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地球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学术交流

专家信息:

程和琴,女,1962年10 月出生。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海洋地质分会常务理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发现》杂志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科学委员会硅循环工作组成员。 1983年,程和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8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92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199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4起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副教授、教授。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 河流演变学;

2. 河口与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及其应用;

3. 海岸带综合管理。

主要成就: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地矿部“九五”攻关子课题、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参与上海市人民政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决策咨询,负责或参与国家和部委市级攻关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重大建设工程论证项目十余项。

海岸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程和琴教授在海岸带领域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她利用多种沉积学研究方法,对长江口区物源、水动力条件等沉积条件的不连续性,地层的厚度、地层剖面的完整度与晚第四纪地层不连续性的关系、沉积作用的时间尺度与沉积地层的空间尺度等一系列理论沉积学和理论地层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获得的创见性结论为:就本质而言,任何时间尺度的沉积层堆积都是不连续的,正常的连续沉积只相对于一定的时空尺度,高一级事件是次一级时间的沉积基础或背景,次一级事件地层包含在高一级事件之中,并使高一级事件地层中断。该成果以专著发表时,被多位专家认为是对近百年来在地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均变论的革新和发展。

海岸带重大工程物理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

十多年来,程和琴教授一直潜心研究粗粉砂和极细砂质大尺度底形运动机制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她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底形的基本性质、分类、运动过程和实验探测方法研究基础上,利用多种声学探测仪器和分析技术,对琼州海峡东口中水道和长江河口床面沙波特征、运动过程及其伴随的底沙再悬浮过程,进行了高密度网格状、实时准同步三维等的开拓性和创新性观测和研究,首次获得了近底紊流猝发和床面泥沙喷发过程的连续可视图像和数据,创建了长江口细颗粒底沙输移模式,探索了底沙再悬浮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特征,并发现近9年来长江口最大混浊带内的沙波逐渐向海推移,同时,长江口南港局域人工采砂活动导致了河床沙波尺度减小。这些成果被多次引用,并运用于海洋、航道、测绘与环保部门。相关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海岸带生物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

2003年后程和琴教授开始了海岸带管理中另一个重要领域的研究工作——海岸带生物资源管理的研究。她参与了多个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上最新的海岸带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管理方法研究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需求进行再创新,开展了我国东海渔业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进而进行了渔业资源管理工具的研发。通过构建复杂生态系统模型,分析了东海渔业生态系统现状,从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角度探讨近年来东海大型水母爆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抑制大型水母爆发加剧的控制机制的假说。同时,对东海渔业保护区的空间模型研究认为东海渔业保护区总体上对渔业产业有利,但在渔业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成本收益的权衡或博弈。2008年开始,程和琴教授在主持科技部对欧盟科技合作专项“海洋与海岸带管理多用户交互工具模型协议研究”项目过程中,针对我们海洋捕捞目前面临的幼鱼资源破坏性捕捞情况严重和限额捕捞管理困难造成主要渔业资源品种种群恢复困难、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政策效力难以发挥等问题,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及对渔业利益相关者的问卷调查,研发出了一种可用来限制幼鱼资源捕捞、加强资源保护的渔业管理工具—— 鱼尺。这种“鱼尺”是一种印有常见经济鱼类可以被捕捞的最小体长的工具,用柔软而有韧性的塑料制造而成,类似卷尺,携带方便,能够任意卷起放在口袋里。“鱼尺”为渔业资源管理增加了一种简单、清晰、容易理解和方便实施的方法。这一成果已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和转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目前正在开展进一步的应用拓展工作。

论文专著:

出版著作:

1. 程和琴,王宝灿(著), 《地层的不连续性及其研究》, 海洋出版社,1994。

发表论文:

1.Cheng H.Q.‚ Chen Z.Y.‚ Li J. F.‚ Yin D. W.‚ Li M.T‚ Wang B.C.‚ 2008. Nearshore bedforms and their stability evaluation in east entrance to the Qiongzhou Strait‚ South China Sea.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in China‚ 2(3): 283-291

2.江红‚程和琴‚ 徐海根‚Francisco Arreguín-Sánchez‚ Will J.F. Le Quesne. 大型水母爆发对东海渔业生态系统中上层能量平衡的影响. 海洋环境科学(已接受).

