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都兴林 ,男,1965年生,吉林省长春人,博士,博士生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副院长, 吉林省首批农业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吉林省“三农”服务专家组成员。曾赴意大利国家水稻研究所作访问学者。
教育经历:
1984.09——1988.07 延边大学农学院 农学专业 学士。
1988.09——1991.07 延边大学农学院 农学专业 硕士。
1997.09 ——2000.12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学专业 博士。
工作经历:
2005年-至今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教授 院长
2012年-2014年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 教授 副院长、常务副院长
2007年-2011年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作物学系 教授 系主任
2005年-2006年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作物学系 教授
1991年-2005年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2年 意大利国家水稻研究所 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
1、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2、教育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3、中国农学会会员。
4、吉林省“三农”服务专家组成员。
5、北方稻作协会常务理事。
6、吉林省作物学会理事。
7、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委员。
8、《求是》杂志特约记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耕作学、作物育种学各论(水稻)、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
研究生:作物生产专题、农业生态学、作物科学进展、生态学。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作物高产理论与技术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 植物遗传资源改良与分子育种。
2. 水稻超高产理论与技术。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财政厅等科研课题20余项。
1、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水稻品种优质高效协同形成规律与生态生理机制及其调控途径,2016-2020。
2、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北方粳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2017-2020。
3、国家科技专项:利用合成型转录因子培育转基因作物新品种,2011-2015。
4、国家科技支撑:北方粳稻新品种的培育与扩繁,2011-2015。
5、国家科技支撑: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粳稻新品种吉大3吉大6中试与示范。2011-2013。
6、吉林省重点项目:水稻高产抗病耐低温广适育种材料构建,2011-2013。
7、吉林省重点项目:水稻特异种质资源创制与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研究,2015-2017。
8、吉林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水稻新品种吉大3吉大6与吉大7中试与示范,2014-2016。
9、世界银行贷款行项目:无公害大米种植标准化基地示范项目,2013-2015。
10、吉林省发改委: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水稻新品种吉大718、吉大7扩繁,2016-2017。
11、横向科技项目:吉林金园科技示范园建设,2014-2015。
12、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极端育种应用效应研究,2008-2010。
13、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东北粳稻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及遗传和生理基础研究。
14、国家农业部“十二五”转基因重大专项:“利用合成型转录因子培育作物新品种”。
15、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技术集成研究”。
16、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课题:“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水稻生物技术育种”。
17、农业部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18、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吉林省超高产水稻源、库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研究”。
19、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水稻极端育种应用效应的研究”。
20、吉林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北方优质粳稻超高产能量转化与物质生产模式研究”。
21、吉林省科技厅应用项目:“水稻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吉大3的选育与推广”。
22、吉林省科技厅应用项目:“水稻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吉大的选育与推广”。
23、吉林省科技厅应用项目:“ 水稻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组培22号的选育与推广”。
24、吉林省科技厅应用项目:“水稻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吉粳72号的选育与推广”。
25、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应用项目:“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及成果产业化”。
科研成果:
获国家科技成果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主持选育吉大3、吉大6、吉大7等系列水稻新品种14个,研制水稻新型农药5个,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40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专著1部。
