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研究和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近年来主要从事玉米耐密种质改良创新研究和高产抗病耐密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
1.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质耐密玉米种质创制及优良高产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2.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高产高淀粉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单631产业化示范”。
3.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适应机械化生产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选育”、“超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高效选育”。
4.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重大项目“玉米商业化育种流程构建与应用”。
5.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耐密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
6.国家主要农作物优质及专用新品种-玉米杂交种吉单342项目,第三主持人。
7.农业部项目低水份饲料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2003-04-06A),第二主持人。
8.“九五”国家攻关课题-玉米群体改良研究,(96-002-01-05-02),第二主持人。
9.“863”计划重大专项-不育系回交转育研究(2002AA207008),第七参加人。
10.承担“国际合作”项目,利用引进的国外玉米种质资源。
11.主持本室的玉米育种课题。
12.“九五”以来,协助主持国家攻关课题“玉米群体改良研究”和“玉米热带、亚热带外来种质导入研究”。
13.“十五”农业部项目“低水分饲料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高演粉玉米新品种与高产配套技术集成及示范”、“国家主要农作物优质及专用新品种选育”。
14.主持“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不育玉米自交系培育和杂交种选育”项目。
15.参加了国家“863”计划“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利用”和“948”项目“优质、抗逆玉米种质的引进、评价、改良与创新”。
16.“十一五”期间主持吉林省的“超级玉米育咱技术研究”项目。
主要获奖成果:
1.高配合力耐密早熟玉米自交系吉V022创制与应用,2018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早熟密植高产玉米新品种吉单519选育与推广,2011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
3.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吉单535选育及推广,2014年,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4.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吉单522选育及推广,2013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名。
5.高产耐密脱水快中熟玉米品种新品种(吉单505和吉单517)选育及推广,2009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名。
6.高产优质广适玉米新品种吉单198及系列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2009年,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第1名。
科研成果:
1. 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构建与应用 刘文国;刘兴二;路明;张志军;焦仁海;苏义臣;徐国良;邢跃先;王敏;岳尧海;徐艳荣;刘宏伟;赵万庆;代秀云;范冬梅;张建新;孙发明;郑淑波;马英杰;仲义;冯冲;金明华;周旭东;侯宗运;李岩;宋广树;张佩;张洪艳;檀国庆;才卓;王绍平;王佐惠;谢振明;吴江;杨春影;陈虹地;范增娟;赵新华;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16
2. 优质多抗超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焦仁海;徐艳荣;孙发明;代秀云;仲义;侯宗运;刘兴二;张秀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13
3. 不同区域高产优质新品种筛选与优化组合 金明华;苏义臣;苏桂华;王绍萍;檀国庆;刘兴二;许明学;柳迎春;焦仁海;王秀芬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6
4.育成的玉米新杂交种和自交系有15份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其中吉单501、505、507、515、522、525、342和吉1037、吉163、吉V022、吉V993共11个品种本人是第一或第二完成人。
5.完成了吉单209、4011、四密25、21的三系配套,在全省率先成功利用玉米不育系杂交种,为优质专用玉米大面积示范推广打下物资基础。
6.主持培育出吉V993、吉V022等一批高配合力优良自交系和吉单505、522等杂交种,均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此外吉单517、519在省区试中均列同熟期组第一位,分别比对照增产13.2%和19.5%,即将通过省级审定,是新的苗头品种,使“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丰硕的成果。
7.育成的新品种有吉单636、637等结束了省区试,即将通过审定。
