲环境监测与评估、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示范等。

承担课题情况:

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国际合作研究为重点。目前承担了73项国家973、863、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大、重点和杰出青年基金、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省部合作、国际合作研究等项目,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地球信息科学应用基础理论、遥感数据定量信息提取、空间数据安全、时空数据分析与地学信息图谱、高性能地学计算与地学知识发现、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大型GIS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全球变化区域模式与碳循环研究,海岸带遥感与GIS研究、全国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建设、地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地理信息共享基础研究、MODIS科学数据处理等;出版了专著与图集100多卷册,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自行设计开发了全序列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商业平台、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模型软件系统、电子地图制作软件系统,在国家版权局获得软件登记近40项;建立了可共享的全国多种尺度资源环境数据库、卫星影像数据库和重点区域背景数据库,为地球科学数据共享提供基础。实验室成立以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几十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包括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 2003、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商业平台研发与应用 2004、中国海岸带与近海环境遥感综合应用平台 2005)和多项省级科技进步特等、一等奖等。

研究项目与进展

实验室以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与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重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及国内单位间合作。先后承担了150余项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研究课题,涉及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遥感信息定量提取、空间数据安全、时空数据挖掘、地学信息图谱、高性能地学计算、地学虚拟与可视化、大型GIS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全球变化区域模式与碳循环、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海洋与海岸带遥感与GIS、全国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地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等领域;先后出版学术专著与图集100多部、发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1200多篇;自行设计开发了全系列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SuperMap、海量空间数据库管理平台、地理空间信息分析模型软件系统,以及电子地图制作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在国家版权局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80余项;建立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等。

目前开展的课题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地球信息科学应用基础理论、遥感数据定量信息提取、空间数据安全、高性能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大型GIS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海岸带遥感与GIS研究、全国资源环境综合数据库建设、地球科学数据集成与共享、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与GIS产业化、MODIS科学数据处理等。

实验室近期承担部分项目: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 等)  

国家科技专项与攻关项目  

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 等)  

部委及地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

地球信息科学理论研究

继承和发展了地球信息科学的概念、框架和体系,她既是地球系统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推动地球科学发展的动力;积极地将地球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从地球本身的陆地、海洋,向星际空间拓展;努力实践信息流对地球人流、物流和能量流的疏导和调控,正在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库;积极探索地球系统各圈层信息获取-认知-模型-分析-反演-预测的机理;提出了地学信息图谱分析的理论和框架、农产品物流管理框架体系、时空思维空间中空间事件关系的理论、精细尺度下地理现象空间渐变定量体系等,为地球信息科学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球信息科学方法论研究

积极推进和丰富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在传统采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了优化型的三层空间数据采样模型,为高效的空间采样提供了科学基础;针对地学多尺度综合与转换、地理信息系统模拟的误差分析等理论问题,研究和发展了以曲面论为理论基础、以Lattice和网络计算技术为支持的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并在区域模拟中应用;针对海量空间数据的分析,研究和发展了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与模型,初步建立了地学计算的方法体系,并在地震数据分析与遥感信息提取方面得到应用;深入分析了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理,有效定量区分了气候变化与LUCC现代过程对中国农田生产力的影响和对区域碳循环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和计算了我国土壤碳储存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系统管理、以及国际气候公约谈判和履约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与软件系统研究

立足自主创新,在海量空间数据管理和GIS技术体系结构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形成了SuperMap GIS技术体系,开发了大型全组件GIS开发平台SuperMap Objects,Internet GIS开发平台SuperMap IS,嵌入式GIS开发平台eSuperMap和桌面GIS软件SuperMap Deskpro等系列产品,并开发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SuperMap LIS等多个专业软件平台。SuperMap GIS成为我国GIS的重要品牌,产品在众多领域成功应用,在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出口海外,充分体现了中国科学院GIS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

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和发展了多维动态、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研发了相应的软件原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的国产电子地图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示范