1、“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水稻生物技术育种”国家四部委优秀科技成果奖。
2、“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区域模式研究”农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3、“水稻体细胞耐冷变异诱导技术与遗传特性及育种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水稻名特优米综合技术开发研究”吉林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5、“水稻新品种吉粳72号的选育与推广”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科技兴农132及531计划项目”吉林省政府科技推广二等奖。
7、“水稻新品种松辽5号的选育与推广”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品种审定:
1、2018年选育并审定“吉大398”水稻新品种(国家级审定)。
2、2018年选育并审定“吉大319”水稻新品种(国家级审定)。
3、2018年选育并审定“吉大788”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4、2018年选育并审定“吉大618”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5、2018年选育并审定“吉大816”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6、2018年选育并审定“吉大156”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7、2017年选育并审定“吉大158”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8、2016年选育并审定“吉大818”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9、2015年选育并审定“吉大粳稻518”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10、2014年选育并审定“吉大7”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11、2014年选育并审定“吉大898”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12、2013年选育并审定“吉大718”水稻新品种(国家级审定)。
13、2009年选育并审定“吉大3”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14、2009年选育并审定“吉大6”水稻新品种(吉林省审定) 。
发明专利:
1 水稻转录因子Os05g25910基因CDS序列的应用 边鸣镝;于慧;姜文洙;石武良;左泽乘;都兴林 ;杨振明;周连霞 吉林大学 中国专利 2014-03-06 2014-07-02
2 一种水稻转录因子在改良水稻高产性状中的应用 边鸣镝;左泽乘;周婷婷;石武良;姜文洙;周连霞;都兴林 ;杨振明;陈正道;关可兴 吉林大学 中国专利 2014-03-09 2014-05-28
论文专著:
在多种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加编写《中国农业实用技术百科全书》。
出版专著:
1、《作物学实验实习指导》,崔金虎,都兴林 ,韩俊友,李景文 著,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2、《中国农业实用技术百科全书》,都兴林 参加编写。
发表期刊论文:
1.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cold tolerance of rice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in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s;
2. Identification of QTLs for seed germination capability after various storage periods using two RIL populations in rice;
3.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agronomic performances were affected by differentirrigation methods in rice field;
4. The Blue Light-Dependent Polyubiquitination andDegradation of Arabidopsis Cryptochrome2 Requires Multiple E3 Ubiquitin Ligases;
5.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analysis of individual and total isoflavone contents in soybean seeds;
6.Effects of Flag Leaves and Panicles on Light Interception and Canopy Photosynthesis in High-Yielding Rice Cultivars Xinglin DU etc,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62,2010-10-5
7.Identification of QTLs for seed germination capability after various storage periods using two RIL populations in rice Wenzhu JIANG, Xinglin DU ,etc,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s ,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62,2011-4-15
8 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气象教学现状和改革思路 都兴林 ; 王晶莹; 王英; 王洪预; 王楚楚; 姚渝丽; 张鑫生 农业与技术 2018-09-15
9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农业机械与应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唐明祥; 丁雪梅; 张晓君; 温海娇; 王聚斌; 都兴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8-15
10 水稻新品种“吉大898”选育技术报告 全成哲; 金成海; 吴涛; 陈莫军; 王云福; 方秀琴; 都兴林 北方水稻 2017-07-15
11 研究生会在农学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中的作用发挥 许矛; 曹宁; 都兴林 亚太教育 2016-08-15
12 覆膜滴灌条件下稻田CH4排放研究 张于; 黄凯; 李晓; 方秀琴; 都兴林 中国稻米 2016-03-20
