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科技创新网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物百科 > 基础科学 > 文章正文
专家信息 科学研究 论文专著 媒体报道

专家信息:


沈胜强,男,1961年4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热能工程博士点负责人,大连市优秀专家,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5年在大连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5至今大连理工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2年赴英国Exeter大学访问;

1997年赴德国Bremen大学合作研究;

2001年赴美国Michigan大学、Michigan州立大学访问。

学术兼职:

1、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理事;

2、大连市电力蓄能技术学会委员;

3、大连市供热空调专业委员会委员;

4、辽宁省工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6、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7、《热科学与技术》常务副主编;

8、《节能》编委;

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 Carbon Technologies》编委;

1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Machinery》中国区编委。

培养学生情况: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24人,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55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能源与动力装置中的传递过程、节能与新能源研究,在蒸汽喷射过程及喷射器研究、MED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方面颇有造诣。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

1.复杂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2.强化换热技术研究与高效换热设备开发;

3.多孔介质中的传热与传质;

4.喷射式热泵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5.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研究与技术开发;

6.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研究;

7.节能技术与热力系统节能优化分析;

8.海水淡化基础与应用研究;

9.建筑节能及其经济性研究。

科研成果:

2007年主持完成北京国华电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的“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国产化技术开发”项目,提出了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万吨级MED海水淡化装置方案,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以应用并取得全面成功。

1 秸秆颗粒燃料冷态压缩机理及成型技术研究 雷廷宙; 胡建军; 沈胜强; 刘军伟; 王志伟; 李在峰; 何晓峰; 朱金陵; 崔俊贞; 岳增合 2007-12-22

发明专利:

1 双面泡板式高效换热器 沈胜强; 李维仲 大连理工大学 1997-05-21

2 整体化高温凝结水汽力输送装置 沈胜强;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 2001-05-09

3 管束横置式多效水平管降膜蒸发海水淡化装置 沈胜强; 郭亚丽; 刘晓华; 杨洛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7-28

4 双喷射制冷系统 张博; 梁家鼎;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 中能东讯新能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2010-09-01

5 双级蒸汽喷射制冷系统 张博; 梁家鼎;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 中能东讯新能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2010-09-15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发表论文:

英文:

1. Studies on Performance and Polarization Characteritics of SOFC. Bulletin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rosaki University, 2001,3(2), 119-130.

2.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lar eje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 (Volume II), 1231-1234, Wuhan, China, June 17-20, 2001.

3. Analysis of two-steam-resource combined cycle system and research of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Conversion Application (Volume I), 125-128, Wuhan, China, June 17-20, 2001.

4. Development of solar eje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y, RPH59-65, FEUP, Porto, Portugal, 12-14 June 2002.

5.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onvective drying in porous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 397-402, Beijing, China. June 15-19, 2004.

6. Numerical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and flow field of a steam ejector.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 604-609, Beijing, China. June 15-19, 2004.

7. Investigation on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n innovational internal cooling passage of turbine blade.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 809-813, Beijing, China. June 15-19, 2004.

8.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rectangular passage with internal angled cuniform fin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 Transfer, 814-818, Beijing, China. June 15-19, 2004.

9.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 with different designs and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electrode.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Nottingham, UK. 28-30 June, 2004.

10.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and parameter matching of ejectors in bi-ejector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Nottingham, UK. 28-30 June, 2004.

11. Comparison of turbulence models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of flow in ejector.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Mechanics, Dalian, China. July 23-31, 2004.

12. Analysis of flow field in an ejector with steam as working fluid.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ASME/JSME Pressure Vessels and Piping Conference, 227-234.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 July 25-29, 2004.

13.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Duct with Square Ribs and Bleed Holes. 42nd Aerospace Sciences Meeting and Exhibit, AIAA 2004-0658. Reno, Nevada, USA. January 5-8, 2004.

14.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pressure-difference precooling of tomatoes in a corrugated paper cart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 Transfer, Hanoi, Vietnam. January 11-14, 2005.

15.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urbulent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Internal Cooling Duct with Helix-alike Fin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ling and Heat Transfer, Hanoi, Vietnam. January 11-14, 2005.