面向国家和行业不同的应用目标,以现代地球信息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模型技术为核心,开发了一系列具有示范和推广作用的信息系统,包括自然灾害检测预警系统、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分析应用技术平台、中国海岸带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网络服务技术平台、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海岸带环境检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干旱区生态环境评价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优质农产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市政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集制作与出版系统等,实现了以信息流调控人流、物流和能流的目的,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推动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海洋信息系统

应对海洋开发战略,面向海岸带与海洋区域问题,以现代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核心,在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等支持下,开展了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其中,“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分析应用技术平台”针对海洋现象的多维、动态特征,发展了适合多维、动态空间数据表达的数据结构和模型,以及基于格网系统的海洋分析方法,突破了目前GIS在过程信息表达和模拟中的瓶颈,研发了通用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aXplorer,并以此为集成环境,集成了海雾、巨浪、水面船只、水下地形与水下目标等遥感监测模块,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海岸带及近海遥感监测与信息综合分析应用技术平台。“中国海岸带空间数据库管理与网络服务技术平台”则在统一体系下,首次建成了覆盖全国海岸带的遥感影像数据库,分辨率从米级到公里级,数据量达1TB;综合集成了三个时期1:50万到1:5万多个比例尺的基础地理数据和海岸带80多个专题数据库,数据量达120GB。目前已为全国的50多个海洋生产与研究单位提供了500余次的数据服务,总数据服务量达2TB,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则研究和发展了海洋渔业资源分析评估的格网方法、基于范例推理的中心渔场预报模型、基于空间统计的海洋渔业资源空间分布变异特征分析模型等一系列海洋渔业数据分析模型,并以中国黄东海海区、北太平洋等区域为例,建立了系列海洋渔业地理信息与评估系统。系统在对日、对韩渔业谈判,维护我国海洋渔业权益中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东海渔政局、上海渔业公司等机构得到推广应用,创造极高社会经济价值。

草原信息系统

为推动我国草原资源和生态监测的水平,充分利用我国的草原资源,保护草原生态,受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的委托,研究和开发了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利用信息网络对草原资源、生态及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系统以GIS为集成平台,对比历史的、统计的数据和专家知识及经验进行草原资源面积、生产力、植被退化、沙漠化、盐渍化等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建立了与数据库无关的管理机制,具有灵活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强大的矢量数据和业务数据复合查询功能、动态交互式模型管理机制、灵活的查询统计功能以及丰富的远程信息输出与发布功能。系统从2002年起在各省区畜牧站广泛使用,系统提供的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的信息平台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系统利用常规的草原资源和生态调查手段与遥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工具结合,收集、处理草原生态系统相关数据信息,实现了草原监测、评价、分析的信息化,成为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支持的有效方法。

研究人员

根据国家信息化总体建设要求和我国目前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农产品物流业的特点,促进和提高农产品物流高效运行的内在因素和机制,深入研究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流程、关键技术和手段,整合了无公害农产品信息管理、供销信息化等的相关技术,综合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SM全球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通信与数据处理技术,开发完成了“优质农产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提高了农产品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与竞争力,使农产品物流的过程管理更加先进,更加高效,更加合理,从而引导、规范和推动我国农产品综合物流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农产品流通行业的科技化进程,为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制定了移动空间信息服务地理数据库数据标准和规范、空间信息服务地理信息发布标准;设计和开发了多源空间数据引擎;研制和开发了移动终端GIS系统;具备GIS分析查询、数据采集、无线传输等功能。目前已经成为优质农产品物流业实际运行的平台,有效地为农产品物流提供服务。

