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台感怀
喻学才
2017年3月29日
文游台,在江苏省高邮市。因北宋文学家秦少游而得名。2016年3月,在金陵科技大学张维亚教授、高邮市文化局陆晓祥副局长,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政府干部、秦观后裔秦立等人陪同下第二次登台游览。归而作此。今一年矣,发表在此,以资纪念。
千古官本位,
权钱作旗旌。
细数江山胜迹,
大半属书生。
汉前屈子司马,
宋唐欧苏韩柳,
大鹏掠南溟。
高邮秦才子,
飞星传恨君。
人间事,
知止少。
意难平。
多少功名利禄,
宠辱总心惊。
争如自食其力,
抱一清宁自乐,
心闲世界轻。
一支生花笔,
遇景即成文。
忆崆峒山任城斌道长
喻学才
2017年1月5日
秋日平凉好,蓝天飘白云。
我来崆峒山,访道感仙氛。
崆峒古名山,儒释道共耘。
高人广成子,曾令黄帝欣。
停车上索道,红日已西沦。
喜逢任道长,交谈忘时辰。
长身真鹤立,举止态温醇。
先说崆峒派,道共武当亲。
再究养生学,寡欲乐无垠。
末论转世说,实证不可泯。
初浴花坛日,继拂静室尘。
友爱如兄弟,娓娓忘卯寅。
三日后讲经,临别留我真。
诸山群贤至,论道继长春。
荆妻毛桃青,听之乐津津。
手中爱派德,无意录像新。
阳光透树影,聚焦我二人。
归来两月后,始一看全屏。
夜游亦难忘,须向游记寻。
余夫妇游崆峒山,时在2016年9月25日。当日因贪看山上美景,误了下山时间。为防火计,崆峒山入夜无任何照明设施, 我们夫妇因此收获了一次摸黑下山,夜游崆峒的历险经历,所幸无任何闪失。详余之《崆峒山游记》。
南京大仙寺
喻学才
2017年1月3日
2016年11月22日,偕杨永泉、经盛鸿、薛冰、易清诸君应邀参加南京大仙寺民俗文化节活动,结识本寺的创寺僧、年轻有为的住持法海师傅,得诗一首。
人间何处乘黄鹤,白下云飞降大仙。
凡圣一脉缘修省,道释千古是舟船。
休轻新寺三十亩,应识须弥纳大千。
名胜从来因事贵,旅游佛教续新篇。
生查子
喻学才
2016年11月16日
猴年十月十五夜,梁白泉先生来电话提醒我,今夜月亮为六十八年以来之最圆者。劝我放下工作,推开窗户,风雅一回。余因有感焉,作小词一首以赠,用宋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韵。
太阴接太阳,黑夜连白昼。万古如转轮,谁前复谁后?
苏子叹圆缺,梁老喜新旧。我欲因之梦,广寒舒长袖。
西北自驾游诗词三首
喻学才
2016年10月27日
2016年9月,余夫妇有西北自驾之行 。历时一月。沿途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得诗词三首。
增字西江月.西北自驾行
九月甘南青海,千里沟壑纵横。满眼牦牛与羊群。湖天碧玉似,何处惹埃尘? 腹饥埋锅造饭,神疲投店栖身。怡然大梦到南溟。鲲鹏看击水,四海起涛声。
水调歌头 .西宁中秋
猴年八月半,自驾走西天。一路晴空万里,高速入云端。游罢省博物馆,又访藏医学院。归路感微寒。人我两忘日,欢乐漾心间。
品月饼,听电视,伸脚眠。子已生子,宁陕三代喜团圆。君子求诸在己,达人乐天安命,抱一则天全。微信呼吾友:窗外月婵娟。
白猪行
沿途高速公路上,休息站停车场,经常看到整车的白猪被运往屠宰场。不忍之心油然而生。作《白猪行》
九月流火天发烫,风驰电掣幸无恙。
一车猪众千余头,铁铸栅栏分层放。
南一风来北一风,群猪乐似休闲样。
加油站里车甫停,猪们拥挤汗横淌。
主人何为不关心?驾驶室内空调享!
一猪怒吼百猪嚎,哀嚎声声冲九霄。
休息站里无风吹,我辈离死一步遥!
主人闻声急登高,手把水管自天浇。
近者先沐自来水,真如仙国舞飘飘。
远者无水浑身躁,闷如伸颈就屠刀。
这边安静那边吵,上层平静下层叫。
主人两手忙不停,甘露普降群猪笑。
嗟尔群猪亦可怜,只求一晌暂贪欢。
知否凶险倒计时,屠宰场是鬼门关。
个个都能洗大澡,污泥浊水彻底捐!
凶险日子似到头,美好生活在眼前。
明日主人驱车走,众猪各入机器口。
须臾身首筋骨分,盖印打章机动手。
白猪白猪尔何苦?幸得人间走一走。
主人喂食为长膘,主人洒水为驱暑。
千百为群亦何用,各怀一心吃不够。
吃饱睡足一事无,死到临头仍狗苟。
贪睡好吃固然猪之病,猪亦何曾惹人诟?
众生平等何其难,仁心谁肯到猪狗!
安得世间屠户都弃刀,猪狗如人自由走!
“地下森林”歌
喻学才
2016年6月30日
地下森林,全称为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隶属于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地下森林编号为4号火山口,为镜泊湖十六个火山口之一,是其中唯一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2016年6月21日上午游此。
镜泊湖畔火山口,十六环列森林中。
问谁已然成景点,第四火山万木荣。
地下森林好名字,身不亲临理难穷。
多少红松黑白桦,生死相依斗雨风。
百千万年弹指过,火山口已百花红。
葱茏巨树千百丈,拔地倚天路不通。
清廷当年修三殿,康熙圣旨伐红松。
幸者百转做栋梁,不幸腐朽山西东!
我来正值初夏日,步游栈道早完工。
百元门票进山来,之字木栈穿林丛。
稀奇古怪火山石,沿途标注各不同。
古树名木挂牌好,君子多识添内功。
看罢坡西看坡东,坡间谷底总从容。
昨日山中一夜雨,树杪百丈滴叮咚。
归途更做三洞游,一仙二雾冰窟窿。
行人到此叹奇绝,六月犹如冰雪封。
此乃天然防腐柜,半开半合水一泓。
游客中心邀品茶,免费供应堆笑容。
榛子木耳桦树胆 ,蜂蜡采自悬崖缝。
沿途游客鱼贯来,北湖村民乐融融。
旅游脱贫真良策,善保环境无岁凶。
“地下森林”在镜泊湖镇北湖村境。该景区由北湖村村委会开发管理。开门前在游客中心附近木凳上,我曾和该村村长聊天约半小时。
长白山天池歌
喻学才
2016年6月29日
长白山乃清王朝的发祥地。山顶天池为黑龙江、鸭绿江和混同江三江之共源。 长白山有东西南北四坡。东坡在朝鲜国境内。其他三坡在中国。三坡中北坡开发最早,景点最多。距离依托镇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池北区二道白河镇也最近。南坡距二道白河镇最远,游人罕至。现已关闭,当前开放游人前往最多的是北坡和西坡两处。而西坡俯瞰天池的位置最佳。
有湖有湖在辽东,汉语天池满人崇。
一池碧水涌不绝,黑鸭混江三源同。
此水女真号圣湖,大金已得国敕封。
晚明辽东日崛起,建州祭比五岳隆!
天地滋润亿万载,史言动植皆白容。
白花白树复白鸟,更有神女生神童。
神童出世能言语,天纵英杰治寰中。
贝勒传说事渺茫,千年青史笑迷蒙。
此山当年封微子,与我华夏一家风。
而今七分归中国,三分还属金家朋。
中朝界碑当顶立,游赏不用虑刀弓。
高天厚地钟神秀,物华天宝耀苍穹!
英雄豪杰人多少,折腰真似可怜虫!
斯池我才赏其半,陡起迷雾裹寒风。
须臾六合成一片,混沌疑与河汉通。
游人上下不断线,身裹雨衣各匆匆。
就中韩国人最多,一片虔诚往上冲。
朝圣归来心意足,任它冷雨打桦松。
盼尔山神鼓大橐,吹尽浮云见碧空。
人人得睹斯池美,梦里长逢白头翁!
贺新郎.为环保专家王健民研究员八十大寿作
喻学才
2015年7月13日
2015年6月27日晚,老友王健民研究员八十大寿庆祝会在南京1912民都荟草叶厅进行。填小词一首聊作纪念。王夫人侯玫,精明能干。善酿葡萄酒。
自酿葡萄酒,咱两家促膝对饮,君还记否?去岁汤城乔迁乐,更喜室添佳偶。美满事十逢八九。人世易遭名利境。最难得知己同携手。晚霞好,天如绣。 老友心事猜能透。只期盼、山青水碧,照耀星斗。发展莫忘敬天地,和谐方能持久。需痛击、贪朋腐友。人类文明须珍视,诺亚方舟期同守。君八十,词一首。
感言赠诸生
喻学才
2015年7月9日
2015年7月3日晚,东大旅游专业第一届大专班(237921班)王翔迅、王彦等26位同学毕业二十年后首次聚会于南京汉府饭店。晚宴上观看王晓丽同学制作的视频,听诸生介绍各自创业经历,感慨系之。
二十年前母校,六朝旧地成贤。重逢握手话前缘。百年老东大,旅游赋新篇。人生风风雨雨,道路万万千千。将军马上再挥鞭。四十难不惑,欲海正无边。
题华山陈抟卧像
喻学才
2014年11月23日
2014年11月18日,余有事西岳,黄昏时散步至玉泉广场,见巨型铜雕陈抟睡觉像,绕行三周,得绝句一首。
君是山中万户侯,早知睡觉胜吹牛。
世间多少名利客,汤煮油煎不自由。
挖薯吟
喻学才
2014年2月25日
网上读族人喻平一《挖薯吟》,忽然心动,念红薯乃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我之救命粮食。余1973-1978年回乡务农务期间年年栽挖此物。十分熟悉其栽植技术。今人誉其为太空食品,爱其营养丰富也。于是步其韵奉和一首。
生长土宜厚,地形贵缓坡。
整垄防积水,翻梗避缠萝。
最恶野猪拱,爱闻黄鹂歌。
丰收人喜悦,一挂九斤多。
附:喻平一《挖薯有吟》
冬垦三分地,春刨半面坡。
培蔸施火土,整垒打缠萝。
青碧层层雨,风和阵阵歌。
丰年锄又起,薯大两斤多。
——来自《喻氏宗亲网》
咏水赠占召
喻学才
2014年2月2日
刘占召老师乃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博士,东南大学中文系青年学人。擅书法,喜读书著述。余曾于其办公室见所读《世说新语》、《资治通鉴》诸书,批语满纸,朱墨灿然。有《王羲之传》、《王羲之与琅琊王氏》 等著作问世。 马年初一得读占召老师贺年邮件,赋此小诗共勉。
万物凭依贵莫名,盈天塞地不难成。
虚心每向低处走,偶尔也作不平鸣。
势似龙虎爪牙利,身如浮沤内外明。
临川千载叹夫子,自强不息圣贤心。
文游台感怀
喻学才
2017年3月29日
文游台,在江苏省高邮市。因北宋文学家秦少游而得名。2016年3月,在金陵科技大学张维亚教授、高邮市文化局陆晓祥副局长,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政府干部、秦观后裔秦立等人陪同下第二次登台游览。归而作此。今一年矣,发表在此,以资纪念。
千古官本位,
权钱作旗旌。
细数江山胜迹,
大半属书生。
汉前屈子司马,
宋唐欧苏韩柳,
大鹏掠南溟。
高邮秦才子,
飞星传恨君。
人间事,
知止少。
意难平。
多少功名利禄,
宠辱总心惊。
争如自食其力,
抱一清宁自乐,
心闲世界轻。
一支生花笔,
遇景即成文。
忆崆峒山任城斌道长
喻学才
2017年1月5日
秋日平凉好,蓝天飘白云。
我来崆峒山,访道感仙氛。
崆峒古名山,儒释道共耘。
高人广成子,曾令黄帝欣。
停车上索道,红日已西沦。
喜逢任道长,交谈忘时辰。
长身真鹤立,举止态温醇。
先说崆峒派,道共武当亲。
再究养生学,寡欲乐无垠。
末论转世说,实证不可泯。
初浴花坛日,继拂静室尘。
友爱如兄弟,娓娓忘卯寅。
三日后讲经,临别留我真。
诸山群贤至,论道继长春。
荆妻毛桃青,听之乐津津。
手中爱派德,无意录像新。
阳光透树影,聚焦我二人。
归来两月后,始一看全屏。
夜游亦难忘,须向游记寻。
余夫妇游崆峒山,时在2016年9月25日。当日因贪看山上美景,误了下山时间。为防火计,崆峒山入夜无任何照明设施, 我们夫妇因此收获了一次摸黑下山,夜游崆峒的历险经历,所幸无任何闪失。详余之《崆峒山游记》。
南京大仙寺
喻学才
2017年1月3日
2016年11月22日,偕杨永泉、经盛鸿、薛冰、易清诸君应邀参加南京大仙寺民俗文化节活动,结识本寺的创寺僧、年轻有为的住持法海师傅,得诗一首。
人间何处乘黄鹤,白下云飞降大仙。
凡圣一脉缘修省,道释千古是舟船。
休轻新寺三十亩,应识须弥纳大千。
名胜从来因事贵,旅游佛教续新篇。
生查子
喻学才
2016年11月16日
猴年十月十五夜,梁白泉先生来电话提醒我,今夜月亮为六十八年以来之最圆者。劝我放下工作,推开窗户,风雅一回。余因有感焉,作小词一首以赠,用宋人“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韵。
太阴接太阳,黑夜连白昼。万古如转轮,谁前复谁后?
苏子叹圆缺,梁老喜新旧。我欲因之梦,广寒舒长袖。
西北自驾游诗词三首
喻学才
2016年10月27日
2016年9月,余夫妇有西北自驾之行 。历时一月。沿途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得诗词三首。
增字西江月.西北自驾行
九月甘南青海,千里沟壑纵横。满眼牦牛与羊群。湖天碧玉似,何处惹埃尘? 腹饥埋锅造饭,神疲投店栖身。怡然大梦到南溟。鲲鹏看击水,四海起涛声。
水调歌头 .西宁中秋
猴年八月半,自驾走西天。一路晴空万里,高速入云端。游罢省博物馆,又访藏医学院。归路感微寒。人我两忘日,欢乐漾心间。
品月饼,听电视,伸脚眠。子已生子,宁陕三代喜团圆。君子求诸在己,达人乐天安命,抱一则天全。微信呼吾友:窗外月婵娟。
白猪行
沿途高速公路上,休息站停车场,经常看到整车的白猪被运往屠宰场。不忍之心油然而生。作《白猪行》
九月流火天发烫,风驰电掣幸无恙。
一车猪众千余头,铁铸栅栏分层放。
南一风来北一风,群猪乐似休闲样。
加油站里车甫停,猪们拥挤汗横淌。
主人何为不关心?驾驶室内空调享!
一猪怒吼百猪嚎,哀嚎声声冲九霄。
休息站里无风吹,我辈离死一步遥!
主人闻声急登高,手把水管自天浇。
近者先沐自来水,真如仙国舞飘飘。
远者无水浑身躁,闷如伸颈就屠刀。
这边安静那边吵,上层平静下层叫。
主人两手忙不停,甘露普降群猪笑。
嗟尔群猪亦可怜,只求一晌暂贪欢。
知否凶险倒计时,屠宰场是鬼门关。
个个都能洗大澡,污泥浊水彻底捐!
凶险日子似到头,美好生活在眼前。
明日主人驱车走,众猪各入机器口。
须臾身首筋骨分,盖印打章机动手。
白猪白猪尔何苦?幸得人间走一走。
主人喂食为长膘,主人洒水为驱暑。
千百为群亦何用,各怀一心吃不够。
吃饱睡足一事无,死到临头仍狗苟。
贪睡好吃固然猪之病,猪亦何曾惹人诟?
众生平等何其难,仁心谁肯到猪狗!
安得世间屠户都弃刀,猪狗如人自由走!
“地下森林”歌
喻学才
2016年6月30日
地下森林,全称为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隶属于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地下森林编号为4号火山口,为镜泊湖十六个火山口之一,是其中唯一开发出来的旅游景点。2016年6月21日上午游此。
镜泊湖畔火山口,十六环列森林中。
问谁已然成景点,第四火山万木荣。
地下森林好名字,身不亲临理难穷。
多少红松黑白桦,生死相依斗雨风。
百千万年弹指过,火山口已百花红。
葱茏巨树千百丈,拔地倚天路不通。
清廷当年修三殿,康熙圣旨伐红松。
幸者百转做栋梁,不幸腐朽山西东!
我来正值初夏日,步游栈道早完工。
百元门票进山来,之字木栈穿林丛。
稀奇古怪火山石,沿途标注各不同。
古树名木挂牌好,君子多识添内功。
看罢坡西看坡东,坡间谷底总从容。
昨日山中一夜雨,树杪百丈滴叮咚。
归途更做三洞游,一仙二雾冰窟窿。
行人到此叹奇绝,六月犹如冰雪封。
此乃天然防腐柜,半开半合水一泓。
游客中心邀品茶,免费供应堆笑容。
榛子木耳桦树胆 ,蜂蜡采自悬崖缝。
沿途游客鱼贯来,北湖村民乐融融。
旅游脱贫真良策,善保环境无岁凶。
“地下森林”在镜泊湖镇北湖村境。该景区由北湖村村委会开发管理。开门前在游客中心附近木凳上,我曾和该村村长聊天约半小时。
长白山天池歌
喻学才
2016年6月29日
长白山乃清王朝的发祥地。山顶天池为黑龙江、鸭绿江和混同江三江之共源。 长白山有东西南北四坡。东坡在朝鲜国境内。其他三坡在中国。三坡中北坡开发最早,景点最多。距离依托镇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池北区二道白河镇也最近。南坡距二道白河镇最远,游人罕至。现已关闭,当前开放游人前往最多的是北坡和西坡两处。而西坡俯瞰天池的位置最佳。
有湖有湖在辽东,汉语天池满人崇。
一池碧水涌不绝,黑鸭混江三源同。
此水女真号圣湖,大金已得国敕封。
晚明辽东日崛起,建州祭比五岳隆!
天地滋润亿万载,史言动植皆白容。
白花白树复白鸟,更有神女生神童。
神童出世能言语,天纵英杰治寰中。
贝勒传说事渺茫,千年青史笑迷蒙。
此山当年封微子,与我华夏一家风。
而今七分归中国,三分还属金家朋。
中朝界碑当顶立,游赏不用虑刀弓。
高天厚地钟神秀,物华天宝耀苍穹!
英雄豪杰人多少,折腰真似可怜虫!
斯池我才赏其半,陡起迷雾裹寒风。
须臾六合成一片,混沌疑与河汉通。
游人上下不断线,身裹雨衣各匆匆。
就中韩国人最多,一片虔诚往上冲。
朝圣归来心意足,任它冷雨打桦松。
盼尔山神鼓大橐,吹尽浮云见碧空。
人人得睹斯池美,梦里长逢白头翁!
贺新郎.为环保专家王健民研究员八十大寿作
喻学才
2015年7月13日
2015年6月27日晚,老友王健民研究员八十大寿庆祝会在南京1912民都荟草叶厅进行。填小词一首聊作纪念。王夫人侯玫,精明能干。善酿葡萄酒。
自酿葡萄酒,咱两家促膝对饮,君还记否?去岁汤城乔迁乐,更喜室添佳偶。美满事十逢八九。人世易遭名利境。最难得知己同携手。晚霞好,天如绣。 老友心事猜能透。只期盼、山青水碧,照耀星斗。发展莫忘敬天地,和谐方能持久。需痛击、贪朋腐友。人类文明须珍视,诺亚方舟期同守。君八十,词一首。
感言赠诸生
喻学才
2015年7月9日
2015年7月3日晚,东大旅游专业第一届大专班(237921班)王翔迅、王彦等26位同学毕业二十年后首次聚会于南京汉府饭店。晚宴上观看王晓丽同学制作的视频,听诸生介绍各自创业经历,感慨系之。
二十年前母校,六朝旧地成贤。重逢握手话前缘。百年老东大,旅游赋新篇。人生风风雨雨,道路万万千千。将军马上再挥鞭。四十难不惑,欲海正无边。
题华山陈抟卧像
喻学才
2014年11月23日
2014年11月18日,余有事西岳,黄昏时散步至玉泉广场,见巨型铜雕陈抟睡觉像,绕行三周,得绝句一首。
君是山中万户侯,早知睡觉胜吹牛。
世间多少名利客,汤煮油煎不自由。
挖薯吟
喻学才
2014年2月25日
网上读族人喻平一《挖薯吟》,忽然心动,念红薯乃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我之救命粮食。余1973-1978年回乡务农务期间年年栽挖此物。十分熟悉其栽植技术。今人誉其为太空食品,爱其营养丰富也。于是步其韵奉和一首。
生长土宜厚,地形贵缓坡。
整垄防积水,翻梗避缠萝。
最恶野猪拱,爱闻黄鹂歌。
丰收人喜悦,一挂九斤多。
附:喻平一《挖薯有吟》
冬垦三分地,春刨半面坡。
培蔸施火土,整垒打缠萝。
青碧层层雨,风和阵阵歌。
丰年锄又起,薯大两斤多。
——来自《喻氏宗亲网》
咏水赠占召
喻学才
2014年2月2日
刘占召老师乃北京大学孟二冬教授博士,东南大学中文系青年学人。擅书法,喜读书著述。余曾于其办公室见所读《世说新语》、《资治通鉴》诸书,批语满纸,朱墨灿然。有《王羲之传》、《王羲之与琅琊王氏》 等著作问世。 马年初一得读占召老师贺年邮件,赋此小诗共勉。
万物凭依贵莫名,盈天塞地不难成。
虚心每向低处走,偶尔也作不平鸣。
势似龙虎爪牙利,身如浮沤内外明。
临川千载叹夫子,自强不息圣贤心。
灵璧旅游诗四首
喻学才
2012-10-19
题垓下古战场二首
一
一战楚河汉界泯,兵家胜败说纷纷。
亡秦帝楚真男子,叱咤英风百世闻!
二
垓下歌呼迹已空,只今不用泣途穷。
英雄美女传佳话,浩气长存过沛丰。
过虞姬墓园二首
一
休言春梦了无痕,犹驻巫山一段云。
楚帐虽空香冢在,女流几辈得如君?
二
一身赚得三胜地,巾帼千秋享盛名。
大美自能赢天下,游人接踵吊荒茔。
中秋节有悟
喻学才
2012-9-30
人人岁岁重中秋,欲把团圆美事求。
既望朔晦周复始,得失乘除过即休。
千载谁逢真圆满,一轮常挂碧山头。
悟入太极无极处,万里长江西北流。
毕业三十年同学会
喻学才
2012-8-13
2012年8月10日至12日,湖北大学中文系7802班及部分7801班同学(揭长春、张翠姣)聚会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区九宫山中。湖北省农业厅有关领导,通山县县委杜文杰书记等通山县委县政府领导、通山县农业局有关领导到会祝贺。此次聚会,游览了通山隐水洞。因连日阴雨,九宫山盘山公路弯多路险,为安全计没有安排游览闯王陵等名胜的活动。班级同学会已举行五次,我乃首次参加。成诗一首,以为纪念。
人生真谛知何似?百年一瞬等埃尘。
只有真情忘不得,地老天荒常在心。
九宫自古称名胜,避暑不亚匡庐尊。
龙年八月台风后,七八零二聚山城。
山中连日多阴雨,寒意不敌同学情。
难忘班长祝大炮,摆酒接风通山根。
更有班头彭大姐,恳谈会上情谊深。
三十年前催早操,叫床湘音至今闻。
公安战线黄龙生,联络统筹忙不停。
俨然当代呼保义,南来北往接待频。
谢维强,马轶影。杨柏森,钟益民。
上穷碧落下黄泉,无私奉献多苦辛。
汤少刚,夏炎玉。李旭红,陈宝庆。
真情邀请赏杜鹃,赞助经费复劳神。
风度儒雅傅承洲,小说研究张一军。
歌唱专家毛文秀,江汉油田掌门人。
幽默最称王小南,开口便如春风生。
永忆浑厚男高音,插科打诨乐煞人。
广州大学花教授,风流无过曾大兴。
不抱男生抱女士,挥别不忘亲一亲。
真率无过马轶影,心口如一赤子诚。
夜来牌桌多斩获,下山百转人眩晕。
谈春华,喻祖权。徐先国,揭长春。
或为特级教师贵,或编杂志享大名。
去岁北京八十中,领袖握手有余温。
自强不息喻祖权,乐育英才德业新。
班花三朵来两朵,更有一朵来邻村。
张琪谢霓张翠娇,丰采韵味更迷人。
无为高士刘金安,月湖教主叶勤君。
藏身人海鱼得水,武汉闹市享清宁。
杨道华君长体育,李鸣放君最真诚。
恳谈会上一举手,大胆表白赢掌声。
饮水不忘挖井人,诸君难忘许纯玲。
当年二班班主任,带病上山会我们。
殷勤邀请回母校,观光叙旧惜寸阴。
徐华英与柯年军。英年早逝痛我心。
我愿诸位惜身心,人身难得贵自珍。
名利皆为身外物,心清自然万境清。
少私寡欲长生术,无我自然少烦争。
岁月匆匆步不停,万里山川待远征。
学才醉心做旅人,幕天席地自由行
他年游记三五种,赠与诸君做证明。
本次聚会男生中刘孟奇、徐祖明、刘尊明、段天长未到。女生中蔡西玲未到。
题张华鹏《武当山金石录》
喻学才
2012-8-4
2012年8月3日上午,张华鹏来电话称武当山金石录序文收阅,非常高兴。希望我能再题一诗,像2004年《题武当山早期文明》那样。张子长余十二岁,余不能辞。楚雷宁雨轩中国家旅游局、江苏省旅游局、南京市旅游局客人散去后,撰成五言古风一首,以贺张子新著出版。
人生非金石,文字长寿考。所以张华鹏,读书不觉老。搜遍武当山,碑刻无不晓。寄书张良皋,求序如求宝。电话成贤街,索诗并索稿。我字如鸡扒,我文等蝉噪。张子爱何深,惭愧无地窖。
往昔周穆王,昆仑拾瑶草。游观黄帝宫,摩挲石刻早。大禹治洪水,山海穷搜讨。丹砂垩绝壁,虫鱼逐飞鸟。秦皇愚黔首,琅琊刻石好。杜预注左传,万潭沉碑渺。羊叔不可嗤,杜郎岂可小?前贤见解深,寸心通大道。
君看廿四史,时势英雄造?都云我为民,蚩蚩皆入套。可怜蛮触争,白骨无编号!幸有金石存,苦录复精校。记载真历史,字缝有血冒。数函金石记,千载留真照。独夫与民贼,谁敢开怀笑。
张良皋,1923年5月生。湖北汉阳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退休前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系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张先生投笔从戎,为远征军随军英语翻译官。当年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给远征军翻译团训话前例行亲自点名。将张良皋念成了张良举。张良皋马上纠正道:报告蒋主席,我叫张良皋!蒋介石亦无可如何。张先生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铄。步履快捷。活跃于高校学术界,人们常见他肩挎笔记本电脑,手提照相机。到处考察的身影。要么就是在有关学术会议上喜欢争鸣的那个发言人。他永远是新见不断。语言幽默风趣。著述有《武陵土家》、《匠学七说》等,皆自成体系之作。进入21世纪,张先生多次在武汉等高校讲红楼梦中的建筑学,讲红楼梦中的管理学,讲红楼梦中的超前女性学,等等。见解独特,不人云亦云,深得学子的喜爱。张华鹏《武当山金石录》初版,张良皋先生曾为之作序。今日张华鹏电话里说,这次还要麻烦张老先生赐序。我心私念:良皋先生今年八十有九,思维尚如此活跃,真是学术界的不老松啊。
滕州诗二首
喻学才
2012-7-16
访滕文公祠
幼读孟轲书,始知滕文公。
其国虽蕞尔,其志实伟宏。
怡然服圣哲,自强不放松。
扰攘群雄间,犹得民心同。
故城多蔓草,千载仰高风。
滕州火车站谒墨子铜像
仆仆风尘天地中,敬君兼爱更非攻。
可怜人类贪残甚,大浪淘沙一样空!
赠刘铌
喻学才
2012-6-8
人生难得真朋友,远客今喜会刘铌。
话旧草堂访江北,驱车奥体逛河西。
眼前儿女半婚嫁,身外利名谁整齐?
大道多歧各珍重,浮云蔽日勿糊迷。
刘铌,武汉故人,湖大校友。因来宁开会,余夫妇陪逛三元草堂等处话旧。
黄金塔景区规划诗
喻学才
2012-5-22
宋元时节无为军,北门风景最纵横。
佛寺数座镇水口,清流环绕黄金城。
古木参天荫寺院,人在清凉世界行。
高僧大德开讲座,善男信女心境清。
佛号经声和天籁,宛如西天白玉京。
地覆天翻一千载,旧迹一塔独峥嵘!
无知无畏红卫兵,欲炸古塔献忠心。
赖有邾根朋书记,巧言护塔塔得宁。
文化旅游张局长,邀我废址重经营。
再现当年繁盛景,旅游规划树新旌。
百端先从测量始,塔院保护无议争。
塔侧恢复南汰寺,入口新增状元楹。
焦蹈故事传千载,邢宽遗迹土一坪。
千年古县多人杰,名宦乡贤一馆呈。
西河岸边多湿地,林下禅修万虑轻。
世界从来多缺陷,胜地安能免牧耕。
继承传统拓新路,何惧沧海再扬尘。
贈喻繼高四首
喻学才
2011-10-10
一
黃筌遠去趙佶死,花鳥千年氣凋喪。
工筆而今複傳神,畫壇風雨起芒碭。
二
春江水暖鴨推浪,春雨梨花窮殊相。
卓筆藝苑六十秋,尊師護畫真榜樣。
三
先生本是農家子,奮鬥自致青雲上。
瑞鶴蒼松劃時代,春和景明留清曠。
四
余與先生並世生,酈徐事業期頡頏。
小詩敬寫獻宗親,莫教他年增惆悵。
《春江水暖》、《春雨梨花》、《瑞鶴蒼松》、《春和景明》為喻繼高先生工筆花鳥畫之代表作。
济源旅游诗二首
喻学才
2011-7-28
2011年7月24日,余应河南投资集团邀请前往济源市评审该市王屋山、五龙口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开会前一日到,在济源市旅游局原副局长李立政 先生和河南省旅游局规划科张飞君陪同下畅游一日,得诗两首。
游王屋山登黄帝坛
辟地开天元气浑,女娲造物到鸡豚。
协和万姓轩辕宅,一意挖山愚父村。
银杏阳台宫观老,紫薇凤柏道风存。
登临纵目层霄上,不觉身已到帝门。
游五龙口风景区
枋口风光已数更,人间天地自阴晴。
观光电梯桃都古,度假温泉沁水清。
愁儿沟前匡庐画,香岩寺外猕猴声。
嫦娥奔月羿射日,留取精神励后生!
济源市位于豫西。境内多名山大川,风景如画。王屋山距市区中心约半小时车程。山有女娲岩,其上黄土自然造型如人如动物,不一而足。市称女娲造人处。据道书记载:黄帝统一天下后曾登山祭天。故山名王屋。山麓有愚公村,即《列子》中愚公移山神话故事发源处。阳台、紫薇皆宫观名称。阳台宫为唐代玉真公主(玄宗李隆基胞妹)修道处。紫薇观系司马承祯修道处。阳台宫玉皇阁前有龙、凤两柏,树冠枯枝神似龙凤。余游王屋山未上天坛今新建之楼阁,只观看了绝顶之上古代天坛的残存基址。故云。今之五龙口,即古之枋口。为唐宋以来洛阳文人必游之地。韩愈、孟郊、裴休、白居易等有摩崖诗文在枋岩。惜为涨沙所淤塞,亟待清理。五龙口系明代水利工程。颇具观赏性。只可惜五龙口的五口大半被杂物所挡,亟待清理开发。桃都,即桃都山,《括地图》本文记载为:“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据东汉学者应劭所著《风俗通义》引《黄帝书》知此二神“郁”、“垒”即神荼、郁垒。很可能是古书抄写漏掉一个神名所致。余观金鸡岭以及山下的酷似门神的神荼、郁垒两座石峰,相信此即真正的桃都山。可惜此前设计的观光电梯有些影响观瞻。河南投资集团旅游开发公司欲在五龙口至牛王滩一带规划温泉度假休闲项目。十分有眼光。五龙口为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故里。近传愁儿沟对面山体即为《匡庐图》所本。五龙口猕猴远近闻名。以多且聪明著称。余曾亲见一雌猴双手抓住一瓶未开封的统一绿茶,用牙齿很谨慎地咬啮瓶底,破一小洞,然后享受之。至于屋脊揭瓦等捣蛋活动,则比比皆是。在这里,猴子是受保护的,人猴和平共处,很是自然。济源为古代中原之肚脐眼位置。五龙口还有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传说,有阳落山等与其有关的地名。真耐看耐游之地。
别 意
喻学才
2011年4月18日
弟子王洋、隋芹芹、翟雨芹、韦志慧今天下午前来余之成贤街寓所话别。聚餐于小纱帽巷之山城老宅院,建筑学院博士生钟行明时亦在座,诗以记之。王子斌、韩露因工作原因已离校数日,未与斯会。
又值人间四月天,莺飞草长聚成贤。
识名虎踞龙盘地,挥别核灾海啸年。
叶茂枝繁花满树,天空海阔一帆悬。
衣香鬓影长留此,水远山长魂梦牵。
约克大学遗产哲学会议诗词三首
喻学才
2010年6月15日
2010年6月3日,余受邀前往英国约克郡约克大学考古系参加国际遗产组织(ICOMS)与该校合作召开的题为Conservation Philosophies: Global or Local?的学术会议,喜识郭旃教授和多罗翰(Donald Hankey)教授,会议期间获游世界文化遗产芳汀斯阿贝修道院水公园(Fountains Abbey and Studley Royal)。得诗词三首。
赠多罗翰
多罗翰是国际遗产组织伊卡墨斯(ICOMS)英国主席,为人精力旺盛,喜动善言。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孔子充满崇敬,但不能讲汉语。6月3日上午在约克大学会场刚见面,他看见我的胸牌知我即大会第二位演讲嘉宾,便热情赞扬我的论文。他说:“您研究的题目非常重要。孔子的遗产保护思想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意义非凡”。会议期间,多氏系与我说话最多的外国同行。感而成五言古风一首以纪念我们的倾盖之交。
英伦多罗翰,伊卡墨斯头。 十载游中国,千年敬孔丘。与我虽陌路,心灵实相侔。一见为知己,倾盖话不休。 因思孔圣语,德不孤何愁。 虎年初夏日,远游到欧洲。 难忘约克郡,信步古迹游。阿贝修道院,敏斯特教楼。 羡君精力足,活泼似猿猴。感君识见高,并世罕其俦!我愿孔夫子,影响及全球。 东方共西方,同乘诺亚舟。人不思仇杀,大地遍歌讴。 愿臻大同境,同作孺子牛!
倾盖,典出《说苑。尊贤》。大意是孔子旅游到郑国,路上不期而遇孔子知道其名但此前未曾谋面的程子。两人谈的投机,干脆把车盖掀起来以便交谈。就这样两人谈了一天。期间,孔子曾两次指示弟子子路取一块丝织品赠送给程子。子路不高兴,不行动,还反驳老师。他说:男人不经过介绍就交朋友,女人不经过媒妁就嫁人。这是不可以的。孔子批评子路一根筋。孔子说,大德不可以破规矩,小德有点出入是可以的。
夜宴赠郭旃
6月4日晚,正式会议基本结束。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S)副主席郭旃教授在约克市最著名的中菜馆——红椒京川菜馆宴请Susan Denyer,Donald Hankey, The Revd Jeff West,Camilla Massara 等七位ICOMS专家朋友,余与同会代表、本校建筑学院杨丽霞博士亦受邀与宴。郭旃教授熟谙英语,席间谈笑风生,宾主尽欢而散,归而赋此以赠。
红椒绿蚁漾清波,异国招邀乐事多。
醉卧英伦君莫笑,寰球共唱遗产歌。
绿蚁,喻酒。白居易有《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蝶恋花•游阿贝修道院遗址
芳汀斯阿贝修道院遗址距英国约克郡城肯思明纳(Kings Manor)约60公里,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开修道院遗址之外,该遗产还包括体量庞大风景优美的水公园,属于典型的英国式风景园林。二者今实为一体,6月5日,余偕世界遗产保护哲学会议各国代表一百零三人同游斯园,感觉极其震撼。同行建筑学院杨丽霞博士问我作诗否,归而填词一阕,调寄《蝶恋花》。
草软花香春几度?神父修女,想象经行处。灵药谁能春永驻?运河磨坊犹不去。 汩汩流泉如倾诉,既爱红尘,莫怕红尘苦。八百春秋多雨露,高处犹有鸽子住。
虎年贺岁诗
喻学才
2010年2月14日
甲子才过又虎首,目送牛尾拍虎肘。
除夕为君说七虎,不须斟酌置可否:
帝国主义纸老虎,君试捶之犹狂吼。
贪官污吏如饿虎,猛打穷追勿让走。
莫愁一山藏二虎,竞争上岗方不朽!
