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刘锐教授已发表的研究论著和学术报告有50余篇/部。
出版专著: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3年
《数字环保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10年
发表论文:
1 Brook, T., and R. Liu, et al, 2001,Panda's Habitat at Wolong Nature Reserve, Science, Vol. 293 27 July, 2001
2 Wear, D. R. Liu, , 1999. Effects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Timber Management and Inventories in Virgini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18 (1999)107-115
3 Liu, R. and L. P. Herrington, 1994. The Expected Cost of Uncertainty in Geographic Data. Journal of Forestry, Special Issue: Biometrics, Vol. 94, No.12, 27- 31.
4 Liu, R., 1994. The Effects of Spatial Data Errors on the GIS-Based Forest Management Decisions, A doctorate dissertation published b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pp.209,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s, U.M.I. 300 N. Zeeb Rd., Ann Arbor, MI 48106
5 Brook, T., and R. Liu, et al, 2001,Panda's Habitat at Wolong Nature Reserve, Science, Vol. 293 27 July, 2001
6 刘锐,1987,土地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中国农业工程学报》,Vol. 3, 1987, pp. 51-59
7 Liu, R., 1999. Virginia's Tree Census, Why the Need? Why Now? Virginia Review, Special Issue of Environment & Quality Life, Vol. 77, No.1, January, 1999, Chester, Virginia
8 其它部分发表科研报告、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9 Liu, R.,2005,Land Degradation Monitoring and Combating in Dryland of WesternChina, Symposium o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s for China’s Environment,Washington, DC, U.S.A.
10 刘锐,2006,探索资源保护与社区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已提交《自然资源》,2006。
11 刘锐等,2006,《省(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信息中心建设指南》,国家林业局/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研究咨询报告。
12 刘锐,2006,《省(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信息中心数据共享协议》,国家林业局/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研究咨询报告。
13 刘锐,2006,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几点思考,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管理办公室研究咨询报告。
14 刘锐,2006,自然保护区社区发展与非木材林产品的可持续利用,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管理办公室研究咨询报告。
15 刘锐,2006,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及其研究进展,已提交《自然资源》,2006
16 段文霞,朱波,刘锐等,2006,退耕还林中柳杉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动态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已接受,2006。
17 刘锐,2004,中国林业发展要走市场经济之路,《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5月27日第八版。
18 刘锐、佘剑鸣,2002, 加速建设"数字四川",《四川侨报》,2003,1月22日。
19 Liu, R., E. Michel, 2001,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ata Warehousing System for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Data, Research Report, Center for Applied Biodiversity Science, Washington DC, USA
20 Liu, R., J. Brunner and T. Tsui, 2000. Biodiversity in Crisis, The Hengduan Mountains of Southwest China,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p.12,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Washington DC, October 2000.
21 Zhong, Shenxian, R. Liu, Diane Chang and T. Tsui, 2000. Biodiversity Hotspots, Earth's Biologically Richest and Most Endangered Terrestrial Ecoregions, A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s Hotspots Map translated and edited in Chinese, Beijing, China, November 2000
22 Liu, R., 1999, A Powerful Information Tool for Conservation, Research Report of Center for Applied Biodiversity Science, Washington DC,
23 Liu, R., 1999,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 and Mapping Support Components,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1999
24 Liu, R., 1998. An Object-Oriented Solution for a Forest Temporal GIS, In Proceedings of the Geoinformatics'9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s 2000 and Beyond, pp. 511-520, June 17-19, 1998, Beijing, China.
25 Liu, R. and D. Wear, 1997. The Use of GI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Population Growth on Sustainable Forestland, In Proceedings of GIS AM/FM ASIA '97 andGeoInformatics '97, Mapping the Future of Asia Pacific, CPGIS, CAGIS, Taipei, Taiwan
26 Liu, R., 1998.,Assessing Virginia's Forest Resource Land Base,Virginia Forests, Winter, 1998, pp.12-16.
27 Liu, R. and J. Scrivani, 1996. An Integration of GIS and Forest Inventory Analysis (FIA) Data for Forest Land Use Assessment in Virginia. In Proceedings of Geoinformatics '9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IS & Remote Sensing: Research, Development & Applications, West Palm Beach, Florida, Vol.2, 432-441.