电子地图集制作与出版系统

九十年代前后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电子地图系统和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面向社会经济信息的电子地图制作系统及其产品,将我国电子地图带入了以交互和分析型的第二和第三代,实现了面向对象的统计专题地图制作系统、城市电子地图系统、三维电子地图系统和网络电子地图系统。系统具有信息获取、交换、处理、显示、浏览、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多媒体集成等功能。在快速漫游、流动注记、数据排序、空间和属性双向查询和统计专题制图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统计电子地图制作与出版系统在2005年获得科技部国产软件测评优秀表彰软件,并取得相关软件著作权8项。利用电子地图制作系统,已经在国内外出版了10多部电子地图集,主要包括:中国经济电子地图集、中国人口电子地图集、中国工业电子地图集、中国企业电子地图集、中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电子地图集(1-3版)、北京电子地图集、香港电子地图集、西藏综合区情电子地图集等。通过电子地图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凝练出了多维动态地学信息可视化和面向用户的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等屏幕地图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引起国际地图学界的关注。已与德国莫尼黑工业大学,荷兰ITC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就有关多维动态地图及多重显示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和空间信息自适应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研究。目前正在向多维动态、自适应电子地图系统方向发展。

数据库与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是实验室的重要方向之一。针对各级政府、业界和社会对科学数据、数据集成与共享的迫切需求,积极进行数据积累、探索数据共享的机制、研究数据标准规范和技术实现,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资源、环境、生态科学数据库群和数据共享网络系统,在全球变化、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电子政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库内容涉及面向全国的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属性数据库;不同比例尺、多时间系列的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库,以及土壤、湖泊、湿地、冰川等方面的数据库;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国Landsat TM影像及产品、80年代末期以来的AVHRR NDVI产品、本世纪全国MODIS影像及产品数据库;各种国家地图电子版、全球30秒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4公里分辩率的植被指数、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数据库;以及青藏、黄土高原、黄河三角洲等区域性数据库。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门户网站已经将我国主要地学研究机构的数据资源组成庞大的数据库群,并与国际著名的地学数据网站建立了镜像和联系,通过互联网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广大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已经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地学数据的共享。

学术交流:

一、主要学术活动 

"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 Beijing)是实验室一项重要的定期国际学术会议,每三年召开一届,第7届将于2006年召开。这是国际上最早的GIS专业性国际会议之一。  

《地球信息科学》杂志是实验室创办的国内外发行的定期学术杂志,创刊于1996年,现同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联合办刊。该刊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多位专家评议推荐,自2004年第1期起,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05年5月特颁发了证书。此前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已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  

实验室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与方法"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及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分会的挂靠单位,也是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单位。

二、开放措施与开放环境 

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和竞争"的方针,认识到优良的开放环境对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多种措施,营造一良好的开放研究工作环境。 

(1)研究队伍开放  

实验室在主张服务国家的同时,积极为青年科技人员创造出国留学、进修和合作研究的机会,联合组建跨国的合作研究队伍,促进固定人员在一个开放、流动的环境中工作。实验室每年平均有35人次到国外工作、学习、参加会议。固定人员的流动有利于吸收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稳定青年核心队伍,吸收海外华人学者。 

实验室培养了一批研究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分配在全国各地,服务于各单位,同时实验室十分欢迎他们在工作中加强与实验室的学术与业务联系。目前实验室的客座人员中大约有20名曾在我室学习过。  

实验室非常重视客座研究工作的开展,多年来邀请不同性质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通过客座研究人员工作加强实验室研究力量,同时为客座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机会与条件。 

(2)研究课题的开放 

实验室承担的各项课题,除了个别规模较小的理论方法研究外,绝大部分课题都是和国内外高校、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科技人员进行合作研究。这样不仅增强了实验室研究力量,而且也提高了研究水平,减少重复性工作。 

另一方面,实验室经常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安排研究人员以技术顾问、总工程师、项目设计专家等身份指导其他单位的科研课题,形成双方交流。 

(3)研究环境的开放  

为了使实验室成为国内外GIS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我们将实验室的硬件、软件与数据平台对外开放。在硬件和软件环境方面,为客座及外单位同志提供必要的计算机工作平台及必要的软件,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权,这不仅为条件不成熟的单位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条件,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为此,实验室计算机系统24小时开放运行。 

在软、硬件开放的同时,我们将实验室所积累的基础数据也对外开放。研究人员可以免费、自由使用1:400万的全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对大比例尺、高精度的数据,在审核有限权利后,可以开放使用,为基础研究的勘验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