莫惧家有母老虎,管住夫君不伸手!
莫笑牛犊不畏虎,敢把日月长绳纽!
生态恶化难养虎,世界十虎已亡九!
谨记苛政猛于虎,人民愤怒地球抖!
(本诗系本博主原创。发表、引用、转载请遵守知识产权法!)
南京温泉诗四首
喻学才
2008年8月7日
偕毛桃青浴天泉宾馆
2006.6.24
天泉宾馆在浦口汤泉镇。三星级。有桑拿房。钟点房价比银泉便宜20元。建筑式样现代。
圣泉浴罢又天泉,桑拿三蒸五体酣。
涤尽满身尘土气,怡然大梦入邯郸。
初浴浦口汤泉镇银泉山庄
2006年6月3日,适逢周末,遂偕毛桃青驱车至浦口汤泉镇银泉山庄,同洗温泉浴。银泉山庄为三星级温泉宾馆。建筑式样仿古。我们买了钟点房,2小时120元。
一
一周疲累早全忘,满眼花木廿里长。
三尺温泉真乐境,与君同醉无忧乡。
二
中年真似同林鸟,周末休闲一处飞。
莫道平生节俭惯,咬牙奢侈浴一回。
汤山镇圣泉浴馆初试火山泥浴同毛桃青
2006.6.17
为洗温泉浴,故向汤山行。道远气温高,日午汗淋淋。古镇长街上,沿途访浴城。报纸当草帽,驱暑嚼旱冰。双眼忽一亮,圣泉当路横。华东第一汤,火山泥浴新。一客八八元,更不限时辰。乃同毛桃青,分道赴泥坑。坑四十平米,可浴十余人。池深约两尺,池底一抹平。满池火山泥,泥浆细又浑。导浴一老汉,为我指迷津。何处泥温低,何处泥烫人。乃遵导浴嘱,慢步入泥深。毛桃后我至,笑我成泥人。好奇上“贼船”,转瞬变化生。相视同大笑,活活两泥民。或者仰面卧,双手护耳根。或者学侧泳,一臂泥中撑。或者学蛙走,泥稠实难行。因悟和稀泥,绝非易事情。上温却下热,双足难暂停。泥虽不致命,最怕入眼睛;泥虽滑如水,寸步亦难行;泥虽无锋刃,可以杀细菌;泥虽非草药,功可代银针;泥虽非金丹,可以助长生。今日逢淡季,浴客未盈门。一小时过去,池中无外人。拖泥不带水,上岸身沉沉。导浴开水龙,淋浴似重生。顷刻还故吾,又入大池浸。大池浸未已,搓背叫唤频。伟哉搓背工,命我仰面卧。妙手纵横推,“老灰”恢恢堕。搓背工称被搓下的脏物为老灰。正面搓洗毕,俯卧任摩挲。指法重而稳,百窍难逃过。搓搓复洗洗,拍拍又摩摩。脏物彻底清,身心同快乐。谨遵师傅嘱,桑拿须蒸过。大汗如雨下,脏腑高温烁。身心须锻炼,此语今勘破。莫道温汤浴,事小不足做。只要善假物,也可当功课。洗身兼洗心,日日远怠惰。
九曲溪漂流三首
喻学才
2008年7月12日
2005年3月3日,余因武夷山规划事,得畅游九曲溪。是日天朗气清。自九曲至一曲,只有我们一张竹排。连两名牌工,总共四人。一边欣赏山水,一边听排工导游,心中想着朱子当年一边游九曲,一边写棹歌,耳中但闻竹篙点石声,其乐令人忘死。得诗三首。
一
碧水丹山画鉴开,竹排轻荡畅吟怀。
九曲溪上诗千首,一篙转出一篇来。
二
不结山缘结水缘,甘心山水日烹煎。
个中滋味谁解得?朱子西行八百年!
三
真山真水武夷美,路转峰回曲曲清。
欲识九曲真面目,千岩万壑最传神。
朱熹在一曲附近有千岩万壑摩崖题刻
登陈子昂读书台
喻学才
2008年7月9日
2006年7月23日有事金华山,与弟子钟行明等登子昂读书台,感赋。
先生笔底走风雷,爱武终为武氏摧。
大奏折朝武曌递,好怀抱对卢生开。
千金聚客长安市,七尺吁天古蓟台。
前后茫茫两不见,如君天地怎能埋?
注:“朝”字原为“向”,为博友鹤鸣松溪指出,乃易之以“朝”字。
初饮舍得酒
喻学才
2008年7月8日
2006年7月22日晚,在射洪县陈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开发有限公司的招待宴会上,初尝舍得酒。喜而赋此。
舍得舍不得,人生大原则。多少痴迷汉,终生不明白。功名及富贵,金钱与女色。碍我悟大道,妨我创事业。当舍便须舍,当得自然得。若以分外求,百谋九九缺。今来射洪县,名酒饮琼液。一杯才进口,齿颊清香摄。两杯入喉吻,口舌喜服帖。三杯通肠胃,杀菌胜金铁。四杯到膏肓,百病退三舍。五杯到大脑,文思涌不绝。六杯到四肢,手脚生羽膈。飘飘身欲飞,急呼酒盏撤!
一剪梅•梦游高家庄
喻学才
2008年7月1日
山抹白云海漾沙,恍到农家,惚到仙家。老猪酣睡口西斜。墙角桃花,窗外梨花。 拎耳呼觅一盏茶,惊走群麻1,飞出双鸦。佳人顾盼惜年华。人也堪夸,才也堪夸。
1.群麻者,一群麻雀也。
诗四首
喻学才
2008年6月16日
答博友问
6月7日
昨到连云港,康缘走一回。
午餐东海上,夕带彩霞归。
答博友拜师帖
6月8日
互联网似大千村,往往来来转瞬成。
莫道黄梅恼人甚,漫天飞絮属诗人。
扫花诗
2008年端午节前夕自连云港回三元草堂。大门乍开,榴花满院。忽发兴趣,乃持帚扫之。作扫花诗。
时届端午节,我自东海回。
满院堆落红,树杪半芳菲。
喜见榴花开,怕见榴花飞。
手持半弊帚,片片聚成堆。
深深复浅浅,厚厚或稀稀。
东扫复西扫,汗脸时一挥。
殷勤收书囊,不忍踏为泥。
红楼林妹妹,曾赋葬花辞。
我乃大男人,却做扫花诗。
诸君休笑我,惜物贵当时。
花开满院香,花谢忍弃之?
端午节
自 2008年始,端午节被定为法定传统节日。
戊子端午节,凭轩弔屈原。
爱民讲真话,恶佞投清渊。
粽子香中外,龙舟遍地天。
人文两不朽,遗爱满尘寰!
汶川地震纪事诗
喻学才
2008.5.16
公元两千零八年,地动天摇灾四川。
震中震级七点八,墙倒屋塌转瞬间。
可怜神禹诞生地,茂汶到处起黄烟。
千山滑坡万路断,余震累计五千三!
巨震波及十八省,高楼摇晃人晕眩!
高层闻讯总动员,总理亲率救灾团!
日夜操劳忙救人,不觉白发万丝添。
都江堰地北川天,总理在处人心安。
不惜代价救灾民,以人为本谱新篇。
汶川地处万山间,高路云端尽掀翻。
物资如山运不进,灾民嗷嗷待救援。
难忘人民子弟兵,危难时刻肝胆见。
负重徒步闯险境,生死早已付云天!
铁道工程武警兵,战天斗地节节前!
奇迹纷传国人喜,一夜神兵通汶川。
道路一通人纷至,赈灾救命车斑斑。
更有白衣天使至,救死扶伤夜不眠。
献血捐款满中华,感人报道万千篇。
薄海内外一家亲,主播赵普泪潸潸。
中华民族大团结,万众一心度时艰。
中共中央胡书记,前线慰问万民欢。
民气震动地球村,远近邻居另眼看。
百国关心施救援,救灾电波日夜传。
神州儿女最仁爱,废墟救命真人权!
大灾锻造中华魂,不屈不挠五千年!
初访"中国监狱"博客圈留题
喻学才
2008年5月13日
须知人命大难言,治国依法岂偶然.
狗苟蝇营随唾没,官污吏烂用绳牵.
人民自古多赤子,权贵从来少青天.
海瑞物故包公死,科学发展谱新篇!
2008年5月9日晚路过
水泊梁山四绝句
喻学才
2008年5月1日
最近出差到水泊梁山一趟.参加了108集文化纪录片《800年水浒》的开机仪式。在会议期间参加了一次水浒旅游的专家座谈会。发言内容较长,录入需要时间。将来整理成文发表。现在把我在会议期间写的四首绝句录入,请有兴趣者批评。
赠孙玉平编导
闯罢关东下岱宗,先生真似黑旋风。
今朝杀上梁山泊,八百春秋一镜中!
孙导曾执导《中华泰山》、《闯关东》等大型文化纪录片。现在正执导《八百年水浒》。
重游梁山书所见
不见当年炸石]痕,绿阴如盖悬崖撑。
劝君莫笑梁山小,一部水浒万代尊!
20年前余初游梁山,曾有“水泊消亡寨址存,游人闲话说纷纷。纵然绿化到山顶,难罩开山炸石痕。”的批评诗。看来需要修订。现在采石口上的树已经蔚然成林。
赠水浒人物画家孙景全先生
有棱有角英雄谱,地煞天罡笔下生。
水浒传增新境界,赤子襟抱故乡情。
孙 景全先生乃梁山人。曾三十余年任职于梁山县。包担任括旅游局长。管理局局长等职务。
题梁山杏花村
好汉李逵买酒地,如今杏树仍森森。
游人笑话骂鸡庙,山寨何曾不扰民!
该村在梁山山后。当年李逵下山常在此村喝酒闹事。村后有东骂鸡庙、西骂鸡庙遗迹。余疑村民因丢鸡而骂。故名。
读二十五史(之三)
喻学才
2008年4月14日
读二十五史(之三),喻学才,原载《东南大学报》2008年3月30日,第1054期
元人苏天爵,有《滋溪文稿》。《三史质疑》书,问题提得好。元朝修宋史,班子不过硬。主持不干活,主编不讨论。稿至辄删削,辛苦无人并。所幸宋入元,国史无稍损。诸君可照抄,不懂亦无病。全书虽芜杂,实践符理论。始终黜功利,侧重道学境。(以上读《宋史》)
辽史难产史,一修八十年。首难在史料,二难在路线。何人继正统,主定客易安。此书遭诟病,半在不客观。忽视汉民族,偏心倾契丹。史料太欠缺,东借复西搬。虽列廿五史,实则增汗颜。(以上读《辽史》)
脱脱修三史,识见真伟大。一视宋辽金,各族皆同价。卓见开新宇,多元大中华。欧阳与张生,同任总裁官。王鹗列提纲,理想得实现。可惜受牵制,甘为世宗剑。丑化海陵王,青史留遗憾!(以上读《金史》)
皇皇明太祖,战败元顺帝。统一大中华,修史何太急!三百六十日,速成称第一。一百八十卷,蒙文多舍弃。乡儒修元史,未莅大都地。多少原始档,摈弃真可惜!可怜老马可,青史竟忘记!(以上读宋濂修《元史》)
一五九四年,万历修明史。总裁王锡爵,两年事告止。谁期一把火,史、料成灰矣。硕果仅存者,《国史经籍志》。焦竑作为主要史馆纂修官,手头辑录的资料所幸没有烧掉,后来他将其辑录成《国朝献征录》和《国史经籍志》两书。今并传世。清开明史馆,本为争正统。总裁徐元文,史笔万斯同。前后百余人,九五方成功。体例虽称善,史实或存疑。畏闻文字狱,问题一大堆。历史少女发,纵横任梳理。何处求真实,一笑而已矣。(以上读《明史》)
老袁循故事,开馆编清史。本期三年成,不料洪宪死。经费共人事,泛滥无统系。遂使一代书,改窜似私记。金梁尤作恶,增补辫帅篇。一史两版本,禁锢限江南。南京政府令,直同儿戏玩。书虽非完史,大节当无憾。除却恶作剧,百册多直言。寄语读书郎,莫做废史观。(以上读《清史稿》)
读二十五史(之二)
喻学才
2008年4月13日
读二十五史(之二),喻学才,原刊东南大学报2008年3月20日,第1053期
大唐李百药,编撰《北齐书》。父书基础在,开端大义舒。高欢本鲜卑,汉制竟服膺。“不得欺汉儿,不得犯军令。”足成一东魏,青史闪电过。北朝儒学史,多赖百药掇。详记宿铁刀,科技功臣多。何物刘知几,指摘太刻苛!(以上读《北齐书》)
令狐德芬好,乱世重文献。首倡修正史,《周书》实遗编。或曰牛宏作,令狐只润色。岁月太漫长,考证求难得。伟哉儒林传,片言破万惑。苏绰传六条,治术胜前哲。(以上读《周书》)
封德彝,颜师古。撰成隋书传千古。宇文化及杀炀帝,隋史星散无根据。口述遍访存世者,重建隋朝档案库。唐人做事费思量,五代史志一起补。著者只提一魏征,令人百思无解处。(以上读《隋书》)
李延寿,李大师。父子修成南北史。忧愤著书好传统,坎坷玉成不朽事。大师原拟用编年,延寿改造用传纪。手抄国史多苦辛,南北合传真创辟。可惜势利难免俗,立传首先问门楣。多少前朝好史料,被君信笔削不已。(以上读《南史》、《北史》)
旧唐书,赵莹修。最后署名曰刘煦,前人耕种后人收。《五代会要》《前代史》,修史计划多清楚。本纪志书与列传,保存国史少改组。(以上读《旧唐书》)
新唐书,何人修。钱大昕能说清楚。主持仍是当朝相,主编宋祁欧阳修。特点在于讲褒贬,笔法直接鲁春秋。可惜理论实践有分离,致使后世批评声啾啾。(以上读《新唐书》)
薛居正撰《五代史》,梁唐晋汉周俱全。历朝实录慎剪裁,后世修史多引援。不偏不颇最难得,重视经济谱新篇。(以上读《旧五代史》)
欧阳修贬夷陵日。动念要修五代记。二十年后始修成,弟子苏轼曾为序。论道风格韩愈同,记事颇似史迁笔。我读最爱伶官传,一唱三叹味不腻。更喜欧阳重笔法,行文颇富尼山气。(以上读《新五代史》)
读二十五史(之一)
喻学才
2008年4月10日
读二十五史(一——九),喻学才,原刊《东南大学报》2005年12月10日,第1047期
2005年秋,给东南大学旅游管理硕士生讲授旅游文化课,指导其阅读二十五史。兴致所至,给自己出了这个题目。12月6日至11日间断续写成。非敢苛责前贤,主要为便于学生记忆。
实录不全实!正史何曾正!我看廿五史,本本都有病。
千古太史公,通史辟新境。本纪纪帝王,世家载列圣。列传颂英豪,年表最省劲。卓哉良史笔,不泻蚕室恨?卓哉百世眼,首尊老聃圣!(以上读司马迁《史记》)
班固著汉书,断代真史圣。如何带偏见,不许屈原愤?王莽纂汉日,举朝夹尾顺。王宇独反莽,如何不礼敬?(事见唐皮日休《旌王宇》,以上读班固《汉书》)
范晔有卓识,史开半边天。后妃通史辟,烈女汗青现。清浊打派仗,两派皆立传。如何偏贵胄,庶族不一见?如何重政论,经济遭冷淡?(以上读范晔《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帝魏不足尤。独撰西蜀书,敢评诸葛头。不立丁公传,索贿实堪羞。少数民族史,能工巧匠俦。如何皆笔削,后学何处求?(以上读陈寿《三国志》)
大哉唐太宗,气象盖前古。一百六十年,两晋如乱缕。主线得突出,副线亦兼顾。洋洋七十传,灿然如新语。妙哉载纪体,生动如戏剧。微憾细微处,疏漏时一遇。(以上读《晋书》)
博洽沈休文,藏书两万卷。独力撰《宋书》,历时一年半。最爱州郡志,治乱如贯穿。又爱礼志全,上下千载连。上古音乐史,百代明堂篇。斯文不扫地,半赖此公贤。微憾骨头软,胆小颇可怜!曲笔多回护,猜谜令人烦!(以上读《宋书》)
南齐萧子显,史识何伟哉!传记祖冲之。科技风气开。爱用插叙法,奇遇时时来。可叹心欠直,曲笔护后台。美化齐武帝,锦绣包祸胎。(以上读《南齐书》)
终生忙写史,千古一姚家。父子接力赛,梁、陈两奇葩。重视经济学,肯涨儒生价。可惜难免俗,儿子吹老爸。不记佛教事,轻视科学家。(以上读姚察、姚思廉《梁书》《陈书》)
魏悦有佳儿,发愤读书史。官运亦亨通,著史有起止。首创释老篇,志更记官氏。列传叙事新,家族合一志。不足者史德,交易难启齿。钱多做佳传,无良同犬彘。(以上读《魏书》)
长白山天池游记
喻学才
2017年2月20日
长白山是东北名山。从金代开始就有封号。是少数民族政权心目中泰山一类的神山。清代统治者更是将长白山尊为本朝的发祥地。从雍正皇帝开始,便在长白山设立望祭殿。满清统治者取得了统治权后,便也学着汉族统治者的样子,开始神化自己的出身。据《滿洲本部族名恭考》:“长白山之东有布库哩山。其下有池曰布勒瑚里。相传三天女浴于池,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竒异。及长,天女告以吞米果之故,因锡之姓,曰:爱新觉罗。名之曰布库哩雍顺。与之小舠,且曰: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天女遂凌空去。于是乗舠顺流至河歩,折栁枝及野蒿为坐具。端坐以待。
时长白山东南鄂谟辉之地有三姓争为雄长,日构兵相仇杀。适一人取水河歩,归语众曰:汝等勿争!吾取水河歩,见一男子,察其貌,非常人也。天不虚生此人。众皆趋。问,答曰:我天女所生,以定汝等之乱者。且告以姓名。众曰:此天生圣人也。不可使之徒行。遂交手为舁,迎至家。三姓者议推为主,遂妻以女。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鄂多理城。建号满洲,是为国家开基之始。”
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满清统治者故意神化其祖先的痕迹。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都道,从“天生玄鸟,降而生商”到“大楚兴,陈胜王”。这样的把戏不知多少人玩过,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把偶因乱世成功业说成是天生圣人,觉悟群迷的结果。比伟大的孔子差远了。孔子坚决反对有人神化自己。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吾学而知之者也。明太祖朱元璋是有名的乞丐皇帝。当前朝文臣危素为他的祖父母、父母撰写的洋洋洒洒的碑文送给他看时,他明确反对神化自己的做法。并彻底否定危素的碑文。亲自动手,用顺口溜式的通俗语言,写自己社会底层的身世,写祖父母、父母兄长忍饥挨饿,父母死了幸亏地主刘继祖给一块地,否则连埋骨之地都没有等悲惨的命运。
神化自己,以期世人崇拜敬畏固然好笑,但长白山的广袤和奇异则是不争的事实。“横亘千余里,东自宁古塔,西至奉天府(今沈阳市),诸山皆发脉于此。山巅有潭,为鸭绿、混同、图们三江之源。汉语”天池“,满语为“布勒瑚里”。
2016年6月22日上午8点发车,我们所乘坐的大巴由位于安图县二道白河镇(今属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区池北区)望松国际青年旅舍组织安排,每人70元。负责将我们送到长白山西坡停车场。进门后,再购长白山门票,每张125元(我们享受半票待遇)。还需要购买管委会的车票每张85元(景区交通费则无优惠可享),负责将游客拉倒长白山西坡游客接待中心。从游客接待中心直接步行登1442级台阶到达天池上方。
我们去时天还晴好,没想到在攀登那1442级台阶时,老天却下起雨来。我们穿好雨衣,保护好平板电脑和手机。仍旧兴致勃勃地继续攀登。我爬这一千多级台阶还真是一点也不累,倒是毛桃青感觉有些不适。走走停停。到了顶上,有中国和朝鲜的国界碑(编号37).站在界碑区,凭栏俯视,所谓天池,就在我们脚下,不过就界限而言,却在朝鲜境内。刚上去时,虽然天在下雨,有雾,但还可以看到大约30%的样子。主要是靠近我们这边的池岸以及部分池水。但过了大约20分钟,就基本上什么也看不见了。能看到的只是靠近山顶的斜坡,那些白花花的沙子和裸露的碎石。天池也是火山喷发后塌陷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呈长方形。最美的时节是雪天,那时节的池水是蓝色的。像珠宝一样美丽。可惜今天看不到。北朝鲜警惕性很高。靠近中国的边界地带,山上都刨得光光的,一棵草都不见。这自然是出于军事考虑。也可能是防止本国民众越境到中国。当然,就我们爱好和平的人们看来。最受世人关注的是他们在距离长白山才112.65公里的丰溪里经常进行核试验。这个核试验对诱导长白山火山喷发的影响,无论怎样高估都不算过分。这或许也就是文明国家一致反对朝鲜核试验的缘故吧。
大自然是公平的。无论你身为元首,还是普通民众。它不会势利眼,不会区别对待。听当地工作人员讲,以前党国要人江某某上山前查看天气预报,算准了可以看到天池。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及至登上山顶,天气忽然变脸,什么也不让他看。也许因为天池不分贵贱贫富的原因,人们总是从四面八方不远万里奔来朝拜她。我们上山时途中已经下雨,上面下来的人一个个好像看到了天池一样,下面正往上爬的游客也一个个充满希望地攀登。没有一个人说泄气话。沿途看到大约十来个妇女,可能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在滑竿上,两个当地民工抬着,也在往山顶上冲。我找一个下山没坐人的滑杆手打听,才知道全程800元。单程上山400元,单程下山300元。人都是冲着希望活着啊。
长白山我国境内的有北坡、南坡和西坡。北坡开发最早,景点最多。西坡看天池最近,角度最好。南坡也不错,但距离依托城镇二道白河镇太远。游客不乐意去。所以现在不开放。现在开放的只有北坡和西坡。理论上门票是通用的。但交通不便,距离太远,一天只能玩一个坡。至于朝鲜境内的东坡,估计现在还没有开发。因为他们国家经济发展还处在早期阶段。普通人民群众还没有富裕到到可以外出旅游的份上。国民还在为生存奔波。来东北长白山等地朝圣的高丽人特多,不过都是韩国人。北朝鲜一个也没有看到。
我们今天去的是长白山天池的西坡。这山体的植被也值得一记。山脚下的植被中,白桦树都是笔挺笔挺的,特别醒目。但到了半山腰,大约海拔1千米左右的地带,往上走,这白桦树就不再笔挺了,而是像梅花树一样,向左右纷披。呈现出的是灌木丛的生长模式。半山腰里还有一道奇观,他们称之为松桦恋。即这里的松树和桦树总是靠在一起生长。这是生态变化的需要。到了海拔2000米左右,地面上已经看不到树木了,只有被称之为高山杜鹃的小花以及苔藓杂草等低等植物在那里顽强滴生长。
下山的路上,风雨交加,衣履半湿。有大约一半人租用了山脚下游客服务中心出租的棉大衣。棉大衣分蓝色和红色两种。尽管如此,1442级木栈道上还是上上下下,人流往来不绝如缕。可见人们前来朝山,并不是带著功利目地来的。天池因雨雾而不得见,没有一个人有怨言。这就像投身革命一样,我们的事业牺牲了数百万人民和官兵,他们没有享受到革命成功的果实。但他们都是无怨无悔。
我由此也想到一些所谓伟人的格言,比如有一份付出就有一分收获。其实,今天来朝山的人都付出了。每天来朝山的人,都一样要交交通费,要买门票,要消耗体力。但有的人机遇好,赶上天晴,可以看完整的天池风光。更多的人是则是什么也看不到。你能说付出了就一定有回报吗?机遇,是不可忽视的成功要素。
人生努力,但未必成功;如果不努力,则肯定不会成功。因为即使有机遇,你不到天池,天气再晴和,你也无缘看到天池。当然,如果凑巧被龙卷风卷到天池来一饱眼福,那是另外一回事。
下午1点半左右,我们在游客休息室里吃了午餐,自带的手撕面包,和在景区现买的台湾手抓饼。毛桃青为了暖和身子,还买了一碗酸辣牛肉面吃了。我对方便面反感,打死也不吃的。
归途中我们还看了一个名曰长白山大峡谷的景点,也很不错。峡谷既深且陡,险峻异常。感觉脚下的木栈道随时都有可能崩塌。俯瞰峡谷,下锐上宽,都是漏斗形。整个峡谷就像无数个漏斗连缀而成。峡谷中有很多千万年风化还没有烂掉的尖锐如剑芒,如犬牙的巨大的火山石景观,这些景观有的像西天取经的师徒,有的像被人遗忘的大象,有的像西方教堂的尖顶。有的像一列列剑树。栈道旁边森林里到处都是烂掉的风倒树。十几丈长的比比皆是。
麦积山石窟游记
喻学才
2017年2月5日
和当今上档次成规模的品牌景区一样,AAAAA级景区麦积山这座远在祖国西北甘肃省天水市的老景区如今也扩容了。今天的麦积山游客中心距离核心景区麦积山石窟有3000多米远。游客中心有电瓶车往返接送游客,当然得花钱买票。这3000多米的路途上,沿路出售旅游纪念品,出售土特产的摊位,经营餐饮的农家乐一家接一家,满眼皆是。不过,这里古风犹存,没有强拉硬卖的现象发生。
到了麦积山石窟下面,从停车场下车往上走,远远望去,这座孤山还真的神似一堆巨大的麦垛。难怪清代的陕甘总督毕沅在其《麦积山》诗中说自己“行近始知山,岩峦秀终古。”(《麦积山》见《灵岩山人诗集》)。走得更近些, 从下面望去,麦积山乃一面垂直的绝壁,那些之字形的木栈道七弯八拐地挂在绝壁之上,仰视令人胆寒,俯视令人目眩。而众多的石窟或大或小,精彩纷呈,令人赞叹;十万佛像,绝大多数佛像或者被人为破坏,或者因自然风化,现在还剩下194个石窟。其中真正完整的还不到一半。我们登览途中,看见好几个石窟中有工匠正在小心翼翼的修复佛像。我问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工匠,修那个还没有真人大小的的泥塑佛像大约需要多长时间?答曰:一年。我随意浏览木栈道所经过的石窟,约有四五十个石窟用铁丝网保护着,里面的佛像大多残缺待修。这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啊。
一、麦积山名考源
麦积山最初不叫麦积山,而叫麦积崖。该处石窟最早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后秦姚兴的时代。后秦,是东晋时期的北方政权,建都长安,主要活动时间在公元四世纪。姚兴是后秦姚苌的儿子。公元394 年继承其父做皇帝。此人和建都金陵的梁朝皇帝梁武帝一样醉心佛教。提倡不遗余力,影响也非常大。“州郡化之,事佛者,十之八九。”(《高僧传.晋鸠摩罗什传》)。北魏、北周时期麦积山仍称麦积崖。这从著名文学家庾信的名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并序》不难看出。庾信写道:“麦积崖者,乃陇坻之名山,河西之灵岳。”虽然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有人将“麦积山”三个大字刻在东崖大佛造像前。但人们似乎都不习惯使用这个新名字。见诸文献记载的麦积山名称始于晚唐五代时期。最早的文献是王仁裕(880-956)所撰的《玉堂闲话》。该笔记内容主要涉及唐末五代时期中原、秦陇和陇蜀地域的史事和社会传闻,多数为王仁裕亲身经历或来自于同时期当事人叙述的记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特别是他随前蜀后主王衍从成都到秦州远游,沿途写有多首诗词。其对麦积山的记述堪称最早最全面的旅游记录: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室,虽自人力,疑其鬼功。隋文帝分葬神尼舍利函于东阁之下。石室之中,有庾信铭记刊于岩中。” (《玉堂闲话》,见《太平广记》引)
二、麦积山开发小史
麦积山的开发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晋时期北方政权姚秦时代。
其中见于正史记载的是姚秦时期第二个皇帝姚兴。他大力弘扬佛教,“州郡化而事佛者,十室而九矣。”(《晋书.姚兴载记》)。上世纪70年代之前,麦积山第3窟至第4窟之间的崖壁上有一方刻石题记:"麦积山阁胜迹,始建于□秦,成于元魏.经七百年□□名额,绍兴二年,岁在壬子,兵火毁,历至十三年,尽境□宁国泰,□□二十七年丁丑六月□□游此,□□□□□特刻石以记之。"这段题记虽然有些字迹已经漫漶,但“麦积山阁胜迹,始建于□秦,成于元魏.”“绍兴二年,岁在壬子,兵火毁”则大体清楚。而结合其他历史文献的记载,麦积山始建于姚秦,成熟于元魏,也就是北魏。隋唐时仍是著名的名胜古迹,北宋后期毁于宋金交战。则是没有问题的。
晚唐诗人王仁裕在自己的游记中写道:“古记云六国共脩。自平地积薪至于巖巅,从上镌凿。其龛室佛像功毕,旋旋拆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其上千房万屋,縁空蹑虚。登之者不可回顾。将及絶顶,有万菩萨堂,凿石而成。自此室上,更有一龛谓之天堂。空中倚一独梯,攀縁而上。至此则万人无一人敢登者。于此下顾其羣山,皆如培塿。王仁裕前唐末年辛未独能登之,题诗于天堂西壁上曰:
蹑尽悬空万仞梯,等闲身共白云齐。
檐前下视羣山小,堂上平分日月低。
絶顶路危人少到,古巗松健鹤频栖。
天边爲要留名姓,拂石殷勤身自题。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六)
读了王仁裕的这段游记,我们明白了在如此陡峻的悬崖绝壁上开凿石窟雕塑佛像的操作办法。这正如古代造塔用沙壅的办法是同样的道理。不同的是,麦积山是让信徒们运来柴草。用这些东西垫底,然后将木板固定其上,匠师和工人们就可以劳作了。随着自上而下的开凿工程之完成,不需要的柴草又可以用来生火做饭。真是很智慧的规划哩。
至于六国共修,我想很可能是当年北方中国秦州附近崇信佛教的政权,在后秦或西秦的倡导下,大家共同努力搞的一次合作共建。我们回头翻阅那一段时间的历史,活跃在秦州附近的北方政权如夏国、蠕蠕,西秦,前凉,后凉等国,除当初赫连勃勃不太信佛外,其他各国都对佛法深信不疑。国家君主大臣们都以跟外国高僧讨论佛教问题,翻译佛教经典为荣。作为西北地区开发最早的佛教名山,出现六国共修这样的盛事是不奇怪的。
我们看隋朝的文献,隋文帝也是信佛的皇帝。隋炀帝甚至拜释智顗为依止师。隋文帝当年得到一个很神秘的女尼送来的一袋舍利子。便学印度的阿育王样,将其分送全国各地著名寺庙建塔保护。其中,麦积山也分到了一份。可见麦积山在佞佛的隋文帝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一个地方。
宋代大旅行家,也是著名的游记作家祝穆在《方舆胜览》中十分明确地肯定了后秦姚兴当皇帝的时代,对麦积山开发所做出的最初贡献:“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龛万象,转崖为阁”。一国之君的姚兴甚至亲自和外国高僧鸠摩罗什一块讨论佛经的翻译。而他的弟弟姚嵩当年就担任秦州刺史。可见麦积山的开发始于姚秦的说法不是空穴来风。
麦积山的开发虽然始于姚秦,但真正全面开发形成后世麦积山佛教石窟的基本格局则要等到北魏时期。我们欣赏麦积山的石窟,发现绝大多数石窟的造像都基本是北魏风格。不是专门家很难看出其细微的区别。这种存在本身就彰显出北魏时期是麦积山开发史上的最重要历史时期。
麦积山石窟中有一个寂陵(即43号石窟)是为一位帝后的坟陵,紧挨着第44号石窟。看过石窟的都会印象深刻,44号石窟的佛像女性色彩很浓。被有的专家誉为东方的微笑。民间传闻这尊佛像就是以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爱妻文皇后乙弗氏(510-540)为模特雕凿的。就像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佛是以武则天为模特儿雕凿的一样。这里还有一段很是凄婉的故事:“文帝文皇后乙弗氏,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青海,号青海王。凉州平后,之髙祖。莫瓌拥部落入附,拜定州刺史,封西平公。自莫瓌后三世尚公主,女乃多为王妃,甚见贵重。父瑗,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母淮阳长公主孝文之第四女也。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岁,父母异之,指示诸亲曰:生女何妨也。若此者实胜男。年十六,文帝纳为妃。及帝即位,以大统元年册为皇后。后性好节俭,蔬食故衣。珠玉罗绮絶于服玩。又仁恕,不为嫉妬之心。帝益重之。生男女十二人,多早夭。唯太子及武都王戊存焉。时新都关中,务欲东讨。蠕蠕宼边,未遑北伐。故帝结婚以抚之。于是更纳悼后。命后逊居别宫。出家为尼。悼后犹怀猜忌。复徙后居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帝虽限大计,恩好不忘后。宻令养髪,有追还之意。然事祕,禁外无知者。六年春,蠕蠕举国度河,前驱已过夏。颇有言虏为悼后之故兴此役。帝曰:岂有百万之众为一女子举也?虽然,致此物论,朕亦何顔以见将帅邪?乃遣中常侍曹宠赍手勅,令后自尽。后奉勅,挥泪谓宠曰: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因命武都王前,与之决。遗语皇太子,辞皆凄怆,因恸哭久之。侍御咸垂涕失声,莫能仰视。召僧设供,令侍婢数十人出家,手为落髪。事毕,乃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三十一。凿麦积崖为龛而葬。神柩将入,有二丛云先入龛中。顷之,一灭一出,后号寂陵。及文帝山陵毕,手书云万岁后欲令后配飨。公卿乃议追谥曰文皇后,祔于太庙,废帝时合葬于永陵”。(《北史》卷十三)
这段历史简单地说,就是西魏文帝很爱乙弗氏。因为她不仅美艳绝伦,且又德行高尚。属于无可挑剔的完美的女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当年西魏王朝的国母。但人各有命。后来西魏文帝为了笼络边疆上对魏国构成威胁的蠕蠕国,不得不和该国搞政治联姻,娶蠕蠕国国王的爱女为皇后即悼后。这必然会影响到乙弗氏的皇后地位。西魏文帝从大局出发,劝文皇后退位。文皇后为了国家大计,甘愿牺牲自己的地位和尊严。但那个蠕蠕国嫁过来的女人却还是疑窦重重。担心好梦不长。乃将文皇后逼到秦州麦积崖出家为尼,让她跟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子武都王住在一起。但西魏文帝虽然做了表面文章,安抚蠕蠕国高层,但私下里还是在做迎接文皇后回宫的准备。甚至让文皇后蓄发。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蠕蠕国的高层还是知道了魏文帝的真实用心,就发动百万大军打算进攻魏国,为悼后出气。魏文帝无奈,只得息事宁人。代价是赐死文皇后,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准备迎回文皇后的想法。乙弗氏得到文帝的圣旨,不仅没有怨言,而且临自尽前还亲手为二十几个宫女剃了头发,让她们都在麦积崖做尼姑,借以保全这些女孩子的性命。临自尽前还向前来传旨的官员说,愿皇帝万岁,天下太平。后来西魏文帝也留下圣旨,他死了后,和乙弗氏合葬。自然,麦积山石窟中寂陵中文皇后乙弗氏这个尽善尽美的女人的棺椁是被移走和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葬在一起了。
这个凄美的历史故事比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精彩一百倍。可惜历史上像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没有游览麦积山。不然,他就不会去写那篇《长恨歌》了。因为杨贵妃远没有乙弗氏的德行高尚。而后期的唐玄宗也远不如西魏文帝贤明和富有进取精神。
西魏文帝元宝炬当政时间在公元535-550年间。他和爱妻乙弗氏的凄美的爱情悲剧也上演在这段时间。读者朋友,如果你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你可以到第44号石窟凭吊一番,我认为那尊佛像就是美与善的化身——洛阳美女——乙弗氏的写照!
