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吴振良,男,1966年出生,河北冀州人,九三学社社员,硕士。 专业特长遗传育种。现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作物抗旱育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9年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9年在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
2001年1月随河北省农业友好代表团赴欧洲考察现代农业。
2003年开始就读河北农业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2006年2月受国家外专局资助,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优质棉花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培训。
社会任职:
1. 第六届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组专家。
2. 河北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
3. 河北省棉花学会理事。
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专家服务团专家。
5. 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专家委员会棉花组专家。
6. 河北省青年科协会员。
7. 衡水市妇女创业专家服务团专家。
8. 衡水市棉花协会常务理事。
9. 衡水市农学会会员。
10. 九三学社衡水市第一支社副主委。
11. 中国棉花学会会员。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从事棉花育种工作,现主攻方向为棉花抗逆及宜机采棉育种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承担(参加)农业部专项基金课题棉花新品种筛选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项目高产优质多抗棉花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抗逆棉花新品系选育、省育种攻关协作课题、省科技支撑计划及院、地市科研课题多项。
1. 耐盐、抗旱、抗盲蝽蟓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选育及应用。
2. 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科研成果:
先后育成棉花新品种冀棉27号、衡科棉369号、衡棉3号、衡棉4号,衡棉5号、衡棉6等新品种。
1. 抗旱、耐瘠、高产棉花新品种衡科棉369选育及应用,201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明专利:
1 一种选育棉花的多逆境同步胁迫育种法 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5-09-28 2019-07-02
2 抗旱优质谷子的选育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庞昭进;吴振良;李伟;赵凤梧;郭安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7-07-03 2019-02-15
3 小型棉种脱绒机 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曹九生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8-02-05 2018-10-02
4 田间试验用划行器 刘丽英;吴振良;戴茂华;曹九生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8-02-05 2018-08-31
5 棉花杂交种制种防混杂播种机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李伟;张胜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7-10-30 2018-05-08
6 一种谷子苗期抗旱鉴定用套盆渗吸系统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王雪征;吴振良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7-02-23 2017-10-20
7 抗旱优质谷子的选育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庞昭进;吴振良;李伟;赵凤梧;郭安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7-07-03 2017-09-15
8 谷子、二月兰雨养少免耕种植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庞昭进;郭安强;吴振良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7-02-27 2017-06-30
9 一种谷子套盆渗吸一次干旱苗期抗旱性鉴定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王雪征;吴振良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7-02-23 2017-06-23
10 一种谷子团粒加工系统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庞昭进;郭安强;郑书宏;吴振良;王广才;赵凤梧;马洪彬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6-08-29 2017-03-22
11 一种谷子团粒加工系统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庞昭进;郭安强;郑书宏;吴振良;王广才;赵凤梧;马洪彬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6-08-29 2016-12-07
12 一种谷子团粒处理的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吴振良;庞昭进;郭安强;王有增;赵凤梧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6-04-20 2016-07-20
13 一种抑芽用农药组合物及其在抑制烟草腋芽生长中的应用 李鹏;鹿志刚;孙延军;吴振良;韩泉 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 中国专利 2015-12-08 2016-02-10
14 一种选育棉花的多逆境同步胁迫育种法 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5-09-28 2016-01-13
15 棉花单株给水栽培机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郑书宏;郭安强;马洪彬 马洪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5-02-04 2015-06-24
16 棉花小区试验播种机排种器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马洪彬;吴根献 马洪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4-09-29 2015-04-01
17 农作物单粒种子点播机 戴茂华;张秀昌;吴振良;刘丽英;马洪彬;吴根献 马洪彬;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4-11-10 2015-03-18
18 一种小粒作物定长试验播种器 李明哲;崔海英;郝洪波;李春洁;赵凤梧;吴振良;杨冰;张爱岭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4-08-01 2015-01-14