三、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实验室既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际开放地理信息委员会的成员单位,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中心的依托单位,每年接待了不少来访学者和客座研究人员,并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在最近的5年内,实验室主办了4次大型的国际会议,协办国际会议6次,其中空间数据处理国际会议是首次在亚洲召开,来自海内外的700多名地理信息系统专家与学者参加了会议;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5次、双边会议3次。  

实验室邀请了68人次的国内外专家来室进行学术讲座。剑桥大学地理系主任、著名的空间分析专家来实验室举办了空间分析高级研讨班,奥地利经济大学的M Fisher教授举办了空间相互作用研讨班。  

实验室研究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00多人次,受邀在国内外讲学80余次,其中大会特邀报告17次,主题特邀报告60余次。陈述彭院士在第20届国际地图学大会上,作了题为“Cartographical Methodology for Geoinformation Science”的大会特邀报告,提出了地学信息图谱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何建邦研究员在第九届国际空间数据处理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空间信息语义互操作”的大会报告,介绍了空间信息语义定义、互操作算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何发展趋势;周成虎研究员在“国际地球信息科学会议”上,作了题为“Geo-Grid and Its Application”的大会特邀报告,首次提出了基于微分结合原理的地理空间公里格网系统建立的理论模型和分析算法;朱阿兴研究员在国际土壤普查新技术大会上,作了题为“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oil Surveys: the SoLIM approach”的特邀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基于空间精细尺度的土壤空间信息获取方法和技术。  

目前,实验室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奥地利、日本、联合国环境保护署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建立了稳定、长期的科研合作,共同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国际合作项目32项。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署的支持下(总经费230万加元),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国际遥感中心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展了中国陆地碳循环研究,探索提高中国陆地碳库的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在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和中国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总经费465万美元),与美国Auburn大学、Woods Hole生态系统中心、Boston大学等合作,共同开展陆地生态系统变化评价的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与实际观测数据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的研究,项目在基于空间信息模型地球过程模拟方面,取得了创新的研究成果。

在世界渔业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和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总经费2000万元人民币,其中人民币1200万元,美元100万元),结合中国西部开发,开展千年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在2004年年度,实验室合作主持召开了7次国际会议、4次国内学术会议,协办1次国际会议;有8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30人次出国考察访问,邀请了国内外16位著名学者来实验室讲学。 

(一)举办/协办会议 

1、“国际地球信息科学与地理系统建模暨第5届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  

2004年4月2~4日,国际地球信息科学与地理系统建模暨第5届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幕式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郭华东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社会科学学院院长Yee Leung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所长刘纪远教授分别致辞,并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本次会议共分为11场分会,与会专家分别就空间分析与空间统计,空间尺度转换,地理系统建模,时空数据探测与知识发现,地学计算,地学图谱分析(TUPU),地球信息科学,地理虚拟现实与数字地球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并进行讨论。会议期间,IGU-CMGS前主席、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地球信息科学系主任Manfred Fischer教授,地学统计与遥感国际著名学者、英国Southampton大学Peter Atkinson教授,东京大学空间信息科学中心主任Atsuyuki Okabe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社会科学学院院长Yee Leung教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成虎教授等分别作了精彩的大会专题报告。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和从事应用开发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出席了本次大会。   

2、 “空间分析高级研讨班”  

2004年6月7日~17日分别在北京、西安、上海成功举行。主报告人Robert Haining教授为剑桥大学地理系主任,空间分析国际著名学者。王劲峰博士应邀随同报告,累计听众到200多人。  