8.在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研究上取得重要进燕尾服。主持完成了吉综A和吉综B两群体7轮相互轮回选择改良研究。在全国率先进展外来种质导入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墨西哥,我国的云贵川、泰国的苏湾号等种质展展了以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为主的玉米种质扩增和创新研究,在玉米种质改良创新、自交系选育、杂交育种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培育出吉1037、CM1等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组配玉主新品种吉单342、吉单507等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品种选育:
育成玉米品种有23个通过审定,其中第一完成人11个(吉单604、吉单621、吉单626、吉单631、吉单699、吉单681、吉单612、吉单507、吉单505、吉单525、吉单408),第二完成人12个(吉单603、吉单616、吉单672、吉单501、吉单503、吉单515、吉单517、吉单519、吉单522、吉单530、吉单535、吉单536),其余几个品种本人是主要完成人或参加人。上述玉米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600多万亩,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吉单631 刘兴二;焦仁海;孙发明;檀国庆;徐艳荣;金明华;侯宗运;代秀云;吴凤新;苏义臣;苏桂华;仲义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1
2 吉单558 檀国庆;邢跃先;吴凤新;金明华;蔡鑫茹;夏远峰;孙志超;刘兴二;苏义臣;苏桂华;柳迎春;关文超;张亚辉;徐贵臣;周晓辉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1
3 吉单550 檀国庆;邢跃先;吴凤新;金明华;蔡鑫茹;夏远峰;孙志超;刘兴二;苏义臣;苏桂华;柳迎春;关文超;徐国安;徐贵臣;万立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10
4 吉单503 谭国庆;刘兴二;邢跃先;吴凤新;蔡鑫如;金明华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9
5 吉单612 刘兴二;焦仁海;孙发明;徐艳荣;金明华;侯宗运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9
6 吉单528 檀国庆;王玉贞;刘兴二;吴凤新;邢跃先;蔡鑫茹;金明华;桑健;荆绍凌;苏义臣;孙志超;苏桂华;周小辉;任军;张志强;王秀芬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7
7 吉单536 檀国庆;刘兴二;王玉贞;吴凤新;邢跃先;蔡鑫茹;金明华;荆绍凌;苏义臣;孙志超;任军;苏桂华;张志强;岳尧海;王秀芬;万立波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7
8 吉单92 王绍平;刘文国;檀国庆;金明华;钱淑玲;赵万庆;刘兴二;周旭东;马英杰;张建新;张志军;董亚琳;苏义臣;苏桂华;岳尧海;任军;孙志超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6
9 吉单278 许明学;柳迎春;于明彦;夏远峰;代秀云;刘爱华;檀国庆;刘兴二;金明华;才卓;王绍平;苏义臣;苏桂华;吴凤新;任禾;张志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2006
10 吉单519 檀国庆;刘兴二;王玉贞;吴凤新;金明华;邢跃先;荆绍凌;冯德举;张春山;王秀芬;苏义臣;苏桂华;孙志超;高军;李洪来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 2005
11 吉单530 檀国庆;刘兴二;王玉贞;吴凤新;邢跃先;金明华;蔡鑫茹;荆绍凌;桑健;王秀芬;苏义臣;任禾;孙志超;苏桂华;张志强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 2005
12 吉单535 檀国庆;刘兴二;王玉贞;吴凤新;邢跃先;金明华;蔡鑫茹;桑健;荆绍凌;苏义臣;任禾;孙志超;苏桂华;张志强;岳尧海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 2005
13 吉单185 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才卓;金明华;李凤任;王绍萍;董亚琳;刘俊平;陶占山;苏义臣;苏桂华;任禾;肖殿林;张志强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 2004
14 吉单517 檀国庆;刘兴二;王玉贞;吴凤新;金明华;晋齐鸣;刘俊平;荆绍凌;王秀芬;孙志超;苏义臣;苏桂华;岳尧海;邢跃先;于连生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 2004
15 吉单515 檀国庆;刘兴二;王玉贞;吴凤新;金明华;刘俊平;冯德举;荆绍凌;苏义臣;苏桂华;孙志超;王秀芬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 2003
16 吉单408 刘兴二;才卓;金明华;檀国庆;王树春;刘俊平;吴凤新;代玉仙;徐国良;刘向辉;董桂芳;王玉贞;李淑华;苏桂华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方农作物优良品种开发中心 2003
17 吉单604 刘兴二;焦仁海; 代秀云;徐艳荣; 仲义;侯宗运;周洪亮;荆绍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0
18 吉单621 刘兴二;焦仁海; 徐艳荣;代秀云; 仲义;侯宗运;周洪亮;荆绍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0
19 吉单626 刘兴二;焦仁海; 徐艳荣;代秀云; 仲义;侯宗运;周洪亮;荆绍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1
20 吉单669 刘兴二;焦仁海; 徐艳荣;代秀云; 仲义;侯宗运;周洪亮;荆绍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0
21 吉单603 焦仁海;刘兴二; 徐艳荣;代秀云; 仲义;侯宗运;周洪亮;荆绍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1
22 吉单616 焦仁海;刘兴二; 徐艳荣;代秀云; 仲义;侯宗运;周洪亮;荆绍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1
23 吉单672 焦仁海;刘兴二; 徐艳荣;代秀云; 仲义;侯宗运;周洪亮;荆绍凌等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发明专利:
[1]刘俊,尹晓红,徐庆辉,黄文峰,毕洪波,仲义,蔡鑫茹,焦仁海,夏远峰,吴凤新,刘兴二. 一种植物隐性基因控制遗传性状的回交转育方法[P]. CN114303931A,2022-04-12.
