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5部。
出版专著:
1、《含煤岩系沉积体系研究》 地震出版社 1995
2、《华北盆地南部层序地层分析》 地质出版社 1998
3、《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 地质出版社 2000
4、《煤地质学》 地质出版社 2005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鲁西地区陆表海含煤沉积凝缩层特征与分布 魏久传; 吕大炜; 陈晓燕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20
2 基于模糊聚类的顶板砂岩富水性预测研究——以龙固井田为例 武旭仁; 魏久传; 尹会永; 张迎秋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20
3 “煤地质学”课程教研团队的优化建设 李增学; 刘海燕; 刘莹; 吕大炜; 魏久传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 中国地质教育 2010-12-25
4 南屯煤矿下组煤开采突水危险性分析 王沙沙; 魏久传; 宋宝来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建园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煤炭科技 2010-12-15
5 南华北盆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研究 刁玉杰; 魏久传; 李增学; 曹红; 李旭峰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层学杂志 2011-01-15
6 浅埋煤层开采数值模拟及顶板突水危险性分析 李忠建; 魏久传; 施龙青; 李娜娜; 李炳胜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 煤矿安全 2011-03-10
7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系统开发与应用 李忠建; 魏久传; 尹会永; 郭建斌; 官云章; 张彬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兖州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煤矿安全 2010-03-10
8 南屯煤矿群孔奥陶系石灰岩放水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 李忠建; 魏久传; 徐建国; 王敏; 郭建斌; 张彬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兖矿集团南屯煤矿;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03-15
9 多因素复合法评价煤层顶板水害危险性 刘传娥; 魏久传; 郭建斌; 李忠建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山东煤炭科技 2010-02-15
10 莱芜煤田东港井田19~#煤层断裂构造分形特征分析 魏久传; 赵蕾; 尹会永; 孔维鲁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郓城煤矿 【期刊】中国煤炭 2010-04-22
11 浅埋煤层采动覆岩运动相似材料模拟研究 魏久传; 李忠建; 郭建斌; 张新国; 李炳胜; 谢道雷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新汶矿业集团 【期刊】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08-10
12 南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研究 刁玉杰; 魏久传; 曹红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海洋科学集刊 2010-03-31
13 基于不同成煤理论的含煤地层层序划分 吕大炜; 李增学; 魏久传; 刘海燕; 吴立荣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高校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8-20
14 砂岩富水性的多因素复合分析法预测 陈香菱; 魏久传; 郭建斌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勘查分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陕西煤炭 2010-10-15
15 杨村煤矿二、四采区奥灰水放水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 张迎秋; 魏久传; 王敏; 郭建斌; 邵明喜; 尚衍峰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水文局; 兖矿集团公司杨村煤矿 【期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01-15
16 顶板突水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施龙青; 翟培合; 魏久传; 朱鲁; 尹会永; 李敬法; 李功祥; 李术才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汶矿业集团;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煤炭学报 2009-01-15
1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 于小鸽; 韩进; 施龙青; 魏久传; 朱鲁; 李术才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期刊】煤炭学报 2009-06-15
18 应力作用下煤层底板关键隔水层渗透性分析 尹会永; 魏久传; 郭建斌; 朱鲁; 翟培合; 施龙青; 徐建国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 【期刊】煤炭工程 2009-10-20
19 翟镇煤矿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尹会永; 魏久传; 王迎; 郭建斌; 施龙青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 【期刊】中国矿业 2009-11-15
20 南屯煤矿下组煤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特征研究 李新凤; 魏久传; 隋岩刚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期刊】山东煤炭科技 2009-10-15
21 山东省煤矿水害类型及其防治对策 尹会永; 卜昌森; 魏久传; 朱鲁; 郭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 【期刊】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9-12-10
22 底板突水影响因素评价新方法——无量纲信息融合法 李忠建; 魏久传; 尹会永; 徐建国; 施龙青; 张彬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中国矿业 2010-01-15
23 华丰井田4煤层顶板砾岩水突出影响因素分析 施龙青; 于小鸽; 魏久传; 郭建斌; 翟培合; 李敬法; 李功强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汶矿业集团 【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01-15
24 运用突水系数法和模糊聚类法综合评价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 李忠建; 魏久传; 郭建斌; 徐建国; 隋岩刚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兖矿集团南屯煤矿;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期刊】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02-10
25 区域分解算法在井田放水试验模拟中的应用 王敏; 魏久传; 郭建斌; 尹会永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地下水 2010-01-25
26 华丰煤矿顶板突水机理研究 景继东; 施龙青; 李子林; 刘同彬; 魏久传; 李术才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 新汶矿业集团; 山东新泰; 山东青岛;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济南 【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09-30
27 采场底板“四带”划分理论在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于小鸽; 施龙青; 魏久传; 李述才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山东济南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30
28 潘西煤矿断裂构造突水机制探讨 尹会永; 魏久传; 李子林; 施龙青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新泰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30
29 师生和谐——构筑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 尹会永; 魏久传; 杨锋杰; 郭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中国地质教育 2007-06-25
