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水利水电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徐宗学, 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9.9-1983.6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力学专业,工学学士。

1983.9-1988.6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

1988.06-1988.12 清华大学水利系,助教。

1989.01-1996.06 清华大学水利系,讲师。

1989.01-1990.12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业科技司,项目助理(借调)。

1993.04-1995.03 日本九州大学土木工程系,奖励访问研究员。

1995.04-1997.10 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997.11-1999.06 德国鲁尔大学水资源管理与水环境技术研究所,“洪堡”学者。

1999.07-2000.06 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2000.07-2003.07 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工学部,访问科学家。

2003.08-2004.1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副所长 。

2008.8 – 2008.10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Endeavour Executive Awards”。

2005.01 -  现在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副院长。

学术兼职:

1.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3.全球水系统计划中国委员会(CNC-GWSP)委员

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会委员

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6.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

7.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8.中国气象/水利学会水文气象学委员会委员

9.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会员

10.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会员

11.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ISEIS)会员

12.亚洲太平洋水文水资源学会(APHW)会员

13.德国洪堡学者协会(AvH)会员

14.中国水利学会会员

15.《水文》编委会委员

16.《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编委会委员

17.《干旱区地理》编委会委员

18.《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编委会委员

19.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水文学原理 Principle of Hydrology(双语教学)。

研究生课程 现代水文学 Advanced Hydrology 水文模型 Hydrologic Model (双语教学) 。

博士生课程 水文水资源科学进展 Progresses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生态水文过程

2、水土资源配置

3、分布式水文模型

4、日径流随机模拟

5、水资源系统分析

6、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7、陆面过程与水文循环

8、降雨径流分析与模拟

9、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11、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

12、“3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1. 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子课题,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水文情景预估及不确定性研究,主持(2010-2014)。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太湖流域洪水风险率演变规律,主持(2010-2012)。

3.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渭河流域生态基流及其保障措施研究(2009DFA22980),主持(2009 – 2012)。

4.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渭河关中段生态基础流量保障技术研究,主持(2009 - 2010)。

5.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流域水生态空间异质性及其区域性环境要素驱动研究,主持(2008-2010)。

6.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 “十二五”重点流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主持(2009-2010)。

7.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土区冻融特性缓解春旱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01036)主持(2009-2011)。

8.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水利技术法规发展战略与体系建设研究,主持(2010-2011)。

9.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的雅鲁藏布江典型流域气候-水文-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主持(2010-2012)。

10.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意合作水教育项目培训教材制作,主持(2009-2010)。

11. 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实施漳卫南运河取水许可管理,主持(2008-2009)。

12. 科学技术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洪水灾害数据库建立及洪水灾害风险图编制,主持(2008 – 2009)。

13.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太湖流域洪水风险率演变规律, 主持(2009 – 2010)。

14.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子课题,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影响评价与控制方案研究,主持(2008 – 2010)。

15.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密云水库流域来水量变化趋势研究, 主持(2008 - 2009)。

16.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Yellow River Basin Focal Project,主持(2008 - 2009)。

17. UNESCO Office Beijing, Urban Rain Water Harvesting – Case Study in the Shenzhen City, 主持(2007 – 2008)。

18. 科学技术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基于SWAT模型的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趋势分析,主持(2006 – 2008)。

19.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子课题,流域洪水风险情景分析技术研究,主持(2006 - 2009)。

20.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塔里木河源区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主持(2007 - 2009)。

21.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影响,主持(2007.1 – 2007.12)。

22.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京津地区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问题研究,主持(2005 - 2007)。

23.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深圳市洪水与枯水风险分析,主持(2006 – 2007)。

24. 科学技术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课题,雅鲁藏布江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主持(2005 - 2006)。

25. 北京市水务局,密云水库上游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主持(2004 – 2008)。

26. 黄河水利委员会,渭河下游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主持(2005 - 2005)。

27.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下游洪水智能预报模型应用研究,主持(2005 – 2006)。

2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内外防洪抗旱标准体系对比研究,主持(2005.8-2005.12)。

2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变化环境下的北京水资源时空分布变异规律(8062021),主持(2006-2008)。

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渭河流域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与水沙变异规律研究(50579003),主持(2006-2008)。

31.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渭河流域水循环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0040027005),主持(2005-2007)。

3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渭河流域水资源变化情势研究,主持(2004-2007)。

33. 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北京市通州区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主持(2006-2008)。

34. 全球环境基金(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基于SWAT模型的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水量过程模拟与面源污染估算,主持(2006-2008)。

35.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三门峡水库不同运用方案生态环境影响,主持(2004-2005)。

36. 黄河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生态供水效益分析,主持(2004-2005)。

37. 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全球气候变化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及水资源系统演变规律研究,主持(2003-2005)。

科研成果:

1. 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他首次系统地将随机点过程理论应用到风险率与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中,直接在时域内讨论频率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风险率与传统的频率分析之间的关系。引进熵的概念作为水文不确定性的测度函数,并对其性质从数学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引进熵极大识别准则,对水文分析中常用的概率分布及其不确定性测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引进Bayes原理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HSPPB模型,从理论上导出并建立了可以充分提取历史大洪水信息的风险率HSPPC模型,引进成丛随机点过程理论,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CSPPC模型,系统推导出了精度较高的风险率CSPPN模型;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三峡水库调度模拟中,对水库投入运行后的泥沙淤积、发电、防洪及航运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水资源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中,提出了对水资源系统进行风险率分析的可靠性、脆弱性与回弹性指标。

2. 日径流随机模拟:徐宗学将随机点过程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开拓了多站日径流模拟的新途径,提出并建立了日径流生成的概念性随机点过程SPP模型;建立了日径流生成的MACP模型,使生成的日径流系列能够较好地反映日径流过程陡涨急落,且一直有地下水影响的特点;引进互相关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导出了用于弱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的MCCP模型,解决了不同站之间噪声相关的问题;引进链相关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相结合导出了适用于较强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的CDMCP模型。

3.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开发与应用方面,徐宗学将水箱模型概念与动力波模型等应用于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开发与研制中,成功地应用到了不同水文特点的流域。并进一步开发研制了流域水质与用水模拟模块,对日本第二大湖泊——霞之浦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以及取用水过程进行了成功模拟与分析;将GIS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开发中,提高了模型研制效率和模型的模拟精度。探讨了用Penman模型估计蒸发潜能,通过降雨、气象水文资料进一步估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能性,并与常用的Morton(CRAE)模型及Brutsaert—Stricker(AA)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Penman模型计算蒸发潜能,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行性;引进Horton流概念,开发研制了能兼顾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水文特点,同时模拟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4.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回答了针对具有不同统计特征的水文气象过程,检测其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需要的样本容量大小,为探讨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东南亚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降雨量长期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点进行深入探讨,首次界定了以南北纬20°作为影响范围分界线的不同影响区域,对东南亚地区受南方涛动(SOI)影响的区域进行了科学划分;以非参数方法为工具,对塔里木河、石羊河、雅鲁藏布江、太湖、海河与黄河流域气温、降雨量与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对不同流域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并探讨了黄河、塔里木河、太湖与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循环以及水文极值过程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徐宗学还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系统动力学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不同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 徐宗学等编写,《现代水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徐宗学等编著,《水文模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3. Liu C. M., Chen, Y. N., and Xu Z. X. (Guest Eds.) (2010). Special Issue: Eco-hydr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s of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4(2): 127-240.

4. Takeuchi, K., and Xu, Z. X. (2002). Asian Pacific FRIEND Report for Phase I (1997-2001). UNESCO Jakarta Office, pp.86.

5. Takeuchi, K., Xu, Z. X., and Ibbitt, R. P. (2002): RRIEND – A Global Perspective 1982-2002 (Chapter 7: Asian Pacific FRIEND) (ed. Gustard, A. and Cole, G. A), Center for Ecology and Hydrology, Wallingford UK, pp.132.

6. 施熙灿,徐宗学,《水能规划与综合利用》,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年

7. 徐宗学参编,《中国土地大辞典》,长春出版社,1993年

发表论文:

(一)、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Zhao F. F., Zhang, L., Xu, Z. X., and Scott, D. (2010). Evaluation o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vegetation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streamflow. Water Resour. Res. 46, W03505, doi:10.1029/2009WR007702, 2010.

2.Li, Z. L., Shao, Q. X., Xu Z. X., and Cai, X. T. (2010). Analysis of parameter uncertainty in semi-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s using bootstrap method: A case study of SWAT model applied to Yingluoxia watershed in northwest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385 (2010) 76–83 (doi:10.1016/j.jhydrol.2010.01.025).