19 绿豆或谷子覆膜播种机 李明哲;杨冰;吴振良;郝洪波;崔海英;赵凤梧;马洪彬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马洪彬 中国专利 2014-08-21 2014-12-03
20 覆膜、点播、打孔一体播种机 李爱国;庞昭进;宋聪敏;李和平;李积铭;马洪彬;李明哲;吴振良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4-04-04 2014-07-30
21 棉花单株移栽机 吴振良;王书秀;林玉闪;蔡志超;赵辉;张西奇;白告莹;马洪彬 马洪彬 中国专利 2013-07-25 2013-12-25
22 棉花科研播种机 吴振良;戴茂华;刘丽英;马洪彬;李明哲;张胜古;王广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3-06-19 2013-11-20
23 环保型粒式棉种加工系统 吴振良;马洪彬;刘丽英;戴茂华;王广才;张彦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3-04-02 2013-08-07
24 环保型粒式棉种加工系统及加工棉种的方法 吴振良;马洪彬;刘丽英;戴茂华;王广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中国专利 2013-04-02 2013-07-10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出版专著:
资料更新中……
发表中文论文:
1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河北农业科学 2009-08-15
2 不同棉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戴茂华; 刘丽英; 庞昭进; 岳秀琴; 吴振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7-25
3 棉花离体叶片失水速率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09-11-15
4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马俊永 华北农学报 2014-12-28
5 棉花抗旱育种中选择指标和标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刘丽英; 吴振良; 戴茂华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10-10
6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棉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戴茂华;刘丽英;庞昭进;岳秀琴;王雪征;吴振良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7-15
7 缩节胺对黄河流域机采棉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化控技术研究 刘丽英; 戴茂华; 吴振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1-22
8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戴茂华;岳秀琴;刘丽英;王广才;王雪征;吴振良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6-24 08:54
9 河北省彩棉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07-08-15
10 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戴茂华; 刘丽英; 郑书宏; 王瑞清; 吴振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4-25
11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华; 刘丽英; 郑书宏; 唐长波; 吴振良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1-15
12 全程干旱胁迫下棉花主要遗传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刘丽英; 戴茂华; 张胜古; 吴振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12-03-15
13 河北省棉花新品种主要性状参数分布解析 崔瑞敏;张寒霜;王凯辉;吴振良;郭宝生;张香云;耿军义;王兆晓;刘素恩;刘存敬 河北农业科学 2006-12-30
14 小型采棉机采摘效果简报 刘丽英; 戴茂华; 张胜古; 吴振良 中国棉花 2013-08-15
15 种植密度对衡棉4号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唐长波; 张胜古 河北农业科学 2013-10-15
16 冀中南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 戴茂华; 刘丽英; 唐长波; 吕德智; 吴振良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4-15
17 棉花、豇豆科间杂交F1生殖器官的异常表现 赵凤梧;李慧敏;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李明哲;郝永波; 河北农业科学 2006-03-30
18 高产优质抗旱节水棉花新品种衡棉3号的选育技术报告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作物研究 2007-09-15
19 冀中南棉花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戴茂华; 王瑞清; 刘丽英; 郑书宏; 吴振良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8-15
20 棉田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原因及补救措施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1-17
21 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间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研究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华北农学报 2013-12-28
22 利用毛巾卷盐胁迫法快速评价棉花品种的耐盐性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11-10-15
23 棉花器官水平无性繁殖研究简报 吴振良; 刘丽英; 李明哲; 郝洪波; 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05-12-30
24 转基因抗虫棉衡科棉369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刘丽英; 戴茂华; 吴振良; 岳海旺; 郭秀林 华北农学报 2010-08-28
25 优质高产耐盐抗旱杂交棉‘衡优12’的选育研究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6-25
26 冀棉958在冀中南棉区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戴茂华;刘丽英;宋翠婷;李爱国;李积铭;吴振良;柴岳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16-01-05 09:17
27 冀中南地区棉田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中国棉花 2007-07-15
28 冀中南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英文) 戴茂华; 刘丽英; 唐长波; 吕德智; 吴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08-15