30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毕明丽; 魏久传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山东青岛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15
31 良庄井田后组煤的安全开采评价 于小鸽; 刘同彬; 魏久传; 施龙青; 李术才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新汶矿业集团; 山东新泰; 山东济南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15
32 三维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岩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施龙青; 翟培合; 魏久传; 朱鲁; 韩进; 尹会永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2-15
33 受底板承压水威胁煤层开采安全性分区探讨 尹会永; 魏久传; 刘同彬; 郭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期刊】煤炭科学技术 2008-11-25
3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煤聚积规律分析 李增学; 韩美莲; 魏久传; 余继峰; 李江涛; 吕大炜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青岛; 广东广州 【期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20
35 肥城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底板突水影响 张国苓; 魏久传; 尹会永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山东青岛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15
36 赵官井田岩浆岩侵入特征及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刁玉杰; 魏久传; 施龙青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山东煤炭科技 2008-02-15
37 肥城矿区矿井水害类型及特征研究 李新凤; 魏久传; 尹会永; 王则才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肥城矿业集团公司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山东泰安 【期刊】煤矿开采 2008-04-15
38 MapGis平台下山东省煤矿水害数据库设计及开发 刁玉杰; 魏久传; 曹红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 山东 青岛 【期刊】国土资源信息化 2008-04-20
39 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 尹会永; 魏久传; 刘同彬; 郭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新泰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15
40 兖州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陈香菱; 魏久传; 隋岩刚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新疆分院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山东济南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15
41 工作面底板动态监测系统开发研究 朱鲁; 翟培合; 魏久传; 施龙青; 刘同彬; 景继东; 贺宪国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 山东泰安 【期刊】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8-06-10
42 鲁西南煤田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单元划分 张德强; 李增学; 魏久传; 贺学梅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山东 泰安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30
43 新汶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颜蕊; 魏久传; 韩作振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山东煤炭科技 2005-02-25
44 黄县盆地盆缘断裂活动的阶段性与沉积充填样式 李增学; 魏久传; 兰恒星; 韩美莲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12-22
45 鲁西陆表海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海侵过程成煤特点 李增学; 魏久传; 韩美莲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沉积学报 2000-09-30
46 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东南缘高频海侵事件对聚煤作用的影响 李增学; 魏久传; 韩美莲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地学前缘 2000-09-30
47 承压水上采煤安全性评价 魏久传; 李白英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系 【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08-22
48 山东及两淮地区石炭、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序列对比 李增学; 魏久传; 韩美莲; 刘德勇; 张德强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期刊】煤炭学报 2000-12-30
49 黄县断陷盆地充填演化与煤聚积规律 魏久传; 李增学; 李守春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系 【期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05-30
50 华丰煤矿前组煤充水含水层水化学特征与矿井涌水水源判别 郭建斌; 魏久传; 李增学; 杨吉文; 魏建文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 【期刊】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0-10-10
51 巨野煤田含煤地层层序单元划分 韩美莲; 魏久传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3-30
52 鲁西陆表海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动控制 魏久传; 李增学; 苏淑荣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兖州矿业集团地质工程公司 【期刊】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9-30
53 巨野煤田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聚煤特点 韩美莲; 魏久传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沉积学报 2001-09-30
54 淮南煤田二叠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李增学; 魏久传; 金秀昆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地层学杂志 2001-03-30
55 海侵事件成煤作用—— 一种新的聚煤模式 李增学; 魏久传; 韩美莲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2001-02-15
56 兖州煤田南屯煤矿深部奥灰井下群孔放水试验研究 尹会永; 魏久传; 郭建斌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会议】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 2010-10-01
57 民泰煤矿深部10煤层承压水上安全开采技术探讨 贾强; 尹会永; 魏久传; 郭建斌; 黄允忠; 李伟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南民泰煤矿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市金桥煤矿 【会议】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Volume 6) 2010-12-04
58 “煤地质学”课程教研团队的优化建设 李增学; 刘海燕; 刘莹; 吕大炜; 魏久传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 【会议】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 2010-11-17
59 多煤层开采断层煤柱尺寸留设的数值模拟 魏久传; 陈香菱; 赵文娟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煤航测遥感局遥感勘查分院 【会议】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9-08-18