中文:

1 不同制冷剂的气-液喷射泵性能计算分析 王菲; 沈胜强; 杨勇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08-15

2 含不凝气水平管内膜状冷凝的传热特性 杨洛鹏; 胡华伟; 沈胜强 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15

3 可调式喷射器流场数值分析 张琨; 刘佳;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连海洋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2010-11-15

4 新型太阳能双喷射制冷系统中喷射泵的性能分析 王菲;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05-28

5 秸秆颗粒冷态压缩成型过程的比能耗回归分析 胡建军; 雷廷宙; 沈胜强; 郭前辉; 刘军伟; 李在峰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 2010-02-15

6 水蒸气超音速非平衡流动的变压凝结特性 沈胜强; 杨勇; 张琨; 宋煜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04-15

7 喷嘴可调式蒸汽喷射器的性能计算 沈胜强; 宋煜; 张琨; 杨勇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03-15

8 TVC在MED海水淡化装置中的作用和性能分析 沈胜强; 孙甜悦; 刘晓华; 杨洛鹏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06-15

9 秸秆冷态压缩成型微观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徐广印; 沈胜强; 胡建军; 雷廷宙; 王玉琴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 2010-03-28

10 水蒸气超音速流动中的非平衡相变特性 杨勇; 沈胜强; 张琨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09-15

11 新型太阳能双喷射制冷系统的可用能效率分析 王菲;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03-15

12 水蒸气超音速非平衡凝结流动中的激波效应 杨勇;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04-15

13 喷嘴可调式喷射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沈胜强; 张琨; 刘佳; 杨勇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06-15

14 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模拟矩形竖腔内混合对流 郭亚丽; 沈胜强; 李维仲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2009-05-15

15 低雷诺数下矩形竖腔内混合对流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 郭亚丽; 沈胜强; 李维仲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06-15

16 液滴撞击等温斜面的数值模拟 沈胜强; 崔艳艳; 郭亚丽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09-15

17 煤气热电联产系统采暖季流程模拟计算 赵中友;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06-15

18 液滴撞击等温固体平壁的数值模拟 沈胜强; 李燕; 郭亚丽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9-12-15

19 不同制冷剂喷射制冷性能计算分析 王菲;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0-02-15

20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探析 徐晓英;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1999-12-30

21 多层保温地下直埋热力管道传热的边界元分析 沈胜强 ; 李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 2002-01-07

22 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初步研究 沈胜强; 郝刚; 阿布里提•阿不都拉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日本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2-08-07

23 有扰流片的矩形通道内空气流动和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沈胜强; 冀春俊; 陈冰; Abuliti Abudula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日本国立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2-03-01

24 数值预测气泡形状演变对温度和浓度场的影响 李维仲; 沈胜强; 葛玉林; Yuying Yan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机械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英国诺丁汉NG14BU 2002-03-01

25 内燃机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进展综述 白敏丽; 沈胜强; 陈家骅; 张志千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2000-01-25

26 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模型的研究 白敏丽; 沈胜强; 陈家骅; 张志千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2000-01-25

27 纸机干燥部多段通汽系统中喷射式热泵的性能分析 沈胜强;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2000-03-25

28 直肋片最佳肋片厚度的理论关系式 沈胜强; 李维仲 孙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2000-03-07

29 半焦粒子着火与燃烧过程实验研究 沈胜强; 李素芬; 石英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2000-02-29

30 蒸汽喷射式热泵性能实验研究 刘志强; 沈胜强; 李素芬; 阿布里提•阿不都拉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日本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2001-06-10

31 活塞环摩擦热对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的传热影响模拟研究 白敏丽; 沈胜强; 陈家骅; 张志千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2001-03-25

32 燃烧室部件耦合系统过渡工况传热全仿真模拟研究 白敏丽; 沈胜强; 陈家骅; 张志千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2001-05-25

33 喷射器一维设计理论的研究进展 刘志强; 沈胜强;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2001-05-20

34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分析 张博; 沈胜强; 阿布里提•阿不都拉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日本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大连 2001-11-25

35 蒸汽喷射器超音速喷射流场的数值分析 李素芬; 沈胜强; 刘岚; Abuliti Abudula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日本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1-11-25

36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模拟 张博;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2001-05-07

37 双压再热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优化与分析 岳伟挺; 李素芬;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2001-08-07

38 柴油机排气微粒泡沫陶瓷过滤体微波再生过程的温度场研究 张春润; 闵嘉义; 周涌磷; 资新运; 陈家骅; 梁纶慧; 沈胜强; 刘军民 运输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 1995-10-25

39 密闭式冷凝水回收技术 陈贵军; 崔峨; 沈胜强 大连汇能高技术开发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1995-12-30

