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应用研究及食品生物技术的开发应用。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1项。主持横向项目7项。
在酸奶、乳饮料、豆腐乳、食醋、酱油、酒精、方便面、变性淀粉、乳品掺假、食品产品标准、GMP厂房规划等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践科研工作。熟悉食品添加剂、食品科学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陕西省上百家企业做过食品技术开发、企业标准制定、QS认证指导等技术服务实践工作。
1、2016~2017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陕科大)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 。
2、淀粉小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研究,主要参加,正在进行。
3、2015-2016年陕西省市售白条鲜冻猪肉中兽药残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4、2015~2016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陕科大)项目。
4、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关键生产技术研究。
5、2014~2015年食品安全陕西地方标准跟踪评价(泾阳茯砖茶)项目。
6、2014~2015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酱油和食醋)项目。
7、2014~2015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蔬菜中农药残留)项目。
8、淀粉小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研究,主要参加,已结题。 。
9、2015年度陕西本科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食品科学概论。
10、2014年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陕西)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1、 2014年陕西省绿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2、2014年陕西省面粉制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3、2014~2015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酱油和食醋)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4、2014~2015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蔬菜中农药残留)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5、 2014~2015年食品安全陕西地方标准跟踪评价(泾阳茯砖茶)项目,负责人,已结题。
16、 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补助, 参加,已结题。
17、陕西省卫生监督所项目:陕西省2013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项目,负责人,2013.05-2013.12,结题。
18、陕西省卫生监督所项目:2012年陕西省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项目,,负责人,15.0 万元,2012.06-2013.10,结题。
19、高温杀菌搅团抗淀粉老化的研究,负责人, 1.0 万元,2012年3月至12月,结题。
20、博硒食品的开发与研究,负责人,2.0 万元,2012年3月至12月,结题。
21、海藻盐企业标准的制定,负责人,1.5 万元,2012年3月至12月,结题。
22、乳味果汁饮料企业标准的制定,负责人,0.4 万元,2012年3月至12月,结题。
23、杂粮米企业标准的制定 技术服务,负责人,0.3万元,2012年3月至12月,结题。
24、企业标准,负责人,2.0 万元,2011年,结题。。
25、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国际科技合作:马铃薯变性淀粉开发及应用研究,参与, 8.0 万元,2011年,结题。
26、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农业攻关项目:薯类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示范与产品利用,参与, 5.0万元,2011年,结题。
27、华丰食品企业标准,负责人,1万元,2010年,结题。
28、西安味香源调味品企业标准,负责人,1万元,2010年,结题。
29、杨翔火锅企业标准,负责人,1万元,2010年,结题。
30、蓝马果啤企业标准,负责人,1万元,2010年,结题。
31、国家自然基金:马铃薯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研究,参与,19.2万元,2010年,结题。
32、省科技计划项目:秦巴山区野生植物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参与,10.0万元,2010年,结题。
制定标准: 主持完成市级标准4项。
1、咸阳市传统特色小吃技术规范-DB6104/T03—2016秦人肉夹馍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负责人。
2、咸阳市传统特色小吃技术规范-DB6104/T04—2016秦人锅盔牙子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负责人。
3、 咸阳市传统特色小吃技术规范-DB6104/T05—2016秦人biangbiang面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负责人。
4、咸阳市传统特色小吃技术规范-DB6104/T06—2016秦人凉皮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负责人。
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科普讲座:
李宏梁教授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各种社会活动。作为实验指导和专家2016年参与陕西一套第一新闻全民实验室《每天一勺土偏方能治冠心病?专家:无依据要慎用》节目录制;2015年参与陕西一套第一新闻全民实验室《山寨食品现形计 包装上的文字游戏》、《陕西卫视第一新闻全民实验室-久坐族可能中招血栓病,别急!》、《网传冰箱大蒜能鉴别地沟油 记者实验证明不靠谱》、《鸡蛋不能和豆浆一起吃,是真的吗?》、《全民实验室:麦片当中有铁粉?记者亲测真的有!》共五个节目录制,参加陕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会议多次,参加陕西省人大关于三小食品管理条例专家听证会。在2015中国(西安)国际果蔬汁大会作为嘉宾完成了《果蔬汁饮料企业标准及相关GB 2760解读》演讲报告。积极参加《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2015中国食品安全高端论坛》,发表会刊论文2篇。积极参加陕西省食品科学2015陕科大年会,并联系子祺公司赞助及达利公司参观事宜,指导研究生发表会刊论文3篇;2014年参加陕西电视台录制节目两次,作为嘉宾参加秦风在线《药店卖奶粉:能否提振消费信心》节目录制,作为实验指导和专家参与陕西一套第一新闻《富氧水含量确比普通水高 但喝水补氧不靠谱》节目录制,参加陕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会议5次。2013年向省卫生厅、西安市餐饮经营各辖区、铜川市宜君县举行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安全讲座6场,参加陕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会议5次。2013年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专家顾问团技术创新指导委员会专家。2012年向省卫生厅、省工商局、咸阳市技术监督局、咸阳市清真食品管理部门、省农业厅干部培训中心及企业举行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安全讲座六场,接受省电视台(都市快报和第一新闻栏目)、报纸(华商报、三秦都市报、咸阳日报)媒体采访六次,被陕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聘为专家组成员。2011年和2010年分别参加院级以上的学术活动和教学研究活动4次以上。
