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测土施肥原理与技术》,白由路,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微机操作精解》,白由路、曲晨晓,中国化工出版社,1994年。
3、《精准农业与土壤养分管理》,金继运,白由路,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
4、《高效土壤养分测试技术与设备》,金继运,白由路,杨俐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实践》,白由路,杨俐苹,金继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土壤养分管理中的应用》,白由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技术》,白由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8、《农业低空遥感平台技术》,白由路,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9、《氮素利用效率》白由路译,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10、《精准农业实施技术》,白由路,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发表期刊论文:
[1]王磊,卢艳丽,白由路.主要粮食作物基于SPAD的氮素营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8(03):546-554.
[2]徐孟泽,王磊,卢艳丽,白由路,王玉红,陈杨,聂彩娥,宋桂霈.砂质潮土长期施磷的农学效应及有效性演变[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8(02):205-215.
[3]陈杨,王磊,白由路,卢艳丽,倪露,王玉红,徐孟泽.有效积温与不同氮磷钾处理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定量化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21,54(22):4761-4777.
[4]张银杰,王磊,白由路,卢艳丽,张静静,李格.玉米不同层位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与SPAD值的关系[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10):1805-1817.
[5]张银杰,王磊,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孙艳敏,张静静,李格.基于玉米叶片光谱特征的土壤无机氮含量估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07):1206-1215.
[6]白由路.植物健康营养理论与健康元素[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07):1360-1366.
[7]白由路.化学肥料与生态健康[J].肥料与健康,2020,47(01):2-4+31.
[8]张静静,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李格,张银杰.喷施γ-聚谷氨酸提高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机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25(11):1856-1867.
[9]张银杰,王磊,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张静静,李格.基于高光谱分析的玉米叶片氮含量分层诊断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39(09):2829-2835.
[10]李格,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张静静,张银杰.华北地区夏玉米滴灌施肥的肥料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1):1930-1941.
[11]白由路.植物营养中理论问题的追本溯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25(01):1-10.
[12]ZHANG Yin-jie,WANG Lei,BAI You-lu,YANG Li-ping,LU Yan-li,ZHANG Jing-jing,LI Ge. Nitrogen Nutrition Diagnostic Based on Hyperspectral Analysis about Different Layers Leaves in Maize[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39(09).
[13]白由路.高效施肥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1):2116-2125.
[14]卢艳丽,白由路,王磊,杨俐苹.农田不同粒级土壤含水量光谱特征及定量预测[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09):1717-1724.
[15]周丽平,杨俐苹,白由路,卢艳丽,王磊.夏玉米施用不同缓释化处理氮肥的效果及氮肥去向[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08):1527-1536.
[16]白由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60年[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06):1409-1415.
[17]杨威,梅沛沛,井宇航,李进,李冬,方倩倩,裴慧茹,未志源,白由路,常旭培,岳艳军,卢维宏.几种新型肥料对玉米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05):8-15.
[18]白由路.腐殖质组学研究进展[J].腐植酸,2017(04):81.
[19]白由路.粮食安全与环境安全的肥料发展双目标[J].中国农业信息,2017(04):32-35.
[20]白由路.我国肥料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01):1-8.
[21]倪露,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周丽平.不同组分脲甲醛缓释肥的夏玉米肥料效应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7):3370-3379.
[22]王宜伦,白由路,谭金芳,刘举,卢艳丽,韩燕来.采用粒片状肥料实现夏玉米一次施肥的可行性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04):1126-1132.
[23]杨俐苹,王玉军,白由路,范分良,王磊,卢艳丽,周丽平.农田施用沼气残余物研究热点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03):171-176.DOI:10.13304/j.nykjdb.2015.569.
[24]白由路.国内外施肥机械的发展概况及需求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03):1-4.
[25]周丽平,杨俐苹,白由路,卢艳丽,王磊,倪露.不同氮肥缓释化处理对夏玉米田间氨挥发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06):1449-1457.
[26]白由路.“互联网+肥料”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农业信息,2016(04):3-4.
[27]白由路.国内外耕地培育的差异与思考[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06):1381-1388.
