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人文社科 > 张箭 > 文章正文

《社会科学报》2006年11月2日第二版刊登了质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系列文章,振聋发聩。作者和编者以过人的胆识和巨大的勇气介入敏感的重大的现实问题,披露了所存在的严重隐患,值得钦敬,令人感佩。

长期以来,我国在关系国计民生重大工程建设上存在着长官意志的问题,蛮干的问题,瞎指挥的问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便是典型之一。在强调民主、法治、科学、和谐的今天,还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令人惊诧。西线工程上马完成将严重负面影响四川重庆的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社会稳定。具体说来便是严重负面影响航运、灌溉、发电、养鱼、旅游等。川渝的水自己都不够用。2006年川渝遭遇严重伏旱,上千万人饮水困难,上千万亩农田龟裂,严重歉收。西南头号重镇(省府、大军区和原西南局所在地,拥有500万人口)成都的母亲河岷江断流。西线工程即使能完成并安全运行,那也是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是剜肉补疮。届时必然是长疮的没能治好,健全的反而受伤致残了。

北方缺水应该怎么解决?我认为应该一是大力节水,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经济,提倡(用水)节俭生活;二是节制经济规模,淘汰费水污水的工厂和工程,禁止费水污水的工程上马;三是大力节制人口,严格实行一胎化(全国也应该如此)。缺水是对人而言,人少了自然就不缺水了。四,北方靠海的省市冀鲁京津应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不要老想到黄河中游去调水,到别的省市区调水,到南方调水。黄河上游流域不缺水,黄河中游流域的水不被下游调走(配额分水也是一种调配),再加上节水、节制人口和节制经济规模,黄河中游流域也就不缺水了,还有什么必要耗费巨资劳民伤财跨流域调水。

这里不得不多说一下计划生育的问题。现在不少人又在提倡放宽生二胎的标准,甚至鼓吹普遍可以生二胎。其主要理由是应对老龄化。我认为所谓老龄化问题是杞人忧天。一,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只适合年轻人干的重体力劳动岗位是越来越少了。例如传统的重体力劳动领域——大田劳作和建筑工地——使用机器的地方和时候越来越多了;二,将来视情况可调高退休年龄,这样可大大增多劳动人口。例如现在的惯例是男工人男干部男知识分子一般60岁退休;女干部女知识分子一般55岁退休;女工人一般50岁退休。将来人口数量负增长、老龄人口增多后,可调高为:男工人一般60岁退休;男干部男知识分子一般65岁退休;其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正高及以上)高级干部(正厅及以上)一般70岁退休;女工人一般55岁退休;女干部女知识分子一般60岁退休;其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正高及以上)高级干部(正厅及以上)一般65岁退休。三,发展“银发”产业,如家政业老年公寓业退休保险业(可逐步把农民纳入)。这些新兴产业还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并提供许多新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困难。四,两害相较权其轻。即使将来有点老龄化的问题,但较之人口膨胀甚至人口爆炸,中国人口飙升到15亿甚至20亿,老龄化那点负面影响和隐患将微不足道。就具体的一个人来说,人口膨胀将使他(她)一辈子都贫穷受苦劳累折寿,而老龄化充其量使他(她)的最后十年有点冷清凄凉。

现在回到主题。西线工程是杀穷(对西南,西部欠发达地区)济穷(对西北,西部欠发达地区)甚至是杀穷济富(对黄河中游,为中部中等发达地区;对下游流域,为东部发达地区)。过于有悖社会公平。如果说,三峡工程并未把水调走,对长江上游中游下游都是利大于弊的话;如果说三门峡工程对峡下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大利,对峡上的黄河中游地区有些弊,对全国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话;那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对西南人民来说有大弊,对西北人民来说也带不来什么利充其量有点小利。所以,从代表全体中国人民全民族的根本利益考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休矣。

(作者为四川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