教学科研成果:
2016年主持完成横向科研项目1项,完成《2015-2016年陕西省市售白条鲜冻猪肉中兽药残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项目》,主持完成市级标准4项,主持《2016~2017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陕科大)项目》1项,参与纵向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3篇,完成科研绩效分180.6分(本岗位绩效综合积分定额44分),其中完成到位横向科研经费12万元。
2015年主持完成纵向科研项目2项,完成《陕西省餐饮与流通环节食醋抽检结果报告》、《陕西省餐饮与流通环节酱油抽检结果报告》和《陕西省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监测结果报告》,主持完成横向科研项目1项,完成《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泾阳茯砖茶跟踪评价结果报告》,主持《2015~2016年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陕科大)项目》1项,参与纵向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2篇,完成科研绩效分约200多分(本岗位绩效综合积分定额44分),其中完成到位横向科研经费24.6万元。
2014年主持纵向科研项目5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项,参与纵向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11篇,完成科研绩效分563.7分(本岗位绩效综合积分定额44分),其中完成到位纵向科研经费62.5万元,完成到位横向科研经费5.4万元。
2013年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4篇,完成科研绩效分281.1分(本岗位绩效综合积分定额44分),其中完成到位横向科研经费9万元。
2012年完成科研绩效分158.1分(本岗位绩效综合积分定额44分),其中完成到位横向科研经费20.2万元,完成经费积分125.2分。
2011年完成当年综合积分92分,其中完成到位经费积分60分。
2010年完成当年综合积分35分,其中完成到位经费积分18分。
认定成果:
1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泾阳让饸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罗辉;罗亮;梁微;范卫东;郑百平;马红艳 陕西科技大学 2018
2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三原疙瘩面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罗辉;罗亮;梁微;孙宏伟;张小艳;黄安荣 陕西科技大学 2018
3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三原泡泡油糕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罗辉;罗亮;梁微;孙宏伟;张小艳;黄安荣 陕西科技大学 2018
4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三原千层油饼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罗辉;罗亮;梁微;孙宏伟;张小艳;赵伟 陕西科技大学 2018
5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肉夹馍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6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锅盔牙子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7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biángbiáng面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8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凉皮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9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乾州锅盔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许超莹;杨航运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10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乾州挂面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许超莹;杨航运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11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乾州豆腐脑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许超莹;杨航运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12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乾州馇酥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许超莹;杨航运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13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乾州酱辣子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许超莹;杨航运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14 咸阳传统特色小吃秦人彬县御面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李宏梁;葛升群;石卫阳;罗亮;梁微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15 《微生物(乳酸菌)发酵法检测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 张莉;李宏梁;唐欣;刘娟娟;樊成;樊璐;王涛;薛哲;段洁;舒静;安瑜;黄峻榕 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2017
16 淀粉小体结构与性质关系研究 黄峻榕;刘树兴;李宏梁;杨大庆;耿丽娟;任瑞珍;严青 陕西科技大学 2017
17 马铃薯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研究 黄峻榕;刘树兴;李宏梁;杨大庆;耿丽娟;任瑞珍;严青 陕西科技大学 2013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食品添加剂专著4部。 
出版专著:
1、《中国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法规与标准解读》,李宏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年3月。
2、《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应用》(第二版),李宏梁主编(1.1万字),储晓刚, 黄峻榕,凌云,化学工业出版社,65.7万字,2012年8月。
3、《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应用》,李宏梁,储晓刚,黄峻榕,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8.5万字,2010年12月。
4、《食品添加剂》,刘树兴,李宏梁,黄峻榕,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1年。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
[1]董筱菡, 黄峻榕, 李宏梁, 蒲华寅, 潘越, 腾隽岩. 预制羊肉泡馍用饦饦馍制作工艺对品质的影响规律[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1-10.