13 提升农学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探索研究 许矛; 王雪亮; 曹庆军; 都兴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3-12-15
14 多元社会思潮对研究生的影响及其引导思考 许矛; 王彦清; 王开宇; 都兴林 中国校外教育 2013-03-30
15 三种浸种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杨一博; 都兴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3-05
16 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孙春龙; 白建江; 施标; 朱辉明; 孙志敏; 朴钟泽; 都兴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4-25
17 水稻新品种吉大6的选育及应用 唐曹甲子; 侯梦筠; 姜文洙; 李景文; 都兴林 中国种业 2010-12-15
18 水稻新品种吉粳112及高产栽培技术 方秀琴; 全成哲; 郭晞明; 赵劲松; 张学军; 叶来军; 李朝峰; 都兴林 中国种业 2010-05-15
19 水稻新品种吉粳112号的选育及应用 方秀琴; 全成哲; 郭晞明; 赵劲松; 张学军; 叶来军; 李朝峰; 都兴林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10
20 氮肥不同施肥方法对“吉粳81”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秀琴; 都兴林 ; 全成哲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10
21 氮肥不同施肥方法对超高产水稻品种“沈农265”生理特性的影响 都兴林 ; 方秀琴; 王亚娟 北方水稻 2008-05-15
22 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牟桂玲; 刘延青; 王宏斌; 李延波; 都兴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6-10-15
23.氮肥不同施肥方法对优质米品种“吉粳81”生理特性的影响 都兴林 ; 方秀琴 2006-10-01
24 丹参舒颈丸对抗脊髓型颈椎病模型大鼠氧自由基损伤 都兴林 ; 田伟; 孔焕宇 中国临床康复 2006-07-21
25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并发症的防治 牟桂玲; 都兴林 ; 张佳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5-12-15
26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方秀琴; 都兴林 ; 刘曼玲 吉林农业科学 2005-08-25
27 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下腰痛的诊断 牟桂玲; 都兴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5-04-15
28. 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概况 都兴林 ; 方秀琴; 王贵才; 李万良 2004-06-30
29 水稻直立穗型与抗倒伏性关系的理论分析与模拟测定 都兴林 ; 方秀琴; 刘忱; 姜亚伦 吉林农业科学 2004-04-25
30 水稻新品种吉粳72的选育 都兴林 ; 方秀琴; 金信忍 吉林农业科学 2002-12-25
31 龟芪通痹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30例 都兴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10-15
32 稻草还田苗带轮作栽培技术的研究 方展森; 关丽君; 都兴林 ; 张三元; 金京德 吉林农业科学 2000-10-25
33 北方粳稻不同穗型品种冠层特征与干物质生产研究 都兴林 ; 方秀琴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0-03-30
34 水稻高产品种R22最佳密度模式的研究 都兴林 ; 金润洲; 方秀芹; 李树华; 范运会 吉林农业科学 1999-04-25
35 粳稻体细胞耐冷变异的诱导筛选技术 金润洲; 都兴林 ; 王景余; 侯春香 作物品种资源 1999-04-21
36 水稻不同产量水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都兴林 ; 金润洲; 方秀芹; 王景余 吉林农业科学 1998-03-25
37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单一性状非平衡资料的分析方法 方秀琴; 都兴林 ; 张学君 吉林农业科学 1997-12-25
38 盐碱地小井种稻超高产的曙光——松原市新民乡水稻超高产的调查报告 都兴林 农村天地 1997-11-15
39 不同浓度酸化水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都兴林 ; 金润洲; 王景余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7-06-20
40 粳稻体细胞耐冷变异的诱导技术与遗传特性 金润洲; 王景余; 都兴林 ; 侯春香; 叶来君 吉林农业科学 1996-06-25
41 利用生物技术育成的水稻新品种组培7号 王景余; 都兴林 ; 金润洲 吉林农业科学 1996-03-25
42 寒冷稻作区水稻高产栽培最适密度研究──Ⅰ.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产量性状及碾米品质的影响 都兴林 ; 方秀芹; 李万良 吉林农业科学 1995-12-25
43 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都兴林 ; 金润洲; 王景余 延边农学院学报 1995-09-20
44 两端育种的理论与现状 金润洲; 王景余; 都兴林 吉林农业科学 1995-03-25
45 稻糠的综合利用及开发 都兴林 ; 姜占林; 方秀芹 吉林农业科学 1994-06-25
发表会议论文:
1 氮肥不同施肥方法对优质米品种“吉粳81”生理特性的影响 都兴林 ; 方秀琴 中国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06-10-01
2 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概况 都兴林 ; 方秀琴; 王贵才; 李万良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中国会议 2004-06-30
荣誉奖励:
1、2016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吉大3、吉大6选育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都兴林(1/13),2011。
3、“高产优质抗逆水稻新品种松辽5选育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都兴林(2/10),2009。
4、“水稻体细胞无性系诱导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都兴林(3/13),2002。
5、“高产优质广适水稻新品种组培11选育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都兴林(1/10),2001。