记述麦积山开凿历史最全面和最详细的文献,还应首推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所刻《四川制置使司给田公据》碑.《四川制置使司给田公据》碑本是一方石刻的官方文书.当时,正值宋金交战之际,强悍的金兵正在大举进犯秦州,秦州虽然尚未全被金兵直接占领,而南宋王朝早已无法直接统领秦州,只好划归设置在成都的四川制置使司管辖.碑内主要记述了由于当地抗金义军首领李强德等人为率众抗金,先是强取了麦积山瑞应寺内10700斤重的铁钟,铁锅两件,后来又将麦积山瑞应寺和崇果寺的耕牛,种籽抢去,复将寺内大部分常住田也作为军屯耕地。为此,经瑞应寺和崇果寺的赐紫和尚明觉大师和重遇等多次向地方和军政各方申诉,直至诉状告到户部尚书处,始由四川制置使司与地方及军队反复多次会勘查实,除由有关衙署赔偿了寺内所受各种损失外,并由四川制置使司"牒利州路提举常平司尊照台判指挥并佥厅拟定事理"将所占田亩归还瑞应,崇果二寺.这块碑,便是四川制置使司归还二寺田地时所立的"给田公据".
碑内除记述了明觉,重遇和尚多次上告的详细情形和各个衙门,军队来往的行文"剳子"以及事体的处理经过外,特别对麦积山石窟的修造历史,作了非常详细的记载:
“伏观本寺,继传名相,历劫胜因,群山围绕,突起一峰,镌凿千龛,现垂万象,上下万仞,中有三泉,文殊,普贤,观音圣水,万民祈祷,无不感应.始自东晋起迹,敕赐无忧□□□□给□(田)供赡.次七国重修,敕赐石岩寺;大隋敕赐净念寺;大唐敕应乾寺;圣朝大观元年,于绝顶阿育王塔旁,地产芝草三十八本,蒙秦州经略陶龙图具表进上,奉敕改赐瑞□□□□ 草诸般非从耕率,特许本寺开坛专一建置祝延圣寿道场,进奏功德。疏回,赐御香度牒。又奉神宗皇帝宣诏本寺得道高僧秀铁壁入内,升座讲演宗乘,敕赐圆通禅师,照得本寺□□□□;给赐田地贰百余倾,供赡僧众.……”。
这方碑刻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对于北朝东晋时期的后秦玄魏之麦积山石窟开凿着墨不多,但一句东晋起迹就包括了。由于碑文的体例限制,不可能把整个山的开发史都全部记录下来。后秦玄魏的开发可以证诸史册。而本碑刻主要是一个处理田地等纠纷的公示碑。重点自然在当代事情的记述上。
三、麦积山石窟的泥塑艺术
麦积山虽然叫石窟,但里面的佛像却大多数为泥塑。跟别处的石窟造像风格迥异。体现了秦州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艺术匠心。
麦积山位处古秦州地界。这个秦州,在西北地理中,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它的东边是秦岭山脉,它的南边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它的西边是青藏高原。它的北部是黄土高坡,更远一点就是腾格里沙漠。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它是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族政权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也是古老的南北交通重要交集区。就文化交流和传播而言,这里是古代中外文化传播交流的一个重要驿站。从早年印度传到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在这里得到了生长的机会。此其一。秦地的石头属于砂砾岩,和古希腊、古印度的雕刻用材不同,这也就是为什么麦积山石窟中的佛像大多数为泥塑的原因。因为砂砾岩不好奏刀。而这种无可奈何的地域雕塑用材选择,客观上却为民间艺术家创造巧夺天功的雕塑艺术提供了材料上的便利。
谈麦积山的雕塑美,最经典的著作是傅小凡、杜明富合撰的《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演化及其美学意义》一书。
最早的石窟
麦积山最早的石窟,目前看来,能征诸史册又有实物为证的就是那个为乙弗氏造像的石窟,即44号石窟。
题记最早的石窟
现在麦积山石窟中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其明确的纪年是北魏宣武帝元恪景明三年(502)。第115号石窟大佛基座前的墨书题记。那通题记写明景明三年九月十五日,北魏朝廷派遣一个叫张元伯的官员前往麦积崖给寺庙的白姓当家人行礼,并在麦积崖上为菩萨造石室一区。自然里面也有泥塑佛像。
最美的石窟
麦积山石窟雕塑最美者也是最有故事者,当首推第44窟。乙弗氏作为一个空前的美女贤妻,作为姚秦王朝的国母,无论是就其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还是经过艺术家创造后留下的第44窟那美丽的东方微笑,都是首屈一指的。详见前文,兹不赘述。
最文的石窟
麦积山石窟中留下文字信息最多的是元魏时期著名文学家庾信留下那篇《秦州麦积崖佛龛铭并序》的那个石窟,也就是七佛龛。是都督李允信为纪念亡父而造。为了方便读者,玆将全文转录如下:
麦积崖者,乃陇坻之名山,河西之灵岳。髙峯寻云,深谷无量。方之鹫岛,迹遯三禅;譬彼鹤鸣,虚飞六甲。鸟道乍穷,羊肠或断。云如鹏翼,忽已垂天;树若桂华,翻能拂日。是以飞锡遥来,乗杯逺至。?山凿洞,郁为净土。拜灯王于石室,乃假驭风;礼花首于山龛,方资控鹤。大都督李允信者,藉于宿植。深悟法门。乃于壁之南崖梯云凿道,奉为亡父造七佛龛,似刻浮檀,如攻水玉。从容满月,照曜青莲。影现须弥,香闻忉利。如斯尘野,还开说法之堂;犹彼香山,更对安居之刹。昔者如来追福,有报恩之经;菩萨去家,有思亲之供。敢縁斯义,乃作铭曰:镇地郁盘,基干峻极。石关十上,铜梁九息。百仞厓构,千寻松植。隂兔假道,阳乌廻翼。载辇疏山,穿龛架岭。糺纷星汉,廻簇光景。壁累经文,龛重佛影。雕轮月殿,刻镜花堂,镌石壁闇。凿山架梁,雷乗法鼓,树积天香。玄泉珉谷,吹尘石牀。集灵眞馆,藏仙册府。芝洞秋房,檀林春乳。水谷银沙,山楼石柱。异岭共云,同峯别雨。冀城余俗,河西旧风。水声幽咽。山势崆峒,法云常住。慧日无穷。方域芥尽,不变天宫。(《庾子山集》)
最多雕塑的石窟
七佛殿应该是麦积山面积最大也最为开阔的石窟。这个石窟是今天对大众开放的一个石窟。它宛如一个挂在万丈悬崖上的木头长廊。长廊靠绝壁的一面是一溜体型高大秀美的佛像。他们像十分闲适的一群高僧坐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上上下下的游客。
位置最高的石窟
历史上麦积山最高的石窟,谓之“天堂”。“空中倚一独梯,攀縁而上。至此则万人无一人敢登者。于此下顾其羣山,皆如培塿。”这是晚唐诗人王仁裕记录下来的。我们这次攀登麦积山赏众窟泥塑瑰宝,没有王仁裕幸运。现在是大众旅游的时代,栈道开放到的石窟没有到最高处。很多石窟正在维修,或者里面有匠人正在修复泥塑佛像。因此缘故,我们明白,我们离天堂还有段距离。大众旅游时代的线路,如此处的木栈道,开放到什么地方,都有规定。因为时当雨季,还会出现有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麦积山的官网上就有不少雨季附近泥土垮塌,黄水横流的场景。有些坡地树木被连根拔起。可以想见,管理当局不可能不考虑全部开放可能产生的后果。
我们看前面介绍的宋代那通碑文,知道宋代麦积山顶还有宝塔存在,那是最高的建筑。因为唐代五代都不见记载。可惜现在看不到了。
在四大石窟之中,麦积山自有其独特的地位:第一,这是一处以泥塑为主的石窟群,其泥塑最能体现秦人的艺术特色。第二,这里的石窟艺术从一开始就带有皇家的石窟特色,不同于其他几个石窟的庶民特色。
四、今日之麦积山景区范围
今之麦积山,是一个大景区的概念。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以及街亭温泉。不过,外来游客,首选还是麦积山石窟。我也知道仙人崖、石门等是唐宋以来就名载地方志的老景点,但时间不够,只好割爱。但愿他年得暇,再来这里就首选仙人崖景区等处,花两三天时间,痛痛快快地游览一回。
(2016-10-9根据旅行笔记电脑录入整理于成贤街工作室)
龙门石窟游记
喻学才
2016年11月9日
早饭后,从我们如家宾馆所在的纱厂南路打的去龙门石窟。司机只把我们送到现在新开发的游客中心,告诉我们,前面是景区的地盘,他们不能再往里走,有景区电瓶车可以代步。这个新游客中心距离老游客中心约3000米。这里为景区电瓶车的始发站。到处都是兜售乘坐电瓶车的,10元一次。我们没有乘坐,而是想借机锻炼一下脚力。我们沿着伊川河向前去,先过白园(即白居易墓园)门口,。再行两百米左右,路左山上为香山寺。我们继续前行,即到了伊川大桥。过伊川大桥,向右转沿伊川河往下游行,行约800多米,即到第二个游客中心。这个游客中心已经比较接近原来的老景区大门游客中心。折而溯流而上,过刚才走过的伊川桥靠西涵洞,涵洞上方悬着陈毅题写的“龙门”匾额。涵洞内外这一片才是原来的老游客中心。距离西山石窟最近。
西山石窟群
随后我们即融入浩浩荡荡的游客大军。河边树荫下,登山栈道上,到处都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游客。这就是大众旅游时代的新景观。
我们一路上随大流走在设计好的栈道上观赏那些被文革期间红卫兵的黑手破坏得所剩无几的石窟造像。绝大多数只剩下石窟,里面的造像不是破了脸,就是断了头。或者是把手上的雕刻凸出部分给削掉了。总之,惨不忍睹。2007年我来洛阳参加全国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还写了几首绝句批评当年文革浩劫中红卫兵肆意毁灭文化的罪恶。现在中宣部有指示,不准评说文革。《炎黄春秋》为文革发生五十年准备的三篇重头反思文章,已经印刷装订好了,被责令全部销毁,重新替换文章进去,才允许和读者见面。所以景区的介绍没有半个字提及这些石窟造像是被谁破坏的。如此害怕反思,磨灭历史真相。将来子孙后代都不知道发生过文革。也许还会像毛泽东当年所预言的,过七、八年就会再来一次。那中国文化可经不起啊。
我们今天重点看了小卢舍那佛的造像和大卢舍那大佛的造像。其他只是走走看看,感慨一番而已。佛力无边,这是所有信佛的人都深信不疑的。这些佛的载体被摧残成这样,也没见佛来显示威力,惩罚恶人。看来,佛虽然能揭示成住坏空生老病死的天地大道和缘起性空,果由因出等人生铁律。祂们也无法制止邪恶之徒对石窟的破坏。
我跟毛桃青谈笑,看了武则天为自己造像。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应该学会为自己贴金。虽然行为近乎无耻。但社会就是这样。其他皇帝没有为自己贴金,就没有载体供每一个来访者瞻仰。当年斯大林操纵苏共党史专家,威逼他们按照两条路线斗争来结构全书,凡是正确的就是斯大林负责的,凡是失误的都是被斯大林打败的党的其他领导人搞的。如此笨拙的篡改历史,居然欺骗世人70多年,直到苏联解体。毛老头在延安得到任弼时从斯大林那里带给他的礼物(一本充满欺骗的苏共党史,一个让毛当一号人物的承诺,一个关于共产党党章的权力架构的修改,即将各级党代会选举出来的本来属于平级关系的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变为纪委书记服从党委书记的规定)后也如法炮制。在延安整风小试牛刀,然后新中国时期就大刀阔斧地重演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闹剧。毛桃青摇头表示不欣赏。她说,我们普通人处事不遵守法度,不尊重人情,尚且为知者诟病。何况地位显赫的政治人物,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关注;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载入史册。因此我还是欣赏那些重视修身做人的权威人物。
东山石窟群
东山石窟没有六朝的,几乎全是唐代的。2007年高介华先生主持的建筑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主旨讨论钱学森先生的山水城市理念。会议期间,河南科技大学曾经组织我们到龙门石窟参观游览,当年这里还没有开放。我们只重点看了西山石窟群就回去了。
这次来洛阳,时隔9年,伊川东岸这一片山坡上的石窟也开放了。毛桃青感觉石窟都是空空荡荡的,里面的佛像都被破坏了,没有看头。她放弃了参谒东山石窟的机会。我只好独自一人跑上山去。这里的石窟主要有擂鼓台、万佛沟、看经寺三大组团。只有一、两处真正开放,其它洞窟都是铁将军把门。只能隔着铁栅栏往里瞄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那些守门的武士,一个个虽然缺鼻子少眼睛,但手臂上胸膛上的腱子肉是那样的生动突出,即使这些局部也足以展示大唐人物雕塑的雄风。这一片的重点有擂鼓台密宗造像、千手千眼观世音雕像,有高平郡王造像,还有看经院雕像。
香山寺
看完了东山石窟群,打电话找毛桃青。我已经下到公路边。她还在原来跟我分手的马路地段树荫下。几分钟后,她就走来了。我鼓励她同游香山寺。她听了。我们一起攀登蹬道走上去。这座寺庙在白居易的时代早已存在,白居易退休后定居洛阳履道坊,用给元稹写墓志铭得来的润笔七十万钱重修了这座古寺。成为晚年白居易和其他洛阳八老经常游玩打发岁月的地方。这个有见识又有趣味的诗人,晚年做了两件事:一是找画家为他们九个老头画了相,还刻在石头上,留在寺庙里;另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三千多首诗歌亲手编辑成书稿,一式书写七份,分别保存在他有好感的与他人生有因缘的七座寺庙里。其中就有庐山的大林寺和洛阳的香山寺。因为他的有心,身后著作完好无损,一千多年以来,白居易研究从来就没有因编辑来源不同导致的版本问题。于此可见白居易这个人的远见。中国历史上在晋朝有个杜预,也是有心人。他曾将自己平生功业一式两份地刻在碑石上,一块竖立在襄阳的岘山上,一块沉入附近的万潭之中。他说,即使将来发生地震,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我的事迹也不用担心被淹没。他的做法成了历史上的一个名人自恋的典故。白居易也是自恋。但白居易没有刻碑,而是把自己的文集编好保存下来,以便传世。因为他知道文字的力量可以穿透千万年的历史时空。
现在的香山寺也是二十年前修复的。除了常规的寺庙建筑外,我印象最深的是石亭和九老堂。石亭据说是白居易来香山寺经常休憩的地方。现在的建筑虽然也是全石结构,但体量很小。估计不是唐时旧物。里面墙上张贴着东方虬的一首五言绝句和宋之问的一首七言古风,主旨都是詠洛阳的。开发者大概是想把武则天龙门搞诗歌比赛的典故彰显出来。但没有任何说明。显然是开发者不知道当年那个诗歌比赛是怎么个搞法。所以才如此吞吞吐吐,让人莫名其妙。
九老堂系利用大雄宝殿的一面山墙,加盖一个长方形的空间,里面正面墙上用黑色大理石雕刻的有凹凸感的人物脸部造像,共九人。白居易是立像,居中。未做标注。其他八人是头像,分布左右。其中都注明造像之年各人的年纪。其中年龄最大的一百三十六岁。他们分别是刘真(82岁)、吉皎(86岁)、郑据(84岁)、释如满(95岁)、李元爽(136岁)、张浑(74岁)、胡果(89岁)、卢贞(82岁)。
白居易对不朽的理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文字,一个石刻。
白居易墓园
白园的园区造型像一只琵琶。规划设计者的创意大概是有感于琵琶行最能代表白氏风格。
我从山门进去,右侧缘蹬道攀登,到半坡平地,便见一碑廊。不过,靠着山坡,光线很暗。努力辨认,才发现这些碑刻是日本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的汉字书法作品。每一块碑刻上都有书者所在的单位,自己的姓名和学术头衔。在碑廊尽头空地上,还竖有一个石头经幢式样的石柱,走近一看,原来是洛阳附近白居易的后裔们七里八乡凑在一起,搞的一个纪念老祖宗的东西。
再上左行,不远处即为白居易诗歌碑廊。清一色中国当代书家所书写,领头的就是当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的欧阳中石教授所写的《琵琶行》。这碑廊光线好,看着舒服,也容易拍照。
碑廊更左一点,,是道时书屋。我满怀兴趣前往,只见门框上悬挂着“元白之外无匹敌,李杜而下有诗豪”的行草对联。进门后发现这里只是一个出售纪念品的商店。甚觉扫兴。店老板兜售依据碑廊作品制作的拓片,说100元一张。我翻看了几张,不要。她急了,说优惠点给你,50元,我说,谢谢,我不需要。那位妇女推销商品很拙劣,她一再说,这个书法家的字写得刚劲有力。多好。又说,你看这拓片有凹凸感,不是拓片是什么、我笑笑。并不多说。其实她那些拓片那里有凹凸感。是公然说谎。以为我们不懂咧。
最有看头的是白居易墓塚,墓塚位于香山靠近洛阳城区的山头上,站在那里很容易看到洛阳城。白居易当年选择那个地方,也许就是太爱洛阳城了。希望自己身后也方便观赏洛阳城。墓塚大约一亩见方,圆形,封土最高处约2米40左右,周围环砌条石,高约1米60.墓塚上青草依依,间有柏树生长其间。
墓塚周围碑石林立,有韩国白氏代表团,新加坡白氏代表团,日本白氏代表团以及国内白氏后裔代表竖立的凭吊纪念碑刻。靠近墓塚门旁路右,横卧大石一座,上面刻写着《醉吟先生墓志铭并序》暨《醉吟先生传》。等于为墓中主人做个传记。
墓门前方,还有清代乾隆年间高密籍官僚华可等刻写的三块修墓凭吊碑。
今天一天均在龙门石窟,游得很开心,也游得很辛苦。因为我们完全是靠脚走。计算下来,从景区大门的总游客中心,经白园游客中心,再经伊川河畔半坡上新修的游客中心,步行进入伊川大桥下面那个游客中心,东山石窟、西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的上上下下,累积起来不会少于10公里。
归途乘坐景区摆渡车到81路汽车站,乘坐81路到洛阳站,换乘46路返回位于纱厂南路健康路口的如家宾馆。
这次重游龙门石窟,感受最深者有三:一是整个景区都已经建成互联网+的智慧景区。也就是说,游客只要用手机微信扫龙门石窟任何一个微信二维码,就可得到这里的公共wifi服务。景区的订票可以通过微信提前预订,进入园区,可以微信刷卡过关,接通了景区的公共wifi,就可免费听自己手机微信的导游讲解,二是较之2007年,这次游览的是完整的龙门石窟,包括原来没有开放的东山石窟。三是服务质量大为提升。就拿方便游客进入景区来说,景区专门安排了景区接驳车和公交车匹配。让普通游客免除到处找车之苦。对我而言,跟上次的游览还有一点不同,上次是匆匆忙忙的会议旅游,只看了西山石窟,其他没有时间看。这次看全了。上次是组织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包车,人多数时候在车上。这次我们选择了步行进入景区,步行走出景区。景区中的游览也全部都是步行。人虽然累点,但看得细,看得全。
(2016年9月3日记于洛阳如家宾馆王府井店)
周口市博物馆小记
喻学才
2016年11月3日
周口市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文昌大道东段2号,2010年12月成立,馆藏珍贵文物2000余件。周口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为《宛丘之上——周口历史文物陈列》,东西还是比较多的。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人文肇始”,主要陈展“三皇”伏羲、女娲、神农的功绩,以及展示豫东周口地区原始文化风采的文物档案;第二部分“大道幽微”,主要展陈老子的事迹、《道德经》的版本,以及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出土的各个时期的文物;第三部分“三代华章”,主要展陈两周时期陈国、长国和楚都陈期间的文物及史实;第四部分“莽原鸿爪”,主要展陈秦汉以来至元代周口历史的发展轨迹;第五部分“逐波兴埠”,主要展陈明清时期周口三川汇流、漕运兴埠的历史。该陈列2014年获得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奖。
对我而言,参观这个博物馆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这个博物馆比较详细地展示了周口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乃至秦汉以后的漫长的地域历史文明。这其中既有老子的故里(在鹿邑太清宫),也有陈胜的名言(“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有曹操家族和谢安家族的文治武功。数千年的战场厮杀与和平建设。第二,博物馆详细介绍了周口600年来的发展跟作为漕运要津的地位分不开的诸多历史事实。第三,在博物馆门口广场上,收集了数以千计的磨盘,猪槽,石磙等农耕时代的物件。整个广场树丛中纵横交错,满目皆是。我观察了若干磨盘,感觉其中心用木桩固定的磨眼位置在正中。而另外两个用来输送粮食进去和输出面粉的磨眼其位置跟太极图的两个鱼眼极其相似。太极图最初应该发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后来才被哲学家们总结提炼的。在周易研究史上,太极图来得太突然。纵然人感觉莫名其妙。他日做些思考。或许还可写篇文章加以探讨。
下午一直在前往洛阳的路上。印象最深的是从高速公路上看路右的嵩山,连绵不绝,若巨人横卧。路旁的钻天杨一会把嵩山遮蔽掉,一会又把嵩山露出来。嵩山那植被不多但石头花花白白的样子很是惹人喜爱。想起古代旅行家对五岳的比较:泰山如坐,嵩山如卧……。真是再贴切不过的比喻。
本来6点多一点就到了洛阳,但赶上下班高峰,堵车堵得一塌糊涂。进了洛阳,走在王城大道上,只能步步为营。如此折腾到晚8点才到目的地。晚入住洛阳如家宾馆王府井店,房价139元。
晚饭在西工饭店分店用餐,两人吃了53元。最简单的几个菜(一碟青菜香菇,一碟醋溜土豆丝,一碟农家小炒肉。一碗小米粥,一碗白米饭,一瓶冰冻啤酒)。感觉吃得很好。其实,人的基本需要真的不要很多。只要我们少些贪欲,就会生活得很愉快。相反,多了还会成为负担。
回到房间,我们各自利用该店的公共wifi上网,上微信。看网看微信。毛桃利用微信跟加拿大多伦多的姐姐视频聊天,儿子也发来视频聊天的请求,听他跟我讲孙子阿黑的进步。
(2016年9月2日晚记于洛阳如家宾馆王府井店)
铁山寺游记
喻学才
2016年10月4日
从宁连高速盱眙铁山寺出口过收费站,费40元过路费。此出口至铁山寺27公里。
车中无事,看路边广告。每隔一段路,路边广告牌上就冒出“於氏龙虾”呀,“朱大龙虾”呀等品牌广告。盱眙这地方搞旅游,起家就靠一盘龙虾。令人不得不佩服盱眙人的经济头脑。1998年,我们做洪泽县旅游规划,顺道考察明祖陵。该县县委书记赵鹏招待我们,记得那还是我首次食用龙虾。此前我一直以为龙虾脏。赵书记告诉我龙虾的生长环境,以及加工制作、味道特点等。后来该县旅游局卢非局长曾跟我详细介绍该县领导如何靠龙虾走向成功之路。于今,盱眙龙虾几乎跟朱元璋的祖宗陵墓——明祖陵一样知名。在靠近盱眙的高速路边,还塑有浑身通红的为数不少的虾兵蟹将位盱眙旅游业站岗放哨哩。
在靠近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天泉湖。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养生养老社区。是金陵集团开发的。盱眙人真聪明,他们又占领了发展先机。抢先着手做了银发市场的开发工作。
下午12点20分,我们才来到铁山寺游客中心。这是一家AAAA级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因铁山寺知名。而铁山寺又因本地汉代佛教名人严佛调而知名。进入景区大门,第一个景物就是严佛调的石像。石像足有6米高,石质。方面大耳,形象魁梧。铁山寺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有二:一是环境的清幽。二是历史名人的伟大。先说环境清幽。佛教寺庙向以深山藏古寺的意境闻名。也就是说,佛教寺庙如果建在城市,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过于尘俗气了一些。而深山藏古寺,就觉得天经地义,理应如此。这完全是习惯使然。约定俗成而已。说铁山寺是深山古寺也许有些过分。深山则是,古寺则未必。但寺庙位置的选择,金山入寺环境的自然幽深,令人不得不由衷赞叹。
过了严佛调石像,前面的风景逐渐幽深。路右为山溪,古木参天。溪中多乱石,或大或小,白花花的。水不大,但未断流。若夏日山洪暴发,溪流哗哗,一定十分诱人。路左多为空地,前不久才清理过。这里的石头都呈暗红色。很规整,像南京明城墙砖一样。码放得很是整齐。路两侧多橡树,高插云天,又多修竹。进山路面皆以本地类砖石块拼砌。虽石面略有不平,但总体看来感觉都好。沿途当地村民五六摊,就地出售土特产如地皮菜、山芋干、灵芝。还有农民现场用蒲草编织凉帽、蒲扇等。8元钱一把蒲扇,15元钱一顶凉帽。也不太贵。
铁山禅寺四个大字是赵朴初先生所书。进入寺门,需要爬十五六级台阶。给人一种仰视感。这里照例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但没见藏经殿。在山门,一瘦个子僧人请我烧香。我双手合十礼佛罢,笑言:我是一瓣心香敬佛祖。他连忙回应:谢谢您!在大雄宝殿,我向一个值班僧人请教门口的严佛调名字为什么不叫释严调或释浮调?而将佛字夹在姓字之间?他说,严佛调是佛教早期的在家居士。那时佛教在中土还没有规范。我问:严佛调的事迹佛教史上还有记载?他说:有的。不然,我们不会去雕那么大的石像。他还说,你去查查中国佛教史,那上面有。故云。我对这座寺庙的僧人是满意的。无论是对我“一瓣心香敬佛祖”回应的僧人,还是这位为我释疑解难的僧人,都显得很有教养,很有学问。
返回景区游客中心的途中,我又经过严佛调的雕像。这次我则仔仔细细地阅读了石像脚下的隶书铭文。
在造像的基台四周,刻写着关于这位临淮高僧,也是中国早期出家人,翻译家,旅行家的人生亮点。严佛调(117-197),东汉桓帝、灵帝时期临淮(今盱眙铁山寺)人。雕像铭文称他为“中国第一位大和尚”“中国自撰经书第一人”“中国汉人出家第一人”“ 中国修庙建寺第一人” “中国翻译佛典第一人”“中国境外传道第一人”。
至于寺庙为严佛调所写的石像铭文,我据《四库全书》查到的共有以下五条记载:
一、《佛祖历代通载》卷五:“,东汉熹平元年,严佛调译经七部。于时复有沙门支曜、康巨、康猛、详昙、果竺、大力,皆善方言。终汉世译经凡三百余部。”
二、《释文纪》卷三:“严佛调,亦云浮调。临淮人。汉灵中平时与安侯清都尉安玄传译法镜五部,省而不烦,号为难继。又撰十慧传于世。”
三、《释文纪》卷六《十法句义经序》:“夫玄览莫美乎同异,而得其门者或寡矣。明白莫过乎辩数,而入其室者鲜矣。昔严调撰十慧章句,康僧会集六度要目,每寻其迹,欣有寤焉。然犹有阙文行未録者。今抄而第之,名曰《十法句义》。若其常行之注解,若昔未集之贻后。同我之伦,傥可察焉。”
四、《释文纪》卷二十八《梵汉译经音义同异记》:“或善梵义,而不了汉旨;或明汉文,而不晓梵意。虽有偏解,终隔圆通。若梵汉两明,意义四畅。然后宣述经奥。于是乎正前古译人莫能曲练,所以旧经文意致有阻碍,岂经碍哉?译之失耳!昔安息世髙聪哲不羣,所出众经质文允正。安玄严调,既亹亹以条理;支越竺兰,亦彬彬而雅畅。凡斯数贤,并见美前代;及?公专精,兼习华梵。译文传经不愆于旧。逮乎罗什法师,俊神金照;秦僧融肇,慧机水镜。故能表发挥翰,克明经奥。大乗微言,于斯炳焕。至昙谶之传湼盘,跋陀之出华严,辞理辩畅,明踰日月。观其为美,继轨什公矣。”
五、《开元释教录》卷一:“沙门严佛调五部八卷经。”
读了佛教史传上的这些记载,我们对江苏大地人杰地灵自然又多出了一份敬意和自豪。
回程中,严佛调石像周围已经有两个旅游团在那停留。一女导游手持小旗。向游客讲解严佛调。虽然内容不完全准确。但大体不差。她们刚走,又来了一拨。这位女导游则完全是胡说八道了。她问游客:你们知道这座寺庙为什么叫铁山寺吗?我告诉你们,这是因为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肚子的故事而出名的。我真想走上去赏她一个大耳刮子。这真是一本好经被歪嘴和尚念坏了!
(2016年5月7日下午游览,5月15日下午整理)
吴承恩故居游记
喻学才
2016年8月4日
人言天上月,中有姮娥居。
孤栖谁与共?顾兔银蟾蜍。
冰轮不载土,桂树无根株。
纷纷黄金粟,岁岁何由舒?
一闭千万年,玉颜近何如?
相违不咫尺,照我阑干隅。
一杯劝尔酒,为我留须臾。
这首诗题为《对月》,是吴承恩的作品。我十分喜欢。因为作者写出了月亮的洁净和孤清意境,不亚于李白的《对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姮娥,就是嫦娥。因为避汉代皇帝刘恒的名讳而改。神话传说,嫦娥偷食了后羿的不死之药身不由己地飞进了月宫,从此和人间绝缘。诗歌想象葱茏。连发三问:一问冰冷的月亮上没有土壤,桂树是如何生长的?二问既然月亮无土,那每年秋天桂子飘香,金黄色的桂花飘落满地,又是怎么回事?三问寂寞的嫦娥一个人在冷寂的月宫里是如何打发漫长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子?
我更喜欢他的《西游记》。
十二岁那年小学毕业,赶上“文革”浩劫开篇,辍学一年(1966年秋至1967年秋)中,幸有《西游记》伴我度过那些无学可上的日子。今天何幸,得游《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故居!
电视剧《西游记》也是我的至爱。儿子小时每逢暑假都喜欢看《西游记》。我也为自己找到了重看《西游记》的由头。美其名曰:陪儿子课外阅读。六小龄童的精彩表演,当然还有唐僧、沙和尚和可爱的猪八戒等鲜活的艺术形象。真是度夏的好消遣。
吴承恩故居位于江苏淮安市河下镇。故居分别由两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题写匾额。其一为舒同所书,系横匾,内容为“吴承恩故居”其一为沈鹏所书。为竖式,内容为“吴承恩纪念馆”。
吴承恩纪念馆是一个建筑群。其建筑为清代淮安地方民居风格。自门厅进入,左侧为厨房,右侧为轿厅。因为吴家是官宦人家。这些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沿中轴线前行,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吴承恩的祖屋。中间竖立吴承恩塑像,两侧对联为: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再前行,则为吴家客厅书房、厨房。后面为吴承恩出生地。吴承恩出生地后为灵根石、松风轩。中轴线左侧配房按顺序递进,依次为吴承恩遗物展示厅、吴承恩生平展示厅、西游记与淮安文化展示厅、西游记传播与影响厅。中轴线右侧配房则包括六小龄童工作室、猴戏馆、三圣石、演艺厅、世家馆、小卖部等。中轴线松风轩后为悟园。悟园系因西游记衍生的园林景观。其中松风轩有僧人居留。我们进去时,在花径与一体态丰润身披袈裟的僧人相遇,僧人礼貌地合十致敬,口念善哉。我亦以佛教礼仪回礼。但没有进去跟他攀谈,因时间紧张之故。悟园很有韵味。中峰假山石景观名曰石破天惊。我们请一个小伙子帮我俩在石破天惊合影一帧。
吴承恩故居多四合院落,小院子里的景观最令人难以忘怀,那些古井,那些放在墙根的木头脚碓,那些树荫下的石桌石凳。那些体量并不庞大的古树和苍藤,那些依墙而开的金银花,那些老房子中书架上、床头凳子上的线装书卷,在在令人难忘。因为布展情景真实。没有太多的做作。而新开发的展示室大多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如视频播放西游记的有关活动,幻影成像展示吴承恩接待看灯的知府大人及对话。场景逼真。猴戏馆众多的猴戏道具。世家馆中的六小龄童花重金购置捐赠的三王石,六小龄童祖宗几代的猴戏演绎史,六小龄童三代的全家福雕塑,六小龄童单独坐像。六小龄童的书画室那墨迹未干的宣纸书法,在在让人不舍。我忍不住和六小龄童独坐铜像合影。又忍不住和六小龄童一家三代铜雕像合影。这样的艺术之家令人敬佩,令人赞叹。
我由此感慨:一个人只要终生抱一,一家人只要数代抱一,不息地追求,一定可以做出令人难忘的贡献,从而刷新历史。吴敬梓,六小龄童堪称榜样。我由此也想到南怀瑾先生的那句“江山毕竟属书生”。历史上大多数人总是在功利的欲海中翻滚煎熬。一些天性闲淡的哲人和一些被名缰利锁折腾得厌烦的书生,或主动或被动地超然于世俗的追求之外,他们却不经意地获得了世俗之人所热衷追求的名望。历史就是这样,让你永远也猜不透。
(2016年5月9日游后记于淮安翔宇宾馆)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记
喻学才
2016年7月24日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是哈市这个城市的灵魂。哈尔滨人热爱她,白天大家步履匆匆的往往来来还不够。入夜,只要天气晴好,这条街上的人比白天还多。不同的是,夜游的人群,或者女儿推着父亲的轮椅,或者妻子依傍着丈夫的肩膀。或者朋友们相约,一边散步,一边闲话。或者情侣们牵手,这个海誓,那个山盟。更有年轻的夫妻,推着婴儿车,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种和平祥和的气氛被流光溢彩的万国风情建筑一渲染,平添了无数的温馨。
我平素最不情愿做的事情是逛街。但到了哈尔滨,却彻底地被改变了。中央大街我今天白天已经走了一趟,觉得不尽兴。晚饭后又坐车过来,重新走了一遍。不同的是,这次却连松花江畔的斯大林公园和防洪纪念塔也一块走了。
哈尔滨中央大街是百年历史老街,全长1450米,宽21.34米。其中车行方石路宽10.8米。步行街全长860米。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其中保护性建筑13栋。汇集了16世纪的文艺复兴、17世纪的巴洛克、18世纪的折衷主义及19世纪的现代新艺术运动多种建筑风格。其中犹太人建造的商行、商会、旅馆等建筑特别醒目。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和欧洲建筑博物馆。它目前是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精致典雅的雕塑、欧式古典路灯、流光溢彩的夜色、花团锦簇的休闲小区以及罗曼蒂克的风情,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活,成为哈尔滨市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中央大街原来是沿江地段的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1898年俄国人修建东清铁路(后称中东铁路)时,关内及邻省的劳工也大量涌入哈尔滨,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这就是中央大街的雏形。至1900年即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居住的大街。1925年改称为“中央大街”。
最初的中国大街有些地段翻浆严重,每逢春夏之交,路面像海绵一般鼓泡泡,车辆走在上面忽忽悠悠的。修这条路的工人们伤透了脑筋。年年返工,年年翻浆,白白赔进了许多银两。江湖上一个卖弄梅花桩功夫的武林僧人从专业角度给了一个建议,将数千根二三米长的圆木桩,一头削尖,一根根一排排地沿路钉进土层中,上面再敷以碎石,铺上黄沙,从此彻底解决了道路翻浆的问题。
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用方块花岗岩铺路,石块长18厘米,宽10厘米,形状大小如俄式小面包,一块一块,精精巧巧,密密实实,光光亮亮,路铺得这样艺术,在中外建筑史上都很罕见,据说当时一块方石的价格就是一美元。一美元那时够穷困人家吃一个月的。中国大街全长850米,真可称得上是用黄金铺成的道路。现在的中央大街仍保持原来光滑的长方形花岗石铺砌的路面。据有关专家测定,中央大街的方石块还能磨上一、二百年。
这是一条东西向的步行街。在东端有铁艺拱形大门,上书“中央大街”字样。距离东端大门最近的历史建筑是国民政府哈尔滨特别市市政府行政公署(1927-1930)的几栋楼。继续前行,则为出售食品和布匹的商号,再前,则多为银行商行,旅馆等建筑。到西端大街尽头为秋林公司,也是一家商行。街的尽头有凯莱酒店,啤酒工作坊,万达影城等近些年出现的新建筑,这些新建筑围绕着一个广场,是为防洪念碑所在的广场。防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解放初哈市防洪斗争所取得的胜利而建。雕塑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塔顶部分工农兵手持各自的代表性工具。寓意为工农兵守护自己的国土。所谓斯大林公园,也应是抗洪的产物,1957年,为了一劳永逸地抵御洪水,市民们在政府的领导下,沿松花江岸砌筑了宽阔的防洪大堤。公园就建在堤畔跟沿江公路平行的空地地段,地势长方形,当年所栽的柳树现在已经一个大人合抱那么大。整齐有致。成排的树间分布着若干座雕塑。白色。大理石材。一为母子梅花鹿。大概寓意是哈市产鹿。其他雕塑有少年儿童肩扛工具参加劳动的,有青年男性扛着劳动工具的,有青年女性做奋勇向前姿势的,等等。我在斯大林公园卧碑那儿照了一张相。感觉这个公园犹如南京长江大桥一样,其雕塑记录了那个火红的年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目前,哈市中央大街附近尚志路上的东正教圣索菲亚教堂内正在展览关于哈尔滨城市形成历史的老照片。很值得一看。
(2016-6-13记于中建快捷酒店)
龙门石寨游记
喻学才
2016年7月3日
龙门石寨,是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奇观群中的一处。该处以石胜。没有堰塞湖。
这里是一片火山石海。即火山喷发熔岩喷出冷却后碎裂的那一批石头,面积超大,石海规模令人惊心动魄。
我们刚进入景区时所面对的是一大片桦树林。林下有百节草以及其他植物。在木栈道上,我们享用了午餐,当时已经下午1点半钟。大约1点50分先后有两个旅游团队经过木栈道。这些人都是上海的。
这里的火山石最小的也有行李箱大小。大的有如八仙桌。有的像床,有的像柜子。共同的特点,一曰大。二曰多。这些石海或曰石田,百万年前爆裂的痕迹还清晰可见。面积动辄五、六百亩。林林总总,磕磕碰碰,浩浩荡荡,似乎要到某处集合赴会。此乃第一奇。石田中有不少白桦树。有的还成丛成片生长。郁郁葱葱,生机旺盛。那些因为缺少养分而先死的白桦树,树皮像个筒子套着里面烂兮兮的躯干。没人动他们。他们就这样死的死,生的生。生命的奇迹,正在这里悄无声息地演绎着。树生褐色的火山石丛中,堪称奇绝。三曰仍有流动奔涌之势。这些石海虽然经历过230多万年的岁月。但这些当时火山喷发形成的地下熔岩推动着地面爆裂的乱石的趋势至今仍可感受得到。绝大多数火山石就像刚刚冷却的铁石一样似乎还有焦臭味。
这一片石海分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我们主要看的核心保护区。
在这片石海中,有两个重点必须知道。一是移山赶海。这处景观最容易看清当年火山喷发时地下有熔岩流推动地表焦裂的块状熔岩前进的趋势。另一处景观为造型怪异的桦树奇观。
这片火山石海中的树木,大的有脸盆口粗细,一般的也有碗口粗细。还有更微弱的灌木植物,乃至苔藓。但植被中我最难忘的是靠近出口的一棵树干弯曲树枝如飞龙的那株造型怪异的白桦树。我们忍不住爬到树蔸所在处照相,后又到枝杈上照相。这真是生命的奇迹。首先,这棵树能在石头包上顽强生长,就是奇迹。树在幼小时被好事者将其树干的下部扭成一个疙瘩,这棵树居然活下来而且就按照那个小样子长,又居然长得那么大,一个人坐上去,该树纹丝不动。你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和植物的生命力。
快离开龙门石寨时,我忽发奇想,如果把这些在石缝中生长的树木全部蓷掉,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出现在你我眼前的一定是万亩以上的石海。你说壮观不壮观?现在因为那些顽强的植物点缀其中,将巨大的石海分割成若干区域。才不至于太让人感觉震撼。
东北三省的世界地质公园还有镜泊湖等地。但若论火山石场景之气势磅礴,则非龙门石寨莫属。
温泊游记
喻学才
2016年7月1日
温泊,五大连池的一个景点。在圣水广场游客中新附近。我们按照管理局游客中心孙小姐今早的电话,前去跟她见面。孙小姐热情洋溢,告知李局长知道我们今天来五大连池考察,说要安排免费门票,并云晚上要请我们吃饭。我婉言谢绝。我说,我们俩有畅游城乡一卡通,可以免票。如果不行,还可用身份证享受半票。不用麻烦。我接受了管理局赠予的一张手绘五大连池导游图 和一本《爱在五大连池》的导游书。便开始了今天的游览。
随后便到温泊。进景点验票时,工作人员说他们此前还没有遇到这种票证的使用,需要请示一下局里管票务的小王。经请示,局里认为适用。我们就进去了。他们还要了我们的身份证,做了登记。并告诉我们,以后各个景点均照此办理。
温泊,是一个以水为主题的景区,主要因为这里火山石隙形成的三个水泊,即使零下四十度低温,这里也不冰冻。因此得名。这三泊依次为碧泊,晶泊和丽泊。我们从入口进去,沿着木栈道行走。沿途皆是火山地质景观,如断裂型,崩塌型,流纹型、洞穴型等等多种火山景观的实景,傍边是科普解说牌。这里的植被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既矮且曲。因为火山石风化慢,靠那点风化形成的表土层,太浅,长不成大树。
所谓碧泊,其实是很小的一个水泊,大约一个100平米不规则长方形型。但水很清澈。
再前行约300米,又是一泊,是名晶泊,面积稍微大一些,略圆。水中、周围有芦苇丛丛,葱绿可爱。但并不多,水仍清澈如镜。
丽泊是三泊中最漂亮的一个。面积最大,景观最好,关键是水中有绿藻金丝,阳光一照,俨然是九寨沟五花海的再版。因此景点介绍说这里是小九寨。
温泊最好玩的还是最后一段,即沿着一条小河划船前行。两侧皆是绿色的芦苇,葱绿晃眼。或深或浅,或高或低。而河中水流清澈如镜。舟行其间,如滑行在镜片之上。时有野鸭噗噗飞过。或者在水面芦苇丛中自由游行,全然不避游人。
这样的时刻,人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梦幻感。同船有一群呼伦贝尔老人,大家都像少年一样欢呼。山水之能移人性情,信然。其中有位老者一激动,把雨伞掉到水里了,也算是一个小插曲。可惜这位老者不够幽默,掉一把伞多大事,但他却神情黯然,令人扫兴。另一位八十老翁则豁达许多。他老伴前几年去世。他一个人天南地北地到处游逛,自得其乐。十分开心。他说,自己喜欢喝酒。每顿都要喝一点,酒杯在手,人就神采飞扬。我说,您老是我们的榜样。人生苦短,何必自寻烦恼呢?