40 压缩机组空气冷却器传热失效分析 沈胜强; 李维仲 大连理工大学 1996-04-07

41 电厂热力系统模化与分析 李素芬; 沈胜强; 崔峨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1997-07-30

42 水平管外蒸气轴向库特流动时的凝结换热 李维仲;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1997-07-30

43 半焦粒子团燃烧模型与计算分析 刘鑫;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 1997-08-30

44 喷射式热泵的设计计算与性能分析 沈胜强; 李素芬; 夏远景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1998-10-05

45 氧化环境中炭粒燃烧偏离平衡流解 石英;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1998-12-05

46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节能技术 沈胜强; 李素芬; 徐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辽宁能源总公司 1998-12-07

47 氧化环境中碳粒的弱反应研究 石英; 沈胜强; 解茂昭 大连理工大学 1998-02-28

48 绝热柴油机缸内对流传热的实验关系式 沈胜强; 张志千; 朱铁柱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1993-07-20

49 缸内对流换热与气体流动的计算分析 沈胜强; 张志千; 朱铁柱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1993-07-02

50 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理论和应用研究 陈贵军; 焦庆余; 沈胜强; 崔峨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1993-03-02

51 气缸内陶瓷表面瞬时温度测试传热分析 张志千; 朱铁柱;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1991-04-02

52 供热管道敷设方式的综合分析 沈胜强; 崔峨; 陈学营 大连理工大学 1990-10-15

53 链条锅炉燃烧劣质煤的技术改造途径 李素芬; 沈胜强; 周海 大连理工大学 1993-08-15

54 秸秆气化系统的焦油热能特性研究(英文) 张全国; 沈胜强; 李刚; 岳建芝 2003-11-01

55 农作物秸秆灶具燃烧性能试验研究(英文) 雷廷宙; 沈胜强 2003-11-01

56 芳烃产品整体节能方案探讨 葛玉林;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院; 辽宁锦州; 辽宁大连 2006-02-15

57 肋片几何形状对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邱庆刚;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01-30

58 固定床生物质气化机组主要技术性能试验研究 雷廷宙; 沈胜强; 崔俊贞; 胡建军; 师新广; 李在峰 大连理工大学热能系; 大连理工大学热能系;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辽宁大连; 河南郑州; 辽宁大连 2006-02-28

59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实验研究 张博;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03-30

60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水—发电联产系统经济性分析 沈胜强; 杨洛鹏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01-20

61 蒸汽喷射制冷系统中喷射器内特殊流动现象的研究 李海军; 沈胜强 大连海事大学机电与材料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辽宁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辽宁 大连 2006-05-30

62 带有倾斜楔形肋片矩形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 邱庆刚; 沈胜强;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05-30

63 供热机组-海水淡化联产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杨洛鹏; 沈胜强; 克劳根特斯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不莱梅大学 大连; 德国不莱梅28211 2006-06-15

64 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沈胜强; 赵中友; 薛永锋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03-30

65 生物质干燥机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雷廷宙; 沈胜强; 李在峰; 胡建军; 吴创之; 师新广; 朱金陵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河南郑州; 广东广州 2006-06-15

66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的变工况性能分析 杨洛鹏; 沈胜强; 杨荣如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海军驻438厂军事代表室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06-30

67 气-液喷射器工作参数的数值模拟 沈胜强; 曲晓萍;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 2006-01-28

68 楔形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的流动与换热 邱庆刚;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09-30

69 煤气热电三联供系统能量利用系数的分析 薛永锋; 沈胜强; 赵中友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6-11-30

70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热力分析 杨洛鹏; 沈胜强; KLAUS Genthner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不莱梅大学环境工程系; 德国不莱梅28211 2006-11-30

71 新型太阳能双喷射制冷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博; 沈胜强; 邱庆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 2006-08-28

72 使用量纲一参数进行喷射器性能分析 李海军; 沈胜强 大连海事大学机电与材料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01-30

73 生物质焦油型胶粘剂特性的试验研究 张全国; 沈胜强; 吴创之; 范振山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郑州 2007-01-30

74 基于Visual Basic 6.0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软件 刘志杰;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01-01

75 室内环境参数差异条件下人体热感觉实验研究 端木琳; 舒海文; 王宗山; 李伟涛;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02-25

76 个性化通风系统的热舒适性分析 端木琳; 沈胜强; 孙宇明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15

