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李思田,教授,1934年11月出生于河北高阳,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并留校任教,1983年被聘任为教授,198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并在中国地质大学京、汉两校授课,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被聘担任两个国际期刊“The Island Arc”(顾问编委,已换届)和“Geofluids”杂志编委。曾任多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委及国家科技进步三大奖评委。
主要成就:
四十余年来,李思田教授长期致力于沉积盆地与能源资源地质的研究和教学,对我国陆上和海域数十个盆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盆地分析、沉积体系、陆相层序地层及能源资源预测方面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东北、内蒙和鄂尔多斯等地区煤资源的聚集规律及预测做出了贡献;对我国东部及海域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盆地热流体与油气成藏等前缘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上世纪70年代初,为解决东北工业区煤炭供应的紧缺,李思田参加了燃料部“东北煤田预测”大型研究项目,带领科研集体对东北及内蒙中生代盆地及煤聚集规律开展了研究,加上后续项目,历时近十年,揭示了盆地的断陷成因及其区域性分布规律。在霍林河、阜新、元宝山等三大煤炭基地率先进行了整体性分析,阐明了同生构造和沉积体系对富煤带展布的控制,建立了新区预测的理论基础。他考察了岱海等七个现代断陷湖盆,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断陷盆地演化和沉积体系配置的模式,并成功应用于煤及储层预测。基于一系列典型盆地研究的经验,他和团队总结概括出的盆地分析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被许多产业部门应用。这一阶段的开创性的探索成果先后获国家和省科技大会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代表性专著《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集规律》获国家优秀科技出版物二等奖。李思田教授从大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盆地形成和分布规律,在地跨中、蒙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200万Km2广大范围内,分析了裂陷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性质,首次划分出200多个含煤、含油气盆地组成的晚中生代东北亚断陷盆地系,揭示了150Ma以来发生于东北亚洲最为重要的次变格运动。此成果是对断陷盆地多年研究的理论升华。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等刊物,并在国际大陆裂谷会议上宣讲。
80年代中期,李思田教授从神木—榆林地区特优质煤资源的发现,预见到鄂尔多斯可能成为我国未来较洁净能源的最重要基地,遂带领一批师生进行了预研究。之后,全心投入了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鄂尔多斯盆地煤聚集规律及其与油气的成因联系”。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致力于项目整体构思和组织实施,同时还承担了以神木大煤田为中心的重点课题,探索了在大型陆相盆地条件下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精细古地理重建,揭示了优质富煤单元与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成因关系及其分布规律,为我国最重要的优质动力煤基地的长远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他直接从事研究的课题获部科技一等奖。部分成果作为特邀报告1989年在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湖泊分会宣读。
李思田教授在陆相盆地研究上的成果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重视,1993年在牛津大学以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体系研究为主题讲学,主持者国际沉积学会主席Reading赞扬他的研究特点是精细的沉积学研究与盆地整体分析的出色结合。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李思田教授被 推荐为非海相沉积学和盆地分析两个专题会议的主持人,1996年应邀在科罗拉多矿院以VAN TUYL讲座名义作了“鄂尔多斯陆相层序地层及深切谷沉积”学术报告。
面对国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的急迫形势,上世纪90年代与胜利石油局合作,以找寻隐蔽圈闭为目标进行了以高精度陆相层序地层为主的整体性研究,提出了大型断陷湖盆的层序构成模式,揭示了储集砂体在层序地层格架和同生构造系统中的配置规律,成功地指导勘探其方法并得到广泛推广。以胜利石油局为首的合作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前世界找油气难度日益增大,更需要新理论指导,李思田教授将研究集体的工作集中于沉积盆地动力学及盆地流体等当代前没领域。他们与海洋石油总公司及科研院所共同组织了多学科科研集体,选择南海这一最佳天然地质实验室为基地,在两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中,经十年奋战,对南海北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的沉积、构造、热流体活动和深部背景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从当代地球动力学理论做出了新解释,提出了以深部控制为主的盆地动力学模型;在异常高压与高温条件下含烃热流体的幕式突破的机理、输导系统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研究集体于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系列在国际同行中有较重要的影响,以中国海棠石油部公司为首工同完成的《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两部大型专著是十年奋战的综合成果。
在深入研究典型盆地的同时,他着眼于更广阔背景,即中国及邻区环太平洋带构造演化深部动力过程与盆地的关系,揭示了中国东部和近海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多幕裂陷和多幕反转等动力学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在多年工作基础上,他与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主编了中国近海盆地和坳陷分布图,对盆地和富烃凹陷在板块构造格架中的分布规律和动力学类型提出了系统认识。成果已被用于海上油气勘查的战略性分析,并应邀在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了与龚再生教授合作的特邀报告。
李思田教授自1952年进入地质战线的行列,50多年来始终为地质科研及教育事业勤奋工作,把责任和热爱作为动力,严谨治学、执著追求、不畏艰苦、力求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教师,他言传身教,已指导毕业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共70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新一代学术带头人;他的科研集体是一个由一批优秀中青年组成的勇于创新、团结奋进的团队。李思田教授多次强调他的每一点成绩都科研集体共同奋斗的结晶,他说,没有合作单位的支持,没有团队的同心协力,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绩。他爱护同志,尊重合作者,他深知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血和智慧,他的谦逊与亲和也赢得科研集体和合作单位的尊敬。
科学研究
李思田教授在数十年的研究工作中,以盆地分析和盆地动力学为主线,成功的将它们应用于油、气、煤等能源资源预测,取得了系统性和有创新性的进展。
主要科研成果:
1.对东北和内蒙古晚中生代断陷盆地选择典型对其沉积充填、构造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富煤带分布的规律性,并进一步从大区域动力学背景研究盆地的分布规律,划分出地跨中、蒙、俄包括200多个含煤和含油气盆地的“东北亚洲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系”,揭示了中生代最重要的一期构造变格和大规模的裂陷作用。
2.以鄂尔多斯大型中生代坳陷盆地为典型,进行了全盆地陆相沉积体系和构造——层序地层研究及古地理重建,阐明了优质富煤单元分布的规律性,其成果也被用于砂岩型铀矿资源勘查和预测。
3.20世纪90年代,参加了以胜利石油管理局为首的大型项目,进行了陆相断陷湖盆地层序地层、构造和含油性的整体性研究,揭示了断陷湖盆背景下沉积体系和储层在层序格架中的配置规律,为隐蔽油藏的预测和勘探开拓了新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参与了中石化中国东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藏的典型及综合性研究,随后又向渤海海域扩展,对渤海湾全盆地富生烃凹陷油气系统形成的动力背景进行了研究。
4.与中海石油公司密切合作,在南海北部盆地进行了多年研究,在南海大陆边缘盆地动力学、莺歌海盆地超压系统及活动热流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认识。
5.对中国及邻区环太平洋带新生代盆地形成机制、构造演化及油气潜力进行了多年研究和追踪,并与中海油研究中心合作编制了中国全海域新生代盆地及富生烃凹陷分布图,阐明了大油气田分布的地质背景。
荣誉奖励
1.李思田教授率其科研团队曾获国家省部级一等奖4项(3项为第一获奖者)。
2.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为主要获奖者之一)、三等奖 1 项。
3.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3 项。
4.全国优秀科技出版物二等奖 1 项,部级一等奖3项,部级二等奖4项。
5.1986 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6.1988 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7.1990 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8.1999 年获李四光地质科技终身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