[2]焦仁海,刘兴二,代秀云,徐艳荣,仲义,苏义臣,侯宗运. 一种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P]. CN108834885A,2018-11-20.
[3]仲义,张秀文,檀鹤,李阅英,宋广树,焦仁海,刘兴二,代秀云,徐艳荣,候宗运. 一种玉米育种用多功能育苗箱[P]. CN206658653U,2017-11-24.
[4]檀国庆,闫加利,黄庭君,夏远峰,吴凤新,刘兴二,任启彪,程守志,邢跃先,于铁,藏宏图,蔡鑫茹,王玉贞,孙志超,赵晶. 利用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隔离带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P]. CN101785427B,2012-06-13.
[5]檀国庆,闫加利,黄庭君,夏远峰,吴凤新,刘兴二,任启彪,程守志,邢跃先,于铁,藏宏图,蔡鑫茹,王玉贞,孙志超,赵晶. 利用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隔离带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P]. CN101785427A,2010-07-28.
论文专著:
著作:
1、《选用良种五谷丰登》,科学出版社, 1998年。
2、《东北玉米》,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发表期刊论文:
[1]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东北农业科学,2020,45(04):21-24.
[2]张艳红,刘兴二,仲义,徐艳荣,孙德智,代秀云,焦仁海.浅谈东北地区玉米育种材料的选用及选系方法[J].东北农业科学,2020,45(04):5-8.
[3]杨殿林,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公主岭市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现代化农业,2019(03):69-70.
[4]焦仁海,孙德智,李月英,刘兴二,徐艳荣,代秀云,仲义,张秀文.原四平市农业科学院20年玉米育种实践与回顾[J].东北农业科学,2017,42(04):11-14.
[5]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现状及种质改良[J].东北农业科学,2017,42(01):8-11.
[6]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我国水果玉米品种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化农业,2017(01):15-18.
[7]Yi ZHONG,Renhai JIAO,Yanrong XU,Xiuyun DAI,Zongyun HOU,Xing'er LIU. An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ze Heterosis and Genetic Distance,“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7年第3期
[8]代秀云,焦仁海,徐艳荣,仲义,侯宗运,刘兴二.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吉单119丰产稳产性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36+38.
[9]焦仁海,刘兴二,徐艳荣,代秀云,仲义,孙发明.外来玉米种质在吉林省的应用与创新[J].东北农业科学,2016,41(01):1-3+19.
[10]仲义,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刘兴二.玉米杂交组合的配合力效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02):67-70.
[11]仲义,郑伟,代秀云,徐艳荣,刘兴二,焦仁海.42份玉米杂交组合主要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15,40(04):5-8+12.
[12]徐艳荣,焦仁海,代秀云,仲义,侯宗运,孙发明,刘兴二.边际效应对玉米子粒商品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5,40(03):1-3+7.
[13]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仲义,孙发明,刘兴二.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5,40(02):1-3.
[14]徐艳荣,焦仁海,仲义,代秀云,侯宗运,刘兴二.公主岭市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5(02):16-17.
[15]孙发明,徐艳荣,仲义,刘兴贰,焦仁海.玉米瑞德种质在春玉米区的应用与改良[J].农业与技术,2014,34(04):109-111.
[16]仲义,代秀云,侯宗运,孙发明,刘兴贰.不同密度及施氮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3,38(05):22-24+28.
[17]徐艳荣,候宗运,代秀云,仲义,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适于机械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6-7.
[18]孙发明,徐艳荣,仲义,代秀云,焦仁海,刘兴贰.玉米自交系444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创新[J].农业与技术,2013,33(04):102-103.
[19]徐艳荣,孙发明,仲义,侯宗运,刘兴二,焦仁海.种植密度对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3,38(02):1-3.
[20]焦仁海,侯运义,徐艳荣,代秀云,仲义,侯宗运,刘兴二,孙发明.优质早熟玉米新品种吉单612的选育[J].农业与技术,2013,33(01):73.
[21]代秀云,吴海滨,焦仁海,徐艳荣,孙发明,候宗运,刘兴二,仲义.玉米杂交种吉单261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12,37(06):4-6.
[22]焦仁海,仲义,孙发明,徐艳荣,代秀云,侯宗运,刘兴二.吉林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08):43-45.