60 导水断裂带高度理论计算 刘同彬; 施龙青; 韩进; 魏久传; 朱鲁; 李述才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会议】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11-01
61 受水威胁工作面底板水情动态监测技术 李子林; 魏久传; 刘同彬; 翟培合; 朱鲁; 贺国宪; 施龙青; 李锋; 尹会永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会议】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11-01
62 工作面底板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在杨村煤矿中的应用 邵明喜; 魏久传 兖矿集团公司杨村煤矿; 山东科技大学 【会议】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 2007-06-01
63 山东及邻区含煤地层沉积、层序地层及煤聚积规律研究 李增学; 王明镇; 余继峰; 魏久传; 房庆华; 韩美莲; 韩作振; 杨锋杰; 蒋汉朝; 张锡麒; 郭建斌; 李守春; 兰恒星; 刘德勇; 张德强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会议】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 2004-01-01
64 工作面底板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的应用 邵明喜; 魏久传; 翟培合; 尚衍锋; 朱鲁 兖矿集团公司杨村煤矿;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会议】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 2007-11-01
65 “下四带”理论及其在底板突水评价中的应用 施龙青; 于小鸽; 尹会永; 魏久传; 朱鲁; 刘同彬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会议】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 2008-09-01
66 工作面底板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的应用 邵明喜; 魏久传; 翟培合; 尚衍锋; 朱鲁 兖矿集团公司杨村煤矿; 山东科技大学 【会议】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 2007-11-01
67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 李增学; 魏久传; 王明镇;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期刊】岩相古地理 1996-10-15
68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特征及层序划分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韩美莲; 兰恒星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岩相古地理 1998-08-15
69 事件性海侵与煤聚积规律——鲁西晚石炭世富煤单元的形成 李增学; 李守春; 魏久传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岩相古地理 1995-02-15
70 山东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低水位和扩张体系域聚煤作用分析 李增学; 魏久传; 兰恒星;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沉积学报 1999-06-30
71 淮南煤田二叠系基准面旋回划分与煤聚积规律 魏久传; 李增学; 金秀昆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10-22
72 杨村井田构造特征及其对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 魏久传; 李增学; 刘成林; 王永军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兖州矿业集团杨庄煤矿 【期刊】山东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9-30
73 山东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演化动力学特征 兰恒星; 李增学; 魏久传 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04-22
74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李增学; 魏久传; 兰恒星; 韩美莲;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中国煤田地质 2000-03-30
75 华丰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魏久传; 朱鲁; 李敬发 山东矿业学院地科系; 华丰煤矿地测科 【期刊】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4-06-30
76 山东及邻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层序地层式样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沉积学报 1995-12-30
77 鲁西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及煤聚集规律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5-04-22
78 鲁西陆表海盆地富煤单元的形成与分布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李青山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煤炭学报 1995-02-25
79 事件性海侵与煤聚积规律──鲁西晚石炭世富煤单元的形成 李增学; 李守春; 魏久传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岩相古地理 1995-02-28
80 鲁西南石炭二叠纪煤系潮坪沉积体系与聚煤作用 魏久传; 李增学;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地科系 【期刊】中国煤田地质 1995-09-30
81 鲁西煤田内陆表海含煤层序的小层序类型及煤聚积规律 李增学; 李守春; 魏久传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沉积学报 1996-09-30
82 内陆表海含煤盆地Ⅲ级层序的划分原则及基本构成特点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李青山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地质科学 1996-05-25
83 内陆表海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李增学; 李守春; 魏久传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03-25
84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 李增学; 魏久传; 王明镇;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地球科学系 【期刊】岩相古地理 1996-10-30
85 鲁西南晚石炭世潮汐三角洲与煤聚积规律 李增学; 魏久传; 王明镇; 李守春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煤炭学报 1997-02-25
86 黄县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充填特征及层序划分 李增学; 魏久传; 李守春; 韩美莲; 兰恒星 山东矿业学院 【期刊】岩相古地理 1998-07-10
87 肥城矿区煤系中的顺层断层 魏久传; 吕祥佑 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系; 肥城矿务局地测处 泰安 【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2-12-26
88 万全煤田盆地演化与聚煤规律探讨 魏久传; 徐榜荣; 朱鲁; 施龙青 山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系; 山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系 【期刊】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92-09-30
媒体报道一:
加强地质工作 服务蓝色经济——访地质学院院长魏久传教授
机遇来临的时候,只有拥有敏锐洞察力和做好充分准备的人才能够抓住它。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重大机遇面前,如何发挥地质学科的传统优势、找到“涉海”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如何搭乘蓝色经济的东风、增强自身实力,是摆在各学院面前的一项重大挑战。为此,记者采访了地质学院院长魏久传教授。
记者:魏院长,您好,地质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学科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现在学科的发展状况如何?