[2]田小东, 黄峻榕, 李宏梁, 于婧, 李陶. 柠檬酸钙和大豆分离蛋白对大米淀粉质构分级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3, 14 (21): 244-252.
[3]樊璐, 李宏梁, 吕名蕊, 严烨, 黄峻榕. 纳豆糕点的制备及活菌数变化特性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22, (15): 15-17+21.
[4]辛乐, 史朝烨, 杨晓莉, 李宏梁. 冲泡条件对茯砖茶茶汤品质的影响[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12 (13): 5424-5429.
[5]黄峻榕, 李宏梁, 蒲华寅, 王静, 曹云刚. 案例教学法在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35): 165-167.
[6]梁如, 朱新鹏, 李宏梁, 黄轩, 崔荣荣, 苏丹敏. 低盐保温发酵对毛霉型豆豉品质的影响[J]. 安康学院学报, 2020, 32 (04): 116-123.
[7]黄峻榕, 李宏梁, 蒲华寅, 曹云刚, 贾玮, 王静, 孙玉姣, 代春吉. 在食品类课程中应用团队教学法的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 (09): 230-231.
[8]李宏梁, 陈天, 陈素英, 周启武, 孙宝国. 人参酵素与量子化人参酵素产品品质的对比分析[J]. 中国调味品, 2019, 44 (12): 1-5+21.
[9]李宏梁, 尉璐杰, 王欢, 杜磊, 黄峻榕, 孙宝国, 刘小晶, 雷静. 国产与进口鲜纳豆活菌数、感官品质及酶活的分析比较[J]. 中国酿造, 2018, 37 (11): 26-29.
[10]李宏梁, 杜磊, 王欢, 尉璐杰, 孙宝国. 不同干燥方式对纳豆干粉品质影响[J]. 食品科技, 2018, 43 (11): 61-64.
[11]王欢, 李宏梁, 杜磊, 尉璐杰. 纳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对比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8, 43 (11): 1-5.
[12]舒静, 辛乐, 樊成, 李宏梁, 郑玉红, 王瑛. 陕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泾阳茯砖茶》跟踪评价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8 (11): 4500-4504.
[13]李宏梁, 辛乐, 舒静, 孙宝国. 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检测过程关键步骤探讨[J]. 食品科技, 2017, 42 (11): 331-335.
[14]黄峻榕, 董贝贝, 刘树兴, 李宏梁. 3种薯类淀粉的流变与凝胶特性研究[J]. 粮食与油脂, 2017, 30 (04): 25-29.
[15]焦苗苗, 李宏梁, 曾桥, 樊璐, 赵欣. 纳豆芽孢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人工消化液耐受性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7, 42 (03): 1-5+13.
[16]张莉, 李宏梁, 王涛, 唐文, 段洁, 陈鸿剑, 薛哲, 张健. 乳酸菌发酵法检测牛乳中抗生素残留[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8 (02): 562-568.
[17]蒲华寅, 王乐, 黄峻榕, 陈艳春, 李宏梁. 超高压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17, 32 (01): 24-28+108.
[18]黄峻榕, 李艳芳, 蒲华寅, 李宏梁. 质构仪在淀粉及淀粉基食品品质研究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38 (04): 390-395.
[19]王涛, 李宏梁, 张莉, 舒静. 一种简单有效检测牛乳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37 (03): 146-149.
[20]舒静, 李宏梁, 刘耕典, 边文文, 张莉. 冰淇淋大肠菌群测定方法与现行指标值关系[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 37 (03): 166-169.
[21]刘耕典, 李宏梁, 舒静, 王涛, 杨雯. GB 4789.3-2010 MPN法适合酱腌菜大肠菌群现行指标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6, 41 (01): 117-120.
[22]杨雯, 李宏梁. 魔芋胶在低脂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36 (18): 192-195.
[23]黄峻榕, 任瑞珍, 蒲华寅, 严青, 李宏梁, 刘树兴. 慢消化淀粉的消化特性、测定及制备[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30 (03): 134-139.
[24]李宏梁, 薛丹. 牛乳蛋白与钙磷结合特性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5, 36 (03): 265-268.
[25]胡忠华, 李宏梁, 孙雯, 魏莉娟. 对GB 19301-2010《生乳》中蛋白质和菌落总数的指标验证和建议[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5 (11): 3638-3642.
[26]薛丹, 李宏梁, 张莉, 魏莉娟, 黄峻榕. 高速离心生牛乳所得4种分离物的感官及干燥失重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5 (11): 3643-3647.