29 DPC对黄河流域机采棉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化控技术的研究(英文) 刘丽英; 戴茂华; 吴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0-15
30 河北省近年审定的抗虫棉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丽英; 吴振良; 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07-08-15
31 麦后移栽棉的效果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农技服务 2010-05-15
32 同异联系势分析方法在棉花品种评定中的应用 刘丽英; 戴茂华; 吴振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09-10-15
33 中早熟高产抗病抗虫棉品种衡棉4号的选育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07-08-15
34 适宜河北省棉区棉草复种模式的棉花品种筛选 刘丽英; 戴茂华; 刘贵波; 赵海明; 吴振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17-06-12 15:26
35 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衡科棉369及栽培技术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7-03-17
36 河北省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6-17
37 低酚棉品种——冀棉27 吴振良 中国棉花 1999-08-20
38 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育苗移栽试验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湖南农业科学 2010-05-15
3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棉花新品种简介 吴振良;刘丽英;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技 2008-03-16
40 优质高产、耐盐抗旱节水型杂交棉‘衡优12’选育研究(英文)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0-15
41 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衡棉3号的选育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06-12-30
42 衡科棉369简介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中国棉花 2007-08-15
43 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马俊永 华北农学报 2014-12-28
44 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遗传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华; 刘丽英; 郑书宏; 唐长波; 吴振良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1-15
45 种植密度对衡棉4号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唐长波; 张胜古 河北农业科学 2013-10-15
46 冀中南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英文) 戴茂华; 刘丽英; 唐长波; 吕德智; 吴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08-15
47 不同棉花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戴茂华; 刘丽英; 庞昭进; 岳秀琴; 吴振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15-07-25
48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棉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戴茂华;刘丽英;庞昭进;岳秀琴;王雪征;吴振良 江西农业学报 2015-07-15
49 花铃期干旱胁迫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戴茂华;岳秀琴;刘丽英;王广才;王雪征;吴振良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6-24 08:54
50 1,2-次乙基二膦酸分析方法的研究 司宗兴; 赵士锋; 吴振良; 关孟华; 吕苏琴 农药 1985-06-30
发表会议论文:
1 浅述河北省棉花生产和品种更新演变历程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 中国会议 2015-08-10
2 河北省棉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 中国会议 2011-08-07
3 河北省棉花苗期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8-01
4 春季遭遇持续低温条件下棉花栽培管理技术 刘丽英; 吴振良; 戴茂华 中国棉花学会2010年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8-01
5 冀中南地区棉花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戴茂华; 吴振良; 刘丽英 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 中国会议 2009-08-07
6 中早熟丰产抗病虫衡棉4号及栽培技术 吴振良; 刘丽英; 戴茂华; 秦建国; 师树平 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 中国会议 2007-08
荣誉奖励:
1. 2004年、2005年获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2. 2004年获“情系三农优秀人物”荣誉称号。
3. 2004年获九三学社衡水市委优秀社员荣誉称号。
4. 2006年获河北省青年科技提名奖。
5. 2011年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媒体报道:
投身农业,立足科研,无怨无悔做奉献
——记九三社员、衡水市农科所副研究员吴振良
吴振良,副研究员,衡水市农科所经济植物育种室主任,九三学社社员。1989年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在衡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棉花育种工作。现为第六届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组专家,河北省青年科协会员、衡水市农学会会员、衡水市棉花协会理事。
吴振良,1966年出生在冀州农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朴实的村风、祥和简朴的家庭,培养了他为人的品质;贫穷落后的环境,铸就了他向上不屈的性格;七八十年代,火红的教育,树立起了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他具备了走向社会、建设社会的基本素质,思想更加成熟。踏下心来,从实际出发,抓住机会,发展自己,贡献社会,这就是他刚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信条。1989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吴振良到衡水农业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从事棉花育种研究,一干就是17年。
一、脚踏实地,潜心棉花育种研究