[23]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候宗运,仲义,刘兴贰.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选育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2,32(06):64-65.
[24]徐艳荣,仲义,侯宗运,代秀云,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从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目标探讨耐密玉米品种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04):26-28.
[25]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仲义,侯宗运,代秀云,刘兴二.玉米兰卡种质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创新[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01):12-15.
[26]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侯宗运,孙发明,刘兴二,仲义.吉林省玉米品种发展历程[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3):4791-4793.
[27]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宗运,刘兴二.密度与边际效应对玉米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1(10):16-17.
[28]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宗运,刘兴二,刘武仁.公主岭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J].现代化农业,2011(05):17-19.
[29]付立中,焦仁海,孙德智,侯宗运,刘兴二.我国玉米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0,30(06):23-26.
[30]孙发明,焦仁海,侯宗运,徐艳荣,代秀云,刘兴二.对东北地区早熟玉米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0,30(04):24-26.
[31]刘海燕,于维,苏秀侠,刘兴贰,才卓,许明洋.饲用玉米对生长育肥猪饲喂效果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09):74-75.
[32]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宗运,刘兴二,刘武仁.不同品种的边际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分析[J].玉米科学,2010,18(02):85-87.
[33]于维,刘海燕,苏秀侠,刘兴贰,才卓,许明学.饲用玉米对育肥猪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2009(12):55-56.
[34]刘海燕,于维,苏秀侠,刘兴贰,才卓,许明洋.应用优质饲用玉米饲喂生长育肥猪的试验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214-216.
[35]焦仁海,徐艳荣,孙发明,侯宗运,刘兴二.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杂交诱导单倍体技术及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65+71.
[36]徐艳荣,刘兴二,孙发明,焦仁海.影响吉林省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化农业,2009(10):13-15.
[37]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刘武仁.吉林省玉米病害发生情况及综合治理措施[J].农业与技术,2009,29(05):123-125.
[38]孙发明,徐艳荣,候宗运,焦仁海,刘兴二.国外玉米种质在东北地区的利用与改良[J].农业与技术,2009,29(04):33-36.
[39]孙发明,徐艳荣,焦仁海,侯宗运,刘兴二.对东北地区玉米育种相关问题的商榷[J].农业与技术,2009,29(02):24-26.
[40]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中运,刘兴二.无公害糯玉米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1):131-132.
[41]焦仁海,刘兴贰,孙发明,徐艳荣,侯宗运,才卓.玉米穗部产量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J].玉米科学,2008,16(06):24-28.
[42]徐艳荣,焦仁海,孙发明,侯宗运,刘兴二.吉林省发展青贮玉米关键措施及育种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8(10):97-99.
[43]焦仁海,孙发明,徐艳荣,任军,候宗运,刘兴贰.玉米新品种吉单618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8(09):226-228.
[44]臧薪宇,刘兴贰,张明锐.推广青贮玉米,促进吉林省畜牧业发展[J].吉林农业科学,2008(04):46-48+65.
[45]焦仁海,孙发明,徐艳荣,候宗运,刘兴贰.高抗丝黑穗病玉米新品种吉单6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8(03):113.
[46]孙发明,焦仁海,刘兴贰,徐艳荣.早熟、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吉单189的选育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8(03):51+53.
[47]孙发明,岳尧海,焦仁海,刘兴贰,徐艳荣.78599选系及其衍生系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J].种子科技,2008(02):34-37.
[48]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宗运,刘兴二.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途径[J].农业与技术,2008(01):100-102.
[49]刘兴贰,焦仁海,徐艳荣,孙发明.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J].玉米科学,2007(06):60-62.
[50]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中运,刘兴二.结合吉林省玉米现状谈玉米育种发展方向[J].农业与技术,2007(05):32-34.
[51]于明彦,刘兴贰,郭秀芹,李耀光.黄改系在吉林省玉米育种与生产中的利用前景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07(03):17-20+31.
[52]焦仁海,孙发明,刘兴二,徐艳荣.玉米新品种吉单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07(03):89-90.
[53]焦仁海,孙发明,刘兴贰,徐艳荣.吉林省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7(01):8-10.
[54]孙发明,刘兴二,焦仁海,金明华,才卓,徐艳荣,王绍萍.早熟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吉单602的选育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7(01):35-36.
[55]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才卓,金明华,王绍萍,李凤任,徐艳荣.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196的选育[J].作物杂志,2007(01):68.