28 Liu, R.,1998,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1998
29 Liu, R.,1998,Guidelines for Forest Fire Risk Analysis with GIS,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1998
30 Liu, R. and John Scrivani, 1997,Virginia Forest Land Assessment, pp. 25.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31 Liu, R., 1997,Virginia's Forest Resource Land Base: Can it sustain our quality life for the 21st century?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s
32 Liu, R. and Jay Stevens, 1997. User's Guide, Forest Parcel Mapping with GIS,pp.36,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1997.
33 Liu, R.,Digital Geospatial Data Catalog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1997.
34 Liu, R. and Jay Stevens, 1997. User's Guide for Forest Mapping with MapInfo,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1997
35 Liu, R. and Jay Stevens, 1996,Report on the Virginia County-Based Forest Parcel Mapping Operational Test, Status, Issu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36 Liu, R. ,1995,Guidelines, Operating Procedures and Standards Using GIS for Forest Land Assessment,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37 Liu, R., et al, 1994,Using GIS to Assess Land Availability for Commercial Forest in the Commonwealth of Virginia, A Research Report of Virginia Department of Forestry,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38 Liu, R., 1994,Basic Concepts of Coordinate Systems and Map Projections, A Research Repor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Syracuse, New York
39 刘锐,L.P. Herrington,1993, 空间数据误差对于森林资源管理决策的影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展望》,中国科学出版社
40 Liu, R., 1993. An Evaluation of the Methods for Assessing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Using GIS Technology in the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A Research Repor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Syracuse, New York, pp 44, May 1993.
41 Liu, R., 1990. An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iques onthe Soil Capability Classification. A master thesis published b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orestry, Syracuse, N. Y., August 1990. pp. 125.
42 刘锐,1989,中国农业土壤监测信息系统研究,《中国农业部研究报告1989》,中国农业部
43 刘锐,1987,回归分析确定土地质量评价因素权重的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Vol. 9, No.4, December 1987.
44 刘锐,1985,农业地域类型分区方法初探,《西南农业大学学报》,Vol. No.2, May, 1985
45 刘锐,1985,黄河三角洲东营市土地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农业部研究报告1985》,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
46 刘锐,1984,华北地区盐碱地改良初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研究报告》,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
47 刘锐,胡先志,1984,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农业部研究报告1984》,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
48 刘锐等,1984,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都兰县土壤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农业部研究报告1984》,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
49 刘锐,1983,中国的农业灌溉系统,在世界银行灌溉项目培训班上的发言报告《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研究报告》,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
媒体报道:
沉毅笃行 锐意进取——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锐
智慧人生
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最早开始认知的世界,就属于地理学的范围。寻求温饱离不开地理环境,辨别方向离不开地理知识,感同身受更离不开地理空间。部落的繁衍、民族的兴衰、文明的积累、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学的产生、演进与创新,无一不与人类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舞台息息相关。
中国地理学经过几代地理学家近百年的艰苦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现代地理科学的研究正处于巨大的转变时期。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高科技的引入,使现代地理科学在自身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我国著名地理信息学和资源学专家,刘锐教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曾从事教育工作,谢家宝树,植根芳菲之园;趋庭鲤对,早沐文泽之润。刘锐教授1982年1月于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获土壤科学学士学位后,在农业部从事土地资源利用研究工作,并于1988年赴美国留学,1990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UNY)资源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UNY)和锡拉丘斯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共同授予地理信息科学博士学位。
在美国期间,刘锐教授曾任美国保护国际(CI)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应用中心主任,中国生物多样性项目资深主任、弗吉尼亚州林业部林业资源管理处处长,弗吉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皮特蒙特学院兼职教授,兼任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E)副主席、董事长。
他曾主持和参与了20多个国内外资源环境研究和管理项目,其中有:2008年,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农业部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首席技术顾问,负责中国8省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项目及各子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2005-2007年,担任中国-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西北土地退化监测与评估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负责西北6省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信息中心的规划建设技术咨询;2006-2007年,担任世界银行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国际咨询专家组长,负责7省13个自然保护区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区管理与规划的技术咨询;2002-2003年,作为保护国际中国生物多样性项目主任,主持“中国西南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战略规划研究”和“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优先区选择”项目;1999-2002年,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应用中心主任和项目主管,主持并参与了“基于互联网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仓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项目。