[28]王宜伦,白由路,王磊,刘举,韩燕来,谭金芳.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小麦-玉米推荐施肥效应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2):4483-4492.
[29]白由路.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77-3492.
[30]李俊霞,杨俐苹,白由路,王磊.不同品种玉米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及SPAD值的相关性[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03):34-39+119.
[31]杜君,孙克刚,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北方褐土区冬小麦养分平衡施肥参数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05):1113-1122.
[32]白由路.农村经济转型挑战肥料产业[J].中国农业信息,2015(06):4-5+136.
[33]王宜伦,卢艳丽,刘举,苏瑞光,马龙,谭金芳,白由路.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01):29-32.
[34]王红娟,白由路.我国北方土壤养分吸附特性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4(12):10-13.
[35]白由路.我国肥料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22):5-9.
[36]王宜伦,苏瑞光,刘举,王磊,白由路,谭金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06):44-48.DOI:10.15933/j.cnki.1004-3268.2014.06.022.
[37]侯文通,杨俐苹,白由路,代明,陈日远,李新柱,胡兆平.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初步研究[J].土壤通报,2014,45(03):654-659.DOI:10.19336/j.cnki.trtb.2014.03.024.
[38]侯文通,杨俐苹,白由路,范分良.转植酸酶基因(phyA2)玉米磷素营养的初步研究[J].玉米科学,2014,22(01):37-42.DOI: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4.01.009.
[39]王宜伦,苏瑞光,刘举,韩燕来,卢艳丽,白由路,谭金芳.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潮土夏玉米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40(03):563-569.
[40]陈志强,王磊,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贺,王志勇.整个生育期玉米叶片SPAD高光谱预测模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10):2838-2842.
[41]王磊,王贺,卢艳丽,白由路,杨俐苹.NDVI在农作物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04):43-50.
[42]白由路.技术创新要有方向[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3(13):27.
[43]陈志强,王磊,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贺,王志勇.玉米叶片的光谱响应及其氮素含量预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04):1066-1070.
[44]金梁,胡克林,田明明,魏丹,李虹,白由路,张军政.夏玉米叶片分层氮素营养的高光谱诊断[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04):1032-1037.
[45]王志勇,白由路,高进华,王磊,卢艳丽,杨俐苹.秸秆还田与施钾对华北低产潮土区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02):46-50.
[46]白由路.高效安全缓释肥料是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J].中国农村科技,2013(03):14.
[47]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磷、钾肥施用位置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01):53-58.
[48]左红娟,白由路,卢艳丽,王磊,王贺,王志勇.基于高丰度~(15)N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氮的去向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093-3099.
[49]王志勇,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04):900-906.
[50]卢艳丽,白由路,王贺,王磊,杨俐苹.利用光谱技术监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潜力分析[J].土壤通报,2012,43(03):756-760.DOI:10.19336/j.cnki.trtb.2012.03.042.
[51]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利用有效积温建立夏玉米追肥时期决策模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04):408-413.
[52]张睿,王秀,孟志军,白由路,陈立平,翟长远.肥料抛撒机颗粒肥料抛撒运动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2,34(04):54-57.DOI:10.13427/j.cnki.njyi.2012.04.027.
[53]张睿,王秀,赵春江,白由路,孟志军,陈立平.链条输送式变量施肥抛撒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06):20-25.
[54]王磊,白由路,卢艳丽,王贺,杨俐苹.基于GreenSeeker的冬小麦NDVI分析与产量估算[J].作物学报,2012,38(04):747-753.
[55]杜君,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王志勇.养分平衡法在冬小麦测土推荐施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2(01):7-13.
[56]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华北北部沙质潮土区冬小麦需肥特征及施肥技术[J].作物杂志,2011(06):28-33.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1.06.012.
[57]刘海龙,诸叶平,李世娟,杨靖一,白由路.DSSAT作物系统模型的发展与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1(11):5-12.
[58]卢艳丽,白由路.用于植物营养诊断的几种便携式光谱仪应用比较[J].中国农业信息,2011(11):29-30+32.