3、中加碳循环会议  

中加碳循环会议于2004年6月20日~6月24日在中国吉林长白山举行。会议由陈镜明教授、刘高焕教授主持。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BC大学、CIDA、加拿大使馆以及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北师大、南大、南林、南土所、南农、寒旱所、国家林业局、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代表,共计5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陈镜明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加合作项目背景、目标以及进展状况等。刘高焕教授介绍了与碳循环研究相关的国内项目进展,并强调了国内开展的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与中加合作项目有着密切的互补关系和相互促进关系。与会人员分别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1)完成了全国NPP的模拟、分析和制图工作。利用改进后的BEPS模型,在地面验证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NPP(包括NPP、GPP和自养呼吸消耗量)和ET(包括蒸发和蒸腾)的模拟、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和制图工作,并对中国陆地NPP和ET的影响因子敏感性进行了分析。NPP模拟工作的圆满完成为中国森林碳的模拟提供了新的数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模拟研究。  

2)初步模拟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分布.利用改进后的INTEC模型,初步模拟了百年尺度(1901~2001年)的中国森林碳库的时空分布格局。获得了每年碳库储量(包括NPP、NEP、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库、凋落物碳库等)以及年际间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的简图。这一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3)完成了实验区的野外观测、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数据库建立以及NPP和碳的模拟工作.完成了长白山、黑河以及黎平三大主要实验区的野外观测、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数据库建立,并分别利用BEPS模型模拟了各实验区的NPP和ET,以用于全国尺度模拟数据的验证。同时,敦化、兴国和宝应等实验区的野外观测、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模拟工作也已展开或已取得初步成果。  

4)综合评估(IA)工作的展开。已收集和整理了敦化市、张掖市、黎平县等实验区大量的社会经济数据,用于三个实验区的综合评估。  

另外会议特邀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Danny Harvey、北京大学的方精云教授、国家林业局碳汇办公室的王春峰处长进行了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森林碳汇以及中国的造林绿化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4、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和流域受害生态系统修复会议  

组织在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召开的“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和流域受害生态系统修复”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2004-06-25 ~ 2004-06-30)。

5、中德‘温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  

由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资助的中德‘温带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于2004年8月22~27日在北京举行。40多位中国、德国与瑞士科学家参加会议。会议分5个专题会议和1个综合讨论会议。专题1:生态系统保护与持续利用的手段;专题2:温带森林;专题3:沙漠、荒漠、草原;专题4:山地生态系统、湿地;专题5:土地利用的生态问题与解决方案。  

6、中德‘城市气候环境与遥感监测技术研讨班’ 

中德‘城市气候环境与遥感监测技术研讨班’于2004年10月11~15日在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举行。中国、德国40多位专业人员参加会议。   

7、中德‘自然遗产、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由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委托并资助的中德‘自然遗产、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2004年11月4~11日在张家界举行。40多位中国、德国与瑞士科学家参加会议。会议以张家界自然遗产地重点,分5个专题会议和1个综合讨论会议。专题1: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2:生态旅游;专题3:保护区的管理政策与方案;专题4: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监测;专题5:景观生态学。   

8、国际‘地理现象空间渐变详细定量和模拟’研讨会  

2004年8月10-12日,来着美国、比利时和中国的近30位学者,就当前分布式水文模型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研讨,形成了国际合作研究计划。   

9、“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SuperMap GIS新产品发布会”。  

会议于2004年9月23日上午9:00在北京西郊宾馆开幕,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到会并作报告。此外,还有众多应用部门在会议期间介绍GIS开发及行业应用经验。论坛得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惠普(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赛贝斯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日本超图株式会社、台湾咨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还有20多家国内大型的IT公司和GIS专业公司在论坛期间展示相关的产品,带来最前沿的新技术。   

10、‘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学术研讨会议  

2004年12月17日在中科院地理所报告大厅举办了首届“交通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从事GIS—T的多位专家做主题报告,全面介绍了国内外GIS—T的最新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11、全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  

2004年10月‘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陈述彭院士、高峻院士、孙九林院士等在大会上作了特邀报告。   

12、第八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  

‘第八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于2004年10月30~31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和澳大利亚的100余名水文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二)参加学术会议 

1、 朱阿兴研究员2004年3月22日在泰国召开的国际土壤普查新技术大会上作了题为“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oil surveys:the SoLIM approach” 的主题发言。  