3.Shao, Q. X., Li, Z. L., and Xu, Z. X. (2010). Trend detection in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by segment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 to Shiyang River Basin. Stoch. Environ. Res. Risk Assess., 24:221–233 (DOI 10.1007/s00477-009-0312-4).

4.Peng D. Z., and Xu, Z. X. (2010). Simulat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treamflow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by using a modified semi-distributed monthly water balance model. Hydrol. Process. 24, 209–216 (DOI: 10.1002/hyp.7485).

5.Liu, Z. F., Xu, Z. X., Huang, J. X., Charles, S. P., and Fu, G. B. (2010).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Tarim River basin, China. Hydrol. Process. 24, 196–208 (DOI: 10.1002/hyp.7493).

6.Liu, C. M., Chen, Y. N., and Xu, Z. X. (2010). Eco-hydr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rid regions of China. Hydrol. Process. 24, 127–128 (DOI: 10.1002/hyp.7481).

7.Xu, Z. X., Liu Z. F., Fu, G. B., and Chen Y. N. (2010). Trends of major hydroclimatic variable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during the past 50 years.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74(2): 256-267 (doi:10.1016/j.jaridenv.2009.08.014).

8.Liu, L.,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9).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streamflow in the Xitiaoxi catchment, Taihu Lake basi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4(6): 525-531 (DOI: 10.1007/s11859-009-0612-z).

9.Liu, X. C., Xu, Z. X., and Liu, B., 2009.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in the Taihu basin during 1951–2000.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14(6): 518-524. (DOI: 10.1007/s11859 -009-0611-0).

10.Zhan, C. S., Xu, Z. X., Wu, Y. D., and Xue, M. J. (2009). LUCC and its impact on runoff and soil erosion in Chao River catchment of Miyun Reservoir basin.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Edition), 41(2): 148-153.

11.Cai, X. T., Su, B. L., Xu, Z. X., and Xu, C. Y. (2009). Hydrological modelling for the Zhangweinan River basin with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In (eds. Ao, T. Q., and Zhang, X. H.):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Ungauged Mountainous Watersheds. IAHS Publ. 335: 97-104.

12.Li, Z. L., Shao, Q. X., Xu, Z. X., and Xu, C. Y. (2009). Estimating parameter uncertainty in hydrological models using the bootstrap method. In (eds. Ao, T. Q., and Zhang, X. H.): Hydrological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Ungauged Mountainous Watersheds. IAHS Publ. 335: 105-110.

13.Xu, Z. X., Pang, J. P., Liu, C. M., and Li, J. Y. (2009). Assessment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t the Miyun Reservoir catchment by using SWAT model. Hydrol. Process. (DOI: 10.1002/hyp.7475).

14.Li, Z. L., Xu, Z. X., Shao, Q. X., and Yang, J. (2009).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SWAT model for upper reaches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Hydrol. Process. 23, 2744–2753 (DOI: 10.1002/hyp.7371).

15.Zhao, F. F., Xu, Z. X., Zhang, L., and Zuo, D. P. (2009). Streamflow response to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upp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Sci. China Ser. E-Tech. Sci. 52(11): 3249-3256 (doi: 10.1007/s11431-009 -0354-3).

16.Zhang, Z. G., and Xu, Z. X. (2009). Rough set method to identify key factors affecting precipitation in Lhasa.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Risk Assessment (10.1007/s00477-008-0291-x).

17.Shao, Q. X., Li, Z. L., and Xu, Z. X. (2009). Trend detection in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by segment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 to Shiyang River Basin.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 Risk Assessment (DOI 10.1007/s00477-009-0312-4).

18.Xu, Z. X., Zhao, F. F., and Li, J. Y. (2009). Response of streamflow to climate change in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Quarter. Intl. 208(1-2): 62-75 (DOI:10.1016/j.quaint.2008.09.001).

19.Zhao, F. F.,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8).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streamflow in the headwater catchemne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eds.: Yang, D. W., Yian, F. Q., Tang, L. H., and Liu, Z. Y): Hydr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 Process Studies, Modelling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 IAHS publ. no. 322: 252-259.

20.Li, Z. L., Xu, Z. X., Li, J. Y., and Li, Z. J. (2008). Shift trend and step changes for runoff time series in the Shiyang River basin, Northwest China. Hydrol. Process. 22, 4639–4646 (DOI: 10.1002/hyp.7127).

21.Zhao, F. F., Xu, Z. X., Huang, J. X., and Li, J. Y. (2008). Monotonic trend and abrupt changes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ydrol. Process. 22, 4587–4599 (DOI: 10.1002/hyp.7063).

22.Xu, Z. X., Gong, T. L., and Li, J. Y. (2008). Decadal trend of climate in the Tibetan Plateau – region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Hydrol. Process. 22(16): 3056-3065 (DOI: 10.1002/hyp.6892).

23.Xu, Z. X., Gong, T. L., and Liu, C. M. (2007). Detection of decadal trend for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eds.: Ren L. R.): Methodology in Hydrology, IAHS publ. no. 311: 271-276.

24.Zhao, F. F.,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7). Long-term trend and abrupt change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basin.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21(2), 204-214.

25.Xu, Z. X., Li, J. Y., and Liu, C. M. (2007). Long-term trend analysis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ydrol. Process. 21(14), 1935-1948.

26.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Li, J. Y. (2007). Long-term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Hydrol. Process. 21(1), 61-71.

27.Song, J. X., Xu, Z. X., Liu, C. M., and Li, H. E. (2007).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s for the Wei River — the largest tributary of the Yellow River, Hydrol. Process. 21(8), 1066-1073.

28.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Liu, C. M. (2005). An overview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Journal, 217, 1-30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Water International).

29.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Li, J. (2005). Long-term trend analysis for precipitation in Asian Pacific FRIEND river basins. Hydrol. Process., 19(18), 3517-3532.

30.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Liu, C. M. (2005). An overview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International, 30(2), 225-238.

31.Xu, Z. X., Chen, Y. N., and Li, J. Y. (2004).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 Mgmt. , 18(5), 439-458.

32.Xu, Z. X., Liu, C. M., Ishidaira, H., and Takeuchi, K. (2004). Spatially distributed snowmelt estimation and GIS application in Wei River basin. In (eds.: Chen Y. B., Takara, K., Cluckie, I., & Smedt, F. H. D.): GIS and Remote Sensing in Hydrology,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AHS publ. no. 289, 114-121.

33.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4): Correlation between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Hydrol. Process. 18(1),107-123.

34.Ishidaira, H., Takeuchi, K., Xu, Z. X., Ao, T. Q., Magome, J., and Kudo, M. (2003). Effect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of precipitation data on the accuracy of the long-term runoff simulation. In (eds.: Tachikawa, Y., Vieux, B. E., Georgakakos, K. P. & Nakakita, E.): Weather radar Information and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ling, IAHS Publ. no. 282, 186-193.

35.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Liu, C. M. (2003). A distributed model for estimating erosion and deposition of sedi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eds: Boer, D., Froehlich, W., Mizuyama, T. & Pietroniro, A.): Erosion Prediction in Ungauged Basins: Integrat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AHS Publ. no. 279, 93-100.

36.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3): Monotonic trend and step changes in Japanese precipitation. J. Hydrol., 279(1-4), 144-150.

37.Xu, Z. X., and Li., J. Y. (2003). A distributed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catchment evapotranspiration: comparison of the combination equation and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pproaches. Hydrol. Process., 17(8), 1509-1523.

38.Xu, Z. X., Schumann, A., and Li, J. Y. (2003). Markov cross-correlation pulse model for multisite daily streamflow generation, Adv. Water Resour., 26(3), 325-335.

39.Xu, Z. X., and Li, J. Y. (2003): Estimating basin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distributed hydrologic model. J. Hydrol. Engrg., ASCE, 8(2), 74-80.

40.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Long-term trends of annu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in Japan. J. Hydrosci. & Hydr. Engrg., 20(2), 11-26.

41.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Zhang, X. W. (2002).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for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using the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Water Resour. Mgmt., Vol. 16(3), 239-261.

42.Xu, Z. X., Schultz, G. A., and Schumann, A. (2002). A conceptually based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daily streamflow generation, Hydrol. Process., 16(15), 3003-3017.

43.Xu, Z. X., and Li, J. Y. (2002). Short-term inflow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Hydrol. Process., 16(12), 2423-2439.

44.Xu, Z. X., Ito, K., Schultz, G. A., and Li, J. Y. (2001). Integrated hydrologic modeling and GIS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J. Comp. in Civ. Engrg., ASCE, 15(3), 217-223.

45.Ito, K., Xu, Z. X., Kojiri, T., Jinno, K., and Kawamura, A. (2001).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rface water management in river basins, J. Water Resour. Plng. and Mgmt., ASCE, 127(4), 272-276.