刘锐教授已发表的研究论著和学术报告有50余篇/部,在教学、科研和国际项目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获美国航空摄影与遥感协会(ASPRS)、世界银行、中国农业部多项科技进步和研究成果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综合应用、生态地理学、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等。
刘锐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海外特聘科技专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高级咨询专家。十多年来在中美自然资源和环境领域担任多个重要研究领导职务。目前,他还被聘为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咨询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客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生态环境及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高级顾问及客座研究员。
如何科学地处理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个新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当今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主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具体化。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时对资源所产生的破坏力是无法阻止的。既要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要强调社区的参与,强调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社区发展离不开物质和资金的保障,项目和技术的支持,否则,资源保护和社区发展都将是一句空话。
刘锐教授是我国地理信息和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几十年的深厚历练,更让他成为我国资源保护的积极倡导者,我们有幸聆听了他专业理智的畅谈。为了更好地探索中国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问题,他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发展与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建立共同管理模式应是中国未来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方向。
记者:国外资源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情况如何?
刘锐教授:国外有许多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发展当地经济的范例,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是明智地使用自然资源,以便持续地从生态系统保护中获益,并减轻贫困,以促进社会稳定。
在尼泊尔,特赖阿克社区居民通过实施森林项目保护野生动植物。他们从森林资源中获得燃料、食物、建筑材料、农业和民用工具、药材等。自然资源保护给他们带来了开展多样化经济活动的机会,强化了资源管理,并促进了卫生保健中心和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哥斯达黎加,环境部倡导海洋资源保护,以确保国家和靠海洋为生的人们继续获得经济利益。此外,还打算通过采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轻贫困的综合性措施使这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在10年中增加到75%。
在喀麦隆,奥库山的人们实施可持续社区森林经济合作,形成具有保护和多产性质的合作,从而促进了人们的安康,减少贫困,并增强经济的稳定性。
这些范例显示,廉价销售现存的热带雨林,换取不可持续的木材收获,给人们带来的只是眼前的经济利益;保护森林并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性收获,意味着使人们能够永远持续地获得经济利益,以及保存向社会和当地社区居民提供文化、精神和美学利益的自然环境。
记者:请您详细谈谈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刘锐教授: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历史。到2002年为止,世界上有超过44000个自然保护区,覆盖了约10%的地球表面。自然保护区在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挽救濒危野生动植物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1956年在广东肇庆设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在对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的保护方面也颇有成效。实践证明,建设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人类面对生存挑战做出的明智选择。截止目前,中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总面积达150万km2,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已有26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27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有10多处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有相当一部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但是,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未能很好地协调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区内社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制约了自然保护区本身的持续发展。
由于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资金问题上无法足额投入,不能象发达国家那样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来满足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资金的需要。中国历年来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总投入约为15.9亿元,近期年均投入2亿元。据国家林业局《2002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统计公报》显示,2002年,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投入资金共39261万元,比2001年增长87.70%。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中国自然保护区大多地处边远地区或贫困山区。根据1997年的统计,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80%地处中国西部地区,全国926个自然保护区中有224个位于国家标准的贫困县,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中国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实行比较宽松的生育政策,使自然保护区人口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在实践中,政府无力妥善安置自然保护区的居民外迁,这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了较大的人口压力。
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基本上都是采取强制性的,在资源管理上实行封闭式的保护措施。这种管理方式限制了当地群众对自然保护区内资源的利用,影响了他们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限制当地居民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了社会大多数人从自然保护区中受益而牺牲当地居民利益,造成了一种新的不公平。由于自然保护区地处偏远,当地政府财政经济状况不佳,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限制了当地对资源的使用,而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又严重不足,一些自然保护区走上了规避法律法规进行开发的道路。
由于多种原因,在建立保护区后,保护区社区村民的生计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据我们调查,保护区社区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其原因是交通不发达、信息不灵通,耕地质量差,绝大部分耕地属于坡耕地,由于长期受传统因素影响,村民思想比较保守,保护区社区村民很少接受和实施一些新的生产生活技术和技能,导致社区经济不发达。另外,许多保护区社区因山高坡陡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耕地比较少,劳动力富裕。即使男劳力有充裕的时间外出打工,但他们大多缺乏外出务工的技能,外出误工的机会受到很大限制。
记者:在大量的考察和研究基础上,您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能跟我们谈谈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和谐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未来的方向吗?