[59]王志勇,白由路,王磊,王贺,程明芳.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04):22-25.
[60]杨俐苹,白由路,王贺,王磊,卢艳丽,吴国志.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试验方案应用探讨——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油菜“3414”试验为例[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04):1018-1023.
[61]杨俐苹,金继运,白由路,王磊,王贺,卢艳丽.土壤碱溶有机质的测定研究与应用[J].土壤学报,2011,48(04):773-780.
[62]杨俐苹,白由路,王磊,王贺,卢艳丽.基于常规土壤有效磷(Olsen法)分析的高效测试技术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03):87-91.
[63]陈兵旗,何醇,马彦平,白由路.大田玉米长势的三维图像监测与建模[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S1):366-372.
[64]王磊,白由路,卢艳丽,王贺.光谱数据变换对玉米氮素含量反演精度的影响[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1,26(02):220-225.
[65]卢艳丽,白由路,杨俐苹,王磊,王贺.东北平原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同质性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02):456-463.
[66]贺冬仙,白由路,鲁绍坤,田爽.新鲜土样和改进ASI浸提剂对土壤有效养分测试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02):486-493.
[67]王磊,白由路,卢艳丽,王贺,杨俐苹.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02):333-340.
[68]杨俐苹,白由路,王向阳,王磊,王贺.比色法测定土壤腐殖质组分的研究[J].腐植酸,2011(01):15-19.DOI:10.19451/j.cnki.issn1671-9212.2011.01.005.
[69]卢艳丽,白由路,王磊,王贺,杜君,王志勇.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01):209-215.
[70]王志勇,白由路,杜君,左红娟.我国棉花的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77-18178.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2.121.
[71]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基于ASI方法的推荐施肥在东北玉米上的应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0(05):31-37.
[72]王迎波,单曙光,王贺,王磊,白由路,程宪国.番茄LeDREB1转录因子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和鉴定[J].生物技术通报,2010(09):106-110+122.DOI: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0.09.038.
[73]王贺,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华北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09):41-45.DOI:10.16318/j.cnki.hbnykx.2010.09.018.
[74]胡昊,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王志勇.基于SPAD-502与GreenSeeker的冬小麦氮营养诊断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04):748-752.
[75]王磊,白由路,卢艳丽,王贺.不同形式的光谱参量对春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02):218-223.
[76]白由路,卢艳丽,王磊,杨俐苹,王贺.三聚氰胺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传导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05):2-3.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0.05.100.
[77]卢艳丽,白由路,王磊,王贺,杨俐苹.黑土土壤中全氮含量的高光谱预测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01):256-261.
[78]白由路,杨俐苹,王磊,卢艳丽,王贺.农业低空遥感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农业网络信息,2010(01):5-7.
[79]卢艳丽,胡昊,白由路,王磊,王贺,杨俐苹.植被覆盖度对冬小麦冠层光谱的影响及定量化估产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0,30(01):96-100.
[80]胡昊,白由路,杨俐苹,卢艳丽,王磊,王贺,孔庆波.不同氮营养冬小麦冠层光谱红边特征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06):1317-1323.
[81]马彦平,白由路,高祥照,卢艳丽,杜君.基于数字图像的玉米叶面积测量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329-334.
[82]孔庆波,白由路,杨俐苹,胡浩,魏义常,卢艳丽,章明清.黄淮海平原农田土壤磷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05):10-14.
[83]杨俐苹,白由路.改变传统化验操作模式,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效率[J].土壤通报,2009,40(05):1151-1155.DOI:10.19336/j.cnki.trtb.2009.05.037.
[84]马彦平,白由路,高祥照,卢艳丽,王磊,王贺,杜君.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04):21-27.
[85]白由路.高价格下我国钾肥的应变策略[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03):1-4.
[86]林昌华,白由路,罗国安,谢祝捷.氮、磷、钾肥对大葱商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03):649-655.
[87]王志勇,李新裕,白由路.氮钾营养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肥料效益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09):67-68.DOI: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09.09.040.