上岸后,就是五大连池面膜厂。里面出售的都是美容护肤品,大多是从火山泥开发出来的。柜台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向我们介绍火山泥洗浴商品如何好等等。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观赏记
喻学才
2016年6月23日
自镜泊湖北门入,行约750米,经过抗联烈士纪念碑、渤海园、红罗女文化园。就到了吊水楼瀑布景区。
我们是沿石头台阶走上去,便是一观景平台。此处可遥望吊水楼瀑布。因为隔得远,看不真切。我们选择朝瀑布下方的河流(古牡丹江河段)走,以便接近瀑布下面的水域。下到水滨,青草灌木丛中到处都是火山石。和五大连池比较,这里的崩裂的地表石块比较大,一般最小的也有方桌大小,大的则像陕西重卡汽车那么大,气势很是震慑人。我们一直走到前面没有路的地方,跳到水中石头上照相,因为这样更接近瀑布一些。
这是从下方的角度欣赏瀑布。
随后我们沿蹬道上行。这条通往观瀑亭的台阶有点煞风景。这条蹬道是水泥糊面。且多破裂。作为景区,不应该惜此小钱。而杀风景。登到观瀑亭后,就来到高处了,跟核心景观瀑布所处的位置基本是平行的,距离瀑布口也就越来越近了,不过仍有150米左右。在那里照相的人很多。我们也未能免俗。不仅我用三星手机,毛用IPD拍摄。还请一个小伙子帮我们拍摄了一张合影。
这是从平行的角度观赏瀑布。
从 观瀑布台往回走。我还是且退且拍。我想拍摄一张能体现吊水楼这三个字的内涵的照片。因为光瀑布是反映不了这个内涵的。果然,退到一定的角度,我发现进入镜框的吊水楼出现了。这就是一个接近完整面积约20亩、深约20米的塌陷巨坑。瀑布就在这个巨坑的一端。巨坑的四壁壁立如削。最上层都是垂直节理。俗称石柱或石林。整齐有致。通观东北三省的火山地貌景观,镜泊湖以水胜。但若说及镜泊湖旅游区的火山石之奇特,则非吊水楼莫属。
这是步步回望对瀑布所进行的观赏。
我们还从抗联路那边也就是吊水楼瀑布的东侧角度对该景观进行了观赏。这个角度更能感觉吊水楼瀑布的完整美。也是观赏瀑布的理想角度。东侧的观景平台正在维修,脚手架林立。使我们失去了最佳观瀑的角度。多少有点遗憾。
吊水楼瀑布是世界火山塌陷地貌中同类瀑布的老大。值得一游。如果你游览镜泊湖,最好 住在北门外,北门昼夜开着,你随时可以信步前往。方便得很。
青岛一日游
喻学才
2015年6月11日
28年前,余独游青岛。28年后,余偕妻同游。得弟子钟行明驾车陪同。我们的时间有限,先看青岛的历史名胜,再游黄岛,看新城建设。晚在渔夫花园大酒店用餐。同席还有钟行明的妻子王俊杰,我的女弟子申健健。大家又谈及红岛的未来。此番来青岛,对青岛的老区新城,宏观细部皆得观赏。真可谓目尽全牛了。今日追忆,聊纪鸿爪。
八大关
八大关,是青岛老市区的名胜。她指的是以嘉峪关、武胜关、函谷关等八大名关命名的道路包围着的一组建筑群。八大关 建筑共有三百余栋。系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国的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多种建筑风格和谐共处的一处名胜。因此缘故,八大关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碧海蓝天掩映下,建筑的白墙红瓦格外鲜亮怡人。如果说八大关建筑群代表了清代开埠以来青岛的多元建筑构成,那么可以说花石楼建筑则代表了八大关建筑群。因为花石楼这座古堡建筑集中了哥特式、罗曼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四种经典风格。该建筑777平米。该古堡建筑含负一层、地上三层,塔楼五层。负一层设计为佣人房和厨房。一楼为会客室、餐厅。二楼为主卧。三楼为客房、书房和咖啡厅。塔楼为登高望海的所在。楼之所以以“花石”名,有两说:一说其西式壁炉所用的建筑材料为滑石。滑、花同音。二说是该建筑外墙面装饰用的是花岗岩石块。故名“花石”。花石楼里,会客室,主卧、餐厅里墙壁上多罗列青岛历史照片。包括蒋介石、陈毅夫妇、董必武等国共两党要人在花石楼旅居的照片。多情的陈毅还于1954年5月15日在此创作了一首《初游青岛》的五言古风:
五四争青岛,于今卅五年。常常思游览,屡屡错机缘。夤夜突来访,面目看未全。海市灯辉煌,海水漫无边。群山海中峙,远岛似规圆。隐约尚可见,幢幢影相联。巨舰泊海中,火树花欲燃。万象看不足,深夜坐斋前。沉吟久不睡,海天思绵绵。此是弹丸地,史实可详谙。先言远古事,显名首齐桓。管仲有雄略,利用及鱼盐。田单更晓事,诱敌胶之南。即墨能苦守,敌退国土完。其后有田横,抗汉鲁之顽。从义五百人,立懦而廉贪。齐鲁遗佳话,代代有名贤。晚清势衰颓,无复自闭关。德日先后来,相继肆凶残。赖我人民力,鲁案复主权。又落国贼手,依然苦元元。近代抗日战,游击敌胆寒。尔后败美蒋,重点胜万难。而今四海一,东境大屏藩。外寇敢伸手,聚歼使无还。试看海天青,其青照市廛;试看松柏青,其青染峰峦。伟哉胶菜青,千里美良田。更有新人民,青春迈无前。历史创造者,命运自斡旋。思之乐融融,归寝熟且甜。朝来开户牖,红日照东檐。工人正上工,学生赴校园。战士正操练,渔民斗狂澜。更有修养客,安心度豫闲。一切寄生虫,灭迹不待言。观此新气象,使我开心颜。
陈毅元帅的这首五言古风,为我们留下了20世纪50年代青岛的时代新气象。可惜的是,陈毅痛恨的寄生虫在此后的岁月里不仅没有灭迹,而且越来越多。实在可叹可恨!
五四广场
青岛昔称胶澳。清光绪十七年(1891),朝廷开始在此设防。青岛建设由此拉开序幕。1897年11月,德国政府以山东巨野教案爆发保护德国侨民为由,强占胶澳。并迫使清政府于次年3月与其签订《清德胶澳租界条约》。胶澳从此沦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取代德国,于1914年占领胶澳,对胶澳进行殖民统治。一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争回胶澳的主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19年,因为胶澳的主权问题,引发了五四运动。迫使日本政府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当时的北洋政府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该年12月10日,中国政府收回胶澳的主权。并将其辟为商埠。1929年,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并设胶澳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五四广场中心景观是一座红色火炬。寓意是显然的,提醒国民不要忘记爱国主义。来青岛旅游的人,五四广场是一定要看的,因为是她承载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记忆和人民斗争胜利的光荣。
栈桥
栈桥是青岛诸多名胜古迹中的一个重要所在。属于有数的几个必游之处。它的建造可上溯到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栈桥位于今青岛市中山路南端。桥身自北岸延伸入青岛湾。桥的最南端建有回澜阁。可供游人登高眺海。桥身可供游人行走观赏。桥旁可停泊旅游船只。该栈桥全长440米。宽约8米。钢混结构。桥体形势北高南低。回澜阁位于栈桥最南端。和远处的小岛遥相呼应。栈桥、回澜阁和北端所依托的城市景观,早已在1982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区。
1988年5月上旬,本人旅游青岛。独访栈桥景区。当时游人稀少。在回澜阁前,我结识了白发飘飘的微雕大师雪翁。我当时34岁。他当年估计七十岁的样子。两人相谈甚欢。我们互留了通讯地址。回武汉后,还收到过他寄来的一幅行草条幅,内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也回赠了一册《齐鲁游草》给他。这回偕毛桃青游览青岛,弟子钟行明驾车陪同。再访栈桥。因时间紧张,我们一行没有闲步栈桥,而只是拍摄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船歌鱼水饺店
青岛的地名很有意思,前面提到的八大关,相邻街道八条均以祖国雄关诸如嘉峪关、无声管、通关、阳关等关口命名。这里的八大峡方式亦同。是由三门峡、青铜峡、瞿塘峡等八大峡名命名而成。船歌鱼水饺店位于青岛瞿塘峡路39号。青岛有好几家连锁店。是个著名的餐饮品牌。这家餐饮店建筑面积虽不算太大,但作为一家餐饮店,有上下两层。面对大街。可辨识性强。大门右手木条装饰的墙面上竖写着“船歌鱼水饺”五个大字。正面门顶木条上横写着电脑打印的店址:“瞿塘峡路39号。”进店后我们挑选了一副靠近街面比较敞亮的座头。正面墙壁上数十个多媒体显示频滚动播放着该店2015年拍摄的关于船歌鱼水饺的系统展示宣传片,从和面,切鱼剁馅,一直到手工包成饺子,煮熟上桌。完整的过程再现。这里的饺子是全手工的,有多个品种。其中最著者为各种颜色的鱼水饺,如墨鱼水饺,就是黑色的。黄鱼水饺,就是黄色的。钟行明点了一个开胃萝卜片,一个豆腐海鲜汤。一个炒蛤喇。一个韭菜炒鸡蛋。此外就是两盘一黑一黄的水饺了。他开车不能喝酒。我喝了一瓶青岛啤酒一厂出产的青啤。28年前,我独游青岛,一瓶青啤只喝掉一半。今天夫妻同游,加之弟子陪侍。一高兴,一瓶啤酒很快就喝光了。我们一口气将桌子上的饺子和菜品消灭光光。我还为此拍了一张杯盘均光的照片作纪念。我辈走南闯北,当惜福。不能浪费任何资源。特别是食品资源。
黄岛(青岛西海岸新区)
黄岛,是青岛市的一个新近发展起来的新区。全名为“青岛西海岸新区”。 这是国务院2014年批准成立的第九个城市新区。和南京的浦口 新区(又称江北新区)属于同一级别的新区。去年9月30日,参加国家旅游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评选会议,地点在青岛的黄海酒店。记得招待晚宴上认识东大校友万建忠区长,他就是这个新区的区长。 记得他长相俊朗,年轻阳光。席间敬酒谈起才知道他和杨卫泽是同学。
第一站 城市阳台
这是一家AA AA级城市度假区。规划建设不错。可惜今天不开放。进不去。只能在外围看看,照几张相。
第二站 唐岛湾公园
唐岛湾公园这是一个以生态湿地为主题的城市休闲公园。其中的景观营造极具匠心。花草树木布置得赏心悦目。目前来公园游赏者不多。在儿童乐园地段,各色设施夹杂在花草树木等环境营造中,趣味横生而又野味十足。休憩处的桌凳造型也充分考虑到了和大自然的一致性。真是一处难得的大手笔。我们在那里逗留了一个多小时,还舍不得走。于是我们谈到了在黄岛买房的话题。毛桃青说,干脆把南京的房子卖掉来黄岛买一海景房。钟行明说,毛老师如果卖掉南京的房子,卖一套,可以在这里买三套。黄岛的房子,一万元一平米的价格基本可以买海景房。当然,这是说说好玩的。对我们而言,处处客房皆我宅。凡属心仪的城市和风景,碰到了,在那里住上一到两晚,就可以了。谈到建设速度之快,钟行明感慨地说,他去年参加马波院长主持的黄岛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他们的指导思想基本是度假主题。他说,规划考察时还是很差的道路,他们在规划中要求提高等级。等到规划评审时高等级道路已经建成了。速度就是如此之快。我说,是啊。我有次从三元草堂回成贤街。在浦口新城西门街乘坐557路公交车,一小伙子惊呼:“这车站对面的一栋建筑早上我来时还在。怎么现在就没有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国速度!不服不行。
第三站 鱼鸣嘴
鱼鸣嘴,位于黄岛最南端,是一个渔村的名字。村委会前操场边上有块灵璧石,上面写着“鱼鸣嘴”三个大红字。这是一处尚待开发的地块,仍属原生态。有那么两三户人家开了农家乐。但还不成气候。这里的沙滩我们下去走了一阵,还是可以的。海滩比较大,开发前景可观。只是希望不要乱开发,不要重犯海南东线沿岸当年盲目开发海滩泳场,以及山东威海乳山、龙口等地单纯发展房地产的错误。
第四站 石雀滩
此海滩和待开发的鱼鸣嘴形势大同小异。
第五站 涵碧楼
涵碧楼系香港某商人开发。在世界各地有多处连锁。属于高端海滨度假区。据说,开发商当年想在黄岛建设一处涵碧楼,走遍了全部黄岛的各个角落,最后才决定选址现在的这个地方。又传说该建筑设计师接受任务后,大半年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找灵感,最后确定了现在这种类似青岛栈桥的造型模式。现在的建筑造型是这样的:在靠近山体一侧,建造一座方方正正的酒店大楼,像个正方体的大盒子。然后依次向大海海湾中深入。建筑体量渐渐缩小。那一栋栋度假酒店中间间隔区段则栽植绿化树种,整个建筑就宛如一座新的栈桥深入海湾。建筑两侧也是栽植的树木。可以想见,将来树木长大了。就会形成一条绿色长城嵌入碧波荡漾的大海之中。我想,楼以涵碧命,第一,当是指建筑倒影于碧海蓝天之意境。第二,当指未来的绿色树林倒影海水中所形成的意境。
第六站,渔夫花园大酒店
晚宴由钟行明夫妇做东,与宴者除我和毛桃青外,还有弟子申健健。申健健现在青岛黄海学院工作。晚宴上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黄岛的前景。其中特别是发展速度和房价趋势。申健健说,现在大家都在抢红岛的房子。因为传闻青岛市政府要搬迁到红岛去。他们还困惑黄岛的房子这几年没有太大的动静。我说,黄岛的未来是远离大海的东北、西部或其他城市市民养老休闲的住所选择。黄岛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移民性质的海滨休闲城市区域。工作机会多了,青岛老市区的人也会向黄岛移动。但更多的老青岛市民则会向红岛移动。跟着政府走,是当今国人的心理选择。因为红岛处在青岛和黄岛等距离的位置点。作为行政办公场所再好不过。青岛市战略格局的改变可能以红岛作为市党政办公场所为契机。
(2016年5月11日游览,5月14日整理)
淮安府署游记
喻学才
2016年6月1日
淮安府署在中国漕运博物馆对过。中间隔着一条镇淮楼大街。进大门,左右两侧分列礼科、户科、吏科、兵科、刑科、工科六科的办公室。这些古代衙门的办公室内陈列大致包括对该管理科职能范围的说明,一些代表性的物质载体,各科办公场所建筑模型,再如户科是收钱粮的,必然有秤、戥子等衡器。礼科是负责教育礼乐的,必然有科举考试的常识陈列,包括岁试试卷以及老师的批语。刑科必然有国家刑法以及审判杀人的程序等等。在淮安府署,刑科的遗产活化场所最多,分布在后面相关空间,如皮人院,腰斩台,水牢等。六科按文三科一边即礼、户、吏一边;武三科即兵、刑、工办公,中间隔着一个很大的院子。在院子尽头,是一座牌坊,那上面正面写着“公生明”三个大金字。背后刻有黄庭坚所书“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公”等为政格言。过牌坊,即为正堂,是为知府大人的办公场所。此后为二堂。为知府大人会客休憩区。后堂为知府大人的家眷子女生活学习的区域。
游览淮安府署,感受最深的是古代先贤对人欲的遏制措施。这些遏制措施不外乎劝导和刑杀两途。在这个历史文化游览区里,有三个东西比较多,一是书多。二是楹联多。三是刑罚展示多。无论是正堂,还是二堂,或者说是知府大人的妻妾和子女的读书处或卧室,可以说在在都有书香气。自然,这些线装书都是假的。但气氛营造则是真的。这种布置告诉我们,做官的人必须读书,不读书就无知无畏,百事敢为。做官的人不仅自己要读书向善,还要影响自己的家人读书。因为读书可以使人明理。可以疗愚。这里的楹联多也是一个特色。且楹联的内容堪称中国吏治文化的精华版。诸如:
牌坊背后的黄庭坚书五代西蜀国主孟昶所撰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西蜀孟昶的这几句话,的是千古名言。因为戒词明确了官吏的俸禄来自纳税人的血汗。就应该为纳税人办事。作者的警示语也极其明白:小民自然不是官吏的对手,所以,掌握公权力的人可以任意鱼肉百姓。但这只是一时一事上你这个官吏可以得逞。从长远看,你虐待百姓,一方面百姓会聚众维权,另一方面,上司为了国家大计,为了安定团结,也不会放过你。百姓心中的公和上司心中的公必然会将你绳之以法。所以说百姓易虐只是暂时的,客观规律(上天)难以违背则是必然的。
又如魏征的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唐太宗将其书于座右。并且在后面的跋语中说“今魏征逝,一鉴亡矣。”魏征的名言是说找一个具体的榜样,对比着,就会发现自己的变化。比如为了戒贪,你可以以春秋时期楚国廉洁自律的国相孙叔敖为榜样,他做宰相数十年,所乘坐的车子跟普通民众的一样,连个围帘都没有。临死还告诫儿子,万一楚王给你封地,你不能要。逼不得已,也只能要最差的地方。又如周恩来总理的家训十条: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2,来这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无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准用招待劵;5,不允许请客送礼。6,不允许动用公家汽车;7,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8,生活要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再如正堂内外大门上的对联都很有哲理: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至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此联说明两点:一,不可看轻百姓。因为官吏也是来自百姓之中;二,不可看轻官职,因为再小的官,也是老百姓的保障。说明守土有责,护民有责。
到盛怒时稍缓须臾,俟心气和平省却无穷苦恼;
处疑难事静思原委,待精神贯注自然有个权衡。
此联提醒为官者不要在情绪冲动时做决定,因为这种时候决策往往失误。
无论是手握公权力的知府和僚属,还是知府的家人父子,以及前来府衙办事的来往客人官吏,触目皆是的寓教于游的楹联,多少总会产生一些正能量,一些提醒,一些警示。因为这些楹联都是历代先贤的总结,是许多人以身试法以血的代价换来的。其教育劝戒之意义无用怀疑。
淮安府署遗址的展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刑具多。古代用刑的模拟场景多。最恐怖的是明代的剥皮刑罚的场景活化。那血淋淋的人皮和刽子持刀划皮的场景让人毛骨悚然。腰斩台有点类似西方的绞架。不同的是那用来套犯人脖子的绳索变成了一把特制的连接着铰链的体量大而重的斧头。清代雍正年间一位主考官,因为仆人泄题而被腰斩。要被砍断后,那位主考大人还没死,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刑场地上一连写了七个冤枉的“冤”字。因为太惨刻,雍正帝自此宣布废除腰斩的酷刑。
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时长,超稳态发展。这是最典型的存在特征。就管理经验而言,也是十分丰富的。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废封建而行郡县制之前,中国社会是宗法封建社会。其基本管理架构是:社会由大而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天子管理诸侯,诸侯管理大夫,大夫管理陪臣。秦始皇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郡县封建社会。这就是说,秦王朝虽然废除了宗法封建制度,将天下切成若干块,是为郡县。由天子直接控制郡县,采取层级制管理。各级官员由天子掌控,于是逐渐形成比较固定的社会管理架构。或曰官员组织结构,这就是礼、户、吏、兵、刑、工六种管理机构。按照朝廷、郡、县级别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比喻在朝廷,这六个部门就叫部,如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到下面地方政府,则根据具体情况而设置,名目虽不尽同,但所管理的部门则是相同的。因为从中央到地方,这六个部门是必不可少的。有十分实际的需要。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也是借助这个体制进行垂直领导。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国家的部门设置除了多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构即各级党委、各级纪委外,行政机构还是这些东西,如今天的教育部、外交部、文明办等相当于过去的礼部职能。而国防部、中共中央军委则相当古代的兵部。今天的水利部、建设部、工信部则相当古代的工部,而民政部则大体相当古代的户部,而中组部则相当古代的吏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则相当古代的刑部。到下面最基层的乡镇一级,今天的机构设置不是也有人民武装部、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么,大体可对应中央的兵部和刑部。又如乡镇一级政府也有分管教育的干部,就是对应市县教育局的。
垂直领导是专制集权政治的模式。好处是政令传达比较畅通。比较便于领导。上级与下级一一对应,专业对口,管理有效性比较强。缺点是垂直领导,如果又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则官吏必然眼睛向上,只对上面的领导负责,不对老百姓负责。这就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以来一直存在的人治问题。即遇到好官好吏,就是清明政治。遇到坏官坏吏,就是腐败政治。老百姓有冤无处诉。因为人性都是自私的,任何官员,手握公权力而监督缺位,没有不贪腐的。今日中国贪腐官员前腐后继不绝如缕就是最好的例证。
古代中国智者也自然会发现这些问题,于是他们借鉴孔孟儒家学说的圣贤政治。即强调读书人重视修身,做官重视学习古代圣贤,从源头即克制自己的私欲入手,以在家做孝子,入朝做忠臣的完人为目标追求。但这种提倡毕竟缺少约束力,只是起着强化其道德底线的作用。这也就是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社会,虽然一直在提倡忠孝廉洁,历朝历代仍然总有贪官污吏。人民群众总是盼望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的原因所在。最根本的还是监督机制缺位或无机制实行公正监督。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官衙遗迹保存下来的不多,县衙有河南南阳和山西平遥。朝廷则有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至于府衙,江苏淮安的府署可能是一个代表。我们看了平遥、南阳的县衙,看了淮安的府衙和北京沈阳的故宫。中国古代政令如何逐层下达,地方财富如何逐级上缴等社会治理路径,就会十分清楚地呈现。
淮安府署是中国最大的明清府衙署。这里还是明清“四大奇案”李毓昌赈灾案和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故事的发生地。
淮安府署布展过程中也有一些败笔,比如“复见青天”横匾下的仿古《康熙圣训》,第二条“笃宗族以昭雍睦”。其中的“族”字错成了“教”字。康熙时是没有“宗教”这个词汇的。虽然古色古香的牌匾,只要认真看,就不难发现。在刑科展陈了窦娥冤的故事,介绍文字有错误。如“窦天章认廉访使”的“认”应为“任”字。诸如此类,还是有一些的。
儋州东坡书院游记
喻学才
2016-4-23
今天去考察西线儋(dan)州古城以及苏东坡被贬儋州的遗迹。
一早起来天就不停地下雨,老赵开车。老赵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人热情爽朗。我们一行一路说说笑笑地向儋州进发。路上老赵告诉我们儋州有一种民俗,叫做吊哥。内容是关于结婚的。说儋州年轻男女结婚后,第二天妻子回娘家,一直要等到肚子大了,生了孩子才能回婆家。可见儋州人对传宗结代是何其重视。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民俗:即在女方所在村口盖房子,让结婚后的妻子入住,人多了,就形成小的群落。这些年轻女人可以和丈夫以外的其他年轻男人相会,对歌。情投意合者即可野合,故该处女子结婚后头胎十有八九孩子不是丈夫的。大家相沿成俗。此民俗消失于文革后期。老赵说他年轻时在当地农场工作,曾混入年轻男子行列,但很快就被发现了,未能得逞。
小雨中我们来到心仪已久的东坡书院。门前有一大片稻田,那里本来是一个大池塘,古代种植荷花,养殖鱼鳖。当年苏轼就曾在此塘垂钓。书院门口右侧有一棵明万历年间所栽的古树,现在旁边已经架起了支架。用以保护倾斜的树干。进门,即为接待小卖部。第二进为载酒堂。堂上楹联颇佳,可惜光线太暗,照片无法照好。再往里面去,是东坡书法以及后世景仰者的碑刻,有原碑,也有复制品。该书院很奇特,所有展示空间均不配照明灯具,完全靠自然光照明。碰上今天的阴雨天气,苦煞我辈。所有碑刻均黑糊糊的。
东坡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进门处小卖部特别有意思。我们上午去时想买书,值班人答曰:要等下午,拿钥匙的人下午来。我们在中和镇上吃完饭后赶来,果然买到了橱柜中的书。当我想买一副东坡的书法拓片时,下午值班的人告诉我,你上午怎么不买呢。这个事归上午值班的人管,但他现在不在这里。我只好十分遗憾的放弃。我说,你们小小的一个小卖部,就卖几本书和一两幅拓片,怎么还搞一店两制啊。
出东坡书院,老赵找来两辆马自达(人工三轮小包车),我和李常生坐一辆,老赵和程佳佳坐一辆。座位很挤。遮雨棚也不大。我的右侧半边衣履尽湿。我们一路上先后看了古儋州明朝洪武年间修造的城门,今幸存西门和北门。即武定门和镇远门。随后又去看东坡井,桄榔庵。下午2点半结束雨中进行的东坡遗迹之旅。一路上,我和常生在车中说着东坡,愉快地回到海口。但一路上暴雨如泼,车行高速公路上,宛若行进在河流之中。真亏了老赵纯熟的车技。要不然,车子早就熄火了。
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主席韩健今晚在爱晚亭请客。爱晚亭在大润发楼上。今晚海口整个成了泽国。雨猛风狂,地上到处是积水,深处齐膝的比比皆是。我们所幸所到之处都有老赵用车接送。可免湿鞋挨淋之苦。
这次到海南站儋州,创作了两首诗歌。
游儋州古城
儋州大雨日,万里访东坡。
壁暗龙蛇蜇,时清鹅鸭歌。
庵余棋盘石,井现酒杯窝。
西北二门在,徘徊古意多。
谒东坡书院
我爱苏学士,千载仰人豪。
文章江汉美,书法岱衡高。
博爱同夷夏,多功过马萧。
苍冥似有意,泪雨哭风骚。
(2009年8月6日当晚于海口宝华海景大酒店)
徐霞客故里游记
喻学才
2016年4月6日
2000年以来,我国的不少名胜建设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内容却不能与之匹配的现象。我们认为,景区建设该大则大, 没必要做大的,用不着人为地扩容。假大空不好,真大空也未必好。何况国土资源紧张,不要一味的浪费起来不心疼。现将本人6年前和友人李常生博士考察徐霞客故里的札记发表在这里,供关心景区建设的朋友们参考。
2010年3月17日,晴。早上7点半,我和李常生博士即驱车去南京长途汽车东站,乘坐大巴去江阴市。
因李常博士说他查过网上信息,徐霞客旅游博物馆在公园路88号,我们跑到江阴,问出租车司机,司机说不知道。他说,不会徐霞客故里在马镇,而博物馆却在江阴吧?我于是决定不管如何先去徐霞客故里。我的直觉判断其衍生景观应该在徐霞客故里江阴马镇南阳歧。于是一口气赶到霞客故里,才明白,正如我所料,徐霞客旅游博物馆在晴山堂对面。只隔着一条马路。现在整个徐霞客故里被开发成徐霞客旅游博览园。里面包括路西和路东两大板块:路西一块包括徐霞客故居,晴山堂(包括徐霞客墓)以及2001年新修的仰圣园。路东一块则可统称为徐霞客旅游博览园。其中标志性建筑为徐霞客旅游博物馆,通过一条轴线和垂直的马路相连。有毛泽东“我很想学徐霞客”碑、沈鹏读徐霞客游记诗行草碑、石刻徐霞客生平连环画、联咏霞客活动中获奖楹联的书法碑刻、天下第一印,天下第一笔,天下第一砚等景观。博物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但布展粗糙,显然没有专家的参与。中国古代旅游史,世界古代旅游史等部分都空着。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则显得结合不是太紧,而展柜内的图书显得缺少甄别。许多市面上很滥的读书人不齿提及的快餐大典类书籍,也被堂而皇之的和徐霞客游记以及研究著作放在一起。而路东部分徐霞客的东西稍微搜集的多一些,又存在和马路西边的重复布展现象,如碑廊里的许多内容,在路西看了,还感觉不错,结果到了路东,徐霞客旅游博物馆里有,外面的碑廊又有,再往前去,又会碰到一个碑廊,内面还会有。总的感觉重复太多,碑刻太多。雷同现象严重。设计者似乎没有考虑参观游览的主体部分年轻人多数都不懂书法,许多人甚至连繁体字都认不清楚这一客观事实。比较起来,作为一名普通游客,我还是觉得徐霞客故居以及晴山堂内容真一点,值得看。仰圣园的江南园林风格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霞客塑像,水面设计以及半开敞式的碑廊也是比较耐看的。两相比较,博览园这一块也就是路东一大块就要相形见绌许多。
我们今天上午参观路西部分,下午参观路东部分。中午,我们在霞客镇一个农家乐吃了午饭。价钱便宜,还实惠:一个炒青菜,一个腊肉烧千张,一个油浸蚕豆。一大盘米饭。两个人吃了35元钱,很舒服。
我1998年参加江苏省环太湖旅游规划研讨会,和中外专家曾来过这里吃过一餐午饭。那时,除开徐霞客故居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晴山堂也没有恢复起来。当地领导曾赠我一册《晴山堂法帖》。这次看到的地块,是原来的几十倍大。整个看来,还是徐霞客遗产开发的划时代进步。虽然存在若干不足,主事者劳绩仍是值得尊敬的。不过,从霞客故里的旅游开发不难看出,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旅游开发指导思想中,确实存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问题。徐霞客虽然是游圣, 旅游开发也不能这样大得离谱,空得离谱啊。
(2010年3月17日晚 )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游记
喻学才
2016-1-24
1月19日上午10时从南京四牌楼坐2路公交车去城南看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半小时即到。公园还刚开放不久,辅助建筑还在弄着。吊车还没开走,长臂悬在空中。但主体建筑已经就绪。不影响游人瞻礼。
整个场馆以新建的大报恩寺塔为中心点,用外观茶黑色的大块面玻璃幕墙围合成一个宽大厚重的长方形空间。大门外,有一整块长约6米、高约1米6、厚约1米的花岗岩作成的卧碑。正面写着“大报恩圣地”五个鎏金大字。背面是《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碑记》。书法出自南京著名女书法家孙晓云之手。碑记的落款时间是2015年10月。全文以孙氏所特有的行楷写成。笔意潇洒,全然没有一般碑版文字的板滞。该碑记记载了这个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前世今生即沿革大概。记中特别提到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捐资十亿成此殊胜的善举。
入口处设计典雅大气,有金陵刻经处的旧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写的“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八个大字。
进门后左右对称地分布着两个亭子。凑近一看。右侧为明成祖碑亭,成祖的那个碑亭亭子建造好了,但台子上还空着。左侧为明宣宗碑亭。也没有完工。明宣宗的那块碑高大得很,但上面显然是将砸碎了的原碑拼凑粘合,破碎的碑身加了四五道铁箍。看不见任何文字。不用说,将文物砸碎、将碑文文字磨平这样毁灭文化的蠢事,只能是文革破四旧那时节被“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疯狂号召所鼓动的红卫兵们干的。
设计师为瞻礼者设计的游览流线是顺时针方向,即进门后先左后右的游览。自左侧进入,依次是大报恩寺的历史沿革视频播放空间,大报恩寺建筑遗址保护现场,大报恩寺核心景观地宫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场馆以及地宫2011年出土的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和诸圣舍利以及70年前在大报恩寺附近出土的玄装法师头盖骨舍利等瞻礼场馆。然后才是进入新修的大报恩寺塔地宫看球幕电影,主题是佛本生故事。随后可登塔赏景。下来后再沿着右侧长廊参观藏海无涯(大藏经收藏馆)。从藏海无涯(汉文大藏经图书馆)出来,你还可以沿着长廊欣赏正在展出的绘画作品。最后一站也就是接近门口的右侧有个工艺美术馆.那里出售艺人门创造的各种跟大报恩寺报恩主题关的工艺品.