[27]黄峻榕, 李宏梁, 刘树兴, 易建华, 朱振宝, 代春吉. 食品科学概论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5): 40-41.
[28]樊璐, 李宏梁, 唐欣, 张莉, 樊成, 刘倩, 黄峻榕. 乳酸菌发酵法检测鲜乳和乳粉中的两种抗生素残留[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35 (16): 91-94.
[29]孙雯, 李宏梁, 魏莉娟, 曹吉利, 谭源, 惠笑. 等电点沉淀结合凯氏定氮法测定市售纯牛奶中酪蛋白的含量[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35 (15): 90-93.
[30]魏莉娟, 孙雯, 成霈, 徐忠, 李宏梁. 酪蛋白沉淀测定方法在市售纯牛乳中的应用与验证[J]. 食品科技, 2014, 39 (07): 290-292+299.
[31]黄峻榕, 严青, 蒲华寅, 任瑞珍, 李宏梁, 刘树兴, 杨大庆. 各种因素对淀粉流变学性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13): 364-368.
[32]李宏梁, 赵敏. 抑制淀粉质食品回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食品科技, 2014, 39 (04): 159-162.
[33]李宏梁, 赵倩楠. 芸豆纳豆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4, 39 (03): 46-49.
[34]翟众贵, 李宏梁, 张婷. 香辣香菇酱加工工艺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14, 39 (02): 62-66.
[35]李宏梁, 薛婷. 花椒果皮的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 2014, 39 (01): 124-128+135.
[36]王丽娜, 黄峻榕, 张立, 冯峰, 凌云, 储晓刚, 李宏梁.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叶黄素[J]. 色谱, 2013, 31 (12): 1228-1231.
[37]薛婷, 黄峻榕, 李宏梁. 国内外花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中国调味品, 2013, 38 (12): 106-110.
[38]黄峻榕, 薛婷, 魏宁果, 李宏梁, 刘树兴, 杨大庆. pH和NaCl对马铃薯、玉米淀粉黏度特性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3, 29 (06): 10-14+33.
[39]黄峻榕, 魏宁果, 薛婷, 李宏梁, 刘树兴, 杨大庆. 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的制备、特性及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 (05): 382-386.
[40]李宏梁, 翟众贵. 橘皮脱苦除涩及其桂香型低糖果脯的研制[J]. 食品科技, 2013, 38 (05): 120-124.
[41]黄峻榕, 张梦雅, 吴小勇, 李宏梁, 杨大庆. 食用胶干法变性淀粉的制备、性质及应用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 (09): 373-376+381.
[42]李宏梁, 王建, 郭文. 膳食中钙磷比例风险评估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2, 37 (04): 101-104.
[43]黄峻榕, 高洁, 龚频, 李宏梁. 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回收方法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 2012, 37 (02): 89-92+97.
[44]李宏梁, 高洁. 凯氏定氮法测定牛乳中酪蛋白含量[J]. 食品科技, 2012, 37 (01): 243-245.
[45]赵晶晶, 李宏梁. 茚三酮柱后衍生法测定软香酥糕点中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评价[J]. 食品科学, 2011, 32 (09): 295-298.
[46]李宏梁, 赵晶晶, 樊成, 丁慧. 魔芋凝胶食品中葡甘露聚糖含量的测定[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 (02): 120-122.
[47]李宏梁, 郭文, 文兴. 绿豆浓浆饮料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 32 (01): 85-87.
[48]李宏梁, 丁慧, 黄峻榕. 葵花籽及其熟制产品过氧化值变化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31 (09): 188-190.
[49]李宏梁, 丁慧, 郭文, 赵晶晶. 双缩脲法和凯氏定氮法测定牛乳中酪蛋白质量分数的比较[J]. 食品科技, 2010, 35 (08): 229-231.
[50]李宏梁, 丁慧, 马雅鸽. 酱油成曲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 (07): 175-176+179.
[51]黄峻榕, 文兴, 李宏梁, 张佩. 化学糊化法研究乙酰化马铃薯淀粉的性质[J]. 食品科学, 2010, 31 (11): 73-76.
[52]李宏梁, 焦茜楠, 黄峻榕, 李红, 吴小勇, 丁慧. 酪蛋白沉淀检测方法及其在牛乳经济掺假鉴定中的应用[J]. 食品科技, 2008, 33 (12): 262-267.
[53]张佩, 黄峻榕, 李宏梁, 文兴. 乙酰化淀粉化学糊化的形态学研究[J]. 食品科技, 2008, 33 (12): 230-234.