2、 朱阿兴研究员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国际联盟大会(the West China Consortium Conferenc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China, June 22-23, 2004. 作为现任CPGIS主席,朱阿兴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阐述了CPGIS在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中起得桥梁作用。 

3、 陆锋博士于2004年4月 02~04日在Beijing召开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 Geographical Systems Modeling, and Fifth Beiji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 in GIS国际研讨会,主持了主题为“Scales”的专题讨论会,程昌秀博士做了题为“Multi-Scale Spatial Database Construction with Granularity”的学术报告。  

4、 李新通博士于2004年5月22日至6月2日,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19次全体会议。参与了ISO 19139 地理信息-元数据-实现规范(Geographic infomation - Metadata – Implementation specifications);ISO 19137 地理信息– 空间及其他类似重要模式一般性专用标准(Geographic infomation - Generally used profiles of the spatial schema and of similar important other schemas);ISO 19126 地理信息-专用标准-要素与属性分类代码数据字典(Geographic infomation - Profile - FACC Data Dictionary)标准的制订讨论。  

5、 朱阿兴研究员和陆锋博士于2004年6月7日至9日参加了在瑞典Gāvle大学召开的“第12届地球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Geoinformatics'2004)。会议主题为“地球空间信息研究:联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纽带”。共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163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为期3天的研讨会。研讨会包括2个主题报告,3个分会场,16个专题讨论会。主题报告为“The logic of fuzzy detecting change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英国Leicester 大学Peter Fisher 教授)和“Distributed GIS: Computing in the Internet Age”(美国ESRI公司产品、解决方案与国际化总裁David Maguire)。专题讨论会主题包括移动GIS与位置服务、时空建模与数据库、地球观测技术进展、地学可视化、GIS与城市规划、不确定性与数据质量、GIS与环境管理及决策、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多尺度表达与制图综合、元数据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等。作为现任CPGIS主席,朱阿兴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介绍了CPGIS的发展历史和近期工作情况,主持了主题为“Recent advances in geoinformatics”的专题讨论会,并做了题为“Mapping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the Three Gorge Area, China using GIS, expert systems and fuzzy logic”的学术报告。陆锋博士主持了主题为“Uncertainty and data quality”的专题讨论会,并做了题为“An Extended lock for collaboratively updating a topologically spatial database”和“Building a multi-scale spatial database with adaptive granularity”的学术报告。 

6、 程昌秀博士于June 06~09, 2004参加了在Krakow, Poland召开的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ICCS’2004)大会,做了题为“An Extended Lock for Geographical Database with Spatial Rules”的学术报告。 

7、 王劲峰赴英国参加第30届国际地理学大会,2004年7月20日至8月21日王劲峰赴英国Glasgow参加第30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地理建模分会作了“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2003 SARS in Beijing”,顺访了Surry, Edinburgh, Iverness, York. 

8、 廖顺宝于2004年7月,参加了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云南昆明主办的 “2004`全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 

9、 王劲峰赴澳大利亚国家流行病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受中国科学院和澳大利亚国家流行病与人口健康研究中心支持,王劲峰赴澳大利亚国家流行病与人口健康研究中心从事三个月的合作研究(2004.9.15-12.14),期间合作完成学术论文“Spatial dynamic of the SARS spreading in urban”一篇,起草两篇“An equation of disease, gene and environment”,“Geographical Risk Theory”。 

10、王劲峰于2004年9月17日,在Australia National Center for Epidemiology and Population Health 作了两场Seminars:(1)Modeling Epidemic Spread in Space and Time; (2) Multi-dimensional exploration of 2003 SARS Spread in Beijing。  

11、苏奋振博士于2004年9月20~24日,赴美参加2004年IEEE国际地学与遥感大会,并做题为“Geo-event association rule discovery model based on rough set”的专题报告。    