[88]胡昊,白由路,杨俐苹,孔庆波,卢艳丽,王磊,王志勇.玉米不同器官元素分布对施肥的响应[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03):912-917.
[89]陆峥嵘,杨佩珍,金继运,白由路,杨俐苹,毕经伟.上海郊区水稻增施磷钾肥产量效益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6(06):573-577.
[90]卢艳丽,白由路,杨俐苹,王红娟,孔庆波.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土壤有机质高光谱预测与模型验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06):1076-1082.
[91]王晓飞,程宪国,王迎波,吴庆钰,白由路,梁永超.Floral-dip法大豆GmDREB转录因子转拟南芥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8(05):103-107.
[92]杨俐苹,白由路.土壤测试实验室数据自动采集处理与推荐施肥系统[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04):65-68+72.
[93]白由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发展缓控释肥料[J].中国农资,2008(07):20-21.
[94]白由路,卢艳丽,杨俐苹,程宪国.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03):11-15.
[95]白由路.关于四川灾后重建中肥料问题的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03):77.
[96]魏义长,白由路,杨俐苹,姚政,罗国安,徐四新,宋韦,朱春梅.基于ASI法的滨海滩涂地水稻测土推荐磷、钾施用量的验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03):35-39.
[97]林昌华,白由路,罗国安,谢祝捷.氮磷钾肥对结球甘蓝商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06):329-334.
[98]白由路.我国中长期肥料策略[J].中国农业信息,2008(04):7-8.
[99]王红娟,白由路,魏义长.东北平原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02):19-23+39.
[100]白由路.保障化肥供应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08(03):12-13.
[101]卢艳丽,白由路,杨俐苹,王磊.利用GreenSeeker法诊断春玉米氮素营养状况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8(01):111-114.
[102]魏义长,白由路,杨俐苹,林昌华,姚政,罗国安,徐四新,宋韦,朱春梅.基于ASI法的滨海滩涂地水稻土壤有效氮、磷、钾丰缺指标[J].中国农业科学,2008(01):138-143.
[103]白由路.国家测土配方施肥政策与企业发展的机遇[J].中国.城乡桥,2007(12):20-21.
[104]王磊,白由路,杨俐苹.春玉米磷素营养的光谱响应及诊断[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05):802-808.
[105]王磊,白由路.不同钾素处理春玉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及其光谱响应(英文)[J].遥感学报,2007(05):641-647.
[106]卢艳丽,白由路,杨俐苹,王红娟.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07(09):1989-1995.
[107]李瑞,白由路.上海市规模经营农场的土壤养分与水稻产量空间变异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03):40-42+76.
[108]魏义长,白由路,杨俐苹,林昌华,姚政,罗国安,宋炜,朱春梅.测土推荐施锌对水稻产量结构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7(02):197-202.DOI:10.16819/j.1001-7216.2007.02.015.
[109]卢艳丽,李少昆,白由路,谢瑞芝,宫永梅.冬小麦冠层光谱红边参数的变化及其与氮素含量的相关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01):1-7.
[110]白由路.企业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体系建设[J].中国.城乡桥,2007(02):18.
[111]乔红波,周益林,白由路,程登发,段霞瑜.地面高光谱和低空遥感监测小麦白粉病初探[J].植物保护学报,2006(04):341-344.
[112]王磊,白由路.基于光谱理论的作物营养诊断研究进展[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06):902-912.
[113]魏义长,白由路,黄绍文,顾继光.运用ArcGIS Desktop9.0进行栅格数据的加载和地理参考变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04):17-21.
[114]李瑞,白由路.应用Arcview制作土壤养分图技术[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04):62-65.
[115]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应建立测土配方施肥长效机制[J].中国农资,2006(07):44-45.
[116]白由路,金继运.我国土壤肥料科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农业信息,2006(07):7-10.
[117]白由路,杨俐苹.我国农业中的测土配方施肥[J].土壤肥料,2006(02):3-7.
[118]王磊,白由路.不同氮处理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全氮和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11):125-133.
[119]黄绍文,金继运,白由路,杨俐苹,秦松.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元白菜施氮、磷、钾和锌的效应[J].土壤肥料,2005(05):3-7.