3.Jiang H.‚ Cheng H.Q.‚ Xu H.G.‚ Wu J.‚ Ding H.‚ Le Quesne W.F.‚Francisco A. S.‚ 2008. Examination of fishery and ecosystem trade-offs from marine protected areas in the East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35(2): 137-146

4.Will J.F. Le Quesne‚ Francisco Arreguín-Sánchez‚ Mirtha Albanez-Lucero‚ He-Qin Cheng‚ Victor H. Cruz Escalona‚ Georgi Daskalov‚ Hui Ding‚ Eduardo González Rodríguez‚ Johanna J. (Sheila) Heymans‚ Hong Jiang‚ Diego Lercari‚ Cesar López-Ferreira‚ Jorge A. López-Rocha‚ Steve Mackinson‚ John K. Pinnegar‚ Nicholas V.C. Polunin‚ Jun Wu‚ Hai-Gen Xu and Manuel J. Zetina- Rejón‚ 2008. Analysing ecosystem effects of selected marine protected areas with Ecospace spatial ecosystem models. Fisheries Centre Research Reports‚ 16(2)‚ pp67

5.Cheng H.Q.‚ Shi Z.‚ 2008. Observations of sediment and morphodynamic processes on the subaqueous bedforms during the 1997 dry season at the upper South Channel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estuary‚ China. Geomorphology (in revision)

6.陈吉余‚程和琴‚戴志军‚ 2008. 河口过程中第三驱动力的作用与响应___以长江河口为例. 自然科学进展‚已接受。

7.Jiang H.‚ Cheng H.Q.‚ XU H.G.‚ Francisco Arreguín-Sánchez‚ Manuel J. Zetina-Rejon‚ Pablo Del Monte Luna‚ Will J.F. Le QUESNE‚ 2008. Trophic controls of jellyfish blooms and links with fisheries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ological Modelling‚ 211(3/4): 492-503

8.Li W.H.‚ Cheng H.Q.‚ Li J.F.‚ Dong P.‚ 2008.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dunes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Chin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77(1): 169-174

9.李为华‚李九发‚程和琴‚2008. 长江口沙波发育规律. 泥沙研究(已完成修改稿)

10.Cheng H.Q.‚ Jiang H.‚ Xu H.G.‚ Wu J.‚ Ding H.‚ Will Le QUESNE‚ Francisco Arregu ín-Sánchez‚ 2007. Spatial resources and fishery management framework in the East China Sea. Fisheries Centre Blue Reports (FCRR)‚ 15(6): 87-99

11.陈吉余‚ 程和琴‚ 戴志军‚ 2007. 河口过程中第三驱动力的作用与响应. 第三届黄河论坛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郑州:黄河出版社‚ 236-249

12.成凌‚程和琴‚杜金州‚戴志军‚江红‚陈中原‚ 2007. 长江口底沙再悬浮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海洋环境科学‚26(4): 317-320

13.胡红兵‚胡道光‚程和琴‚2007. 长江口冲击岛浅滩演变的可视化分析. 地理与信息科学 ‚ 23(4): 85-88

14.陈吉余‚程和琴‚戴志军‚2007. 滩涂 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发展探讨___以上海市为例. 中国工程科学‚ 9(6):11-17

15.俞康定‚李茂田‚韦桃源‚陈中原‚程和琴‚2007. 崇明岛前缘韵律地形对安全航行的影响. 第十九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73-175

