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
1.《性别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副主编
2.《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副主编
3.《政治社会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4.《犯罪社会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主编
发表论文:
批量下载 导出 复制到剪贴板 打印 doc排序发表时间被引频次
[1]徐律, 夏玉珍. 重识“社会学想象力”:跨越时空的历史解读与反思[J]. 人文杂志, 2017, (11): 110-116.
[2]夏玉珍, 李泽. 社会认同的差序结构及其社会治理意义——以WH市D城中村的社区商贩整治为例[J]. 兰州学刊, 2016, (07): 202-208.
[3]夏玉珍, 卜清平. 风险理论方法论的回顾与思考:从个体主义到结构主义的对立与融合[J]. 学习与实践, 2016, (07): 90-97.
[4]杨永伟, 夏玉珍. 风险社会的理论阐释——兼论风险治理[J]. 学习与探索, 2016, (05): 35-40.
[5]夏玉珍, 卜清平. 高风险时代的中国社会问题[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 (01): 156-160.
[6]夏玉珍, 徐律. 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源起及困境探析[J]. 理论探讨, 2016, (01): 58-62+2.
[7]徐律, 夏玉珍. 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情感体验变迁——基于埃利亚斯型构视角的解读[J]. 学习与实践, 2015, (11): 85-93.
[8]夏玉珍, 卜清平. 风险分配对社会结构的形塑[J]. 湖北社会科学, 2015, (07): 41-45.
[9]夏玉珍, 李泽. 风险社会学视角下的谨慎信任观[J]. 甘肃社会科学, 2015, (03): 125-128.
[10]夏玉珍, 徐大庆. 自杀风险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一个风险社会学的分析框架[J]. 南方人口, 2015, 30 (02): 70-80.
[11]夏玉珍, 徐大庆. 项目制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制创新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5, (02): 149-154.
[12]夏玉珍, 杨永伟. 淡漠与需求:农村公共服务表达问题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4 (06): 88-92.
[13]夏玉珍, 杨永伟. 科学技术的风险后果与治理——一项风险社会理论视角的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 (05): 145-149.
[14]夏玉珍, 杨永伟. 网络化治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新路径[J]. 甘肃理论学刊, 2014, (03): 21-26.
[15]夏玉珍, 杨永伟.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基于网络化治理框架的解释[J]. 学习与实践, 2014, (04): 61-68+2.
[16]夏玉珍, 卜清平. 前世与今生:乡镇文化站的历史变迁与路径转向——公共文化服务不同时期的功能[J]. 甘肃社会科学, 2014, (01): 43-47.
[17]夏玉珍, 徐律. 日常生活视角下批判话语的建构——鲍德里亚后现代思想探析[J]. 理论学刊, 2013, (12): 69-73.
[18]夏玉珍, 徐律. 论现代都市个体的心理嬗变——一项关于西美尔现代性思想的探析[J]. 理论月刊, 2013, (09): 145-148.
[19]刘小峰, 夏玉珍, 余佳伲. 质性社区研究的三种模式——以费孝通社区研究史为参照[J]. 学习与实践, 2012, (12): 91-96.
[20]夏玉珍, 凌超. 风险社会多元话语的权力结构与问题分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 (06): 120-125.
[21]夏玉珍, 刘小峰. 社会互构论视野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取向及反思[J]. 广西社会科学, 2011, (11): 104-108.
[22]夏玉珍, 徐律. 论都市意象下本雅明对现代性的辩证批判[J]. 理论探讨, 2011, (06): 51-54.
[23]夏玉珍, 刘小峰. 论“差序格局”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贡献[J]. 思想战线, 2011, 37 (06): 31-36.
[24]姜利标, 夏玉珍. 转型期医院堕化的成因分析[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 32 (09): 47-49.
[25]夏玉珍, 高华骏. 转型期我国政治权力腐败的发生机制和风险控制模式探讨[J]. 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6): 70-74.
[26]夏玉珍, 刘小峰. 费孝通《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概念探讨[J]. 中国图书评论, 2010, (12): 89-94.
[27]刘小峰, 夏玉珍. 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及建构——以网络媒介兴起后的网络公共领域为例[J].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 (09): 56-58.
[28]夏玉珍, 姜利标. 社会学中的时空概念与类型范畴——评吉登斯的时空概念与类型[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 (03): 129-132.
[29]夏玉珍, 李永娜. 结果风险:社会领域腐败客观状况和主观认知的断裂[J]. 理论探讨, 2010, (02): 118-122.
[30]夏玉珍, 姜利标.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J]. 河南社会科学, 2010, 18 (01): 118-121+218.
[31]夏玉珍, 姜利标. 社会学与历史特质的运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9 (06): 71-74.
[32]夏玉珍, 何蓉. 社会中介机构的腐败风险问题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11): 40-43.
[33]夏玉珍, 姜利标. 社会学与历史特质的运用[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 (05): 159-162.
[34]夏玉珍, 詹育红. 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团体腐败问题研究[J]. 学习与实践, 2009, (02): 126-131.
[35]夏玉珍. 论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风险与代价——基于风险社会视角的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01): 161-167.
[36]夏玉珍, 王志丹. 农民失地风险分配差异[J]. 甘肃社会科学, 2008, (03): 208-212.
[37]曾永泉, 夏玉珍. 转型期社会风险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04): 186-189.
[38]冯晓平, 夏玉珍. 社会结构对贫困风险的建构——以农村艾滋病患者的家庭贫困为例[J]. 学习与实践, 2008, (04): 132-135.
[39]夏玉珍, 郝建梅. 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解读与讨论[J]. 学习与实践, 2007, (10): 120-128.
[40]夏玉珍, 吴娅丹. 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J].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1): 20-24.
[41]徐晓军,夏玉珍.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中部A省未成年犯调查[J]. 江苏社会科学, 2005, (03): 212-216.
[42]夏玉珍. 社会规范合理性问题探讨[J]. 江汉论坛, 2004, (12): 113-116.
[43]夏玉珍. 中国社会规范转型及其重建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2004.
[44]夏玉珍,李骏. 从一元、二元到多元——论社区服务理念的创新[J]. 江汉论坛, 2003, (10): 112-115.
[45]夏玉珍,李骏. 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刍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3): 44-47.
[46]夏玉珍. 转型期中国社会失范与控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5): 28-32.
[47]夏玉珍,徐晓军. 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交换的变迁[J]. 江苏社会科学, 2002, (02): 22-26.
[48]夏玉珍. 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手段[J]. 理论月刊, 2002, (02): 48-49.
发表会议论文:
[1]祝平燕, 程敏 & 夏玉珍. (2011). 医疗社会工作对创伤性患者的干预研究——以武汉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eds.) 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探索论文集(2011—2012) (pp.313-331).
[2]夏玉珍 & 李骏. (2002). 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刍议. (eds.) 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 (pp.115-120).