[54]黄峻榕, 张佩, 李宏梁. 淀粉的不同糊化方法[J]. 食品科技, 2008, (09): 20-23.
[55]马雅鸽, 李宏梁, 雷学锋. 微波催陈液态喷淋法酿造食醋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8, (08): 6-8.
[56]李宏梁, 刘辉. 发酵酸奶生产工艺优化[J]. 现代食品科技, 2008, (04): 360-362+365.
[57]李宏梁, 黄峻榕, 李红, 吴小勇, 刘树兴. 酪蛋白质量分数作为乳品掺假检验指标的探讨[J]. 中国乳品工业, 2008, (01): 52-54+62.
[58]李红, 袁亚娟, 张明权, 李宏梁. 果味饮料企业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和参考文本[J]. 现代食品科技, 2007, (11): 82-84.
[59]李宏梁, 刘辉. 瓜尔豆胶的流变性质及其复配性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08): 209-211+214.
[60]李宏梁, 马雅鸽. 地热水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科技, 2007, (03): 137-139.
[61]刘树兴, 马雅鸽, 李宏梁. 银杏叶保健醋发酵工艺研究[J]. 中国酿造, 2007, (03): 73-76.
[62]耿伟, 李宏梁, 马雅鸽. 速酿塔液态发酵苹果醋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06, (04): 104-106.
[63]李宏梁, 马雅鸽. 酶法制备肉味香精及其风味调配的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06, (10): 45-48.
[64]李宏梁, 马雅鸽. 酶法制备肉味香精及其风味调配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06, (09): 171-174.
[65]李宏梁, 彭丹, 黄峻榕, 叶芳, 唐海妮, 李红. 巴氏杀菌型特浓豆奶的研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6, (08): 123-124+128.
[66]刘树兴,唐孟忠,李宏梁,王建忠,赵总科,魏耀辉. 油炸香脆面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5, (04): 113-114.
[67]李宏梁,黄峻榕,禹露,殷瑞清. 食品添加剂对乳酸菌饮料稳定性及口感的影响[J]. 食品工业, 2004, (06): 38-39+45.
[68]张智维,魏尚洲,李宏梁. 苹果醋营养饮料的配方设计[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4, (01): 49-52.
[69]李宏梁,唐孟忠,魏耀辉. 油炸方便面面身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3, (04): 30-33.
[70]李宏梁,彭丹,姚科,黄峻榕,王建中,杨军,赵总科. 方便面面身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3, (03): 26-30+34.
[71]胡志军,庞振,李宏梁. 猕猴桃冰淇淋的制作[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2, (01): 29-30.
[72]李宏梁,黄峻榕,丁勇,丁霄霖,赵玉莲. 酶法低盐保温白腐乳后酵工艺条件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01, (05): 28-30+36.
[73]李宏梁,黄峻榕,杨大庆,刘金平,胡志军. 冰淇淋复合乳化稳定剂流变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1, (04): 45-48.
[74]李宏梁,黄峻榕,丁勇,田三德,张智维. 酱油原料脂肪利用率研究实验报告[J]. 中国调味品, 2001, (09): 13-15+19.
[75]李宏梁,黄峻榕,田三德,董天飞,吕宏伟. 复合乳酸菌剂和变性淀粉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1, (03): 45-48.
[76]赵玉莲,李宏梁,郑学翔. 腐乳生产菌种的选育[J].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4, (04): 310-322.
会议论文:
[1]黄峻榕; 刘小晶; 李宏梁 马铃薯淀粉颗粒结晶结构的定性定量研究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中国会议 2014-11-05
[2]李宏梁*, 高宵, 高洁, 吴小勇, 我国乳制品国家标准存在的缺失和解决办法, 第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 708-710页, 昆明, 2011年9月1日, 第八届中国标准化论坛暨‘中国校车杯’全国标准化优秀论文集.
英文期刊论文:
[1]李宏梁 Comparison of Waxy and Normal Potato Starch Remaining Granules after Chemical Surface Gelatinization: Pasting Behavior and Surface Morphology 2014
[2]李宏梁 Outer Shell, Inner Blocklets, and Granule Architecture of Potato Starch 2014
[3]Huang, J., Chen, Z., Xu, Y., Li, H., Liu, S., Yang, D., & Schols, H. A. Comparison of Waxy and Normal Potato Starch Remaining Granules after Chemical Surface Gelatinization: Pasting Behavior and Surface Morphology.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3.
[4]Huang, J*., Zhang, P., Chen, Z. Li H, Characterization of remaining granules of acetylated starch after chemical surface gelatinization, Carbohydrate Polymers, 80, pp 215,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