77 可调式气体喷射器调节性能计算分析 沈胜强; 张琨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03-25

78 玉米秸秆的等温干燥试验及干燥速度的回归分析 胡建军; 沈胜强; 雷廷宙; 黄浩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南农业大学 辽宁大连;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 辽宁大连 2007-04-30

79 桌面工位空调环境参数分布特性 端木琳; 舒海文; 王宗山; 李伟涛;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03-30

80 夹点分析在原油常减压蒸馏换热网络的应用 葛玉林; 杨洪源;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辽宁大连;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院; 辽宁锦州; 辽宁大连 2007-06-15

81 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非稳态数值研究 贾俊曦; 姜任秋; 沈胜强; 阿布里提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青森工业总合研究所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辽宁省 大连市; 日本 青森 030-0113 2007-07-15

82 原油常减压蒸馏过程流程模拟 葛玉林;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辽宁大连;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院; 辽宁锦州; 辽宁大连 2007-06-15

83 太阳热水器水质矿化活化技术实验研究 高林朝; 沈胜强; 郝庆英; 高艳军; 肖菊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10-15

84 太阳热水器水质净化技术试验研究 高林朝; 沈胜强; 郝庆英; 肖菊; 贺立三; 张天英; 白玉红; 袁超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南农业大学 辽宁大连; 河南郑州; 辽宁大连 2007-08-15

85 三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 贾俊曦; 姜任秋; 沈胜强; 阿布里提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青森工业总合研究所新能源技术研究部 黑龙江哈尔滨; 黑龙江哈尔滨; 辽宁大连; 日本青森030-0113 2007-09-15

86 新型可调式喷射器性能的计算与分析 沈胜强; 张琨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09-15

87 太阳墙集热器干燥装置设计及研究 高林朝; 沈胜强; 丁鸣; 贾兵; 白玉红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7-12-15

88 吸收式热泵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热力性能研究 杨洛鹏; 沈胜强; 克劳•根特斯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 德国不莱梅大学; 不莱梅 28211 2007-06-28

89 多孔介质干燥孔道网络模型的研究进展 戴萍; 姜任秋; 沈胜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黑龙江哈尔滨; 辽宁大连 2007-06-15

90 玉米秸秆热裂解试验研究 王磊; 沈胜强; 杨树华; 师新广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科学院 2007-07-28

91 秸秆颗粒成型机吨料电耗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胡建军; 沈胜强; 雷廷宙; 李在峰; 何晓峰; 杨树华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大连 2007-12-28

92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燃料氮迁移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王磊; 沈胜强; 师新广; 胡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省生物质能源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 河南省科学院 2007-12-28

93 原油常减压蒸馏装置流程优化 葛玉林;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动力学院 2007-12-15

94 大型化工换热网络优化分析 葛玉林; 沈胜强; 冀新生; 刘晓华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锦州石油化工公司设计院 2008-12-15

95 海水淡化系统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传热系数研究 谢冬雷; 刘晓华; 魏巍; 沈胜强; 杨洛鹏; 祁胜杰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动力学院; 抚顺石化公司营销调运部 2008-10-15

96 矩形肋片导流角度对内冷通道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 邱庆刚;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2008-12-15

97 热泵-环境大系统能量效率与效率分析比较 敖永安; 庞丽东; 端木琳; 沈胜强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辽宁沈阳; 辽宁沈阳; 辽宁大连 2008-01-15

98 燃重油余热烟气型高温发生器设计探讨 王建伟; 靡华; 沈胜强; 张红岩; 岳永亮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8-01-30

99 锅壳式供暖锅炉设计与计算中的几个问题 王建伟; 岳永亮; 沈胜强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2008-02-20

100 燃气机热泵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王磊; 沈胜强; 师新广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河南省科学院; 辽宁大连 2008-05-15

101 顺流流程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魏巍; 沈胜强; 杨洛鹏; 刘晓华; 刘佳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8-06-15

102 棉花秸秆等温干燥特性试验研究及回归分析 胡建军; 沈胜强; 师新广; 雷廷宙; 崔俊贞; 黄浩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 2008-01-28

103 水蒸气超音速流动中自发凝结现象的数值模拟 杨勇; 沈胜强; 孔泰佑 大连理工大学; 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育部重点试验室 2008-08-15

104 锅壳式锅炉设计与计算问题分析 王建伟; 赵然; 沈胜强; 王景东; 张斌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2008-08-20