46.Xu, Z. X., Schumann, A., and Carsten, B. (2001). Markov autocorrelation pulse model for two-sites daily streamflow, J. Hydrol. Engrg., ASCE, 6(3), 189-195.

47.Xu, Z. X., Li, J. Y., and Ito, K. (2001). Development of the evaporation component for the physically-based distributed Tank model. In: (eds. Dolman, H., Pomeroy, J., Oki, T. & Hall, A.) Soil-Vegetation-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s and Large-Scale Hydrological Models, IAHS Publ. no. 270, 59-62.

48.Xu, Z. X., Schumann, A., Carsten, B., Ito, K., and Li, J. Y. (2001). Chain-dependent Markov correlation pulse model for daily streamflow, Adv. Water Resour., 24(5), 551-564.

49.Xu, Z. X., Ito, K., and Li, J. Y. (2000). Risk estimation for flood and drought: case studies, In (ed. Marino, M. A. & Simonovic, S. P.):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AHS Publ. no. 272, 333-339.

50.Xu, Z. X., Li, J. Y., and Ito, K. (1998). Clustering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Stoch. Hydrol. Hydraul., 12(1), 53-64.

51.Xu, Z. X., Jinno, K., Kawamura, A., Takesaki, S., and Ito, K. (1998). Performance risk analysis for Fukuoka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Resour. Mgmt., 12(1), 13-30.

52.Xu, Z. X., Ito, K., Jinno, K., and Kojiri, T. (1998). Development of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integrated water management in river basins. In (eds. Pobil, A. P., Mira, J., and Ali, M.),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asks and Methods in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ringer Press, 678-686.

53.Xu, Z. X., Ito, K., Liao, S., and Wang, L. (1997). Incorporating inflow uncertainty into risk assessment for reservoir operation, Stoch. Hydrol. Hydraul., 11(5), 433-448.

54.Xu, Z. X., Ito, K., Hiruma, T., Akiba, T., Kawamura, A., and Jinno, K. (1996). Transient analysis for a pipe network, In (eds. Chwang, A. T., Lee, J. H. W., and Leung, D. Y. C.): Hydrodynam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Balkema Rotterdam Press, 1205-1210.

55.Jinno, K., Xu, Z. X., Kawamura, A., and Tajiri, K. (1995).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supply system during drought, Water Resour. Devel., 11(2), 185-204.

56.Xu, Z. X. (1993). Homogeneous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In (eds. Kundzewicz, Z. W., Rosbjerg, D., Simonovic, S. P. & Takeuchi, K.): Extreme Hydrological Events: Precipitation, Flood & Drought, IAHS publ. No. 213, 267-275.

(二)、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Xu, Z. X., Liu, K., Pang, B., and Li, J. Y. (2009). Rainwater harvesting: A sustainable urban flood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hat China could learn from Germany.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Ecosystem Conservation. May 4-7, 2009, Beijing, P. R. China. 246-262.

2.Xu, Z. X., Cai, X. T., and Su,B. L. (2008). Application of SWAT for ET management in the Zhangweinan River basin. In (eds.: Sun X. T., Ling, J., Li, Y. B., and Song, X. Z.):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HAI Basin Integrated Water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River Basin Research and Planning Approach. Orient Academic Forum, Sydney, Australia. 375-380.

3.Xu, Z. X., Li, J. Y., and Zhang, N. (2007). Assessment of monthly discharge and sediment yield using SWAT mode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for Hazard Red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RSD 2007). 19 - 23 November, 2007, Makati City, Metro Manila, Philippines, 141-146.

4.Xu, Z. X., Huang, J. X., and Zhao, F. F. (2007). Long-term trend for major climate variables and its impact on eco-environment in the upper Yellow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Delta Ecosystem Maintenance. October 16-19, Dongying, China,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 Vol.1, 45-52.

5.Li, F. P., Xu, Z. X., and Li, J. Y. (2007).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NDVI and Albedo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gion. The 3r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Delta Ecosystem Maintenance. October 16-19, Dongying, China,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Vol.2, 93-99.

6.Zhao, F. F., Xu, Z. X., and Huang, J. X. (2006).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streamflow in headwater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od Forecasting and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for IAHS-PUB (Eds.: Liu Z. Y., and Yang, D. W.), Beijing, China, 28-30 September, 2006, 471-481.

7.Xu, Z. X., and Li, J. Y. (2006). Managing increased water demand in China: A great challeng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naging Water Supply for Growing Demand (Eds.: Sethaputra, S., and Promma, K.). Bangkok, Thailand, 16-17 October, 2006, 39-44.

8.Xu, Z. X., and He, W. L. (2005).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roughts in the Wei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Oasis-Hydrosphere-Desert Interaction in Arid Regions (eds. Cheng, G. D., Lei Z. D., and Bengtsson, L.). Tsinghua Press:64-74.

9.Xu, Z. X., and Li, J. Y. (2005). Sustainability and secur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Beijing: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hydrology (eds.: Hehanussa, P. E., Haryani, G. S., Pawitan, H., and Soedjatmiko, B.). 21-26 November, Bali, Indonesia, 269-272.

10.Xu, Z. X. (2005). Urba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erspectives of sustainab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Keeping Healthy Life of the River (Ed. Shang, H. Q.),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 16-21 October, Zhengzhou, China, Volume I, 253-260.

11.Song, J. X., Liu, C. M., and Xu, Z. X. (2005).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water requirements for the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on Keeping Healthy Life of the River (Ed. Shang, H. Q.),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Press, 16-21 October, Zhengzhou, China, Volume IV, 331-336.

12.Song, J. X., Xu, Z. X., Liu C. M., Li, Q., and Sun N. N. (2005). Problems and improve measures for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the Wei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Press & Science Press USA Inc, 2005, 2(1): 513-518.

13.Xu, Z. X., and Li, J. Y. (2004). Flood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in urban catch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eds: James, R., Daniell, T., and Takara, K.). 21-25, November, Adelaide, Australia, 1-9.

14.Xu, Z. X., Chen, J. N., and Li, J. Y. (2004). Climate change and water resources availability in the Tarim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sia Pacific Associ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Conference (eds.: Musiake, K., and Liong, S.-Y.), 5-8 July, Singapore, Vol.I, 11-20.

15.Xu, Z. X., Liu, C. M., Hao, F. H.,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3).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under extreme climat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under Climatic Extrem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eds.: Takara & Kojima), Sigatoka, Fiji, Oct. 26-31, 2003, 131-138.

16.Xu, Z. X., Ishidaira, H., Takeuchi, K., Liu, C. M., and Yang, Z. F. (2003). Teleconnection between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and hydrologic extrem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Basin-wide Water Management. July 13-16, Niigata, Japan, 731-740.

17.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Yang, Z. F. (2003). Risk analysis for water resources system by using system dynamics technique: Case study in Yellow River basin. IAHS General Assembly, Sapporo, Japan, July 3-11, 2003.

18.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Hu, C. H., and Liu, C. M. (2003). Application of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in Wei River bas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Zhengzhou, China, May 12-15, 2003, Vol. 1, 273-280.

19.Takeuchi, K., Xu, Z. X., Ishidaira, H., Zhang, X. W., and Magome, J. (2003): The Yellow River study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Zhengzhou, China, May 12-15, 2003.

20.Xu, Z. X., Takeuchi, K., Ishidaira, H., and Yang, Z. F (2003). Spatial variability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 (SOI) and precipitation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 Asia Pacific Region. Kyoto, Japan, March 13-15, 2003, 39-44.

21.Takeuchi, K., Ishidaira, H., Xu, Z. X., and Magome, J. (2003). Prediction in ungaged basi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in Asia Pacific Region. Kyoto, Japan, March 13-15, 2003, 414-420.

22.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A conceptually-based distributed rainfall-runoff model applied in arid region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Hydr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ICUH 2002), Kuala Lumpur, Malaysia, Oct. 14-18, 2002, 45-60.

23.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Trend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ulner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Beijing, China, Sept. 16-19, 2002.

24.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2).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in real-time flood forecasting.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lood Defense, Sept. 10-13, 2002,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New York, 884-891.

25.Xu, Z. X., Takeuchi, K., and Ishidaira, H. (2001).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due to climatic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reg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chievements of IHP V in Hydrological Research. 19-22 Nov., 2001. Ha Noi, Viet Nam, UNESCO Jarkarta Office, 399-413.

26.Xu, Z. X., and Carsten, B. (1999). Conceptual-stochastic model for daily streamflow generation.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XXIV General Assembly, The Hague, The Netherlands, 811-812.