十七年,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匆匆一瞬,但对于人的一生实在是太重要了。对于吴振良来说,十七年锻炼了他,成就了他,给了他一个舞台,一个为社会献出他的光和热的机会。十七年来,他一心扑在农业科研上,潜心于棉花育种研究。从事农业工作是艰苦的,尤其是棉花育种研究,周期长、程序繁杂。每年3月开始整种,4月播种到11月收获完,12月考种、资料整理分析、总结,中间穿插10月到次年3月的海南岛南繁加代,一年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为了及时观察棉花品种生长发育情况、性状表现,为了及时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为了及时进行田间管理,为了试验的准确性科学性,自己的工作安排,必须跟着棉花生育期走,随着病虫害的活动规律转。不能正常上下班,午饭有时顾不上吃,晚饭十有八九晚点。从家出来时晨曦微明,回家时已是华灯闪烁,街上已满是饭后休闲、散步、锻炼的人群。十年前,在他第一个女儿7岁那年冬天,振良为了棉花加代繁殖去了海南,孩子因无人看管不幸落入冰窟溺水身亡。每当回忆痛失女儿的事,振良心里总不是滋味,一辈子总觉得对不起妻子和孩子,他何尝不想陪一陪她们呀!妻子是中学教师,工作也很紧张,有时候也抱怨。他只好解释“没有办法,工作就这性质”,慢慢地,妻子理解了。待第二个孩子又到4-5岁的时候还是没人带,白天可以去幼儿园上学,晚上就麻烦了。妻子每周都有几次晚自习,给学生辅导,晚上9点多才到家。他的时间没有规律,孩子常常自己呆在家。有一次,孩子给妈妈打电话不通(老师上课不许开机),哭着给他打电话。而此时,他为了跑项目出差,正在一百多公里外的高速公路上往家赶。他只好一边开车一边在电话里安慰孩子。
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惟试验至上,生怕工作有疏忽,导致育种材料有新的变化看不到。只要一播上种,几乎天天要下地,有时中间出差几天,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回家,不是去办公室,而是下地去看试验材料、调查试验数据。就这样,十七年来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就这样,十七年来,棉花育种研究由点点滴滴进展,开始加速,开始出现新的跨跃。每每想到自己工作上的进展,看到育成的品种被推广到生产上,看到棉农满意的笑脸,就感到由衷的充实和欣慰,感到自己的价值。
二、蓦然回首,已见硕果累累
吴振良的本职工作是棉花育种,主要任务是快出、多出棉花优良品种。自1996年担任棉花育种课题主持人以来,吴振良认定要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谋划课题研究方向、实施方案并身体力行,潜心研究,干出特色;二是争取课题,跑经费;三是想法设法搞创收,弥补科研经费的不足。多年来,在各级领导支持下,在同事们共同努力下,他带领棉花课题组,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较大进展,创造了棉花育种课题的历史性辉煌。
课题立项:从原来一两个小项目到现在6-7个课题项目,从原来的只有省市级项目到现在市、省、部、横向合作共存,经费也从原来每年的几千元发展到现在十几万元。
育种策略:育种方向上,从过去的偏重抗病高产转向特色优质抗病高产,着重抗旱、抗虫抗病高产、易管理、省工品种选育;品种类型上,从单一常规品种向常规种、杂交种并行发展,现已筛选出11个优势组合在海南制种。从育种手段上,一是利用南繁加代,缩短了育种进程,二是与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合作,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提高育种水平。试验方法、设计、管理上,也进一步规范化,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表扬。
经过多年来努力,育种研究上有了明显进展。作为主研人员育成河北省第一个比有毒棉显著增产的无毒棉(低酚棉)品种冀棉27号;河北省第一个抗旱节水型抗病虫高产优质品种衡棉3号;新育成早熟丰产衡棉4号。另外育成新苗头品种多个,如短果枝紧凑型的衡210、高品质203、121、103等苗头品系,可实现密植、免整枝,深受棉农欢迎。特别是冀棉27号累计推广面积109.4万亩,新增产值1.1亿元,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从科技创收上,坚持走向市场、走向农村,科技服务、创收实现双赢的原则。多年来,在科技服务和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上,一是采取面向农村农户先示范的路子,让农民看到、体会到新品种、新技术的优势;二是面向种子公司,通过技术合作把新品种推向市场。2003-2005年,先后在省内外建立棉花新品种示范点34个,基地3000多亩,推广良种约100万斤,实现创收50多万元,在科研、科技服务、农民、公司间实现了多赢。
他在科技扶贫方面,坚持授人以渔,不授人以鱼。多年来,他把自育棉花品种,无偿提供贫困县、贫困户达一万多斤。深州西王庄贫困户王联合,因妻子早逝,又有两个孩子需抚养,虽承包几十亩荒地,但不懂科学种田,一年下来,收成无几,甚至还赔钱,日子十分艰难。吴振良及其课题组在下乡时了解到该情况后,主动跟他联系,提供课题帮其发展成当地的示范户,基地繁种户。现在,王联合年收入达十万元左右,盖起了新房,老王成了中等富裕户。
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也赢得了各种荣誉。2004年,吴振良被九三学社衡水市委授予优秀社员称号;2004、2005年连续两年获单位考核优秀个人称号。2004年作为农业专家录入中国管理科学院大型丛书《情系三农》,并获“情系三农优秀人物”称号。2006年11月获河北省青年科技提名奖。
三、积蓄力量,更上层楼
在巨大的成绩和荣誉面前,吴振良并没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充实自己。他深知:过去的成绩只代表过去,过去掌握的知识只能作为今后的基础,而自身的充实完善和事业的发展前进是永无止境的。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利用工作之余,参加继续教育,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完成了苏州大学英语广播函授学习;多次赴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院校参加研讨班、学习班,进行深造。并于2001年1月随河北省农业友好代表团赴欧洲考察现代农业;2003年开始就读河北农业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2006年2月受国家外专局资助,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优质棉花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培训。利用横向协作,向省内同行专家学习;利用省院合作项目,与中科院遗传所合作的机会,向中直单位知名专家学习。努力提高育种手段,提升研究水平。为棉花课题组的进一步发展,积蓄力量。
多年来他的脚步走遍了无数农村示范户的田间地头,走出了河北,走向外省。品种在省内示范同时,在安徽、山东、山西、天津、新疆开始示范,并已初见成效。
多年来,吴振良在工作生活中,坚持做到自觉遵纪守法,对工作热情负责,恪尽职守,对同事满腔热忱,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多年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特别是九三学社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如科技大集,技术扶贫等。2005年4月,受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在《希望的田野》栏目,作为专家,通过电话为农民提供棉花技术咨询、品种推介,受到农民欢迎。
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吴振良充满信心,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苦是累,他都将一如既往,更加努力地工作,投身农业,立足科研,贡献社会,他无怨无悔!
文章来源:《统战部》2010年11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