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按国家计委的建设计划,于1990年开始筹建的。1992年12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该实验室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从事表面物理研究的基地之一。
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侯晓远教授,副主任为资剑教授和蒋最敏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室内外13名专家组成。王迅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4人,其中教授13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 侯晓远,金晓峰,资剑),副教授5人,讲师2人,技术人员3人,管理人员1人。
实验室主要从事与发展新型半导体器件和材料有关的表面和界面问题研究。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实验室密切注视国际学术界发展的新动向,适时拓宽研究方向。开展了计算凝聚态物理、表面物理与工程、半导体光电子物理、表面与超薄膜磁性、光子晶体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表面、界面电子态与声子态理论,微结构和介观体系理论,固体的光子能带理论,化合物半导体表面的结构与电子态,半导体异质界面,用STM/AFM研究表面结构,硅基光电子材料与低维量子结构,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物理,有机及聚合物半导体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半导体异质结构,磁性超薄膜与多层膜物理,光子晶体的特性和应用,同步辐射在表面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室自建成以来,承担了许多国家级的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在上述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结果。其中具代表性的有:成功地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出Ge/Si量子点;生长出高质量的Ge/Si,GeSi/Si超晶格;首次实现了多孔硅的蓝光发射,以及观测到多孔硅的红外上转移现象;利用导纳谱方法在液氮温度下观察到空穴逐个填充到Ge量子点中去的库仑荷点效应;提出了Fe/Cu(001)的自旋密度波磁结构模型;创造了多种III-V族化合物表面钝化方法,并申请了3项国家专利。实验室每年在包括Phys. Rev. Lett.,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并多次获得国家教委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以及其他一些基金组织颁发的奖项。
实验室高度重视自身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始终把培养下一代的学术带头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这里青年学者往往被委以重任,让他们独立自主地从事学术研究,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实验室以青年教授为主还经常不定期地举办学术沙龙,就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及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在实验室中营造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从而吸引了不少国外学成的博士,纷纷聚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园地中。目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了实验室教师人数的60%,其中有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侯晓远,金晓峰,黄大鸣,资 剑,龚新高) 。实验室浓郁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也吸引了大批学生来实验室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因其扎实广泛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动手、科研能力,受到国内外各单位的欢迎。
实验室现有大型设备15台,其中包括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系统(Riber SSC) 、硅分子束外延系统(Riber Eva-32) 、角分辨电子能谱仪(VG ADES-400) 、多功能电子能谱仪(VG ESCALAB-5) 、激光Raman谱仪(Jobin Yvon U1000) 、超高真空STM/AFM(Omicron Multiprobe) 、超高真空表面磁光Kerr效应测试仪等大型进口设备。
地 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邮政编码:200433
电 话:021-65648996
实验室编号: 1990DA105022 建设年份: 1990 实验室名称: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验收年份: 1992 实验室曾用名: 依托单位: 复旦大学 主 管部 门: 教育部 所在地区: 上海 学 科领 域: 数理 网 址: http://www.surface.fudan.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