105 水蒸气跨音速流动中非平衡现象的数值模拟 杨勇; 沈胜强; 孔泰佑 大连理工大学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8-09-15

106 脏烟气余热回收热电冷联供系统设计分析 王建伟; 于振涛; 沈胜强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 大连理工大学 2008-08-15

107 双汽源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特性分析及优化匹配 李素芬; 沈胜强; 徐凯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3-12-10

108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相变传热传质分析 卢涛; 沈胜强; 葛玉林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 大连; 辽宁 大连 2003-01-10

109 薄层毛细多孔介质湿区干燥过程相变传热传质常压模型 卢涛;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3-01-20

110 纸页干燥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 卢涛; 沈胜强;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3-06-30

111 纸机干燥部开式供热系统中喷射式热泵的结构分析 李海军; 沈胜强;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3-12-30

112 纸页干燥过程计算模型 沈胜强; 卢涛;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3-04-25

113 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性能改善的方法分析 李自强; 沈胜强;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 2003-02-28

114 微型冷库内送风方式与果蔬预冷的研究 郭亚丽; 刘斌;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天津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06-01

115 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的计算分析 沈胜强; 张全; 刘晓华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06-15

116 多孔介质对流干燥过程数值模拟 卢涛; 沈胜强; 刘晓华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08-10

117 玉米秸秆干燥特性的试验研究 雷廷宙; 沈胜强; 吴创之; 李在峰; 王华军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院广州能源所;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大连 2005-04-25

118 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流动与传热数值分析 邱庆刚; 沈胜强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12-01

119 中部地区生态果园能量系统的数学模拟 张全国; 沈胜强; 原玉丰; 李鹏鹏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辽宁大连 2005-12-01

120 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模拟计算与优化 刘晓华; 沈胜强; Klaus Genthner; 蒋春龙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12-25

121 支撑形式及多孔电极结构参数对SOFC性能的影响 贾俊曦; 沈胜强; 阿布里提•阿不都拉; 宫田宽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日本国立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日本国立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大连; 日本 弘前 036-8561 2005-08-25

122 Ni-YSZ|YSZ|LSM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沈胜强; 贾俊曦; 郝刚; 阿布里提•阿不都拉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日本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3-03-01

123 二维流动模型的喷射器性能分析研究 张博; 沈胜强; 李海军; 阿布里提•阿卜杜拉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系; 日本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弘前日本 2003-06-01

124 地下环境CO_2盐水溶液密度的变化及状态方程 宋永臣; 陈白欣; 沈胜强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筑波日本; 筑波日本; 辽宁大连 2003-12-01

125 含湿毛细多孔介质湿区相变传热传质干燥三方程模型 卢涛; 沈胜强; 葛玉林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 2003-10-25

126 以沼气为纽带的中部地区生态果园能量平衡研究 张全国; 沈胜强; 杨世关; 杨群发; 李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大连 2003-12-25

127 具有复合保温结构的多根直埋管道温度场的边界元分析 程艳; 沈胜强; 袁永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辽宁大连 2004-04-15

128 二维流动模型用于喷射器关键结构设计分析 张博; 沈胜强; 李海军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4-06-10

129 生物质焦油防水膏试验研究 张全国; 沈胜强; 吴创之; 李刚; 赵祥雄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2004-02-25

13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系统模拟研究 卢立宁; 李素芬; 沈胜强; 卢立宇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伊克昭盟达拉特发电厂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内蒙古包头 2004-07-20

131 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体欧姆极化分析 贾俊曦; 沈胜强; 刘晓华; 阿布里提•阿不都拉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日本国立弘前大学理工学部 大连 2004-08-25

132 蒸汽喷射式热泵在纸机干燥部供热的应用分析 沈胜强; 张程;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4-12-30

133 机组经济运行的负荷优化分配方法研究 李素芬; 沈胜强; 郭建民 大连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系 辽宁 大连; 辽宁 大连 2004-12-01

134 蒸汽喷射器内二维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海军; 沈胜强;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 动力工程系 辽宁 大连; 辽宁 大连 2004-12-01

135 带扰流片的矩形直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 都萍; 沈胜强;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01-20

136 太阳能双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计算分析 曲晓萍; 沈胜强; 张博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03-01

137 蒸汽喷射器流动参数与性能的数值分析 李海军; 沈胜强; 张博; 李素芬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大连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系 辽宁大连; 辽宁大连 2005-03-01