魏院长:地质学科是我校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专业学科之一,1961年设立了勘测专业。成长于国家经济建设非常时期的地质学科,一度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加强地质工作相关政策的实施,地质学科强抓机遇,发展较快,取得了一些成绩。2003年获得博士点突破;2005年获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6年,“地质工程”学科点获批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实验室”获批为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2007年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9年“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实验室”获批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010年,“地质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
近几年来,地质学院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在煤炭、石油、金属与非金属矿产等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科研项目的数量、层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及多项“863”、“973”项目的子课题,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32项,形成了10多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矿山地质、石油天然气、水文与水资源、遥感应用技术、古生物与地层学、地球物理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
记者: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入了加速推进实施阶段,您认为地质学院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魏院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地质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从地质角度讲,大规模人类工程活动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对地质环境的扰动程度会大幅度增大,二是对地质资源的需求也相应加大。因此,在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做好地质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
来到青岛以后,学院很快融入了青岛市经济建设的大潮中,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承担了 “南海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东海陆架盆地沉积体系及演化规律研究”等纵横向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有关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技术进步奖。
蓝色经济给地质学院发展带来了三大发展机遇:第一,有利于拓展研究方向,培育和强化科研团队。地质学院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往侧重于煤炭、石油及金属矿产等行业,在这次蓝色经济建设大潮中,学院要注重寻求“涉海”突破口,逐步将研究领域拓展到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矿产等方面,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第二,有利于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方面争取新的突破。地质学院可以通过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新的高层次人才,开展高级别科研项目,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力争在“国”字号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上实现突破。第三,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融入青岛、服务当地社会的步伐。为此,学院一定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学院发展。
记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您认为地质学院应该如何为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魏院长:建设蓝色经济区,人才十分关键。学院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以学生成才为目标,以创新思维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思路,始终将培养人才作为根本职责。学院通过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学风教风建设等,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院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设了实验课程和野外实习,加强与国内地质类高校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学院还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地矿局等单位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促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本科生考研率和就业率一直位居学校前列。
培养优秀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具有丰富教学、科研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17人、副教授(包括高级实验师)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8人(博士后1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近几年来,学院引进、培养了一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对学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十二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服务地方经济夯实基础。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海域矿产地质调查与评价、环境地质等领域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培养一批专门人才,服务蓝色经济。
记者:在科研工作方面,学院将如何与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对接?
魏院长: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外部环境,也对学院的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高质量对接,学院的科研工作才能够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
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蓝色经济区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地质学院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科学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能力,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地质成果与信息依据;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亟需能源矿种,积极开展重要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开展海域矿产地质调查评价等工作;同时,在海(咸)水入侵、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降落漏斗、水环境污染、土壤盐渍化、海岸侵蚀与淤积等灾害地质调查与监测、环境综合治理、海洋地质构造等一批关键研究课题方面,加强与相关产业部门的合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服务半岛蓝色经济区。(记者:王毓静)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2011-06-10
媒体报道二:
魏久传: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魏久传,196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点学术带头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探专业并留校任教,1991年获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采矿工程博士学位,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在中国地质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兼任山东省环境学会理事、山东省矿井水害防治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第五批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2003年获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称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资源勘查事业的路上,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路上,魏久传坚定不移地走着……
1979年9月18日,一个从没有走出过农村,没见过铁路、高山的鲁西北平原上的孩子,怀揣大学入学通知书,怀着忐忑不安而又兴奋的心情,经过4个多小时的奔波,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跨入了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成了“文革”后第三届大学生中的一员。
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从不知地质勘探是做什么的他,听老师说学地质勘探毕业后可以身背地质包、手拿地质锤、翻山越岭为国家寻找矿产资源后,毅然在志愿中填上了“山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勘探”专业。能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探索地球的奥秘,那是多么光荣而自豪的事情啊!