午餐就用他们给的优惠劵40元钱,我和毛桃青各吃了一碗素面,刚好把优惠券用掉。
12点半,从大门入口处左侧一线游起。这一线有较多的出土遗址,有关于大报恩寺历史沿革、出土佛舍利的场景遗址保护场所以及相关出土场景的微电影。在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的地宫发掘后,在左线有专门的建筑空间展示地宫出土的文物。自然,沿途也有不少或大或小的视窗,滚动播放着大报恩寺地宫发掘及整个遗址区发掘的工程现场的视频。内容十分丰富。
大报恩寺塔以地宫藏佛舍利闻名于世界。但这地宫的舍利又分两种,一是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也就是释迦牟尼圆寂后,弟子们荼毗(火化)乃师时在骨灰中发现的结晶体。这种结晶体是直接从佛身烧出来的。因此称佛舍利。顶骨舍利就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在火化时留下的结晶体。信徒们便在全世界各地请求供养。2010年在大报恩寺地宫发现的佛顶骨舍利之所以轰动世界者以此。二是感应舍利。2010年,大报恩寺遗址地宫还出土了“感应舍利10颗”。所谓感应舍利,仍是跟释迦牟尼有关的舍利,但不是直接从释迦牟尼的肉身荼毗所得,而是后世高僧出于对释迦牟尼的虔诚信仰,专门举办有关法会,设置释迦牟尼佛像。按照程序做足法事,往架好的柴堆中放置一些信徒供佛的器物,比如念珠,然后点火模拟释迦牟尼荼毗仪式,最后从灰烬中会发现一些结晶体。这就是感应舍利。其实,后世高僧也有弟子想念自己的已经圆寂多年的师傅,举办乃师荼毗仪式因而得到感应舍利的。我在《全元文》中就曾看到过一篇详细记载某高僧感应舍利产生过程的文章。大报恩寺地宫除了出土释迦牟尼的顶骨舍利、感应舍利外,还有诸圣舍利。何谓诸圣舍利?所谓诸圣舍利,也就是大报恩寺其他历代高僧圆寂后火化所得的舍利。一个僧人荼毗时是否有舍利子,舍利子的多寡,形状色彩,都很能说明其平生修为。因此,僧人有很在意此事者。比如,茗山法师的日记中就记载了文革浩劫刚结束时,海灯法师来访期间和他的一席谈话。当时他们的谈话是在招待所进行的。海灯说,只希望死后能烧出几颗舍利子。
大报恩寺历史上有很多名字,大多跟舍利子有关。也可以说大报恩寺废而复兴,都得力于舍利子。
公元247年,释康僧会求得感应舍利,在长干里建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供奉感应舍利,长干里遂称佛陀里。
375年释慧达见长干里有佛光,在长干塔下发掘得三舍利。
这个舍利塔里供奉的就是佛舍利。不过,今天 这里供奉的不是的佛顶骨舍利,而是感应舍利。
988年释可政从终南山紫阁寺背负玄奘顶骨回长干寺安奉。
1011年可政大师奏报长干里有异光,朝廷查证后“信其事”,宋真宗恩准重修长干寺长干塔并瘗埋释玄奘的顶骨舍利。
上世纪40年代初,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曾经威胁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帮其在大报恩寺挖掘玄奘法师舍利。遭到中国学者拒绝。后来他们从日本请专家来寻找。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大报恩寺南岗三藏塔遗址发现了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当时汪伪政权的民政部长也是汪精卫的连襟褚民谊知情,为中国力争了一份。现藏南京小九华山玄奘法师塔下。这是玄装法师头盖骨舍利。这就是大报恩寺的舍利中还有玄装法师头顶骨舍利的背景。1993年,我刚来南京工作时,在小九华山玄奘塔壁上,还读过有关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的这段险些被日本鬼子独吞的往事记载,但那则记事碑文后来不知是谁下令磨平了。2000年后我再上小九华瞻礼玄奘法师舍利塔时,却不见了这段碑文。
右路艺术长廊连接的最大的场馆是“藏海无涯”。内有“金陵刻经处”的创始人杨仁山、学者欧阳竟无,赵朴初等的雕像。青铜质地,真人大小。该馆四壁顶天立地的书柜,上面堆放着佛教大藏经经书。一米7以下为纯粹经书的函套。没有内容,一望而知,是象征性的。但1米7 以上则放着一函函线装的佛经。一直堆到天花板。但我估计真的绝少,应该绝大多数都是做做样子的。旨在营造一种氛围。因为传统的经书在书脚一端的页口上都会印上书名函数等信息,不会空无一字。除了假经书外,却还保存了很多来自金陵刻经处的活字版以及木刻书版的板片。那家伙可是真的,是真正的文物。其实,在全监控的环境里,在那么多真正的佛经雕版陪伴下,就放它一套或几套线装的汉文佛经又有何不可呢?这种真假杂陈的展陈方式总给人一种真假难辨的感觉。因为书架上提醒观众那是文物,不能碰触。但谁都知道,金陵刻经处所藏的印板那是真文物。你那做样子陈列在高处的空壳佛经怎么能算真文物?
我们在金陵刻经处还坐着欣赏了关于释法显、释玄奘西行求法的微电影。我在给学生讲授中国旅游文化传统时,曾经无数次被他们的那种舍身求法的精神所感动。视频直观,任何层次的观众都可接受。用这种方式活化遗产,雅俗皆宜,老少皆宜。
艺术长廊两边橱窗中展示的是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彩色唐卡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夏吾才郎和他的弟子久西加师徒所绘制的彩色唐卡佛教主题画。今天因为时间充裕,我较仔细地欣赏了这些彩色唐卡画。了解了藏传佛教的很多神祗,如白度母、绿度母、五姓财神、藏传佛教的创始人莲花生等等。这些彩色唐卡的制作技艺,已经被作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橱窗里也展陈了制作彩色唐卡所使用的颜料,那些来自植物和矿物的原料,一小碟子一小碟子地放在那里。供观众了解。这个展陈每张绘画作品都有关于绘画主题的比较详细的解释。看一遍下来,不仅欣赏了画作,也了解了藏传佛教的诸多神祗的名称。真是受益不小。这些彩色唐卡凝聚了夏吾才郎和他的弟子久西加两代人的无数心血。他们都是毕生做着一件事,所以才能出神入化。不过价钱也不菲,一尺见方的绿度母,也要三、四万啊,写字台大小幅面的一幅五姓财神或千手观音,没有一百五六十万拿不走啊。
下午两点,此行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在真正的地宫也就是大报恩寺塔底下地宫看球幕电影,10分钟,电影介绍释迦侔尼成佛故事。还记得当年在无锡灵山胜境的梵宫里看佛本生故事的表演,那是坐着看的。今天则是站着看的。灵山梵宫的演出人物、故事,节奏,更佛一些;今天的电影,更人一些。释迦牟尼的过人之处在于能看开,能放下,能舍弃。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恰恰看不开,放不下,舍不得。释迦牟尼也好,观世音也好,地藏菩萨也好,他们的造像似乎永远有那么一点神秘的浅笑。我想,他们应该不是讥笑,也不是嘲笑,而是一种悲悯的笑。笑我们执迷不悟吧?
现在的报恩寺塔虽然比原来高,但却找不到以前阅读文献所得的那种感觉。文献记载的大报恩寺塔是琉璃砖砌成,现在则是钢筋水泥结构,牢靠肯定远远超过当年,但艺术趣味却少了许多。我们一口气爬到三层,后来又四层、五层,六层、七层、八层。现在只开放到第八层。每层有一种佛教神祗,如7楼8楼都是释迦如来。再往下还有文殊呀、普贤呀、3层是地藏普萨等佛教神祗的龛位。每层都有仿银质的浮雕定在墙壁上。游人不多,但还是有不少人每层见佛就行礼,然后念念有词,祈祷菩萨保佑他们全家平安等等。我心里则想,礼佛不应有私心杂念。礼佛时表示你对释迦牟尼所悟做人境界的尊敬,对他所宣示给世人人生真谛体验的尊敬。礼佛不是做交易。佛也不会跟你做交易。如果佛那么势利,那祂就不是真正参透的高人。
当然,那种感觉之所以找不到,可能跟大报恩寺在明清是大寺、名寺,高僧辈出。故事众多,而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只是一个遗址公园,并无高僧大德。因此,不能苛求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者。
关于大报恩寺的得名,一般说是明成祖朱棣为了报答乃父朱元璋、乃母马皇后所建。但我记得有史书记载却说:明成祖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个朝鲜族嫔妃叫碽妃的所生。人长得很漂亮,但嫔妃没有名分,朱棣的生母反倒湮没无闻。不管是为了纪念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是为了纪念朱元璋和碽妃。报恩思想都是一样的。中国文化强调人生当有报恩思想,即天地覆载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师长教育之恩。国家庇佑之恩。
这次来大报恩寺,最为强烈的感受是到处都在讲报恩。包括外围施工的拼裆纸板上,墙壁上都是这类宣传文字和图画。
在极左思潮盛行的岁月里,我们几代人所接受的差不多都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教育。差不多都是跟旧传统决裂的教育。那些年月,盛行阶级斗争理论。文革中更是登峰造极。影响所及,国人对文化,对长辈,对国家敬畏之心越来越少,感恩意识越来越淡。这是十分可怕的民俗变化。现在当局建成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将其作为一所感恩教育的学校,也是应该的。
今天下午,我在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入口左侧一线游览时,看到一尊巨大的侧面佛相,旁边玻璃墙上竖排着三行色彩淡雅的宋体字:
奇哉 奇哉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然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 则无师智 无碍智自然智 自然现前
这是释迦牟尼苦行参悟后的感想。就是这么几句话,却披露了人生的真谛。我喜欢佛教,喜欢佛教的无私。喜欢佛教的分享意识。喜欢佛教的自我牺牲精神。释迦牟尼的上述感想,地藏普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偈语。那是怎样的牺牲精神啊。任何人,任何党派,若能无私到这种程度,哪里会有无意义的人生和治理不好的天下?妄想执着之于人,就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样。是自碍非人碍啊。佛说“若离妄想 则无师智 无碍智自然智 自然现前”,世人信之者少,那是因为有勇气离弃妄想执着的不多。他没有到达这种境界,也就难于体验“无师智 无碍智自然智 自然现前”的愉悦。
游通天岩记
喻学才
2015-4-29
出赣州市西北行12公里,便是水西乡通天岩村境。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就坐落在这里。
我们一行游通天岩,是从山门进入,从游谷底景观开始的。
来赣州多日,几乎游遍城内城外的所有风景名胜,唯此景区给人的印象最佳。大抵城内诸名胜有胜迹而无风景,城外如南崆峒山有风景而又无胜迹。且森林云云,都是近十年封山绿化而成。虽曰成林,终觉气候不大。未若通天岩一进山门便见古松参天,浓荫遮道。赣州一城之旅游景观,合自然与人文二美于一区的,只有通天岩足以当之。
通天岩景区属赣州市区内发育最好的丹霞地貌。由于地球外营力的作用,经雨水洗刷,日头晒烤以及溶蚀、崩塌等途径,为低洼的沟壑准备了较丰厚的红壤,郁郁葱葱的古树名木就生长在这样的沟壑山坡或峡谷中。同时,由于崩塌及溶蚀,景区内又有许多洞穴和悬崖,令游人流连忘返。
此中洞穴最令人难忘的是忘归岩、通天岩和观心岩。
忘归岩
忘归岩像一条隧洞,将景区精华透漏给旅游者。岩壁题刻甚多,内容隽永,书法古朴。尤以王阳明所题一首五律为冠。诗曰: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
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
诗后有题记:正德庚辰八月八日访邹、陈诸子于玉岩题壁,阳明山人王守仁书。王阳明的心学已参悟到大彻大悟的境地,可上接老子、孔子,西通释迦牟尼。近世哲学家难以企及。故其为诗,洒脱得不同凡响。在忘归岩正面墙壁上,还有辛弃疾的好友李大正的题刻。李大正虽不如后来的王阳明知名,但他的摩崖题刻却创下了了通天岩诸石刻中的一个第一。这是一方篇幅最大的石刻。字大如斗。文曰:“建安李大正将命冶铸,淳熙乙未春二月廿三日,奉亲携孥来游通天岩,表弟括苍吴昂同行。”忘归岩还有一幅题刻,只有四个汉字数字,三个标点,文曰:“二七、七、七”,堪称最短的摩崖。
忘归岩的美,半在天成,半在人为。石壁突兀,发育良好。此为天成之美。题刻众多,内容丰富,此谓人为之美。更令各个层次游人心动的是忘归岩洞道中的空穴来风,凉爽宜人。那种惬意感是任何空调器都不能及其万一的。这个忘归岩洞真是能使游人产生雅俗皆宜、宠辱偕忘意境的去处。凡夏日亲历者必以吾言为不虚。
通天岩
通天岩最称幽邃,为一处天然环形山壁。古代的游山者描述她是“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石峰环列属实,一窍通天当系杜撰。相传此岩顶以前自动漏米,岩下的广福禅林僧众及香客有多少,岩顶所漏米总是刚好够吃。后来有个贪心的和尚想多弄点米卖钱,捅开了漏米孔,结果上面漏了三天三夜的砻糠。至今赣州民间还流传着和尚心大吃砻糠的俗语,用来讽刺贪得无厌的人。不过,通天岩管理处的杨书记仍认为岩顶确有小孔通天透亮,但我们左瞅右瞅,还是没有找着。在许多历史名胜,特别是跟佛教有关联的山水名胜,往往有着此类贪心人的传说。实际上这些故事就是佛教戒贪思想的一种形象诠释。
通天岩是本景区的中心。以寺后壁上建于唐代党风观音造像、五百罗汉像及宋代的五百罗汉像见称。这些造像有的已经风化得只剩下一个人形,尤其是山腰唐宋志坚的五百罗汉像,本来凿造时所确定的形体就小。现在久经日晒雨林,变得又黑又小。轮廓模糊。颇难辨认。华严三圣既大又清晰,位置亦高。然终不如宋代双手合十的立观音来得清纯亮丽。通天岩下的广福禅林为净土曹洞宗,原禅房(今做别墅,蒋经国之别墅在焉)。前柱子上刻有一副楹联,很是耐人寻味:
平六贼但澄性海, 降四魔应固心城。
这幅对联对王阳明心学是一个形象的诠释。六贼是佛教词汇,意指干扰人的心思宁静的六种情绪,即喜、怒、哀、乐、爱、恶。这六种情绪都是主观的表达,任何一种情绪的出现,对于宁静的心境来说,都是一次扰动。性海,喻指人的本性平静如无风无浪的大海。四魔可指酒色财气。联语意思是说,人只有把心得城池牢牢守住,酒色财气这些魔鬼就无法攻入。也就是说人只要征服了自己的心,能控制自己的心,不为外物所诱惑,这样的人才是大英雄真豪杰。
苏东坡访阳孝本
阳孝本祠堂亦在通天岩。阳孝本是赣州本地人,曾担任过中央图书馆馆长一类职务,后隐居于此。宋绍圣元年(1094)苏轼贬官岭南,路过赣州,(当时叫虔州),曾到今通天岩访阳孝本。据杨书记介绍,苏轼来访,并不递名片,也不报形姓氏。手提一条鲜鱼和一根稻穗。用茅草扎提。门人通报。描绘来客手拎一根茅草,所束一鱼一禾。阳孝本一听就知道是苏轼来了。于是慌忙迎客。阳公陪苏轼游虔州名胜。两人在游祥福宫时共赏廉泉,并作廉泉诗。两人夜话于泉旁。通宵达旦。后人建夜话亭纪念着两位先贤。亭在今赣州一中内。
观心岩
观心岩在忘归岩东北方向大约60米处。此洞只有一险径可攀爬女而上。洞在悬崖峭壁间,距离地面约两丈高。洞前有一条深谷,中有水潭,为古老的松竹所覆盖。沟中除虫声和鸟语,寂无声响。当年王阳明就是在这可容百人的天然岩洞中聚徒讲学,传授他“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研究心得。王阳明为明正德时人,距今为时500来年。在中国,这个数字并不代表悠久。但由于溶洞风化严重,王阳明在此中讲学,于今一点痕迹也找不着了。而据府县志书记载,这洞中的摩崖石刻甚多。
阳孝本墓
游完通天岩,从左侧山坡上山。途径一个路边小平台,左右各有一棵柏树。台前两层乱石垒成的石墙。导游韩振飞馆长告诉我们,这个小平台就是苏东坡的好朋友阳孝本的墓地。宋代堂堂国家图书馆馆长,身后竟然连块墓碑也未保存下来,不亦悲乎?
上到高处,沿山脊俯视四周,其景观又是一种风格。从忘归岩到普同塔,有三个太师椅式的地形,一个个浑圆的红色山丘,互相似断似连的基本呈水平状呈现。在圆形红色山丘上,由上至沟谷,依次生长着绿油油的植物。沟谷间土肥水足,古木参天;红丘上水土来源差,松树长得小而矮。却无一例外的青翠可爱。来到通天岩的制高点群玉阁,举目俯望,向之所游忘归岩,通天岩、观音岩皆掩映在谷底林海之中,而景区以外的地貌全是同种地貌,只是植被略差一些。始悟田汉为什么取“群玉”为阁名。
我正在感慨,如此美好的东岩,要是有水该多绝啊。陪同的小肖指着通天岩旁的一条沟谷说,我们已经开始筑坝拦水,并将加高景区懂不的罗边水库的坝高,准备搞水上游览。我一看,果然有一条玉带似的小水库,藏在红丘绿树之间。我想,一旦库尾延伸到这些沟谷之中,划一叶小舟,从水上看通天岩这种丹霞地貌,其感受将别是一番风味。据介绍那睡眠将来拟叫通天湖。
通天岩景区还是天然药库和植物园,可游玩的内容甚多。今谨记我最感兴趣的几个点。据管理处小肖描述,春光明媚的季节,你可以欣赏到嫩绿的枫叶如水洗过一般斑斑驳驳。晚秋,极目望去,尽是被霜染红的枫叶。在绿树丛中更显妖娆。还有那映山红开得漫山遍野,金丝桃点缀沟谷,黄栀子花香透山岗,野蔷薇、油菜花招蜂引蝶的季节,在在令人陶醉。
(1996年8月14日记于赣州宾馆 ,其时正在编制赣州旅游总体规划实地考察期间。)
韩城武庙、文庙、城隍庙游记
喻学才
2015-3-17
韩城有老城,也有新城。老城正处于旅游打造的前夜。西安有关开发集团准备进行“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的打造。“风追司马”这半出大戏已经在芝川镇唱响。我琢磨“史记韩城”这半出大戏应该主要在韩城老城上演。当然,扩大一点,将高门司马迁故里,徐村司马迁埋骨地和韩奕坡的司马迁祠墓联合起来打造,则更为完全。
刚过完年,韩城老街整治还刚刚开工。但站在高处不难看出,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一片,还有韩城的老街巷里许多影响景区打造的新建筑都已经被拆除。中间空着一块块的白。
上午打的到文庙大门外,看广场墙上《赵氏孤儿》的故事砖雕组图。赵氏孤儿的故事名传古今,故事的三个主角也就是赵武、程婴、公孙杵臼三义士的墓地就在韩城。这真是韩城的一份万古不磨的光荣!看着墙上的砖雕组图,想起儿时读《东周列国志》的情景,恍然如昨。
一、武庙
先游东营庙。卖票的人未来,值班的一位老者先收钱,说你们去看,待会回来我会把票给你。
明清时期,韩城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军营。现在只剩东营和北营两处建筑尚存。东营虽然以一庙多神著称。但现在事实上主体就是武庙。里面祭祀关羽。因为壁间所嵌万历三十八年重修碑记明确记载说:“城之艮创关王庙其来远矣。”这篇碑文说明东营最初就有关王庙。军人来自各地,关王信仰容易达成共识。但肯定还有其他信仰者,为满足兵丁们的多元信仰,因此形成这种一庙多神的格局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该庙结识了一个叫严磊的中年人,其人热心学习,心灵手巧。关公殿前空地上,他自己制造假山,用青砖制作八卦图,等等。其人性喜研究问题。他自己写的一篇研究武庙建筑文化的文章,过塑后圈在进门处出售明信片等纪念品的台子上。我拍摄了这篇文章。我拍摄抄录有关楹联时,他告诉我,庙里所有对联都有纸质印刷品。一元钱一份。我估摸也是他弄的。这是一个有修行的人。他不仅仅是录印庙里的对联。他还将中国文化中的古训格言整理了不少,印在上面,用这种方式影响读者。做功德。临别我们互留了手机号和姓名。我赞美他的聪慧和修行境界,建议他有机会出去看看。看得多了,思路更为开阔。
在武庙,我十分欣赏下面这副对联。如
生蒲州事豫州战徐州守荆州万古神州有赫;
兄玄德弟翼德释孟德擒庞德千秋至德无双。
只有汉字和中国的对偶文化才能创作如此简洁的人物小传。
东营庙内还是斗母阁、华佗庵等其他信仰载体。只是规格规模不能跟关帝庙比。也许这些庙宇在清代规模不小,只是现在没有了。严磊自己动手,弄了个小庙聊备一格。
二、 文庙
现存韩城的文庙,是在元代遗址基础上建造的,时代为明初。棂星门前鲤鱼戏浪等龙形镂雕照壁比较有特色。和所有文庙的格局相同,也是从门外的道冠古今,德配天地的木牌坊开始。照壁后为棂星门,棂星门后为泮池。再后即是戟门。戟门后为大成殿。大成殿后为尊经阁。经营者莫名其妙地在大成殿前树立一个孔子行教像的幌子。在像前设一焚香台。同时也是捐钱箱。害得我们想拍摄一张完整的大成殿照片都不可能。
这座明代教育建筑保存完好。游人一波波来来去去,看样子大多数人并不关心“道冠古今,德配天地”这些匾额。站在孔庙中轴线上,我想起了古人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名言。读大学前,我还认为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哩,因为毛主席批判过这句话。现在看来,这句话没错,道就是客观世界共遵的总规律。这个总规律像一根红线贯穿古今,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比如说,所有血肉之躯的生命包括我们人类都不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路数,宇宙万物都逃脱不了成住坏空的铁律。谁敢说今天高科技了就能改变?至于“德配天地”,则是赞美孔子的。孔子的仁德思想,他希望社会有秩序,希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成为人人的自觉。这就是跟天地合其德了,因为天地是无私的,覆载万物而无偏私。蠢然众生,都把一个我字放不下,因此,到死也悟不了道。英国学者达尔文发现了丛林法则,认为天地万物,都存在竞争关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确实揭示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广泛存在的丛林法则。但我要说,孔子比达尔文伟大。何以故?因为达尔文只是揭示出了事实的真相。并没有给出解决的办法。孔子则不同,他何尝不知道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但他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给出了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明路。他认为,只要人们都能克服自己本性中的兽性的一面,而自觉张扬扩大人性中的仁爱的一面,则这个世界就会和谐。
尊经阁几个字悬在背面,正面莫名其妙地题写“题字室”三个字。我们走到台子上巴着门缝看,里面空无一物。所谓尊经阁,过去是在孔庙又称府学或县学的学子们的图书馆,门外的铭牌介绍清楚,但里面却空无一物。其实,从开发的角度看,这是有问题的。里面可以陈列若干书橱。做些过去士子读的经典的模型。锁在柜子里。另外,买些新出的上述经典的新版本,供游人进尊经阁内观赏。也是在宣传传统文化啊。或者,在墙壁上安装宽大的显示屏。滚动播放名家讲论语的视频,或者孔子的电视片,例如像高铁曲阜东站候车室里的视频播放《演说论语》那样。不是既可活化景点的文化内涵,又可留住客人吗?现在锁着,游客一晃而过。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正宗载体,如此不发挥作用,岂不遗憾?
尊经阁后是韩城石刻博览处,无论是尊经阁后围着台子排列的40余件喂养牲口的石槽,还是搜集来陈列在左侧长屋下的韩城古建筑石头构件,都是气势磅礴的。且分区清晰,如柱础、拴马桩、石柱、碑、墓门等。以类相从。门口加以说明牌。
庙里有碑楼六座,明伦堂墙壁嵌有碑刻多块,是研究文庙历史的重要档案。庙里中轴线上有数株古柏,大多700年上下历史,是韩城文庙兴衰的历史见证。
三、城隍庙
城隍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文化。城隍是地方保护神。渊源甚早。但真正普及到县级政府所在地甚至更低层次的行政单位如乡镇,则是从明朝初年开始的。城隍文化实际就是古代神道设教战略的具体化。古人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光靠君权和族权还不够。因为有些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鬼神惩治。明白了这些,再看城隍庙,就会豁然开朗。为什么城隍庙里设检查司、审问司等四司。因为城隍就是一个地方的阴间的主宰。从京城到县城,都有城隍庙。也就是另外一套行政机构。不同的只是他们夜间办公。所担任的职责也是佐治。表彰善类,惩处恶人。这个阴政权和现实的阳政权一唱一和,互相呼应,的确可以取到佐治的目的。
临出门时,只见一个人站在门口,向我们走来。原来他就是早上接待我们的值班老者。他递给我们两张票,口中还连连解释。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和负责。因为我已然把他们欠我两张门票的事忘得干干净净。
党家村旅游日记
喻学才
2015-3-9
下午1点,到达党家村。党家村在陕西韩城西庄镇境内。为国字号文保单位。我们在村外一党姓农民的农家乐用午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鸡蛋西红柿面条。20元钱。味道跟昨天中午在芝川镇所吃的羊肉饸饹之又咸又黑迥乎不同。这里的面条虽然量不大,但味道清淡。在等饭的空隙,和门外的几位老年村民聊天,知道该村村委会将经营权承包给市旅游局公司经营。他们每年坐享红利。自己该种田还是种田,该经商还是经商。村民也不是省油的灯。随着游客的增多,收益越来越好。村委会也可能要求提高分红比例。
大门对联
和其他景区一样,党家村也是以传统的牌坊造型做门楼。体量颇大,水泥浇筑。建筑无足评说。但大门上今年春节张贴的一幅对联却大气得体。值得欣赏。联曰:
祖宗艰难创业,修此宅,造此庄,原为避风雨乐农商。岂料留下稀世瑰宝,可光中华建筑史; 岁次甲午年除夕
子孙懵懂享用,作于中,歌于斯。不识真面目蕴椟玉。既经拂去历史尘埃,方见北国文明村。党培经老先生撰联,龙门延宏书
今日发展旅游,祖先留下来的村落,都成了香饽饽。子孙享用不尽。此亦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境界。可惜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习惯于一刀切、命令主义的行政作风,已经毁掉了难以数计的类似传统村落。它们已经被彻底的摧毁,代之而起的是商用楼盘,火柴盒建筑等其他现代大路货建筑。相比起来,党家村是幸运的。
党村家训
过牌楼下坡途中,路边有一大块广告牌式的设置,上面赫然写着党家村家训。
其一曰:
在少壮之时要知老人的心酸;当旁观之境要知局内的境况;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人的苦恼;居安乐之场要知患难人的痛痒。
其二曰:
无益之书勿读。无益之话勿说。
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人勿亲。
其三曰: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其四曰:
动莫若敬。居莫若简。德莫若让。事莫若咨。
其五曰: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这些家训,内涵深厚。几乎概括了中华文化待人和自处的全部智慧!当今之世,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许多人不爱看这些东西。也不愿意思考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即使看了,思考了,也懂得了,但未必能实行它们。因为极左路线的领导人以身作则地破坏了知行合一的传统。也就是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此种风气不从根本上改变,所谓中华民族复兴自强,都是自欺欺人的鬼话。
村史简说
党家村地处古韩原,东临黄河,西枕梁山。村落依凭北原,下枕泌水。村史记载清楚。党家村始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初名东阳湾。该年一位叫党树轩的农民到此落户。是为该村开村始祖。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更名党家湾,后称党家村。该村最初是党姓人聚居地,后有贾姓人来加盟。明弘治八年(1495)党贾联姻,揭开了党、贾两姓合力建造农商并重党家村的新篇章。到了清朝咸丰元年,历时三载,党贾两姓富民在村子旁边的高地上修筑了军事防御性质的泌阳堡。至此,村、寨相通,防战结合,上寨下村的格局确定。保持至今。两姓有秦晋之好。共同开发规划建设这个村寨。村中现存有党族祖祠、贾姓祖祠、党姓分金院、贾姓分金院等两姓创业建村的载体。从元朝至顺年间到上世纪80年代被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刘宝仲教授等师生发现前,该村700多年来一直过着亦农亦商的生活。1988年4月,在美国加州大学组织主办的国际民居建筑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中国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刘宝仲教授专题介绍了党家村。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美国伊利诺大学哈蒙德教授会后专程来韩城考察党家村。尔后,日本九州大学民居考察代表团曾两次考察该村。代表团团长青木正夫誉党家村为“民居建筑的活化石”。(解长峰如是说)近年来则以旅游业和农业为生计。开辟的也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纪元。
上寨下村
过“党家村”大牌楼检票口,下行,路在村子的高处,从公路边向右侧俯瞰下去,是鳞次栉比的四合院建筑组群,密密匝匝。十分和谐地竖立在一片谷地里。粗略地数了数,现在还完好的四合院约略100余座。两侧的原,像屏风一样围挡保护着这个村庄。右侧的“屏风”看起来比我们左侧的“屏风”要低一点。下行途中,感觉左侧的原显得十分陡峭。回头观望,上面山顶上还有若干建筑。问村人,知道那就是当年防止土匪的寨。党家村有下村上寨的布局特征。上山也就是上原上的防匪寨,只有一条易守难攻的路。
料敌楼
村中建有料敌楼,明显地高出普通四合院三四倍。战乱年月,日也有人值班站岗。一旦有警,立马用村人熟悉的方式通知。村人即快速转移到寨上。这种安防建设,在农耕社会冷兵器时代,不失为一种得当的举措。
党蒙旧宅
下行200余步,就是清代光绪年间钦定翰林党蒙的宅第,这个宅第是该村甲级四合院。院子里有一个标志,一个磨盘式的石雕“民居瑰宝”。进门右侧有石碑《党家村民居调查纪念碑记》。其中说到上世纪80年代初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师生发现党家村以及随后日本九州大学本田昭四教授等先后考察该村,并给与民居瑰宝的评价,本田昭四教授客死韩城等事迹。不知何故,这份1992年由中日党家村民居联合考察团树立的碑记中,却没有提及解长峰书中所说的美国学者哈蒙德、日本团长青木正夫考察事。
党族祖祠
在党族祖祠中所供奉的始祖牌位上,我看到了党树干和樊氏夫妇的名字。若然,则与前述专家考证的党家村始祖党树轩不符。我估计一大半是仿制牌位的人书写错误。误将树轩写成树干。
贾姓祖祠
贾氏祖祠布置路数跟党氏祖祠差不多。游览这个村落,唯一的遗憾是因时间不凑巧,正赶上周六,没有机会翻阅党、贾两姓家谱。不明白祖祠这个名称的来历。因为一般聚族而居的地方,祖先有重大功名和官职的,通常称家庙,一般则称宗祠,如果是普天下某姓合修的,则称某某总祠。像该村这样的称谓总有点旅游开发的味道。不敢武断,提出存疑。
党姓分金院 贾姓分金院
所谓分金院也就是本家按股本分红的地方。平时大家可来这里了解本家族财务情况。相当当今各单位的财务室。
光裕第
光裕第又称走廊院。
这一家的宅院也是四合院,就建筑规制而言,当属甲级四合院。我不知道宅第主人是否姓孔。我走进去感到很不舒服。因为该四合院正房大门上张贴着曲阜孔府的那幅著名的对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我不知道主人为何要悬挂这样的一副对联。难道他是孔子的嫡系后裔?或者只是想借助孔府的那副相传是出自纪晓岚之手的名联来提高自己的身价?不得而知。房主人似乎在里面打麻将说话。隔着帘子,没好意思问他。而院子里却一点也不含糊地悬有禁止拍照的牌子。让人感觉很别扭。因为除曲阜外,还有衢州、高淳等地孔姓族人聚居的地方,一般都没有看见敢在自家门头上悬挂这副对联的。而此联不仅内容相同,甚至连载体也一样,也是写在木板上。究竟是主人有圣贤修为因此才大言不惭抑或是出于欺世盗利的目的。不得而知。
诗书第
诗书第是已经看过的民居四合院中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最浓的地方。宅第的主人还生活在其中。墙上张贴着韩城妇联评出的“最美家庭”奖状。上面刊登有他们一家老小和和美美过大年的照片。长长的四合院内两边门脸旁挂着不少代售的书画作品。正面客厅里除了书画作品悬挂滿壁外,横头还有主人正待出售的剪纸、拓片等旅游纪念品。难能可贵的是在客厅正面靠墙的地方还有一小橱柜线装书,我挪开椅子隔着玻璃看了看,诸如《论语》、《左传》、《唐诗三百首》等书,大抵都是祖传之物,是一百多年前读书人的教科书。临走时我给主人提了一个建议,可以考虑搞点游客参与的项目,比如,弄个木版印刷或活字印刷设备,内容可确定为家训或古代哲理诗。刷印技术简单易学。让游客自己亲手刷印若干张家训、格言,后面有在某地留念之类的文字。也可配上自己的名字。然后顾客话一定的费用买去送人或自留纪念。房主连连认同称谢。显示出主人积极进取,善于学习、乐于改进的特点。
文星阁
党家村文星阁实际是一座塔,但不知为何却称之为阁。我看,就是一座文峰塔。塔高6层。从笔参造化横匾的书写看来,这个塔或阁的建造时间当不会太早,很可能是民国或者晚清的产物。因为笔字已经写了简体。
一层建在约2米高的台地上。从阁门往里望去,登阁的小门锁着。门前台子上香烟缭绕。前来许愿祈福的大都是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阁前红绸字许愿条密密匝匝,把古老的祈福塔装点得十分鲜艳。
自南面仰望,这座文峰塔的每一层正面都有一块横匾;二层的横匾为“大观在上”。三层的横匾为“直步青云”。四层的横匾为“文光射斗”。五层为“笔参造化”。笔字的竹字头已经看不太清。塔顶也一样有塔刹等物。
焦溪村游记
喻学才
2014-9-6
七月二十九日上午9点,我们的车子在卫星导航仪指引下,从大片农田中间的机耕小路上找到了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快接近郑陆镇的约10多公里的路途,车子走得胆颤心惊。因为两边都是稻田,路边时不时蹦出一个村牌,这些村名有规律,都是姓加头,如余头村,刘头村,等等。车子恍惚在田埂上游走。我们最担心的是对面有车来怎么办,因为路太窄,无法错车。好在卫星推荐的捷径,附近熟悉的人都不走,就我们一辆车。偶尔遇到几个骑车的人,自然不是问题。
镇长杨康成
到了郑陆镇,才知道这个镇好大,镇区气象简直像县城关。车子行走中,我们瞥见了镇政府。那是一栋现代化的办公建筑,相当新,也相当气派。镇上很安静。也很干净。路上看不到一点纸屑什么的。问明镇长办公的楼层,我便径直走上楼去。杨镇长很年轻,很热情。也很干练。我递上名片,简单说明来意后,他便表示欢迎喻教授来郑陆指导工作。我们闲聊了几分钟。他就安排一位叫宋耀武的科长,交代说:喻教授需要什么资料,你找镇办拿。然后陪喻教授到焦溪村考察。小宋是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考到镇机关工作时间并不长,但办事也一样快捷高效。
小宋先去镇办要了一本镇志,一本焦溪保护规划,还有几份郑陆镇简介小册子。用一只印刷有“郑陆镇志”四个大字的纸袋拎着。随后他开着自己的车子,引领我们的车子向焦溪村方向前进。
郑陆的人文
郑陆是一个文化古镇,如果从乌墩遗址算起,这个镇有6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舜过山的传说即大舜南巡路过此山推算,也有5000年的历史;如果从吴国贤人季札分封在舜山之麓,后因三让王位隐居终老于斯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分封在舜山附近,至今也2000多年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郑陆镇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然快步跨入了现代化名镇的行列。截至2013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34亿元;公共预算收入4.01亿元;工业总产值21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8亿元。 该镇工业以干燥产业和包装产业为特色。进入镇区,前往焦溪村途中,到处都是有着“干燥”、“包装”之类关键词的企业厂房和招牌,但看不到乌烟瘴气,城乡都很宁静。 农业以高效现代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为主,如锦涛生态园,牟家现代农业观光园等等。
焦溪的历史
坐在车里,我一方面浏览窗外的城乡风貌,一面抽空看郑陆镇志和镇情简介等材料。了解焦溪的历史和人文背景。
如果从公元810年那位焦姓读书人隐居读书于此算起,焦溪村至今也有1200多年的建村史。只不过一开始并不叫焦溪村,而是叫焦村。唐朝名僧鸟巢禅师与焦先生为挚友,焦先生因用酒糟垫底的扣肉招待客人,焦村被鸟巢禅师改为焦垫村,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师焦炳曾在此村设立私塾课徒,深受村人敬重,因此村名又被改为焦塾。到清朝,这里又被称为焦店。民国三十年(1941)二月四日,日本侵略军火烧焦店。后来村人重开龙溪河。村里主事者遵循风水师的建议,为了规避火灾, 特以焦溪的溪水之“水”来克“火”,因此而定名焦溪。历史上焦溪以商业繁盛著称,清中叶这里就成了常州东门外的著名集市,到民国年间趋于鼎盛。至今保留完好的中市街属于清朝建筑。南新街、北新街等则属于民国建筑。都为商居两用。当代的焦溪产业以工业制造和观光农业为主。
焦溪的村落格局
焦溪村是一座依水发展起来的古老的聚落。最初的水系是“十”字形格局。主要水系为穿村而过的舜河,另外就是龙溪河、西街街河、南溪小河。这四条河交汇,构成一个十字形格局。经过三十多年的人为改造,其中包括1957年的西街街河的填塞,1969年的舜河裁弯取直和拓宽工程,开挖新河自柳门桥以南(经鹤山北麓,至石堰粮库东侧出口一段),填塞柳门桥到宝善桥那段舜河旧河道;1978年又填塞了万兴桥往东的南溪小河诸项工程。到1978年的填河工程结束,焦溪古村原有的“十”字形格局就变成了“一”字形格局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见的村落格局。
焦溪的街巷桥
小宋陪我们从南街进入,过中市桥。感觉街面不宽,但整洁,街心一律用采自苏州木渎古镇的金山条石铺地,坚硬大气。两侧用稍短的金山石镶边。这里属于1946年前后新建的街道。临街房屋都是商住两用性质,一楼做店铺门面,二楼住家。住家的二楼没有土石墙壁,而清一色的板壁。板壁约1米5高的部分做成密封式的,上面部分则配有窗户,可以开阖。这大概也是为了私密性而设。房屋的墙壁比较特殊,墙壁多用当地产的黄石堆叠而成。这些黄石造型并不规整,工匠堆砌也有发生力学偏移的情况,于是在该村我们看到不少山墙上钉满了长短不一的长铁钉。这种铁钉是铁匠打的,呈U形。目的显然是借助这些长钉来加固各相关黄石之间的咬合力度。
经过三元桥,我们又回到中市桥附近。小宋陪着我们进入了老新街。老新街应该历史比中市桥两岸的街道古老一些。明显的感觉是街道宽些。我们在老新街入口不远,遇见住在街口的村委书记沈女士,沈书记很客气。听小宋介绍后,热情邀请我们考察完了到她家吃午饭。并给我们每人送一瓶矿泉水。我们一一婉谢,因为我们此行自己给自己订了规矩,坐自己的车,吃自己的饭,花自己的钱住宿。喝自己带的茶水。不事先联系镇村领导,临时找个熟悉古村情况的人带带路,介绍介绍就可以了。有材料提供一点更好。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经奚家弄,过仇家弄,到中街25号。又回到了我们的停车处。
历史上的焦溪村有六街九桥十八弄,不难想像鼎盛时期的人烟辐凑,市声填咽的繁荣景象。现在的焦溪村新增了一座1979年在红星河上新架的红星桥,保存了青龙、咸安、中市、三元四座古桥。其余老五桥即宝善桥、惠通桥、文星桥、万兴桥、蔡庄桥,根据1980年代村镇规划,已经尽皆拆除。
焦溪村历史上供有六条街道。基本格局为:沿村中东西走向的龙溪河布局,龙溪河北岸有条长街,称之为上塘,上塘东起宝善桥,西至文星桥。这条长街分为东、中、西街;龙溪河南岸称为下塘。龙溪河在南街口折而趋南,龙溪河东称南下塘,河西称南上唐。所谓六街,即指东街、中街、南街、老新街、北新街以及西街。1957年为拓宽西街街面,建设了红星路,将原来的西街拆毁了。现在,六街只有五街
焦溪村的弄堂总共有十八座之多。它们是东街的殷家弄、大桥弄、承家弄、茅坑弄;中街的奚家弄、油车弄、仇家弄、吴家弄、典当弄;南街的是家弄;西街的强家弄、沈家弄、奚家弄;东下塘的牛马弄、江家弄;南下塘的王家弄、蔡家弄、是家弄。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现在还保存下来的弄堂只剩十三座,原来东街的茅坑弄、承家弄;中街的油车弄、吴家弄;原西街今红星路的沈家弄都没有了。
焦溪村的弄堂,因为多位商户居住,安全意识很强。因而也给该村的建筑布局带来特色,这就是在每条弄堂的出入口设置圈门,早启晚闭。有效保证了弄堂中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可惜的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拆大建的时代环境下,这里的圈门也被视为妨碍交通的设置,因此十一座圈门无一例外地被拆光。如今,村人只能在圈门遗址前跟我们话往事说沧桑了。
未来焦溪村
我们游走在焦溪古村,虽然饱享了古村大体完好的格局,和墙面斑驳的商住老宅,还有奚氏家族的进士屋,以及今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的故居等,大多数房屋都有标牌,四处市保单位也有标志牌,但仍感人文内蕴挖掘展示得不够。因为没有几栋有内部布展的景点。和洞庭西山的明月湾比较,还有一段距离。主要是人文遗产资源的发掘和展陈工作还需要加强。
今日焦溪村已然成为基本没有商业的古村,原来的商住结合的建筑功能没啦。历史上焦溪村的产业,空间已经转移到西部、南部了。因为今日的企业不同于历史上的手工业制品,南北杂货,不需要太大的空间。现在的企业要安置机器,安置工人。面积小了撒不开。与商业的转移相联系,今日焦溪村的民居建设也呈现出向西向南发展的趋势。可以预期,若干年后,焦溪村将成为常州武进区的一颗旅游明珠。因为在今日之苏南,像焦溪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已属凤毛麟角。而地方政府改革开放以来重视古村保护,也是比较少见的。
2014-8-8
李市村游记
喻学才
2014-9-2
2014年7月25日下午,我们一行冒着35度高温来到古里镇,在镇办公室奚主任的安排下,建设办的小陈陪同我们驱车李市村。我们约用了一个小时的光景,在古村核心板块走了一遭。一圈走下来,我很快就被吸引住了。是什么吸引我呢?是该村的水网格局、街道布局和道路格局。
李市,本为镇名,现为村名。位于苏州常熟古里镇域。距离古里镇约15公里。2008年被评为江苏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李市村是一座因水而兴的江南水乡商业集镇。它的兴起源于明代一位李姓商人在此地建造别墅,人称李墅。后来凭借水运的方便,李市镇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三条街道的热闹集市,至今还保存下来三百多栋商户住宅,以及规整的沿河条石驳岸。
走进李市村,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村落的布局呈井字型。或者说,这个古老的江南集镇是沿着四条河浜发展起来的。河浜中水面还算清澈,自然也长有不少水葫芦之类的植物。条石驳岸大多数完好保存,颜色赭黄。少数新近补筑的条石则呈灰白色。很容易看出是在旧有的基础上添加的。街道两旁的民居虽然有些破旧,但大体还都稳稳当当的,没有墙倒屋塌的现象。且绝大多数老宅还住着人家。这和有些古村落将原住民统统迁走,徒留一座空村给人的观感大不相同。
李市村的水系分东西流向和南北流向两组。东西向流动的是陈泾河和黄瓜浜;南北向流动的河流有中山河和山泾河。古村的核心街巷全部集中在这四条水系围合而成的井字型格局的中央部分。
今存之李市,主要街道有南北向的李市主街(全长300米)和东西向的李市东街(全长200米)和李市西街(全长200米)呈十字型分布。
昔日李市村的石板街巷路面,现状多数都铺上了水泥路面。这大概是为了行走和行车的方便,虽然无可厚非,但对古村神韵毕竟是一种损害。
古代李市是以走水路连接外部世界的。当年的水路东连常熟任阳,西接常熟唐市,南邻昆山石牌镇,北靠常熟白茅镇。如今的李市村跟外部世界的联系主要靠李白路。大家不要误会,这条路虽然叫李白路。却跟李白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该村以前属于白茆镇。2003年,白茆镇、庙前镇和古里镇合并为新的古里镇。但因为这是一条由昔日的镇上通往李市村的通道,所以名称还是保存下来了。所谓李白路,即由李市通达白茅的公路。昔日发达的水上交通现在基本废弃不用了。这就是沧海桑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村子里虽然有很多老建筑,可惜还没有钉立标志牌。让我这个对李市村没有研究的人感觉很茫然。就像打开一本没有标题的书,想快速阅读。顿时有囫囵吞枣、莫名其妙的感觉。
我曾请教陪同我们考察的镇建设口小陈,李市村的产业构成。他告诉我:这个村子现在主要做红木生意。看来昔日的商业集镇还是给后人留下了遗产,不仅仅是几百栋古旧的民居店铺,也不仅仅是四条长流不息的河浜和架在那上面的若干座古石桥。这就是经营的智慧。由于时间已晚,我们来不及拜访村中的商人,来不及向他们请教红木的生意经。
具体负责李市村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者,是镇文化站站长邹养鹤先生。我曾在薄暮时分匆忙地驱车拜访过他。在他办公的那座园林味很足的文化站,我们小谈了一阵子。感觉到了他是一个儒雅的文人。他说,这个村子,他从2008年就开始研究。传统村落申报材料是他一手整理的。该村虽然没有产生特别有名的人物,但经商致富的商人,读书中举的举人,还有那在仕途上小有斩获的官员,共同构成了李市历史上的人文风景。我说,李市村原生态保存得如此之好,令我激动。但下一步如何发展,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毕竟能留存到今天的江南水乡不多啊。
我知道古镇有常熟著名藏书楼铁琴铜剑楼,询问邹站长。邹站长告诉我,现在也只是一座空楼。因为当年楼主人的藏书早已送到国家图书馆收藏了。
我们希望常熟的领导,苏州市的领导,多给予李市一些关注。因为当今之世经济不具有优势的古村,往往病急乱投医,希望有开发商来开发。而这类原生态的古村落开发商一来,大部分都会走样变味。原汁原味的江南古村如今已经所剩无几。我们提醒决策者不要简单化,用城市开发的模式来改造乡村,特别是改造古村。改造一个,往往就毁灭一个。将来留给后人的只能是城不城,镇不镇,村不村的非驴非马的玩意儿。后人会根据历史档案,指责我们这个时代的当权者祸城殃村。我们有那么多拆迁的钱,为什么不能拿些出来保护修缮若干传统村落,给后世保留一些历史的记忆?