27.Xu, Z. X., Schultz, G. A., and Ito, K. (1998). GIS application in a watershed-bas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c. Int. Conf. on Devel. In Urb. Drain. Mod., London, UK, 487-494.

28.Ito, K., Xu, Z. X., Kojiri, T., Jinno, K., and Kawamura, A. (1997). What can technology transfer to practice: A review on applications of AI techniques in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ce in Reservoir Operation with Multi-media Technology, Kyoto, Japan, 59-85.

29.Ito, K., Xu, Z. X., and Kojiri, T. (1996). Exper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c. Int. Conf. Urb. Eng. in Asian Cit. in 21st Cent., Thailand, Vol.2, F189-194.

30.Xu, Z. X., Liao, S., Ito, K., Wang, L., and Akiba, T. (1996). A stochastic model for risk analysis of reservoir operation, Proc. Int. Conf. on Water Resour. & Environ. Res.: Toward 21st Cent., Kyoto, Japan, Vol.2, 271-278.

31.Xu, Z. X., Kawamura, A., Jinno, K., and Ito, K. (1996).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ater-supply risk management, Proc. Int. Conf. on Ind. & Eng. Appl. of Artif. Intel. & Exp. Syst., Fukuoka, Japan, 234-240.

32.Kawamura, A., Jinno, K., and Xu, Z. X. (1995). Risk analysis for integrated water resource system in Fukuoka region, Proceedings of the AI Symposium i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Kyoto, Japan, 47-54.

33.Deng, Y. L., and Xu, Z. X. (1990). Stochastic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flood risk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Triennial Conference on Operation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ies, Athens, Greece, 354-356.

34.Xu, Z. X., and Ye, S. Z. (1987). Nonparametric method of risk analysis in hydrologic design and planning, Proc. Int. Conf. Hydroelec. Ener. & Oper. Res., Wuhan, China, 184-190.

(三)、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徐宗学,程磊: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水利学报(已修改)

2.徐宗学,李景玉:水文科学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水科学进展(已修改)

3.刘星才,徐宗学,徐琛:水生态一、二级分区技术框架初探,生态学报,2010, 17(印刷中)

4.徐宗学,彭定志,杨赤:水文模型 — 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研究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印刷中).

5.徐宗学,水文模型: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印刷中)

6.徐宗学,罗睿:PDTank模型及其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印刷中).

7.甄婷婷,徐宗学,程磊,王洁:蓝水绿水资源量估算方法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资源科学,2010, 32(6): 1177-1183.

8.程磊,徐宗学,罗睿,米艳娇,王昌高. 渭河流域1980-2000年间LUCC变化分析,人民黄河,2010,32(4):64-67.

9.李景玉,张志果,徐宗学,赵芳芳:影响西藏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素分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4(4):20-29.

10.徐宗学. 笔谈:需水管理的定义与内涵. 水科学进展,20(5): 751-752.

11.蔡锡填,徐宗学,苏保林,于伟东. 区域蒸散发分布式模拟及其遥感验证.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0): 154-160.

12.徐宗学. 水文科学在北京师范大学:回顾、机会与挑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5(5/6):463-468.

13.刘兆飞,徐宗学. 基于统计降尺度的渭河流域未来日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资源科学,2009,31(9):1573-1580.

14.王洁,徐宗学. 白洋淀流域气温与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分析,资源科学,2009, 31(9):1498-1505.

15.于延胜,陈兴伟,徐宗学:基于线形分解时序方法的径流序列长度影响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106-109.

16.张玲,徐宗学,张志果: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文, 2009, 29(3), 41-45.

17.赵芳芳,徐宗学:黄河源区未来气候变化的水文响应,资源科学,2009,31(5):722-730.

18.李发鹏,徐宗学,李景玉:基于MODIS数据的黄河三角洲区域蒸散发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2): 113-120.

19.程磊,徐宗学,罗睿,米艳娇:SWAT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 一 以窟野河流域为例, 地理研究. 2009,28(1),65-73。

20.徐宗学, 孟翠玲, 巩同梁,隋彩虹. 西藏自治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1), 163-170.

21.李占玲,徐宗学:甘肃省40年来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1),102-106.

22.黄俊雄,徐宗学:太湖流域1954-2006年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 34-41

23.罗睿,徐宗学,程磊:SWAT模型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5),28-33。

24.徐宗学,米艳娇,李占玲,陈亚宁. 和田河流域气温与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及其持续性分析,资源科学,2008,30(12),1833-1838.

25.黄俊雄,徐宗学,刘兆飞,赵芳芳:统计降尺度法分析太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资源科学,2008,30(12),1811-1817.

26.王晓霞, 徐宗学, 阮本清:天津市降水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特征,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9: 92-96

27.刘兆飞,徐宗学,刘绿柳. 统计降尺度模型及其在塔里木河流域的应用. 地球科学进展,2008,22,194-199。

28.刘绿柳,刘兆飞,徐宗学. 21世纪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3),167-172。

29.蔡锡填. 徐宗学. 李占玲.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资源科学,2008,30(3),363-370。

30.李占玲,徐宗学,巩同梁: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特性变化分析,地理研究,2008,27(2),353-361。

31.赵芳芳,徐宗学:黄河源区未来气温变化分析的统计降尺度分析,高原气象,2008,27(1),153-161。

32.彭定志,徐宗学,巩同梁:雅鲁藏布江拉萨河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4(1), 31-34.

33.李发鹏,徐宗学:黄河三角洲地表特征参数时空分布特征,人民黄河,2008,2,3-5。

34.刘兆飞,徐宗学. 塔里木河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水文,2007,27(5),69-73。

35.庞靖鹏, 徐宗学, 刘昌明. SWAT模型中天气发生器与数据库构建及其验证, 水文, 2007,27(5),25-30。

36.黄俊雄,徐宗学,巩同梁. 雅鲁藏布江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子分析,水文,2007,5,31-35.

37.徐宗学,孟翠玲 赵芳芳,山东省近40a来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气象科学,2007,27(4),387-393.

38.赵芳芳,徐宗学:统计降尺度方法和Delta方法建立黄河源区气候情景的比较分析,气象学报,2007,65(4),653-662.

39.徐宗学,李占玲,史晓琨:石羊河流域主要气象要素及径流特征分析,资源科学,2007,29(5),121-128.

40.庞靖鹏, 刘昌明, 徐宗学. 基于SWAT模型的径流与土壤侵蚀过程模拟, 水土保持研究, 2007,14(6),89-95.

41.徐宗学,张玲,黄俊雄,巩同梁. 西藏地区气温、降水及相对湿度的趋势分析,气象,2007,33(7),82-88.

42.庞靖鹏, 徐宗学, 刘昌明. SWAT模型研究应用进展, 水土保持研究, 2007,14(3),31-35.

43.庞靖鹏, 徐宗学, 刘昌明,等. 基于GIS和USLE的非点源污染关键区的识别, 水土保持学报, 2007,21(2),170-174.

44.隋彩虹,徐宗学:GABP模型在渭河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人民黄河,29(4),19-22,2007。

45.张志果,徐宗学,赵为民,梯级-联算法在多泥沙河流含量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7,38(4):448-453.

46.李景玉,杨胜天,徐宗学,李发鹏. 三门峡回水变动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分析,农业工程学报,2007,23(3):61-68.

47.和宛琳,徐宗学:渭河流域近四十年降水量变化规律及干旱预测,人民黄河,2007,29(1):36-37.

48.孟翠玲,徐宗学,ENSO与山东降水的关系,人民黄河,2007,29(1):33-35.

49.张志果,徐宗学,巩同梁,梯级-关联算法原理及其在流量预报中的应用,水科学进展,18(1),114-117,2007。

50.徐宗学,巩同梁,赵芳芳:近40年来西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1(1),24-32,2006。

51.徐宗学,和宛琳:近40年黄河源区气候要素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高原气象,25(5),906-913,2006。

52.李发鹏,李福林,徐宗学,陈学群,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6(4),103-107,2006。

53.张玲,徐宗学,阮本清,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对气温和降雨量的影响,自然资源学报,21(5),746-754,2006。

54.隋彩虹,徐宗学:渭河下游洪水预报的ANN模型与TANK模型对比,人民黄河,28(7),21-23, 2006.

55.李发鹏,李景玉,徐宗学,东北黑土区土壤退化及水土流失研究现状,水土保持研究, 13(3), 50-54, 2006.

56.隋彩虹,徐宗学: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渭河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水文,26(2):38-42,2006.

57.徐宗学,张楠:黄河流域降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地理研究,25(1):27-34,2006.

58.赵芳芳,徐宗学:黄河兰州以上气候要素长期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分析,气象学报,64(2):246-255,2006.

59.徐宗学,张玲,阮本清,北京市降雨量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干旱区地理,29(2):186-192, 2006.