12、李新通博士于2004年9月30日至10月14日,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在意大利北部小镇Pallanza举行的第20次全体会议。参与了ISO/TR 19122 地理信息-人员资质认证(Geographic infomation -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personnel);ISO 19101-2 地理信息 参考模型-第二部分:影像(Geographic infomation - Part2:Imagery)以及ISO 19141地理信息-运动要素的模式(Schema for moving features)工作组会议。  

13、苏奋振博士于2004年10月12~13日,参加“第三届国际西北太平洋海洋遥感会议”,并作“A raster-based spatio-temporal hierarchical data model for marine information system: a case study of fisheries application.”专题报告。 

14、苏奋振博士于2004年10月18日在北京参加“GIS 理论与方法高级研讨会”,作“过程地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专题报告。 

15、周成虎于2004年10月应邀在‘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地理格网分析”的主题报告。 

16、廖顺宝于2004年10月,参加了由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在福州主办的“2004年全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  

17、程维明博士于2004年,10月19~23日,在福州参加第五届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并作了“中国1:100万遥感地貌制图方法探讨”的报告。  

18、程维明博士,蒋艳博士和张一驰博士等于2004年10月29~31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水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并作了“基于MIKE软件的塔里木河流域水文过程模拟设计”的报告。  

19、王劲峰在中国GIS协会10周年大会作特邀报告,中国GIS协会10周年庆祝大会于2004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王劲峰作大会报告“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20、韩卫国博士于2004年11月14日,在北京参加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并作“空间分析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 

21、刘高焕研究员应邀参加香山科学会议第241次学术讨论会(2004年11月16~18在香山举行)。会议主题是‘中国湿地退化、保护与修复’。作大会发言,就湿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变化机理、修复模式、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报告,并重点介绍了我室对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进行变化分析、系统监测、演替分析、湿地保护等工作。 

22、陈沈斌参加在日本福冈举行的第二届“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od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in the Fac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发表论文“Structure on e-Geo-science in China --Taking the studying process on PET of Tibet Plateau as an example”。 

23、陈沈斌参加在北京举行的“The World Wind Energy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2004”,发表论文“WIND ENERGY ASSESSMENT IN THE JILIN PROVINCE, CHINA”。 

24、陈沈斌参加在云南丽江举行的第七届“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研讨会,在会议上发表“地球科学e-Science探索”论文。  

25、施润和参加2004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海分会场)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并作了题为“植物生化组分定量反演的理论与方法”的学术报告。  

26、施润和参加2004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南京师范大学 

27、杨雅萍主办了“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研讨会”,参加了“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年会”、“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中美高级网络技术研讨会”等会议。

28、廖顺宝于2004年11月7~10日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第19届学术会。 

(三)讲学与合作  

1、 鲁学军副研究员承担了2004~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课程“地理信息系统(B)”的教学工作(52学时),在课人员达180人次。  

2、 裴韬副研究员承担了2004~2005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课程“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教学工作(40学时)。 

3、 陆锋博士于2004年5月11日,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做了题为“基于特征的城市交通网络模型”的学术报告。 

4、 朱阿兴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暑期小学期中开设和讲解了“GIS、人工智能、模糊数学在自然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课程。 

5、 陆锋博士于2004年9月23日,应邀在香港GIS协会做了题为“空间数据引擎与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专场学术报告。

2004年邀请到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地理系副系主任萧世伦教授来我实验室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双方在时态GIS-T模型、中国民航网络空间格局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 

6、 萧世伦教授于2004年11月19日,在地理资源所做题为“Changing Spatial Concepts: A GIS Approach of Extending Time Geography for Human Activities in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s”的学术报告。 

7、 李建新博士于2004年5月赴德国墨尼黑大学地理系、8月赴波恩大学遥感中心短期访问。 

8、 岳天祥研究员于2004年11月3~4日,邀请著名国际期刊《Ecological Modelling》主编Sven Erik Jørgensen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进行了系列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空间建模方法,新生态学理论,湖泊、水库与湿地建模方法和结构动态建模等。

论文专著:

近期部分出版物

Mapping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The Three Gorge Area, China Using GIS,Expert Systems And Fuzzy Logic A.X. Zhu, R.X. Wang, J.P. Qiao, Y.B. Chen, Q.G. Cai, C.H. Zhou 2004

GeoInformation ScienceAndDigital Earth CHEN SHUPENG 2004

Mapping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The Three Gorge Area, China Using GIS,Expert Systems And Fuzzy Logic A.X. Zhu, R.X. Wang, J.P. Qiao, Y.B. Chen, Q.G. Cai, C.H. Zhou 2004

中国海岸带及近海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技术 杨晓梅 2004

数字贵州——技术与方法 张百平,周成虎,朱 华,姚永慧 2004

地理信息国际标准手册(ISBN 7-5066-3201-2) 何建邦、李新通、毕建涛、黄裕霞、吴洪桥、曹彦荣 2004

GIS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王英杰,袁勘省,李天文 2004

内蒙古旅游规划 陈 田,牛亚菲,王英杰 等 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电子地图集 王英杰、赵云成、余卓渊、李希如、苏 莹 等 2004

《地学的探索》第6卷--地球信息科学 陈述彭 2003

《地学的探索》第5卷--城市化与区域发展 陈述彭 2003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江 东 2003

现代地图学 廖 克 2003

地图学的研究与实践 廖 克 2003

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 岳天祥 2003

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设计编制与创新 廖 克,池天河,齐清文等 2003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数字模拟 刘高焕, 叶庆华, 刘庆生 2003

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 刘卫东,樊杰,周成虎等 2003

ICA国家与区域地图集研讨会论文集 廖克,陈毓芬,齐清文 2003

地球信息科学中的集成化和信息产品开发 齐清文 2003

地理信息国际标准手册 蒋景瞳,何建邦 2003

地理信息共享的原理与方法 何建邦,闾国年,吴平生 2003

地理信息共享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陈常松 2003

多维动态地学信息可视化 王英杰,袁勘省,余卓渊 2003

环中国岛链-海洋地理 军事区位信息系统 刘宝银,杨晓梅 2003

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研究误差传递模型 葛 咏,王劲峰 2003

遥感信息的不确定性研究分类与尺度效应模型 柏延臣,王劲峰 2003

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形象显示与虚拟 廖克,池天河,齐清文 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03

地学信息图谱探索研究 陈述彭 2002年

中国西部开发战略图解 陈述彭 周成虎 李宝林等 2001年7月

地理信息系统丛书--A Way in GIS Chen Zitan 2001年7月

海洋监测技术研究丛书--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邵全琴等 2001年3月

地理学的数学模型与应用 刘昌明 岳天祥 周成虎 2000年10月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数字地球导论 承继成 林珲 周成虎 曾杉 2000年1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陈述彭 鲁学军 周成虎 2000年5月

地理信息共享丛书--地理信息共享法研究 何建邦 吴平生 闾国年 李新通 2000年5月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遥感影像地学理解与分析 周成虎 骆剑承 杨晓梅 杨存建 刘庆生 1999年12月

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陈述彭 陆锋 何建邦等 1999年12月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地理元胞自动机研究 周成虎 孙战利 谢一春 1999年12月

洪水灾害系统分析与评估 万庆等 1999年12月

香港揽胜--太空影像•地图集 陈述彭 周成虎 林珲 1999年11月

数字地球百问 陈述彭等 1999年4月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 陈述彭 1998年5月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图集 刘高焕等 1997年5月

地理信息共享丛书--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 池天河、苏亚芳等 1995年12月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灾害区划、影响评价、减灾对策 王劲峰等 1995年10月

地球信息科学与区域持续发展 陈述彭 1995年4月

沿海港口城市投资环境信息系统 苏亚芳 1994年3月

区域经济分析的模型方法 王劲峰 1993年8月

数字地面模型 柯正谊、何建邦、池天河 1993年5月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 刘高焕、刘庆生 2002年2月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