2014-8-24
高淳漆桥村游记
喻学才
2014-8-25
引子
南宋末年,有一位叫孔文昱的孔子后裔,从曲阜到浙江平阳避难。后来又辗转到了江苏的溧阳,最后落脚江苏高淳今漆桥村这块土地。他就是漆桥村孔氏的始祖。现在漆桥这块土地上,孔姓人口占90%,是绝对的大姓。我们到漆桥镇漆桥村考察,前后访问接触了四个当地人,其中一个是镇人大常委会主任,一个是银行会计,一个是小学校长,也是孔氏家谱的主修者,还有一个农家乐桥南人家的老板娘。四个人中只有一个姓朱,其他全姓孔。这当然有偶然性,但也可佐证这个村孔姓人占绝大多数的判断。孔氏始祖建设漆桥是一种版本。关于漆桥村开创的历史,另外一种版本说是西汉末年本地(当时叫南陵)人平当在朝任宰相,因受王莽排挤,自觉隐退,回到家乡今天的漆桥地面隐居,为了方便过往客商,便自己施舍钱财建造木桥。为了防腐,乃刷漆于桥,因而得名漆桥。但据我研究,这后一种说法证据不足。虽然平当在朝当宰相是事实,但他是病死在任上的,显然不可能有回家乡隐居的时间。
新街
今天上午,我们从早上7点半到11点半,用了4个小时走访完江宁街道的杨柳村古民居(事见《杨柳村游记》)。随后驱车前往高淳区漆桥镇漆桥村。一个小时后,我们的车子已经停到漆桥村了。肚子饿了,赶快找饭吃。一番考察,发现这个古村落原来一北一南本有两家做农家乐的。北头的一家门头上标着“孔氏人家”。是一座两层楼的农舍。门临该村新街主道。我们询问是否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回答没有。我看见他们一大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进餐。他们告诉我在村子的南头有一家在做。我们停好车一路找过去。这条公路面临新街,路的左侧都是新近营造的一些景观,尽管有些学城市道路设计模式之嫌疑,但路外的农田中一口口水塘掩映在绿树白墙、绿毯般的稻畦组成的村落环境中,还是十分的赏心悦目。骄阳似火,腹鸣如鼓。没有太多的心情欣赏。即便如此,印象也十分美好。
午餐
过了新近修建的xx桥,走不远在路的右手便出现了一长排平房。门口有个横匾,叫“桥南人家”。平房的东、南两侧连接着农田。远处连接着游子山。热心的农家大嫂知道我们是来找饭吃的,请我们到游廊里的圆桌旁坐,说那里凉快的很。但她们忘了今天没有一丝风,而且35度高温。我们在她们指定的位子坐了不到两分钟,就热得受不了。要求调到有空调的包间。主人又很热情地引导我们进了包间。我点了两菜一汤。一个昂刺鱼烧豆腐,一个清炒豆角,一个西红柿蛋汤。两人还享用了一碗米饭。豆腐烧昂刺鱼最好吃,西红柿的味道也很纯正,很多年都没吃到这种有点酸甜感的西红柿了!一顿饭吃掉94元,朱姓老板娘还优惠了我4元。并且自告奋勇地带我们去镇委会找人大主任孔令兴。因为我们吃饭时朱老板来看我们,闲聊时问及我们的来意。我们实话实说是来考察古村落的,并向她打听镇或村的领导。他当时就爽快地说,吃完饭,我带你们去找。镇领导叫孔令兴。
老街
朱老板人很热情直爽。她带着我们走了半条新街,指着一栋新街临街的房子告诉我们那是她的家。然后从巷道里抄近路进入老街。老街保存基本完整,街道轮廓尤其完整。但不少门面上标了阿拉伯数字。我们一开始都莫名其妙。后来看到好多处都在拆去危险的腐朽旧砖和梁架。原来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从事老街修复的工作。在经过一处临街的巷道口时,我们看见巷子中间高空有木头连接两面的山墙。朱老板见我们张望,便告诉我们那是她的老街的房子,现在成危房了,那木头是用来支撑的。在老街上,当我们经过漆桥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时,只见屋里的老年人似乎都很专注地围着桌子玩牌。一点也不觉得疲倦。我很感慨。人年纪大了,是否都像小孩子一样贪玩呢?为什么他们都不感觉疲倦呢?也许他们害怕孤独,有同龄人在一起,心里就踏实。有事情忙着,心里就充实。孤独,对于老年人而言,杀伤力也许比疲劳感更大一些吧?在村老年活动中心对面,有一片面积500平米左右的废墟。上面瓦砾烂砖,杂乱不堪。朱老板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有三、四百历史的孔氏祠堂的遗址。是当年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因为特殊需要放火烧掉的。
老街长约200米。这个长度,是很适合步行休闲的距离。做步行街比较合适。在老街上行走,我看到一个老者打着赤膊在劈蔑,他是篾匠,正在做手艺活。这场景我已经快三十年没见过。抬头一看,他的正面墙壁上还贴着那张有着牛唇虎掌、鸳肩龟脊特征的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我停下来与老者聊了几句。老者不太善言辞,但看得出来,他对自己作为孔圣人的后裔是自豪的,对于游客尊敬孔子是高兴的。这里的老街人,很少像城里人那样关门闭户。而是绝大多数门户洞开。你走在街上,就可欣赏他家的陈设。其中靠近南头的一家很有意思。主人的门联书法是自己写的,很有特色,引起我的注意。再看横批上面居然增加了四个小字,“要修族谱”。临街的两间房都开着,正面墙壁上分别张贴着主人自己创作、自己书写的诗词。书法没有装裱,就直接将宣纸写就的诗歌张贴在墙上,倒很是原生态哩。因为孔主任他们已经上了老漆桥,我没来进去跟主人闲话。
孔令兴
朱老板很负责任地把我们带到了镇政府,这里镇政府和村委会合署办公。门口的牌子因为朱老板急于招呼我跟孔主任见面,匆忙中未来得及看。应该是高淳县漆桥社区吧?因为江苏省下面镇村机关都挂社区的牌子。
孔主任是固城人。在固城镇担任过镇长职务,来漆桥镇担任镇人大主任,同时担任漆桥镇漆桥村旅游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之职。人很敬业,原则性很强。今天是星期六。我没有想到他这个当领导的还呆在办公室里。
他听明我的来意后,介绍时层次非常清晰。都是具体针对我提出的要求,逐条回答。纹丝不乱。我们对面而坐,交谈愉快。
他的谈话内容如下。他对县委吴书记如何决策开发漆桥镇漆桥村的旅游业,如何正确地定位于做孔子文化等赞不绝口。对吴书记举全县之力支持开发漆桥的魄力十分感谢。他还谈到推动征收修复古街所遇到的困难,虽然觉得压力山大,但他一点也不气气馁。我觉得这种态度真实自然。是一个事业心强的领导面临困难时的真实心声之表露。他还送了我一本小书,书名为《江南孔家第一村》,系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我建议他做孔子文章,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是突出漆桥孔氏,也就是江南孔氏的特点。不要去重复曲阜、衢州。应该立足做自己的高淳漆桥孔氏文化。比如彰显历代漆桥孔氏德行高尚、学问优长或者其他有建树的人的故事,采用动画片或微电影的方式。二是应做孔子思想学说的宣传活化工作。让游客和当地老百姓认识孔子学说的不朽价值。如举办论语短训班等。
随后他和年轻的银行会计小孔陪同我漫步考察老街。我发现老街的街道路面石板不是那么自然,有些地方有车辙沟槽,但都不长,突然断掉。我问原由。他告诉我,前些年有女性因为穿高跟鞋崴脚,当时的领导便将原来的留有历史印痕的石板老街路面挖了,代之以水泥路面。这些现在的石板路面是我们重新找回来铺上去的。我称赞他们不简单。保护原生态文化景观的意识强。他还带我们去看过一处残留的老宅子,是高淳县文保单位,据当年的专家判断为明代的民居。这个民居的编号为xxx.该房子的一侧是两三层的楼房。老宅子柱子粗大,但地面潮湿,光线阴暗。这个地方也就是被漆桥村的人认为是汉朝王莽当政时辞官归隐的丞相平当之旧居。孔主任跟在院子中干活的户主低声交谈了一阵子。出门后,孔主任很是无奈地告诉我,户主的工作做不通,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走过孔氏宗祠废墟地。孔主任说,这里横竖宗祠修不起来,准备搞一个慢食中心。我不认同这个思路。我觉得作为大宋南迁的阙里一支,在这里繁衍生息了700多年。这个老宗祠也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毁于上世纪1944年8月。这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漆桥要打孔氏文化牌,必须要有家族文化历史的载体。不重视这个载体,就等于忽视了漆桥古村的灵魂。慢食中心是个好创意。但不一定要在孔氏宗祠的废墟上建设。那样干会被非议的。因为你说漆桥是孔子后裔聚居之地,但请问你的载体何在?作为家族文化,宗祠或家庙是最重要的载体。
孔主任一行陪同我们走过古漆桥,欣赏了大宋南迁古井。该井栏上当年凿井时所刻“大宋南迁阙里孔氏广源”字样还清晰可见。我怀疑这个广源就是当年孔氏的先祖,说不定是来漆桥定居的第一代或第二代祖宗哩。不过要研究孔氏族谱,看看他们的辈分中有没有广字辈,看看他们宋朝的先祖中有没有叫孔广源的人。在老街尽头,我请他们留步,因为新街我们下午过来时已经走过一次,现在往回走,顺便去取车。
孔德潮
来到停车场,我忽然又想到还是应该去拜访一下孔德潮老先生,因为他德高望重。我很欣赏他坚持把当年投靠汪精卫的漆桥籍汉奸——当时江苏省民政厅厅长孔某从家谱上除名的做法。这就叫春秋笔法。所继承的是孔子的真精神。我随便拦了一个卖菜归来的中年妇女。他用本地话告诉我你到前面南陵关前双排石那里再找个人问问。我们开着车穿过去年才落成的南陵关,我还没有研究南陵关建造的文化背景,但直觉体量大了些。原来双排石是村和镇之间的一个分界。我们看见虽然天气炎热,镇区街道上也在开挖。仍在大兴土木。挖掘机仍在商铺门口挖掘,显然是在挖掘地基整理下水道等基础设施。我问了一个长得很像北方人正在照顾挖掘机的中年壮汉,他手指了孔德潮先生的住宅,怕我走错,还跟我走了几步,站在巷口关注我是否走错。巧的很,我敲击那扇铁门时,门开了,一个方面老者,气象平和地看着我。我自报家门,并肯定他就是孔德潮先生。我猜对了。老先生把我们让进屋,在木头沙发上落座。我知道他主修了2003年那次漆桥孔氏的家谱,便跟他谈谱牒修撰,谈漆桥孔氏的来历,谈溧阳游子山和高淳游子山的关系。跟他谈话,弄清楚了以下问题:漆桥孔氏,始祖为孔文昱,南宋末年为避乱南迁,先到浙江平阳,后老二到了江苏溧阳,老四一支到了高淳漆桥。是为漆桥始祖,即孔文昱。孔校长告诉我,从南宋末年到现在,也七百多年了。老先生很人情,他先拿出一份光绪年间所修谱牒的谱头复印件给我翻阅。随后又丛里间搬出三本精装的《孔子世家谱》。我逐一翻阅,发现其谱例还是很有特色的,即对各地分支纲举目张,把最重要的三个信息都强调了,一是支派,二是人名,三是地名。因为按图索骥。找到了这个名字,明确了这个地名,可顺藤摸瓜,深入调查。但这本孔子世家谱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艺文志,没有人物传记。下午在镇上跟孔令兴主任聊天时我就提出一个疑问,我说,因为没看到你们的光绪谱,也么有看到你们的新修的谱书。我不相信一个家族聚族而居700多年,居然没有几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流传后世子孙之中。
现在翻阅谱书,我忽然明白了,这是因为记载的疏漏,或者说是因为谱例的缺失造成。
孔老先生还给我看了一张复印自老谱的孔氏宗祠(迎六公祠)的平面布局图。也就是我们看过的漆桥自然村老年活动中心对面的那块废墟。我邀请孔老先生一起合影留念,背景就用他家的门口。
伴随着天边的晚霞,返回的路上车辆稀少,天气也不像中午来时那么热。车开得欢畅,今天居然没有遇到堵点。也算是现代城市生活并不常见的情况。大概是因为今天气温太高,大家怕热不敢出来的原因吧,
2014-7-19当晚
乐游原游记
喻学才
2014-2-18
乐游原这个地名在我十岁前读唐诗三百首时就已经刻在脑海了。因为它和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联系着。儿时的我自然很难理会李商隐诗中的寓意。但诗中人物因为心情不好,坐着车子在黄昏时节登上乐游原,看着夕阳西下,产生感伤情怀。这个情景就是小孩子也能理解,也会觉得美。因为小孩子也有黄昏时节欣赏落日的体验。只是没有大人特别是年老的人那种惆怅罢了。那时节我家里穷,没有字典等工具书,身边也没有人可问。我心中一个疑团一直藏了好多年,就是“原”是个什么东西。因为我家大别山区到处都是山。心中老在想原和山有何不同。后来上大学了,利用工具书,才知道被流水切割后的台地叫原。1982年读研期间,又喜欢上了李白的《菩萨蛮》词中的“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导师曾昭岷教授带着我们几个同学漫游六大古都,因为在西安停留的时间很短。又系集体行动,只看了大雁塔、小雁塔,碑林等有数的几个地方。发思古之幽情的乐游原探访未能成行。我的“原的困惑”仍未能实地求证。
2014年春节,儿子陪同我游览乐游原,这才了了我多年的宿愿。
乐游原在古城西安,是一个比较大的地理概念。乐游原,是一处位于隋唐长安城东南隅、今西安市南郊大雁塔东北部、曲江池北面的为流水切割形成的黄土台塬地貌。塬面长约4公里,宽200-350米,西安市城区平均海拔高度为412米左右,而乐游原海拔高达450~455米。原面平均高出两侧平地10-20米,最高处高于平地30米。按诸唐代城厢规划示意图和今天的地形图,新昌坊和升平坊属于距离乐游原最近的里坊,延兴门即地据此冈原之上的景区大门。乐游原在古城西安,属于地势最高的所在。登上乐游原,终南山就在眼前。
汉宣帝与乐游原
乐游原因地处古长安城东南隅,加上地势高爽,隋唐以来,便一直是古长安的游览胜地。不过乐游原的名称却早在汉代就有了。“汉宣帝少依许氏,长于杜县,乐之。”这个许氏后来成了汉宣帝的皇后。死后葬于南原,宣帝为其立庙于曲江池之北亭,名曰乐游原。“乐游原在咸宁县南八里龙首之横冈也。《汉书宣帝纪》神爵三年起乐游苑。《关中记》:宣帝立庙宇曲池之北,号乐游。《长安志》:汉时立庙,余趾尚存。”按神爵三年是汉宣帝的年号,为公元前59年。《长安志》的作者是宋代学者宋敏求。说明在宋代还能看到汉宣帝为许皇后所立的庙宇遗址。
唐代诗人豆卢回有《登乐游原怀古》一诗,是唯一的一首登乐游原缅怀汉宣帝的诗歌。全诗曰: “缅维汉宣帝,初谓皇曽孙。虽在襁褓中,亦遭巫蛊寃。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驰逐莲勺道,出入诸陵门。一朝风云会,竟登天位尊。握符升宝历,负扆御华轩。赫奕文物备,葳蕤休瑞繁。卒為中兴主,垂名于后昆。雄图奄巳谢,余址空复存。昔为乐游苑,今为狐兔园。朝见牧竖集,夕闻栖鸟喧。萧条?亭岸,寂寞杜陵原。羃历野烟起,苍茫岚气昏。二曜屡廻薄,四时更凉温。天道尚如此,人理安可论。”诗篇前半回顾汉宣帝的人生简史。后半感慨世事沧桑的无奈。
唐代的乐游原
在隋唐时代,长安是世界最大的都市,乐游原是这个大都市的游览场所。去乐游原得走延兴门。
延兴门建于隋初,是隋唐长安外郭城东墙偏南门。门内有著名的乐游原和青龙寺。门西对应郭城西面的延平门,这两座大门之间有延平门延兴门大街,是长安城南部的东西大道。延兴门北距郭城东墙中门春明门2260米,门上有楼,门下有三门道,门道宽度皆为6米。延兴门东西宽21米,南北长42米,面积882平方米,门内南北两侧分别是升道坊和新昌坊。门址在今西安东南郊铁炉庙村南,其东现有延兴门村。
乐游原就在当年的延兴门内。“隋营京城,宇文恺以其地在京城东南隅,地髙不便,故闕此地不为居人坊巷。而凿之为池以厌胜之。宇文恺考虑到乐游原一带位居长安城的东南角。地势太高。如果在那上面建造官民住宅,就有凌驾于皇宫之上的威胁。这自然是规划者的大忌。因此他将那块高地空出来,引黄渠水绕城。入城而到乐游原下。就地开凿池沼,最初名为曲江。在唐开元年间,乐游原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唐开元中疏凿為胜境。南即紫云楼、芙蓉苑;西即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眀媚。都人游赏盛于中和、上已节。即赐宴臣僚,会于山亭。赐太常教坊乐池备綵舟,唯宰相、三使、北省官、翰林学士登焉。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在唐代乐游原的开发过程中,太平公主和宁王、申王、寿王、薛王等王公贵族的贡献卓著:唐太平公主在此添造亭阁,营造了当时最大的私宅园林——太平公主庄园。韩愈《游太平公主庄》诗云:“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堙。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南山,就是终南山。可见那时的乐游原规模远远大于今天。太平公主性喜营造。她营造的这处园林,因谋反被没收后,就分赐给了宁、申、歧、薛四王,四王又各自大加兴造,遂奠定以冈原为特点的自然风景游览胜地。
唐曲江开元天宝中尝有殿宇。安史之乱遂尽圯废。文宗览子美诗‘江头宫殿鎻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緑。因建紫云楼、落霞亭,岁时赐宴,及两岸建亭舘焉。唐文宗因为读杜甫的曲江诗,才知道当年全盛时期曲江一带的繁华,于是下令恢复部分景观,再现当年的辉煌。
“文宗太和九年,发左右神?军各一千五百人淘曲江,修紫云楼、綵霞亭。仍勅诸司:如有力欲创置亭馆者,宜给与闲地任其营造。先是郑注言秦中有灾,宜以土工厌之。加濬昆明、曲江二池,帝又曽读杜甫诗云‘江头宫殿锁千门’遂思復昇平事而加修创焉。予按此地在都城中固为空隙,便于游观。然亦縁黄渠可引,故游观者乐之也。於是紫云楼在其南,杏园、慈恩寺在其西,皆以此池之故也。汉武帝时池周回六里余。唐周七里,占地三十顷,又加展拓矣。
唐文宗不喜欢曲江这个名称,将原来的曲江改为芙蓉池。中唐时期,曲江芙蓉园以种荷花为主。韩愈诗曰:“曲江千顷荷花净,平铺红蕖盖明镜。”每年正月晦日(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即此祓禊。帟幕云布,车马填塞。绮罗耀日,馨香滿路。朝士词人赋诗,翌日传于京师。“唐时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前人的这些记载,为我们保存了1000多年前的唐代长安的民俗信息。
唐玄宗时代,应该是乐游原最为繁盛的时代。所以张说的诗中留下了如下的诗句: “城隅有乐游,表里见皇州。策马既长远,云山亦悠悠。万壑清光满,千门喜气浮。花间直城路,草际曲江流。凭眺兹为羙,离居方独愁。刘得仁《乐游原春望》从站在乐游原上可以鸟瞰长安城的角度歌颂该原的美:“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云开双闕丽,柳映九衢新。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中唐时期,乐游原仍是达官贵人造别墅的首选之地。“潘孟阳为戸部侍郎,气尚豪俊,不拘小节。居第颇极华峻。宪宗微行至乐游原,见其宏敞,工犹未已。问之左右,以孟阳对。孟阳惧而罢工作。性喜游宴,公卿朝士多与之游。 这个潘孟阳,还算识趣。自己收敛了。宪宗也就没有深究下去。
但到了晚唐的耿湋眼中,昔日繁盛的乐游原已经盛况不再了:“园庙何年废,登临有故丘。孤村连日静,多雨及霖休。常与秦山对,曾经汉主游。岂知千载后,万事水东流 。”李商隐的名篇《登乐游原》所描绘的意象既是李商隐个人暮年的感喟,也是晚唐社会的写照,更是乐游原游乐区日薄西山的剪影:“向晩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晚唐政治问题多多。有能力者得不到重用。故志士多有不平之气。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堪称代表。诗曰:“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自负,认为才气超过兄长杜悰。但杜悰在朝廷所做的官职位比他高,因此他心里很不舒服。自伤怀才不遇明主。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名称。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晚唐敬宗的时代,他眼中只有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很显然是对敬宗不能重用他不满。诗意说自己生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因为无能,简直无所作为。很长时间等不到任命,一旦任命就把他外放到南方去。是进一步对朝廷让他去去吴兴就职表示不满。当然,今天在乐游原上已经望不到昭陵了,原因很简单,城市高楼太多。
前面说过,在延兴门附近有两个类似今天小区一样的里坊。其中一名升道坊。一名新昌坊。唐代名将哥舒翰、诗人白居易、钱起、李益、姚合,在这里都有住宅。就连穷得要亲自到荒田中寻野菜充饥、需要靠朋友接济的苦吟诗人贾岛也曾在这里居住过。张籍《赠贾岛》:“篱落荒凉僮仆饥,乐游原上住多时。蹇驴放饱骑将出,秋巻装成寄与谁?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时炊。姓名未上登科记,身屈惟应内史知。”僧侣诗人皎然还有雅兴在大清早跑到乐游原上看风景:“凌晨拥敝裘,闲上古原头。雪霁山疑近,天髙思若浮。琼峯埋积翠,玉嶂掩飞流。曜彩含朝日,揺光夺寸眸。寒空标瑞色,爽气袭皇州。清眺何人得,终当独再游。”诗中所说的山,就是终南山。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还没发迹前,曾经写过一首《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的诗,诗曰: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髙一望九愁轻。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遥想青云丞相府,何时开阁引书生?”真是有志者事竟成。他后来科举得意,在朝为官。钱府就建在新昌坊内。
诗人姚合(约779~约846)《新昌里》云:“旧客常乐坊,井泉浊而咸。新屋新昌里,井泉清而甘。僮仆惯苦饮,食美翻憎嫌。朝朝忍饥行,戚戚如难堪。中下无正性,所习便淫耽。一染不可变,甚于茜与蓝。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这首以新昌里为题的诗歌记载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们家原来住的常乐坊井水又浑浊又咸涩。现在住的新昌坊条件大为改善,井水清甜。但他的仆人们因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咸水。却很不适应这种变化。姚合因此感悟出一个道理:“近贫日益廉,近富日益贪。以此当自警,慎勿信邪谗。”
隋唐时代乐游原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所在青龙寺。青龙寺建于隋开皇二年,初名灵感寺。唐景云二年改名青龙寺。北宋元年后寺院渐次废毁。青龙寺是日本佛教密宗真言宗的祖庭。九世纪初至中叶,日本曾派遣大批学问僧、请益僧到唐朝求法,著名的“入唐八家”中有6人曾在青龙寺受法,空海和尚是其中之一。释空海,号弘法大师,公元804年随日本遣唐使入唐求法,在青龙寺拜释惠果为师学习密宗。回国后,空海在高野山建造金刚寺,创立真言宗,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唐代乐游原还是每年进士活动的区域。“曲江宴,唐初设以慰下第举人。其后弛废,有司不復飭。而进士会同年於此。开元时立为令典。造紫云楼於江,至期,上率宫嫔垂帘观焉。命公卿士庻大酺,各携妾伎以往。倡优緇黄无不毕集。先期设幕江边,居民髙其地值。每丈地至数十金,或园亭有楼房者直至百金。先期往宿。是日商贾皆以竒货丽物陈列,豪客园户争以名花布道。进士乗马,盛服鲜制。子弟仆从随后。率务华侈都雅。推同年俊少者為探花使,有匿花於家者,罚之。公卿勋戚皆以是日拣选东床。故唐人重进士,谓衣骨并香。盖其始不过為眊矂解闷之举。而其后以优贤俊。其末则以恣豪举崇游观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乐游原最初是安慰下第举子的地方。但后来那些安慰活动朝廷不搞了。就慢慢演变成新科进士同年聚会的场所。唐玄宗时这个就形成了制度。朝廷在这里盖建紫云楼。每年新科进士名单出炉,皇帝率宫中嫔妃垂帘观望。同时组织朝廷官员和市民们在乐游原大摆筵席。甚至连佛道人物也不甘落后。自然,这里也成了考试经济的载体。于是本地居民的土地和房屋在那段时间内都直线升值。后来很自然地演变成达官贵人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
关于唐代乐游原的游览盛况,除了前述引文介绍者外,还有一则谈狐说鬼的故事也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当年的乐游原人满为患的繁荣热闹。鬼狐不喜欢到乐游原追逐春光,却喜欢在乐游原下的升道坊图清净:“张庾,元和十三年居长安升道里南街。十一月八日夜,忽异香满院。俄闻履声渐近。数青衣推门而入,曰:步月逐胜,不必乐游原。只此院小台藤架可矣。遂引少女七八人,容色艳絶,服饰华丽。宛若豪贵家。庾走避堂中,垂帘望之。诸女徐行,直诣藤下。须臾陈设床榻,雕盘玉樽盃杓,皆奇物。八人环坐。丝管方动,命一青衣传语曰:‘秀才能暂出为主否?’乃闭门拒之。庾度此坊南街尽是墟墓,若非妖狐,乃是鬼物。潜取搘床石,徐开门,突出望尘而击,正中台盘,纷然而散。庾逐之,夺得一盏。及明,视之,乃一白角盏。奇不可名。院中香气数日不歇,盏后忽堕地,遂不復见。庾明年进士上第。” (《续玄怪录 》)
宋代的乐游原
宋代的乐游原大概还是一处景点,还有人骑马去看。宋人蒲积中有诗云:“独行独语曲江头,迴马迟迟上乐游。萧颯凉风与衰髩,谁教同会一时秋。宋人方夔笔下的乐游原更是墓地连绵,白杨萧萧:其《感兴八首》之一云: “朝登北邙坂,暮抵乐游原。燐火翳复吐,髑髅夜呼寃。不见昔时主,但见陵与园。银鳬已羽化,石马犹草根。向来争天子,一口吞乾坤。谁知百年后,不免遭樊温。宝玉频发掘,朽骨无精魂。景昭去何处,芳草悲颓垣。县官多衣食,当时多子孙。”诗歌极力刻画了“朝为綺罗丛,暮作瓦砾场”的沧桑之感和“浮荣何足羡,俛仰悲荒凉”的人生喟叹。
金元时代的乐游原
金元时代乐游原是什么样子,现在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们到古都长安,还是会去凭吊乾陵等汉唐帝陵,去乐游原发发思古幽情。比如金代诗人赵秉文就有一首诗,名曰《过乾陵》,诗歌重点当然是写乾陵景象,但最后有一句“南登乐遊原,黙诵昭陵诗”。
明代的乐游原
明代的乐游原应该是十分荒凉的。朱元璋最初曾经想以西安为都城,但后来还是放弃了。明徐熥撰咸阳怀古诗大体勾勒了当年乐游原的荒凉破败情景:“咸阳禾黍正离离,人世兴亡岂有期!废殿秋风秦剑?,荒山夜雨汉旌旗。茂陵空洒千行泪,渭水长流万古悲。何处登临最惆悵,乐游原上日斜时!”明朝嘉靖年间的学者诗人书法家许宗鲁有《城南游览》诗:“杨柳今无渚,芙蓉旧有园。请看蒿里地,即是乐游原。”显然,在明朝嘉靖年间,乐游原又变成了西安的墓葬区。呈现给游客的印象十分荒凉。
今日乐游原
今天的乐游原位于西安市经九路(左),雁翎路(右);青龙路(前)西影路(后)的四条道路围合的空间内。经过千余年岁月的变迁,唐代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乐游原,呈现在今人面前的意境是另一番景象了:今之乐游原主要由一座古原楼(青龙寺博物馆)和大片樱花丛中的一组仿唐庭院(西安市和日本国合作)和青龙寺遗址保护区三部分组成。从乐游原南北两面与路面的交接处不难判断,此前因城市建设之需要,已经铲削了乐游原不少的山体。现在两侧临路一侧,都做了技术处理。不经意还不容易看出。因此,说今日之乐游原是城市建设蚕食之余的硕果仅存,似乎也不为过分。
我们在西影路下车,从铁炉村步行上山。到了乐游原的顶部,只见满眼都是樱花树分布在冈峦之上。应该接近上千棵吧。定睛看去,这乐游原上今天主要由两个板块构成。以路为界,路南主要是仿唐庭院。当属模拟唐代乐游原的游乐建筑。路北则是青龙寺遗址保护区。对唐风建筑具有专业知识的儿子,情不自禁地赞叹这些庭院做得地道,做得精致。
青龙寺的前身是灵感寺。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隋开皇二年(582),隋文帝营建新都大兴城前期,在清理新都基地时,将无主坟墓都迁葬到延兴门附近。为了超度这些被迁葬的亡灵,特地在延兴门西建立了一座寺院,并取名为灵感寺,灵感寺就是青龙寺的前身。
青龙寺因为惠果法师培养了一个日本密宗真言宗的开创者而闻名。现在的青龙寺显然不是唐时的青龙寺。看来还是草创不久的模样。不过信徒还是不缺的。寺前那棵老银杏树身上快成红海洋了。都是信徒们祈福所缠的红色飘带。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少男少女们对天长地久爱情的祈求,写着家庭主妇对全家和平安康的盼望。寺旁新造一排住宅,大概是僧人的寮房和厨房等等。我们看完青龙寺,从古原楼方向下山,到青龙路乘车离开。
为了缅怀历史先驱,自1981年起,中日两国共同在遗址上修建了空海纪念碑、惠果空海纪念堂、青龙寺庭园。1982年,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西安市青龙寺遗址保管所,遗址庭园内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樱花烂漫,郁郁葱葱,成为中外宾客游览观光的好去处,也是中日友好往来及交流的重要场所。1996年,青龙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开始规划古原楼青龙寺博物馆。