60.和宛琳,徐宗学:渭河流域气温与蒸发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102-106.

61.和宛琳,徐宗学:渭河流域干旱特征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初探,气象,32(1), 24-29, 2006.

62.徐宗学,和宛琳: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 水文,25(6),6-11, 2005.

63.徐宗学,隋彩虹:黄河流域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气象,31(11),7-10, 2005.

64.徐宗学,赵芳芳:黄河流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分析,资源科学,27(5), 153-159, 2005.

65.宋进喜,刘昌明,徐宗学,李怀恩,杨方社,渭河下游河流输沙需水量计算,地理学报,60(5),717-724,2005.

66.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博:日本の平均気温、降水量時系列におけるジャンプ及びトレンドに関する研究,水工学論文集,第46巻:121-126,2002

67.邓永录,徐宗学:洪水风险分析的簇生过程模型,中山大学学报,32(1),35-40,1993.

68.徐宗学,曾光明:洪水频率分析HSPPC模型应用研究,水科学进展,No.3,10-18,1992.

69.徐宗学:分洪区洪水保险工作初探,灾害学,1,12-18,1991.

70.徐宗学,肖焕雄:洪水风险率CSPPN模型初步应用研究,水利学报,1,35-41,1991.

71.徐宗学:关于“七五”科技攻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科技管理研究,3,18-23,1991.

72.曾光明,徐宗学:灰色动态模型在环境系统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环境科学学报,9(2),156-165,1989.

73.邓永录,徐宗学:洪水风险分析的更新过程模型及应用,水电能源科学,7(3),226-232,1989.

74.徐宗学,施熙灿:略论防洪保险及其计算,水能技术经济,1,1-10,1989.

75.徐宗学,黄乃安,常宝琦:广西龙滩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华南地震,9(2),84-91,1989.

76.徐宗学,邓永录:洪水风险率HSPPB模型及其应用,水力发电学报,1,46-55,1989.

77.徐宗学:洪水风险非齐次Poisson模型研究现状,水文,4,59-63,1989.

78.李景玉,徐宗学:洪水风险率模型Poisson应用分析,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3(4),392-402,1988.

79.徐宗学,叶守泽:洪水风险率CSPPC模型及其应用,水利学报,9,1-9,1988.

80.徐宗学: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水利水电科技,4,52-61,1988.

81.徐宗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方法及其在水文学中的应用,水文科技情报,2,31-39,1987.

82.徐宗学:风险率与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综述,水文,2,40-45,1987.

83.徐宗学:熵极大识别(EMI)准则及其应用,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学报,6,60-70,1987.

84.徐宗学:风险率分析与洪水设计,水文科技情报,1,1-8,1986.

(四)国内会议及报刊有关学术论文:

1.徐宗学,水文模型的现在与未来,中国水利周报,2009年11月19日,第329期。

2.徐宗学,李占玲:黑河源区径流模拟与模型不确定性分析,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48-155。

3.甄婷婷,徐宗学:基于SWAT模型的卢氏流域兰水绿水资源量评价,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00-205。

4.刘浏,徐宗学:北京市未来日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分析,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22-128

5.罗睿,徐宗学,程磊:SWAT模型后处理可视化系统的开发及其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63-779。

6.程磊,徐宗学,罗睿,米艳娇:渭河流域1980-2000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及建模分析,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77-784

7.吴宇丹,徐宗学,占车生:基于SWAT模型的潮河流域径流模拟,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812-816

8.米艳娇,徐宗学,刘兆飞:基于MODIS数据和GIS的SRM融雪径流模型在和田河山区流域的应用研究,第六届中国水论坛文集:河流开发、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817-823

9.徐宗学,李发鹏: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九:干燥少雨的索马里,中国水利报/2009年5月28日/第306期

10.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八:密林中的喀麦隆共和国,中国水利报/2009年4月23日/第301期

11.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七:水系发达的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中国水利报/2009年4月16日/第300期

12.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六:南非正在进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中国水利报/2009年3月19日/第296期

13.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五:南非水资源管理体制,中国水利报/2009年3月12日/第295期

14.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四:南非水资源概况,中国水利报/2009年2月27日/第293期

15.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三:埃及水资源开发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水利报/2009年1月22日/第289期

16.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二:埃及水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中国水利报/2008年11月20日/第281期

17.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一:埃及完善水资源政策解决供需矛盾,中国水利报/2008年10月23日/第277期

18.徐宗学,张志果: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十:埃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中国水利报/2008年9月11日/第272期

19.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九:管理不善加剧水资源危机,中国水利报/2008年9月4日/第271期

20.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八:非洲的水电资源开发,中国水利报/2008年8月28日/第270期

21.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七:非洲水资源供求与利用,中国水利报/2008年7月10日/第263期

22.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六:塞内加尔的母亲河-塞内加尔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6月19日/第260期

23.徐宗学,王韶伟: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五:尼日尔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报/2008年5月1日/第256期

24.徐宗学,王韶伟:走近非洲水系列之四:千变万化的尼日尔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4月24日/第255期

25.徐宗学,王韶伟: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三:支流众多的尼日尔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4月10日/第253期

26.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二:神秘的刚果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4月3日/第252期

27.徐宗学,孟翠玲:走近非洲水系列之一:畅游尼罗河,中国水利报/2008年3月13日/第249期

28.徐宗学,从全流域的角度看待河流开发和保护,中国水利报/2008年11月6日/第279期

29.徐宗学:节流优先,开源与节流并重,中国水利报/2007年10月25日/第230期

30.王韶伟,徐宗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以SWAT模型在泾河流域的应用为例,第五届中国水论坛文集:环境变化与水安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61-166

31.王晓霞,徐宗学,黄俊雄:海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分析,第五届中国水论坛文集:环境变化与水安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723-729

32.徐宗学,黄俊雄,赵芳芳:黄河上游兰州以上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论文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黄河水利出版社,第一册,2007,37-45。

33.李发鹏,徐宗学,李景玉:黄河三角洲地区NDVI与Albedo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论文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河流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黄和水利出版社,第二册,2007,103-110。

34.刘昌明,徐宗学. 新水文化:持续、平等、民主的水资源管理目标,中国水利报/2006年11月16日/第004版.

35.刘兆飞,徐宗学,巩同梁。雅江流域降水和流量变化特征分析,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山东地图出版社,2006, 173-179。

36.张玲,徐宗学. 北京市需水量预测的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 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7.孟翠玲,徐宗学. 山东省近50年来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8.张志果,徐宗学. 梯级关联算法原理及其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9.李发鹏,徐宗学.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2006中国水论坛第四届学术研讨会,郑州,2006年9月22-24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0.徐宗学:德国城市雨水利用的启示,中国水利报,第2327期,2006.6.1。

41.徐宗学,和宛琳,王会让,渭河流域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周孝德,沈冰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25-133.

42.隋彩虹,徐宗学,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渭河下游洪水预报,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周孝德,沈冰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00-306。

43.宋进喜, 徐宗学, 李怀恩, 刘昌明等. 有关河流生态与环境需水研究的几个问题探讨. 周孝德, 沈冰. 全国第三届水问题研究学术研究会论文集—水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393-399.

44.徐宗学: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管理:可持续性发展展望,黄河报,第1653期,2005.10.29.

45.徐宗学,竹内帮良,石平博,系统动力学模型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杨大文,楠田哲也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67-179,2004。

46.徐宗学:分布式水文模型与GIS技术在水资源综合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水文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张建云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24-229,2004.

47.竹内邦良,徐宗学,石平 博,马龙 纯:从全球视角研究黄河,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术年会文集,北京,2002.9, 1-13.

48.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博:日本における降水量の長期的変動傾向の時空分布特性に関する考察,日本水文・水資源学会2002年研究発表会要旨集,盛岡市,日本,2002.8

49.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博:黄河流域における水供給リスク解析。第六回水資源に関するシンポジウム。東京,2002.8.

50.徐宗学,李景玉: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科技前沿(冯建力,任福继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02.

51.徐宗学、竹内邦良、石平 博、張祥偉:黄河における水需給SDモデルの構築, 日本水文・水資源学会2001年研究発表会要旨集, 210-211, 甲府市, 日本, 2001.8.

52.徐宗学,水资源工程效益投资分析中风险率与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水资源研究,1985, 1, 42-50.