[56]孙发明,刘兴二,焦仁海,徐艳荣,于明彦.论春玉米区抗丝黑穗病杂交种的选育及应用[J].玉米科学,2006(S1):20-22.
[57]刘兴贰,才卓,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3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6(05):19-21+36.
[58]孙发明,刘兴贰,徐艳荣,焦仁海,任军,谢丽娜.高淀粉玉米种质资源的类群划分、应用与创新[J].吉林农业科学,2006(05):24-27.
[59]徐艳荣,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论Mo17及其衍生系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学,2006(03):26-28.
[60]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徐艳荣.论春玉米区新的育种目标与策略——对郑单958、先玉335国审以后的思考[J].种子科技,2006(02):44-46.
[61]焦仁海,孙发明,刘兴二,徐艳荣.玉米DNA分子标记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04):48-51.
[62]徐艳荣,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曹宏丽.Lancaster类群及其衍生系对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06(01):55-57.
[63]焦仁海,王绍萍,孙发明,刘文国,刘兴贰,徐艳荣.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的分析与归纳[J].玉米科学,2006(01):21-25.
[64]徐艳荣,刘兴二,孙发明,焦仁海.改良Reid类群种质及组配的杂交种在吉林省的应用状况[J].玉米科学,2005(04):20-23.
[65]孙发明,刘兴二,徐艳荣,焦仁海,王秀玲.我国饲用玉米品种的研究与育种战略[J].玉米科学,2005(04):46-48.
[66]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徐艳荣,曹宏丽.玉米自交系吉853的应用和改良[J].吉林农业科学,2005(05):13-16.
[67]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徐艳荣,才卓,李凤任.高产优质白粒糯玉米新品种吉糯10的选育及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5(03):120-121.
[68]焦仁海,孙发明,刘兴贰,徐艳荣,张志军,徐明慧.近红外光谱仪分析玉米籽粒品质准确性的验证[J].农业与技术,2005(02):104-105+112.
[69]孙发明,焦仁海,李凤任,刘兴二,徐艳荣,金明华,王绍萍,才卓,苏桂华,苏义臣.高产、优质、抗逆玉米新品种吉单198的选育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5(01):56-57.
[70]孙发明,焦仁海,刘兴二,才卓,金明华,李凤任.优质高产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单185的选育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4(06):78-79.
[71]焦仁海,刘兴贰,孙发明,张志军,齐瑞,高智明.浅谈78599种质杂种优势模式[J].玉米科学,2004(03):52-54.
[72]檀国庆,刘兴贰,王玉贞,吴凤新.玉米外来种质研究和利用及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02(05):8-13.
[73]刘兴贰,郭海鳌,李立春.东北春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2002(05):20-23.
[74]刘兴贰,檀国庆,吴凤新.玉米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利用[J].玉米科学,1998(03):2-7+29.
[75]金明华,矫树凯,刘兴贰,王树春.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及其与株型和配合力关系的研究[J].玉米科学,1995(01):22-27.
[76]檀国庆,刘兴贰,董桂芳,刘俊屏,刘显华.JZA和JZB群体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的直接和相关选择进展[J].玉米科学,1993(04):19-22.
[77]王树春,檀国庆,刘兴二,金明华.对玉米早代系选育几个性状的探讨[J].吉林农业科学,1993(03):13-18+51.
[78]Borivoje V.Trifunovic,檀国庆,刘兴贰.玉米熟期分类系统[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3(01):49-51.
[79]矫树凯,刘峻屏,刘兴贰,金明华.玉米单交种及亲本自交系穗部性状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0(02):16-21.
[80]刘兴贰,李永忠,常华章,柳迎春.10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1990(02):25-29.
[81]郭文辉,刘峻屏,董桂芳,刘兴贰,檀国庆.玉米两个综合种三轮相互轮回选择及其进展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89(02):1-5+13.
[82].]张艳红,刘兴二,仲义,徐艳荣,孙德智.代秀云;焦仁海,浅谈东北地区玉米育种材料的选用和选系方法 [J].东北农业科学,2020,45(4):5-8.
会议论文:
[1]徐艳荣,刘兴二,孙发明,焦仁海,侯宗运. 品种和边际对玉米单株与群体矛盾的影响[C]. 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 2008:215-216.
[2]焦仁海,王绍萍,孙发明,刘文国,刘兴贰,徐艳荣. 吉林省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模式及演变[C]. 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4: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