今之乐游原上最重要的建筑就是惠果、空海纪念堂。该纪念堂是日本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日中友好真言宗协会与西安市共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纪念堂选址在考古发掘的四号殿堂遗址以北六米的地段。平面布局采用早期旧殿遗存,为面宽五间,进深五间的大方殿。复原后的方殿体量高大,气魄雄伟,具有唐代建筑风格,是西安第一座复原建筑。殿前古银杏古干参天,枝叶婆娑。殿前有惠果、空海两法师的雕塑。再现了千余年前中日两国师生传授心法的情景。原上千余棵樱花树是1986年青龙寺从日本引进的。每年五、六月间,樱花盛开,春色满园,姹紫嫣红,风光异常。洵为21世纪之乐游原上前无古人的风光。至今,青龙寺也以它传奇的历史角色和美丽的静谧风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在惠果、空海纪念堂里,我们仔细欣赏了日本学术界和宗教界人士的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在青龙寺碑廊,我们仔细欣赏了唐宋以来主要是唐代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描写讴歌青龙寺的诗歌和当代书法家们的手笔。值得一提的是,青龙寺的当代僧人们还有一个佛教学习心得长廊。那里玻璃橱窗中张贴着的一则则短篇故事,都是很有哲理,能发人深省的文字。如六个馒头的故事之戒贪,杨某出门寻师的故事之点醒世人勿好高骛远。虽然字迹有些淡,书法也不好跟碑廊的书法家们相比,但我觉得僧人们热爱学习,热心救世的菩萨心肠不难从字里行间看出。任何游客,只要潜心阅读,都会有所收获的。我们这个时代一切向钱看,世道人心滑坡严重。如果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糟糕的世风也不难纠正。僧人们为我们做了榜样啊。亲爱的读者朋友,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一点一滴地改变社会风气吧,而不要老是站在那里自责、埋怨或骂人。
说明:引用者请务必注明本博文出处。报刊有意转载者请与本人联系以便补充引文出处。
常州恐龙园鬼屋历险记
喻学才
2013-11-10
在常州香树湾花园酒店参加由江苏电信号百公司组织的"说走就走的旅程——新传播时代旅游推广研讨会"。酒店地近常州恐龙园。从酒店一楼的宣传画得知常州恐龙园配合年轻人喜欢的洋节万圣节策划了“有胆来搞鬼”的活动项目。载体就是14号医学研究所(俗称“鬼屋”)。今天有空,得以一游。
14号医学研究所选址于一座破旧的平房,大约700平米。自然,在2000年才开门迎宾的常州恐龙园里,不会真的有一座保存下来的百年老屋,而是设计仿建的,不过,仿造的还真像:墙壁上的裂纹,脱落的墙皮,雨水留下的污渍。屋檐下电灯上的蜘蛛网和灰尘,在在昭示着这里是一所废弃已久的研究机构。
我们被要求按序排队。一边排着队,一边欣赏墙壁上的说明牌。所谓十四号医学研究所故事说一位心地歹毒的医生,带领他的团队在这所房子里做医学研究,先是收留一些病人给人医病。后来为了筹集研究经费,竟然采取野蛮的手段将病人关进密室,进行活体试验。出售试验过的尸体以及器官给其他医学研究单位。其中包括他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女儿的一个。那个恶医的双胞胎女儿中的大女儿生病死去。该恶医将其泡在福尔马林液体中供试验用,小女儿叫楚楚。后来一眼发病,该恶医乃将死去的大女儿之眼球移植到楚楚身上。结果没有意料到的是,死去的大女儿眼球移植到楚楚身上后,楚楚那个移自姐姐的眼睛中尽是他父亲和其团队灭绝人性的拿活人做试验的恐怖血腥的场面。于是,长大觉悟后的楚楚有一天闯进该医学研究所进行疯狂的报复。这就是本鬼屋故事的序幕。我琢磨研究所内部的恐怖场景大体也就是按照这个情节设计的吧。
轮到我们了,我们再一次的听到那不知道被重复了多少次的忠告:年龄不到十八周岁的不能进入。年满60岁的不能进去,有心脏病的不能进去。年龄不足十八周岁的不准进去。以及万一心理承受不了,可以在鬼屋里停止前进,举手,就会有人帮助你出来等等。我们被要求八个人一组,大家共同拉着一根有八九个疙瘩的麻绳。我看着觉得好笑,现代人的胆难道真的越变越小了么?八个人一块走,再恐怖的场景也不用怕呀。好玩的是,在主入口外面维持秩序的年轻女孩,脸蛋上也模拟一个带血的伤口。在围栏里面负责调度的男员工所戴的口罩,好像有血似的。那个戴口罩的调度还真的挺负责,他的目光在长达数十米的长队中目测,如果有感觉还是未成年的男女,他一定会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不少青少年见状主动退出。
所谓鬼屋,基本按照医学研究机构格局设计,有所长办公室,研究人员办公室,档案室,卫生间,实验室,设备间,停尸房。好像还有餐厅,厨房,还有一间房,放着凌乱的调色板和颜料盘,不知因何而设。稍觉刺激一点的有以下一些设计,1,过道故意设计的很狭窄,给人感觉随时会被鬼撞上似的,让人不敢多停留。事实上也是这样。我就有一次走着走着,墙根旁边男鬼的胳膊就把我撞了一下。我看他一眼,他缩回去了。2,有一处拐弯处,我刚走过,一回头,一个倒挂的女鬼从天花板孔里垂下来,长发都拂到我鼻子上了。3,经过一处卫生间,有个女鬼的头正在马桶里窥视我们。那眼睛直瞪瞪的。4,一具被挖掉内脏的尸体躺在手术台上,胸腔内血林淋的。5,医生办公室,七八个男女医生正在伏案打瞌睡。那仿佛是被时间定格了似的。似乎被遗忘在那里许多个世纪。6,停尸房。当我们经过停尸房时,看到七八张尸床上都有尸体躺在那里,身上蒙着塑料薄膜。其中一个动了几下,突然坐了起来。7,接近尾声时,经过一处隔离栏,里面大概是实验场所吧。看着那些设备,很容易令人想起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8,快结束时,在我经过的窄窄的过道右侧坐着一个一个披着长发的女鬼,脸被长发遮住大半,加之头又低着,看不清楚。那女鬼不停地给过往的游客甩手,我感觉一下,还真的甩出了一点丝丝的水雾哩。这个女鬼还挺多情哩。9,鬼屋中的男鬼花样不多,大多是趁游客不备,突然张牙咧嘴地吓唬你一下。
鬼屋的鬼分两类,一是模型,绝大多数模型鬼都静止不动。只用声控原理让其中个别鬼动一动,调剂一下。二是还有真人装扮的鬼。是恐龙园招募的志愿者。男的女的都有。鬼屋中太平间突然坐起来的鬼,在走道旁边给游客洒水的多情的女鬼,应该都属于真人扮演。据了解,在鬼屋中扮一天鬼,有1000元收入哩。
我估计万一哪个游客实在承受不了。如现场吓晕、突然要求退出什么的,那些真人装扮的鬼就会撕下假面具,扶持受惊吓的游客安全撤离现场。
我因为从小就喜欢读鬼故事,诸如《聊斋志异》啊,《搜神记》呀等古代的谈鬼故事书,专门讲钟馗斩鬼的《斩鬼传》啊等等,大脑神经经受的刺激多了,所以根本不怕鬼。加之又曾为专门打鬼的钟馗编制过主题公园规划,为此曾经花了不少时间研究鬼文化,因此越熟悉越不怕。今天先后推开二十八道门,在光线极其阴暗阴森的密室里,的确能感受到逼人的阴气,不愿久留。但经历了所谓世界顶级鬼屋的刺激,游览完全过程,心未惊,肉未跳。当然,我的感觉只能代表我。
我想,要是让我设计,我一定还会专门为胆大的游客设计一个区域,可以让女鬼邀请胆大的男游客喝咖啡。可以增加点死鬼恋家啊等等情节,在鬼世界的人情味上做足文章。把中国的鬼文化遗产活化出来娱乐中外游客。鬼屋除了制造恐惧感外,还应增加趣味性。中国古代的鬼文化遗产中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可以借鉴。
达摩古洞见闻记
喻学才
2013-10-14
要研究佛教历史人物菩提达摩,中国境内有两个洞一定要去看看,一个在河南嵩山。一个在南京幕府山。早就知道嵩山少林寺的那个达摩洞。还有达摩影石。但在南京的幕府山中的这个达摩洞,却一直没有机缘造访。今日得闲,乘坐24路公交车,汽车摇摇摆摆了14个站点,到达金科院站点后,再步行上山,又耗去约1个小时,才来到我心仪已久的达摩古洞。这是菩提达摩来中国后所留下的第一个石洞,是他曾经的栖身之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名胜古迹。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国的禅宗发展后,尊他为禅宗初祖,也就是一世祖。南朝梁武帝时,这个菩提达摩为了宣传佛教教义,救度沉迷的众生,梯山航海,来东土弘法。听说梁武帝信佛。便从广州不远千里,来到南朝都城建业拜梁武帝,达摩祖师自天竺来南京,给中国送来了禅宗思想。这本是好事一桩,无奈梁武帝的境界太低,认为自己建造了多少多少寺庙,斋了多少多少僧人,就是积了大功德。直率的达摩不知道给梁武帝留面子,他明白告诉梁武帝:禅宗的功德是指对自性的彻悟程度的高低。人人都有自性,且都光明澄澈。只是因为物欲的蒙蔽,人类才迷失自性,陷入贪瞋痴爱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显然,他的这种体悟高度,比梁武帝的造寺斋僧即是功德的认识要高明许多。那梁武帝自然不开心。就像今天做了坏事的人到寺庙许愿捐钱,希望神佛保佑他平安,也相信他捐的功德钱越多,所做的功德就越大,神佛就一定会降福于他一样。这次初见便因见解不合而不欢而散,达摩自然只好一苇渡江,走人了事。达摩在南京布道不顺利,过了长江,下一站就到了河南嵩山,史载达摩在那里一个洞中面壁九年,终于找到了佛教思想中国化的途径,并且在嵩山开始收徒弟,传衣钵。
幕府山的达摩古洞在夹骡沟上方靠近山顶约60米远的山腰位置。由一个法号为释慧元的僧人驻守。老人背有些驼,但精神很好。我走到洞门口见到他,问他:“请问这里是达摩古洞吗?”他说:“是的。口渴不?来喝点茶。”我婉谢了。这年头,不认识的游客到寺庙景点,基本上碰不到主人主动请你喝茶的。但这个老人请了,并且很自然。到洞里参观,那个洞,实在就是一个石头凹巖。大约40个平方的样子,但不规则。顶上支着尼龙布。我问慧元法师:平时漏雨吗?他说,连阴雨季滴水,平时会有细石子和灰土掉落。
他的厨房就在主洞右侧的一个更小的石洞中。我到门口瞄了一眼,灶头下堆积的柴火竟然是他到山上捡来的各种纸张,硬质的,软质的。许多包装盒。他做饭就是用这些景区垃圾啊。他给我印象深刻的另一个细节是他不要钱,只接受食物施舍,比如馒头,饮料、食用油,米面等。这也是我从来没有见到的。如今的大多数寺庙道观,游人一踏进门,就会见到化缘的簿子和期待的眼神。这个慧元真的有些达摩气象啊。这个慧元的可敬之处还在于,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着义务巡山,检拾垃圾,不计寒暑。老人说他2005年来此。我问他多大,他回答我是1941年出生,还补充一句;"还早着呢。"你看,他的精神状态多年轻!在他的厨房右侧,有一间类似集装箱房子的一个蓝色外观的小房子,房子有玻璃窗户。算是他的天地,也是达摩古洞唯一的有点现代感的建筑物。听路边一位经常上山的游客讲,这是一位好心的施主被他的精神感动,主动捐赠给他的卧室。走到他的天地,不管是香案,还是厨房灶台下,或是好心人捐赠的板房,周围到处都是他捡回来的垃圾。如易拉罐,饮料瓶,食品包装盒等。我们这么大个南京市,有几个像他这样爱惜环境的人?有几个像他这样最大限度低碳生活的人?
我今天上山下山的路,应该就是当年达摩走过的那条捷径。因为从南朝宫殿区到长江边,步行走这条路上山下山,应该最便捷。下山到江边的路,难走得很,,需要攀藤附葛,时刻担心滑倒。后来查阅地方文献,才知道那个夹谷叫夹骡沟,民间传说达摩骑着的骡子被山夹住。他只好丢掉骡子,改为步行,奔往长江边上。然后折下一支芦苇做船,渡过长江。在黄河流域继续寻找传播禅宗思想的机会。
水洞沟游记
喻学才
2013-7-18
我们的团队在贺兰县中国枸杞馆逗留了两个小时后,车子便朝水洞沟村进发。水洞沟是一处3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地名。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看完了水洞沟,前往银川市吃饭住宿就近在咫尺了。大约20公里左右的样子。
地陪小杨在前往水洞沟的路上,用了一句顺口溜来描述从前的银川市:“一条马路两栋楼,一个警察看两头。公园还有一只猴。”
水洞沟博物馆内容很丰富,给人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馆中留有不少橱窗,表明留待继续考古发现展陈之用。二是参观反映3万年前水洞沟人生活情景的全景画馆。那个全景画馆半为实物布景,半为画像布景。还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活化了旧石器时代水洞沟先民在一次地震灾害后生态环境被毁灭不得不迁徙的历史场景。整个实景演出不过20分钟。从一开始先民们正常的渔猎生活场景的模拟,到电闪雷鸣,地裂山崩,树倒棚塌,洪水肆虐。浊浪掀天的地震情景。先民成群结队迁徙他方。有幻影成像,有真人出场。总之,还是比较好看的。
我们从最外面的水洞沟博物馆开始,看完了考古发掘展陈和全景画馆的实景演出后,便步行到上世纪初德国考古学家德日进、桑志华考古时住过的张三小店。那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旅店是新近才复原的。随后步入红山湖,路是木栈道,两边长着一人多高的芦苇。这里的蚊子很多,进攻性特强。穿裙子、短裤的老师今天就要麻烦一点。我们依序坐上游船。只见左边是明代边墙即长城,属于土城,上面每隔150米就有一处烽火台。其地势高过其他城墙。右边则是当年考古工作者挖掘的剖面。上面留下了许多印记。景区的主路就邻近着这些很少看到植被的采掘面。这里的城墙跟八达岭、慕田峪大不一样。明朝时也许是砖城,但现在满眼都是土埂子。烽火台也不过是高一点的土墩子。这种城墙,感觉特别苍凉,荒寒。下船后,我们一行人分乘三辆马车。实际上只有我们中间的一辆是马拉,我们前、后两辆都是由骡子拉的。当有人发现这一现象后,大家又开始热烈讨论马和骡、驴的关系。唉,大家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有兴趣呢?是不是我们这个时代非驴非马的现象太多了?下了马车,又是乘车。不过这一段的车子由骆驼拉着。坐惯汽车的城里人,一旦乘坐马车,感觉便大不同。换乘骆驼车,觉得那步步坚实,一步一顿的感觉好玩得很。从骆驼车下来后,我们再步行约5分钟,就到了一个空间比较狭窄的路段。两边地势陡峭。很少草木。上面不时可以看到塌方的土堆。有警示牌子:“快跑,危险!”再前,就是藏兵洞了。原来这个区域在明代九边防卫线上,属于一个叫红山堡的地段。这里有长城,有藏兵洞。还有将军府。可惜将军府还没有开放。这个藏兵洞是2007年才发现的,宁夏自治区考古所对这处明代藏兵洞进行了认真的考察清理。现在开发了一条通道,在入口处建设了一座藏兵洞博物馆以供游客了解全貌。然后大家亲自探那些有惊无险的险。比如有两三处通道脚下安有铁蒺藜。下面装有电灯,上面铺有玻璃。人走在上面,还是有些胆颤心惊。因为那些比长矛还尖锐的铁蒺藜,像竹笋一样密密匝匝地朝天竖着。怪吓人的。藏兵洞中有些路段故意不设照明,或光线十分微弱。行走其中,胆小的还是有些发怵。藏兵洞里按照常人生活所需除了没有标明厕所、戏台外。其他日用配置基本都有。参观了藏兵洞。我们往回赶,乘坐的交通工具更是别出心裁:这次我们乘坐的是用东方红拖拉机机头带动的载客车厢。当然,那车厢不是原装的。这个车厢比原装大了许多。
我感慨地跟同行的老师们说,水洞沟明代长城游览这个项目中交通工具的策划最为成功。从步行,到舟行,到马车、骆驼车,到拖拉机。我们用全了。并且转换都十分自然。
原真的古城墙风光,长达数公里的考古发掘现场,富于变化的交通工具,那曾经栖息过上世纪初的德国考古学家的张三小店,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无尽的遐想。在我们乘坐拖拉机返回水洞沟博物馆门前广场的路上,沿途飘扬着“印象三万年,体验五百年”、“地上长城、地下兵城”的广告旗。途中一处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在空旷的沙地上格外显眼。它应该是景区未来的新大门吧?
贺兰山岩画观赏记
喻学才
2013-7-18
宁夏的公路铁路大体都是与贺兰山、黄河成平行线布置的。因此车行路上。镇日都可看到似乎近在咫尺的贺兰山。贺兰山是南北走向的山脉,这在中国的山脉中比较罕见。由于它的存在,阻挡了西柏利亚冷空气的过境,使银川避免霜冻寒流的袭击。从而得到塞上江南、米粮川之类的美誉。
位于贺兰山贺兰山口的岩画旅游区分两部分:一为银川世界岩画馆,一为一条约八百米长的贺兰山岩画长廊。
银川世界岩画馆有学术支撑。布展内容很有品位,且信息十分丰富。我们今日这个小小寰球上世界各地的岩画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当然不是实物,不过图片复制的也还精美,值得一看。其中也收藏了部分来自贺兰山的单体岩画实物。所谓单体,就是刻在单个石头上的,体量不大,可以移动的石头。为避免岩画流失,所以移入展厅保护。该世界岩画馆还专门为著名岩画学家,为贺兰山岩画遗产保护立下汗马功劳的陈兆复先生开辟了工作室。户外的岩画长廊位于贺兰山贺兰口山麓,距离岩画博物馆约需步行三分钟。该长廊主要是沿着一条贺兰山麓开辟的环状道路。路旁山石上保存着部分西夏人留下来的岩画。西夏人创造的文明被元朝初年蒙古族统治者毁灭殆尽,这些古代西夏人的岩画创作实物却侥幸地留存下来,成为我们今天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的精神瑰宝。 委实不易。
导游先用约40分钟导看岩画馆。而我们用于看贺兰山岩画原物的时间也不过一小时。贺兰山的岩画不见于李洪甫的《太平洋岩画》一书。不知何故。考察实地岩画遗迹时烈日当空,晒得厉害。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游玩的兴致。不少老师还在河滩上兴致盎然地寻觅贺兰石。突然,有人惊叫:“看,岩羊!”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方向,发现在我们对面的贺兰山悬崖峭壁上,一只大约七、八十斤重的羊在岩石上奔跑着。十分自如。于是大家都忙着给岩羊拍照,摄像。爱吃一族还有滋有味地谈论着岩羊的肉不腥不膻。当然也感叹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岩羊成长的不易。因为贺兰山绝大多数地方看不到植被。有的永远是斜生如插的石头。这只岩羊给死寂的山体平添了许多活气。当然山下路边的水渠的汩汩流水声,也是大家乐意欣赏的。只是渠道设计不合理,没有给游客留下亲水的若干位置。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渠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和内蒙古阴山岩画不同的是,这里的岩画以单体居多。缺少阴山那种气象万千的狩猎场景。这可能还不是贺兰山岩画的全部。靠近路边,行走方便,也相对安全许多。
此处岩画中那个著名的人面像岩画和部分岩画旁随意刻写的西夏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海草原篝火晚会记
喻学才
2013-7-16
外出旅游,欣赏了不少篝火晚会,但通海草原的篝火晚会却令人难忘。
圣火自然是晚会的灵魂。晚会刚开始,就有四个蒙族青年身骑真马上场,蒙族小伙子骑着骏马,手持火把,沿舞池的周围沙道奔驰迎宾。这是蒙古族的迎宾方式。比较特别。绕场飞奔数圈以示迎宾后,马上的小伙子们便在飞奔的马背上将火把传给站在外围的小伙子手中。随后,众多的火把进入专门用于燃烧圣火的圣坛之中,自此,整个晚会都被这熊熊燃烧的圣火所照耀。
与真马上场相映成趣的是假骆驼上场。随着报幕人嘹亮的声音结束,一个身材高大,腰板挺直的蒙族老者牵着一匹骆驼进场。随后,是一群演员开始演唱。细心的观众很快就会发现,这骆驼跟刚才篝火晚会开场时奔跑于沙道的骏马不同,它的步履过于整齐。想到白天在沙漠上所看到的骆驼走路的样子以及骑坐骆驼的感觉,这只骆驼的步履不像白天所见骆驼那样步履坚实。原来是两个男人在骆驼皮里撑着前进,这跟汉族的耍狮子异曲同工。粗心一点的观众很难看出其中奥妙。
本篝火晚会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点。策划人实际上处处都在彰显蒙古族文化的魅力。从跑马送火,到老者手牵“骆驼”上场且行且歌。到蒙族少女的手鼓舞表演,宴客舞表演,在在都认真到位,富于激情。凸显了热情奔放、彪悍大气的蒙族风格。场上许多有阅历的观众都在感叹:他们的演出好认真!这种赞叹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通海草原的篝火晚会从道具到表演,都没有丝毫的马虎之处。比如圣火。许多地方的篝火晚会就是找些劈柴架在那儿烧。通海草原的这台晚会确是将燃烧的火把放置在一个造型精美的鼎状容器中。显得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晚会中间,有一个完全由观众进行的节目。叫做沙漠爱情拉力赛。规则是选择四男四女上台,用主持人的话说,就是请四个美女、四个帅哥上台,各自都需要系着红色的腰带。对面站立。因为是在沙道上奔跑,所以主持人特意交代,如果谁觉得脚上的鞋子碍事,可以脱掉它,赤脚跑也没关系。腾格里的沙子是最细的,不会扎脚。比赛开始,首先,互相相中的临时男女在听到口令后,必须快速解开各自的红腰带,互相连接到对方的红腰带上。然后,男女手拉手在沙道上绕场奔跑三周。以先到终点者为胜。这样的项目以顺乎人情和富于趣味性而大受欢迎。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希望从游戏中得到某种在生活中得不到的满足。
晚会结束前,有一个摔跤的节目,也是参与式的,规则是主持人即报幕女邀请一位在场的观众在舞池旁的沙地上,跟蒙古族的小伙子比赛摔跤。自然是蒙族小伙子厉害,但参与者有奖。
晚会期间,还有我们热情的导游、全陪郭导和地陪小杨,为我们送来具有鲜明宁夏风味的硒砂瓜。使我们这次大漠深处的旅游之夜顿生光彩,留下一段甜美的回忆。
跑马、圣火、民族歌舞、民族器乐演奏、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富于蒙古族特色的参与性游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位体态略胖、身材高挑、活力四射的报幕女极富穿透力的声音,久久回响在腾格沙漠里的夜空。自然,还有那在大城市难得一见的瓦蓝色的夜空和满天的星斗。
王维观景台是非辩
喻学才
2013-7-16
在今天的AAAAA级景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景区之一的宁夏沙坡头滑沙场半山腰,如今新增了一个观景台,名曰“王维观景台”。新塑了一尊石质人像雕塑。石雕主人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站立像,他目光坚毅,手握一笔。观众很喜欢与之合影,还特别喜欢用右手轻握王维手中的那只毛笔。只见那毛笔的外层已经被磨得明晃晃黄澄澄的。从磨光的毛笔可以判断,那毛笔的材质不是石头,是铜。
王维雕像还是很有感觉的,雕塑家是根据传世的那张著名的王维造像雕刻的。我从路下走来,从王维雕像的后面,看那雕塑的剪影,就判断是王维像。同行的本校建筑学院设计院的孔晖教授,对我没见正面像就能判断是王维,感觉惊讶。我说,这不奇怪,因为我读本科时特别喜欢王维,曾经花过一个多月时间读过他的全集。对他那张画像自然印象良深。
但我对该景区的规划设计者认定王维是在今天沙坡头地方写作《使至塞上》一事略有怀疑。景区建设了王维观景台,在靠山的路边所建的雕刻长廊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并且在王维观景台的介绍文字中说王维当年在这里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古名句。我则感觉茫然,不敢认同。
我曾和同行的全陪——南京中北旅行社的导游郭佳佳女士讨论这个问题。蒙她告知,这个景点是前不久新增加的。我说,据我粗浅的认识和判断,王维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地方应该是萧关而不是沙坡头。
王维的《使至塞上》那首诗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为了读者更好的理解王维这首诗,现在我来对其略作讲解:1200多年前的某日,唐朝官员王维乘坐着轻便的马车,在随行人员陪同下,奉命去边塞慰问将士。赶到目的地居延海。结果发现驻扎的军队已经开拔。去向不明。王维一行只好原路返回。在萧关驿站休息。时届黄昏,作者王维目睹古道上一辆辆军用车辆向塞外驶出,一群群归雁向着与漠北飞去。无边大漠寂寥无物,一缕孤烟笔直地升入天空;西下的夕阳又红又圆,慢慢落入黄河之下。在萧关要塞休息的王维,不期而遇那从前线回来的侦察骑兵,与之简单交谈,才得知原应在居延海的主将带着他的队伍正在燕然前线指挥作战。
首先,王维诗中的萧关是唐萧关而非宋以后的萧关,这是肯定的。萧关是唐王朝由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道上的一处十分险要的关隘。而唐萧关与汉萧关位置相同。宋以后特别是明代萧关的位置才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肯定唐代王维慰问边兵所走的萧关就是汉代萧关,也就是唐代萧关道上那处下临黄河,背靠绝壁满目大漠风景的险隘。
我们不难根据唐代文献勾勒出唐代由首都长安到西部的交通要道线路图:
长安城中人出差西部,必然由奉天北出,踰梁山,50里至永寿县旧址,置驿。又30里至麻亭驿。由麻亭驿北行60里至邠州治所新平县(今彬县),有州驿。邠州为长安西北驿路上之重镇,安史叛乱后,邠宁节度治此。柳宗元《馆驿使壁记》载:“自咸阳而西至于奉天,其驿六,其蔽日邠州。”《读史方舆记要》记:“邠州,泾水北绕,邻岩南峙,依山为城,地势雄壮。……天宝后以邠宁为重镇,常屯兵于此,以遏寇冲,盖厚泾原之形援,固畿辅之藩冲,州实南北襟要也。” 邠州西北略循泾水河谷南侧上行,80里至宜禄县,有宜禄驿。又西50里至长武城。再西40里至折墌城。又西10里至泾州治所保定县。复西行,经平凉折北过六盘关至原州,再沿清水河北去,至萧关县(今宁夏同心县东南))。(www.sxsdq.cn/dqzlk/sxsz/glz/200901/t20... 2013-06-23 -)
唐萧关在固原,固原的地势高过沙坡头许多。我们亲临沙坡头地区,感觉这个沙坡头像个牛角一样逼近黄河。人站在沙坡头上,近在咫尺的黄河在眼前奔腾,连波纹都不难看清。且黄河到此,呈S形流淌。长河落日自然无从谈起。且人在沙坡头,根本看不到大漠的身影。要看清大漠的身影,需要更高的位置,更远的视野。可见,王维诗中所描绘的宏大图景是在萧关城墙上观察到的。而不是在沙坡头所看到的。因为王维是诗人,更是画家。他自然是知道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分别。
从王维的诗歌内部结构分析看,题目叫《使至塞上》。那么当时的塞上的概念如何?这个必须弄清楚。其次,诗中的地理名词只出现了两个:居延和萧关。居延是居延海的简称。即今内蒙古额吉纳旗之居延海。王维有专门写居延海的诗歌《塞上作》,其中有“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居延海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实际是个湖,黑河是她最主要的水源。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全长821公里,纵贯甘肃河西走廊,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王维笔下所写恰是当年居延海草原、湖面和沙漠并存的景观格局。
很显然,在唐人的心目中,萧关已经属于塞上,没有疑问;居延海也属于塞上。作者这次出差,先到居延海是肯定的,因为诗中有个“过”字。属国是不变更语言服饰制度习俗而跟宗主国有隶属关系的国家。居延海在唐代属于突厥的地盘。因为突厥不安分,扰边滋事,唐王朝才派兵征剿。才有“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的战事描写。但这次王维出事塞上,显然在居延海并没有看到唐朝军队。诗中有暗示:“征蓬出汉塞”。结合后面的“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则不难明白都护已经带兵前往今天的内蒙古杭爱山了。杭爱山古称燕然山。因汉代班超燕然勒铭而著称于世。
既然王维没有继续前行到战争前线,则显然事出偶然。朝廷让他前去,一定是去居延海。没想到的计划不如变化快。等王维赶到居延海时,驻军已经开拔了。去哪里不清楚。王维只好原路返回,走到萧关,巧遇逻卒。这才知道都护已经远在燕然前线。于是,王维只好在萧关停留一宿。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景在萧关城楼上看到最有可能。
关于“大漠孤烟直”的孤烟为何能给人“直”的感觉。还是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清以前都认为是古人用狼粪燃烧做烽火传递军情,狼粪烧灼后其烟呈垂直状。当代作家《狼图腾》的作者姜戎说他做过试验,狼粪烧灼后其烟并不垂直。我想,这很可能是姜戎所找到的用于燃烧的狼粪数量太少的缘故。总之沙漠上的资源有限,能用于燃烧的除了人畜的粪便这种最容易找到的资源,还能有什么呢。总不会像武器一样也要从城市里带来吧?