16.高志松‚程和琴‚ 2007. 意大利河流工程管理的地貌响应研究进展. 河北学刊‚ 27(增刊): 133-136

17. 李为华‚ 程和琴‚ 李九发‚ 李茂田‚ 陈建勇‚ 付贵‚ 2007. 长江河口南港枯季沙波对安全航行的影响研究. 海洋测绘‚ 27(2):41-44 

18.Chen J.Y.‚ Cheng H.Q.‚ Dai Z.J.‚ 2006.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idal flat and wetland: a case study in Shanghai area.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stuaries and coasts (ICEC-2006)‚ 18-28

19.Jiang H.‚ Cheng H.Q.‚ Shen F.‚ Xu H.G.‚ Arreguín-Sánchez F.‚ Le QUESNE W. J.F.‚ 2006. Preliminary study on fishery impact by trophic structure and flow analysis in the East China Sea.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stuaries and coasts (ICEC-2006)‚ 537-543

20.程和琴、时钟、戴志军、成凌. 利用沙波测量估算长江口南港推移质输沙率. 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311-318

21.戴志军、陈吉余、程和琴、李九发. 南汇边滩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输运趋势.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6):735~739

22.H.Q. Cheng‚ R. Kostaschuk‚ and Z. Shi‚ 2004. Tidal currents‚ bed sediments‚ and bedforms at the South Branch and the South Channel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Estuary‚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ripple-dune transition. Estuaries‚ 27(5): 861-866

23.程和琴‚时钟‚R.Kostaschuk‚董礼先. 长江口南支-南港沙波的稳定域. 海洋与湖沼 ‚ 2004‚ 35(3):214-220

24.胡红兵‚程和琴‚胡方西‚胡辉. 长江口第二、三代冲积岛浅滩演变特征分析. 泥沙研究 ‚2004‚No.6: 57-63

25.程和琴‚胡红兵‚蒋智勇‚王宝灿. 琼州海峡东口底形域谱分析. 海洋工程 ‚2003‚ 21(4):81-87

26.程和琴‚蒋智勇‚时钟. 长江口南槽非均匀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的近似计算. 泥沙研究 ‚2003‚(5): 37-40

27.程和琴‚ 蒋智勇‚ 陈吉余. 崇明岛开发的自然秉赋与制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12(5):417-421

28.蒋智勇‚程和琴‚陈中原‚陈吉余. 长江口非均匀细颗粒粘性泥沙扬动流速. 人民长江 ‚2003‚34(7):28-29

29.蒋智勇‚程和琴‚陈吉余‚周天瑜. 长江口南槽底沙再悬浮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3(3): 36-40

30.康勤书‚吴莹‚张经‚周俊丽‚程和琴 . 崇明东滩湿地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 海洋学报‚2003‚25(S2): 1-7

31.蒋智勇‚程和琴‚陈吉余‚陈中原. 长江口南港底沙再悬浮特征及其浓度预测.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2‚ 10(4): 372-379

32.Heqin Cheng‚ Baocan Wang‚ Xinghua Li and Meiyan Pu. Application of GIS to the instability evaluation of nearshore bedform in the Qiongzhou Strait‚ South China Sea.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s of South-East Asia Workshop Proceedings Hanoi‚ Vietnam‚ 25-27 June 2001‚ 119-130

33.Cheng Heqin & Li Maotian.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dissolved silicate flux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into the East China Sea. Collection of Marine Research Works‚ 2002‚ XII‚ Suppl. IIsue‚ Proceedings of SCOPE Workshop on Land-Ocean Nutrient Fluxes: The Silica Cycle‚ Nha Trang‚ Vietnam‚ 25-27 September 2000:102-108

34.程和琴, 李茂田. 1998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期间河口区泥沙运动特征. 泥沙研究‚2002‚ No.2: 38-44

35.程和琴, 李茂田‚薛元忠‚周天宇‚宋波. 长江口水下微地貌运动的高分辨率探测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0):1-7

36.程和琴‚李茂田‚周天瑜‚薛元忠. 长江口现代微地貌及其运动特征. 海洋工程‚ 2002‚ 20(2): 91-95

37.程和琴‚ 李茂田. 河流入海溶解硅通量的变化及其影响—以长江为例.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10(6):574-579