刘锐教授:首先,要建立健全保护区和社区管理责任制。实现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是保护区管理者和社区公众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协调,在强调资源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当地社区的发展,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把社区的自然资源作为保护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保护区管理的同时,要帮助周边社区合理和持续地利用这些资源,切实加强社区发展工作的领导,把社区共同发展纳入自然保护区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
建全保护区与社区的共管制度。保护区与当地政府及周边社区等单位组建共同管理委员会,主要是协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事宜,重点工作放在实验区,让社区积极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在保护区管理部门的协助下,社区建立自助组织,实现社区共管。并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制定相关促进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健康、快速和谐发展的政策。
加强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保护区管理队伍担负着保护区资源管理与维护保护区完整性的重要职责,同时有责任和义务为周边社区的发展做出努力。保护区管理和周边社区发展的成果如何,直接体现出保护区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区队伍的能力建设和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引进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和合作体制。保护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积极争取和引进先进的合作项目,在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广泛实施,推动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在引进国内外合作顷目的同时,引进先进的合作体制。在增加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发展资金投入的同时,又能为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还要尝试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经济合作体系(如采取农民+公司+保护区的股份合作制形式),帮助社区居民发展经济。
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项目建设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的扶持政策,尽量解决社区需求,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给予相应的生态效益补偿;对社区内的基本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以改善社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社区的经济发展项目给予技术和资金扶持。帮助社区发展一些适合当地经济的项目,扶持和发展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的经济产业,增加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对社区群众喜爱和发展积极性高的建设项目进行推广,如生态旅游、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利用、特种种养技术的推广等。
把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方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的发展与当地民俗文化有关的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旅游农业可以增加保护区社区村民的收入。但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有专业部门的规划,要考虑和计算当地保护区资源的承载能力。居住在保护区的社区许多是少数民族,许多少数民族具有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传统,也具有特有的民俗风情,如服装、装饰品、风俗礼仪、婚丧嫁娶、歌舞乐器等,都是当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当地有关文化部门一起,进行挖掘整理,开发多元化的旅游文化产品。在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和保护当地的文化多样性可以促进生态旅游的开发。尝试建立以休闲观光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经济合作形式,建立保护区和社区共同发展的有效机制。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带动周边社区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和旅游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保护区与社区经济的和谐发展,使保护区的社区村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以往保护区社区村民主要靠消耗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造成资源的很大破坏,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社区群众的经济发展。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变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为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使社区村民能够在掌握现有主要农作物种植技术的同时,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其它经济效益高的特种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开发绿色产业,培养特种养殖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名特优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生态型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保护区社区群众 脱贫致富。
记者手记:采访刘锐教授的过程非常轻松愉悦,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让我们时时感受到面对的不仅是一位有着广博知识的学者,更是位和蔼可亲的兄长。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刘锐教授在国外多年,虽然那里有着优渥的环境,但对祖国的深情一直是他生命的主线。他温文儒雅、平易近人,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地理信息学与资源学领域,他奉献着自己的精彩,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他信奉的是行动,而不是空洞的清谈;他拥有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胸襟。所有的这些,铸成了他往日的辉煌,衷心的祝愿刘锐教授在今后的岁月中,能为我国地理信息学和资源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0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