138 研究柴油机传热的表面温度法 沈胜强; 张志千; 滕叙充; 孙有五; 王荣生 大连工学院; 大连工学院 1988-07-01

139 内燃机缸内传热过程的探讨及其进展 沈胜强; 张志千; 朱铁柱 大连工学院; 大连工学院 1988-07-01

140 薄膜热电偶及其对燃烧室壁面瞬态温度的测量 沈胜强; 张志千; 滕叙充; 孙有五 大连工学院; 大连工学院 1988-04-30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沈胜强:向海水要淡水

我们的目标是在五至十年里,把中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打入国际市场。

“当当当”,三个大四男生拿着论文敲响四楼的一扇门,门上的姓名牌上写着“沈胜强教授”。

6月13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沈胜强没有休息。除了给即将毕业答辩的学生看论文,他偶尔也去一楼的海水淡化实验室看看正在做实验的学生,此外还要接受我的采访。

2008年12月19日之前,知道沈胜强名字的人并不多,那天之后,到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这一切都是因为沈胜强“捡了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从“裁判员”到“运动员”,他的对手只有时间

河北沧州的黄骅电厂二期工程,建在一片填海而成的滩涂上,无淡水资源,海水淡化是保障电厂运行的水源来源。为了保障水源,电厂一期工程引进了两台法国的海水淡化装置。二期工程建设前,国华电力公司提出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MED海水淡化技术的要求。

然而,直到2007年2月底,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解决,现有的国产化方案都没有通过。为保障电厂按时投产发电,如果“五一”长假后再拿不出设计方案,引进进口设备在所难免。

“你能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吗?”电厂领导问沈胜强。“能!”他迎难而上。

原本是该项目评审专家的沈胜强,就这样“意外”地成了唯一的“运动员”。在没有对手的赛场中,和他竞争的只有时间。

“一旦我们做成了,就是国内第一台国产化的万吨级MED海水淡化装置。我们必须抓住机会!”他说。

没顾得上签合同,沈胜强回到大连理工大学,即刻组织团队展开计算和设计。

尽管实验室里有一台日产10吨淡水的五效降膜蒸发海水淡化试验示范装置,但与最低日产一万吨的出水量设计任务相比,装置要放大100倍,对放大所产生的“低流阻、饱和态”等限制条件必须有清晰的认识。

凭借此前10年对海水淡化基础研究的积累和拼命精神,沈胜强带领团队成员刘晓华、杨洛鹏等人,果真在两个月里完成了这一大型装置的国产化技术开发项目研究报告初稿,并提出了国产化技术方案。2007年7月,这一设计方案通过了验收。沈胜强抓住了机会!

2008年12月19日,沈胜强和他的团队成为全国首个万吨级低温多效(MED)海水淡化国产化技术的缔造者。落成典礼那天,沈胜强在这一大型装置前留了影,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装置运行以来,日产淡水1.25万吨,制水成本比进口装置节省了26.8%。

缓解大连三年大旱,他认定海水淡化这条路

沈胜强的研究方向是热动力学,“天时地利人和”和“有心”促成了他把“热法”应用到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里。

追溯沈胜强与海水淡化的渊源要退回到30年前,那时,作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专业的学生,他在实习中见到了海水淡化装置,第一次接触可以说并不亲密。

1989年,沈胜强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当时的他也并未把海水淡化技术作为科研方向。

直到1997年他去德国不来梅大学从事合作研究,遇到了Klaus Genfhner教授——其后曾担任中东阿曼国际海水淡化研究中心的海水淡化首席科学家——沈胜强的人生慢慢开始拐弯。

1999年,大连大旱。大连人赖以生存的碧流河水库蓄水量降至运行18年来的最低点,大型洗浴中心被迫关闭,市民用水也受到一定限制。

大连市政府提出三条对策:从英纳河引水、海水淡化和到长江口拉水。引水由于成本最低,被采纳。因为三面环海的地理区位优势,海水淡化被定为另一条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从这时起,大连人沈胜强才真正意识到海水淡化研究在中国也大有可为。

三年大旱期间,沈胜强提出做海水淡化课题研究,却难以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而当时对海水淡化成本的预算远远高于引水工程。

“有朋友和我说,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了,就算你做了,以后也用不上。”整天苦于没有经费支持,但倔强的沈胜强却认准了这一研究方向。