38.李茂田‚ 程和琴. 近50年来长江入海溶解硅通量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3):193-197

39.李茂田‚ 于霞‚ 程和琴. 略论中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关键技术及其对策. 海洋科学 ‚2001‚ 25(8): 26-28

40.毛兴华‚ 程和琴‚胡方西‚李茂田. 上海市岸滩冲淤等级划分及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0‚ 8(1):22-30

41.程和琴‚ 宋波‚薛元忠‚毛兴华. 长江口粗粉砂和极细砂输移特性研究--幕式再悬浮和底形运动. 泥沙研究‚ 2000‚No.1:20-27

42.Cheng Heqin. Sediment Flux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into the East China Sea. Biogeochemistry of Rivers in Tropical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COPE 82‚ 1999: 165-17

43.Cheng H.Q.‚ S. Bo‚ Xue Y.Z.. Bedform and episodic resuspension of silt and very fine san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China. Transactions of EOS‚ 1998 Spring Meeting‚ AGU: S122

44.程和琴‚ 王宝灿‚ 张先林. 现代盐水楔河口湾底沙推移速度的估算方法. 海洋科学‚ 1998 (1): 27-29

45.程和琴‚ 王宝灿. 波、流联合作用下的近岸海底沙波稳定性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11(4): 367-371

46.Cheng Heqin & Wang Baocan. Modern sandy bedforms and their stability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troleum Geology in the East China Sea. Press of Tongji University‚ 1996‚ 199: 328-333

47.程和琴‚ 业治铮.层厚分布分析法及其在潮滩地层堆积过程中的应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4‚2(1): 71-80

48.Cheng H.Q. & Ye Z.Z.. Impacts of floods on sediment supplies and sedimentation around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n: Wang Yin & David Hopley (Eds.)‚ PACON’93 China Symposium Proceedings. Townsville‚ Australia‚ 1994‚ 77-85

49.程和琴‚ 王宝灿. 层厚分布分析法及其在地层堆积过程中的应用. 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论文集 ‚1993‚2065-2068

50.韩淑芬‚ 嵇福元‚ 程和琴等. 安徽两淮地区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研究. 安徽省地质科技成果汇编 (第二辑)‚1985‚161-165

51.程和琴(译). 蛇纹石化的初期状态(日文)‚地质科技情报‚1983‚2(1): 61

52.程和琴(译). 晶体形态的研究(日文)‚地质科技情报‚1983‚2(3): 21-22

53.程和琴(译). 金─黄铁矿共生矿物的研究(日文).地质科技情报‚ 1983‚2(2): 56-58

荣誉奖励:

1. 曾入选高等学校骨干教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和上海市曙光学者项目。

2. 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曙光学者”称号。

3. 2002年以第一主持人完成的“近岸海底底形运动的高分辨率探测及综合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

学术交流:

程和琴教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紧扣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积极投身国际合作与交流。1996年和1999年先后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资助在德国汉堡大学进行河口沉积合作研究。先后受DAAD(1998)、联合国教科文环境科学委员会(SCOPE)(1999、2000)和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200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2001)全额资助赴德国、越南、美国和瑞典作学术报告。2005年以来,作为中方合伙人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欧盟第六框架科学研究计划“侧重于渔业与水生生态的海岸带管理多种需求的综合研究”(INCOFISH)项目和 “海洋与海岸带资源可持续管理多用户交互工具模型协议开发研究”(PSARELAS)项目,与全球32个国家50多家机构科学共同协作,较为成功地开展了侧重于渔业的海岸带多种需求综合研究。其中INCOFISH项目被欧盟科技总司评为星级项目和欧盟历年来科学研究计划中40个最成功项目之一。2008年起主持科技部对欧盟科技合作专项“海洋与海岸带管理多用户交互工具模型协议研究”。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