荣誉奖励:


1.2007年获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部(DEST),“Endeavour Executive Awards” 。

2. 200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3. 2008年获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

4. 2007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国际水文合作突出贡献奖”。

5. 1997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

6. 1994年《福冈市水资源系统供水风险分析》获日本野村学芸财团研究奖。

7. 1994年《水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率分析》获日本环境系统测量与控制学会优秀论文奖。

8. 1994年获日本九州大学 研究奖励基金。

9. 《广西龙滩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获北京市水利学会1991年第一届优秀论文鼓励奖。

10. 《洪水风险率Poisson模型应用分析》获北京市水利学会1991年第一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11. 1990年《洪水风险率HSPPB模型及其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

12. 1989年《广西龙滩水库诱发地震环境影响评价》获能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媒体报道一:


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培养国际型水文学人才

——访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宗学

在专访徐宗学教授时,一开始就被徐教授的个人魅力所感染。他真诚的处世态度、严谨的治学风范以及诲人不倦的教学品德令人印象深刻。他活跃的思维、率真的性格,以及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令人折服。  

“2004年,教育部有关部门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现场观摩会,会后,经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决定开设《水文模型》、《水文学原理》两门双语教学课程。开课尹始,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本来预计20人左右的小班课堂教学,第一节课听课的同学就超过五十多人,除了当时所在的环境学院的研究生,也有来自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生命学院的研究生,还包括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除了硕士研究生,还有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双语教学在当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同学们十分积极、热情很高。但是,在上课当中也发现,同学们中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十分突出,有一部分同学早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有的则刚刚过了四级,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学习俄语、日语等其他小语种的。如何把握好英语与汉语的分寸相当重要。”因此,每一届学生上课,徐老师都会针对当届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上课方式以及课堂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例如,在课堂学习中徐老师会经常发放一些调查问卷,把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双语教学的要求以及希望、作业和考试时英语与汉语的要求都进行多次调查。这也是他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十余年国外生活工作的经历,让徐教授深深体会到了英语的重要性。1996年,他在日本工作时,在福冈参加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徐教授深切体会到了英语对中国和中国人的重要性。在那次二百余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当时仅有两位来自国内的学者提交了论文,但由于其自身的英语水平,却未能参加大会的交流,与具有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地位相比十分不相称。当然,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每年在北京主办的国际会议已经数不胜数。令徐教授深信不疑的是“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上的声音很重要。”在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英语对于现在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此,他经常对自己的学生强调要加强英语学习。徐教授的孩子在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读书,徐教授对于吴玉章学院新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方式赞不绝口,据他讲,该学院从大一开始就实行双语教学,很多重要课程都是双语教学。他也常常用这个例子去激励自己的学生。“从小学抓英语教学,我举双手赞成。”徐教授如是说。  

对于全新的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徐老师已经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四轮,学生们兴趣很高,收获颇多。每学期末,学生都会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匿名评价,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态度等各个方面作出评判。从满分五分制的测评中,学生们针对徐老师的第一次双语教学就打出了近乎满分的高分,也反映了同学们对双语教学的赞成和支持态度。同时也说明《水文学原理》和《水文模型》两门课的双语教学改革是成功的,当然,两门双语教学课程获得2008年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是最好的例证。                

走在世界前列的课堂教学  

徐教授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与国际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很多知名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经常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到北京师范大学为学生举办讲座。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干事长Nagy先生、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主席竹内邦良教授、全球水系统计划(GWSP)主席Charles 教授以及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Simonovic教授等,都曾先后应徐教授的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作过学术报告,这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开阔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这也是双语教学广为学生们接受和欢迎的原因之一。

徐教授在国外学习和考察时,就注意到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中很早就开展了双语教学,并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徐教授曾经工作过的德国,从中学开始就已经有了双语教学。因此,据徐教授介绍,在德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在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很多人都会讲一口很流利的英语。对于北京这样的国际都市,双语教学的意义更是显而易见。目前,尽管很多私人学校也在举办各种英语培训班,但多数都是为应试而开办的相关课程,这种通过直接双语教学,锻炼同学们学英语、用英语,用英语去思考的能力,是任何英语培训班都无可与之比拟的。徐教授尤其注意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用英语去思考的习惯,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无论是英语口语还是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学生眼中的徐老师和他的双语教学  

“徐老师的讲课方式是注意贴近学生,课堂上与同学们互动,他通过系统、全面的讲解,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注重教学当中的许多细节。尽管他平时上课很严肃,治学严谨,对学生们的要求也很高,但是课下的时候,他又和蔼可亲,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上关心我们、指导我们,还经常给我们讲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潜移默化中,我们受到他的影响,也增长了许多见识。徐老师讲课的另一个特点是,他经常会邀请一些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国际知名教授和专家到课堂上给我们举办讲座,做前沿学术报告。” 徐老师的博士研究生程磊同学如是说。 “

《水文模型》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双语教学课程。上课开始时,徐老师会先对我们的英文水平进行摸底。他一个学期还要进行多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的难易程度、讲授的内容是否完整、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或者提出改进的方式等。”徐老师另外一名学生吴宇丹同学津津乐道于他的课堂风格,“最有趣的是他采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我们每个同学都有用英语回答问题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锻炼机会。”   

“第一节课我们每个人都要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学期末的时候徐老师会要求我们用英文写报告,然后模拟国际会议的形式,让同学们上台进行演讲。从平时的锻炼中,我们不仅获得了课程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意识。”吴宇丹同学在谈到自己在双语教学中的收获时这样说。  

每当看到学生进步,抑或是自己的学生在评比中获得优秀论文奖、优秀毕业生奖等,哪怕是看到学生们发表一篇好的论文,都是徐教授值得骄傲的事情。他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成长,看到自己学生的进步,是他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徐教授认为对自己事业影响最深的是他的导师叶守泽教授,最让他难忘的是叶教授的敬岗爱业和诲人不倦,以及父亲般开明的教育引导,也正是叶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一代水文学家影响和培养了徐教授这样的新一代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知名学者。

徐宗学简介:  

徐宗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水系统计划中国委员会(CNC-GWSP)委员、中国气象/水利学会水文气象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中央联合专家组专家以及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等职。

来源: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http://www.jingpinke.com/html/dialogue/xu_zong_xue/xu_zong_xue.html

媒体报道二:


探水文之奥秘 寻治水之方略

——记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宗学

在中国这片科研沃土上,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用毅力与奉献,支撑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维护着生态平衡与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齐心协力构筑起中国科技的伟大长城。而徐宗学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在科学浩淼的穹苍下,为了探水文之奥秘,寻治水之方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

耕耘是收获的源泉,奉献是无言地丰碑……

奋斗的日日夜夜犹如滚滚而过的车轮,见证了徐宗学成长的足迹。回首来时路,一幕幕都历历在目,一步步都走得无怨无悔……

1983年,徐宗学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取该校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水文学家叶守泽教授,博士研究生提前毕业后,被清华大学聘为教师。其间,他参与或负责完成了国家、部级等多项课题,被推荐为能源部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还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兼职工作了两年。

1993年,徐宗学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研究奖励基金,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该校工作,对日本福冈市水资源系统进行了系统地模拟和研究。1994年,他应邀参加了日本水文水资源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年会并做专题发言,获得日本野村学芸研究奖。1995年,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直接聘任他为研究开发本部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具体负责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国际合作工作。他多次代表研究所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被选派到东南亚有关国家进行考察和指导工作,还负责从丹麦水利研究所(DHI)引进了MOUSE、MIKE11等水利计算软件,编写了一套完整的应用报告。1997年,他荣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应邀赴德国鲁尔大学,与著名的国际遥感及GIS协会主席Schultz教授一起工作。在德工作期间,他还被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推荐为北京市在外咨询专家,并受到了当时的德国总统赫尔兹克博士的亲切接见……

2000年7月,徐宗学接受国际水文计划(IHP)前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AHS)主席竹内邦良教授的第二次邀请,赴日本国立山梨大学任教,协助其IHP、IAHS、FRIEND有关工作,并具体负责山梨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有关黄河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方面的合作研究项目。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徐宗学在国外工作十余年后,毅然放弃在日本舒适的生活与国家公务员工作,回国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被聘任为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2005年初,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985工程”水科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同年,当选为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校友会副会长。目前,还担任着多种国内外著名水文水资源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或编委工作。

借前人之智,创精彩篇章,开拓水文科学新天地……

在治学道路上,徐宗学始终默默耕耘着,持之以恒地进行着科学探索与创新。他研究的范围从随机水文学到系统水文学、从洪水灾害到水资源短缺问题,涉及到水科学诸多领域。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他首次系统地将随机点过程理论应用到风险率与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中,直接在时域内讨论频率问题,从理论上解决了风险率与传统的频率分析之间的关系。引进熵的概念作为水文不确定性的测度函数,并对其性质从数学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引进熵极大识别准则,对水文分析中常用的概率分布及其不确定性测度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引进Bayes原理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HSPPB模型,从理论上导出并建立了可以充分提取历史大洪水信息的风险率HSPPC模型,引进成丛随机点过程理论,建立洪水风险率分析的CSPPC模型,系统推导出了精度较高的风险率CSPPN模型;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三峡水库调度模拟中,对水库投入运行后的泥沙淤积、发电、防洪及航运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将风险率的概念引入到水资源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中,提出了对水资源系统进行风险率分析的可靠性、脆弱性与回弹性指标。

