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曾主持和参加多个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完成了“转子轮槽铣刀国产化”、“可转位玉米铣刀国产化” 、“可转位R面铣刀国产化”、“改进型玉米铣刀”、“机夹式叶根铣刀国产化”、“数控套料钻刀垫国产化”、“数控磨床砂轮误差修正软件”及“CAM软件开发”等科研课题,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作为主研人,完成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2、2008年参与研究的课题:“全焊钢结构大型电站风机水冷式轴承座设计及其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第二发明人)。
3、2009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973”子项目:“切削过程中切削液对金属微组织的作用机理研究”,获得东汽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发明专利:
1 全焊钢结构大型电站风机水冷式轴承座及其制造方法 杨跃; 陈洪涛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05-10-26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已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发表论文:
1 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的刀具磨损动态监测 黄遂; 陈洪涛; 傅攀; 甘建水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02-08
2 数控车削加工切削力的预测研究 陈洪涛; 黄遂; 李登万; 傅攀 现代制造工程 2010-06-18
3 切削条件对超临界材料加工影响规律研究 陈洪涛; 黄遂; 傅攀; 王建录; 刘义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0-06-02
4 钛合金车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李登万; 陈洪涛; 许明恒; 韩俊峰; 钟成明 制造业自动化 2010-05-25
5 基于模糊聚类的数控车削加工刀具磨损检测研究 陈洪涛; 黄遂; 李登万; 傅攀 现代制造工程 2010-07-18
6 钛合金冷风切削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李登万; 陈洪涛; 司徒渝; 许明恒; 钟成明 现代制造工程 2010-09-18
7 电站风机水冷式轴承座铸改焊结构及工艺设计研究 杨跃; 陈洪涛; 谭朝鸿 机电工程技术 2008-04-15
8 透平叶轮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研究 司徒渝; 周奎; 陈洪涛; 吴伟; 段昌德 机械制造 2008-07-20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访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主任陈洪涛副教授
系部专业设置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装备杂志和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等内容设立了一系列采访专题,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在其中极有代表性,因此笔者通过电话采访了系副主任陈洪涛。
陈主任首先介绍了学校和机电工程系的基本情况,由此笔者得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其本身就是学院办学历史最长的主干专业系部,也是全国高校机械学科委员会的委员单位,悠久的历史和过硬的实力使得四川省机械工业数控技术应用培训中心和德阳机械制造业技术研究中心均设立在该系。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开设有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其中的数控技术专业是国家的“精品专业”和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同时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院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单位、也是“全国机械行业数控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建设资金来源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在建设资金方面,则有几个方面的来源,其中学校的自筹资金和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占很大投入比例。以数控专业为例,2004年“国家数控技术示范实训基地”建设资金500万元、2005年“国家区域性大模式实训基地”建设资金400余万元、“国家示范院校”的建设也为该专业注入了2300余万元的建设资金。这些渠道的经费支持对于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支持作用。
而另一方面的重要资金投入则来自于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这其中也包括了将企业的设备、产品引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校的整体实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东方汽轮机公司合作成立的一个工具研究所,该项目就是引入企业资金的代表性例证——由东汽公司的9名工作人员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7名教师共同协作组建。在“5.12”地震前,东汽公司建址是在离德阳市50公里左右的汉旺镇,在灾后重建中,公司考虑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德阳市的优势技术条件,因此校企双方决定共同合作并将公司迁址到学校所在地并成立了这个研究所,以便于充分利用学院的优势条件来开展产品的研究、试制与技术推广等工作。另外,东汽公司的一个分厂也在灾后将其设备和产品带到了学校数控实训基地中,这项合作也使企业在完成生产的同时起到了帮助学校开展了实训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
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中,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也有强大的软、硬件环境支持。为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机电工程系建设有机械制图、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汽车电气和汽车装饰与维修等教研室。学院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条件、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建设了数控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实训中心及机械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精密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实训室。特别应该提出的是,其中数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尤为突出,该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科研和技术服务为一体,拥有车、铣、刨、磨等各类普通机床60余台,德玛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米克朗高速加工中心和马扎克车铣复合中心等各类数控机床80余台,以及意大利COORD3三坐标测量机、切削状态检测、电动轮廓仪、激光快速成型机等精密检测科研设备,校内数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总值就高达数千余万元。
以企业需求为定位