6、“高产优质多抗生物技术育种”,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都兴林(2/10),2000。
7、“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区域模式研究”,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8、“水稻名特优米综合技术开发研究”,获吉林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9、“水稻体细胞耐冷变异诱导技术与遗传特性及育种应用”,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0、“科技兴农132及531计划项目”,获吉林省政府科技推广二等奖。
11、“水稻新品种松辽5号的选育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2、“水稻新品种吉粳72号的选育与推广”,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3、吉林省首批农业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14、长春市特殊津贴获得者。
媒体报道:
盐碱地里 稻谷飘香
———植物科学学院院长都兴林教授的扶贫侧记
作者:通讯员 许琳莉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改变多数人的生活;一个信念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也可以改变很多身边人的一生。培育好种子,种出优质的水稻,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这是都兴林教授最朴实和最接地气的信念。都兴林教授是一名育种专家,从事科研工作近30年,和种子打了30年的交道,在他的眼中种子是无垠田野微风吹起的麦浪,是秋收时节金灿灿的麦穗,是农民四季轮回撒下的希望,是贫困地区的致富出路。近年来,他主持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及吉林省重点科技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主持培育国家级水稻新品种3个,省级水稻新品种10个,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培养研究生20名。他所选育的品种累积推广800余万亩,增产4亿公斤,为当地农民创收12亿元。这也是都兴林教授近些年为白城地区扶贫工作递交的答卷。
与白城地区的扶贫经历,缘起于一位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一次来电,她叫陈艳红,是通榆县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电话中陈艳红急切又期盼的问询都兴林教授关于水稻种植方面的问题,带着她的疑问和期待都兴林第一次踏上了通榆县这方土地,从此开启了他平均一个月两次往返,每天24小时随时对接的扶贫之路。在解决了陈艳红的问题之后,都兴林教授始终无法忘记通榆县盐碱重、沙化重的土地状况,凭借着多年的育种经验和对自己科研团队选育的优质、高产、抗逆、广适水稻新品种的信心,与陈艳红探讨在其公司小面积示范种植水稻新品种。这一次小小的尝试带来了喜人的成绩,惊讶了陈艳红和她的老乡们,由此开始了逐年扩大推广,吉大3、吉大6、吉大7先后在通榆落地生根。引进优良水稻新品种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收益,更从根本上解决了盐碱地治理的难题,昔日的盐碱“重灾区”,已变成了今日的万亩良田。随着吉林大学-通榆县定点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都兴林教授及植物科学学院党委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继续将都兴林教授科研团队在通榆县扶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做实、做深。在通榆县选择盐碱地示范推广项目区,经过2年的项目实施,水稻产量增产8%,稻谷品质提高一个等级,农民每亩收益提高150元。
与都兴林教授聊着他扶贫经历的时候,他总是兴致勃勃的说着他心爱的种子,问及这些年的扶贫路是否有苦难是否想过放弃,都兴林教授笑着说,我们农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学科,只有脚踏上那片土地才是踏实的,只要看到良田就没有任何艰苦。唯一让他感受到困难的是项目区刚刚设立之初,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的艰苦远超于自己的预期,他担心新品种推广的过程中的配套硬件设施得不到改善,这样会严重的影响项目的推进。在通榆县委县政府、通榆县经济开发区、新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红光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部门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提起接下来对通榆县扶贫工作打算,都兴林教授坚定的说道:希望推广吉大优质、高产、抗逆、广适水稻品种能够在现有种植15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30万亩,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都兴林教授不忘通榆县的生态环境问题,他希望通过水田开发能够改善这片盐碱地的生态状况,为当地百姓带来真切的变化。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院长,都兴林教授始终把“服务扶贫,党员先行”作为扶贫的重要内容紧抓不放。“我们学院的每一个党支部,都是做好脱贫攻坚的堡垒;我们要开拓的每一个示范基地,都是做好扶贫攻坚的延伸;我们培育的每一个新品种,都是点亮扶贫攻坚任务的致富明灯。”都兴林教授不满足于其领科研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将要把通榆县扶贫问题带回植物科学学院党委,凝结一班人的智慧,组织植物科学学院优秀的师资队伍在项目区开展系统、高效、“接地气儿”的技术培训。
“扶贫扶智,科技先行”,植物科学学院利用吉林大学多学科优势,依靠科学技术推动扶贫攻坚进程,力争培养出一批致富带头人,使当地与稻谷有关的农业产业形成区域产业链,今年已经成立了吉林大学唯一一个农学学科的研究院———“吉林大学—公主岭新时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同时将牵头打造“功能农业产业园”,最终使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让通榆县彻底摘掉“贫困帽子”。与此同时,学院已经与延吉、通化、鄂尔多斯、通辽、江苏等省内外多个地区开展了合作。学院将在未来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功能农业的机遇意识,利用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带动吉林省及国家农业产业弯道超车做出自身贡献。
原文链接:http://jdb.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3038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