大学四年的生活丰富而多彩、充实而活跃。白天,魏久传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听讲,晚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埋头读书,课外活动时间爬山、跑步、打篮球,还与同学们一起吹口琴、拉二胡、吹笛子,周末的露天电影更是一周内最令人期盼的娱乐活动。经过“文革”洗礼、看惯了样板戏的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四年大学生活转眼就过去了,渴望成为一名地质勘探工程师的他,因国家分配而留校成了一名大学教师。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怯于人前说话,自觉不是块当教师的料,但还是服从国家分配,当起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魏久传清楚地记得,在时任教研室副主任弭尚震老师的鼓励下,他第一次走上了讲台。尽管之前对讲课内容背诵了多遍,早已了然于胸,但踏上讲台,面对着黑压压的一片人头,脑子里几近空白。尽管准备了大量讲课内容,还是由于过于紧张,语速较快,在下课之前已将所备倾囊而出。魏久传深深感到: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从此,他更加发愤学习,积极参加生产实践,下决心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众多老教师、老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经过多年的磨炼,魏久传终于站稳了讲台。学无止境,获取知识的脚步不能停止,没想过上研究生的他,在毕业18年后拿到了博士学位,还做了2年半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只想做一名普普通通教师的他,在毕业17年后晋升为教授,还成为一名博士生导师。
1985年初秋,经过选拔考试,系领导指派他作为出国预备人员接受为期一年的外语培训。10月5日,他乘上了去首都北京的火车。第一次见到了象征伟大祖国的天安门,第一次领略了首都北京的风采。学习期满,虽因不足5年工龄而没有走出国门,但他的英语水平却得到了很大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他先后为本科生开出了《煤田地质勘探》、《专业英语》、《水文地质学》等课程,主讲了《资源勘查与评价》、《地质灾害与防治》、《矿井地质研究》、《断裂构造研究》、《中国煤田地质》《沉积学与沉积环境》、《现代地质学》、《矿山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中国区域与大地构造》、《地学新理论和新方法》等10余门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位课和专业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为此,他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大杰出青年”等。
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第一个科研项目是在徐榜荣教授的带领下,进行煤层对比和沉积环境分析。虽然项目要求简单,但魏久传从中学会了科研的基本方法。第一篇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是《肥城煤田滑动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发表于1990年《山东矿业学院学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他在煤田地质勘探学科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掌握了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在“盆地分析与资源评价”和“矿山水文地质与灾害防治”等方向上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部分达到国内(外)领先和先进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5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6项,厅局级科技奖4项,2003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千名知名专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7项,主持完成校企合作项目数十项。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完成了与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合作进行的千万元大项目——“新汶矿区水害防治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大采深条件下煤层顶、底板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被山东省科技厅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在工作面煤层底板水害动态监测方面,研制了网络电法动态监测系统,取得了国内外首创和总体国际领先的成果,研究成果在新汶矿区得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为煤炭企业创造数亿元经济效益,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因此授予他“特别贡献奖”。
在承担完成大量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魏久传还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自2000年以来,身为学院副院长的他,负责研究生和实验室管理等工作,在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与学院领导、老师们一起,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人才建设和条件建设方面的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在原地质学科仅有“矿产普查与勘探”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基础上,2000年获得“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学科建设获得突破性进展,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该一级学科点涵盖了“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又在积极准备申报省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
魏久传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名。他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有的攻读了博士学位,有的成为国家和企业重要科研、管理部门的主要成员。
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党员教师,总是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放在首位。魏久传深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上好课的同时,他时刻注意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他以治学严谨、讲课认真、工作勤奋、待人诚恳、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学生。他既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也是生活中的益友,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
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山东省煤炭企业的发展做了一些工作,现在,为了学校更高的发展目标,为了山东省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他仍然兢兢业业、不懈努力地工作着。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新闻中心》20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