陈主任还介绍说,数据技术专业是系里的重点专业,也是中央财政重点建设的专业,在2002年就成为了国家首批的精品建设专业,在各种软、硬件力量的强大支持下,数控教学团队成员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不仅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公共创新设计平台”等35项科研项目,还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以该专业为例,系里在建设之初就将其定位为要适应四川省德阳市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发展与满足企业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可以说,在办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是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专业建设的一大特色。由于德阳市是国家的重装基地,其机电业、装备制造业都比较发达,该地企业中的技术人才水平和设备条件也都较好于其他地区的一些企业。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则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其所处地理优势,紧密地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近年来,学校依托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心、德阳机械制造业技术研究中心、工具研究所,以及德阳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科技攻关;学校还在计划制定、设备采购和教学安排等整个过程中都邀请企业专家进行参与,使学校教学内容、实验设施都最大限度地与企业需求相契合,在基础条件上为学生创造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实践证明,在这种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很快就适应企业的工作,受到企业的欢迎。
灾后重建的新高度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灾后重建,对整体教学模式、设备改造和引入与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规划,积极引入企业资源成为了学校的一项重要建设特色。
通过这种新格局的规划,校企之间的合作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紧密关系。企业的许多重要项目,包括一些国家级的重点项目也都被企业主动拿出来与学校开展合作,双方共同进行实验、研究,而这在以前是很难得出现的情况。正是通过与学校的前期合作,大大提高了企业对学校的了解与信任,并增强了双方合作的信心。通过实际运作,目前企业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合作项目与层次有了新的变化,合作内容的水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的硬件水平与师资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种变化又得到更多企业的瞩目,使更多企业主动上门要求与学校合作、并共同进行项目的开发。因此,可以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已经营造出了一个合作建设的良性循环,这也是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期盼能够实现的理想。
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的很大的帮助;现在学校的许多教学重要环节都有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他们的实践经验更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困难与对策
在谈到新时期教学改革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时,陈主任说,在引进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会遇到企业专家的工作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冲突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双方的沟通来解决了。像平时企业专家的工作也都非常忙,邀请他们进行比较固定的教学,在时间上则比较难以有所保障,这就需要校方通过及时的沟通来进行时间调整,以保障授课的顺利进行。
在职业高校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后,陈主任认为对其工作中最突出的挑战就是师资水平的提高问题。在这方面的工作中,要想适应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教师本身能力如果不加快提升的话,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难以走长远的,也许短期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长期合作就会后力不足,这就需要学校首先要把“内功”练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校企能保持长期合作的重要保障。如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大力提高师资水平,保障校企间深层次的合作,对于这方面工作,陈主任感到比较大的压力。
目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成立研究所、让教师们真正参与企业的一些项目来进行自身水平的提升;再有,用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实际兼职,亲自承担企业的项目、甚至成为企业的员工等形式来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陈主任他们近年来一直在进行的探索性尝试。
校企共同发展的道路
陈主任认为,当前时期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必须要走在与企业紧密结合的道路上,如果仅仅是闭门办学,不考虑外部环境、单靠自身的发展是不能长久的。学校必须要勇于“走出去”,并且要把企业的专家、企业的技术引入到学校的教学之中;同时,也要把自身的优势展现、共享给企业,这种互盈、互利的合作方式才能够使职业院校、使机电类专业得到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对机电类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陈主任则认为目前一般还都停留在较表面、初步的水平上,这是因为在专业技术层面上,虽然老师们会承担一些项目,但并不一定会涉及到高技术含量的内容,大多数只从事一般水平技术服务工作,在这种水平上的校际间交流,不利于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因此,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要开展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就首先必须要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而积极推动教师参与企业高新技术项目,则是提高教师能力的一条捷径,也会使得企业更多地依赖学校的技术支持,这是一项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另外,陈主任提出,在校企进行合作时,首先应该先与合作方交朋友、要清楚地了解对方的需求,同时学校要尽量能够为满足企业的要求来提供服务。他特别强调,在校企合作时,学校应该把自身定位在服务者的位置上,而不应该有要在与企业打交道中得到好处的心态。陈主任他们这方面的尺度就掌握得非常恰当,在最初与企业合作时,他们首先就是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尽量地来满足企业的要求、主动为其做一些事情,并通过做实事与企业交上了朋友,使企业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能够主动想到学校。这样,许多合作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人才品牌的建立
由于德阳市是国家重装基地,因此作为配套设施就于1959年建立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得益于学院创建之初与各大企业之间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的历史渊源,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许多老教师本身就在许多大企业工作过,而学院的生源也是与许多企业有着一定关联的,这对于学院整体工作的开展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同时,因为学校多年来为各大装备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的自身完善和积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学校本身在各大企业间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是各企业争相选择的人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都会有一种自豪感,他们在进入企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获得的重视远远高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可以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装备类人才本身就是一个品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更加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和谐与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