在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而发愁时,沈胜强受到老院士钱令希的邀请,去钱老家里拜访。“真没想到钱老会找我谈话,而且他那么重视海水淡化研究。”

原来,沈胜强提交给大连市有关部门的一份海水淡化报告被转交到钱老的手中。凭借对未来发展态势的敏锐洞察,钱老认为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可行,是未来解决城市供水的重要方式之一。钱老还写信给时任辽宁省省长薄熙来、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谈他对海水淡化的设想和建议。钱院士的激励,给了沈胜强坚持下去的勇气。

“没有钱老的帮助,就不会有我的海水淡化项目的科研经费和试验装置。”至今谈起,沈胜强依然充满感激。

2005年,在Klaus Genfhner教授的帮助下,实验室建成了日出淡水10吨的五效降膜蒸发海水淡化试验示范装置,为万吨装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试验基础。

“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做成这些事情。”提起团队里的中青年教师和学生,沈胜强也充满感激,“具体的计算都是他们辛苦完成的。”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自然水到渠成。黄骅电厂二期万吨MED海水淡化装置完成后,沈胜强陆续申请到一些省市的研究项目,边做课题边发表论文。他每年发表的20多篇论文中,有三分之一与海水淡化研究有关。

让基础研究成功“落地”,他有自己的秘诀

将基础研究应用于企业具体的工程设计中,再从工程中找到更多的基础研究课题去解决,这是沈胜强能在海水淡化MED技术领域领先的“秘诀”。

完成黄骅电厂海水淡化设计后,沈胜强认识到国产化并不等于所有的科学问题都解决了,即便是引进的设备,也有很多基础问题要去认识、去解决。

“基础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在工程领域实现真正的突破。”他说。

在沈胜强的电脑里,有个名称是“随想”的文件。他脑袋里偶尔冒出的“随便想想”的课题想法,都被记录下来,有的已经解决了,有的还没有。

“未来五到十年,我有事情做了。”他笑着说。其实,在淡水缺乏越来越突出的当下,恐怕他的海水淡化研究要做一辈子了。

如今,沈胜强成了企业垂青的对象。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与他合作的企业有很多家,而他也开始有选择地和企业合作。

上海电器电站设备有限公司电站辅机厂通过沈胜强的毕业生找到他。当时,辅机厂打算开展海水淡化项目,但对如何做、做什么并不了解。经过调查考证,比较了其他两所科研院所的科研实力后,他们找到了沈胜强。经过协商,沈胜强提出了6项研究建议,目前在一项一项地完成。

与辅机厂的合作,让沈胜强获得了实验急需的经费支持,建起了几个新的实验装置;而辅机厂也逐渐获得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核心技术。

最近,沈胜强打算与某化工工程公司合作,把海水淡化的设计方案工程化。至于为何选择这家企业,他的回答是:“这家企业在中东、印尼等地区都有项目,我更看重它的海外开拓能力。我们的目标是在五至十年里,把中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打入国际市场。” 他也在与国内的几家企业洽谈,希望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技术尽快在国内更大范围的推广。

快乐地活着,他希望学生“好好玩”

沈胜强说起话来总是微笑着的,也许与他多年在学校做社会工作、善于表达有关。但他说,这源于“我是一个乐观的人”。

“我希望快乐地活着,也希望学生们快乐地活着。”他常常对学生说,“你们把实验台当作玩具,好好玩,玩出别人做不出的实验数据多有趣啊!”

年轻时,大连理工大学支持沈胜强出国学习,让他受益匪浅。如今,他也鼓励学生每年出国交流或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一方面了解同行在做什么研究,另一方面拓宽沟通渠道。”

“我经常和学生讲,拿学位只是一个目标,不等于最终目标。”“你们要学到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不要把研究当成负担。”

人物档案

沈胜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热科学与技术》常务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w Carbon Technologies》国际期刊编委会委员,《节能》编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大连理工大学热能工程博士点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2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能源与动力装置中的传递过程、节能与新能源研究,在蒸汽喷射过程及喷射器研究、MED海水淡化技术研究方面颇有造诣。曾在英国、德国、美国留学和从事合作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07年主持完成北京国华电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的“万吨级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国产化技术开发”项目,提出了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万吨级MED海水淡化装置方案,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得以应用并取得全面成功。

来源:《科技日报》2009年

文章录入:zgkjcx    责任编辑: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广告说明 | 合作项目

    名称:科技创新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40577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5251号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