(2)日径流随机模拟:徐宗学将随机点过程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开拓了多站日径流模拟的新途径,提出并建立了日径流生成的概念性随机点过程SPP模型;建立日径流生成的MACP模型,使生成的日径流系列能够较好地反映日径流过程陡涨急落,且一直有地下水影响的特点;引进互相关马尔可夫过程理论,导出了用于弱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的MCCP模型,解决了不同站之间噪声相关的问题;引进链相关理论,与马尔可夫过程理论相结合导出了适用于较强相关相邻多站日径流生成地CDMCP模型。

(3)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分布式水文模型地开发与应用方面,徐宗学将水箱模型概念与动力波模型等应用于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的开发与研制中,成功地应用到了不同水文特点的流域。并进一步开发研制了流域水质与用水模拟模块,对日本第二大湖泊——霞之浦流域的点源和非点源污染以及取用水过程进行了成功的模拟与分析;将GIS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开发中,提高了模型研制效率和模型的模拟精度。探讨了用Penman模型估计蒸发潜能,通过降雨、气象水文资料进一步估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能性,并与常用的Morton(CRAE) 模型及Brutsaert—Stricker(AA)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Penman模型计算蒸发潜能,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流域实际蒸散发量的可行性;引进Horton流概念,开发研制了能兼顾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水文特点,同时模拟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分布式水文模型。

(4)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徐宗学首先从理论上回答了针对具有不同统计特征的水文气象过程,检测其受气候变化影响所需要的样本容量大小,为探讨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东南亚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降雨量长期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点进行深入探讨,首次界定了以南北纬20°作为影响范围分界线的不同影响区域,对东南亚地区受南方涛动(SOI)影响的区域进行了科学划分;以非参数方法为工具,对塔里木河与黄河流域气温、降雨量与径流量长期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对不同流域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范围进行了科学界定;并探讨了黄河源区与雅鲁藏布江流域水循环过程受气候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徐宗学还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于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系统动力学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不同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岁月蹉跎,徐宗学的水科学研究之路越踏越实,当年的青涩与稚嫩早已淡出了记忆,一名端严持重的青年才俊正以其敏锐的目光和坚实的步伐续写着水文新篇章……

从实践中走来,未来在脚下延伸

没有宏大的理想,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久经磨练的心志,没有高尚的道德素养以及对社会对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就没有徐宗学今天的成就。多年来,徐宗学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了中国、日本与德国的各种研究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近50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EI与ISTP三大检索系统检索的论文近50篇,被国内外有关学者引用70余次。此外,他还担任了研究生、本科生多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十几名……

征途漫漫,险阻重重。今天,徐宗学仍以其对科学研究不衰的激情,为我国水科学事业的发展和水问题的解决不懈努力着,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每一天都累积着勤勉与历练,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水科学专家——徐宗学,正在通往科学真理的阳光大道上奋斗不息、持定而行……

来源:《科学中国人》2006年第七期

媒体报道三:


对话

本刊记者 赵建平冷秋/图 文

他是一位国际型人才,他曾在国外工作和生活十多年,他的足迹遍及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他是一位综合型人才,他在国内外知名大学执教多载,也曾在研究机构和国家机关工作多年,他集教学、科研、咨询、管理经验于一身。然而,他依然谦虚、依然质朴;他做事严谨、精益求精;他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本可以长期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然而,为了祖国的水利事业,他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徐宗学:踏遍五洲皆为水

徐宗学教授在偶然间走进了他毕生深爱的水文人生,他的话语里,充满着对大学无尽的回忆,对导师无尽的感激。

现代水利周刊:您的家乡在哪里?您家乡的水资源状况怎么样?

徐宗学:齐国古城是我的故乡。儿时的记忆里,家乡河水清清、藕香鱼壮。记得有一年,由于连续几天暴雨不断,河水猛涨,平时的水井就变成了自流井。然而,这种情景到我读初中时就慢慢发生了变化,尤其到了高中,记得学校自备的水井,每年都要不断挖深才能取到水,现在地下水位埋深估计有几十米深了,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有河皆干、有河皆污的状况。最近,听说淄博的地下水污染也很严重。作为水利人,对家乡的水资源问题感到深深的忧虑。

现代水利周刊:您上大学选择学水是偶然,还是其它原因?

徐宗学:我是1979年上大学的,本科学的是河流力学专业。当时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实际上进入这个专业是很偶然的。当时报考的第一志愿是山东工学院。后来因为分数较高,重点院校先录取,第一批就被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先录取了。

现代水利周刊:您本科学的是河流力学专业,后来为什么研究生选择学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呢?

徐宗学:工程水文学是河流力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当时给我们上水文课的老师是毛荣生教授,他很会启发学生,培养了我对水文学的兴趣。当时我也比较喜欢钻研问题,读本科时就开始写论文。后来,毛老师就把我推荐给了叶守泽教授。叶先生在全国水文界是相当有影响的教授,那时全国只有三位教授可以招收水文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叶守泽教授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也是久仰叶先生的大名,就选择了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并从此师从叶教授。

现代水利周刊:我们注意到,您26岁就博士毕业了,您怎样评价您的大学生活?给您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徐宗学:我是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第一批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加之当时从小学到高中学制比现在的要短,我16岁就上了大学,博士期间由于论文突出,故又提前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我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读书期间,学校比较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时我们治河系的几位学生干部配合学校团委创办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大学生学报》,创刊号就登载了我写的关于河流力学方面的论文。读研究生以后,我负责策划创办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研究生学报》,还创办了研究生水资源协会、英语口语协会等并担任会长,通过这些活动,自己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1984年底,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首次试行硕博连读,当时我犹豫不决,迟迟拿不定主意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先参加工作。那是一个冬季,报名截止前一天的傍晚,年逾花甲的叶守泽教授,在天色渐晚的积雪中,专程从教师家属区步行几十分钟到学生宿舍征求我的意见,使我非常感动,当即决定继续师从叶先生走水文路。正是叶先生的言传身教使我为之动容、感动今生。后来叶先生又推荐我到清华大学任教,可以说是叶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现代水利周刊:您本科学的是河流力学专业,后来又读水文学与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能否谈谈这两门学科对您的交叉影响?

徐宗学:河流力学主要是研究河流泥沙的输移、运动和沉降规律,而水文学主要是研究流域上的水循环规律,前者注重线上(河流)的工作,后者主要以面(流域)为主,这两个专业对我都非常有帮助。水文学一般从面上研究降雨径流规律,对河流泥沙这一部分并不十分关注,因为我有河流力学的背景,有河流力学专业的数学和力学基础,这对我学习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帮助很大。

从中国到日本,从日本到欧洲,其足迹遍及近30个国家。徐宗学教授在国外工作、生活了十多年,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让他有了更深刻的人生积淀,也让徐宗学有着愈加强烈的报效祖国的冲动。

现代水利周刊:您是什么时间出国去日本的?

徐宗学:去日本之前,我在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1993年4月,应九州大学邀请,我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该校工作,先后在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山梨大学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8年多。

现代水利周刊:您在日本有什么让你难以忘记的故事吗?

徐宗学:在日本生活和工作的八年当中,有许多难忘的事。这里我仅讲一件刚到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时遇到的一件事情。1996年初,研究所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情,研究室一位同事因车祸等原因突然音信全无。他当时负责一个较大的课题,因为这个课题很重要,研究所就临时让我顶了上去。可他没有留下任何材料,我只好从他的计算机里慢慢地寻找线索。当时用的计算机还是那种工作站式的,像一张办公桌一样大,用起来很不方便,那种专用程序我也没有用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接手了这个课题,压力很大。课题的任务是模拟下垫面改变条件下的河道洪水变化。日本全国主要河流统一核算,当时研究所分担了几条河流的计算工作。为了不影响全国的研究成果汇总,我克服种种困难,按时提交了有关研究成果,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这件事也使我在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打开了局面。

现代水利周刊:应该说您在国外还是为中国人争了光。

徐宗学:应该说是这样。在国外工作期间,无论是在大学任教,还是在研究所工作,时刻铭记自己是中国人,对自己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从未松懈过。我在九州大学的工作尚未结束,就被建设技术研究所直接聘为主任研究员,研究所后又主动推荐我申请德国的洪堡奖学金,山梨大学竹内先生三次邀请我到该校任教。这些都应该证明了这一点。

现代水利周刊:您是什么时候去德国的,听说您在德国还获得了国际上有名的“洪堡”奖学金,被称为“洪堡”学者,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徐宗学:1997年,我成功获得洪堡奖学金。出国前我在国内的时候曾听说过“洪堡”奖学金。“洪堡”奖学金实际上是半官方的,主要是资助全世界的一些年轻科学家们到德国去进行学术研究,也是为了国际交流。洪堡学者还有一个很高的荣誉,就是洪堡学者及其家属都会受到德国总统的亲切接见。全世界满足基本条件的年轻学者,不分种族、专业、性别、国家,任何人都可以申请,但成功与否全靠每个申请者的研究业绩。我在异国他乡能够申请成功,应该说是非常幸运的。

现代水利周刊:为什么要选择2003年7月回国呢?