[120]雷宏军,李保国,白由路,黄元仿,李科江.黄淮海平原区不同农作措施下耕层土壤有机质矿化与CO_2排放估算[J].中国农业科学,2005(10):2035-2042.
[121]雷振生,吴政卿,田云峰,罗鹏,杨会民,刘媛媛,白由路,孙克刚.生态环境变异对优质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03):1-4.
[122]雷宏军,李保国,白由路,黄元仿,吕贻忠,李贵桐,李科江.集约农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及其在黄淮海平原区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5(05):956-964.
[123]金继运,白由路.精准农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4(S1):3-11.
[124]白由路,金继运.发展上海市精准农业几种模式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4(S1):12-15.
[125]白由路,金继运,罗国安,杨佩珍.上海市不同经营体制下的土壤养分变异特征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4(S1):16-20.
[126]杨俐苹,白由路,王磊,陈仲新.白菜苗期对不同硫处理的光谱反应[J].农业网络信息,2004(S1):21-26.
[127]王磊,白由路,陈仲新,王兵.低温胁迫下的夏玉米苗期高光谱特征[J].农业网络信息,2004(S1):27-33.
[128]王秀,孟志军,叶涛,白由路.变量悬耕施肥机结构及工作原理[J].农业网络信息,2004(S1):39-42.
[129]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我国土壤有效镁含量及分布状况与含镁肥料的应用前景研究[J].土壤肥料,2004(02):3-5.
[130]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张宁,王磊.低空遥感技术及其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J].土壤肥料,2004(01):3-6+52.
[131]白由路,杨俐苹.基于图像处理的植物叶面积测定方法[J].农业网络信息,2004(01):36-38.
[132]安志装,介晓磊,李有田,刘世亮,魏义长,白由路,毛振强.合成磷源在石灰性潮土中的形态转化及氮肥形态对其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3(02):252-260.
[133]安志装,介晓磊,李有田,刘世亮,魏义长,白由路,肖卫强.合成磷源在石灰性潮土中的有效性及氮肥形态对其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2(05):735-742.
[134]白由路,李保国.黄淮海平原盐渍化土壤的分区与管理[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02):47-50.
[135]安志装,介晓磊,李有田,白由路,魏义长,刘世亮.不同水分和添加物料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01):58-64.
[136]白由路,李保国.黄淮海平原土壤盐渍化状况的数值分类[J].土壤通报,2001(S1):8-13.DOI:10.19336/j.cnki.trtb.2001.s1.003.
[137]杨俐苹,金继运,白由路,黄绍文.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法和平衡施肥技术及其产业化[J].磷肥与复肥,2001(04):61-63.
[138]黄绍文,何萍,金继运,杨俐苹,孙克刚,白由路.豫麦47号面包强筋小麦试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推荐施肥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06):11-14.
[139]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何萍.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施肥推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02):129-133.
[140]李保国,白由路,胡克林,黄元仿,陈德立.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中NO_3-N含量的空间变异与分布特征[J].中国工程科学,2001(04):42-45+55.
[141]白由路,金继运,杨俐苹,梁鸣早.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1(01):46-50.
[142]范闻捷,介晓磊,李有田,白由路,季保平.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内土壤钾素的动态研究 Ⅱ.施钾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动态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05):427-430.DOI:10.13300/j.cnki.hnlkxb.1999.05.007.
[143]白由路,李保国,石元春.基于GIS的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分布与管理研究[J].资源科学,1999(04):69-73.
[144]白由路,李保国,胡克林.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土壤肥料,1999(03):22-26.
[145]范闻捷,介晓磊,李有田,白由路,季保平.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内土壤钾素动态研究 Ⅰ.不施钾条件下土壤钾素动态与垂直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05):44-50.
[146]白由路,李云霞,李有田,刘月才,赵天义,张建广.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颗粒分布特征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02):17-20.DOI:10.16445/j.cnki.1000-2340.1998.02.004.
[147]白由路,李云霞,李有田,赵天义,刘月才.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温孟滩移民安置区土壤质地与肥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7(S1):92-97.