沙坡头黄河漂流记
喻学才
2013-7-14
此前多次体验漂流,比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漂流,浙江仙居的永安溪漂流。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都是竹排。最近在宁夏黄河的入口处,也是我国沙漠治理的标杆地区——沙坡头黄河,却体验了一次乘坐羊皮筏子的漂流。
所谓羊皮筏子,即用吹足气的羊皮囊和木条绑缚而成的水上交通工具。这种交通工具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言,乃黄河上游自古就有的一种摆渡工具。它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生态环保的水上运载工具。
黄河行经至宁夏,在入口地带,形成一个S形的水湾。但现在由于发展旅游,已经在下游筑坝,借以减缓黄河水势。这一段S形的黄河水因此一点也不凶悍可怕。甚至平静得有点像南方的平湖。在这样的河段漂流,自然吉多凶少,安全得很。看看岸上的滑沙设施。自然不难明白这段黄河漂流是有意规划设计的。因为在自然状态下的黄河漂流,那是探险,不适合大多数游客体验。
我们遵照工作人员的安排,一个个认真的穿上救生衣。四个人一组的坐上约四平方米左右的羊皮筏子。我和一位男士被要求背靠背的坐着,另外两位女士侧身而坐。排工在这里叫筏子客。他经验很丰富。用木浆轻轻的拨着水,皮排缓缓前行。大概他感觉到重心有点问题,很快他就提醒我注意是否完全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我一看,原来刚才上排时有点紧张,不经意挤占了邻居某女士一点点位子。但就这一点点空间的挤占,就被筏子客发现了。原来这座位的设定还有力学原理哩。人坐的稍有不妥,筏子就不易平衡。
整个漂流过程大约20分钟,水路距离也就1000米左右的样子。黄河虽然还是浊浪滚滚,但大体平静。只有不时掠过的冲锋舟过去后,水面才会出现一些较大的波动。筏子客十分老到。我们一点惊吓都没有。甚至连脚上的旅游鞋,身上的衣裤都干干爽爽的。虽无大的刺激,但也是一种体验。
在漂流过程中 ,我们四个乘客不时的跟筏子客闲聊,获得了有关羊皮筏子的一些知识。原来宰羊时屠宰手可以利用宰羊的刀口向羊的皮肉之间吹气。吹到皮肉两分的光景,便可将整张羊皮剥离羊体。据说剥离羊体后的羊皮,还需要经过去毛以及在内皮中涂抹清油以防腐烂等程序,革囊才可制成。这当然也是一种功夫,只可惜羊的体量较小,世人总喜欢说吹牛皮,而很少听见说吹羊皮的。其实,牛也好,羊也好,道理都是一样的。在被宰的动物的某个部位找到入气口,除脖子外,单从吹气考虑,从后腿找个切口,也一样可以吹气的。辅之以专用的用于分离皮肉的铁捅条。很快就可以将一张完整的羊皮剥离出羊体。当然,不管怎么捅,不能把羊皮捅破那是大前提。否则就无从吹起。因为所剥下来的是完整的羊皮,所以古人给这种革囊一个特有的名字,叫做“浑脱”。我们读古书,讲到古人过黄河,常常会提到浑脱这种交通工具。
我注意到岸边停靠的羊皮筏子,清一色的由十四个羊皮革囊捆绑而成。每个革囊的头、四肢的末端都被细线严密的缠绕加固,以便密封其中的空气。单个的革囊处理好了,还要用硬度和韧性好的木条编扎木牌。然后将木牌和革囊连缀在一起。如此,一张皮排才算制作成功。通常,一张由十四个革囊拼组而成的皮排重约100来斤。成年男子可以不太费力就能背起。
我们靠岸后,只见那个筏子客很快便将我们刚才乘坐过的羊皮筏子竖立起来,然后背起来走向岸边码放皮排的地方。其他筏子客也是这样,载完客后便将皮排背到岸边集中码放。待到形成一定规模后,就有景区的运输车来将其运送到下水处备用。
我也曾向排工请教制作一个小型羊皮筏子的造价,我估摸7到8千元人民币。征询他的意见。他首肯了我的推测。
我知道,根据需要的不同,还有中型和大型羊皮筏子。中型羊皮筏子需用26只或更多一些的羊皮革囊,比如26只。大型的则需要更多的革囊,人可以在上面走动。当然,那种大型羊皮筏子主要用于货运。而不是用于载人的旅游体验。
醉翁亭游记
喻学才
2013-1-30
琅琊山位于滁州城西大约5公里处。距离古都南京约60公里。如果从南京出发自驾游,一天时间玩琅琊山景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从全椒方向走,全程高速。若从来安方向走,则连接宁洛高速的104国道安徽部分路况较差。我们今天出发比较晚,车子开到西涧路,时间已经下午1点,景区最外围的餐饮中心同乐坊已在望中,不过根据经验,此类餐饮处所主要是晚上消费,现在去也白搭。我们在景区外围一家中档餐厅吃了顿便饭。把车子泊在同乐坊相当空松的停车场里。我们进停车场时,门卫在里面上网,她告诉我们可以自己按钮抬杆。一乐。此种待遇还是首次。
一、醉翁亭与醉城
我们步行进入景区,其时已经接近两点。在游客中心,我们研究了导览图,发现今日的滁州市琅琊山景区虽然山川依旧,林壑犹美。但在景区内外部规划建设上均已经大大扩容。自外部言之。从我们刚才驱车经过景区与城区之间5公里多的空间看,现在市政当局在那段地方规划建造了一座“醉城”。这座醉城新近铺设了千万间广厦。大片的房地产项目绵延数里,沿着滁州大道向醉翁亭的方向集结。在西涧路一带呼应琅琊山景区。双向六车道的交通,对于滁州这样的城市,应该说算得上大手笔了。从当局给这片未来滁州的发展极的命名为醉城看,大有压倒古人的英雄气概。因为一个醉翁就搞出一个AAAA级旅游区来,一座醉城将会容纳多少醉翁啊。从导览图上提供的信息看,整个景区内部包括跟游客中心毗邻的餐饮天地同乐坊,门内的新增景点琅琊墨苑以及位于醉翁亭至琅琊寺途中的欧阳修纪念馆以及新近建成在被欧阳修激赏过的风景绝佳处的深秀湖度假村。还有待建的丰山湖景点等等。我们计算了一下时间。离景区下班只有三个小时。决定此行重点看醉翁亭、欧阳修纪念馆以及琅琊寺。因为醉翁亭和琅琊寺这两个景点毫无疑问是琅琊山的精华所在,也许还保留了一些欧阳修、苏东坡的历史气息。而欧阳修纪念馆则是我们的期待,因为他老人家毕竟是我们今天游山玩水的灵魂。按照常情,这个纪念馆应该是欧阳修研究的集大成之所在。抓住这三个重点,应该会不虚此行。
二、醉翁亭
琅琊山虽然因西晋琅琊王司马睿而得名,但这座山之所以成为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毫无疑问的是因了欧阳修《醉翁亭记》这篇名文。900多年后,当我们进入欧阳修笔下的琅琊山后,第一感觉是这里山川依旧,植被优良。我们应该感谢当地政府和森林公园的职工,由于他们的得力而恰当的保护,虽然景区的道路扩宽了,全部变成石板铺成的路面,但山体没变,溪水走向没变。一句话,时间变了,空间未变。我们似乎正在重走欧阳修当年走过的道路。行走琅琊山中,仍能感受到900年前的滁州“市长”与官民亲密接触的历史气息。仍能感受到当年欧阳修这个地方官与民同乐文酒风流的诗意人生,仍能感觉到欧阳修那宠辱不惊、心地坦然的达士情怀。当然也能品味出一个在今人看来还属于青年人的四十岁年龄上的太守为什么白发苍苍自号醉翁的真谛。
醉翁亭在酿溪右侧山坡上。醉翁亭的正面门脸是一个长方形的大立面。自醉翁亭前广场视之,感觉门脸背后不可能有太多东西。因为在门脸和背后的乱石山坡之间,除了亭角翼然外,看不到其他什么建筑。但一旦你走进门去,就会发现中轴位置的醉翁亭、欧阳修手植梅、二贤堂三进建筑都包含其中。除此而外,两侧还有大大小小的好几个院落错落其间,宛如雁荡山的东四谷西四谷一样。无论你走进那座院落,都不可能看到全局。只有你爬到后面山坡上现今新增的玄帝宫门口,才能鸟瞰醉翁亭景点众多建筑的大概。很遗憾的是,这时你只能看到醉翁亭的背后轮廓。就像一个风姿绰约的美人虽然距离你不远,但你总只能看到她婀娜多姿的背影一样。仔细玩赏后,不得不折服规划者的匠心。因为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宋代部分的领袖人物。这个历史人物不是一眼就可看穿的。即使他被贬滁州所写《醉翁亭记》这篇文章又何曾是一眼能够看穿的?《醉翁亭记》中的欧阳修苍颜白发,未老先衰。个中所承受的精神苦痛何人解得?他与民同乐的古仁人情怀,又有几个热衷朋党倾轧、自私自利的官员,以及在其位不敢仗义执言的谏官所能理解?
我们在醉翁亭欣赏了别具一格的与靠背椅相配套的木头几子。在前往二贤堂途中,欣赏了欧阳修手植梅。在二贤堂我们欣赏了有关欧阳修的著作以及后世研究著作的陈列。感觉此处陈列还有待改进。原因有二;一是此处名为二贤堂,包括欧阳修和王禹偁两位北宋先贤,可是陈列橱柜里却找不到介绍王禹偁的资料,二贤堂变成了一贤堂,而塑像却是二贤并立。有点名不副实。二是欧阳修的有关资料搜集欠缺很多,比如说有关欧阳修著作的展示,完全可以模仿善本图书的样子仿制陈列。至于容易找到的如今人整理的《欧阳修研究资料》,关于欧阳修故里的县志、族谱等资讯的展示都没有。
我们在宝宋斋欣赏了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大文豪苏东坡书写刻石的《醉翁亭记》原碑四块。其中首尾两块保存较完好,苏东坡的书法世有定评,此处不用我饶舌。令我感动的是碑后的一段简短题跋所吐露出的深厚师生情谊。其原文云;“先生以庆历八年三月乙未刻石亭上,字画浅扁,恐不能传远。滁人欲改刻大字久矣,元祐六年轼为颍州而开封刘君季孙自高邮来过滁,滁守河南王君诏请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轼于先生为门下士,不可以辞。十一月乙巳眉山苏轼书。”庆历八年是公元1048年,元祐六年是公元1092年。其间仅44年时间,欧阳修原刻便已经风化模糊。于此一可见当年地方有识之士的眼光和重文意识,二则可见苏轼对师长的礼敬。看了这段跋语,再看他那些笔酣墨饱的书法,真是字字深情啊。岁月无情,苏东坡因为担心笔画浅扁难以流传久远,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九百多年后,就连他比较放心的大字深刻的碑刻也有一半遭到损坏。
宝宋斋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碑刻。但在苏轼这座高山之后,总给人一种无法企及的感觉。这里就不多做叙述了。
我们还欣赏了意在亭。我感觉那地面的沟渠设计分明是曲水流觞的意境。这与欧阳修的趣味还是符合的。
三、玄帝宫
我们还爬了几十级陡峭的台阶,游玩了醉翁亭后山坡上的玄帝宫。玄帝宫我没来得及考证,但有三点印象颇深;一是门前两个石头香炉。一个鼎状,一个屋状。鼎状香炉据传是唐代凿造,屋状香炉据传是宋代制造。屋状者在玄帝宫门左,鼎状者在正门口。两个香炉一方一圆,无一例外地都积满了成堆的山样的灰白色的香灰,上面还有正燃烧着的粗大的檀香呢。第二个印象是挂满半座山树枝上的红绸带,那是善男信女们祈福的心愿。第三个印象是玄帝宫门前众多的黑色大理石碑刻。细看全是善男信女捐款祈福者的名字。每一块碑刻上方都有某地名士为标志的题目,如江苏名士,上海名士。同游的毛桃青调侃我,你是否想做东南名士呢。我说你没看这上面捐款人名字后面都不写钱款数额嘛,说明名士不值钱啊。抱着功利心花钱买名声如果能成为名士,那现在纷纷卷款外逃的贪官岂不早就成了名士?他们不屑,说明当名士还不如当洋奴呢。在我们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在首都北京滋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就是专门以名人入选和获奖为诱饵的职业。近20年来,我不知收到过多少名人入选、论文中奖等的函件,包括共和国脊梁奖之类的邀请函,我一概当垃圾扔掉。由于缺少相应的法规保护个人信息,我们公民的电话可以被不法分子从各种渠道获得,有些人以刊登专访等为由,打电话约稿,说得天花乱坠。你这里严词拒绝,他那里死皮赖脸。真是讨厌至极。我说,跟那些深信名至实归的无良人员相比,给这玄帝宫捐钱的人落个名字在碑刻上,不知要高尚多少倍。毛桃青以为然。
四、欧阳修纪念馆
欧阳修纪念馆是2004年才落成的新景点。这个景点是东南大学和滁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设计的。但石刻上并没有说明是东南大学哪个设计院主持的。殊觉奇怪。欧阳修纪念馆的主体建筑是欧阳修馆,匾额系郭沫若所书。欧阳修馆对面是一面悬崖,应该是有瀑布的,不过此时正值隆冬,自然无瀑可布。但大片悬崖立面上的摩崖石刻多数清晰可见。右侧最高处是中华书法家协会会长沈鹏的“清凉世界”。左侧较上位置的是《人民日报》朱牧之的“犹闻酒香”。居中显眼位置上的则是女书法家萧娴的“书酒风流”。悬崖立面最核心的一块写字最多,因颜色反差不明显,根本看不出什么美感。也看不出作者,从字体看似乎是董其昌行书书法。崖下一个不大的水面。有桥通往崖边,下有一洞,上榜“桃源”二字。呼应欧阳修堂和摩崖石壁的是一条碑廊。都是大路货的作法。欧阳修馆内陈列也比较平常。除正中一尊欧阳修塑像外,此外就是满壁连环画介绍欧阳修生平,和一组组玻璃橱柜内陈列的欧阳修著作以及后人研究的成果。感觉搜集工作做的还不到位。比如说,欧阳修著作的真本善本书影没有。欧阳修出生地有关情况介绍没有,地方志家谱没有。欧阳修对中国谱牒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欧阳修的书法作品本应放大突出,结果只是用一张A3型号的纸复印放在玻璃厨子里。欧阳修应该是本景点的主题,但碑廊里看不到欧阳修的书法作品摹刻,上碑的当然有苏轼的正、草两体醉翁亭记,也有当代书法家的作品。院中的一株正在吐艳的腊梅,金灿灿,香馥馥。充满美感。
作为经营者,应该考虑增加信息量。因为这里是比较权威的专题欧阳修纪念馆,比如说被东英寿教授发现的、藏于日本天理大学的古本《欧阳文忠公集》可以去复制一套回来陈列,因为那个版本是宋人周必大编订《欧阳文忠公集》后的一个增补版,其中比流传本多收了欧阳修96封书信。该宋版本欧阳文忠公集我国公私馆藏失藏。“这些书信大多是欧阳修写给王安石等友人的境遇之谈、答谢之辞。例如,赞叹苏洵的文章;在担任科举考官时,给行文简练者高分;对别人随意修改自己撰写的碑文表示不满;感叹多年不曾吃到洛阳笋、不曾看到洛阳花等。这96封书信全文将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一期上发表。”(东英寿语)
如何避免跟相距咫尺的醉翁亭之陈列重复。从陈列内容到布展载体的形式选择,都应该考虑清楚。绝不应该在一个景区内自己重复自己。当初规划欧阳修纪念馆,就应该想明白,我拿什么去陈列,我应该如何跟醉翁亭区别。像欧阳修纪念馆与醉翁亭这样自我重复的,当然也不是唯此一家。这是近年来文化类主题景区开发的通病。只知根据主题建造景点,不问内容如何陈列。
五、琅琊寺
从欧阳修纪念馆出来,沿人字形分界地山间石版路面前行,过峰回路转、蔚然深秀坊,前面就是深秀湖了。这里还有另外的名字叫琅琊山度假村。历史上这里只有溪流,未闻有湖。深秀湖者,显然是新近才建成的。水面不大,中间还横跨一道连接两岸的桥型通道。本来不宽的水面上还停泊着几条儿童游乐用的玩具船。此种开发大大曲解了欧阳修醉翁亭记的意境,降低了琅琊山的名山品位。过深秀湖不远。前面就是琅琊寺了。因景区已经下班,游人无多。大雄宝殿已经关门。我们看到右上方有无梁殿的引导,便快步走近。一位年轻僧人正待关门,见我们两位前来,把关了一半的门又打开了。我们快速扫了一圈。僧人示意可以烧香。我扫了一眼显眼位置的缘簿,笑笑说,我礼佛都是用心香。不用烧的。他自然听得明白。在我这里没有戏了。这座无梁殿体量比较小,大概只有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的一半大。我问僧人,这无梁殿始创于何代,他说东晋。他见我跟同行的毛桃青评价比较钟山灵谷寺和琅琊山琅琊寺两座无梁殿,就插话说,这个无梁殿自然比灵谷寺那个无梁殿小。灵谷寺无梁殿是蒋介石为北伐阵亡将士修建的,自然大。我不好说什么,因为说真话就会让人家面子上过不去。我已经两次吃过说真话的亏。这时我忽然想起文革期间在农村教书时的两次尴尬场景;一次是一位校长跟一位语文老师抬杠,校长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毛主席的诗词,语文老师说不是,但又说不出诗句的作者。要我裁决。又有一次,晚饭后无聊,校长跟教导主任抬杠,校长姓秦,坚持秦始皇姓秦,教导主任不认同,两人找到我裁决。我自然是实话实说。有了那两次教训,今天我决定不三过(孔子的弟子颜回被表扬为不贰过,我非圣贤,只希望自己不第三次犯同一种错误),来他个明知不对,不哼不哈了事。
暮色苍茫中,我们匆匆地在一些主要建筑跟前走了一遭,也算到此一游。僧人们已经回到僧房休息去了。在如此千年古刹,因为时间太晚而无缘拜访此间的方丈,真是一个不小的缺憾。
景区电瓶车也下班了,我们只有迈开双脚,自己下山了。不过,还好,沿途络绎不绝的当地人正在自由自在地朝琅琊寺方向走去。原来他们是晚饭后来景区散步的。我记起在景区门口有一个采矿公司,还有一所名为滁州学院的高校。职工们饭后进山步行约3000米,倒是不错的选择。
路过醉翁亭前的酿泉,毛桃青提醒我。你不是要饮酿泉水么。机会难得。于是我再次用手捧泉水喝了几口,又习惯性捧了几捧泉水在池旁洗了把脸。山风轻轻滴吹着,我们惬意无比地走向同乐坊停车场。日间门厅冷寂的同乐坊此刻已经是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我不难想象,此刻粤鸿和等店家内觥筹交错者,一定是滁人吃也。只是不知道其中是否有与民同乐诗酒风流的贤太守如欧阳修者。
隐水洞游记
喻学才
2012-8-15
隐水洞在湖北通山县境富水河畔隐水山庄旁边数十米处。
早饭后,我们湖北大学中文系7802班参加毕业三十年聚会的众同学,从隐水山庄出来,登上省公安厅的大巴,几分钟功夫就转到隐水洞入口。黄大总管龙生君替大家买好了团体优惠票。但时间还早(这里开洞时间为8点45分)。我们只好在入口处等候。因为我走在最前面,便和陪同我们的女导游闲聊,大体知道该洞开发的历史:2004年正式对外营运。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这个溶洞基本格局是:5180米长。洞穴高深狭长。其高度大约95-100米之间。其宽度大约最窄处15米,最宽处40米的样子。洞中有暗河。大多数情况下与步行道相伴随。个别极其狭窄的地方仅行船只。入口往里走约1600米的这一段,和接近出口的1500米左右那一段钟乳石景观比较丰富一些。中间部分一段1600多米长的洞穴比较狭窄。开发者在其中开发了一条小铁路,架设了小火车。从游览道路看,5000余米的长度,确实长了点。像这样有步行,有乘船。有乘车三种形式。还算有变化。设计者还是考虑到了游览者的心理企求的。
该洞总起来看,钟乳石景观不算特别丰富。但洞的长度还可以,里面的三段开发大体也不错。但在灯光开发和路面材质的选择上还是有欠缺的。灯光开发主要问题是照明有余,烘托景观不足。道路不是不可以用水泥。问题是如能做成青石板状,或者干脆跟洞穴的石头色调相当也可。现状是人工雕凿的痕迹比较明显,没有跟洞穴融为一体。在自然美的追求上还差那么一点。此外,景观命名也不统一。从其开发基调看,总体而言还没有达到清新脱俗的境界。基本还是象形石景观命名的那一套。
全洞分若干关。第一关,正阳关。这一部分主要是洞穴穹宇高深,步行道与暗河中的水声相伴随。属于前奏地区。第二关 ,龙门关。这一部分有龙抬头、三星阁。所谓三星阁即福禄寿三星。属于因象形石景观命名者。第三关山门关。钟乳石景观渐多。仰视穹宇,洞体上下高深,左右狭窄的感觉愈明显。有天鹅之吻、银丝瀑、蝙蝠峡诸景点。第四关,喉门关。此段洞体狭窄异前。洞中步行道仅可容三人并行,旁边暗河仍哗哗有声。有仙人田等象形石景观。此段还有长约1500米的小火车轨道。大概因为洞体空间过于狭窄,且这一段景观也不丰富。才开发小火车的。虽然这种开发对一般游客有吸引力。从游程的审美变化而言也是应该的。但若从长远看,却并不可取,因为火车整日轰隆隆轰隆隆地去去来来,不可能不对洞体的结构产生影响。如果旷日持久的开放,将岩石震松,将来会造成洞体岩石的崩塌。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做法。管理者必须重视这一问题。第五关,旋门关。亦有天鹅之吻类似的钟乳石景观。第六关,金山关。有马良神笔、雪山飞狐、通灵峡谷、电闪雷鸣诸景观。其中电闪雷鸣是一个很值得看的景点。第七关,重门关。有通山花生、癞蛤蟆吃到天鹅肉等象形石景点。第八关,金刚关。有八仙景观等。第九关,朝阳关。此关接近出口,景点无多可观。故开发者在两侧洞壁上镶嵌了若干介绍洞穴科学的知识展板。其中如国际洞穴协会的创始人,洞穴景观的成因等等。其中喉门关因为洞穴狭窄而名,其他关口之命名原因无法推测,不知所据为何。我因此觉得洞穴景区分段命名需要一个统一的主题,因为在同一个洞穴中,命名没有逻辑联系,总会显得杂乱无章。要么以各段钟乳石景观之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命名,要么以某一神话如《西游记》或仙话小说《八仙得道传》的人物或地名命名,要么就按洞穴中石景的科学成因做命名基础,总之,一洞之中,景点命名应有系统性。一致性。要杂多统一,而不能杂乱无章。
出洞后,我们乘车上九宫山。九宫山为华东著名避暑胜地。山路盘旋,比较危险,何况是雨天。所以没有安排游山活动,车子便载着我们直奔住处凤凰岭北区省计委疗养院。今天晚上,这里将是我们的家。
江苏—福冈友好樱花园新增建筑景观命名记
喻学才
2012-7-18
江苏福冈友好樱花园初建于1998年,系日本福冈县投资,占地20亩。曾建有一亭,日本人取名为观樱亭。园中遍植樱花。最近江苏省方面决定改建提升。投资900万。景观改造工程由东南大学景观系成玉林教授中标。本次改造就面积而言,较前扩大了40亩。即将原来毗邻的梅花山延伸部分的梅园地块并入江苏福冈友好樱花园。则该园现在面积就达60亩了。原园基本是平地。本次改造地形有了起伏变化。2012年5月21日,省人大外事委柏苏宁主任等一行领导检查验收了工程主体施工质量,景观设计施工总体满意。目前正在进行细部整理工作。预计7月份可以开放。
2012年5月18日,21日,余应江苏省人大外事委史副主任之邀,两次前往中山陵园区明孝陵石像路左侧 江苏福冈友好樱花园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现场,为新建的六角亭、方亭以及景观长廊和紫藤花架命名。下面是提供给决策方参考的若干建议方案,。
一、入口区前六角亭
1,嘤鸣。命名理由:《诗经•小雅•伐木》章:“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思是鸟求知音,人求知己。此名以歌颂友谊为主题。
2,如云。命名理由:《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楚辞》中也有以花喻美人的传统。至于吟咏樱花,将樱花比拟为大片彩云的,则以现代诗人郭沫若为代表。他在日本期间所写的《樱花》诗:“我们在日本真真是多得惊人。会使举国若狂前来花下酩酊。千树万树使得漫山遍野如云,迎风一片齐开,迎风万点飘零。”此命名一则与樱花怒开时的情形吻合,二则跟日本国举国多樱花,花开如云海吻合。
3,如雪。命名理由:此用近人郑尔雅《樱花》诗意。其诗曰:“昨天雪如花,明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
4,春来。命名理由:樱花盛开,被作为春之象征。
二、小岛上之方亭
1,疑杏。命名理由:此用明代诗人于若瀛《樱花诗》意。其诗中有句云:“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
2,绕游。命名理由:此用唐代诗人白居易《樱花》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
3,仙云。命名理由:清人郑孝胥《樱花花下作》诗:“仙云昨夜坠庭柯,化作蹁跹万玉娥。映日横陈酣国色,倚风小舞荡天魔。”
4,白云或红云。命名理由:白色樱花区宜用“白云”,红色樱花区宜用“红云”。
5,照春。命名理由:此用臧氏咏樱花词:“又芳节、茜雪照春空。”
三、新建景观长廊
1,蓬山异卉 或 蓬山胜境。命名理由:明朝大学士李东阳《和日本僧佐咏其国中源氏园白樱花》诗中有:“剪云雕雪下瑶空,缀向苍柯翠叶中。晋代桃源何足问,蓬山异卉是仙风”。
2,红雨。命名理由》此用宋人王洋《题山庵》:“桃花樱花红雨零,桑钱榆钱草色青”诗意。又,宋人李曾伯《宿深桥驿》诗有“山樱花落红飘雨,野草烧残青入烟。”
3,如霰。命名理由:命人硕勋《春日怀长安故人》:“今日出门春已半,樱花如霰晓莺啼。”
四、紫藤花架
1,喷朱。命名理由:此用明朝诗人李流芳《登北固下并甘露港还舟夹港》:“下山寻花溪,落日喷朱樱”。
2,脸笑。命名理由。此用朱元璋《善世禅师》诗:“樱花才脸笑,柳眼正舒眉”诗意。
3,飘雪。命名理由:此用清人张英《山樱桃》诗意“樊圃含桃飘雪后,山樱花发色尤妍。”
4,红陌。命名理由:此用周恩来总理早年在日本所写樱花诗“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陈望道逸事
喻学才
2009.1.18
陈望道的故居在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1997年,2002年我因编制和修编义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机缘,曾经两次游览陈望道故居。陈望道的那栋旧居从建筑上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普通的的民国时期的浙江中部地区的民居。只是因为曾经诞生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而名扬四海,广为人知。现在早已是共青团组织开展学习先烈等革命活动的地方。也是各地旅游者来义乌大多要前往拜谒的红色旅游景点,
陈望道一生参加革命,其革命经历自然很是丰富,但我此刻头脑中只残留着了两个忘记不了的事情:一是在上个世纪初叶,他曾在分水塘老屋里翻译出《共产党宣言》,为说汉语和识汉字的中国人送来了翻身求解放的精神圣火。二是文革前他曾经担任过上海复旦大学这所著名高校的校长。
此外,忘不掉的就是我到他故乡考察,村人告诉我的三则和陈望道有关的逸事。这些逸事是不是全是事实,无法考证。但至少可以透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
一、称父亲为“同胞”
陈望道在大学求学阶段,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年轻人热衷于叛逆言论和行为,就象今天年轻人喜欢网络一样时尚。年轻的陈望道也未能免俗。据说,有一次,陈望道手头没有钞票花,便给其父写了一信,内容自然是要家里寄钱,但问题出在称谓上。改革开放后,高校流传一个经典的儿子要老爸寄钱的段子。说的是有个儿子在大学念书,没有钱花,给其父一信。父亲展开信纸,见上面只有三个字:爹:钱。儿。这个版本单从格式和意思表达看,都没有什么毛病。因为称谓正确,主题突出。只是少点伦常的温情罢了。五四时期的陈望道则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更酷。他要钱的信,抬头不写爹,不写父,而是写上“同胞”两字。后面才谈要钱的事情。陈父也是个很幽默的人。接到儿子的信,他只在信封里放了两毛钱。陈望道收到后纳闷,问其父,其父回答他:全国有四万万同胞,如果每个同胞给你寄两毛,还不够你花吗?
二、 不兑现儿时的许诺
陈望道的家乡属于山区,原属上溪乡,现在划归城西街道。从前出门交通不便。幼时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志向高远的陈望道面对着不便的交通,曾经在村口的凉亭下口出豪言:将来等我长大了,做了大官,我一定修一条宽宽整整的马路通到外边。不幸的是,解放后他做了复旦大学校长后,当年的小伙伴认为他已经做了大官,应该为家乡修路。但文革前的大学校长不象现在的大学校长,没有那么大的神通,所以就失言了。务实重诺的村人背后戏称他为“陈饭桶”。
三、 平生积蓄作为党费上交给组织
作为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为中文的学者,对共产党的信仰是始终如一的。晚年的陈望道,把他一辈子的积蓄一共六万多元人民币全部上交组织做为党费。这在常人看来,是一件令人钦佩的举动。试想,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前的70年代,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是个惊天的消息,何况这么多钱都是无偿地作为党费上交,更是给人极深的印象。此等壮举自然也传到家乡父老那里。多数人自然理解他的安排,因为他太热爱自己的组织了。自然也有少数人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看来,你陈望道不是说没钱嘛,六万块钱可以修一条很漂亮的马路嘛,你如果用这笔钱来兑现自己儿时的诺言,多好啊。
这几件事,可以肯定的是陈望道为了大家乡,舍了小家乡。他把平生积蓄交了党费,没有拿来为家乡修路,这是没有问题的。
乌镇游记
喻学才
2008年4月23日
乌镇,位于浙江桐乡,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1949年后,将属于湖州管辖的青镇和属于嘉兴管辖的乌镇合并为一镇,名曰乌镇。原青镇和原乌镇均为水乡古镇。青镇街长1。8公里;原乌镇街长3公里。公元2000年该镇开发古镇旅游,考虑到原乌镇街道太长,投资太大,镇领导乃决策先开发原青镇。现在对外开放的在今年五一黄金周十分火暴的“乌镇游”就是原来的青镇。
从旅游规划的角度看,乌镇的特色主要有四:(一),在主要游览区即沿东市河的两条街古民居清一色古色古香的本地风光,没有任何现当代建筑参差其间。水上的乌蓬船、演武场和整个环境十分和谐,水上和街面从立面的建筑到平面的道路选材和图案布置,居民家中和门前的摆设,完完全全的一幅古色古香、土色土香的图画,特别是今天正好碰上老天下着毛毛雨,那种如烟如雾、似梦似幻的湿湿的、柔柔的感觉实在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动。产生一种回到了久违了的老家的归宿感。(二)、作坊区的设计颇具匠心。乌镇的作坊共有乌镇糖果点心系列、三白酒系列、工艺品雕刻系列等等。这些作坊的选址从规划的角度看,是别有用心,但从旅游者的眼光看来又亲切自然,它仿佛就是与漫长的古镇历史一起成长起来的,没有半点人为开发的痕迹。相反的例子是有些地方生硬地将作坊归在一个空间内就象制造业的工厂车间分区一样。(三)、购物和游览的功能区分得十分明晰,不象有些古镇开发,满街都是店铺,商业气息逼人。在乌镇,该热闹的地方热闹;该清净的地方清净。一洗多年来许多古镇旅游开发中常见的功能混乱的习气,给人一种反朴归真,清新脱俗的感觉。(四、乌镇的镇民具有悠闲的气质,生活态度和古镇风格水乳交融,也是其它古镇很难比美的地方。
乌镇的一些专题博物馆也开始崭露头角,如著名的江南百床馆,就极具观赏性。主其事者,若能邀请更多的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收藏,建设流动的专题收藏博物馆,作为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一定会大受游客的欢迎。(2002年5月10日写于杭州灵隐寺)
美哉梅花山
喻学才
2008年4月9日
每年的这个时候,南京东郊的梅花山,一定是万头攒动,人面梅花交相辉映。怒放的各色花朵和快乐的男女游客,把整座不算高大的梅花山给点缀得春情荡漾,诗意盎然。游赏其中,人多俗虑尽消,心花怒放。物境之能移人,信然。说来惭愧,我从楚雷宁雨轩的窗口朝紫金山方向望去,梅花山就象隔壁一样近,当然这需要借助望远镜。但我来南京十五年,真正专程去赏梅,只去过两次。一次是一九九五年;另一次是二零零七年。虽然去的不多,但却也与梅花山结下胜缘。这胜缘就是两首梅花诗。1995年春,我拉着妻、儿第一次上梅花山,放眼望去,万树争辉,五色斑斓,幽香阵阵,所之皆然。我忽然灵感涌动,没有纸笔,就借助当时的通讯工具BP机,通过接线员记录下我为南京山水写下的第一首诗。
咏 梅
羞逐杨柳万千条,月下墙边扎地牢。
苔枝缀玉经年绿,万花纷谢一时娇。
幽香阵阵随人赏,好辞章章亦自豪。
不借东风飞处处,本来面目是清高。
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一年一度的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式在东郊进行。是日风甚大,演员们的翩翩舞袖被风刮得象气球似的。梅丛中的花瓣一会象雪片似的飘飞,一会又象红云一样舞动。有民歌手阿宝、汤灿等登台献歌。万花纷飞,歌声满山,和着大自然的笙萧,真是天人合一的一场大戏。坐在嘉宾席上,我忽然又有了写诗的冲动。便随手在自己的手机上开始写作。开幕式结束,领导的相照完了,歌完了,舞尽了,我的一首七言古风《梅花节歌》也就成了。
梅花节歌
春来乐事百千场,又值垂杨绿万行。
最爱东郊三万树,喜看早梅试新妆。
暗香自古怜骚客,奇葩今更出群芳。
放翁老去和靖死,争奇斗艳十里香。
一树梅花一树镪,梅花产业喜无双。
口渴且举梅酒饮,人困且于梅影藏。
白如瑞雪红胜火,人面梅花千万张。
花车巡游江南北,地球游客聚一堂。
阿宝民歌汤灿曲,一城人半为花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人的咏花名句写出了千古赏花人的共同感慨。我也知道,前乎我者,有人赏花,后乎我者,也有人咏诗。处在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历史星空上,我不想去记录人类的永恒惆怅,宁愿记录下我的满腔欢悦。
新余市仙女湖佛教文化园策划诗八首
喻学才
2011-10-9
引子二首
沧海桑田忆劫波,启蒙醒世赖佛陀。
法轮长转天地阔,百世常新万国歌!
天下名山僧占多,一毛三武奈若何!
生民命运谁掌握,莫讶争参窣堵波。
现场踏勘
才离蚁穴又蜂窝,附葛攀藤探翠螺1。
七月真如天发火,我亦体恤露白鹾2
案例研究二首
一
豫章佛寺禅宗多,策划如何脱臼窠?
两岸伽蓝参礼遍,一花五叶植新荷3。
二
台湾佛教衍游事,大陆旅游唱佛歌4。
一样胎入中华史,取长补短辟新河。
水五台
盛世常挥创业戈,笑将金像伴仙娥5。
弘扬佛道好传统,十刹三清万事和。
圣集寺
背山面水起嵯峨,奇石争传似达摩6。
安得尘心早收拾,朝朝暮暮对清波。
佛教文化博览园
百派千宗不怕多,声光电艺细琢磨。
我今再现灵山会,愿度苍生出网罗。
1基地在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西侧山、湖结合部。规划区包括岸上部分坡地以及湖中数个小岛。此次踏勘重点在岛上,故意翠螺喻之。白鹾,即汗碱。
2 “体恤”句,是日野外摄氏40多度,朱光亚教授与余之衬衣皆现汗渍,白花花如图案。
3为编制该策划,课题组曾遍访海峡两岸众多名山巨刹。“一花五叶”此处暗指朱光亚教授所提出的水五台理念。
因仙女湖佛教文化园最初起因于管委会礼请五台山碧山寺妙江大和尚,妙江大和尚安排其弟子寂亮法师前来仙女湖,建造圣集寺。朱光亚教授提出打水五台牌,余激赏之。整个策划宗旨基此。
4台湾的佛教景点的旅游活动开展是基于佛教的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大陆的佛教旅游则是以发展旅游为前提,佛教只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开发利用。大陆佛教旅游所以如此,起因于正常佛事活动曾经因为极左路线干扰中断了三十年的缘故。
5此地定位为水五台,则必铸五方文殊菩萨。而仙女湖名称出典于晋干宝《搜神记》,故云。
6建寺工人传言:该寺奠基之初,民工挖到一石头,似达摩沉思之像。
全椒县儒林大观项目策划歌
喻学才
2011年2月25日
二零一 一年 一月四日应全椒县旅游局田胜林局长之邀,考察吴敬梓纪念馆及周边环境,归来作此。诗中构想仅初步思路耳。他日策划书定稿容有改动。
虎年岁之尾,旅游全椒县。寻访吴敬梓,故居今不见。步行新襄河,改造正酣战。踏勘探花第,古街惜破烂。欣逢田局长,一见了宿愿。邀我做策划,儒林书新卷。因游纪念馆,感慨真千万。当年穷书生,破产续祀典。时人多笑君,引为子弟鉴。寄居古金陵,三餐无饱饭。日亲毛锥公,外史寄幽怨。因叹古圣贤,寂寞谁肯伴?纷纷竞蝇利,麦芒藏恩怨。夏虫难语冰,指注竞嘲讪。我读全椒志,开篇第一段。故里引为荣,权豪不及念!归来情难已,国史复翻遍。一自周、孔出,长夜如来电。照耀人间世,有别动物链。汉儒董仲舒,独尊真卓见。悠悠两千秋,良莠各参半。儒林外史出,丑陋人难按。千秋良史笔,刻画须眉绽。民国袁大头,尊孔非愚暗。可耻欲帝制,复辟惹人厌。害我大中华,百载遭作践。国弱民气疲,打倒孔家店。五四诸先生,谁意难如愿!而今逢改革,孔圣得再见。世道与人心,不教如沙散!努力创治世,遗产贵新变。纪念馆左右,空地三百廛。儒林两千载,精华当提炼。摘要加活化,光芒照霄汉。将与外史书,并存供游观。莫道中华儒,酸腐不可看!第一正气歌,儒林集群彦。舍生为取义,凛凛威风扇。在齐太史简,在唐文公谏。或者斗权臣,或者翻龙脸。苟义在其身,砍头色不变。第二名宦祠。百世如镜鉴。用世不分心,爱民真模范。去则立生祠,百姓攀车辕。死则书丰碑,千年歌不断。第三乡贤馆,夫子庙外建。公议定其人,美誉无垢慢。幼儿入学校,高风得濡染。第四儒商会,交易不敢乱。童叟两无欺,急公好义念。第五秀才庄,青衿怀大愿。笔耕加舌耕,著述以自现。第六隐士村,浊世不自贱。高标傲王侯,箪瓢不知厌。第七农民家,躬耕养家眷。按时纳国课,余暇亲书卷。织声共书声,弦颂人称羡。第八工匠营,锤凿声千万。大匠喜创造,小匠遵规范。百器求精工。造作名姓镌。第九礼仪馆,揖让和谐见。礼多人不怪,摘要模仿练。活化礼遗产,先试儒林院。
右侧北极阁,乱坟侵大半。作者吴国器,作年明清间。中华兴科举,两千年不断。读书学做官,一桥人千万。所以重文运,风水期改变。地名走马岗,形势宜俯瞰。邑人祀文昌,其中藏美愿。我今欲复之,休闲增乐苑。盛世文运昌,雨后春笋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