徐宗学:坦率地讲,我出国的目的只是希望多学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开阔一下视野。我们这一批大学生,是文革后国家恢复高考招生以后头几批毕业生,完全得益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又是文革后我国自己培养的较早的博士研究生,报国之心还是很强烈的。在日本工作期间,完全可以长期留在日本,尤其是1996年,今年刚刚卸任的国际水文科学学会主席竹内邦良教授希望我到山梨大学做副教授,首要条件就是希望我终身留在日本,我当时就坚决不同意。2001年,我回国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学术年会,遇到了时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的杨志峰教授,谈到回国工作的打算,杨所长希望我加盟北京师范大学。后来在日本又多次遇到刘昌明院士,刘院士在国内外水文水资源领域德高望重,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双聘院士,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院长,非常支持我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另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对人才引进工作非常重视,从钟秉林校长到人事处陈光巨处长对我到北师大工作都给予了积极关注,在他们的感召下我决定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当时回国,我是顶着很大压力的,国内非典的阴影未散,双方父母与亲戚朋友都劝我们不要着急回国,但我还是毅然于2003年7月底携全家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祖国。

对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徐宗学教授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他总是力图将学科前沿与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他对科学研究表达着他公正、客观的科学态度。

现代水利周刊:大多数发达国家在水资源的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方面都经过了一些曲折历程,您认为我们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同时应注意些什么?

徐宗学: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环境保护问题,应该走一边开发、一边治理,在保护中开发、在治理中发展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也走过弯路,当时为了经济发展,牺牲了环境,到后来不得不花成倍的费用去治理。包括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方面,我在德国、日本工作期间,体会都很深。

多数发达国家在河流的生态修复方面都经过了一些曲折历程:从早先的湿地开发,到现在的修建人工河川,并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利用湖泊、洼地自然调蓄洪水。日本的一些治水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在流经城市的一些河流中,政府明文规定市民不能在滩地搞建设或居住,而是建成人造公园、运动场所等。这样,洪水来了既保障了行洪安全、不会造成太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又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完整,还有效地补给了地下水资源,对于防洪以及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水利周刊:您对缓解目前的水危机有什么好的建议?

徐宗学:第一,要节水,建立节水型社会的方向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第二,开源节流并重,开源有多种途径,除了跨流域引水外,雨水利用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像南水北调这样的跨流域调水,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雨水利用也有很大潜力可挖。现在城市地面越砌越漂亮,降雨以后径流很快流到下水道。同时,地下水严重超采,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雨水利用,一方面是雨水回用;另一方面,让它自然下渗,补充地下水。现在,到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面,有河皆干、有河皆污,地下,漏斗不断加剧,地面裂缝、塌陷出现,其前景不容乐观。

现代水利周刊:您刚才提到的雨水利用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能否谈谈国外的雨水利用情况?

徐宗学:比如日本的一些家庭庭园,铺的是一层具有透水功能的人造砖,砖下面还有集水设备,这样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洗车、浇花、冲厕所等,另外还可以补充地下水。再如福冈的大型体育馆,就是用自己的雨水,收集起来以后循环利用。去年,到澳大利亚参加国际会议期间,参观了他们几个集雨工程,很受启发。城市里的有些花园,看起来地砖铺得整整齐齐,实际上都是透水砖,降雨以后雨水会顺着地砖里的孔隙流到下面的集雨槽,最后通过管道流到集水池,在集水池通过简单的沉淀后,流到第二级水塘进行化学处理后,再流入第三级生物处理池,经过处理后直接通过管道送到工厂。

现代水利周刊:那么中国在雨水利用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前景会怎么样呢?

徐宗学:现在,国内在研究层面上正在做一些工作。比如,现在北京市水务局与德国合作,做雨水利用试验,我觉得这个可以在华北地区开展一些试点工作,逐渐积累经验。去年北京突发暴雨,把公共汽车都淹了,那些水有些就顺着下水道白白流走了,如果能把这些水利用起来,既可以解决城市防洪问题,又能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应该说,雨水利用还是有很广阔的前景的。

现代水利周刊:目前我国河流的管理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您能否谈谈对河流的管理应该注意些什么?

徐宗学:河流应该从流域、资源、生态、环境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统一管理,这在国际上也喊了很多年了。集中式管理或综合管理,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大禹治水为什么能成功,原因就是他因势利导采用“疏”的方法对待洪水。新中国成立后50年,建了很多水库,把水蓄起来,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下游却断流了。建水库是必要的,但不是解决水问题的唯一途径。回过头来再想到自然、和谐,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等等。最近,相继提出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等概念,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科学的进步,这应该是我们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进行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方向。

学水利,是永永远远、世世代代做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学问。在徐宗学教授的心目中,水利就代表着他的情怀。

现代水利周刊:您先后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学科研单位工作过,都取到了较大的成功,有什么经验跟年轻人尤其是准备留学的学生谈谈吗?平时您有什么业余爱好?

徐宗学:经验谈不上,在国外工作,人家要看你的真本事,在业务上必须要比人家强才行,强一点都不行。在国内时要靠能力和机遇,国外更是如此。主要还是你的为人、你的业务水平和你的外语水平,这些优势从何而来?别人去逛街看电视时,你在研究室多待会儿,勤奋出真知。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尤其是较高层次的研究人员,其智商相差很小,谁肯花时间、花力气,谁就会有优势。

谈到业余爱好,在国外时,有时间喜欢听听音乐,也喜欢旅游。但回国以后,整天忙忙碌碌,一直期待着重拾爱好,放松一下,总感到没有时间。

现代水利周刊:有没有一直激励您的一句话?

徐宗学:我刚考上大学的时候,有位邻居鼓励我说:“有志者,事竟成。”这是一句成语,算不算是座右铭不好说,但确实是这句话激励了我这么多年。还有一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皆吾师,我愿意向周围的每一位朋友学习。

现代水利周刊:您说过您最感谢的一个人,是您的导师?

徐宗学:是的。叶教授做学问非常严谨,做人非常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我感到自己非常幸运,包括在国外工作期间,一直与名师、名人在一起工作,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学问的道理。现在,很幸运能在刘昌明院士身边工作,刘院士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我们年轻学者的楷模,刘院士平易近人,做学问十分严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这些都是我今后学习的榜样。

此外,也对我的爱人李景玉和儿子徐琛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现代水利周刊:您想对准备学习水科学或者正在学习水科学的同学讲些什么?

徐宗学:水科学研究是永永远远、世世代代做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学问。作为水利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最近,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十分关注水问题。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学来学习水利专业,投身水利事业,更欢迎大家到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来参观、访问、学习和交流。

徐宗学档案:

徐宗学,1962年12月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徐宗学教授1979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河流力学专业,1983年师从叶守泽教授,攻读水文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作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首批硕博连读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获水文水资源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到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1993年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工作,1995年,被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直接聘为主任研究员。1997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以客座科学家身份到鲁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以访问科学家身份到日本国立山梨大学任教。2003年,徐宗学教授回国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徐宗学教授1979年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系河流力学专业,1983年师从叶守泽教授,攻读水文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1985年,作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首批硕博连读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88年获水文水资源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到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1993年以奖励访问研究员身份赴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工作,1995年,被日本建设技术研究所直接聘为主任研究员。1997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以客座科学家身份到鲁尔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以访问科学家身份到日本国立山梨大学任教。2003年,徐宗学教授回国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近二十年来,徐宗学教授参加或主持完成了中国、日本与德国的各种研究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120余篇(部),其中被SCI、EI与ISTP检索的论文近50余篇。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日径流随机模拟、生态水文过程、洪涝灾害风险分析、陆面过程与水文循环、分布式水文模型、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水资源系统分析、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科学中的应用等。

来源:《中国水利报》2005-05-28 第2179期 (http://2004.chinawater.com.cn/newspaper/5b/20050708/200507070023.asp)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