[148]白由路,张景略,王全贵.河南省砂姜黑土持水性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03):235-239.DOI:10.16445/j.cnki.1000-2340.1993.03.009.
[149]白由路.土壤持水性数学模式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9(03):297-307.DOI:10.16445/j.cnki.1000-2340.1989.03.015.
[150]白由路,王福亭.比色分析中工作曲线方程建立方法的探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04):421-424.DOI:10.16445/j.cnki.1000-2340.1988.04.004.
[151]凌魁,白由路,阎灵玲.河南省丘陵旱地红黄土的特点及其合理利用[J].豫西农专学报,1984(02):23-26.
[152]刘镇平,阎灵玲,白由路.小麦施用钼、锌肥效初报[J].豫西农专学报,1984(02):27-29.
发表会议论文:
1 比色法测定土壤腐植酸组分的研究 杨俐苹; 白由路; 王向阳; 王磊; 王贺 低碳经济、绿色环保、节能减排——2010中国腐植酸行业低碳经济交流大会暨第九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中国会议 2010-11-29
2 大田玉米长势的三维图像监测与建模 陈兵旗; 何醇; 马彦平; 白由路 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 国际会议 2010-09-18
3 转EdHP1基因小麦养分高效利用的协同效果 程宪国;陈明;马有志;王莉;单曙光 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9-13
4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试验方案应用探讨 杨俐苹;白由路;王贺;王磊;卢艳丽 “发展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16
5 新鲜土样和改进ASI浸提剂对土壤养分测试的影响 贺冬仙; 白由路; 鲁绍坤; 田爽 “发展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16
6 东北平原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同质性研究 卢艳丽; 白由路; 杨俐苹; 王磊; 王贺 “发展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16
7 我国有机肥料当前的任务与使命 白由路 “发展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16
8 氮素用量对玉米苗期生长及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迎波;王莉;单曙光;白由路;王贺 “发展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16
9 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研究 王贺; 白由路; 杨俐苹; 卢艳丽; 王磊 “发展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16
10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 王磊; 白由路; 卢艳丽; 王贺; 杨俐苹 “发展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16
11 基于蜂窝无线与嵌入式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 贺冬仙; 杨珀; 吴华; 白由路 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5-12
12 规模化农场土壤精准采样技术——以上海市海丰农场为例 魏义长;白由路;金继运;姚政;罗国安 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 中国会议 2005-08
13 机械化变量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初探 王秀; 孟志军; 白由路 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5-03
14 蔬菜硝酸盐与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关系 黄绍文; 金继运; 孙桂芳; 杨俐萍; 白由路 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会议
15 精准农业研究进展 金继运; 白由路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中国会议 2004-07
16 实现我国精准农业的可能性与产业化体系 白由路; 金继运 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中国会议 2000-09
报纸文章:
1 我们的耕地被化肥“喂瘦”了吗,白由路 光明日报2017-03-18
2 耕地环保成大事 白由路 农资导报 2016-03-22
3 肥料创新思路要明确 白由路 农资导报 2013-11-12
4 腐殖酸的最大功效 白由路 农资导报 2010-10-01
5 热议肥料登记管理 共商BB肥发展大计 商照聪 ;孟洪宇;白由路;王学江 ;吉龙华 中华合作时报 2009-09-11
6 汇聚各方思想 推进产业成长 商照聪;曾峰;王孝峰;杨帆;曹一平 中华合作时报 2009-09-11
7 携手,共同推进有机肥行业发展 杨帆;沈其荣;白由路;王孝峰;张卫峰 中华合作时报 2009-08-07
8 BB肥配方与测土配方施肥 国家测土配方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 白由路 中华合作时报 2008-09-11
9 精准施肥研究继续 推广使用仍须努力 中国农科院测土施肥中心主任 白由路 农资导报 2007-12-11
10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 白由路; 刘巍 河北经济日报 2007-04-12
11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机制 白由路 中华合作时报 2006-07-13
12 测土配方施肥促进低浓度肥料合理应用 白由路 农资导报 200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